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对比阅读答案
《小池》阅读答案
《小池》阅读答案《小池》阅读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池》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池》阅读答案篇1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①泉眼:泉水的出口,因为小,故称泉眼。
②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③尖尖角:还没有放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一、(1)这首诗清新活泼,情趣盎然。
请你展开合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二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2)诗的三、四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3)这首诗写景很别致,能体现“小”的景物有哪些?(4)请你说说“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比喻义。
(5)“惜”字和”爱”字用得好在哪里?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人们常用来赞美什么?二、(1)小池风物有哪些特点?(2)诗紧紧围绕试题“小池”来选择景物,试做简要赏析。
(3)这首诗歌有什么深刻寓意?请用一句话表达。
(4)在这首小诗中,“小池”是一个具有怎样意境的所在?请作简要的赏析(不少于60个字)。
【参考答案】一、(1)(准确体现原诗的意思,1分;语言具体形象,1分。
共2分)示例:清幽静谧的小池里,澄澈透明的水流从细小的泉眼中缓缓而出,轻轻悠悠,悄无声息;柔和煦暖的斜阳下,池边的绿树将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晶莹剔透的水面上,风姿绰约,媚态可掬。
池水无声人有情,好一幅小巧精致、柔美和谐的宜人画面!(2)(赏析角度合理,1分;语言流畅,清楚明白,1分。
共2分)示例:这两句诗选景角度巧妙自然,极富生活情趣。
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3)泉眼、细流、尖尖角、小池(题目)(4)比喻新人崭露头角杨万里小池或新生事物刚刚出现。
(5)诗人以一个”惜”字和”爱”字赋予泉眼、树荫以人的感情。
小学语文古诗文阅读与训练(八)附答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直译:西湖到底是处在六月中,风光与其他时节都不同。
连天的荷叶无边无际,格外碧绿,映照着阳光的荷花,也异常红艳。
2、这是一首写景诗,写得是夏天,作者选用的景物是荷花。
前两句写诗人面对六月的西湖风光,发出由衷的赞叹,后两句抓住了与四时风光不同来描述。
3、相关考题(1)“晓出”的“晓”指的是()。
(2)“别样”的意思是()。
(3)这首诗是南宋大诗人()送朋友()时写的一首诗,送朋友的时间是(),地点()。
(4)这首诗描绘的是夏日的景色,你从哪句诗能够看出来?答案:(1)早晨(2)特别(3)杨万里、林子方、早晨、西湖《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1、直译: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皇宫里才有,平常百姓家哪里能听见几回?2、《赠花卿》意思就是(以此诗)赠送给花敬定。
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这句说战乱勘定后的成都,主将大张筵席,尽情作乐。
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天上:双关语,虚指指天宫,实指皇宫。
3、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
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准确描述。
2、重点字词: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3、直译: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4、相关考题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被人称为诗仙,王维被后人称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阅读附答案
事,或与对方交谈时,有意离题,说到别的事情上去了。这个成语就出自本 篇短文,它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①比,及、等到;反,通“返”②如之何,该怎幺办③已之,免掉他④ 左右,指齐宣王周围的人 11、B 12、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翻译:您有一位臣子把妻 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游览。 13、顾左右而言他。)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 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幺开心事 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 停下来,小牧童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 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 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 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 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幺专注 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 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 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 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 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阅读附答案】 (1)“歌声振林樾”中的“振”字用得很好,好在哪里?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歌的内容。 (3)这首短诗又怎样的写作特点? 参考答案: (1)(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2)(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正唱着歌,忽然他闭口不唱了,因为他看见了 一只想要捕捉的知了。) (3)(善于抓住事物瞬间的特点加以描写,反映人物独特的心理状态,有
古诗比较阅读《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古诗比较阅读《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古诗比较阅读《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篇1—课后反思小学五年级下册有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如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教授这首诗时,按照常规教学,让同学们理解了诗面意思后,反复朗读。
当学完诗文在学后质疑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这首诗从题目可以看出,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送他的朋友林子方的,可是整首诗却都是写西湖美景的,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那么题目和表面诗文看起来似乎没有关系,那么作者又为什么这样成诗呢?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事先没有充分的考虑,便先肯定了她的这种质疑精神,告诉她等老师回去仔细研究后再给你做以解答。
下课后,我仔细查阅了教师用书,上边并没有详细交代。
