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1.2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024春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分离定律的发现课件新
理清本章架构 初识概念体系·具备系统思维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课时 分离定律的发现
学有目标——课标要求必明
记在平时——核心语句必背
1.阐明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 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
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类型。
2.通过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 2.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
以及应用符号体系表达概念的重要性。 配子遗传给后代。
【主干知识梳理】 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和操作方法 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品种特点
相应优势
自花 传粉,自然状态下一般为 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
__纯__种_____ 具有易于区分的 相对性状 ,且能 稳定遗传
析 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
【应用·体验】
1.家兔的毛色中,白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分析下列4组杂交组合的亲、
子代性状,体现出性状分离现象的一组是
()
解析:性状分离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白 兔和白兔杂交后代均为白兔,没有体现性状分离现象;黑兔和白兔杂交后代均为 白兔,没有体现性状分离现象;白兔和白兔杂交后代出现黑兔和白兔,体现了性 状分离现象;黑兔和白兔杂交后代有黑兔,也有白兔,没有体现性状分离现象。
___实__验__验__证____
教材问题提示
(一)探究·实践(教材第6页) 1.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全班总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总的实验结果更接近预 测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及数量比为DD∶Dd∶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 隐性类型的数量比为3∶1。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对F2中10株豌豆的性状进行统计,那么他很难正确地解释性 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量足够大,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 前提条件之一。只对10株豌豆的性状进行统计,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合理。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雌、雄配子, 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统计的样本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的结果。但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还需 要实验来验证。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精品教学课件(共860页)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第3节 人类遗传病
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
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及实验方法 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特点
优势
自花 传粉和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 纯种 用其做人工杂交实验,结 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具有易于区分的 相对性状 ,且能 稳定 地遗传 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
给后代
子代个体数量多
统计结果可靠
2.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
图中①为 人工去雄 :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2)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①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 1∶2∶1 。 ②彩球组合代表的显、隐性数值比:显性∶隐性≈ 3∶1 。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 1.方法: 测交 ,即让F1与 隐性纯合子 杂交。 2.遗传图解
3.测交结果:高茎与矮茎两种性状分离比接近 1∶1 。 4.结论:实验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是杂合子,产生 D 和 d两种 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接近 1∶1 。
2.遗传图解
即F2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约为:1 DD ∶2 Dd ∶1 dd 。 F2性状表现及比例约为: 3高茎∶ 1矮茎 。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模拟内容 ①甲、乙两小桶分别代表 雌、雄生殖器官 。 ②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 雌、雄配子 。 ③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章末归纳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知识回顾
第五页,共21页。
第六页,共21页。
高考直击
第七页,共21页。
1 . (2014· 海 南 (hǎi nán) 卷 , 22) 基 因 型 为 AaBbDdEeGgHhKk 的 个 体 自 交 , 假 定 这 7 对 等 位 基 因 自 由 组 合,则下列有关其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
第九页,共21页。
2.(2014·海南卷,25)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 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 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A.抗病株x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x感病纯合体 C.抗病株x抗病株,或感病株x感病株 D.抗病纯合体x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x感病纯合体 [答案] B [解析] 依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具有一对相对性 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chū lái)的性状为显性性 状,未表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故B正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性状分离比实验模拟是在一个桶内表示等位基因
的分离,两个桶内的棋子合在一起表示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jiéhé),故选A。
第十二1.(2013·新课标Ⅰ,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cáiliào)验证 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第十页,共21页。
3.(2014·上海卷,14)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 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 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zìmǔ)。此操作模 拟了( )
第十一页,共21页。
①等位基因的分离 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③雌雄配子的
随机结合(jiéhé) 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课件
5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
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其自交得到
(dé dào)F1植株是B (
)
A.高矮之比是1∶1
B.全是矮秆
C.高矮之比是3∶1
D.全是高秆
总结:短杆玉米用生长素长成高杆,但基因 型没有发生改变,且短杆为隐性,故短杆为纯 合子,所以自交(zì jiāo)后代全为短杆
第十九页,共187页。
2 Yyrr
16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xiànxiàng)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验 (shíyàn):
杂种子一代
YyRr ×
yyrr
隐性纯合子
配子
YR Yr yR yr yr
(pèizǐ):
测交后代:
YyRr Yyrr yyRr yyrr
1 :1 : 1 : 1
第二十七页,共187页。
黄色(huángsè)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的F1测交 试验结果
Aa,aa,AA,Aa,Aa,aa,所以高茎比矮茎
为10:2即5:1
第二十页,共187页。
主要考点: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yànzhèng)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第二十一页,共187页。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yíchuán)实验
P
×
黄色(huángsè)圆粒
P高 F1
×
高
×
相关概念: 矮 杂交(zájiāo)与自交
正交与反交 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F2 高
第五页,共187页。
矮
三、对分离(fēnlí)现象的解释
显性遗传因子(D) (1)遗传因子
隐性遗传因子(d)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课时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1. 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有哪些?
