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新诗潮”论争的理论启示
“新诗潮”与“后新诗潮”的比较分析
“新诗潮”与“后新诗潮”的比较分析1976年,中国社会爆发了一场著名的天安门诗歌运动,由此以后,特别是80年代之后,新时期诗歌开始觉醒,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这一时期,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诗歌主题从大喜大悲的歌颂、怀念和控诉,转向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受与思考。
“新诗潮”即是当时的朦胧诗这样一股诗歌潮流,即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对诗歌的新探索。
而在80年代中期以后,一批更为年轻的“第三代诗人””(或“新生代”) 及其诸多先锋诗歌流派。
在全国各地以民间群落形式自办诗刊时报,如四川的“非非主义”、“莽汉主义”,南京的“他们文学社”,上海的“海上诗群”,杭州的“地平线诗歌实验小组”等。
以五花八门的名词来标示自我概括的艺术主张,汇成了一股朦胧诗后新诗潮,并造就了一次新的断裂和“美丽的混乱”。
而对于“新诗潮”和“后新诗潮”的不同特点,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不同的成长背景造就两种诗潮不同的思想观念可以说,“新诗潮”与“后新诗潮”有着完全不同的成长背景。
“新诗潮”的诗人们即朦胧派诗人,他们是在“文革”这一特殊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大多是家庭背景好的高干子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
最早可溯源到“文革”时期6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它最初的半公开亮相则是当时围绕某一知青点曾出现许多诗歌创作群落,尤其是“白洋淀诗歌群落”。
它是在1969年至1976年间,由北京赴河北白洋淀一带插队的一批知青构成的创作群体,主要包括芒克、多多、根子、林莽等,各种新思潮便也很快波及这里,70年代初北京青年“地下阅读”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在路上》等,也很快在白洋淀传阅,从而形成了适宜于“地下诗歌”生长的独特人文环境,也使许多成员日后成为新诗潮的主将。
1979年3月,《诗刊》发表了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由地下正式走上诗坛。
浅谈新生代诗歌
浅谈新生代诗歌在进行这个新生代诗歌创作评述之前,我有必要先对新生代诗歌的发展过程进行介绍。
新生代诗歌也被称为第三代诗歌。
1976年清明时节爆发于天安门广场的民间诗歌运动,拉开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的诗歌造山运动的序幕。
经过1978年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在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中经受凌辱困顿的不同年龄段的诗人,群体性地崛起于诗坛,以对“文革”诗风的有意识的背弃,改变了当代新诗的创作面貌。
80年代头两年之后,有关“朦胧诗”的论争还在激动人心地进行,但是,“新诗潮”的第一个浪头实际上已经过去。
当时的诗歌界,“复出”的诗人的大多数,写作上已出现停滞的现象,他们普遍难以顺利解决(或没有意识到)诗艺上的矛盾。
而“朦胧诗”(或“今天诗派”)作为一个群体,也已“失散”。
而且,由于“朦胧诗”的影响扩大,北岛、舒婷、顾城等的诗作,被许多诗歌爱好者模仿,在大量的“复制”中,原来的那种真诚的生命已变得淡薄,而蜕化为形式的、技巧性的制作。
这引起对现代诗有着执著追求的青年的不安和不满。
虽说新诗群的崛起和诗歌的艺术变革也受到过来自传统力量方面的质疑,而且诗歌在文学中的位置后来趋于“边缘化”,但在“新时期”的初始阶段,诗的发展为人广泛瞩目,诗的状况受到普遍关注。
因为诗歌“不仅为诗本身,而且为整个文学脱离…文革‟模式的转型,对文学观念和方法的探索、革新,起到推动作用”。
在政治变动带来的历史反省时期,诗歌作为时代最敏锐而充分的导体,率先承担了表达社会情绪的职责,另一方面,诗在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也使它一度在文学诸样式中处于引领潮头的前沿位置,其“先锋”姿态在文学界引起了有意义的反应。
在这一时期的诗歌艺术变革中,青年诗歌的涌现反响更大。
70年代末,一个青年诗人群的集结及其向传统的冲击与现代诗艺的突进,就形成了新时期诗歌的第一次最有革命意义和影响性的浪潮。
以谢冕为旗帜的新派评论家,把这股应运而生的现代诗潮称为“新诗潮”。
