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案20滑动摩擦力
高中物理《滑动摩擦力》教案
高中物理《滑动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滑动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2. 使学生掌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滑动摩擦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定义2.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3.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 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5. 滑动摩擦力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方向、影响因素及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影响因素及计算公式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实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和方向。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滑动摩擦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板运动,引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滑动摩擦力的定义、方向、影响因素及计算公式。
3. 实验演示:安排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放置一个木块在桌子上,用另一块木板推动它,让学生观察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如汽车刹车距离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滑动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见解。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方向、影响因素及计算公式的运用。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滑动摩擦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滑动摩擦力概念、方向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2. 练习题: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滑动摩擦力知识的理解深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
【教案】滑动摩擦力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滑动摩擦力一、教学内容分析《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认识摩擦力,知道滑动摩擦现象,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本节是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对初中摩擦力知识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回忆初中知识,说明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并说明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有了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对产生条件和方向判断都有一定的基础。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引入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认识摩擦力需要在大量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缺乏这些体验和积累。
三、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理解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根据相对运动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科学思维: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
3.科学探究:通过探究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培养学生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4.科学态度与责任:体会摩擦力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摩擦力的规律。
教学难点: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
教具:视频、图片等五、教学流程图创设情境,引入摩擦力概念分析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实例分析,得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课堂小结,梳理重、难点脉络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观看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的视频2.教师活动: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那么生活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一、摩擦力通过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初中阶段学习过的摩擦力,从而得出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手向前推桌子时,手往前滑动,但是桌面给了手一个力来阻碍手的运动,这个力就是滑动摩擦力手压桌子向前推,但是手未滑动,此时手受到的力为静摩擦力。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高中物理滑动摩擦力教案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高中物理滑动摩擦力教案教案一:摩擦力的介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2. 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3. 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
2.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摩擦力的特点与计算方法的关系。
2. 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实验器材:滑动木块、滑轨、滑轮、力计、各种不同材料的表面。
3. 学生课前学习摩擦力的知识。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知识(5分钟)- 利用PPT介绍摩擦力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 引导学生回忆曾经遇到过的滑行、刹车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是否存在着摩擦力的作用。
Step 2:实验探究(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使用滑动木块在不同材质的表面上滑动,测量滑动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
-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发现不同材质的表面对摩擦力的大小有影响。
Step 3:讲解摩擦力的概念与特点(10分钟)- 利用PPT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基本特点,包括摩擦力的产生原因、方向和大小等。
- 引导学生理解正摩擦力和反摩擦力的概念,并解释这两种力之间的关系。
Step 4:摩擦力的计算方法(10分钟)- 通过实验和示意图的分析,推导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 通过例题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Step 5:应用与拓展(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刹车、上坡、拖拉等。
- 自由讨论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摩擦力在其他物理现象中的作用。
Step 6:课堂小结(5分钟)- 打印摩擦力相关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要求学生填写完整。
-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检测。
教学延伸: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摩擦力的应用场景,并深入学习相关知识。
教案二: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高中物理《滑动摩擦力》教案
高中物理《滑动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滑动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
2. 让学生掌握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滑动摩擦力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大小计算。