(1)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的; (2)相对性状易于区分; (3)子代数量多。
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哪些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三()三预设)期计演实测绎验交推结实理果验
((四四))得实实出施验实测验验交证结实果验
分离定律的内容
(五)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说明了什么?
Dd
D : d =1:1
1.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独立性)
2.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
选择
例1 下列对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分离
选择
例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
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C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可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 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比例接近 1∶2∶1
C.褐毛兔
D.A、B、C都不对
分离定律的应用
2020版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基因型
数目
实际百分比 理论百分比
DD
10
25%
25%
Dd
22
55%
50%
dd
8
20%
25%
请分析该同学出现此实验结果的原因。
提示:①未充分将小球混合均匀;②未两手同时抓取;③重复实验次数太少。
知识点二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教材导读
阅读教材第6~7页,完成下列填空: 1.验证方法: 测交 ,即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提示:属于观察现象阶段的是③;属于假说的是①②;属于验证阶段的是④。
[归纳总结] 对假说—演绎法的理解(以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为例) (1)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对演绎的理解 ①演绎的实质:根据假说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②举例:通过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的分离,推测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 接近1∶1。
2.测交实验图解 dd
3.测交结果:测交后代中
高茎和矮茎 的分离比约为1∶1。
4.结论:由测交后代分离比约为1∶1,证明F1是杂合子,能产生D和d两种配 子,且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是 1∶1 。
[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用测交的方法能证明F1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 提示:因为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能真实地反映出F1产生配子的类型及 比例,从而能够推知F1遗传因子的组成。
[思考与讨论] 假说—演绎法与传统的归纳法有什么不同?
提示:
假说—演绎法
传统归纳法
一般步骤:观察和分析现象 →提出问题→推理和想象→ 区 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 别 验证→得出结论
通过综合许多具有内在联系 的个别事例,然后归纳出它 们共同的特性,从而得出一 个一般性的原理或结论,不 需要再验证
1.1.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教学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3.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1)测交法(已知显、隐性性状)
①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结 分―果 析→②待 若测 后个 代体 有为 性纯 状合 分子 离,则
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2)自交法(已知或未知显、隐性性状)
①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
待测个体自交―结 分―果 析→②待 若测 后个 代体 有为 性纯 状合 分子 离,则
甲实验中的红花可能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由此进行演绎 推理,确定红花的显隐性。用一次杂交实验验证分离定律,找到杂 种是解答问题的关键。由关键信息“杂合植株的花药不能发育”可 知,杂合植株应作母本。由此可培养演绎与推理及逻辑分析的能 力。
1.由甲实验的子代性状表现判断红花不一定为显性性状,其 判断依据是什么?(科学思维)
2.玉米是一种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 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控 制。请回答:
(1)用一杂合饱满子粒玉米进行自交,后代会发生____________, 统计后代表现型比例为饱满子粒∶凹陷子粒=________。
(2)现有上述纯合饱满子粒玉米和纯合凹陷子粒玉米,若要用这 两种玉米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请你写出一种验证该定律的实验思 路及预期结果。
提示:若子代全为红花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红花为显性;若子 代全为白花,则红花为隐性。
(3)花粉鉴定法(以水稻花粉为例) ①过程: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用纯种的 非糯性水稻和纯种的糯性水稻杂交,取F1的花粉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 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 ②结果: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花粉呈橙红色,遵循分离定律。
1.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PPT课件
2.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孟德尔的生平简介:
孟德尔(1822—1884),奥地 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21岁起做 修道士,29岁起进修自然科学和数 学,1865年宣读了自己研究的豌豆 杂交实验的论文《植物杂交验》。 62岁时带着对遗传学无限的眷恋, 回归了无机世界。主要贡献有:
结合是随机的。 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 为高茎:矮茎 3:1 ,遗传因子组成及其 比例为DD:Dd:dd 1:2:1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高茎
矮茎
请
测交
Dd × dd
预
测
配子 D
d
d
实
验
结
Dd
dd
果
测交后代 高茎
矮茎
?
