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遗传学第5章遗传的第三定律

合集下载

遗传学三大定律及应用

遗传学三大定律及应用

遗传学三大定律及应用
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遗传物质和遗传现象。

遗传学三大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它们分别是孟德尔遗传定律、染色体遗传定律和基因遗传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它是指在自然界中,每个个体都有两个基因,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

这两个基因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当这两个基因不同时,一个基因会表现出来,而另一个则被隐蔽。

这就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这个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农业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优良的品种进行杂交,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染色体遗传定律是指遗传物质存在于染色体上,而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携带者。

染色体遗传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医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检测染色体异常来诊断某些疾病,例如唐氏综合症等。

基因遗传定律是指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个体的性状。

基因遗传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生物工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来改变某些生物的性状,例如使植物更加耐旱、耐寒等。

遗传学三大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它们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农业、医学、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遗传学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
利。

遗传学三大定律的内容

遗传学三大定律的内容

遗传学三大定律的内容
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科学领域。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石,它们是孟德尔的第一定律(分离定律)、孟德尔的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孟德尔的第三定律(无关性定律)。

孟德尔的第一定律,也被称为分离定律,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每个个体在其生殖细胞中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只有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是随机分离的。

这意味着,遗传信息在生殖过程中是独立的,并不会相互影响。

这个定律解释了为什么在后代中会出现不同的遗传特征,并且为后来的基因定位和基因分离提供了理论基础。

孟德尔的第二定律,也被称为自由组合定律,表明在基因的遗传过程中,基因是独立于其他基因的。

这意味着不同的基因对后代的表现会独立地进行组合,而不会相互影响。

这个定律解释了为什么同一个个体的后代中会出现不同的遗传特征。

孟德尔的第三定律,也被称为无关性定律,观察到一对基因的遗传是独立于其他基因对的。

这意味着不同的基因对在遗传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它们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无关的。

这个定律揭示了不同特征之间的遗传关系,并且为遗传交叉和连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这三大定律的提出,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对后来的遗传研究和物种进化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这些定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揭示了遗传现象背后的机制。

随着遗传学的深入研究和技术的发展,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定律来解释和控制遗传疾病、改良农作物和繁育品种等方面。

孟德尔遗传第三定律

孟德尔遗传第三定律

第三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1
作物育种
通过对植物的基因进行分离和重新组合,可以培育出更耐病、高产的新品种。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动物繁殖
通过对动物的基因进行分离和重新组合,可以改良动物品种,提高生产性能。
3
医学研究
通过对人类基因进行分离和重新组合的研究,可以揭示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为 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第三定律的案例研究
3 隐性和显性
4 分离定律
孟德尔发现了隐性和显性基因的存在,相 互作用决定特征表现。
孟德尔的第三定律揭示了基因在后代中的 分离和重新组合。
第三定律的定义和说明
第三定律指出,一个有两个基因的个体在生殖过程中,这两个基因会分离并 且分别传递给后代,后代在自我繁殖时会重新组合这些基因。这个定律被广 泛应用于遗传育种和进化研究。
2 如何应用第三定律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我们可以利用第三定律解决农作物育种、动物繁殖和人类遗传疾病等实际问题。
3 为何孟德尔的遗传学发现如此重要?
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揭示了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为后续的遗传学 研究奠定了基础。
总结和结论
孟德尔遗传第三定律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石,它描述了基因在后代中的分离和 重新组合。这一定律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育种、动物繁殖和人类遗传疾病研 究中,对我们深入理解生命的遗传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孟德尔遗传第三定律
孟德尔遗传第三定律,也称为基因分离定律,是遗传学的重要原理之一。它 描述了同一性状两种基因分开传递给后代的过程,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孟德尔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1 遗传物质
2 基因
孟德尔发现了遗传物质的存在,由遗传物 质负责遗传特征。