新生代诗歌是新时期文学史上除了朦胧诗之外另外一个最具影响力的诗歌流派,纵观整个新时期的诗歌发展史,大约只有新生代诗歌才达到了可以与朦胧诗分庭抗礼的思想艺术水准。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作为母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并培养学生言语能力、道德情感和思维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以教学理念的转变为基点,站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探索提高语文知识教学有效性的内在规律和科学原则。
什么是语文知识,时至今日学者们各持己见,尚未达成共识。
有人认为,在中学语文科内,语文知识是语言学、文章学、文学阅读学、写作、交际语言学的简化了的理论知识和读、写、听、说知识的总称。
[1]也有人认为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读写知识、语法修辞知识、文学知识等。
[2]本研究认为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知识系统……大致包括读写听说知识、汉语知识(即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即初步的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鉴赏的知识)四个主要领域。
但语文知识教学却越来越受到冷落,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很多,不少学者认为是教学方式机械、单一,内容呈现枯燥、乏味等表面原因所致。
笔者认为,教学理念陈旧不足以引领教学改革、不符合时展要求才是根本原因。
如何转化教学理念并提高教学效率,后现代主义为我们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向导。
“后现代”作为一个术语,最早出现于西班牙学者费得里科•德•奥尼斯1934 年编辑出版的《西班牙和拉美诗歌选集:1882 - 1932》一书中。
后来瞻明信把“后现代主义”界定为“当下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3]20 世纪中后期,西方发达国家步入后现代社会,以福柯、德里达、利奥塔等为代表的后现代思想家,对现代知识性质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引发了对现代知识性质的质疑和解构。
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在批判和继承现代主义理论和观点的基础上逐渐形成。
一、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一) 从知识的客观性到文化性现代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主观臆造更不是凭空想象的产物,而是认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本质相一致或相符合的正确反映。
这种知识的获得过程中,认识主体应抛开所有个人的主张、意见、偏见、看法、情感、认知特点以及文化传统等,从而确保获得的知识准确性和客观性,“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活动的起点,是获得一切可靠知识的惟一方法。
#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下编)
《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下编)第25-26讲1989-2000年间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一、填空题1、1993年6月,《上海文学》在“批评家俱乐部”栏目里发表与张宏等5人的对话《旷野上的废墟——的危机》。
2、文学潮流的淡化是年代的文学现象之一。
3、90年代文学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在文体样式上,出现了“长篇小说热”和“热”。
4、反思“历史”,仍是90年代文学创作的一个主题,重要作品如的《在细雨中呼喊》、《活着》;的《米》、《我的帝王生涯》;的《苍河白日梦》等。
5、从90年代初期起,被称为“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的作家都不约而同地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写作。
例如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夜泊秦淮》系列;的《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等。