1 :1
在实际的测交操作过程中,得到64株后代,
复成对
DD
Dd Dd dd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13(∶高茎)2 ∶1∶(矮茎1)
高茎 豌豆 和矮 茎豌 豆杂 交实 验的 分析 图解
高茎
矮茎
P DD × dd
配子 D
d
F1
Dd
×
Dd
配子 D
d
D
d
F2
DD Dd
Dd
dd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1
:2 :1
总结: 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配子
2.84:1
2.96:1
3.01:1 3.14:1 3.15:1
豆荚的形状 882(饱满) 299(不饱满) 2.95:1
豆荚颜色 428(绿色) 152(黄色) 2.82:1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解读课件)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已有必要的数学知识基础
随处可见的遗 传和变异现象,既 利于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又为学生 分析遗传学问题打 基础。
学生在初中已学习 了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的基因知识。但不知 其原因。
学生实践已掌握 学习本章必要的数学 基础知识。如有关比 和比值的知识、有关 二项式乘积的知识。
教材分析
与其他章节的联系
教学策略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5.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孟德尔凭借智慧和坚持,在有限的条件下作出了超越自己所处时代的发现。但 是这一重要成果却沉寂了30多年。
1900年, 三位科学家分别重新发现了孟德尔的论文。他们做了许多与孟德尔 实验相似的观察,并且认识到孟德尔提出的理论的重要意义。随着孟德尔遗传 规律的再发现,正是因为孟德尔的杰出贡献,他被后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
小组合作对假说进行演绎、验证的过程进行讨论并建立测交实验遗传图解,预测 实验结果,并根据测交实验结果,归纳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教学策略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4.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基于教材中的“思考·讨论"活动,结合孟德尔的豌 豆杂交实验过程及思维过程,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从中提炼科 学思维方法。
举例说明以下概念。 1.遗传因子与基因的名词; 2.等位基因与相对性状的关系; 3.表型与基因型的区分。
教学策略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6.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结合小麦育种的实例,引导学生说出选择优良性状纯种的原因,并将育种过程以 符号和图解的方式呈现,设疑分析,使学生了解应用遗传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 思考方法。
由于第1节介绍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第2节介绍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因此,第1节内容是第2节 内容的基础。这样的安排,既反映了孟德尔(也是人类)认识遗传物质 的过程,也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便于学生重演孟德尔的探索过 程,培养科学思维和领悟科学方法。
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1.1 分离定律的发现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1.1.1 分离定律的发现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分离定律的发现第1 课时学习目标1、概述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验证及分离定律。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学习疑问学习建议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及方法(阅读教材P2~P3)1、传粉方面: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
2、性状方面:具有易于区分的且能稳定遗传。
3、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性状的不同,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点拨理解相对性状抓住:①同种生物,②同一种性状,③不同表现类型。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阅读教材P4)1、实验过程分解实验过程特点P(亲本) 高茎矮茎↓F1(子一代) 高茎↓⊗F2(子二代)比例3 ∶1(1)P具有性状。
(2)F1全部表现为性状。
(3)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约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2、杂交实验常用符号及含义符号PF1F2⊗♀含义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阅读教材P5)1、理论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2、遗传图解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模拟内容:用具或操作模拟对象或过程甲、乙两个小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小桶内的彩球 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雌、雄配子的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步骤:→→→→(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为DD∶Dd∶dd≈_____________,彩球代表的显隐性性状的数值比为显性∶隐性≈_____________。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阅读教材P6~P7)1、方法:。
2、过程及结论:(1)选材:F1与杂交。
(2)预期结果:Dddd→Dd∶dd≈ 。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021/4/17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第2
10
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要点探究
要点 对测交的理解与应用 根据孟德尔对假说的验证,判断下列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 的说法是否正确: (1)测交是利用F1与隐性类型杂交,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 √ ) (2)通过测交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 ) (3)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性状表现反向推知 的。( √ ) (4)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 )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第2
17
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归纳总结] 对假说—演绎法的理解(以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为例)
