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做题技巧归纳与总结):怎样定位实词及实词译文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怎样定位虚词及虚词译文做题技巧归纳总结.doc
抓住四类关键虚词,实实在在译到位学案略语文言虚词在文言翻译中一般不会刻意设点,但鉴于它在辅助实词构成句子语法结构或表达语气方面的重要作用,实际上又很难回避,好在考查范围相当明确(《考试说明》规定18个)。
如果考生高度重视,对虚词的差别能做细微的分析,并对高频虚词及一些特殊虚词重点把握,那么,就能做到“遇到”即可“抓住”而得分。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甲)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不能用汉文也。
(选自苏轼《贾谊论》)(乙)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
”遂自投江以死。
谊追伤之,因以自喻。
其辞曰:“……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
遭世罔极,乃殒厥身。
呜呼哀哉!逢时不祥。
”(选自《汉书·贾谊传》)(1)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译文:答案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被任用而郁郁死去,既然如此,那么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得分点“犹且”“以”“然则”。
(2)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
译文:答案算了吧,整个国家没有清醒的人,也没有谁了解我。
得分点“已”、“亡”、宾语前置句。
(3)遭世罔极,乃殒厥身。
译文:答案(你)遭受世人无尽的谗言啊,乃至于毁了自己的生命。
得分点“罔极”“乃”“殒”“厥”。
参考译文(甲)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超过他呢?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被任用而郁郁死去,既然如此,那么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乙)贾谊因为被贬而离开京城,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
高考文言文实词翻译技巧
高考文言文实词翻译技巧2016年高考文言文实词翻译技巧一.通假字通假字不常出现,而且高中课本要求掌握的通假字也就是一百来字,翻译时,如果照某字的一般意义翻译不通,就应该考虑该字是不是通假字。
要找出其“通”的字,大多需要从该字的同音字或形近字去考虑。
找出本字后再去翻译,整句话的翻译如果很通顺合乎情理和语境,采分点就找对了。
【习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程(指传主孙程)传召诸尚书使收景(指阎景)。
尚书郭镇时卧病,闻之,即率直宿羽林出南止车门,逢景从吏士,拔白刃,呼白:“无干兵。
”镇即下车,持节诏之。
景曰:“何等诏?”因斫镇,不中。
镇引剑击景堕车,左右以戟叉其匈,遂禽之。
(选自《后汉书·孙程传》,有删改)答案郭镇拔剑击刺阎景,阎景从车上摔下来,左右羽林军用戟叉住阎景的胸脯,于是擒获了他。
采分点匈,通“胸”,胸脯;禽,通“擒”,擒获。
2.立(指传主赵立)遣人诣朝廷告急。
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欲遣张俊救之,俊不肯行。
乃命刘光世督淮南诸镇救楚。
高宗览立奏,叹曰:“立坚守孤城,虽古名将无以逾之。
”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
(选自《宋史·赵立传》)答案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光世最终没有执行。
得分点趣,通“促”,催促;讫,通“迄”,最终。
二.实词高考大纲要求掌握120个实词,而每个实词又都有多个含义,只靠死记硬背很难轻松应试。
要学会利用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确定准确的义项。
而且考试也主要考察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推断能力。
要把词放在句中理解,把句放在段(篇)中读,一切问题皆有可能解决。
正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习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公(指传主王旦)于用人,不以名誉,必求其实。
苟贤且材矣,必久其官,而众以为宜某职然后迁。
公务以俭约率励子弟,使在富贵不知为骄侈。
兄子睦欲举进士,公曰:“吾常以太盛为惧,其可与寒士争进?”至其薨也,子素犹未官,遗表不求恩泽。
高考语文一轮精细复习指导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得分要领(中)
(2012年高考江苏)
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 字换成通假后的字……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 “换”的对象了。 (2012年高考江苏)
②文从句顺:调补贯 调:把文言文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调整过来。特 殊句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介词宾短语后置)等。 (2012年高考湖北)
(4)省略成分没有补出。
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 成分必须补充出来语意才完全。如:
(5)不懂古代文化常识。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也?” 误译:项王握住剑把站起来,大声问:“来客是什么人?”