6、对“当代”历史的反思性主题,在90年代文学中也有继续,如的《动物凶猛》,的《黄金时代》等。
7、八、九十年代之交的社会和文化“转型”,使得一部分作家更急迫地关注生存的精神性问题。
这方面的创作有的长篇小说《心灵史》和散文《荒芜英雄路》、《以笔为旗》;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和散文《夜行者梦语》;的小说《务虚笔记》和散文《我与地坛》等。
8、“个人化写作”,或称“写作”,是90年代作家和批评家谈论较多的话题。
9、90年代,尽管现实主义受到多种思潮特别是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但它并没有退出文学舞台,产生了的《白鹿原》、的《九月寓言》、的《长恨歌》等重要作品。
10、1996至1997年,文坛出现了一批关注社会,反映现实矛盾的现实主义作品,代表作家是有河北“”之称的谈歌、何申、关仁山。
11、由于一批反映现实矛盾的现实主义作品的集中问世,在文坛引起广泛关注,以至1996至1997年被称为“现实主义小说的丰收年”,将这批这批称为“”。
12、1998年由朱文发起的“”问卷和的“备忘”所引发的争议与批判,可视为20世纪末文坛最为重要的文学事件之一。
二、名词解释1、“人文精神大讨论”三、简答题1、90年代文学“三元一体”格局的内在构成2、“人文精神大讨论”的论争焦点和论争的意义第27-28讲1989-2000年间的诗歌和散文一、填空题1、被称为第三代诗歌运动的“”;酝酿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已经成为中国诗坛的主潮。
新诗潮和后新诗潮的比较分析
新诗潮和后新诗潮的比较分析班级:09级汉语语言文学3班姓名:廖清梅学号:090240036 二十世纪八十年是一个诗歌腾飞的年代。
在那场文化的血雨腥风过后,一种不可抵挡的文学热潮在此时掀起。
这是年轻人在沉寂后的爆发,也是诗歌的一次集体释放。
有人说这个时代一切都是新的,新的诗人,新的主题,新的诗歌······这一个无处不透露出新气息的年代被称为“新诗潮”时期。
长江后浪推前浪,在新诗潮盛行的时期,另一种力量在喧闹中缓缓崛起,他们以生活化为旗帜,迅速的占领了诗歌市场,使其后来居上形成另一种热潮。
而这股热潮很显然是建立在新诗潮的基础之上的。
他们以反朦胧的为起点,开辟了诗歌的另一时代,史学家习惯把这个由第三代诗人创造的年代称之为“后新诗潮”时期。
很显然,这两个诗歌时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使得这二者也更具可比性。
依个人之间,无论是从表面上的写作内容还是深沉次的思想情感。
这二者都是知道比较分析的。
一、产生的背景了解一个问题的本质必须就其根据,寻找其产生的背景是最具说服力的根据。
“新诗潮”产生于70年代末,在历经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文化浩劫后,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新时期的诗歌的觉醒。
是以1976年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为起点的。
天安门诗歌运动以罕见的规模。
力度表现了广大群众的情感和意愿,诗重新获得了自己的独立的政治、文化价值,它宣布了充斥诗坛的矫揉造作、陈词滥调的“诗”的死刑。
70年代逐步深入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诗歌主题从大喜大悲的歌颂、怀念和控诉,转向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受与思考。
在此期间,一大批冤假错案的平反,诗坛出现了大批归来诗人。
他们摈弃昔日那中类似于呐喊的写作手法,开始以一种朦胧的状态去感悟生活,关心社会。
用意向化的语言去描摹生活的姿态。
“新诗潮”产生于一个动荡的年代之后,那么它注定了就具有那个时代的残留,同时因为对那个年代心有余悸,害怕再次迷失在文学的暗沟之中。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新诗潮”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新诗潮”内容摘要:朦胧诗作为新时期文学中第一只报春的燕子,其所继承和开启的现代精神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某种经典和范式效应。
诗歌的实验潮流悄悄地诞生和崛起,形成了被人们称为“第三代”或“新生代”的诗歌新潮,实现了对朦胧诗的又一次跨越。
关键词:朦胧诗诗歌实验第三代诗歌五四新文化运动,拉开了中国现代白话新诗的序幕。
胡适、郭沫若等人做了最初的尝试。
之后,湖畔、新月、象征、现代、九叶等流派的诗人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创新,使中国的现代新诗有了一个崭新的发展。
历史进入20世纪50年代之后,继承延安时期文学的新理念和发展方向,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新时代文学愈来愈进入一个高度极致化写作的红色经典时代。
