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蒹葭》PPT教学课件1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蒹葭》课件(共22页)
13、未已:没有完,这里指还没有干。 14、涘:水边。
15、右:右迂曲
16、沚:水中小块陆地。
四读解大意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第一章:诗歌运用了起兴手法。所谓的 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指词。诗歌 先写岸边蒹葭茂盛的秋景,引起主人公 日夜思念在水一方的伊人。
第三章:再用反复咏叹的方法,写追求 伊人的过程漫长艰辛,突出主人公的执 着。其间不乏苦闷、怅惘、凄苦。
品读诗歌一
明确答案
描绘了一幅芦苇茂盛,白露茫茫、寒 霜浓重的秋天苍凉图景。营造了一个渺 远凄清意境,渲染了清冷气氛,烘托了 人物怅惘感伤的情怀。
品读诗歌二
明确答案
她“在在水之湄”,“我”逆流寻找,她 “宛在水中坻”。寻啊寻啊,她到了岸边,再 寻在寻,她“宛在水中沚”。追啊追啊,她一 会儿在“在水之涘”,一会儿在“在水中沚” 。她行踪不定,可望不可即,表现主人公追求 伊人的艰辛、失落。
初读正字音
湄(méi ) 跻( jī ) 坻( chí ) 涘( sì ) 沚( zhǐ ) 晞( xī ) 蒹葭( jiān jiā ) 溯洄( sù huí ) 萋萋( qī ) 伊人( yī )
再读有节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品读诗歌三
明确答案
这首诗的感情是渺远迷茫的,是忧郁缠绵的 ,也是怅惘感伤的。主人公渴慕倾心于伊人 ,不畏路途艰险,执着地追求。可是她却在 水中央。犹如镜中之花,水中之月。美,在 可望而不可即,美,在求而不得,在朦朦胧 胧中,读者体会到了抒情主人公的苦闷、感 伤、忧郁。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蒹葭》优秀课件PPT
中 心 思 想
描写一位青年在怀念他的情 人。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心上人 真诚的向往,执著的追求以及追 求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
描写艺术形象
特点
一、蒹葭、霜露、秋水 ——凄清的秋景(渲染气氛) 二、伊人在水中央 ——可望不可及 三、上下求索的青年——执著追求
艺术手法
• 1.以景起兴,借景抒情。 • 2.重章叠句,回环往复。 • 3、词汇丰富,富于变化。 • 4、意境矇眬,含蕴不尽。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蒹葭 jiān jiā 晞 xī 跻 jī 涘 sì
• 1、《蒹葭》选自 ,是一首 《诗经· 秦风》 典型的 爱情诗 诗。 • 2、本诗以 蒹葭 起兴,写出了追 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 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1、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 D 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 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 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 不可及。 C “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 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 倩影。 D 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 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 是一首叙事诗。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已:停止
初二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12 《蒹葭》课件(共34张PPT)
近期有一个电视栏目《传 唱经典》很火,同学们喜欢吗?
我心目中也一直蕴藏着对 经典的热爱!
记得有一首歌叫《在水一方》,从它被邓 丽君第一次演唱以来,到现在还一直被传唱。是 什么让它有如此的魅力?下面请同学们欣赏。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凄凄,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 他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他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 他在水中伫立。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逆流而上追寻她,
越走越高道儿难。 顺流而下去找她, 像是站在水中小洲上。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芦苇茫茫连成片,
清晨露水没有完。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我所爱的心上人啊,
她就站在河那边。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逆流而上追寻她,
道路险阻又弯曲。 顺流而下去找她, 像是藏身水中陆地上。
我们刚才聆听的歌声不是《诗经》里的原词原 调,是台湾现代著名女作家琼瑶改编里的。原 诗就是《蒹葭》。
• 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感觉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一下 在《蒹葭》这首诗。
然后听一下别人是怎么朗读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展开想像,再现深秋早晨 之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出来,并说说景物描写的 作用。 •想像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动 作心理。 •想像你心目中的伊人形象。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 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 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 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 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徘徊 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 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 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 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 可言状。
我心目中也一直蕴藏着对 经典的热爱!