四、备考指津
1.命题预测
2.备考方略
(1)系统复习文言文有关基础知识,前面我们和大家进行了专门的 复习; (2)复习好课本,对课本中的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要十分熟练。如: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与得分要领(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能力突破
2.文言文翻译的误区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2)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 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 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如: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如: 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谢谢您的观看!
3.解题技巧
(1)理解句子。 理解句子,既要分析语境,又要分析句子本身,可以从以下三
(2)翻译句子。 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不多余。文从句顺,明
①字字落实:留删换 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 汉语也通用的词,保留不动。 (2012年高考广东)
1高考命题点一文言翻译——实词、虚词、句式三要素,关注语境巧翻译
1高考命题点一文言翻译——实词、虚词、句式三要素,关注语境巧翻译高考命题点一文言翻译——实词、虚词、句式三要素,关注语境巧翻译【知识导图】“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是翻译的基础,翻译是理解的物化,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实词、虚词的把握及对文言特定句式的识别与理解,而这三块正好对应考纲规定的三个考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列出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虽然高考命题时把它放在了最后一题,但文言文翻译在文言文学习中是对综合知识的整合。
对于学生来说,学会文言文翻译是解答其他文言文阅读题目的基础,突破了这一点,其他题型也就迎刃而解,故把本考点放在了其他考点之前来复习。
课时一明确命题特点和评分标准,三大得分点有的放矢保基分【命题特点和评分标准】命题人选择文言语段是独具慧眼的,总选择那些带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言语段,让考生翻译,这些语法现象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积累性的——实词方面的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方面的重要虚词、固定结构。
第二类是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和各类句式。
文言语段中需要翻译的句子,总是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主要为重要实词、重要虚词、特殊句式,并将这些设为考试阅卷的得分点。
得分点设置:①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②古今异义;③一词多义:实词、虚词;④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使)动、动词使动、形容词意动、名词意动、名作状];⑤语气揣摩(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复句关系)。
下面我们将结合高考常见的三大得分点——关键实词、关键虚词、特殊句式,帮助考生强化“得分点”意识,判断出“得分点”并将其落实到位,进而得到基本分。
得分点一“五法”巧解文言实词方法一代入推断法对于翻译题,我们遇到多义词或者活用的词语,往往先入为主,用这个词的常规意思去理解,这个时候更需要把其常规意思代入句中,查验是否恰当。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
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 (薛谭)就自以为已经全部掌握了(秦青的技 艺),便要辞别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 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 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以后再也没敢提回家的事。
zhūn xī
3 、“傥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 选出句中划横线词意义正确的一项:
A.墓穴 B.棺材 C.财物 D.山洞
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
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全
国卷Ⅰ)
dí
籴:买进(粮食)。
粜:卖出(粮食)。
译文: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 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 买粮食。
注释:①唱歌
阻止,阻遏
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 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 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 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注秦释:青①没唱有歌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 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 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潭学讴① 注释:①唱歌
2、有牧人御众之才 (天津卷)
牧:统治,治理。
3 、“傥窀穸不为盗所发”,选出
句中的加点词意义正确的一项:A
A.墓穴 B.棺材 C.财物 D. 山洞
分析:根据“穴”部多与洞穴有关, 就可排除BC两项,再根据语境可推 出A项正确。“如果他的墓没有被 盗的话,宝珠一定还在棺材里。
方法三:据形索义法
十年考点回顾