2.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及实际应用。
三、教学难点1.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
2. 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和大小计算。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
3.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滑动摩擦力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五、教学内容1. 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滑动摩擦力,掌握滑动摩擦力的定义。
2.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讲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4. 滑动摩擦力的实际应用: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滑动摩擦力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滑板运动,引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2.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定义: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 滑动摩擦力的计算:介绍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解释公式中各参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4. 实验演示:安排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理论相结合。
5. 实际应用举例: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如汽车刹车原理,让学生了解滑动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有关滑动摩擦力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滑动摩擦力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滑动摩擦力方向的理解。
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5篇
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5篇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篇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过程与方法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3.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4.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基本知识(1)时刻是指某一瞬间,时间间隔表示某一过程.(2)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来表示,时间用线段来表示.(3)在国际单位制中,表示时间和时刻的单位是秒,它的符号是s.2.思考判断(1)时刻和时间间隔都是时间,没有本质区别.(×)(2)飞机8点40分从上海起飞,10点05分降落到北京,分别指的是两个时间间隔.(×)(3)20__年10月25日23时33分在西昌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25日23时33分,指的是时刻.(√)探究交流时间的常用单位有哪些生活中、实验室中有哪些常用的计时仪器【提示】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常用单位有分钟、小时,还有年、月、日等.生活中用各种钟表来计时,实验室和运动场上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若要比较精确地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有时需要测量和记录很短的时间,学校的实验室中常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来完成.二、路程和位移1.基本知识(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①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②定义: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③大小: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④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2.思考判断(1)路程的大小一定大于位移的大小.(×)(2)物体运动时,路程相等,位移一定也相等.(×)(3)列车里程表中标出的北京到天津122km,指的是列车从北京到天津的路程.(√)探究交流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再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图所示,则他的运动轨迹、位置变动、走过的路程和他的位移是否相同【提示】他的运动轨迹不同,走过的路程不同;他的位置变动相同,位移相同.三、矢量和标量1.基本知识(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力等.(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质量、时间、路程等.(3)运算法则两个标量的加减遵从算术加减法,而矢量则不同,后面将学习到.2.思考判断(1)负5m的位移比正3m的位移小.(×)(2)李强向东行进5m,张伟向北行进也5m,他们的位移不同.(√)(3)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探究交流温度是标量还是矢量+2℃和-5℃哪一个温度高【提示】温度是标量,其正、负表示相对大小,所以+2℃比-5℃温度高. 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案摩擦力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
高一物理摩擦力同步导学学案 人教版
高一物理摩擦力同步导学学案一、重点难点重点: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断,动摩擦因数的概念,静摩擦力的概念。
难点: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判断。
二、例题分析第一阶段例1、如图1-2-4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两者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于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间无摩擦力B、A对B间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右C、B对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方向向右D、B物体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解析:由二力平衡条件,由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定义判断。
答案:以A为研究对象,它和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它受到了一个向右的水平拉力,它一定还要受到向左的水平力与拉力F平衡,而A只与B有接触,故B给A一个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f,与F平衡。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对它向左的静摩擦力,A一定要对B施加一个向右的静摩擦力,B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水平方向上一定要受到一个向左的力来与A对B的静摩擦力平衡,B是在水平面上运动,显然,地面对B有一个向左的滑动摩擦力,那么,B对地面施加一个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综上所述,B、C、D三选项均正确。