遗传定律

遗传定律

3.灰免和白兔杂交,子一代全是灰色,子 一代相互交配,子二代中灰兔、黑免和白 兔的比例为9 兔的比例为9︰3︰4,这种现象 A 性状的多基因决定 B 不完全显性 C 基因的多效性 D 上位效应 5.人类的ABO血型遗传属于 .人类的ABO血型遗传属于 A 共显性遗传 B 完全显性遗传 C 镶嵌显性遗传 D 不完全显性遗传
一.连锁交换定律
摩尔根根据大量实验结果, 提出连锁交换定 摩尔根根据大量实验结果, 即遗传的第三定律: 律,即遗传的第三定律: 处在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 遗传时, 遗传时,联合在一起的频率大于重新组合 的频率
连锁群 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 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座位上。同一条 染色体上彼此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一个连 锁群。 在遗传学上,凡是充分研究过的生物种, 连锁群的数目都等于单倍体染色体数。
细胞质和遗传
一.母性影响 又称为母性效应 又称为母性效应(maternal effect):由于母 母性效应( effect) 本基因型的影响, 本基因型的影响,使子代表型与母本表型 相同的现象。 相同的现象。 产生的原因: 产生的原因:母体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 细胞中的物质所引起的一种遗传现象。 细胞中的物质所引起的一种遗传现象。 实质:母性影响不属于细胞质遗传的范畴, 实质:母性影响不属于细胞质遗传的范畴, 十分相似而已。 十分相似而已。
重组发生在 sc-ec scec-cv ec-
sc-cv sc-
√ √ 7.6% 9.7%
√ √ 17.3%
练习:三个突变基因:ec 练习:三个突变基因:ec 棘眼,ct截翅 ,cv缺横脉都是 棘眼,ct截翅 ,cv缺横脉都是 X连锁遗传的,把棘眼,截 连锁遗传的, 翅果蝇与缺横脉果蝇杂交, 翅果蝇与缺横脉果蝇杂交, 得到三杂合体ec 得到三杂合体ec ct +/+ + cv(基因次序未定) .将三杂 cv(基因次序未定) 合雌蝇与三隐性雄果蝇交 配,得后代有8 配,得后代有8中表型: 求三个突变基因的连锁图

遗传学三大定律的主要内容

遗传学三大定律的主要内容

遗传学三大定律的主要内容遗传学的三大定律是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它们包括:1. 第一定律(分离定律):也称为孟德尔的单因素遗传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每个个体在其生殖细胞中只包含一对(两个)基因,在有性繁殖中,这对基因会分离并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然后再通过受精来融合。

2. 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也称为孟德尔的二因素遗传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两个基因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一个基因的遗传不会影响另一个基因的遗传。

这意味着,基因的组合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自由组合。

3. 第三定律(统一性定律):也称为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

根据这个定律,当两个纯合子种质互相杂交时,F1代杂合子的表型会完全表达其中一个纯合子种质的特征,而不会混合表达两个种质的特征。

然而,F2代会出现两个种质特征的重新组合和混杂。

这些定律形成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描述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表现方式,并对基因的遗传方式和继承规律进行了解释。

1. 第一定律(分离定律):根据这一定律,每个个体所携带的两个基因(一对等位基因)在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分离并随机分配给不同的生殖细胞。

这个定律说明了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在遗传过程中的重要性。

2. 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根据这一定律,不同的基因对于性状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

即不同基因之间的遗传方式是独立的,一个基因的遗传不会影响另一个基因的遗传。

这个定律说明了基因的组合方式是随机且自由的。

3. 第三定律(统一性定律):根据这一定律,在性状表现上,个体同时携带两个基因,但只表现出其中一个基因的特征。

这个定律说明了在杂合子的个体中,显性基因会表现而隐性基因则隐藏。

然而,隐性基因仍然存在于杂合子中,并有可能在后代后续的分离产生重新组合和表现。

这些定律为遗传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对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行为和传递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解释和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遗传学研究的里程碑,为后来的遗传学家和科学家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

