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语言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师语言中的爱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

教师语言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原则、适应教育对象心理、遵循语言规律的一种职业语言。

教师的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和基本手段。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应运用最完美的语言去启迪、影响、感染学生的心灵世界,去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这种最完美的语言,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它除了应该具有人类一般交际语言的共性,还具有教师语言的特殊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文中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教学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

”我觉得教师的语言不管在何种场合、何种时间,都应该具有艺术性,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

大家可能见到过这样一个师生之间最常见的对话:
1、对犯错误的学生
老师:你这个学生到底怎么回事,明天叫你家长来,听见了吗?
另一名老师:孩子,和老师说说怎么回事呀,下次可要注意。

2、对课堂上学生们的异议
老师:安静,全都听我说。

另一名老师:同学们,有什么不同意见吗?你说说。

3、对考试不及格的学生
老师:你们几个怎么又不及格?你们几个影响了全班的成绩,知道吗?下次如果要是再不及格,你们就不用来上学了。

另一名老师:跟老师说说是怎么回事?是老师讲课你们听不懂呀,还是试题太难?
看完这样的对话,我想肯定会引起我们的思考,它反映了一个真实的问题,而且我们现在许多的老师还在重复着这样的错误,我们脱口而出的缺乏爱的语言正在扼杀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

我们天天和学生在一起打交道,难免会遇到一些令人气愤甚至使人不能忍受的事情。

有的学生不遵守纪律、有的学生任性顶撞老师。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处理的时候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特别是言语上。

小学生的逆反心理本来就很强,如果教师说出一些过气过激的话,可能会使学生在人格
和感情上受到伤害,反而产生更加抵触的心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上巨大的不幸与失败,其根源常常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所以,我们应该用饱含艺术和爱心的语言来避免这种不幸与失败。

一、教师的语言应该是“真情之语”。

与学生的语言交流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不管是对优秀生的赞美,还是对后进生的批评,都需要我们付出真情。

有人说:“感动,是最好的教育!”用充满真情的语言去感动学生应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

斯霞老师为人和蔼可亲,细致耐心,有时即使有充分的理由去责难学生,也总是轻声细语,像个慈爱的母亲,苦口婆心地进行诱导。

在她的影响下,凡经她教育的学生都十分讲究文明礼貌,没有粗野无礼的行为,甚至那些原来性格暴躁的学生,在斯霞老师耳濡目染的熏陶下,也开始自觉改变不良的性格。

二、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尊重之语”。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学生的心是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稍不小心就坠地破碎,特别是差生。

“全班最笨的就是你,又是倒数第一,下次再这样你就不要来学校了。

”这种挖苦的话语是对学生的羞辱和威胁,只会增加学生对老师的恨,学生的学习及其它方面更会越滑越远。

其实,差生的自尊心也很强,我们不要动辄就威胁学生;而应多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不管是在哪方面有了一丁点儿的进步,我们都要给予或者当着全班学生进行表扬,使差生看到一点点希望的曙光,增强追求上进的信心。

请看一个事例:学生迟到了,低着头默默地站在教室门口。

老师:看看表都几点了,还来上学干嘛,还不如呆在家里呢!学生:老师,公共汽车半路坏了,我是跑着来
上学的。

老师:公共汽车坏了,别人坐的车怎么不坏,单单你坐的坏?我看你还是跑着回家吧!再看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处理。

老师看到学生气喘吁吁地走进教室。

老师:看满头大汗,出了什么事?学生:半路上公共汽车坏了,没办法,我是跑来的。

老师:为了学习,为了班级荣誉,你能跑着来上学,这种精神非常好。

希望你在各方面都像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同样一件学生迟到的事,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教育效果。

第一位老师,站在学生的对立立场,对学生讽刺挖苦。

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心里已经和老师对立起来。

第二位老师,有一颗爱护学生的心,站在学生的立场,说出的话让学生
感到温暖。

这样的做法并不代表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进行袒护、放纵,而是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学生,让学生从迟到的尴尬中走出来,恢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还学生一份尊重、信任和理解。

我想学生会从尊重中感到一种力量,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三、教师的语言应该是“激励之语”。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与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

”激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中言语的激励则较为普遍。

综观一些名师的课堂,我们常有这样的感慨:他们的高明之处更多的是在于善用激励之语,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

教师充满激励的语言,能让学生不断地获得走向成功的动力。

例如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可以说:“真是与众不同,多么富有创意的思考啊。

你有一双智慧的眼睛,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真了不起!”“谁来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说错了不要紧,老师最喜欢举手的同学,因为你们是最自信的人。