记得有一首歌叫《在水一方》,从它被邓 丽君第一次演唱以来,到现在还一直被传唱。是 什么让它有如此的魅力?下面请同学们欣赏。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凄凄,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 他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他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 他在水中伫立。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逆流而上追寻她,
越走越高道儿难。 顺流而下去找她, 像是站在水中小洲上。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芦苇茫茫连成片,
清晨露水没有完。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我所爱的心上人啊,
她就站在河那边。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逆流而上追寻她,
道路险阻又弯曲。 顺流而下去找她, 像是藏身水中陆地上。
我们刚才聆听的歌声不是《诗经》里的原词原 调,是台湾现代著名女作家琼瑶改编里的。原 诗就是《蒹葭》。
• 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感觉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一下 在《蒹葭》这首诗。
然后听一下别人是怎么朗读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展开想像,再现深秋早晨 之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出来,并说说景物描写的 作用。 •想像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动 作心理。 •想像你心目中的伊人形象。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 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 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 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 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徘徊 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 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 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 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 可言状。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2《诗经二首》之《蒹葭》课件(共26张PPT)
蒹 葭
《蒹 葭》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 《秦风》 ,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 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 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荻苇、芦苇”,生于水边。
诗文朗读 〔注意字音〕
读准读音
1:辨析字词读音 2:请全班同学朗诵课文
而对 不意这 可中首 即人诗 的的描 惆急写 怅切了 失追一 望求个 之和热 情可恋 。望者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Jiān Jiā
蒹 葭 苍 苍 , •蒹葭:芦苇 白 露 为 霜 。 •苍苍:茂盛的样子 所 谓 伊 人 ,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 水 一 方 。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Sùhuí 溯 洄 从 之 , •从:追寻 道阻 且 长 。 •阻:艰险 溯 游 从 之 , •溯 游:顺流而下 宛 在 水 中 央 。 •宛:好像、仿佛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 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 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主题: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
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 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 因而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在水之湄。
•湄:岸边,水草交
溯洄从之,
接的地方
道 阻 且 跻 。 jī •跻:登,上升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chí
•坻:水中小洲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sÌ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zhĬ
《蒹 葭》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 《秦风》 ,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 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 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荻苇、芦苇”,生于水边。
诗文朗读 〔注意字音〕
读准读音
1:辨析字词读音 2:请全班同学朗诵课文
而对 不意这 可中首 即人诗 的的描 惆急写 怅切了 失追一 望求个 之和热 情可恋 。望者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Jiān Jiā
蒹 葭 苍 苍 , •蒹葭:芦苇 白 露 为 霜 。 •苍苍:茂盛的样子 所 谓 伊 人 ,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 水 一 方 。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Sùhuí 溯 洄 从 之 , •从:追寻 道阻 且 长 。 •阻:艰险 溯 游 从 之 , •溯 游:顺流而下 宛 在 水 中 央 。 •宛:好像、仿佛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 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 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主题: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
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 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 因而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在水之湄。
•湄:岸边,水草交
溯洄从之,
接的地方
道 阻 且 跻 。 jī •跻:登,上升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chí
•坻:水中小洲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sÌ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zhĬ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 蒹葭》课件(共20张PPT)
让主人公寻寻觅觅的“伊人”, 除了是一位爱而不得的女子之 外,还可能是谁(什么)?
主题理解
“伊人”可能是爱人,可能是理想,也可能是我们心中的美好事物。
爱情说 理想说 政治说 惜时说
执著地追求心上人,陷入烦恼。 追梦之路荆棘丛生,应坚持不懈。 爱惜人才,招贤纳士。 白露流水转瞬即逝,珍惜时间。