2.真核类的有丝分裂
因为真核类的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往往 较多,因而其细胞分裂也更为复杂。
有丝分裂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为说明 的方便起见,通常将其分成前期、中期、后 期和末期四个时期,在两次有丝分裂中间的 时期称为间期。
图 真核生物细胞周期示意图
Figure 3-1. Stages of the cell cycle.
显性致死基因在杂合体状态时就可导致个体死亡。如人的 神经胶症基因只要一份就可引起皮肤的畸形生长,严重的智力缺陷 轻时就丧失生命。
2.3.1.3 复等位基因:
在孟德尔以后的许多遗传研究中,发现了复等位基因 的遗传现象。 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s):指在同源染色体 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1) 前期(prophase):
图 染色体复制后含有两条纵向并列的染色单体
2.4.1.2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的 行为
像细菌、蓝藻等原核类生物,体细胞和 生殖细胞不分,细胞的分裂就是个体的 增殖。而高等生物是通过单个细胞即合 子(zygote)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细胞 分裂发育而成的具有亿万个细胞组成的 个体,譬如说人就是通过单个细胞即受 精卵的细胞分裂发育而成的具有1014个 细胞组成的。
2.3. 1.4 一因多效
2.3.2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1.基因互作 2.互补基因 3.抑制基因 4.上位效应 5.叠加效应(加性效应)
2.3.2.1 基因互作
不同对的两个 基因相互作用 出现了新的性 状,叫基因互 作。在F2出 现9:3:3: 1。
2.3.2.2 互补基因
双亲的性状在 后代同一个体 不同部位表现 出来,形成镶 嵌图式。

遗传的三大定律

遗传的三大定律

遗传的三大定律
维特根斯坦的遗传学理论和科学成就灿烂耀眼,其研究也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特根斯坦是现代遗传学的创建者和推动者,对遗传规律的深入研究确立了三条基本定律,
即“维特根斯坦的三大遗传定律”。

第一条,是“遗传定律”,也称为“布氏遗传定律”。

这条定律认为,在一个生物体
的全部基因表现出来的,有着可观察性别特征遗传性质,从一代遗传到下一代,其遗传性
质是保守定律,其表现性在各个遗传系统中又是独特、个别化和复杂化的。

第二条,则是“变异定律”,也称为“维特根斯坦变异定律”,它认为,在每一代的
遗传过程中,总是会有一定数量的变异出现,从而使多种基因性状呈现出多样性和变化性,并影响着后代的基因性状。

第三条,是“独立排列定律”,他认为,在实现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不同性状基因之
间的独立排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多种性状的基因性状达到完整和协调的表现。

维特根斯坦的遗传学理论和科学成就极其重要,他提出的三大遗传定律为后人提供了
生物体遗传规律指导,使人类在理解生殖遗传和分子遗传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
当今遗传学研究历史中再添一则风采,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遗传学三大定律

遗传学三大定律

不连锁基因。对于除此以外的完全连锁、部分连锁 以及所谓假连锁基因,遵循连锁互换规律。
连锁互换定律
发现人:美国的生物学家与遗传学家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 于1909年发现。 连锁互换定律是在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后,人们以 更多的动植物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其中属于两对性状遗传的结 果,有的符合独立分配定律,有的不符。摩尔根以果蝇为试验材 料进行研究,最后确认所谓不符合独立遗传规律的一些例证,实 际上不属独立遗传,而属另一类遗传,即连锁遗传。于是继孟德 尔的两条遗传规律之后,连锁遗传成为遗传学中的第三个遗传规 律。所谓连锁遗传定律,就是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 在F2中常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 连锁遗传定律的发现,证实了染色体是控制性状遗传基因的载体。 通过交换的测定进一步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距离的 顺序,呈直线排列。这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地科学基础。
遗传学三大定律
目录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连锁与互换定律
分离定律
基因作为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是成双的,它在遗传 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因此,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 成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在杂种细胞中能够彼此互不 干扰,独立分离,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 自的作用。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生物界由于杂 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适用范围

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3.细胞核遗传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限制因素
基因分离定律的F1和F2要表现特定的分离比应具备以 下条件: 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基因控制,而且 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 会均等。 3.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 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2020届高三生物遗传三大定律

2020届高三生物遗传三大定律

2020届高三生物遗传三大定律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即遗传学上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和连锁遗传这三个规律。

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规律。

它从本质上阐明了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自成单位的基因存在的。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届高三生物遗传三大定律生物遗传三大定律——分离规律基因作为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是成双的,它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因此,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在杂种细胞中能够彼此互不干扰,独立分离,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自的作用。

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生物界由于杂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生物遗传三大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又称独立分配规律)是在分离规律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多对基因间自由组合的关系,解释了不同基因的独立分配是自然界生物发生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

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在显性作用完全的条件下,亲本间有2对基因差异时,F2有2^2=4种表现型;4对基因差异,F2有2^4=16种表现型。

