高中语文 专题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公开课教案_14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公开课教案_14

《八声甘州》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八声甘州》是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中“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这一板块中的篇目。

鉴赏诗词“知人论世”并且“置身词境,缘景明情”,学习本单元的词,应该反复吟咏,体会诗词韵律美;展开联想和想象,领悟诗词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能分析艺术手法,鉴赏词写作的技巧美;熟读成诵,传承诗词艺术美。

柳永属于婉约派词人,《八声甘州》借登高望乡所见之景抒发伤感之情,本词感情基调悱恻哀怨,低沉凄冷,学习时应揣摩其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其抒情的艺术技巧。

2学情分析词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很多时候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层面,学生在分析诗词表达的情感内容时,分析不够全面,表达准确度不够,诗词写作手法的分析不能准确照应,所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词,展开联想和想象,分析诗中意象,把握诗词情语,结合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力图知人论世,利用一课时全面准确的把握诗词内容,并能赏析诗词的艺术技巧,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诗词的综合能力。

3学习目标.1、熟读背诵全词。

2、找到词中的意象,概述词的意境美,说出词人的情感。

3、指出词中实写和虚写的内容,并说出“虚实相生”这一艺术技巧的表达效果。

4重点难点说出作品的思想情感,掌握“虚实相生”的写法。

5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电子白板与网络平台交互式展示法6教学过程.6.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温故而知新,新课导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的这首词我们在高一的时候学过,描写的是缠绵悱恻的送别之情,那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词《八声甘州》抒发的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呢?活动2知人论世,了解背景.(1)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世称柳七或柳屯田。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精品教案_0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精品教案_0

八声甘州教案教学目标:一、理解词人的思乡之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二、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方法教学重点:一、感受形象,领会意境二、在朗读中体味词情,赏析作品语言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想佳人”一句?教法和学法:赏读感悟意境,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宋代的科举考试中,有位考生两次都没中,于是他悲观丧气的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可巧的是,他第三次考中了,皇上便说他:“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真的把他的名字给消除了。

后来这位词人流落民间,戏称自己是“奉旨填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词——《八声甘州》,这位词人就是——柳永。

一、作者简介(出示幻灯片)柳永 (约980--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

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51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代表作柳永《雨霖铃》。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他是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死时靠歌妓捐钱安葬。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

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著有《乐章集》。

柳永的父亲(柳宜)、叔叔(柳宣)、哥哥(三接、三复)、儿子(柳涚)、侄子(刘淇)都是进士。

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景祐元年(1034年),才赐进士出身,是时已是年近半百。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1)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精品教案_14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1)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精品教案_14

八声甘州柳永教学目标:1、反复吟咏诵读,感受词作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2、欣赏写景名句,品析佳妙炼字,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欣赏写景名句,品析佳妙炼字,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知人论世,引人入胜北宋有这么一位词人,我们往往会这样来介绍他:他是一个屡试不中的落拓士子,浪迹天涯的江湖游客,秦楼楚馆的多情浪子,市井街头的才子词人,奉旨填词的柳三变,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

这个人就是柳永。

在千山万水间,印下了他疲惫不堪的足迹,也留下了他无数沉重的诗行。

而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雨霖铃》,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句?齐背《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永的另外一首被叶嘉莹先生称为是写秋士易感最好的词《八声甘州》。

二、初读,感受文辞韵味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问:说到语气,我们必须要把握本词的情感,那么这首词中表达情感最核心的一个字是什么?愁所以这首词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低沉、缓慢、哀伤、痛苦的投影: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三、赏读,体会词人愁情1、全词以愁作结,戛然而止,但却言尽而意无穷,由此你联想到了我们高一学过同是婉约派代表作家李清照的哪首词?《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那么李清照和柳永的愁相同吗?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声声慢》这首词,来齐读一下,感受一下易安愁之内涵:亡国之恨、故国之思、孀居之悲、丧夫之痛、颠沛之苦。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公开课教案_0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公开课教案_0

羁旅诗探究——以《八声甘州》为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并对羁旅诗相关知识进行概括总结。