主旨归纳 这是首爱情诗,写对恋人的思念与 追求,叙写了一位热恋者在深秋的 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 人的情景,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 的真挚和执着,抒写了欲见而不得 的惆怅之情。
2、下列关于《蒹葭》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 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B.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 来。 C.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 “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 种想象。 D.《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男主人 公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 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第三章
河边芦苇茂盛鲜明,清晨的露水还没有干。 我所爱的人,就在对岸河边。我逆流而上去 追寻她,道路迂回难走。我顺流而下去追寻 她,她好像在水中小块陆地。
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 深沉的相思之情。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人教部编版】蒹葭ppt课件1
【答案】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不 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人教部编版】蒹葭ppt课件1
【人教部编版】蒹葭ppt课件1
1.全诗多次描写“蒹葭”“白露”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 用“蒹葭”“白露”这些秋天特有景象起兴,引出主人公对意中人的追 求。通过萧瑟冷落、露凝霜结的晚秋景象,渲染凄清、怅惘的气氛,表达主人公求而不 得的凄婉情思。
【人教部编版】蒹葭ppt课件1
【人教部编版】蒹葭ppt课件1
一、《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 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请以《蒹葭》一诗为例做具体分析。
【答案】 重章叠句,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蒹 葭》中:蒹葭苍.苍.(萋萋∕采采),白露为.霜.(未晞∕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之湄∕ 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跻∕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坻∕沚)。重章叠句在表 情达意上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带给人一种或委婉深长或激越澎湃的表达 效果。
【人教部编版】蒹葭ppt课件1
【人教部编版】蒹葭ppt课件1
①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哪,人儿正在水那方。 ②逆着曲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四面不着水中 央。③芦花一片白翻翻,露水珠儿不曾干。心上人儿她在哪,那人正在隔水 译 滩。④逆着曲水去找她,越走越高道儿难。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小小洲上 文 水中间。⑤一片芦花照眼明,太阳不出露水新。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 看得清。⑥逆着曲水去找她,曲曲弯弯道儿拧。逆着直水去找她,好像藏身 小岛水中心。 主 对“伊人”可望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惆怅和伤感。 旨
【人教部编版】蒹葭ppt课件1
【人教部编版】蒹葭ppt课件1
1.全诗多次描写“蒹葭”“白露”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 用“蒹葭”“白露”这些秋天特有景象起兴,引出主人公对意中人的追 求。通过萧瑟冷落、露凝霜结的晚秋景象,渲染凄清、怅惘的气氛,表达主人公求而不 得的凄婉情思。
【人教部编版】蒹葭ppt课件1
【人教部编版】蒹葭ppt课件1
一、《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 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请以《蒹葭》一诗为例做具体分析。
【答案】 重章叠句,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蒹 葭》中:蒹葭苍.苍.(萋萋∕采采),白露为.霜.(未晞∕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之湄∕ 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跻∕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坻∕沚)。重章叠句在表 情达意上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带给人一种或委婉深长或激越澎湃的表达 效果。
【人教部编版】蒹葭ppt课件1
【人教部编版】蒹葭ppt课件1
①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哪,人儿正在水那方。 ②逆着曲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四面不着水中 央。③芦花一片白翻翻,露水珠儿不曾干。心上人儿她在哪,那人正在隔水 译 滩。④逆着曲水去找她,越走越高道儿难。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小小洲上 文 水中间。⑤一片芦花照眼明,太阳不出露水新。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 看得清。⑥逆着曲水去找她,曲曲弯弯道儿拧。逆着直水去找她,好像藏身 小岛水中心。 主 对“伊人”可望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惆怅和伤感。 旨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公开课精美.ppt课件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5
音韵美
即物起兴 重章叠句 双声叠字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6
2.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诗经1. 吟诵诗歌之意 ❖2. 赏析诗歌之美 ❖3. 解读诗歌之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2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绿草凄凄,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
❖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
❖ 却见依稀仿佛,他在水的中央。
❖ 我愿逆流而上,与他轻言细语,
❖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
❖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踪迹,
❖ 却见仿佛部依编版稀八年级,下册他语文在水中伫立。
13
结语
❖ 邓丽君婉转悠扬的歌声已成绝响,从《诗经》 到《在水一方》,芦花在中国文化中成了爱 情的象征,这些如珠如玉的情句,一经唱响, 便荡气回肠,绵绵不绝。吟诵这些简朴而优 美的诗句,那原始的不经污染的,不受约束 的生命与情感永远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把 《诗经》这颗璀璨的明珠装在心里,让这古 老经歌谣传唱不息。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3
1.你发现了诗歌什么特点?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5
音韵美
即物起兴 重章叠句 双声叠字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6