例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其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D、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摩擦力一定是滑动摩擦力思路分析:受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以静止,也可以运动,两种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也可以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答案:B第二阶段例3、如图1-10所示,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重力0.1倍,木块的质量为2kg,在木块向右运动的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的作用,则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方向_________,地面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g取10m/s2)思路分析:滑动摩擦力,由竖直方向二力平衡得N=20N,f=2N,木块相对水平面向右运动,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地面相对木块向左运动,地面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_物理摩擦力优秀教案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_物理摩擦力优秀教案高一物理摩擦力教学是学好力学的重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㈠教学目的⒈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⒉会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动摩擦因素与什么条件有关.⒊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⒋知道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知道最大静摩擦力跟两物体间们压力成正比.⒌通过知识教学,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在具体现象和实验中进行比较归纳;在研究摩擦力大小时,运用控制变量方法;在判断静摩擦力方向时,运用实验和假设方法.)㈡教学重点难点点拔⒈本节课的重点是研究滑动摩擦力,要求会计算大小和判断方向.难点是静摩擦力,尤其是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⒉本节教学中只要求学生掌握二力平衡中静摩擦力大小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容易判断的静摩擦力方向.可演示《毛刷显示静摩擦力方向》实验⒊为更好培养学生实验、观察、*作能力,教学中可师生共同设计实验,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注意渗透控制变量方法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⒋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⑴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相互间存在压力;⑵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不光滑;⑶两个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⒌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外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它有一个范围(0-最大静摩擦力fm-).最大静摩擦力是个定值,有时可近似认为等于在接触面上出现的滑动摩擦力.㈢教具长木板(一端固定滑轮),细线,轻质托盘,摩擦块几个,其中有一块的一面贴有橡皮.*簧秤.㈣教学过程⒈实验引入【演示1】摩擦块从斜面上滑下,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观察现象:摩擦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是越来越慢直至静止.原因分析:因为它受到摩擦力.【演示2】水平面上的摩擦块,用一*簧秤沿水平方向拉,未拉动.置疑设问:上面两个演示中的摩擦块都受摩擦力作用,它们各自所受摩擦力有什么不同?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如何确定?本节课将学习这方面的知识.⒉新课板书⑴滑动摩擦力【演示3】将一纸条夹入书中向外拉,并将纸条拉出.学生归纳演示1和演示3两种现象中产生的摩擦力有什么共同特点?(物体间有相对运动)从而得出: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另一物体滑动时,受到另一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下面师生共同分析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方向.并画出示意图.⑵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下面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①控制摩擦块正压力不变,侧面或底面与木板接触时,托盘内重物也不变,摩擦块仍在木板表面匀速滑动的演示.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②上述演示若用摩擦块的橡皮面与木板接触时,则静止.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质有关.③将两个摩擦块垒在一块时托盘内重物变为原来两倍才能使摩擦块在木板表面匀速滑动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f=μfn-(介绍几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素)⑶静摩擦力实验研究:①摩擦块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拉,未拉动.②摩擦块静止在斜面上..③一纸条夹在书中,用力向外拉,未拉动.以上三种现象产生的摩擦力有什么共同特点?(由学生分析归纳出物体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⑷静摩擦力大小:在二力平衡中,由平衡条件判断.⑸静摩擦力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演示验*:毛刷放在水平面上,再压一重物,用力拉毛刷,毛刷虽静止,但刷毛弯曲,它可表明静摩擦力方向.⑹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即0≤f≤fm⒊举例说明静摩擦力的应用⒋巩固练习⑴总结摩擦力产生条件.⑵马拉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前进,若马对雪橇拉力突然增大,雪橇所受滑动摩擦力如何变化?⑶手压黑板擦静止在黑板上,黑板擦受摩擦力否?松手后黑板擦向下滑动,又受多大摩擦力?⒌布置作业⑴阅读p8-p11课本知识.(包括流体的阻力)⑵思考练习三第①题.⑶做练习三②③④题.〖教案设计须知〗㈠按认识论原理,将教学过程按逻辑发展分成四个基本阶段:Ⅰ感*阶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认识.着眼发展学生观察、实验等能力.Ⅱ理*阶段:在教师启发诱导下,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着眼发展学生思维能力.Ⅲ巩固阶段:进一步完善知识,着眼发展学生记忆能力.Ⅳ应用阶段:形成技能技巧,着眼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㈡结合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特点,教学过程可分三阶段:Ⅰ引入课题提供感知,包括复习旧课,提供最佳感知材料,观察、实验等环节.Ⅱ形成概念,包括发展感知,理*加工,科学抽象,科学思维,定义讨论等环节.Ⅲ应用巩固,包括掌握尺度,反复应用,逐步深化,归纳小结等环节.。
2023最新-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优秀5篇)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优秀5篇)对于物理摩擦力,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了解,需要编写教案开始教学。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这次漂亮的为亲带来了5篇《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篇一教学设计思路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制定“滑动摩擦力”的教学设计方案。
对于“滑动摩擦力产生的现象、机理及其应用”部分,主要是采用接受性学习(了解)的方式,具体思路是: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有关滑动摩擦力的例子,引出滑动摩擦力;接着介绍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再说明滑动摩擦力的特点(方向等);最后说明生活中的应用(利与弊)。
对于“滑动摩擦力公式”部分,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学习的方式,具体设计思路是:把学生分成三组,自己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不同接触面性质、接触面积和接触面压力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然后一起分析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最后举例巩固一下。
学习任务分析滑动摩擦力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物理1(必修)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是滑动摩擦力。
该内容是学习了重力与重心和形变与弹力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摩擦力。
其主要特点是实验探究学习“滑动摩擦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强化学生分析和论证的能力;强调滑动摩擦力的实际生活应用,为以后动力学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教学重点○1 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并寻找其中规律,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公式;○2加深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条件与方向);○3正确理解滑动摩擦力的产生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1学会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2了解滑动摩擦力的产生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者分析学生是普通水平的高一学生。