2,过程与方法通过文本阅读学习,掌握宋词的基本鉴赏方法。

并尝试专题性概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词中表达的作者思想感情并对羁旅愁情有更进一步的认知。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本词,使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体味诗词形象,领会创作意境。

2,教学难点理解柳永思归而不得的文人情怀,并进一步理解羁旅诗创作内涵。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研讨法教具使用: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乡愁是面对故乡欲归而不得的愁绪。

千百年诗歌文化中,有一批文人在诗中诉说着自己离乡思归的情怀。

由于受“学而优则仕”文化精神的影响,文人多以求仕用世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目标,因而常背井离乡求取功名。

而许多有志文人在此追寻中遭遇坎坷,自然心情苦闷。

此时,失意文人漂泊异乡的苦楚、羁旅行役的苦痛随着那些美丽而忧伤的诗句汩汩而出。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的《八声甘州》去寻找思乡的脉络。

二,介绍作者看词牌名,“八声甘州”简称甘州,唐边塞曲,后用为词牌。

全词共八韵,故称“八声”。

要深入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思想内容首先须知其人,论其世。

(教师投影补充)柳永 (约980--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

年轻时一连两次科举不中,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却因此得罪皇帝。

柳永在下一次考试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

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诗人不幸诗家幸,也许正是仕途无望,漂泊艰辛,给了柳永创作灵感。

热心创作慢词。

与苏词风格对比: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公开课教案_12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公开课教案_12

《八声甘州》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柳永词的写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1)反复吟咏,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音律美。

(2)品味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浓浓的愁绪。

【教学重难点】(1)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

(2)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词的鉴赏能力。

(3)词的意境的鉴赏。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最近有哪些歌比较流行?你们觉得这些歌的流行靠的是什么呢?【预设】歌手、歌词、曲调。

可惜古代没有影像类的设备,那时候的流行歌曲我们是听不到了,不过好在很多歌词被保留了下来。

而在北宋时,就有这样一位“奉旨填词”的作词大家,他的作品一经流出就被争相传唱,大家都以能成为他新作品的第一个演唱者为荣,因为这意味着唱的人已经跻身于一流歌手的行列。

到底流行到什么程度呢?北宋词人叶梦得曾言:“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就连大文豪苏轼都对他的作品给出过“不减唐人高处”的评价,也就是说,不比唐人最好的诗歌逊色。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预设】柳永二、柳永简介是的,这人就是柳永,人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PPT展示:(约984—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早年热衷功名,但仕途坎坷,屡试不第,失意无聊,浪游于汴京、苏杭等地,出入歌楼妓馆,与歌妓交往颇多,曾四处漂泊,饱尝羁旅滋味。

直至1034年,暮年及第,后官至屯田员外郎。

又因排行第七,故世称柳七、柳屯田。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了大量慢词,开创了为市民歌唱的民间词。

柳永生性浪漫,精通音乐,是当时通俗音乐圈里的第一把好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苏轼口中“不减唐人高处”的他的代表作《八声甘州》吧。

三、诵读、感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通过诵读全词来走进词人。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精品教案_3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精品教案_3
1.学生随音乐调情绪。
2.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熟悉的羁旅思乡诗
1.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进入羁旅思乡诗词的情境。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主学习
任务一(基础任务):走进作者,初步朗读,整体感知。
1.词牌由来:“八声甘州”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是从唐教坊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后用为词牌。因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名八声,慢词。
5.下片句句都在写思乡,哪句话最能体现词人的思乡之情?
采用诵读法和讨论法
1.某生初读全词,读准字音。其他同学点评,老师指导阅读;
2.观看动画,感知全诗,进入情境。
3.各自朗读全诗,领会感情。
4.学生集体朗读全词,整体感知
5.学生分小组讨论重点分析上下阕写景抒情部分,并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
学生自由发言:
2.作者简介:明确三点:(1)名字:柳永、柳三变、柳七、柳屯田。(2)特点:精通音律,擅长词曲,创制慢词,贴近市民,“变一代词风”。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婉约派的代表词人(3)影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3.整体感知:学生初读诗词,把握朗读节奏,体会这首词中所蕴含的羁旅之愁与思乡之情。
八声甘州(柳永)教案设计
一、背景信息
设计者:
适用学生:高二
教材: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二、选材分析
本诗选自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第六首《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它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抒写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上片描绘了雨后清秋的傍晚,关河冷落夕阳斜照的凄凉之景;下片抒写词人久客他乡急切思念归家之情。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从而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1)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精品教案_21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1)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精品教案_21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自主学习】一、词人名片柳永(?~约1053),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更名永,字耆卿,行七,故人称柳七。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属福建武夷山)。