是呀,小学五年级以前也学过了几首送别诗,比如:《赠汪沦》、《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无一不在诗文中对题目中的离别含义有所体现,而惟独《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在表面看来题目和诗文没什么关联,于是我便在网上进行了大量的查阅,其中有一个网名叫水月心的作者对这首诗有如下诠释:净慈寺外,携手同游身影依稀可辨;古道飞扬,并行漫步的足迹悠然未失,林阴丛中,惊起的飞鸟尚在盘旋;相交的知己,此时却在哪里?湖畔的小路上,故人的车马早已远去。
手仍举着招摇,他还能否看见?他乡路远,一别不知又何年。
唉!千般万般不如愿,更添离别思念。
独坐湖边,不觉生艳阳。
微风拂面,满湖荷叶频频变,远上接天,似思念无垠无边;朝阳撒金,红荷金装别样艳,曼舞翩翩,恰友情花开胜当年。
故友已远,新人未来,怎知天不从人愿?振作起身,精神抖擞,青山依旧在,花开花落情不变。
闲吟:千年古刹,小树林阴,盛夏鸣蝉闲,莲叶无穷碧;故人西去,一别千里,凭湖怅离情,荷叶别样红。
如果如水月心所述,那么诗文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与诗题的关联也不难理解,看似没有关联,其实关联无处不在!正由于今朝的离别,作者才倍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同。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下册比较•探究 诗词三首北师大版练习题八十六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下册比较•探究诗词三首北师大版练习题八十六第1题【单选题】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意思是:西湖四季的风光都很美,毕竟最美的还是荷花盛开的六月间。
B、三、四句用对偶和对比的手法描写景物,色彩鲜明:蓝天衬托下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仿佛与天相接;朝阳映照下的荷花显得格外红艳。
C、全诗紧扣一个“送”字,抒发了诗人与林子方临别时难舍难分的无限伤感之情。
D、诗人用眼前的美景告慰友人,冲淡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感情更显得含蓄深沉。
【答案】:【解析】:第2题【多选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描写的是( )A、水仙花B、荷花C、莲花【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比一比,组词语。
蓉______ 乱______榕______ 毡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王昌龄《采莲曲》描写的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采莲曲》是______代诗人______的一首五言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理解性填空。
①《采莲曲》中人花相映,采莲少女衣脸和荷叶、荷花相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②描写采莲少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③“人面桃花相映红”和王昌龄《采莲曲》中的两句诗含义相同,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请把“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中的词语按照你理解的顺序排列。
【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品析“乱入池中看不见”中的“乱入”一词的妙处?【答案】:【解析】:第11题【问答题】“芳草”历来是别离主题吟咏的意象之一,如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内外阅读理解(含答案)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内外阅读理解(含答案)第六单元课内阅读+类文阅读第15课《古诗二首》【课内阅读】(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用“○”画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诗句描写的是( )的美景。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3.诗中描写的景物是()和()。
4.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二)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绝句》的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____。
2..这首诗描绘了( )、( )、( )、( )、( )、( )六种景物。
3.诗中描写颜色的词是( ),描写声音的词是( )。
4.诗中动态描写的句子是___ ___;静态描写的句子是___ ___。
5.诗中两个对( ) ,黄鹂对( ),( )对上,翠柳对( ),( )对东吴千秋雪对( )。
6.说一说“两个黄鹏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类文阅读】池上小娃撑小艇,偷果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比一比,再组词.撑( )艇( )偷( )采( )踪( )掌( )挺( )愉( )彩( )综(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3.请你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小娃: ____艇: ____白莲: ____不解: ____踪迹: ____4.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6课《雷雨》【课内阅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
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天亮起来了。
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雨停了。
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蝉叫了。
蜘蛛又坐在网上。
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照样子,写词语。
例:越来越亮越( )越( ) 越( )越( ) 越( )越( )2.短文是按照()的顺来写的,先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的景色。
【2018最新】杨万里《小池》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杨万里《小池》阅读答案1.这首诗清新活泼,情趣盎然。
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二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的三、四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1.(准确体现原诗的意思,语言具体形象。
)示例:清幽静谧的小池里,澄澈透明的水流从细小的泉眼中缓缓而出,轻轻悠悠,悄无声息;柔和煦暖的斜阳下,池边的绿树将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晶莹剔透的水面上,风姿绰约,媚态可掬。
池水无声人有情,好一幅小巧精致、柔美和谐的宜人画面!2.(赏析角度合理,语言流畅,清楚明白。
)示例:这两句诗选景角度巧妙自然,极富生活情趣。
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赏析】这首诗写了初夏河塘的动人情景。
在幽静的小池边,细细的泉水从泉眼出默默的流出来,好像泉眼在爱惜他们,不愿多流一点似的,绿树倒映在水中,似乎他喜欢这晴天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刚钻出水面,才露出一个尖尖的角,就有一只蜻蜓立在它的头上。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初中诗歌阅读】杨万里《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对比阅读答案
【初中诗歌阅读】杨万里《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对比
阅读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小题。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比较
阅读
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小题。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
.