(1)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对演绎的理解 ①演绎的实质:根据假说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②举例:通过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的分离,推测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 接近1∶1。
2021/4/17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第2
25
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4.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遗传规律不适用于原核生物是因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结构 B.遗传规律只适用于高等植物 C.遗传规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 D.遗传规律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解析:遗传规律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而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遗传规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植物等;遗传规律发生在 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而不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2021/4/17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第2
26
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微专题一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课件 高一生物课件
解析 答案
6.(2017·马鞍山二中高一期(yī qī)中)牛的黑色(B)对红色(b)是显性。良种场现有两栏牛,
甲栏牛全为黑色,乙栏牛既有黑色又有红色。甲、乙两栏牛是亲子代关系,来场参 观的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中有的说乙栏是甲栏的亲代,有的说乙栏是甲栏的子代。请 你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若A ――――――――⊗――――→A,则A为纯合子,判断不出显隐性。 若A ――――――――⊗――――→既有A,又有B,则A为显性,B为隐性。 ⊗ 若12B/11/―2――0――2―1――――――→既有A,又有B,则B为显性,A为隐性。
第七页,共四十三页。
变式1 (2017·包头高一检测)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
12/11/2021
微型(wēixíng)专题
考题(kǎo tí)精选
第三页,共四十三页。
微型 专 (wēixíng) 题
12/11/2021
第四页,共四十三页。
一、性状的显、隐性的判断(pànduàn)方法
例1 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要 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zǔhé)是 A.抗病株×感病株
类及含量差异)
12/11/2021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三页。
变式4 (2017·德州武城二中期中)绵羊群中,若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绵羊表现
为有角,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绵羊表现为无角;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绵羊, 母羊表现为无角、公羊表现为有角。现有一只有角母羊生了一只无角小羊,
这只小羊的性别(xìngbié)和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A.雄性、hh
√C.雌性、Hh
B.雄性、Hh
D.雌性、hh
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第2课时分离定律的相关规律方法和解题思路课件新人教版
(3)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 等的雌雄配子”。( × )
(4)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 F1 的遗传因 子组成。( × )
(5)杂合子与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 ×)
[方 法 规 律] 自交和自由交配的相关计算方法 (1)自交强调的是遗传因子组成相同个体之间的交配。对 于植物,自花传粉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自交方式;对于动物(雌 雄异体)自交更强调参与交配的雌雄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相 同。如遗传因子组成为 2/3AA、1/3Aa 的植物群体中自交是指: 2/3AA×AA、 1/3Aa×Aa,其后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概率为 3/4AA、1/6Aa、1/12aa,后代表现型及概率为 11/12A_、1/12aa。
(2)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 遗传因子组成为 2/3AA、1/3Aa 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 配的情况是:
21//33AAAa ♂×♀21//33AAAa 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遗传因子组成、表现型的概率,有 以下两种解法:
解法一 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 ①♀2/3AA×♂2/3AA→4/9AA ②♀2/3AA×♂1/3Aa→1/9AA+1/9Aa ③♀1/3Aa×♂2/3AA→1/9AA+1/9Aa ④♀1/3Aa×♂1/3Aa→1/36AA+1/18Aa+1/36aa 合并后,遗传因子组成为 25/36AA、10/36Aa、1/36aa, 表现型为 35/36A_、1/36aa。
2.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遗传因子(a)控制的一类遗传病。
现有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丈夫的母亲和妻子的弟弟是白化
病患者,其余家庭成员均正常。则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肤色
正常的概率是( )
A.1/6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第3课时分离定律的题型和解题规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b.后代为 BB 的概率=B(♀)概率×B(♂)概率= 1 × 1 = 1 ; 2 24
c.后代为 Bb 的概率=b(♀)概率×B(♂)概率+B(♀)概率×b(♂)概率= 1 × 1 + 1 × 1 2 22 2
=1 。 2
即后代表现为白色的概率为 1 + 1 = 3 ,后代表现为黑色的概率为 1 。
可见后代表现为白色的概率是 3 ,黑色的概率是 1 。
4
4
2021/4/17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第3
15
课时分离定律的题型和解题规律课件新
②方法二: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Bb 亲本产生 B、b 配子的概率都是 1 。 2
a.后代为 bb 的概率=b(♀)概率×b(♂)概率= 1 × 1 = 1 ; 2 24
(1)由 ③或④ 组可判断 腋生 是显性性状。 (2)各杂交组合中,一定为显性纯合子的个体是 丁 。 (3)④组子代中腋生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A或Aa ,从④组子代中 取出一株腋生豌豆植株探究其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的方法是 让该豌 .