初考进士,未取。

五年后再考又未取。

他忍不住发了牢骚,写下了著名的《鹤冲天》,广为流传。

三年后再考,好不容易过关,发榜前却被宋仁宗给勾掉了,绝望之极,流落民间,专写歌词。

47岁,终于登进士第,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晚年流落不偶,病疫于润州(今江苏镇江),寄柩僧寺。

二十余年后,王安礼知润州,出资葬于北固山。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专业”作家,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与影响,是婉约派代表作家。

他的词长于铺叙,工于写景言情,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流畅自然,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有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

其词反映了中下层市民和自己身世穷愁之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有《乐章集》传世。

二、诗词故事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原名三变。

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妓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以擅长写“淫冶讴歌之曲”闻名,他写了一首《鹤冲天》,末句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据说考进士时,曾因此而被宋仁宗黜退:“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致使仕途坎坷。

此后柳永便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三、文题背景此词调从唐教坊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而成,因全词前后两片共八韵,故名“八声”。

柳永一生流落不遇,谙尽漂泊滋味,故其长调慢词“尤工于羁旅行役”。

这首《八声甘州》是暮秋所作,是柳永词慷慨秋悲和婉约别情结合得最为出色的一首。

【整体感知】一、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教案
二、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老七,晚年作过屯田员外郎,所以当我们说到柳永、柳三变、柳耆卿、柳七、柳屯田时,都指一个人。他才华横溢,创造了慢词,扩大了词的功能和内容,他的词分三类:一是写都市生活的繁华,二是写男女爱情的苦痛,三是写羁旅行役的悲伤。
2.背景介绍:《八声甘州》大约作于柳永游宦江浙时,是一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这首词融写景、抒情于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妇情绪,语浅而情深。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减唐人高处”(苏东坡语)。
三、诵读
(一)一读诗歌,整体感知
【思考1】全词中哪个语句最能体现词人情感的?由此,可以看出本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望、误、识”。由全神贯注盼望的焦急,到误认归舟的惊喜,再到清醒不是后的懊丧。
【思考2】这首词上下片在表达方式上是如何分工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思考3】该词上片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该词上片描绘的是一幅暮秋之景。词人用暮雨、霜风、冷落的关河、残照、红衰翠减、无语长江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冷、荒凉、肃杀的气氛。
【思考4】自由诵读词的下片抒情,可分几个层次?
①“不忍登高······何事苦淹留”——哀叹长年漂泊,有家难归。
②“想佳人······识归舟”——设想佳人也在楼上盼望自己
【思考】作者抒发了自己思乡怀人之情,那他为什么不回去呢?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念利名、憔悴长萦绊。”——柳永《戚氏》
所以,作者在既没有取得“名”,也没有取得“利”的情况下,近年来还是落拓江湖,东飘西荡,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困惑。对于归乡,更是有一种千回百转、四顾茫然的矛盾心态。个中酸甜苦辣,大概只有作者自己才能体会了。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1)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精品教案_15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1)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精品教案_15

《八声甘州》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体会词人情感。

2.赏析品味词作语言,学习鉴赏常见手法。

教学重点:赏析作品。

体会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位词人,他的词作自成一派,世称“屯田蹊径”,“柳氏家法”,他的词流传极广,有记载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他初次参与进士科考落第之后,抒发牢骚感慨写过一首词,叫《鹤冲天》,里边有句话:“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后来,宋仁宗一次“临轩放榜”,看到柳三变的名字,想起他“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句子,就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由次,他的一生就很不得志,日日流连于秦楼楚馆中,半是解嘲、半是哀怨地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晚年漂泊穷困,病逝于镇江,寄柩僧寺,二十多年后,才有人出资安葬。