就人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主体或个人普遍沉沦的时期,新诗走进了一条单纯为政治服务的死胡同。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1978年底,中国的新诗迎来了她的新生。
崛起的新诗潮,即所谓“朦胧诗”就像一只报春的燕子,飞入了人们的视野。
新时期文学最壮观也是最辉煌的一页无疑是“人的归来”,而作为一只春燕的朦胧诗,显然是最早向人们传布了人的主体性复苏的信念。
顾城一语道破了这类新诗所蕴含的新质和内在价值:“是因为它出现了…自我‟。
在朦胧诗人这里,人从宏大的叙述中脱胎而出,开始被表述为具有独立价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自我。
”也正如李泽厚先生所深情感叹的:“一切都令人想起五,四时代。
人的启蒙,人的觉醒,人的主义,人性复归……都围绕着感性血肉的个体从作为理性异化的神的践踏蹂躏下要求解放出来的书体旋转。
…人啊,人‟的呐喊遍及了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郑敏内容提要:本文把后新诗潮置于新诗近百年发展的纵轴里,并以欧美诗歌史作纵深背景,对后新诗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中肯、深入的揭示。
指出当代新诗若要有健康长远的前途,就必须摆脱“崛起”心态,摆正和西方诗学的关系,并致力于挖掘中国诗学传统的精髓。
一、新诗在寻找自己。
理解“后新诗潮”的出现与特点,还得从将近百年的新诗的发展与状况谈起。
从胡适的“老鸦”,郭沫若的“女神”到如今中国新诗的近百年的旅途中,虽说新诗从无到有,已有了相当数量的积累和不少诗歌艺术的尝试,但总的说来,作为汉语诗歌,中国新诗仍处在寻找自己的阶段;寻找自己的诗歌人格,诗歌形象,诗歌的汉语特色。
新诗已经告别了古典诗歌,走出古典汉语的家族,在不停的流浪中。
它不希望自己与几千年的家族血缘有什么联系,更不希望在形体、五官上与家族成员有什么遗传上的相似。
胡适曾将这类遗传联系比做“缠脚时代的血腥气”(见《尝试集》四版自序)。
新诗已走出传统,它已完全背叛自己的汉诗大家族的诗歌语言与精神的约束,它奔向西方,接受西方的诗歌标准。
回顾这近百年的新诗的足迹,我们发现它到过下列几个世界诗歌圣地:第一站是美国,那里它采集了美国意象主义;第二站是伦敦,它采集了浪漫主义;第三站是巴黎,它采集了象征主义;第四站是柏林,它采集了歌德、里尔克。
至此,在短短约30年(1920—1950)内新诗匆匆走过西方19、20两世纪的主要流派: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
正当它打开现代主义的《荒原》时,战火和空袭打断了它的书斋思考,但在大学迁移中中国仍涌现了一批现代派诗人。
50年代后新诗转向莫斯科取经,主要遵循革命英雄主义的信条,一直延续到70年代。
十年动乱打断了诗歌的沈醉,带来怀疑、失落。
80年代初改革开放,惊喜沐浴着整个文化战线,诗歌也不例外。
几个年轻诗人在翻阅上半世纪的现代主义诗集时,发现了灰尘覆面,劫后余生的40年代的诗作,为之震惊,他们说:这些诗正是我们想写的(1),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开垦。
新诗潮和朦胧诗
新诗潮和朦胧诗将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新诗潮”称为“朦胧诗”,源于一个误解,但这一称呼形象地概括了“新诗潮”的特点,受到北岛、舒婷们的认同。
朦胧诗关于“朦胧”问题的论争,直接缘于老诗人公刘对顾城几首小诗中流露出来的悲观消沉人生观的担心,公刘一方面觉得顾城很有诗才,坦率地承认自己写不出像《生命幻想曲》那样的诗句;一方面对顾城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悲观的人生观感到“颤栗”,对顾城无所顾及地在诗中袒露消沉的思想状态和精神状态感到“惊异”。
因此,公刘怕顾城等年轻诗人误入歧途,呼吁“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同样,顾城的父亲顾工在读了顾城的《生命幻想曲》后,虽然在心中暗自为自己孩子能写出这样的诗而骄傲,却不能不为孩子的政治前途而担心。
因为在那个年代,“朦胧”就意味着现代,“现代”意味着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就意味着颓废,颓废也就意味着反动。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如果说章明发表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还只是就艺术上对朦胧诗提出批评的话,臧克家、丁力等人的批评挥动的却是政治的大棒。