设两个亲本有20对基因的判别,这些基因都是独立遗传的,那么F2将有2^20=1048576种不同的表现型。

这个规律说明通过杂交造成基因的重组,是生物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生物学解释为: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生物遗传三大定律——连锁互换定律连锁互换定律是在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后,人们以更多的动植物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其中属于两对性状遗传的结果,有的符合独立分配定律,有的不符。

摩尔根以果蝇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最后确认所谓不符合独立遗传规律的一些例证,实际上不属独立遗传,而属另一类遗传,即连锁遗传。

于是继孟德尔的两条遗传规律之后,连锁遗传成为遗传学中的第三个遗传规律。

所谓连锁遗传定律,就是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

简述遗传三大定律的内容

简述遗传三大定律的内容

简述遗传三大定律的内容
1 遗传学发展史
遗传学作为一门科学自1866年德国医学家培根发表他的著作《千
变万化的生命》,正式步入正轨之后,历经三位出色的遗传学家——
裘伯、牛顿和莱布尼茨开创和发展,让其变成了一个人类对自身起源
和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科学。

2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
1、裘伯定律:
被称为“父本遗传”的定律,任何两个个体之间的遗传特征,其
中有一半是来自于父亲,而另外一半则来自于母亲。

2、牛顿定律:
也称“阿克里德遗传”,它认为进化的遗传特征由双亲所遗传的
特征的叠加而形成,而任何个体的组成都是由双亲给它遗传的某一特
性决定的。

3、莱布尼茨定律:
也称“等位基因”染色原定律,它指出,由单倍体组成的染色体,比如种类丰富的人类等,要维持有限种类的不同型态,只要能改变提
供变异性的等位基因结构。

它也说明,在不同的时期中,一个基因可
以表现出两种或更多的可能性。

3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对人类的应用
这三大定律让人类对自身的起源与发展有了重大的贡献,它们把
遗传学的原理应用到工业生物学中来,帮助我们了解到,怎样通过控
制和改变人类群体的遗传特征,来自强自弱,使民族日益健壮。

同时,它也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的基因材料中,育出新品种,让人类具有更
好的繁殖能力,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武汉大学遗传学第5章遗传的第三定律

武汉大学遗传学第5章遗传的第三定律

③重组率的测定
以玉米的测交实验为例:已知,支配玉米籽粒的两对基因 是连锁的,其糊粉层有色(C)对无色(c)为显性,籽粒饱满 (Sh)对凹陷(sh)为显性。取亲本植株互引相(coupling phase)C Sh/C Sh与c sh/c sh杂交,其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 时,有如下结果:
重组率(RF)=(149+152)/(4 032+4 035+149+152)=301/8 368=3.6%
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交叉及其产物的模式图可表示如下
5.5.2 遗传的第三定律
遗传的第三定律———连锁定律(law of linkage), 是指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联合在一起伴同遗传的频率大 于重新组合的频率,重组体或重组子(recombinant)的产 生是由于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 发生了局部交换。
(1)摩尔根果蝇连锁实验
通常我们用遗传符号表示在相同染色 体上的基因。例:ab/ab 代表基因a和基因 b在相同的染色体上,用这个系统,在雌蝇 上X-连锁的基因可以用一根或二根线表示 :例wm/wm或wm//wm 雄蝇的X-连锁表示为wm/↾,而↾代表Y 染色体,摩尔根用白眼小翅雌蝇(wm/wm )与野生型雄蝇(W+ m+/↾)进行交配。
5.5 遗传的第三定律
5.5.1 5.5.2 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遗传的第三定律
5.5.1 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在同一染色体上连锁的基因,为什么会在其测交后代中 出现一定频率的重组?即:形成新组合的机制是什么? Janssens于1909年提出了交叉型假说(chiasmatype hypothesis); H.C reighton和B.M cC lintock 1931年用玉米的具有 特殊结构的第9号染色体设计了著名的实验为Janssens的假 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细胞遗传学证据。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共115页文档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共115页文档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精选精品文档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精选精品文档