这位一生坎坷的词人就是柳永。

二、检查预习,投影PPT,读准并解释下列字词。

三、诵读诗词,整体感知。

1.学生诵读后,点评。

2.再请一位学生诵读。

3.播放朗诵音频。

4.齐读。

5.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写什么的?从哪里看出来的?羁旅行役。

“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6.简单概括上下片各写了什么?上片写景,词人登高林园,看到日暮雨后的清秋;下片抒情,表达羁旅之愁。

四、文本研习(一)赏析上片1.上片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何特点?雨——潇潇、江天——洒、秋——清、霜风——凄惨、关河——冷落、当楼——残照、红翠——衰减、物华——休、长江水——无语2.上片写景,写得很有画面感,请从中挑选你最喜欢的句子来赏析?(1)“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①日暮是中国古代文人最敏感的时辰,清秋是中国古代文人最伤感的季节。

再加上清冷的秋雨,更令人伤神。

②“潇潇”写出了雨怎样?“洒江天”给人什么感觉?“潇潇”写出了秋雨很大,“洒江天”给人以空阔无垠的感受③“洗清秋”中的“洗”好在哪里?“秋”是不可以洗的,但词人却偏以为“秋”之“清”是由于暮雨之“洗”,使人感到生动、真切,觉雨后秋空清朗之状,如在眼前。

(2)“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①一个“渐”字,领起下三句。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公开课教案_3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公开课教案_3

《八声甘州》教学设计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一.词人简介:柳永(?-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为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崇安(今属福建)人。

景佑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

世称柳屯田。

他一生在仕途上抑郁不得志,独以词著称于世。

他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生活的繁华,歌妓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此外也有些反映劳动者悲苦生活、咏物、咏史、游山玩水等等。

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二.相关材料形式上,柳永的词是慢词长调,多铺排、叙述。

他有浪漫的性格,还特别有音乐的才能。

内容上,柳永把他志意的追求和落空结合进了外边高远的景物。

这是柳永词最值得注意的一个特色,最大的一个好处。

柳永的词,往往是前边写得很现实,很平俗,很婉转。

但是他忽然间出现一两句,就把全篇的气格都振作起来了,带领人达到一个高远的境界。

三.注释:潇潇:雨声急骤;凄紧:形容秋风寒冷萧瑟;关河:关山河流;残阳:夕阳;是处红翠衰减:是处:到处;红翠衰减:花朵调零,绿叶枯萎。

苒苒:茂盛的样子;物华休:美好的景致已不复存在;淹留:久留;顒:抬头;天际识归舟:多少次将远处来的船误认作是丈夫的归舟,极写思情之深。

争知:怎知;恁:如此,这样。

凝愁:愁思凝结难解。

四.赏析词文:1.赏析“洗”字。

A秋本不是实物,是不可以洗的,但作者却认为秋之清是由于暮雨洗出来的,用一洗字,化为实物,使人觉得生动、真切,觉得雨后秋空清朗之状如在眼前。

B将秋放在暮雨里洗,也写出了暮雨之大,之透,之充沛,之无边无际。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公开课教案_4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公开课教案_4
2、互学、展示
1.上阕句句写景,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用原词中词语填写)
时间——暮秋、傍晚(“暮雨”、“清秋残照”)天气——雨、风(潇潇、霜风凄惨)所感——霜风凄惨
所见——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红衰翠减、物华已休、江水东流
2.说说上阕意象组合成的意境有什么特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秋江雨景图
教学
此种写法的好处是行文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表达情感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3、固学、悟学
1.词的上片主要写景,你认为这些景象有什么特点?联系全词想想上片写景的作用?(3分)
2.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一句放在上片的结尾有何作用?(2分)
3.下片描写了哪三个画面?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5分)
课外
作业
板书设计
过程
设计
3.下阕句句都在写思乡,哪句话最能体现词人的思乡之情?
4.这本是谁在思念谁?。而本句词却是从谁的角度来写思念的?。哪些词能准确的描述佳人的情感变化?怎样变化的?
这句词不但写我思人,而且想象人思我,这样写为什么更动人?
古代思亲思乡诗中有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本来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这种方法称之为“对写法”。
教学
反思
课题
八声甘州
总课时
授课人
备课
年月日
教学
时数
班级
上课
第周月日
教学
目标
1.理解词上、下阙的含义。熟读背诵。
2.理解词中表达出的“愁”的内涵。
重点
鉴赏诗词内容,把握本词的思想情感。
难点
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源自授课方法诵读法教学辅
助手段
多媒体
专用教室