豆植株自交,得到种子,然后种植种子得到子代,待开花时观察子代植 . 株花的位置,若子代植株均为腋生花,则该豌豆植株为纯合子,即AA;若 . 子代植株既有腋生花,又有顶生花,则该豌豆为杂合子,即Aa 。(写出
简要方案)
2021/4/17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第3
11
课时分离定律的题型和解题规律课件新
[归纳总结] 显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判断 (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测交法)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
2021/4/17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第3
12
课时分离定律的题型和解题规律课件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设计了测交实验,其根本目的是 为了验证( )
A.当时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B.F1 的遗传因子组成 C.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D.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解析:测交就是让 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由于能使 F1 中各遗 传因子控制的性状全部表现出来,因而可推知 F1 中含有的遗传因子 种类。但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根本目的是验证他假设的遗传因子 的传递规律。
探究点三 假说—演绎法、分离定律
1.假说—演绎法 (1)研究程序: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对假说的判断: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则说明假 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2.分离定律的内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 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 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பைடு நூலகம்
2.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三次抓取的小球组 合都是 Dd,则他第 4 次抓取 Dd 组合的概率是( )
1 A.4 C.0
1 B.2 D.1
解析: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小桶内分别放有
等量的两种类型的小球,一种标有 D,一种标有 d。在抓取过程中,
从甲桶中抓取 D 和 d 的概率都是12,从乙桶中抓取 D 和 d 的概率也
自主 互动 探究 探究点一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是用原物实验,由于材料缺乏或微观效果不明显等 而用替代实验材料设计的实验,我们可以通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实验来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1.实验原理 (1)用两个小桶表示雌、雄生殖器官,小桶内的两种彩球各代表 两种雌、雄配子。 (2)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实验装置
小桶 2 个,分别标记甲、乙;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各 20 个, 一种彩球标记为 D,另一种彩球标记为 d。
3.实验过程 (1)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2)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充分混合。 (3)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 个彩球的字母组合。
(4)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 50~100次。
可
D.抓彩球时应双手同时进行,最好闭眼
解析:每次抓彩球,统计的彩球都要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 保证桶内两种彩球数量相等,即模拟配子结合之前,产生的雌配子 或雄配子数量相等。重复做 50~100 次,重复次数越多,越接近理 论比例。
答案:C
易错提醒 本实验要尽可能地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抓取小球时一定要 做到随机抓取,抓取的次数尽可能的多,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 准确性。
答案:A
2.牦牛的毛色中,黑色对红色为显性,为了确定一头黑色母 牛是否为纯合子,应选择交配的公牛是( )
A.黑色纯合子 B.黑色杂合子 C.红色纯合子 D.红色杂合子
解析:选隐性类型即红色纯合子与黑色母牛交配,若后代全 为黑色,则该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有红色个体出现,则该个体 为杂合子。
答案:C
易错提醒 鉴定一个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时,动物一 般用测交,植物往往得到后代后,原有亲本会死亡,所以一般用自 交。
答案:①②④。
小贴士 除测交外,其他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
过程
F1 自交
自交法 结果 F2 出现性状分离,且显性 :隐性= :1
结论
分离定律是正确的
花粉鉴定
过程
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 色,取 F1 的花粉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碘液
法
结果
一半花粉呈蓝色,一半花粉呈褐色
结论
分离定律是正确的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实验验证——测交法 (1)目的:用于验证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 (2)过程:F1×隐性纯合子。 (3)结果:高茎 :矮茎= :1。 (4)结论:确定F1遗传因子组成为Dd,进而验证对分离现象解 释的正确性。
1.模拟内容
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精巢和卵巢;
甲、乙内的彩球分别含有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的配
子,用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2.实验结论
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
: :dd≈ : :1,彩球
代表的显隐性数值比约为 :1。
1.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彩球大小、形状、质地、重量等要一致 B.每次抓彩球以前必须摇动小桶,使彩球充分混合 C.每次抓彩球,统计的彩球不必放回桶内,重复进行多次即
[学习目标] 1.结合“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加深对分离现象解释的 理解。(难点)2.结合测交实验,理解对分离定律的验证过程。(重、 难点)3.体会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过程,掌握分离定律的内容。
设疑 激趣 导入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 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 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在 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 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 做模拟实验。如何进行模拟实验体验孟德尔的假说呢?
都是12,则抓取组合为 Dd 的概率为12×12+12×12=12。 答案:B
探究点二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测交实验,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测交实验遗传图解
3.测交结果: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接近 :1。
1.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可证实以下哪些内容? ①F1产生了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②F1是杂合子;③F1是纯合 子;④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
(3)为了保证不同配子间结合机会均等,且所得结果与理论值 接近,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①抓取小球时应随机抓取;②双手同时进行,且闭 眼;③应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桶;④重复多次。
2.有两位同学各抓取4次,结果分别是 :Dd= :2和 : :dd= : :1,这是不是说实验设计有问题?
答案:不是。 : :dd= : :1是一个理论 值,如果统计数量太少,不一定会符合该理论值,统计的数量越 多,越接近该理论值。
4.实验结果 彩球组合中, : :dd接近 : :1。
1.结合上述实验过程分析: (1)每个小桶内的两种彩球必须相等,这是为什么?
答案:杂种F1(Dd)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
(2)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数量都是 20 个,有人认为 这不符合自然界的实际情况,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案:自然界中,一般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