2.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诗经1. 吟诵诗歌之意 ❖2. 赏析诗歌之美 ❖3. 解读诗歌之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2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绿草凄凄,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
❖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
❖ 却见依稀仿佛,他在水的中央。
❖ 我愿逆流而上,与他轻言细语,
❖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
❖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踪迹,
❖ 却见仿佛部依编版稀八年级,下册他语文在水中伫立。
13
结语
❖ 邓丽君婉转悠扬的歌声已成绝响,从《诗经》 到《在水一方》,芦花在中国文化中成了爱 情的象征,这些如珠如玉的情句,一经唱响, 便荡气回肠,绵绵不绝。吟诵这些简朴而优 美的诗句,那原始的不经污染的,不受约束 的生命与情感永远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把 《诗经》这颗璀璨的明珠装在心里,让这古 老经歌谣传唱不息。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3
1.你发现了诗歌什么特点?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课件(共19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主题更突出。一唱三叹,形成回环往复之美,富有音乐美。 (2)采用双声叠韵。如“蒹葭”双生,“苍苍”、“萋萋”、
“采采”等,既是双声,又是叠韵。这些词的运用,极大地 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3)每章用韵,具有音韵美。 第一章压ang韵,第二章压I韵,第三章压I韵。
• 时间推移: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
凝望追寻时间之长
• 地点转移:在水一方--之湄--之涘
•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
•
伊人缥缈难寻
• 过程艰难:
• 溯游、溯洄;道阻且长--且跻--且右
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移
反复咏唱,强烈地表达诗人殷切 焦急惆怅的心情 ,强化了诗歌的 抒情性和音乐的美感享受。
比兴
• 每章都是以秋景起兴,引起正文。 • 水乡秋景凄清与人物惆怅之情交融在一起。
• 霜露:“为霜”“未晞”“未已”写出了霜花满地,晨露 未干,还未消散的情形。感受时间的推移,表达诗人焦急 的心情。
• 在水一方……在水中央……,写出了伊人位置的变化,写出 了伊人可望不可即,缥缈难寻的形象。
道路:道阻且长……写出了道路的漫长,崎岖,曲折,表现 了诗人求索意中人艰难情景,也写出了他不畏险阻,矢志不 渝的执着精神。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其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2分) (2)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1分) 【答案】(1)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 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1分),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 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1分)。 (2)苍、霜、方、长、央。(1分,漏一字不得分)
“采采”等,既是双声,又是叠韵。这些词的运用,极大地 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3)每章用韵,具有音韵美。 第一章压ang韵,第二章压I韵,第三章压I韵。
• 时间推移: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
凝望追寻时间之长
• 地点转移:在水一方--之湄--之涘
•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
•
伊人缥缈难寻
• 过程艰难:
• 溯游、溯洄;道阻且长--且跻--且右
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移
反复咏唱,强烈地表达诗人殷切 焦急惆怅的心情 ,强化了诗歌的 抒情性和音乐的美感享受。
比兴
• 每章都是以秋景起兴,引起正文。 • 水乡秋景凄清与人物惆怅之情交融在一起。
• 霜露:“为霜”“未晞”“未已”写出了霜花满地,晨露 未干,还未消散的情形。感受时间的推移,表达诗人焦急 的心情。
• 在水一方……在水中央……,写出了伊人位置的变化,写出 了伊人可望不可即,缥缈难寻的形象。
道路:道阻且长……写出了道路的漫长,崎岖,曲折,表现 了诗人求索意中人艰难情景,也写出了他不畏险阻,矢志不 渝的执着精神。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其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2分) (2)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1分) 【答案】(1)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 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1分),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 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1分)。 (2)苍、霜、方、长、央。(1分,漏一字不得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蒹 葭》课件PPT
整体感知
茂盛的样子。
干。
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水中的高地。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路又险又高。阻,险。跻,(路)高而陡。
【译文】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干。我那 魂牵梦绕的人,就站在河的岸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 路坎坷又高险。顺流而下寻觅她,(她)仿佛就在水中的 高地上。
复咏唱; ④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 ① 《蒹葭》一诗则含蓄委婉地抒发了
拍,一般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而是 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
富于变化;
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⑤都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富于声韵美。 ② 《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
感韵味更加浓郁。
合作探究
古今异义
古义:求取。
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
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这些诗句都表现了主人公渴慕伊人,历经艰险, 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精读细研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 伤。主人公渴慕倾心于伊人,执着地追求,不怕道路的 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 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他感到苦闷、感伤、忧郁。
左右流之( 今义:(液体)流淌,流动。
)
寤寐思服( 古义:思念。今义:衣服;衣裳。 )
蒹葭苍苍(
古义:茂盛的样子。 今义:深绿色;苍茫。
)
合作探究 一词多义
左右流之 方位词,与“左”相对。 右 道阻且右 形容词,向右迂曲。
左右采之 动词,采摘。 采
蒹葭采采 形容词,茂盛鲜明的样子。
《蒹葭》PPT优秀课件
蒹葭
-.
整体感知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时间的内容?