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

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

三、品读,鉴赏评析 1.柳永所写长词慢调,善于在许多转折的地方,安排一些强有力的领 字,用来承上启下,把整个作品像珠子一样连贯起来。请圈出《八声 甘州》中的领字,并说说它们在结构全词、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答案
2.柳永的词,“其写景处,远胜其抒情处”,“写羁旅行役中秋景,均 穷极工巧”。这首词,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 答案 景物描写,境界寥廓,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于 写景中寄寓离别之情。起首两句不但点明了时间、地点,而且描绘 出了一幅阔大的景象,紧接三句以“渐”字领起,以“凄惨”写霜风之凉, 以“冷落”写关河之荒寂,以“残照”写夕阳西下,楼残余光。萧瑟、苍 茫、凄寂、冷清,极富表现力,突出了秋景肃杀的特点,写出了作 者的直接感受。接着继续写楼上所见:红花凋谢,绿叶枯萎,滚滚 长江,无语东流。这些景物自然触发起词人的离愁与伤感。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 △
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 △
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

答案
文本拓展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柳永
伫倚①危楼②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③?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④人憔悴。
注 ①伫倚:久立。②危楼:高楼。③谁会凭阑意:谁能领会我 登高临远的情意呢?④消得:值得。
答案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精品教案_3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精品教案_3

八声甘州柳永一、导入新课——走近柳永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柳永《八声甘州》。

柳永,原名柳三变,其名出自《论语》。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显然这个名字包含了柳永的亲人对孩子的期望。

而柳永的家世也是个非常注重儒家道德的仕宦之家。

这样的家庭传统、仕宦观念和他个人的烂漫性格与音乐天才形成了一种不幸的矛盾,影响了他的一生。

一方面,“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可以说柳词比当下任何一首流行歌曲更流行;另一方面,他志意不得施展,潦倒一生。

在他久困羁旅之时,他的情思凭借出色的文学才华凝结成这一首《八声甘州》。

因这首词,连大文豪苏轼也为柳永之才折腰!二、走进文本1、探讨一:你认为应该如何朗诵这首词?自由朗读两遍诗歌,边读边思考:如何朗诵这首词?舒缓低沉2、探讨二:整体把握初读本词,请概括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揭示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揭示全词感情的是哪一个字?3、探讨三:人们称赞柳永词“不减唐人高处”都举这首《八声甘州》的上片为例。

唐人兴象超远,善于将大自然的景物形象和内心感发的情意结合在一起。

请同学们自由吟诵上片,选择一两句鉴赏。

示例:(1)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对”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

正是素秋日暮,秋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际。

气肃天清,明净如水,加上一番秋雨,更是纤埃微雾,尽皆浣洗,一澄如洗。

秋气清肃,凄冷暗生。

(2)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承上一句,秋意更深,暮色渐浓,时光景物有了变化,如此才有“渐”的感受。

此时秋风凄冷遒劲,关河寥廓迤逦,草木凋零,芳华不见,一片冷落。

只有一轮残日的余晖,映照着作者所在的高楼。

——作者在这里写大自然,写秋天生命的消逝,山河的冷落,夕阳余晖,这些景物都包含着深沉的悲慨!(3)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与李义山诗比较:此花此叶长相伴,翠减红衰愁煞人。