《小池》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描写的是荷花,但写的是不同生长期的荷花,请作简要概括,然后指出各自的特点。
2
.
《小池》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描写对象都一样,但写法各有不同,请具体谈一谈。
3
.这两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请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参考答案:
1
.《小池》写的是四、五月份刚发芽的荷花,特点是嫩;《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的是夏天的荷花在傍晚时分夕阳照在上面分外的红艳。
特点是红。
2
.
《小池》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
“小”处着笔,细致入微;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大”处着眼,境界开阔。
3
.言之成理即可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诗词三首练习(已纠错)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一、用课文原句填空。
1.春色三分,__________,__________。
细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荷叶荷花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莲说》中表明君子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析及赏析。
1.简析《采莲曲》是怎样写人的?答:2.请赏析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答:3.周邦彦《苏幕遮》抒发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思?你从哪些诗句看出?答:三、读下面两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
(一)采莲曲李亚如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二)曲池荷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试比较李亚如和王昌龄的《采莲曲》,在写人影与歌声上有什么不同?答:2.卢照邻《曲池荷》与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不同?答:四、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荷叶母亲冰心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很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子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院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姐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到了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外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飘在水里。
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诗词三首练习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一、用课文原句填空。
1.春色三分,__________,__________。
细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荷叶荷花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莲说》中表明君子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析及赏析。
1.简析《采莲曲》是怎样写人的?答:2.请赏析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答:3.周邦彦《苏幕遮》抒发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思?你从哪些诗句看出?答:三、读下面两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
(一)采莲曲李亚如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二)曲池荷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试比较李亚如和王昌龄的《采莲曲》,在写人影与歌声上有什么不同?答:2.卢照邻《曲池荷》与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不同?答:四、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荷叶母亲冰心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很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子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院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姐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到了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外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飘在水里。
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三首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最新版】
类文阅读-1 古诗三首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选出下列词语在古诗中的意思。
惜:()A.可惜 B.珍惜 C.爱惜 D.痛惜
尖尖角:()A.蜻蜓尖尖的尾巴 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 C.尖尖的树枝 D.尖尖的莲蓬
2.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没有描写到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泉水()柳枝()树荫()荷叶()荷花()蝴蝶()蜻蜓()
3.这首诗清新自然,写的景物虽不多,却勾画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
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或者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 C B
2. 画“√”:泉水、树荫、荷叶、蜻蜓画“×”:柳枝、荷花、蝴蝶