(2)白化症(albinism): (4)氨基酸代谢的先天性缺陷 (6)进行性脊柱肌肉萎缩 (8)隐性遗传的肌肉营养不良 (10)全色盲 (12)耳聋 (14)半乳糖血症 (16)肝豆状核变性 图
9
第三节 常见单基因遗传病
三、性连锁(X-连锁)隐性疾病XR
1.系谱特征 2.复发危险率计算: 例:若某男性是XR患者,其外甥的复发危险率如何? 1/4
上海 107:100; 深圳市120.8:100 ;北京流动人口128:100; 重庆140:100;海南、广东省130:100以上 • 全国统计表明:2000年 • 生一胎的性比为107.1 • 生两胎的性比为151.9 • 生三胎的性比达159.4
16
B超
17
B超
18
幸福
19
可爱
20
XXY
• 一、性别决定(XY) • 性比表
• 1. 选择特定的精子受精:电泳法、沉淀法 • 2. 控制自然受精条件:pH值、激素 • 3. 孕期胎儿性别鉴定
• (1)X染色质体鉴定 • (2)Y荧光小体鉴定 • (3) B型超声波检测 图
5
第二节 性别决定和性别异常
• 二、性别异常
• 1. XXY(原发性小睾丸症):47,XXY图 • 2. XO(原发闭经症):45,X 图 • 3. 多Y男性:如47,XYY 48,XYYY • 4. 多X女性:如47,XXX 48,XXXX • 5. 性反转:如46,XY女性 46,XX男性 图 • 6. 睾丸女性化 图 • 7. 两性嵌合体 图
6
第三节 常见单基因遗传病
•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D
• 1.系谱特征 图
• 2.常见的AD遗传病:
• (1)尖头并指畸形、并指 • (3)短指(趾) • (5)颅面骨发育不全 • (7)软骨发育不全 • ( 9)银屑病 • (11) Huntington舞蹈症 • (13)结肠息肉 图

遗传的基本规律

遗传的基本规律

(二)对分离现 象解释的验证: 象解释的验证:
( F1 ) Dd D d
测交
让F1与隐性纯合子 杂交,来检测F 杂交,来检测F1的基 因型实验方法
隐性纯合子) dd(隐性纯合子) d
Dd
dd
1

1
F1能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D和d),比例为1:1。 能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 比例为1
巩固练习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由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于1865年发表的《植 由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于 年发表的《 由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 年发表的 物的杂交实验》中提出, 物的杂交实验》中提出,为遗传学的诞生和发 展奠定了基础,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展奠定了基础,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YYRR yyrr
P
黄圆
×
绿皱
无论正交还是反交, 无论正交还是反交, F1都 是黄圆的, 是黄圆的,说明黄圆是显 性。 结合方式有___种 结合方式有 16 种 基因型____种 基因型 9 种 表现型____种 表现型____种 4
F2中纯合子占? F2中纯合子占? 1/4 中纯合子占 F2中能稳定遗传的黄圆占 中能稳定遗传的黄圆占? F2中能稳定遗传的黄圆占?1/16 F2中重组性状占 中重组性状占? F2中重组性状占? 3/8
例:小麦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 小麦高杆( 对矮杆( 是显性, 锈病( 对不抗锈病( 是显性。 锈病(T)对不抗锈病(t)是显性。现有两个亲本 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试求亲本的基因型。 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试求亲本的基因型。 高杆抗锈病(180),高杆不抗锈病(60), ),高杆不抗锈病 高杆抗锈病(180),高杆不抗锈病(60), 矮杆抗锈病(179),矮杆不抗锈病(62)。 ),矮杆不抗锈病 矮杆抗锈病(179),矮杆不抗锈病(62)。 将两对性状拆开分别分析: 将两对性状拆开分别分析: 高杆(180+60) 矮杆(179+62) 高杆(180+60)︰矮杆(179+62)≈1 ︰1, 则双亲基因型分别是Dd dd; Dd和 则双亲基因型分别是Dd和dd; 抗病(180+179) 不抗病(60+62) 抗病(180+179) ︰不抗病(60+62)≈3 ︰1, 则双亲基因型分别是Tt Tt。 Tt和 则双亲基因型分别是Tt和Tt。 综上所述,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DdTt和ddTt。 综上所述,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DdTt和ddTt。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复习-生物遗传三大定律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复习-生物遗传三大定律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复习-生物遗传三大定律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即遗传学上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和连锁遗传这三个规律。