“苒苒”,慢慢移动,岁时风物在光阴中慢慢凋零。

“物华休”包含了作者心中所感的生命无常,事业落空的所有悲哀。

【精选】_高中语文专题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

【精选】_高中语文专题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
四、听方法。
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的 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行 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法; 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三、文题背景
此词调从唐教坊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而成,因全词前后两片共八韵, 故名“八声”。柳永一生流落不遇,谙尽漂泊滋味,故其长调慢词“尤工 于羁旅行役”。这首《八声甘州》是暮秋所作,是柳永词慷慨秋悲和婉约 别情结合得最为出色的一首。
文本赏读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 △
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 △
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

答案
2.柳永的词,“其写景处,远胜其抒情处”,“写羁旅行役中秋景, 均穷极工巧”。这首词,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 答案 景物描写,境界寥廓,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于写景 中寄寓离别之情。起首两句不但点明了时间、地点,而且描绘出了一幅 阔大的景象,紧接三句以“渐”字领起,以“凄惨”写霜风之凉,以 “冷落”写关河之荒寂,以“残照”写夕阳西下,楼残余光。萧瑟、苍 茫、凄寂、冷清,极富表现力,突出了秋景肃杀的特点,写出了作者的 直接感受。接着继续写楼上所见:红花凋谢,绿叶枯萎,滚滚长江,无 语东流。这些景物自然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公开课教案_11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公开课教案_11

八声甘州教学目标:1.了解柳永及其作品风格2.感受词人等高临远所抒发的羁旅恩归之情3.培养诗歌学习兴趣,掌握鉴赏诗歌的炼字技巧教学重难点:品味诗歌语言,把握鉴赏诗歌的炼字技巧教学过程:导课:一首《雨霖铃》,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唱出了多少离别之人心中的伤痛,也让我们记住了这位“奉旨填词”的天才词人柳永,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他的著名词作——《八声甘州》,看看他在这首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一、作者简介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人。

柳永生活在北宋仁宗时期,早年曾热衷功名,但仕途坎坷,屡试不第,于是失意无聊,常浪游于汴京、苏杭等地,出入歌楼妓馆,与歌妓交往颇多,曾四处漂泊,饱尝羁旅滋味。

世称柳士或柳屯田。

他是北宋婉约派最杰出的代表,也是第一个专业写词的作家。

他对词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形式上,他把过去只有几十个字的短令发展到了一百多字的长调,打破了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

2.内容上,把词从小庭院引向市井都会。

(1)歌妓生活(2)羁旅愁思(3)都市美景3.表现手法:白描,铺叙;语言浅近,不避俗词俚语,深婉含蓄。

二、整体感知文本1.学生结合注解自主涌读疏通该词。

2.词的上片,下片各写了什么,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

明确:景、情3.研读上片上片写景,作者都描绘了哪些景物?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从意象,、对意象的修饰词来把握)明确:意象:暮雨、霜风、关河、残照、红翠、长江等意象画面:秋江雨景图(残秋雨景图)意境:苍茫寥廓、萧瑟、清冷景由心生,观景人的心情:凄苦、悲凉、哀伤4.下片抒情,作者抒发了何种请安?如何抒发的呢?明确:作者抒发了自己的思归之情,分为三个层次:①“望故乡渺邈……何事苦淹留”→直抒思归之情,羁旅之苦②“想佳人……识归舟”→设想对方盼望自己之景③“争知我……正恁凝愁”→写自己对家人的思念总结:这是柳永书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作,诗人融情于是,在萧条冷落的景中寄托着游子浓厚的思乡情。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公开课教案_9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公开课教案_9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佳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
【导学探疑】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1.此句作用。
点明了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用暮雨、江天、秋等典型意象描绘出一幅傍晚秋江雨景图。奠定了凄冷的氛围。洒字写出了雨的动态,洗字写出了雨后秋空清朗如洗。
渐,更加凄冷
3、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1)楼头所见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处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衰残。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皆是衰败之景。意境凄冷。
2)如何理解“惟有”,“无语东流”
所有的事物都作衰败之象,只有长江水依旧东流,“惟有”二字,不但排除了“红衰翠减”的花木,也排除了“登临望远”的旅人。江水本不能语。词人认为它无语即是无情。更加深词作的凄凉感。
二、词牌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唐坊大曲名,后用为词调。全词共有八小段音乐组成,所以叫八声,属慢词。
【学法指导】
预习、朗读、质疑探究、小组合作
【学习流程】
【预学寻疑】
1、译文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2)哪些词能准确的描述佳人的情感变化?怎样变化的?
“望、误、识”。由全神贯注盼望的焦急,到误认归舟的惊喜,再到清醒不是后的懊丧。
【固学思疑】
1.《八声甘州》是词牌名,词有词牌,还有的有题目比如《沁园春长沙》《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没有题目,我们给他加个题目应该是什么?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1)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精品教案_10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1)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精品教案_10