3.例:我体会到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1.写出诗中下列字的读音。
系()藜()沾()
2.试着用现代文写出后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3.从前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描写了作者()时的所见所闻。
A.春日赏花
B.夏日淋雨
C.春日远足
D.夏日游园
4.从诗人的描述中,我们领略到了一个()的春天(双选)。
A.草长莺飞
B.生机勃勃
C.色彩缤纷
D.花红柳绿
1.jì lí zhān
2.春日时雨时晴,杏花开时,小雨落在身上,衣服欲湿未湿,杨柳风最柔,吹到脸上也不觉得冷。
3.C
4.BC。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三首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类文阅读-1 古诗三首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选出下列词语在古诗中的意思。
惜:()A.可惜 B.珍惜 C.爱惜 D.痛惜
尖尖角:()A.蜻蜓尖尖的尾巴 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 C.尖尖的树枝 D.尖尖的莲蓬
2.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没有描写到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泉水()柳枝()树荫()荷叶()荷花()蝴蝶()蜻蜓()
3.这首诗清新自然,写的景物虽不多,却勾画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
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或者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 C B
2. 画“√”:泉水、树荫、荷叶、蜻蜓画“×”:柳枝、荷花、蝴蝶
3.例:我体会到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1.写出诗中下列字的读音。
系()藜()沾()
2.试着用现代文写出后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3.从前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描写了作者()时的所见所闻。
A.春日赏花
B.夏日淋雨
C.春日远足
D.夏日游园
4.从诗人的描述中,我们领略到了一个()的春天(双选)。
A.草长莺飞
B.生机勃勃
C.色彩缤纷
D.花红柳绿
1.jì lí zhān
2.春日时雨时晴,杏花开时,小雨落在身上,衣服欲湿未湿,杨柳风最柔,吹到脸上也不觉得冷。
3.C
4.BC。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三首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最新】
类文阅读-1 古诗三首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选出下列词语在古诗中的意思。
惜:()A.可惜 B.珍惜 C.爱惜 D.痛惜
尖尖角:()A.蜻蜓尖尖的尾巴 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 C.尖尖的树枝 D.尖尖的莲蓬
2.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没有描写到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泉水()柳枝()树荫()荷叶()荷花()蝴蝶()蜻蜓()
3.这首诗清新自然,写的景物虽不多,却勾画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
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或者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 C B
2. 画“√”:泉水、树荫、荷叶、蜻蜓画“×”:柳枝、荷花、蝴蝶
3.例:我体会到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1.写出诗中下列字的读音。
系()藜()沾()
2.试着用现代文写出后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3.从前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描写了作者()时的所见所闻。
A.春日赏花
B.夏日淋雨
C.春日远足
D.夏日游园
4.从诗人的描述中,我们领略到了一个()的春天(双选)。
A.草长莺飞
B.生机勃勃
C.色彩缤纷
D.花红柳绿
1.jì lí zhān
2.春日时雨时晴,杏花开时,小雨落在身上,衣服欲湿未湿,杨柳风最柔,吹到脸上也不觉得冷。
3.C
4.BC。
杨万里《小池》阅读(答案)
杨万里《小池》阅读(答案)杨万里《小池》阅读(答案)《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下面是杨万里《小池》阅读答案及赏析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①泉眼:泉水的出口,因为小,故称泉眼。
②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③尖尖角:还没有放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杨万里《小池》阅读答案(1)这首诗清新活泼,情趣盎然。
请你展开合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二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2)诗的三、四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3)这首诗写景很别致,能体现“小”的景物有哪些?(4)请你说说“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比喻义。
(5)“惜”字和”爱”字用得好在哪里?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人们常用来赞美什么?【参考答案】(1)(准确体现原诗的意思,1分;语言具体形象,1分。
共2分)示例:清幽静谧的小池里,澄澈透明的水流从细小的泉眼中缓缓而出,轻轻悠悠,悄无声息;柔和煦暖的斜阳下,池边的绿树将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晶莹剔透的水面上,风姿绰约,媚态可掬。
池水无声人有情,好一幅小巧精致、柔美和谐的宜人画面!(2)(赏析角度合理,1分;语言流畅,清楚明白,1分。
共2分)示例:这两句诗选景角度巧妙自然,极富生活情趣。
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3)泉眼、细流、尖尖角、小池(题目)(4)比喻新人崭露头角杨万里小池或新生事物刚刚出现。
(5)诗人以一个”惜”字和”爱”字赋予泉眼、树荫以人的感情。
泉眼爱惜,树荫爱恋,富有情趣。
这句诗常被人们引用来赞美年轻人在学业、事业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初露头角,前程远大。
《赏析》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三首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最新)