○1已学习了重力与重心、形变与弹力;○2 平时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但对知识的实际应用了解甚少,比如滑动摩擦力的日常应用(利与弊);○3 学生对自己动手实验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利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摩擦力+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2摩擦力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力的定义及分类.2、理解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3、掌握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公式4、理解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学习重点1、判断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方向2、计算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学习难点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学习过程课堂笔记【课前预习】一、滑动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的力,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2.方向:总是沿着,并且跟物体的方向相反.3.大小(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上压力的大小成,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材质等有关.(2)公式:(3)动摩擦因数μ:它的值跟两接触面的和有关.动摩擦因数μ=F fF N,F f在接触面内且与方向相反,F N与接触面.二、静摩擦力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只有,而没有时,这时的摩擦力叫作静摩擦力.2.方向:总是沿着,跟物体的方向相反.3.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值F max,在数值上等于物体时的拉力.4.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之间实际产生的静摩擦力F在0与最大静摩擦力F max之间,即.【课堂探究】一、滑动摩擦力[要点提炼]1.从定义上分析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2.根据具体实例总结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注意:“相反”是指相对接触的物体,而不能相对别的物体。
所谓“相对运动”,指的是两个物体分别以对方为参照物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而不是相对地面或其他物体的运动。
3.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通过实例体会不同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会有所不同,进行思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A.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B.跟物体间的压力(正压力)有关?C.跟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D.运动速度?(2)根据以上几条猜测,设计实验去进行验证探索。
(3)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与速度也无关,与正压力成,其比例系数由接触面的材料决定,称之为(μ)即F=μF N。
物理《摩擦力》学案
物理《摩擦力》学案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学习目标:1.明白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定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用公式F=μF N运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明白阻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
3.明白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定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
4.明白得最大静摩擦力。
能依照二力平稳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学习重点: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μF 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明白得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学习难点:1.正压力F N的确定。
2.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的判定。
要紧内容:一、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或者在另一个物体上有滑动的趋势时我们会感到它们之间有相互阻碍的作用,这确实是摩擦,这种情形下产生力我们就称为摩擦力。
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
二、滑动摩擦力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关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相对运动、表面粗糙。
①两个物体直截了当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截了当接触并不挤压就可不能显现摩擦力。
挤压的成效是有压力产生。
压力确实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定有无压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
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
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③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
专门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关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样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3.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019-2020年高一物理《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
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3.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4.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践一一认识(规律)一一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3.在研究问题时,要培养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1.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教学用具】长木块、弹簧秤、毛巾、砝码、小车、粉笔盒、讲台【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提问引入]初中的时侯大家已经初步学习了摩擦力,现在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摩擦力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讲解]大家已经学过了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做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它跟物体间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那么,摩擦力的大小应该如何计算呢?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会不会产生摩擦力呢?今天我们就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一、静摩擦力1定义:2、产生条件:①接触面不光滑②物体间有弹力③有相对运动趋势3、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例题1、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D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高中物理滑动摩擦力教案优秀5篇
高中物理滑动摩擦力教案优秀5篇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本节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入手感知物理知识,二是增加了一些更直观的有关摩擦力的彩色插图,更多的从生活中理解摩擦力。
这是本节的知识体系,包括认识摩擦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生活中的摩擦力三部分。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摩擦力是学习了弹力、重力后的又一种重要而常见的力,是力学的基础。