秋季(深秋)的清晨(拂晓),从白露为 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可以看出。
2.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艺术形象
芦苇 白露秋霜 河畔道路 秋水
特点 丛生茂密,秋来变黄,霜袭后 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洁白、晶莹、凉凉的。
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叠词:苍苍 萋萋 采采 重章:反复咏唱
整齐
一唱 三叹
诗情
恋
寻伤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痴痴守望、不畏险阻、 可望而不可即
蒹
友情、爱情、理想
葭Hale Waihona Puke 课堂小结《蒹葭》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 想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强 烈思念之情。
随堂练习
选自十五《国风》的 “秦风” ,属秦国
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
小结
【全诗三章】
(1)用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相 思的心上人相会艰难之情。
(2)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 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3)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的 深沉的相思之情。
艺术特色
(1)起兴手法 (2)重章叠句
音韵美
蒹 葭
四字句:二二拍
押韵:ang韵 i韵 ai韵
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
怀人诗作。蒹葭的意思是 “芦苇”
,
生于水边。
柔和、沉静、澄明、清冷。
迷清 离冷 的、 氛孤 围寂
、 凄 迷 、
细节感知
1.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追求的?
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 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 回旋三叠,反复歌咏。
-.
整体感知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时间的内容?
秋季(深秋)的清晨(拂晓),从白露为 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可以看出。
2.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艺术形象
芦苇 白露秋霜 河畔道路 秋水
特点 丛生茂密,秋来变黄,霜袭后 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洁白、晶莹、凉凉的。
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叠词:苍苍 萋萋 采采 重章:反复咏唱
整齐
一唱 三叹
诗情
恋
寻伤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痴痴守望、不畏险阻、 可望而不可即
蒹
友情、爱情、理想
葭Hale Waihona Puke 课堂小结《蒹葭》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 想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强 烈思念之情。
随堂练习
选自十五《国风》的 “秦风” ,属秦国
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
小结
【全诗三章】
(1)用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相 思的心上人相会艰难之情。
(2)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 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3)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的 深沉的相思之情。
艺术特色
(1)起兴手法 (2)重章叠句
音韵美
蒹 葭
四字句:二二拍
押韵:ang韵 i韵 ai韵
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
怀人诗作。蒹葭的意思是 “芦苇”
,
生于水边。
柔和、沉静、澄明、清冷。
迷清 离冷 的、 氛孤 围寂
、 凄 迷 、
细节感知
1.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追求的?
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 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 回旋三叠,反复歌咏。
第12课《蒹葭》(教学课件)-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分析本诗中起兴手法的运用。
《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 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 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 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下, 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 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
《诗经》是一曲不朽的生活乐章,王国维曾在《人间词 话》中这样评价道:“《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风 是指国风,也就是国风中写的最美的,那这首诗究竟美在 哪里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蒹葭》之美。
蒹葭
品韵律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节课,我们顺着蒹葭,这秋水湖畔的芦苇,一起经历了一 次寻美之旅,感受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音律之美,意境之美,和 主人公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之美。相信这种精神一定能激 励为理想而奋斗的我们。《蒹葭》出自诗经中的秦风,在秦国 这个好战的地方,竟有这样玲珑剔透、婉约朦胧的诗作,这就 告诉我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寻存在于人世间的每一个角 落!
道路上遇到的重重苦难以及“伊人” 的飘忽不定,表现出了主人公对“伊人” 坚持不懈、深情执着的追寻。
合作讨论:“伊人”到底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伊人”是恋人,可以指“佳人”,那么全诗就抒发了主人公 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爱而不得的怅惘、失落。他的感情真挚, 他的追寻执着坚定,但结果却是渺茫的,若即若离。
板书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 伊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葭人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在水之涘
《蒹葭》ppt课件
”
“本蒹诗葭每章采开采头,均以白“露蒹未葭”已“白露”起兴,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
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景,烘托了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白露为霜”“白露未
”
晞”“白露未已”的变化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序列,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
者的深情执着。
—重章叠句悟情动
——伊人动情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点明主人公所思慕的对象及其所 在的地点,写出了主人公的爱慕 之切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之情。
”
“从所“谓在水伊一人方,”到在“水在之水之涘湄”再到“在水之涘”,伊人行踪不定,既增加了 追寻的难度,也”表现了追寻者的执着。
—重章叠句悟情动
——追寻牵情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知识拓展:什么是“赋比兴”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 修辞方法。 比:一般指类比和比喻。而在“比兴”中,“比”为 “比喻”之意。) 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与诗 歌内容有一定联系。《蒹葭》主要是运用了“兴”的 手法。
—若即若离是何人
——朦胧美
孔子评《关雎》“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相较 于《蒹葭》,这首诗“朦胧”和“距离”也许正是它 的动人之处。
《蒹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在叙述 中始终让其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让人觉得其身影无 处不在。那么这个伊人到底指何人?