类文阅读-1 古诗三首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选出下列词语在古诗中的意思。
惜:()A.可惜 B.珍惜 C.爱惜 D.痛惜
尖尖角:()A.蜻蜓尖尖的尾巴 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 C.尖尖的树枝 D.尖尖的莲蓬
2.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没有描写到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泉水()柳枝()树荫()荷叶()荷花()蝴蝶()蜻蜓()
3.这首诗清新自然,写的景物虽不多,却勾画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
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或者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 C B
2. 画“√”:泉水、树荫、荷叶、蜻蜓画“×”:柳枝、荷花、蝴蝶
3.例:我体会到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1.写出诗中下列字的读音。
系()藜()沾()
2.试着用现代文写出后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3.从前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描写了作者()时的所见所闻。
A.春日赏花
B.夏日淋雨
C.春日远足
D.夏日游园
4.从诗人的描述中,我们领略到了一个()的春天(双选)。
A.草长莺飞
B.生机勃勃
C.色彩缤纷
D.花红柳绿
1.jì lí zhān
2.春日时雨时晴,杏花开时,小雨落在身上,衣服欲湿未湿,杨柳风最柔,吹到脸上也不觉得冷。
3.C
4.BC。
2021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内阅读和类文阅读真题名师汇编(含答案)
2021年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课内外阅读名师汇编(15《古诗两首》16《雷雨》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8.《太空生活趣事多》园地6)第一部分课内阅读15.《古诗两首》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
这首诗描写的是 (地点) (季节)的美丽景色。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毕竟西湖六月中( ) ①竟然②到底(2)风光不与四时同( ) ①时间②季节3.根据诗意写出诗句。
(1)碧绿的荷叶无穷无尽,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红艳。
. .(2)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唱,一行白鹭飞上了高高的蓝天。
. .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照样子,写词语。
翠柳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有声有色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3.三、四两句,诗人用“______”和“______”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诗中荷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门泊东吴万里船( ) ①停靠②湖泊2.诗中有两个写地点的词语是和。
3.《绝句》一诗中写了六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提到了四种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
4.诗中描写声音的词是,静态描写是,动态描写是。
16.《雷雨》一、阅读《雷雨》片段,完成练习。
杨万里《小池》阅读答案
杨万里《小池》阅读答案杨万里《小池》阅读答案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问题】1.这首诗清新活泼,情趣盎然。
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二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诗的三、四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答案】1. (准确体现原诗的意思,语言具体形象。
)示例:清幽静谧的小池里,澄澈透明的水流从细小的泉眼中缓缓而出,轻轻悠悠,悄无声息;柔和暖的斜阳下,池边的绿树将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晶莹剔透的水面上,风姿绰约,媚态可掬。
池水无声人有情,好一幅小巧精致、柔美和谐的宜人画面!2. (赏角度合理,语言流畅,清楚明白。
)示例:这两句诗选景角度巧妙自然,极富生活情趣。
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赏】这首诗写了初夏河塘的动人情景。
在幽静的小池边,细细的泉水从泉眼出默默的流出来,好像泉眼在爱惜他们,不愿多流一点似的,绿树倒映在水中,似乎他喜欢这晴天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刚钻出水面,才露出一个尖尖的角,就有一只蜻蜓立在它的头上。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古诗二首》课后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
15.古诗二首
一、课内阅读:
(一)阅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回答问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毕竟,。
接天,映日。
把古诗补充完整。
读了古诗,我知道了林子方是作者的。
3.后两句写了和,我们能感受到西湖的。
(二)课内阅读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 这首诗是按照从到的顺序写的。
3. 这首诗描绘了()、()、()、()、()、()六种景物。
4. 诗中描写颜色的词是(),描写声音的词是(),静态描写是()动态描写()。
二、课外阅读:
(三)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__________________。
遥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季节)的景象。
哪个词体现了这个季节的特点?用“○”在诗中圈出来。
3.读了这首古诗,你对梅花有了怎样的印象?填一填。
()的梅花()的梅花()的梅花
参考答案:
(一)杨万里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朋友
(二)1.唐杜甫
2. 近远
3.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
4. 翠青鸣千秋雪万里船
(三)1.自开知不是雪为有香来
2.冬凌寒
3.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清香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