(2)这不仅是二力平衡的应用,而且为后面的功和简单机械的学习,甚至高中学习做好铺垫,在力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不但使学生学习到摩擦力的有关知识,而且是学生对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升华,同时也逐渐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探究和重视知识应用的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虽具备了初步的归纳能力,但探究能力有差异,知识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在探索过程中乐学、会学,提高能力是关键。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具体问题。
2、过程与方法:感受体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定义结论、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加强团队合作、培养创新精神。
重点:(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解释生活中摩擦现象。
难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突破的措施:激趣诱导,以多种方式指导教学,把时间教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
通过游戏引入、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形成新知;设疑启发,引导探究;辩论比赛,巩固新知,对学生进行适时正确的引导。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利用对教材的预习,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最终形成物理知识、技能和方法。
五、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分六个环节,分别是游戏引入、感受体验、科学探究、知识应用、回顾反思、作业布置。
1、游戏引入:初二学生活泼好动,对知识的渴求欲强,在新课开始我采用游戏引入,男生用一个涂油的碗,女生用一个干净的碗,在学生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比赛抓碗游戏,而力气小的女生却出乎意料的赢了。
《滑动摩擦力》教案
《滑动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滑动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产生原因。
2. 让学生掌握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摩擦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2. 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 = μN(F 为摩擦力,μ为摩擦系数,N 为正压力)。
3.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滑动摩擦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利用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摩擦力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介绍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产生原因、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3. 实验演示: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滑动摩擦力的现象,让学生体会摩擦力的存在。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滑动摩擦力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滑动摩擦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巩固学生对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教材资料,帮助学生学习滑动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如木板、滑轮、弹簧测力计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测量滑动摩擦力。
3. 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和图片等形式展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和原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
高一物理滑动摩擦力教案怎么设计
⾼⼀物理滑动摩擦⼒教案怎么设计 在课堂上想要学⽣取得良好的听课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设计优秀的教案。
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物理滑动摩擦⼒教案,希望⼤家喜欢! ⾼⼀物理滑动摩擦⼒教案⼀ ⼀、课前准备 【教材分析】 “摩擦⼒”⼀课是⾼⼀《物理》第⼀章第四节内容,该节知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它不但是⼒学的基础,也是组成整个⾼中物理知识的⼀块“基⽯”,所以对这节内容的教学必须引起⾼度的重视,要把它放在⼀个较⾼的教学层⾯上来对待。
由于摩擦⼒问题的复杂性,且在具体问题中⼜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静摩擦在许多情形下似乎⼜是“若有若⽆,⽅向不定”,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真是扑朔迷离,不易理解。
也正是由于教材内容的上述特点,本节课⼜易于激起学⽣的求知欲,易于培养学⽣的辩证观点,易于锤炼学⽣的物理素质。
要充分⽤好该节教材内容,深⼊挖掘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对学⽣开展针对性的思维训练,进⽽提⾼学⽣应⽤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和创新思维能⼒。
本节课中的主要知识点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发⽣相对运动时,在接触⾯处产⽣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叫做摩擦⼒。
由定义出发,摩擦⼒⼜可具体分为静摩擦⼒和滑动摩擦⼒。
(1)静摩擦⼒:物体受到的静摩擦⼒随其它的外⼒或运动状态的变化⽽变化,⼤⼩可在零与fmax之间变化,⽅向亦可变化、⼀般需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顿运动定律来计算它的⼤⼩。
虽然静摩擦⼒的⽅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向相反。
但有时由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难以判断,所以它的⽅向往往也需由物体平衡条件或⽜顿运动定律等来确定。
(2)滑动摩擦⼒:⼤⼩为f=µN,⽅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向相反。
⼀般情况下,相对于静摩擦⼒来说,滑动摩擦⼒还是⽐较容易确定的,它像⼀个恒⼒似的,但有时滑动摩擦⼒在问题中亦是⼀个变化的⼒,其⼤⼩与⽅向均可改变。
这两种摩擦之间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在⼀定的条件下,这两种摩擦也可以相互转换。
高一物理一体化教案学案 摩擦力专题
高一物理一体化教案学案班授课教师第周星期年月日总第课时题目:摩擦力专题类型三维目标一、明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二、熟悉解两种摩擦力的区别和关系。
三、能对两种摩擦力方向进行准确判断,对摩擦力大小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方向判断、大小计算难点:同上自主梳理一、明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物体间直接接触、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弹力存在、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二、摩擦力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接触性;(2)被动性.所谓接触性,即指物体受摩擦力作用物体间必直接接触(反之不一定成立)。
所谓被动性是指摩擦力随外界约束因素变化而变化。
课堂探究(1)假设法:假定接触面光滑,即假设没有摩擦力,看物体与与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原来存在相对运动趋势。
运动趋势的方向即为相对运动的方向,有静摩擦力,方向与该运动趋势相反。
例1 、如图2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
试分析m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分析:假设斜面光滑,那么物体将在重力和斜面支持力的作用下沿斜面下滑。
说明物体有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物体一定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由平衡条件易得:θsinmgf=(2)平衡法:若物体在几个力(包括静摩擦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可直接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分析计算。
例2、如图2所示,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