臧克家在《关于“朦胧诗”》中说:“现在出现的所谓‘朦胧诗’,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也是我们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一股逆流。
”丁力更认为,章明把这些诗称为朦胧诗不准确,把问题提轻了,不应该叫“朦胧诗”,而应该叫“古怪诗”,因为朦胧还是艺术问题,而古怪就是政治问题了。
“古怪诗的出现是受国内和国外的影响。
在国内,有些人对过去的新诗重新评价,为过去不受群众欢迎的流派,如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反动派翻案,这是不好的。
”(丁力《新诗的发展和古怪诗》)因此,我们说,把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新诗潮”称为“朦胧诗”,源于对他们诗歌创作的批评,实际上,初期朦胧诗在艺术上并不很“朦胧”,较少运用整体象征,艺术上是明白的,朦胧诗论争的意义主要表现在诗歌的内容上,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就有张冠李戴之嫌,是一种误解。
然而这一误解最后却成了正解,后来虽然有许多学者为朦胧诗正名,给这个新兴的诗派一个科学的命名,并正式提出将它称为“新诗潮”。
文学理论史观后感文学思潮的演变与发展
文学理论史观后感文学思潮的演变与发展在文学领域中,理论史观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对于文学思潮的演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文学理论史观的深入探究与思考,我对于文学思潮的历史变迁以及其对于文学创作与理论的影响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与理解。
从古至今,文学思潮一直在不断变迁与发展。
在古代文学中,文学思潮集中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都对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思想的持续演变与碰撞,推动了文学思潮的发展,并且为后世的文学创作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进入近现代,文学思潮变得更加多元化与复杂化。
在欧洲文学领域,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一系列思潮相继兴起,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浪漫主义强调诗性、想象力与主体性,使作家们的文学创作更加情感化、超验化;现实主义强调客观真实与社会批判,使文学成为呈现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这些思潮的崛起与交替,不仅促进了文学形式的多样化,也推动了文学理论的不断推陈出新。
而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艺复兴等思潮的兴起,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对中国文学进行了一场革命性的改革;五四运动提倡现代性、科学性,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将文学与社会革命相联系;文艺复兴追求民族精神与现代表现形式的结合,探索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
这些思潮都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学思潮的演变与发展,不仅仅是理论的进步与完善,更是人类思想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我看来,文学思潮的演变与发展,既受到了时代进程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了作家、学者个体的创造与贡献。
正是因为思潮的演变,才有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学创作与思想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每一次文学思潮的兴起,都在为后世的文学创作与研究开辟新的空间。
新旧文学论争的看法和感受
新旧文学论争的看法和感受
新旧文学论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话题,从一些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开始,他们认为文学应该有一个新的方向,远离传统和旧的形式和风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要求。
然而,另一些人认为文学应该继续保持传统的形式和风格,因为它们已经被证明是经典和永恒的。