09:数、吾侪、捐、立 10:薄、除、属、愀然 11:比、矫、指、夺 12:给、劳、胜、籍 13:谙 、盖 、然 、苦(词类活用)、须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的知识点归纳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的知识点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的知识点归纳在学习中要做到不怕困难,意志坚定的人很少,我们经常因为一点芝麻大的事而不高兴,搞的大家都不愉快,又会因为碰到了点困难而退缩。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文言文实词课件
(一)字形推断法
• 想一想: • “丰则贵籴,歉则贱粜”中“籴”“粜”的含义。
• 籴是买入食粮的意思,粜是卖出食粮的意思,推断根据 是:“籴”“粜”大家比较陌生。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 意字,跟“食粮”有关,意思是买进食粮、卖出食粮。
• 字形对于推断词义有比较大的作用。通常来说: • 钅(金)、木、氵(水)、灬(火)、土:与五行有关。 •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与兵器有关。 • 马、牛、羊、犭、鸟、虫、隹:与动物有关。 • 讠(言)、辶、忄(心)、彳(行):与行为有关。 • 纟:与丝麻有关。贝:与金钱有关。 • 尸:与身体有关。女:与妇人有关。 • 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 • 求:与毛皮有关。旨:与美味有关。 • 页:与首有关。目:与眼有关。 • 皿:与器具有关。宀、户:与房舍有关。 • 攴:与敲击有关。辛:与刑具有关。 • 歹:与死亡有关。片:与文书、文件有关。
• 2.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形容词带宾语后,具有了动词的性 质,它和宾语的关系是动宾关系。
• (项伯)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 善:与……交好。
• 3.形容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绿:使……变绿。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 耻:以……为耻(把……当作耻辱)。
文言文实词
突破文言基础知识 扫除文言文阅读障碍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 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高考对 文言实词不论是采取单独设题直接考查,还是融会到翻译 中间接考查,变化的只是情势,不变的是实词在文言文中 的基础地位。
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是翻译题,考查 点多为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 复词和词类活用等。 一、5类文言实词分类突破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文言文翻译方法一、根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根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缺乏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那么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拟通顺、流畅、好懂。
其缺乏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存。
但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存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根底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2016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推断文言文实词的技巧
3、腥臊并御(亲近),芳不得薄兮。
联想:日薄西山、义薄云天 薄:靠近
讨论——课堂巩固练习
鼠好夜窃粟。越人置粟于盎,恣鼠啮,不顾。鼠呼群 类入焉,必饫yù而后反。
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 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 《宋文宪公全集·燕书·越人阱鼠》
翻译全文并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A、恣鼠啮 B、必饫而后反 C、逮夜,复呼,群次第入 D、咸溺死
课后巩固当堂练习
文言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练习)
二、阅读下文,完成1~2题。 淳于髡献鹄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kūn献鹄hú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 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 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 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 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 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 财倍鹄在也。(《史记· 滑稽列传》) 注:鹄:古人对天鹅的称呼。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题目要求抄在草稿本或笔记本上) (1)道飞其鹄 (2)造诈成辞 . (3)出而饮之 (4)财倍鹄在也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 齐王使臣来献鹄 B.是不信而欺吾王也 齐王有信士若此哉 C.去我飞亡 欲赴他国奔亡 D.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 故来服过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 流水周于舍下 ,飞泉落于檐间 “周”,应为动词,解作“围绕” (2)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 “席”在此处应为动词,解作“坐”
五.迁移推断
例: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边远地方的)
联想: “越国以鄙远” 《烛之五退秦师》 (把……当作边境)
高考语文理解文言实词的6大解题方法
【参考译文】 治理百官如同治理一个家庭,古人曾经有过这样的教导。作为一个家庭主事的 人,不论事情是缓还是急,是大还是小,都应当知道。有不知道的情况,就不能治 理好(这个)家庭。何况治理百姓的行政长官,有很多责任集于一身,像学校,像驿站, 像粮仓,像监狱,像农田水利,像桥梁堤坝等各种工程,总共主管的工作太多了。 观察时机,估量能力,破损的要修理它,肮脏的清扫它,堵塞的疏通它,缺失的补 上它,以前所没有的要谋划它。有人说它们不被修治,与我有什么关系,任期很快 过去,自找苦吃干什么?这样的念头一旦萌生,那么各种政务都会懈怠。前人说过, 公家的事务,有一丝一毫不尽心尽力,就是苟且享受俸禄,要遭到上天的惩罚。