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为A.10N,方向向左B.6N,方向向右C.2N,方向向左D.2N,方向向右分析:由题意可知,原来地面对物体有静摩擦力,大小为8N,方向为水平向左,由于物体没有运动,所以物体和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不会超过8N,当F1去掉后,由于F2只有2N,所以物体仍然不会运动,所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仍然为静摩擦力,由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
高一物理人教版学案:3.3滑动摩擦力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滑动摩擦力【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学习重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学习难点】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2.【方法指导】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学习过程】任务一、滑动摩擦力(看教材57页相关内容,列举生活中存在滑动摩擦力的实例,完成下列问题)(A级)1、说一说:滑动摩擦力的定义:(B级)2、总结出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小组可以讨论完成)(B级)3、如何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小组可以讨论完成)做一做1、判断下列各情况下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C 级)4、滑动摩擦力可以提供动力吗?(小组可以讨论完成,可举例说明)5、(小组可以讨论完成)滑动摩擦力大小于哪些因素有关?滑动摩擦力大小计算公式?(要能说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思考:公式中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吗?看下面三个图。
6、(阅读教材59页例题,先自己做,然后和书上的答案对比一下)总结解题思路:v v【达标检测】1.一个物体沿着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A.只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B.只与物体之间压力大小有关C.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D.与接触面面积及运动速度有关2.如图所示,一个物体质量为20kg,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同时受到一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力的作用。
已知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则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10N,方向向右 B.10N,方向向左C.20N,方向向右 D.20N,方向向左3.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4.下列关于摩擦力和动摩擦因数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两接触面间压力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B.两物体间滑动摩擦力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C.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动摩擦力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反比D.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由两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决定的,与动摩擦力和正压力无关5、关于摩擦力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成正比B、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μF NC、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与该物体的重力大小成正比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水平桌面上,重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最大静摩擦力为32N,当依次用15N、30N、60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A.15N、30N、20N B.0N、0N、20NC.0N、30N、20N D.15N、30N、40N7.已知一木箱重为49000N,一个人在大小为490N的水平力的作用下推着它沿水平方向匀速滑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相互作用
第三节 摩擦力一(滑动摩擦力)
【课前预习】 1、物体在F 1和F 2二力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
若F 1=10N ,则F 2= N 。
2、一重为20N 的物体在竖直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拉力为多少?
3、在物理研究中,什么是控制变量法?
【新课教学】
一、滑动摩擦力的探究:
问题一:在现实生活中,你有哪些有关摩擦力的实例?
1、定义: 。
问题二:猜想一下,滑动摩擦力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压力的关系
实验装置如图,先调节木板水平,用手拉木板,
使木板做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木板
与木板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分别改
变木块的质量、木板的粗糙程度,对应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得出相应的规律。
(课本71页,实验与探究)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⑴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之间的关系:
⑵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材料的关系:
⑶结论: 。
公式:
说明:①μ是 ,它与接触面的 有关,μ无单位。
②滑动摩擦力f 的大小只与 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及接触面积无关。
③N 是 ,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
④滑动摩擦力既可以是 力,又可以是 力。
3、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⑴
⑵
v
⑶
例1.如图3-3-1所示,用50N的水平推力F将重24N的物块压在竖直墙面上,物块沿墙面下滑,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求:墙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
4、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问题三:相对运动和运动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例2,表面粗糙的传送带以V匀速运动,将物无初速的放下,物运动到B时开始以V匀速运动,分析物体从A到B到C的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例3、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20kg的物体向东滑动,同时物体又受到向西的水平拉力10N 作用,若物体和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1,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方向______.(g取10N/kg)
【课后练习】
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滑动摩擦力
D、滑动摩擦力总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2、如图所示,重为200N的木箱与竖直墙壁的动摩擦因数为0.2,在大小为100N,方向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竖直墙壁下滑,则木箱所受的摩擦力为()
A、200N
B、100N
C、20N
D、0
3、物体与支持面间有滑动摩擦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B.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一定,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C.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一定,接触面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D.物体与支持面的压力一定,材料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4、如图所示,以水平力F压物体A,这时A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若物体A的质量为m,
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物体与墙壁间的滑动摩擦力等于 ( )
A 、μmg
B 、mg
C 、F
D 、μF
5、马拉着自重600N 的雪橇在水平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马需用水平拉力18N .如在雪橇上载货500kg ,马要用多大的水平力可使雪橇仍做匀速直线运动?雪橇和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第2题图
F 第4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