我认为这个话题是非常有趣和有价值的,因为它反映了不同人对文学的理解和认知。
对于我来说,我倾向于保持一个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欣赏和欣赏不同的文学形式和风格,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
然而,在我的观点中,我也相信文学应该有一个独立和自由的地位,不受任何政治或经济势力的影响和控制。
文学应该是一个表达人民思想和情感的自由和开放的领域,而不是一个政治或经济利益的工具。
总的来说,新旧文学论争是一个有意义和值得讨论的话题,我们应该保持一个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去欣赏和欣赏不同的文学形式和风格,同时也应该坚持文学的独立和自由。
- 1 -。
“后新诗潮”的论争及其理论问题
作者: 郜积意
出版物刊名: 南方文坛
页码: 16-19页
主题词: “朦胧诗”;后新诗潮;中国当代诗歌;孙绍振;诗歌创作;诗歌语言;艾略特;诗歌理论;
现代汉诗;新的美学原则
摘要: 问题的提出 1997年7月,现代汉诗学术研讨会在福建武夷山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旨是检讨现代汉诗一百年来的历史与经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的学者60人。
在最后半天的自由发言中,学者们就现今诗坛上的问题、成绩与出路各抒己见。
北京大学的洪子诚教授首先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他说,《诗刊》97年第1期选载了谢冕先生的《有些诗正离我们远去》,由于谢冕的文章很久以来不在《诗刊》上出现,这次选载说明了什么问题?紧接着福建社科院的刘登翰先生发表评论。
他说,当年(1980年)在南宁诗会上,谢冕和孙绍振为别人“看不。
袁宏道后期诗文理论之探究
袁宏道后期诗文理论之探究第一篇:袁宏道后期诗文理论之探究袁宏道后期诗文理论之探究摘要:袁宏道是晚明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
以他为核心的公安派文人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力主以心为师、“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观念。
袁宏道的思想在万历二十八年发生了急遽的变化,本文具体分析了他后期诗文理论的具体内容,及其尚“淡”,尚“质”,追求浑厚蕴藉的风格。
关键词:袁宏道诗文理论浑厚蕴藉在晚明诗文革新运动中,袁宏道作为公安派的主将,以其锐利的目光、直率的语言道出文坛积弊之所在,并与之针锋相对,一扫文坛之摹拟之风。
他的诗文理论是公安派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打破了复古派一统天下的局面,对明代和后来文学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笔者通过对袁宏道诗文理论的研究,强烈感受到他思想转换的脉络。
作为晚明文学革新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袁宏道的诗文理论是一定的时代思潮、学术文化、自身天赋及成长经历等诸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前行的发展完善的过程,表现为中郎由任性狂傲到淡定自适。
在这一过程中,中郎始终坚守“自由”和“真”的信念,用充满才情之笔,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中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一、倡“淡”万历二十九年之前,中郎受王学左派和禅宗影响颇深,又直接继承李贽的“童心说”,在诗文理论上大力推行“性灵说”。
对于他这一时期的作为,钱谦益曾评价说:“机锋侧出,矫枉过正,于是狂瞽交扇,鄙俚公行,雅故灭裂,风华扫地。
”[1]在生命的后期,中郎深入、系统地研读了大量唐宋著作。
他通过研读宋代诗文,特别是批点欧阳修、苏轼的文章,一方面为自己的诗文改革理论找到依据;另一方面也感到自己以往的文学创作过于粗率。
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和自身心境的转变,中郎开始反省以往的矫枉之论。
在悼念同是公安派的好友江盈科的文中,他说:进之才俊逸爽朗,务为新切,嘉、隆以来所称大家者,未见其比。
但其中尚有矫枉之过,为薄俗所检点者。
往时曾欲与进之言,而竟未及,是余之不忠也。
中国_新潮诗_的命运与_后现代_问题
遇见 谁和谁 是一对旧情侣还是两个老朋友 外面有
一点冷 是象征吗 左手也疲倦 中的 也 是否表明 右
手已疲倦 是不是说两个人开始相互厌倦 暗地里一直
往左边/偏僻又深入/那唯一痴痴的挂念 究竟在说什么 是
政治暗示 两次出现 左 是情思 还是子宫里生命的运