•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 力。(1)结合语境看,“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所以 会“担心”镜湖的水泛滥。(2)语境中上文曾公亮设立 了闸门挡水,且将湖水排到曹娥江,这一做法肯定有 好处,据此,“利”应理解为“好处、利益”。(3)结 合本句后面的语境:使者递送文书要求查办盗贼,曾 公亮回答说境内没有盗贼,并且怀疑为同行人所为, 果然从同行人那里搜查到东西,由此可知上文“亡橐 中物”中的“亡”应该为“丢失”的意思。(4)结合语 境:曾公亮认为偷取银子的做法与到百姓家盗取财物 是有区别的,以此来为偷取银子之人开脱罪责,并且 下文中也证实了曾公亮的说法正确,故此处的“间”, 应该是“差别”的意思。(5)结合语境来分析,针对偷 取银子一事,皇帝让手下人讨论,如何裁决,最终强 盗没有被处死。“比”若依“比照”之意,则可能有 “强盗被处死”的过重处理,只有“按照”法律处理, 强盗才得以不死。
前面或定天下,人们称他是很有口才的说客,他伴随在高祖的身边, 常常出使各个诸侯国。等到高祖时期,高祖刚把中原平定,尉佗也平定了南越,便 在那里自立为王。高祖让陆贾为使者赐给尉佗大印,任命尉佗为南越王。……(尉佗) 接着问陆贾:“我和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更贤能呢? ”陆贾说:“您似乎比 他们贤能。”尉佗又问:“那我和皇帝相比呢?”陆贾说:“皇帝从丰、沛之地起 兵,讨伐暴虐的秦朝,扫平强大的楚国,为天下人兴利除害,继承了五帝、三王的 宏伟业绩,统辖治理整个中原,中原的人口以亿来计算,土地方圆万里,处于天下 最富饶的地域,人多车多,物产丰富,政令出于一家,(这种盛况是)从开天辟地以来, 从未有过的。
中考、高考文言实词词义推断的三个技巧
高考文言实词词义推断的三个技巧学习文言文,最根本的是要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词义和用法,但在具体的阅读中也存在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这里介绍三点。
一、要善于通过分析语法结构来确定实词的词性。
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的普遍现象,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一个“朝”字就有三种义项:①早晨——朝服衣冠②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朝见——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里“朝”的三个义项之间的区别还比较明显,但是有些文言实词的几个义项间的差别却不是很明显,如《劝学》文后练习中“绝”字的5个义项: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以为妙绝④佛印绝类弥勒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这时要想一下子给以准确的解释就比较困难。
笔者以为利用语法结构先来确定多义词的词性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份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相一致。
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
所以我们翻译实词时就可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份先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义项。
如对上文中“绝”字的解析如下:①句中“绝”前面是主语“群响”和一个字“毕”,这里“毕”不可能是谓语而只能是修饰“绝”的状语,否则结合上下文讲不通,由此可推知这个“绝”在句中的语法成份当是谓语,是动语,译为“停止”。
②句中“绝”字修饰的是宾语“境”,可知“绝”在这里当是形容词作定语,解释为“与世隔绝的”。
③句中“绝”修饰的是形容词“妙”,句中成份当是副词作补语,可意译为“到了极点”。
④句中“绝”修饰的是谓语动词“类”,当是副词作状语,解释为“非常”。
⑤句中“绝”后面跟的是宾语“江河”,推测可能是动词作谓语,译为“渡过”符合上下文的语境。
以上对“绝”字5个义项的分析,倘能一眼看出词义自是最好,倘不能一眼看出,则很有必要由分析句子成份入手以首先确定词性。
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 文言文实词理解实用技巧
信任 信用
信
相信 信物
四、迁移法
文言实词在古文具有继承性和一致 性的特点,因此在理解课外文言实词时 可以借助于课本内学过的同一文言文实 词或者借助于成语中的相同语素。
迁移法
除南清河太守。
善才绳之。
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
任命、授职
。
绳之以法
制裁
五、语境法
语境法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相互制约 的关系,推断出该词的含义。“词不离 句,句不离段”,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 义,决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有时上 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 系,这恰恰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把 钥匙。
一、形声字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 字的形旁具有表意功用。因此,我们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形旁去推断实词的 含义。
形声字法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 得一归觐。”
砺:
磨刀石。
觐:
拜见
同位语法 二、同位语法(结构对应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或具有并 列结构的语句较常见,其中位置对应的 词语一般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 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 推出难。
语境法
阅读一 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 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 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 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 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 卜者名大著。
(冯梦龙《古今谭概》)
理解:
弄璋 弄瓦