《八声甘州》教案语文组导入:在中国四季分明的北方,如果说春天用了所有花朵和枝叶招摇舒展,向天空致敬,那么秋天就是用了它全部的落叶和果实俯身下来,向大地感恩,并且,心甘情愿,从有到无,用一次彻底的陨落腾空季节,为下轮春风中的从无到有留出足够的生命空白。

但是,马上就要跌入寒冬了。

秋天的盛景如此短暂,草木凋零得迫不及待……逝水带走的不只是落叶,还有流光。

人生的匆急之感,最容易在秋天被激发出来。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情绪“悲秋”。

秋,是晏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独;是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憔悴;是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伤悲。

柳永的《雨霖铃》千古不朽,写尽了清秋况味。

自他之后,每逢离别,多少人都会在心中默念这首词,体味它的凄切和宛转。

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品读柳永的另外一首作于秋天的词《八声甘州》。

研读文本一、上片1.请大家朗读全词,明确上下片内容(《八声甘州》柳永一、二)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2.上片写了哪些景物?(选取了哪些意象?)各有怎样的特点?组合成怎样的意境?请同学们到黑板上完成板书。

对:暮雨潇潇洒洗清寒潇潇写出雨势之大,洒字又形象的写出了雨从天空中瓢泼而下。

清冷的秋天又经雨的洗礼,不光清朗,更加寒冷。

所以,是清寒的。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日照残苍凉凄冷的寒风和着潇潇暮雨紧相吹来,关山江河都冷落了,日头早已成了残阳,映照着作者登临的楼头,似乎全宇宙的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一向鄙视柳词的苏轼也赞叹“此句不减唐人高处”。

景色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勾勒出深秋雨后的一幅悲凉图景,也渗透进了天涯游客的忧郁伤感。

所以,本词虽然是婉约词人所做,本句却写得壮观辽阔。

是处:红翠衰减物华休萧瑟红花衰败,绿叶凋零,岁时风物在一场秋雨过后一下子从繁茂到衰败,就如同一个人,从青春年少,到垂垂老矣。

惟有:长江水无语冷清江水东流,我们能想到哪些类似诗句呢?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词人名片
柳永(?~约1053),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更名永,字耆卿,行七,故人称柳七。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属福建武夷山)。

初考进士,未取。

五年后再考又未取。

他忍不住发了牢骚,写下了著名的《鹤冲天》,广为流传。

三年后再考,好不容易过关,发榜前却被宋仁宗给勾掉了,绝望之极,流落民间,专写歌词。

47岁,终于登进士第,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晚年流落不偶,病疫于润州(今江苏镇江),寄柩僧寺。

二十余年后,王安礼知润州,出资葬于北固山。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专业”作家,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与影响,是婉约派代表作家。

他的词长于铺叙,工于写景言情,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流畅自然,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有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

其词反映了中下层市民和自己身世穷愁之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有《乐章集》传世。

二、诗词故事
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原名三变。

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妓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以擅长写“淫冶讴歌之曲”闻名,他写了一首《鹤冲天》,末句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据说考进士时,曾因此而被宋仁宗黜退:“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致使仕途坎坷。

此后柳永便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三、文题背景
此词调从唐教坊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而成,因全词前后两片共八韵,故名“八声”。

柳永一生流落不遇,谙尽漂泊滋味,故其长调慢词“尤工于羁旅行役”。

这首《八声甘州》是暮秋所作,是柳永词慷慨秋悲和婉约别情结合得最为出色的一首。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