动轨迹 我们什么也不敢肯定 甚至什么也不敢猜测 只好
苍白 徒劳的 无论怎样细读 结果都是 字字明白依然不
知所云 所有走进这神圣殿堂的努力都是徒劳 下面是我
们的阅读过程
第一节第一行有 日 逝 去 这样的词 显得很文雅
说白了 好像是 一天过了又一天 的意思 第二行有两个
指称符号 某种东西 你 前者指什么是没法了解的
你 大概是诗人自称 等于自己与自己对白 要么指读
第 22 卷 第 1 期 2001 年 1 月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Lingling Teachers College
Vol.22 No. 1 Jan. 2001
中国 新潮诗 的命运 与 后现代 问题*
范 颖 中山大学 中文系;广东 广州 510275 摘 要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的 新潮诗 运动曾经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然而 对新潮诗进行艺术形式及意 义内容上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出 这种 新潮诗 虽然锐 劲十足 却缺少传统的支撑 显得 没有意义 尽管理 论界从后现代主义为它找理论根据 它还是很不争气地 匆匆衰落了 这一现象说明 文学艺术的生长和存在是 有其自身的文化土壤和艺术规律的 盲目模仿或故弄玄 虚 都不可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关键词 新潮诗; 文本分析; 后现代主义; 传统 中图分类号: I2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20(2001)01-0069-04
新诗潮和后新诗潮的比较分析
新诗潮与后新诗潮的比较分析70年代末,尤其是80年代之后,诗歌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
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
朦胧诗在当时作为一种新诗潮,是七八十年代之交中国大陆文坛上令人瞩目的诗歌现象。
就在“朦胧诗”受到保守的、教条主义的艺术标准的则难事,另一些更年轻的大学生诗人迅速“崛起”,他们脱胎与“朦胧诗”而又很快地超越了“朦胧诗”,以“pass北岛”的勇气把新诗潮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这些诗人被称为“后朦胧诗人”、“后新诗潮”、“新生代”和“第三代诗人”等。
可以说新诗潮与后新诗潮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与区别。
两种诗潮产生渊源和主要方向的比较总体上看,“朦胧诗”的发展以它的“命名”为分界,分为“前朦胧诗”阶段和命名后的论争和影响阶段。
前者基本上存在于地下和民间,后者主要发生在公开的诗坛。
“前朦胧诗”阶段。
在1980年“朦胧诗”被命名之前,自70年代中,这类诗作就开始较多地出现了,但它们基本上只流传于民间,以食指、芒克为最先,北岛、江河、舒婷、顾城等继之。
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如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芒克的《城市》、《天空》,北岛的《回答》,顾城的《生命幻想曲》,舒婷的《船》。
从1980年开始到1983年,“朦胧诗”发展进入了公开诗团,开始了他的影响与论争时期。
1980年后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
“朦胧诗”已经开始为公开接纳。
不过,所代表的作品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艺术风格,而另一些更加充分地体现了他们不同于现实主义传统的新的审美追求的作品,则引起了较大的争议。
所以,紧接着便出现了章明在《诗刊》上发表了的《令人气闷的“朦胧”》的文章,“朦胧诗”由此得名。
而“新生代”或“第三代”是一个相当庞大而又十分庞杂的群体,尽管是一个复杂的集群,方向众多,头绪纷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师心使气”性灵”缘情” “ “ 等一系列与个体 代 言诗 的 疏离 ,首 先 意 味 着从 利 益 均 等 的 写作相关 的诗歌类型 。但在时间与数量上 角度对个体生存利益 的维护。人们或许会 都无法与代言诗相 比。中国当代的时代背 提 出疑问 ,诗歌的代言角色强调 的恰恰 是
景 决定 了其 诗 歌 选 择 是 “ 言 ” 代 的诗 歌 , 而 国家 、 民族 和 集体 的利 益 。 怎么 可 能会 造 成 非 个 体承 担 的 诗歌 。 由于 国家 主 义 和 民族 对 个 体 的 伤害 ?为 什 么个 体 承 担 的诗歌 在
代 诗 歌 的学 者将 不 难 看 出这 一 主 张背 后 的 落 实 到个 体 写 作 的层 面并 进 而 培 养 出一 种