可以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 “我夫人有娠”(娠:怀孕) “果双生一男一女” “璋也弄,瓦也弄”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高考专题复习
文言文实词理解实用技巧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和实词推断技巧整理
高考文言文虚词推断技巧一、代入筛选法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
如果我们熟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例】“而”,其主要用法有:连词,译为“又”、“而且”、“就”、“却”、“如果”、“因而”;代词,译为“你”、“你的”;动词译为“好像”等。
若要在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某所,而母立于兹”中找出与其他各句不同用法的句子,在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后,就不难确定应为作代词“你的”解释的⑥了。
二、语境推断法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此法对起关联词语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
【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为表原因的“因为”。
三、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虚词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例】“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前句“以”用在名词“身”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成介宾短语做“死”的状语;后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所以两句用法不同。
四、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
【例】“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
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
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还是)还也”。
【例】“焉”:在句首,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里;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何必;在句末,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相当于“之”。
2016年高考语文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2016年高考语文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文言实词的数量较大,而且常常多义,用法较灵活,因此,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句中的含义就成为阅读文言文的第一个难关。
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掌握正确的方法是推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句中含义的关键。
(一)字形去分析从字形去分析判断,很多实词的词义往往能迎刃而解。
如,“袖空牒窃印”中的“牒”字不理解,而实际上“牒”字是形声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为“片”,本义就是“木片”,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
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过”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之义。
(二)联想推断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系课文有关语句相应迁移,联系成语,加以印证,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如:○1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③句中的“疾”字可用“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字推断出是“强”的意思。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②句中的“速”字,可借助成语“不速之客”很容易推断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
○3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
○4“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同课文“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中的“爱”;“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同课文的“便言多令才”。
○5“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是“谨慎而恭敬”意,同成语“恪守不渝”中的“恪”同。
○6“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
○7“或妄嗔怒”中的“妄”与成语“轻举妄动”中的“妄”义同。
(胡乱)。
○8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①句中的“薄”字,可借助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那么①句中的薄字也可用“接近”试解。