”……一句句激励的话语让每个学生都有了前进的动力。

再比如特级教师窦桂梅常常这样激励学生——对回答得不对的学生说:“感谢你为同学们提供了思考!”对回答时不够流畅,声音小的学生,反复启发仍不理想的学生说:“理解他吧,他把自信藏在心里了。

”对答错的学生说:“也表扬你,表扬你的勇气!”一句句激励的话语让每个学生都有了学习的信心。

教师的语言艺术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归根结底离不开爱,爱是一切教育的源泉,在我们的语言中只要有爱,学生就会体会到真情、感受到尊重,才会有前进的动力。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或是火一般热情,或是水一般柔顺,或是浓淡适宜的不愠不火,但无论怎样,用饱含爱意的语言将学生置于轻松的环境、民主的氛围、愉悦的情趣中,令学生主动积极去学,愉悦快乐求知,便是我们的最大成功。

“语言不是蜜,却能黏住一切。

”善用巧用语言应该是我们教师的一大特色,发挥我们的优势,让学生在我们美好和谐的语言环境中健康、茁壮成长!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教师的语言艺术更为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文中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教学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

”我觉得教师的语言不管在何种场合、何种时间,都应该具有艺术性,体现我们对学生的爱。

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中西教育的最常见的对话,与大家分享一下:
1、对犯错误的学生
中国:你这个学生到底怎么回事,明天叫你家长来,听见了吗?
西方:孩子,和老师说说怎么回事呀,下次可要注意。

2、对课堂上学生们的异议
中国:安静,全都听我说。

西方:同学们,有什么不同意见吗?你说说。

3、对考试不及格的学生
中国:你们几个怎么又不及格?你们几个影响了全班的成绩,知道吗?下次如果要是再不及格,你们就不用来上学了。

西方:跟老师说说是怎么回事?是老师讲课你们听不懂呀,还是试题太难?
看完这样的对话,似乎很可笑,但是它却反映了一个真实的问题,而且我们现在许多的老师还在重复着这样的错误,我们脱口而出的缺乏爱的语言正在扼杀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

我们天天和学生在一起打交道,难免会遇到一些令人气愤甚至使人不能忍受的事情。

有的学生不遵守纪律、有的学生任性顶撞老师。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处理的时候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特别是言语上。

小学生的逆反心理本来就很强,如果教师说出一些过气过激的话,可能会使学生在人格和感情上受到伤害,反而产生更加抵触的心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上巨大的不幸与失败,其根源常常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所以,我们应该用饱含艺术和爱心的语言来避免这种不幸与失败。

我们的语言要多尊重少威胁。

学生的心是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稍不小心就坠地破碎,特别是差生。

“全班最笨的就是你,又是倒数第一,下次再这样你就不要来学校了。

”这种挖苦的话语是对学生的羞辱和威胁,只会增加学生对老师的恨,学生的学习及其它方面更会越滑越远。

其实,差生的自尊心也很强,我们不要动辄就威胁学生;而应多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不管是在哪方面有了一丁点儿的进步,我们都要给予或者当着全班学生进行表扬,使差生看到一点点希望的曙光,增强追求上进的信心。

比如对回答得不对的学生说:“感谢你为同学们提供了思考!”对回答时不够流畅,声音小的学生,反复启发仍不理想的学生说:“理解他吧,他把自信藏在心里了。

”对答错的学生说:“也表扬你,表扬你的勇气!”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找到自信和勇气。

和学生的交流要多关爱少记帐。

“你这样做已经是第五次了,下次在这样我就……”这种记帐式的教育,学生根本就不在乎,反而心里会想:无论我怎么做你就是不喜欢我,在你眼里我就是一个坏学生,反正已有这么多次了,无所谓了。

其实,每个学生都想表现自己而引起老师对他的注意。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探其原因,不能一古脑儿地训斥学生。

因此,我们在课上应多以微笑、关爱的目光投视学生或走近轻抚一下学生的脑袋,让其觉得老师每时每刻都在注意、关心、爱护自己,因而学习也更有信心,也不会做让老师生气事情了。

我们在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中尽量少说三句话: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

这三句话涵盖了我们望“生”成龙的急切心理。

这种期待虽然无可厚非,但这三句话的不断重复会达到怎样的教育效果,究竟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我们现在经常在上课之前提醒自己:切勿使用语言暴力,就是这个道理。

有时候,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就会损伤一个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在语言方面对自己的要求一定要严格。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或是火一般热情,或是水一般柔顺,或是浓淡适宜的不愠不火,但无论怎样,置学生于轻松的环境、民主的氛围、愉悦的情趣中,令学生主动积极去学,愉悦快乐求知,便是我们的最大成功。

“语言不是蜜,却能黏住一切。

”善用巧用语言应该是我们教师的一大特色,发挥我们的优势,让学生在我们美好和谐的语言环境中健康、茁壮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