“ 识 形 态 ” 味— — 在 1 8 年 代 之 前 , 意 意 90 甚 对 久 已成 型 的 写作 模 式 的对 抗 时 ,是 否 也
至在 “ 胧 诗 ” 朦 阶段 , 歌 写作 一 直 未 能 摆 意 味 着一 种 新 的 意识 形 态 的 出现? 特别 是 诗 脱外在 “ 言” 代 的角 色 , 把诗 歌 写 作 当 作 即
新 诗 潮 的缺 陷恰 恰 在 于过 分 迷 醉 自我 而 损 可 以 看 作 是 对 中 国 诗 歌 史 现 象 的 简 要 概
这里 的“ 代言 ” 主要 是 指 为 时代 代 言 , 为 害 了诗歌 价 值 。这 样 的描 述 虽 然未 免 挂 一 括 。 漏 万 .但 大 体上 可 以反 映 目前关 于后 新 诗 民生代 言 , 国家 或 民 族利 益 代 言 , 为 即诗 歌 潮 的 某种 争 论趋 向 。 过 , 文 所关 注 的并 所 表 达 的应 当 是公 共 生活 中 的普 遍愿 望 与 不 本 个 所 不 是 给上 述 论 争 下 一 个 确 定 不 移 的结 论 , 要 求 。而 “ 体 承 担 诗 歌 ” 要 表 达 的 只是
社会 科 学论 坛
I9 。
文学 ・ 历史
别 开来 , 样 的划 分还 是 必 要 的 , 不 仅 简 终 必 然要 关 涉 到一 个人 的道 德 素 质及 其 伦 这 它 便 而有 效 , 且有 助 于 主题 的展 开 和论 说 。 理 立场 , 就 意味 着 , 判 一 部 诗 歌作 品 很 而 这 批
意见 纷 纭 。 相 当一 部 分 的学 者 看 到后 新 有
一
种 建立 在 理解 基 础 之上 的更 具 说 服力 的
诗 潮 的诗 歌 写作 是 一 种 “ 人 化 写作 ” 尽 梳 理 和描 述 。摆 在 我 们 面前 的问 题 是理 论 个 ,
管 对 个人 化 没有 确 切 的定 义 。一个 关 注 当 应 该 如何 面对 或者 解 释 这种 状 况 ,当诗 歌
文学 ・ 史 历
¨ 新诗 潮 ’ 争 的 理 论 启 示 后 ’ 论
后 新
口宋
毅
诗 潮
争 的
[ 内容摘要 ]本文从利益和审美的角度论述 了诗歌 由个体承担的理论前提。文章认
理
为, 由个体承担 的诗歌 自觉疏 离群体代 言诗 , 效克服认 同谬误 , 有 追求写作的独 立 自
后
在 诗 歌史 上 ,由于代 言 诗 借 助强 大 的思 想 理 论 作支 撑 .与 之相 对 的 个 体诗 歌 写 作 常
自然地 会 和作 者 的思想 立 场 与道 德 观 念 相
新 诗 潮 论 争 的
理
比附 ,最后 的结 果可 能 会 造 成对 诗 歌 作 者
受 到 抑制 , 因此 , 中 国诗 歌 史上 虽 然 出现 生存利益的伤害。 在 正是基于此种认识 。 对于
在 我 看来 , 然人 们 的立 足 点 不 同 , 价 也 虽 评
一
己的情绪 、 心理 、 意识等。虽然这一区分
各 自有 别 。 但其 实 已显 露 出某种 一 致 性 , 即 未 免 有化 约 的 倾 向 ,但 为 了 与我 们所 讨 论 已然 承 认 “ 新 诗 潮 ” 一 种 “ 体 承 担 的 后 是 个 的“ 体 承 担诗 歌 ” 利益 和 审 美 等方 面 区 个 在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当学 者们 以个 人化 写 作对 “ 新 诗 潮 ” 歌 后 诗
种 宣传 或 斗 争 的工 具 ,因此 “ 人 化 写 持 肯 定或 否 定 的态 度 时 ,其 中又 体 现 为 怎 个
作 ”成 了反拨 宣 传性 或 工 具 性写 作 的有 效 样 的学 术 动 因 与心 理 逻辑 ? 手 段 。 反 , 另 一种 观 点 的学 者却 认 为 诗 相 持
主义 的强 大 影 响力 .中 国诗 歌 的 写作 者 们 个 体 利 益 的维 护 上会 更 为 有 效 ?这种 问题
论 启
不
从 一 开始 就 自觉或 不 自觉 地 为 了 国家 和 民 显 然 已经超 出 诗歌 或 者 文 学 的范 围 ,实 质 族 的利 益 而从 事写 作 。这 一 目标 实 际 上 是 上 是 个 体利 益 与集 体 利益 相 互 制 衡 的社 会 整 个 民族 心理 的共 同诉 求 .这种 共 同的 心 学 问题 。 照哈 耶 克 的观 点 , 个 社会 的 良 按 一
足 性 , 而为诗 歌 艺术在 审美领 域 的探 索提供 了更 大 的 可能 。 从
论 启
示
[ 键 词]个体承担的诗 ; 关 代言诗 ; 理论启示。 [ 作者简介]宋 毅 , 福建莆田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和大众文化研究。
。 我们 应该 有 更 多 冷静 的解 析 , 迄 今 为 止 。 们 关 于 后 新 诗 潮 的 看 法 诗 歌 ” 对 此 , 人
歌写作的 “ 代言”角色并未损害诗歌 的价
值 。 歌史 的事 实是 , 些 伟 大 的诗 歌 都 自 诗 那
觉 或 不 自觉 地 充 当 “ 言 ” 代 的角 色 , 而 后 因 从 中 国诗 歌 史 的 角度 看 。 “ 体 承担 与 个 的诗歌 ” 对 的是 群 体代 言 诗 歌 , 相 这种 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