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之一词多义讲解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一词多义)第三部分共30个文言实词61、去(1)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离开(2)项王军在鸿门,沛公军霸上,相去四十里《鸿门宴》距离(3)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除去,去掉(4)公然抱茅入竹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往,到……去(5)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念奴娇·赤壁怀古》助词,表动作趋向62、劝(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劝勉,勉励(2)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屈原列传》劝说63、却(1)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倒退(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击退(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还,再(4)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回头(5)盛情难却推辞64、如(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到,往(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六国论》如同(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及,比得上(4)万事如意顺,符合(5)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季氏将伐颛臾》表假设,如果(6)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表选择,或者(7)复合词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这样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这样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这样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怎么办65、若(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好像,似(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比得上(3)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你,你们(4)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这,这样(5)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表假设,如果66、善(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善良,美好(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好事,好的行为(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善于,擅长(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候张良《鸿门宴》交好,亲善,对……好(5)不如因而善遇之《鸿门宴》好好地,友善地(6)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喜欢,羡慕67、少(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于国也》数量少,不多(2)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通“稍”,稍微(3)且夫我尝少仲尼之闻《秋水》小看,轻视,以……为少(4)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缺少(5)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年少的(6)复合词少间、少顷、少时、少焉、少刻等词语都表示一会儿(表时间的短暂、不一会儿、不久)。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方法指导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要求原文字字着落,字字有根据。
意译: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增减内容,改变句式,使文意连贯。
要有采分点意识:1.文言实词(120个)2.文言虚词(18个)3.词类活用(词性的改变、使动、意动等)4.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5.通顺连贯且没有语病的句意六种技巧方法指导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留——保留法(1)专有名词: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官职、书名、国名、帝号、器物名以及一些典章制度等。
(2)古今同义的词。
1、夫晋,何厌之有?译:晋国,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译: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译:假如灭掉郑国对你有好处。
删——删减法删除那些仅有语法作用而无实际意义的词: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
1、欲呼张良与俱去。
译:(项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
2、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改之。
译: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选择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
译:因为蔺相如功劳比较大,就拜他为上卿。
4、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译: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补——增补法按现代汉语习惯补出文言句中省略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我们称之为“补”。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我)派遣将领守护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的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换——替换法用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句去替换原文的词句:(1)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2)古今异义。
(3)偏义复词换成陪衬一方。
(4)通假字换成本字。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定语后置译: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未能找到。
2016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10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Word版含解析.doc