是处
/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

想/佳人、
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提示这首词从一“望”字出发,而归结于一“归”字,登高临远之思,羁旅行役之愁尽融入浓重的秋色中。

上片写望中所见,层层铺叙萧瑟秋景,反复渲染生命摇荡无常的悲哀。

下片由景入情,写望中所思,由苍莽悲壮转回低徊沉吟。

二、悟读,诗情画境
烟花柳巷,三月桃红,柳永斜披大红对襟,鼓瑟吹笙。

有绿衣少女手执牙板,唱十八岁的心曲,缱绻一支。

又有谁知词人无奈?柳永无奈,无奈便作些小令长调,唱给大人先生,落款一句“奉旨填词柳三变”。

吴越都会杭州城里,西子湖畔试调弦,金主舞狼牙棒而来,便作些执手相看,泪眼人对泪眼人,泡制一种烈酒,非到晓风残月才能清醒。

对江山如画,唱歌舞升平。

不历乱世英雄陌路,词人也陌路。

于通幽曲径上,柳永款步而来,浮名便作了浅斟低唱。

难怪困惑便成词,溢于笔端,也成了千古绝唱。

三、品读,鉴赏评析
1.柳永所写长词慢调,善于在许多转折的地方,安排一些强有力的领字,用来承上启下,把整个作品像珠子一样连贯起来。

请圈出《八声甘州》中的领字,并说说它们在结构全词、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答案《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共有八个韵脚,调名“八声”表明这八个韵脚与音乐有密切关系。

领字用去声最为发调,本调领字多用去声,也是为了歌唱时悠扬动听。

上片先用“对”字领起全词,以登高望远展示暮雨潇潇的江上清秋。

又以“渐”字领起“霜风”三句,气象阔大,寓意深远。

“是处”两句一转,刻绘出众芳凋谢的秋景。

“惟有”两句又一转,展现出大江东流的苍茫境界,而作者的羁旅情怀,也就隐然言外。

下片即景抒情,“不忍”一句承上启下拓开词意,然后用“望”字兴起思乡怀人之情,并与下片起句相互呼应,然后以一“叹”字转回到自身萍踪浪迹的处境。

末尾又从“想”字引出对方倚楼怅望的形象,
由此一气贯注而下,既写自身,又用来对照双方相思之情,显得质朴深厚,情深意长。

2.柳永的词,“其写景处,远胜其抒情处”,“写羁旅行役中秋景,均穷极工巧”。

这首词,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

答案景物描写,境界寥廓,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于写景中寄寓离别之情。

起首两句不但点明了时间、地点,而且描绘出了一幅阔大的景象,紧接三句以“渐”字领
起,以“凄惨”写霜风之凉,以“冷落”写关河之荒寂,以“残照”写夕阳西下,楼残余光。

萧瑟、苍茫、凄寂、冷清,极富表现力,突出了秋景肃杀的特点,写出了作者的直接感受。

接着继续写楼上所见:红花凋谢,绿叶枯萎,滚滚长江,无语东流。

这些景物自然触发起词人的离愁与伤感。

3.“小谢诗云:‘天际识归舟。

’屯田用其语,而加‘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

”试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答案“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这是词人从对方着笔,想像家中的妻子一定也在怀念自己,一定在妆楼上凝神颙望遥远的天际,想从远处驶来的船只中,辨认出“我”的归舟,结果误认了好几回,因为“我”一直漂泊在外,并没有回家呀。

“天际识归舟”虽然是借用来的,但加上“误几回”三字,更显得生动、自然、真切,从想像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柳永
伫倚①危楼②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③?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④人憔悴。

注①伫倚:久立。

②危楼:高楼。

③谁会凭阑意:谁能领会我登高临远的情意呢?④消得:值得。

(1)这首词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答案描写了“风细细”、“春愁”、“草色烟光”等春天的景物。

(2)历来评论家认为,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两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答案①从“不悔”入手,结合全词分析“坚贞”(执着、诚挚等),意近即可。

②从“憔悴”入手,扣“春愁”分析“愁绪”(思归、思念等),意近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