—若即若离是何人
——朦胧美 蒹葭中伊人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
1、“伊人”必定是个美丽高洁的人.通过诗人热切执 着的追求,可见“伊人”必定是个美丽高洁的人.蒹葭 的修长柔韧也可视为“伊人”的形象;柔美修长而坚 贞高洁.
2、“伊人”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美好事物的象征, 她可以是我们心目中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可 以是我们一直苦苦追求却无法实现的“理想”,还 可以是我们的一种信仰,一份期盼,一个甜蜜的梦, 这使得“伊人”的形象更加多元和立体。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蒹葭》ppt
, 。 , 。 , 。 , 沚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
译文参考
芦苇丛生,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 人,在水的另一边。逆着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 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找她,仿佛在水的中央。
芦苇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所恋的那个心上人, 在水的那一岸。 逆着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高 峻。顺流而下寻找她,仿佛在水中的高地上 芦苇众多,白色露水还没消失。 所恋的那个心上 人,在水的另一岸。逆着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 又曲折。顺流而下寻找她,仿佛在水中的沙洲 上。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 特点,有什么作用?
芦苇 白露 秋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景语即为情语,景为情设,情 由景生,情景交融,再现意境, 把情感推向高潮。
诗的主人公是怎样 一个形象?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 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 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蒹葭》结构内容
全诗三章 一、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 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艰难之 情。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 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 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旧知巩固:“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国学经典导入
1、《诗经》六义: 风、雅、颂; 赋、比、兴
2、《诗经》三大内容: 风(民间歌谣)雅(宫廷正乐)颂(祭祀歌辞)
3、《诗经》表现手法:
人教部编版《蒹葭》PPT上课用课件1
氛,烘托了人物所思 钱钟书在《管锥篇》中引用陈启源“夫说之必求之,然为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的观点,解说了《蒹葭》的这一艺术情境。
为霜 诗中主人公的执著追寻,反映了纯真的爱情!
时间发展 深秋苍凉的景象和主人公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不见的怅惘心情。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就在河那边的岸边。
白露 未晞 徘徊惆怅 过程艰难:道阻且长--且跻--且右
(1)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 反复咏唱,更显韵味悠长,强化了诗歌的音乐美和抒情性,渲染了凄清朦胧的气氛,强化了主人公求而不得的惆怅心情。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追求“伊人”的道路艰险而漫长,但主 人公仍不放弃,从侧面表现了主人公的 痴情、执着和内心的焦急与忧愁
解读诗歌
蒹葭
萋萋,
白露 未 晞。
芦苇长得很茂盛,清晨的露水还没有干。
所谓 伊 人 , 在水 之湄 。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就在河那边的岸边。
溯洄
从 之,道 阻且跻
“所谓伊人”历来说法不一,可以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爱情、隐士、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等等,诗歌的主旨“智者见 智仁者见仁”,“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以表达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哲理。
我所怀念心上人啊,就站在水的另一边。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仿佛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 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主人公陷入烦恼。
从: 追随,追寻
溯洄 从 之,道 阻 且 长。 所谓 伊 人 , 在水 一方。
如果逆周礼而治国,是走不通、治不好的。
三所、谓理 /伊想人说,逆在水流/ 。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漫长。
阻: 艰险
溯游:顺流而下 钱钟书在《管锥篇》中引用陈启源“夫说之必求之,然为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的观点,解说了《蒹葭》的这一艺术情境。
为霜 诗中主人公的执著追寻,反映了纯真的爱情!