【高频考点解读】做文言实词题时,关键是对干扰项的词义进行推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代入语境法文言文中对实词的考查,准确地说是考查实词在各自的具体语境中特属的含义。
要想准确判断其含义,必须结合语境,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为我们准确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探究途径。
2.语法推断法文言文中词义与现代汉语差别很大,但在语法结构中还是大体相同。
视该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充当的成分来判断其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另外,通过语法的甄别,还有助于理解活用现象。
3.字形训义法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是文言实词最基础的推断方法。
如偏旁“刂”,大多与兵器有关,“扌”大多和人的行为有关,“山”和山岳五陵有关等,形训只适合于大体推断汉字的意思,要较为准确地确定实词的意思,还要综合其他方法。
4.联想推断法做题时,如遇到比较生僻的实词,可以展开联想,回顾此词在所学课文中的常见义项,并结合该词具体语境,作出意义推断。
5.考究熟语法所谓熟语,实包罗万象,诸如谚语、俚语、成语、学过的诗文名句,都是这一类。
尤其是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其实词义。
6.辨析句式法古人行文,好为排比、对偶、并列结构等句式,在对举句子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的词性、词义。
【热点题型】题型一一词多义例1.(2014·大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
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
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扬州法曹。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
”六迁司农少卿。
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数:屡次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绳:制裁C.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伏:认罪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忤:触犯【解析】【答案】C(3分)参考译文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2找准实词得分点,五类实词译到位学案略语“得实词者,得翻译之天下。
”诚哉斯言!既然如此,就需要把这些成为采分点的实词“拎”出来,想方设法,保证其翻译得准确无误。
该学案试图强化你的实词采分点意识,帮助你解决好五类重要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活用词和疑难词——翻译到位问题,让你成为一个会临场解决问题的聪明学习者。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
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
以获盐寇改秩,知临安府于潜县。
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藉,而均其额于上之四等,贫者顿苏。
征科为期限榜县门,俾里正谕民,不遣一吏而赋自足。
治为诸邑最,郡以政绩闻。
擢知常州。
时水潦为灾,衡发仓为糜以食饥者。
或言常平[注]不可轻发,衡曰:“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疫大作,衡单骑命医药自随,遍问疾苦,活者甚众。
檄晋陵丞李孟坚摄无锡县,有政声,衡荐于上,即除知秀州。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注常平:常平仓。
(1)征科为期限榜县门,俾里正谕民,不遣一吏而赋自足。
译文:答案征收科税定下期限在县衙门口张榜(公布),让里正告诉百姓,不派一个官吏而赋税自然收足。
得分点榜,张榜,张贴;俾,使,让;谕,告诉,使……知道,晓谕。
大意对。
(2)或言常平不可轻发,衡曰:“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译文:答案有人说常平仓不可以轻易打开,叶衡说:“储蓄粮食正是预备紧急的事情,怎可看着百姓挨饿而不救助呢?”得分点或,有人,有的人;发,打开,开启;缓急,偏义复词,偏“急”,急需的、紧急的事情,急用。
大意对。
参考译文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
绍兴十八年进士及第,调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代理县尉。
因捕获盐寇改官,任临安府于潜县县令。
户口簿上累积弊端,富户大多隐瞒漏报,贫弱户困于重复缴纳(赋税),叶衡把民户定为九等,从五等以下除去他们的名籍,而把他们应缴纳的份额均摊给上四等的民户,贫穷的人顿时得救。
征收科税定下期限在县衙门口张榜(公布),让里正告诉百姓,不派一个官吏而赋税自然收足。
治绩成为各县中最好的,郡长官把他的政绩向皇上报告。
提升为常州知州。
当时发大水造成灾荒,叶衡开仓煮粥给饥民吃。
有人说常平仓不可以轻易打开,叶衡说:“储蓄粮食正是预备紧急的事情,怎可看着百姓挨饿而不救助呢?”瘟疫大起,叶衡单人独骑命令医生跟随自己,到处访问疾苦,救活的人很多。
官府发文让晋陵县丞李孟坚代理无锡县县令,治理有声誉,叶衡向皇上推荐,就授为秀州知州。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宋濂,字景濂,洪武二年诏修元史,命充总裁官。
帝剖符封功臣,召濂议五等封爵。
宿大本堂,讨论达旦,历据汉、唐故事,量其中而奏之。
车驾祀方丘,患心不宁,濂从容言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审能行之,则心清而身泰矣。
”帝称善者良久。
濂性诚谨,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
”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
卒于夔,年七十二。
(选自《明史·宋濂传》)(1)宿大本堂,讨论达旦,历据汉、唐故事,量其中而奏之。
译文:答案(宋濂)住在大本堂,通宵达旦地研究讨论,一一依据汉、唐前例,衡量其中适合的部分奏报皇上。
得分点“据”“量”及大意正确。
(2)养心莫善于寡欲,审能行之,则心清而身泰矣。
(5分)★译文:(3)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译文:答案(皇上)把大臣全部召来诘问责备,并且大声叫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的话我几乎就要错怪进言冒犯(我)的人了。
”得分点“悉”、“微”、“罪”、省主语及大意正确。