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规律。

它从本质上阐明了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自成单位的基因存在的。

生物遗传三大定律——分离规律基因作为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是成双的,它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因此,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在杂种细胞中能够彼此互不干扰,独立分离,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自的作用。

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生物界由于杂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生物遗传三大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又称独立分配规律)是在分离规律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多对基因间自由组合的关系,解释了不同基因的独立分配是自然界生物发生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

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在显性作用完全的条件下,亲本间有2对基因差异时,F2有2^2=4种表现型;4对基因差异,F2有2^4=16种表现型。

设两个亲本有20对基因的判别,这些基因都是独立遗传的,那么F2将有2^20=1048576种不同的表现型。

这个规律说明通过杂交造成基因的重组,是生物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生物学解释为: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生物遗传三大定律——连锁互换定律连锁互换定律是在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后,人们以更多的动植物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其中属于两对性状遗传的结果,有的符合独立分配定律,有的不符。

摩尔根以果蝇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最后确认所谓不符合独立遗传规律的一些例证,实际上不属独立遗传,而属另一类遗传,即连锁遗传。

于是继孟德尔的两条遗传规律之后,连锁遗传成为遗传学中的第三个遗传规律。

所谓连锁遗传定律,就是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

连锁遗传定律的发现,证实了染色体是控制性状遗传基因的载体。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下PPT132页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下PPT132页
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遗传三大定律-PPT精选

遗传三大定律-PPT精选

籽粒颜色:
有色(C)、无色(c)
籽粒饱满程度:饱满(Sh)、凹陷(sh)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12 殖
测交:相引相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13 殖
14
测交:相斥相
亲 本 表 现 型 有色凹陷
无色饱满
亲本基因型
C C shsh
c c S hS h
F1 表 现 型
有色饱满
F1 基 因 型
C cShsh
重组型配子比例是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比例的一半,并且两种重组型 配子的比例相等,两种亲本型配子的比例相等。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30 殖
重组型配子的比例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31 殖
Hale Waihona Puke 3.交换的细胞学证据——动物遗传育种与繁32 殖
五、连锁交换定律的意义
连锁定律的发现,进一步证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基 因在染色体上是按一定的距离和顺序呈线性排列的。
连锁基因交换造成的基因重组,是生物界出现多样性的又一 重要原因。
育种工作中,可根据交换值的大小预测杂交后代中理想类型 出现的概率,便于确定育种规模。
利用基因连锁造成性状相关,根据某一性状间接选择相关的 另一性状。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33 殖
任务3 连锁交换规律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1 殖
一、连锁遗传现象 二、连锁遗传的解释 三、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 四、交换与不完全连锁的形成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2 殖
一、连锁遗传现象
1.香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贝特生)
花色:
紫花(P)
对 红花(p) 为显性;
花粉粒形状: 长花粉粒(L) 对 圆花粉粒(l) 为显性。
对于一个孢(性)母细胞而言,由于交换可以发生在B和V之间,也可发生 在B和V区段之外,只有发生在B和V之间的交换才可以产生与B和V有 关的重组配子,表现出不完全连锁,而发生在 B和V区段之外的交换不 产生B和V之间的重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交叉及其产物的模式图可表示如下
5.5.2 遗传的第三定律
遗传的第三定律———连锁定律(law of linkage), 是指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联合在一起伴同遗传的频率大 于重新组合的频率,重组体或重组子(recombinant)的产 生是由于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 发生了局部交换。
但摩尔根和他的学生sturtevant利用 三点测交(three-point test cross) 即三点试验: 用三杂合体 abc/+++ 或 ab+/++c 跟三隐性个体 abc/abc 测交:

abc/+++ × abc/abc ab+/++c × abc/abc
这样可以把3个基因包括在同一次交配中, 一次试验就等于三次“两点”试验。
5.5 遗传的第三定律
5.5.1 5.5.2 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遗传的第三定律
5.5.1 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在同一染色体上连锁的基因,为什么会在其测交后代中 出现一定频率的重组?即:形成新组合的机制是什么? Janssens于1909年提出了交叉型假说(chiasmatype hypothesis); H.C reighton和B.M cC lintock 1931年用玉米的具有 特殊结构的第9号染色体设计了著名的实验为Janssens的假 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细胞遗传学证据。
两个优点: (1)一次三点试验中得到的三个重组值是在同一基因型背景, 同一环境条件下得到的;而三次“两点试验”就不一定这样 。重组值既受基因背景的影响,也受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 所以只有从三点试验得到的三个重组值才是严格地可以相互 比较的。 (2)通过三点试验还可得到三次两点试验得不能得到的关于双 交换的资料。 例:黑腹果蝇的三点试验 三个突变基因 X连锁 ec (echinus ,棘眼) sc(scute ,缺少某些胸部刚毛) cv(crossveinless,翅上横脉缺失) 三杂合体 三隐性雄蝇 ec ++ /+ sc cv × ec sc cv /Y (其上基因次序未知)
摩尔根也假设杂交F2表型的产生与减数分裂期 交叉形成(Chiasma formation)的联系,早在 1909年,F.Janssens已经描述蝾螈Salamander减数 分裂前期I染色体的交叉(细胞学上可观察到的同 源染色体间的相互交换),Janssens认为(但没有 证明)交叉可能是父本和母本同源染色体的物理交 换位点。 摩尔根假设 :相同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出现部分连 锁是由于减数分裂期交叉使它们彼此物理上的分开。
5.6.2 基因定位的方法
(1)两点测交与三点测交
摩尔根(1911)曾提出设想,重组值可能是由
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距离决定的。 研究重组值问题,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研究几 个相互连锁的基因间的重组值之间的关系。 例如: a —b — c 连锁
a-b b-c a-c 要确定三个重组值,要做三次杂交试验
③重组率的测定
以玉米的测交实验为例:已知,支配玉米籽粒的两对基因 是连锁的,其糊粉层有色(C)对无色(c)为显性,籽粒饱满 (Sh)对凹陷(sh)为显性。取亲本植株互引相(coupling phase)C Sh/C Sh与c sh/c sh杂交,其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 时,有如下结果:
重组率(RF)=(149+152)/(4 032+4 035+149+152)=301/8 368=3.6%
②交换率(值)与重组率(值)的关系
交换是指遗传物质的局部互换,而重组则是交换后形成 基因的重新组合。交换的遗传学效应体现在重组体中,但无
法检测其实际大小,只能用重组率来估计,只有紧密连锁的 基因间的重组率才是可靠的交换值,因为两个连锁基因间的 相对距离越大,发生双交换或其他偶数次交换的可能性越多 ,在这种情况下,重组率会低估交换率。遗传学校正的方法 将在后续的内容中讲述。
摩尔根推测,控制眼色和体色性状的基因连锁得 更紧密,它们重组被分开的频率比眼色和翅形的频 率小,摩尔根小组做了大量的杂交工作,结论总是 相同,在每种情况下,亲本型出现的频率高而重组 型出现的频率低。几乎所得到的两个亲本类型的数 目是相等的,同样所得到的两重组类型间的数目也 相等。
摩尔根的一般结论是:在减数分裂期间,一些基 因的等位基因一起分配,因为在相同的染色体上它 们彼此靠得近,在染色体上两个基因靠得越近,在 减数分裂时期,它们更有可能保持在一起,即: 靠得越近的两个基因,它们之间重组发生得越少。
5.5
Morgan和E.cattell (1912年)
用crossing-over(交换)这一术语来描述由于染 色体相互交换的过程产生连锁基因间的重组合.
Crossing-over的基本概念:
1、一个交叉是同源染色体对间正在发生物理互换的 地方,即:它是交换(crossing-over)的位点(site) 2、交换(crossing-over)是在同源染色体相应的染色 体片段相互交换的实际过程,该过程包括对称的 断裂和重接。(5.5) 3、交换既是原核生物也是真核生物中导致连锁基因 间遗传重组的产生的事情。
(1)重组率的测定
判断某两对特定的基因是否连锁,通过对它们的杂交F1 进行测交来确定,如果测交后代的表型比率为1:1;1:1,或近 乎这个比率,则被认为是不连锁的,如果亲本组合类型高于 预期比率,而重组型的比率又显著地低于预期的孟德尔第二 定律的比率,则说明它们是连锁的。
①重组率(recombination frequency,RF) 测交后代中重组型或交换型数目占测交后代总数目( 亲本型数目+重组型数目)的百分率定义为重组率,其计 算公式为:
两个等位基因 决定种子颜色:有色C和无色c 标准植株Wx 决定植物的淀粉合成:
支链淀粉 直链淀粉
蜡质植株wx(waxy) 支链淀粉
一条染色体形态正常 : 基因型cWx 其同源染色体基因型Cwx,C基因末端有一大而染色深的染 色组(Knob)(5.6)且在上一代时,第8染色体断裂后易位接到 了第9条染色体靠wx的末端 象这些在细胞学上能够区别的特性叫做细胞学标记 (cytological markers),而这些染色体上所带的基因称为 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s)或基因标记(gene markers)。 以上这种个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在两个座位间出现交换。 两 种 类 型 的 重 组 子 : CWx , cwx 在 F2 代 出 现 。 Creighton和Mcclintok发现一旦基因已被重组,其细胞学特 征(染色组和额外延长的染色体部分)也已经重组,而且子 代中属亲本类型的子代没有观察到细胞学标记的染色体物理 交换的发生。 5.6
5.4所示
F1果蝇自交
得到 F2果蝇2441只,F1×F1相当于做测交, 因为F1雄蝇产生的带X配子具两个基因的隐性等位 基因,Y配子上没有带所研究基因的等位基因。 F2在两种性别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 亲本型:祖母的突变性状白眼小翅或祖父野生型 红眼长翅; 也观察到很大数目的: 非亲本型(重组型):白眼正常翅,红眼小翅。 在2441只果蝇中,有900只3; + ec +