时间发展 深秋苍凉的景象和主人公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不见的怅惘心情。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就在河那边的岸边。
白露 未晞 徘徊惆怅 过程艰难:道阻且长--且跻--且右
(1)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 反复咏唱,更显韵味悠长,强化了诗歌的音乐美和抒情性,渲染了凄清朦胧的气氛,强化了主人公求而不得的惆怅心情。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追求“伊人”的道路艰险而漫长,但主 人公仍不放弃,从侧面表现了主人公的 痴情、执着和内心的焦急与忧愁
解读诗歌
蒹葭
萋萋,
白露 未 晞。
芦苇长得很茂盛,清晨的露水还没有干。
所谓 伊 人 , 在水 之湄 。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就在河那边的岸边。
溯洄
从 之,道 阻且跻
“所谓伊人”历来说法不一,可以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爱情、隐士、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等等,诗歌的主旨“智者见 智仁者见仁”,“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以表达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哲理。
我所怀念心上人啊,就站在水的另一边。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仿佛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 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主人公陷入烦恼。
从: 追随,追寻
溯洄 从 之,道 阻 且 长。 所谓 伊 人 , 在水 一方。
如果逆周礼而治国,是走不通、治不好的。
三所、谓理 /伊想人说,逆在水流/ 。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漫长。
阻: 艰险
溯游:顺流而下 钱钟书在《管锥篇》中引用陈启源“夫说之必求之,然为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的观点,解说了《蒹葭》的这一艺术情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10
蒹葭萋萋,
•萋萋:茂盛的样子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晞:干
在水之湄。
•湄:岸边,水草交
溯洄从之,
接的地方
道 阻 且 跻 。 jī •跻:登,上升 溯游从之, 宛 在 水 中 坻 。chí •坻:水中小洲
2020/4/10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sÌ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余冠英译)
2020/4/10
《蒹葭》结构内容
全诗三章。 一、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
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艰难之 情。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 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 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2020/4/10
主题: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
2、形象可感:虽未刻画双方形象,但主人公的 执着、“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饶梁:只写追求之难,伊人“宛在”,结 果如何,给读者留下想象余地
2020/4/10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难解难分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
浑然一体。 3、主人公的执着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
2020/4/10
而对 不意这 可中首 即人诗 的的描 惆急写 怅切了 失追一 望求个 之和热 情可恋 。望者
2020/4/10
说说主要内容
Jiān Jiā
蒹 葭 苍 苍 , •蒹葭:芦苇 白 露 为 霜 。 •苍苍:茂盛的样子 所 谓 伊 人 ,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 水 一 方 。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Sùhuí 溯 洄 从 之 , •从:追寻 道阻 且 长 。 •阻:艰险 溯 游 从 之 , •溯 游:顺流而下 宛 在 水 中 央 。 •宛:好像、仿佛
2020/4/10
蒹 葭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 《秦风》 ,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 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 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荻苇、芦苇”,生于水边。
2020/4/10
诗文朗读 〔注意字音〕
2020/4/10
读准读音 1:辨析字词读音 2:请全班同学朗诵课文
2020/4/10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采用曲笔作写意 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 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 ,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飘渺之 感。
2020/4/10
《蒹葭》的结构: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 后六句写人。
2020/4/10
写景:
蒹葭苍苍, 蒹葭萋萋, 蒹葭采采, 白露为霜。 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
2020/4/10
《蒹葭》的 艺术特色:
1、重章叠句。三章只是通过一字 之易,一韵之转,表现了反复咏唱 和缠绵无尽的感情。2、借景起兴。
2020/4/10
2020/4/10
2020/4/10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2020/4/10
Jiān Jiā
蒹 葭 苍 苍 , •蒹葭:芦苇 白 露 为 霜 。 •苍苍:茂盛的样子 所 谓 伊 人 ,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 水 一 方 。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Sùhuí 溯 洄 从 之 , •从:追寻 道阻 且 长 。 •阻:艰险 溯 游 从 之 , •溯 游:顺流而下 宛 在 水 中 央 。 •宛:好像、仿佛
2020/4/10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在水之湄。
•湄:岸边,水草交
溯洄从之,
接的地方
道 阻 且 跻 。 jī •跻:登,上升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chí
•坻:水中小洲
2020/4/10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sÌ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zhĬ
给人萧瑟冷落之感,既有 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 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2020/4/10
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 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
写人 怅之情。
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 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 着追求和怅惘情怀。
2020/4/10
对《蒹葭》主题的理解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 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 情。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 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 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 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逆着直水去找她,
人儿正在水那方。
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逆着曲水去找她, 一片芦花照眼明,
绕来绕去道儿长。
太阳不出露水新。
逆着直水去找她,
心上人儿她在哪,
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隔河对岸看得清。
芦花一片白翻翻,
逆着曲水去找她,
露水珠儿不曾干。
曲曲弯弯道儿拧。
心上人儿她在哪,
逆着直水去找她,
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界相互映衬。 4、“伊人”高洁而有魅力的气质被蒹葭露白、秋水
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2020/4/10
金秋之际,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 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 ,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蔼迷蒙,弯曲的河 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 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切而急切地追寻 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 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 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 可言状。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zhĬ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2020/4/10
学生试译全文。
2020/4/10
《蒹葭》参考译文
那人正在隔水滩。
芦花一片白苍苍,
逆着曲水去找她,
清早露水变成霜。
越走越高道儿难。
心上人儿她在哪,
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 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
面,因而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阻隔越远,感情越 深。)
2020பைடு நூலகம்4/10
大胆说出你的读后的感受
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给人的美感 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概括它的美?