(4)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
译文:答案从少到老,宋濂没有一天离开过书籍,登门索要诗文的士大夫,接踵而至。
得分点“去”、“造”、定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宋濂,字景濂,洪武二年,太祖下诏修《元史》,宋濂被任命为总裁官。
太祖剖符封功臣,召宋濂前来商议怎样封五等爵位。
(宋濂)住在大本堂,通宵达旦地研究讨论,一一依据汉、唐前例,衡量其中适合的部分奏报皇上。
太祖到方丘祭祀,感到心绪不宁,宋濂从容说道:“修养身心没有什么比清心寡欲更好的了,(皇上)如能慎重并为之行动,那么就会心灵清静,身体渐渐安康。
”太祖听后称赞良久。
宋濂性情诚恳谨慎,有一次(在家中)与宾客一起饮酒,太祖派人暗中观察。
第二天,太祖便问宋濂昨天喝酒没有,请了哪些客人,吃了些什么。
宋濂一一如实回答。
太祖笑道:“说得对,你没有欺骗我。
”主事茹太素上书一万多字,太祖大怒,询问廷臣的看法,有的大臣指着茹太素的上书说:“这是不敬,是诽谤。
”太祖问宋濂,宋濂说:“茹太素是忠于陛下的,陛下现在刚敞开言路,怎么能给他定大罪呢?”不久,太祖翻阅茹太素的上书,有不少可取之处。
把大臣全部召来诘问责备,并且大声叫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的话我几乎就要错怪进言冒犯(我)的人了。
”从少到老,宋濂没有一天离开过书籍,登门索要诗文的士大夫,接踵而至。
宋濂死在夔州,享年72岁。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
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
为人朴且率,自信,无少矫厉。
挺之初为卫州获嘉县主簿,权共城令。
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
或惜之,则曰:“宜少贬以荣进。
”友人石曼卿独曰:“时不足以容君,君盍不弃之隐去?”再调孟州司法参军。
时范忠献公守孟,亦莫之知也。
忠献初建节钺守延安,送者不用故事,出境外。
挺之独别近郊。
或病之,谢曰:“故事也。
”居顷之,忠献责安陆,独挺之见之洛阳。
前日远境之客,无一人来者。
忠献于是乎恨知挺之之晚。
(选自赵与时《宾退录》,有删改)(1)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
(3分)★译文:(2)或病之,谢曰:“故事也。
”(3分)★译文:问题反思文言实词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得分点,你能判断出哪些(类)实词最有可能成为得分点吗?对于这些(类)实词,你是如何将它们翻译到位的?答:比对答案,领悟答案升格之道1.题目养心莫善于寡欲,审能行之,则心清而身泰矣。
(5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2题]参考答案修养身心没有什么比清心寡欲更好的了,(皇上)如能慎重并为之行动,那么就会心灵清静,身体渐渐安康。
得分点于,比;寡,清心寡欲;审,慎重、谨慎;泰,安康、健康;大意正确。
2.题目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
(3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3题]参考答案挺之的器量很大,世上很难有懂他的人,(他)漂泊失意,很久都不能升职。
得分点器,器量;栖迟,漂泊失意。
3.题目或病之,谢曰:“故事也。
”(3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3题]参考答案有人诟病他,(他)告诉他们说:“这是旧例。
”得分点病,诟病;谢,告诉;故事,旧例。
参考译文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
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
为人质朴而且坦率,很自信,没有一点点造作勉强的样子。
李挺之最初担任卫州获嘉县主簿,暂时代理共城令(官职)。
挺之的器量很大,世上很难有懂他的人,(他)漂泊失意,很久都不能升职。
有人替他感到惋惜,他就说:“应当把小的贬职当作荣升。
”只有友人石曼卿说:“世俗不能够容纳你,你为何不远离世俗而隐逸山林呢?”又调任孟州司法参军。
当时范忠献公守孟州,也不能够了解他。
起初范忠献公持节钺镇守延安,送别的人不采用旧例,一直送到境外。
只有李挺之在近郊道别。
有人诟病他,(他)告诉他们说:“这是旧例。
”没有多久,范忠献责守安陆,只有李挺之到洛阳拜见他。
以前送他到远郊的人,没有一个来。
这时范忠献悔恨了解李挺之晚了。
借题发挥,突破答题核心问题一、审题必须审出得分点,尤其是重要实词这一最重要的得分点说到审题,似乎与文言翻译不搭界。
其实,文言翻译也有个审题问题。
所谓文言翻译审题,就是一审语境,审该句的外部语境(上下文),审该句的内部语境(句意重点和句间关系);二审得分点,只有审出得分点,才知道在哪里应该格外注意,才能得分。
就实词而言,哪些实词可能成为得分点呢?(1)从词性上看,首先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名词。
另外,代词也不可忽视。
(2)从频率上看,120个常用实词和其他次常用实词(以课本出现的居多)常作为得分点。
(3)从特殊性来看,与现代汉语同形的词语(如“妻子”“前进”“亲信”)可能是重要实词;用其本来意思实在讲不通的通假字可能是重要实词;符合活用规律的词语(如两个名词连用,主谓之间的名词,带了宾语的名词、形容词)可能是重要实词;较难理解,要借助推断的实词可能是重要实词。
在确认这些实词为得分点后,就用一些特殊符号(如着重号)标出,以便在翻译中落实。
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先标出可能是得分点的实词,后在译文中落实)。
时翔,字皋谟,江苏镇洋人。
雍正六年,授福建晋江知县。
晋江民好讼,时翔至,曰:“此吾赤子,忍以盗贼视乎?”一以宽和为治。
坐堂皇,呴呴[注]作家人语。
曲直既判,令两造释忿,相对揖,由是讼者日衰。
乾隆元年,以荐起山西蒲州府同知,擢成都知府。
以廉率属,善审机要。
钱价腾,布政使榜平其直,市大哗。
时翔方在假,召成都、华阳二令曰:“市直当顺民情,抑之,钱闭不出,奈何?”言于布政撤其榜,钱价寻平。
至七年,江南、湖广灾,巡抚奏运蜀米四十万石济之。
湖广急米,来领运,江南则否。
巡抚乃檄下县馈运,舳舻蔽江,商贾不通,成都薪炭俱绝。
时翔谓江南运可缓,徒病蜀。
请独运楚,而听商人自运江南。
时尧熙既没,竟无用其言者。
时翔在成都,屡雪疑狱,时称神明。
九年,卒。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四》)注呴呴:温和貌。
(1)曲直既判,令两造释忿,相对揖,由是讼者日衰。
实词得分点:造、揖、衰。
译文:案子的是非曲直判决之后,让诉讼双方消除怨恨,相对作揖,从这之后打官司的人一天比一天减少。
(2)市直当顺民情,抑之,钱闭不出,奈何?实词得分点:直、抑、闭。
译文:市场价格应当顺应民情,压抑它,钱都被封存起来不在市场流通,怎么办呀?(3)巡抚乃檄下县馈运,舳舻蔽江,商贾不通,成都薪炭俱绝。
实词得分点:檄、馈运、蔽、绝。
译文:巡抚就下令下属的县运送粮食,大小船只遮蔽了江面,商贾无法通行,成都的柴炭都断绝了供应。
参考译文时翔,字皋谟,是江苏镇洋人。
雍正六年,(皇上)授予他福建晋江知县的官职。
晋江的百姓喜欢打官司,时翔到任后,说:“这些人都是我的子民,怎么忍心用盗贼来看待他们呢?”一向把宽和作为治理的原则。
坐在大堂审案,温和地像对家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