实 得

810 828 62 88 89 103
1980
sc cv sc + + sc + cv + cv

返回1

重组值计算 (1)ec-sc的重组值。 在这里我们暂不考虑 +/cv 将它放在括弧中,只考虑ec-sc这两个基因
亲组合:810+828+89+103=1830 重组合:62+88=150 RFec-sc=重组合/(亲组合+重组合)×100% =150/(1830+150) ×100%=7.6%

( 3)最后看sc-cv间的重组值 亲组合:810+828=1638 重组合:62+88+89+103=342 RFsc-cv=342/1980=17.3%
+ 810 cv 828 + 62 cv 88 + 89 cv 103 1980 图距是17.3,三个基因的线性关系我们可以画为:
ec + ec + + ec
如果杂交在互斥相(repulsion phase) c Sh/c Sh×C sh/C sh间进行,测交后得到: 重组率(RF)=1 310/44 595=2.94% 可见,无论哪种基因组合(互引相或互斥相)的交配方
式,测交的结果都是亲本型的频率很高,占97%左右,而重组 型的频率很低,仅占3%左右。显然,测得的两个特定基因座 的RF值越大,例如接近50%时,基因间的连锁关系越难以判 断,因为与基因的自由组合时的测交比1:1:1:1很接近,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利用大量的测交后代的数据方可鉴别。如 RF值越小,基因间的连锁关系越易鉴别,因为测交比率与1: 1:1:1相差甚远。
为了解释这些重组型,摩尔根提出在减数 分裂中,F1雌蝇的两条染色体间出现基因交换 。而雄蝇由于是半合子,在非同源的X和Y染色 体间不出现遗传交换。 摩尔根进一步将他的研究推进到包括其他 的性连锁的性状上去。
例:突变型
白眼黄体♀ ×
野生型 红眼灰体♂
F1 野生型
,白眼黄体(突变型) 重组表型
F2 2205只果蝇中,有1.3%的果蝇为
(1)摩尔根果蝇连锁实验
通常我们用遗传符号表示在相同染色 体上的基因。例:ab/ab 代表基因a和基因 b在相同的染色体上,用这个系统,在雌蝇 上X-连锁的基因可以用一根或二根线表示 :例wm/wm或wm//wm 雄蝇的X-连锁表示为wm/↾,而↾代表Y 染色体,摩尔根用白眼小翅雌蝇(wm/wm )与野生型雄蝇(W+ m+/↾)进行交配。
ec + + sc ec sc + + + sc ec + + cv + cv + cv 810 828 62 88 89 103 1980 RF ec-cv=192/(1788+192)=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