2020/4/10
1、文字简约:没有直接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 思念之情,只写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 动,但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 痛苦都含蓄地表现出来。
蒹葭萋萋,
•萋萋:茂盛的样子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晞:干
在水之湄。
•湄:岸边,水草交
溯洄从之,
接的地方
道 阻 且 跻 。 jī •跻:登,上升 溯游从之, 宛 在 水 中 坻 。chí •坻:水中小洲
2020/4/10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sÌ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余冠英译)
2020/4/10
《蒹葭》结构内容
全诗三章。 一、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
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艰难之 情。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 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 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2020/4/10
主题: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
2、形象可感:虽未刻画双方形象,但主人公的 执着、“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饶梁:只写追求之难,伊人“宛在”,结 果如何,给读者留下想象余地
2020/4/10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难解难分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
浑然一体。 3、主人公的执着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
2020/4/10
而对 不意这 可中首 即人诗 的的描 惆急写 怅切了 失追一 望求个 之和热 情可恋 。望者
2020/4/10
说说主要内容
Jiān Jiā
蒹 葭 苍 苍 , •蒹葭:芦苇 白 露 为 霜 。 •苍苍:茂盛的样子 所 谓 伊 人 ,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 水 一 方 。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Sùhuí 溯 洄 从 之 , •从:追寻 道阻 且 长 。 •阻:艰险 溯 游 从 之 , •溯 游:顺流而下 宛 在 水 中 央 。 •宛:好像、仿佛
2020/4/10
蒹 葭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 《秦风》 ,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 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 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荻苇、芦苇”,生于水边。
2020/4/10
诗文朗读 〔注意字音〕
2020/4/10
读准读音 1:辨析字词读音 2:请全班同学朗诵课文
2020/4/10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采用曲笔作写意 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 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 ,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飘渺之 感。
2020/4/10
《蒹葭》的结构: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 后六句写人。
2020/4/10
写景:
蒹葭苍苍, 蒹葭萋萋, 蒹葭采采, 白露为霜。 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
2020/4/10
《蒹葭》的 艺术特色:
1、重章叠句。三章只是通过一字 之易,一韵之转,表现了反复咏唱 和缠绵无尽的感情。2、借景起兴。
2020/4/10
2020/4/10
2020/4/10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2020/4/10
Jiān Jiā
蒹 葭 苍 苍 , •蒹葭:芦苇 白 露 为 霜 。 •苍苍:茂盛的样子 所 谓 伊 人 ,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 水 一 方 。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Sùhuí 溯 洄 从 之 , •从:追寻 道阻 且 长 。 •阻:艰险 溯 游 从 之 , •溯 游:顺流而下 宛 在 水 中 央 。 •宛:好像、仿佛
2020/4/10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在水之湄。
•湄:岸边,水草交
溯洄从之,
接的地方
道 阻 且 跻 。 jī •跻:登,上升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chí
•坻:水中小洲
2020/4/10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sÌ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zhĬ
给人萧瑟冷落之感,既有 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 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2020/4/10
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 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
写人 怅之情。
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 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 着追求和怅惘情怀。
2020/4/10
对《蒹葭》主题的理解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 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 情。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 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 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 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逆着直水去找她,
人儿正在水那方。
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逆着曲水去找她, 一片芦花照眼明,
绕来绕去道儿长。
太阳不出露水新。
逆着直水去找她,
心上人儿她在哪,
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隔河对岸看得清。
芦花一片白翻翻,
逆着曲水去找她,
露水珠儿不曾干。
曲曲弯弯道儿拧。
心上人儿她在哪,
逆着直水去找她,
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界相互映衬。 4、“伊人”高洁而有魅力的气质被蒹葭露白、秋水
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2020/4/10
金秋之际,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 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 ,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蔼迷蒙,弯曲的河 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 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切而急切地追寻 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 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 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 可言状。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zhĬ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2020/4/10
学生试译全文。
2020/4/10
《蒹葭》参考译文
那人正在隔水滩。
芦花一片白苍苍,
逆着曲水去找她,
清早露水变成霜。
越走越高道儿难。
心上人儿她在哪,
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 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
面,因而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阻隔越远,感情越 深。)
2020பைடு நூலகம்4/10
大胆说出你的读后的感受
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给人的美感 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概括它的美?
2020/4/10
1、文字简约:没有直接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 思念之情,只写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 动,但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 痛苦都含蓄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