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恭王立太子》阅读答案附翻译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1004(共两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凡与敌战,可密候邻国君臣交接有隙,遣谍者以间之。
彼若猜贰,我以精兵乘之,必得所欲。
法曰:“亲而离之。
”战国,周赧王三十一年,燕上将乐毅伐齐,破之,泯王出奔于莒。
燕军合兵攻之。
楚将淖齿将兵救齐。
因为齐相,欲与燕将分齐地,乃执王数其罪而诛之。
复坚守莒城、即墨以拒燕兵,数月不下。
乐毅并围之,即墨大夫战死,城中推田单为将军。
顷之,昭王薨,惠王立,为太子时与毅有隙。
田单闻之,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齐人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燕王以为然,乃使骑劫代毅。
毅遂奔赵,燕将士由是不和。
单乃列火牛阵,大破燕军;复齐七十余城,迎襄王自莒入临淄。
(节选自《百战奇略·离战》)材料二: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
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
乐毅畏诛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乐毅缓攻即墨,齐人所惧,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疾。
”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毅,毅归.赵,燕军共忿。
田单与士卒分功,尽散饮食飨士。
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掳掠吾族家妻妾。
”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
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采龙文,束.兵刃于其角。
而灌脂束苇于尾,凿城数十穴,夜纵牛,烧其端,牛尾热,怒而奔,五千人因衔枚..击之,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
燕军大骇,败走,遂杀骑劫。
(节选自《智囊·兵智部》)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乐毅与燕新王A有隙B欲连兵C王齐D齐人未附E故且缓F即墨以待G其事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面,古代君主临朝坐南朝北,因此把登上帝位称为“南面为王”。
B.归,指归附,与《项脊轩志》中“吾妻来归”的“归”的意义不同。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类+说苑+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小说类说苑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孔子曰:“吾未识也。
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
”子贡曰:“然则..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子曰:“赐,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
汝闻进贤为贤耶?用力为贤耶?”子贡曰:“进贤为贤。
”子曰:“然。
吾闻鲍叔之进管仲也,闻子皮之进子产也,未闻管仲、子产有所进也。
”魏文侯且置相,召李克而问焉,曰:“寡人将置相,置于季成子与翟触,我孰置而可?”李克曰: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文侯曰此国事也愿与先生临事而勿辞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可知矣,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由此观之可知矣。
”文侯曰:“先生出矣,寡人之相定矣。
”李克出,过翟黄①,翟黄问曰:“吾闻君问相于先生,未知果孰为相?”李克曰:“季成子为相。
”翟黄作色不说曰:“触失望于先生。
”李克曰:“子何遽失望于我,子之言我于子之君也,岂与我比周而求大官哉?君问相于我,臣对曰:‘君不察故也,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由此观之可知也。
’君曰:‘出矣,寡人之相定矣。
’以是.知季成子为相。
”翟黄不说曰:“触何遽不为相乎?西河之守,触所任也;计事内史,触所任也;王欲攻中山,吾进乐羊;无使治之臣,吾进先生;无使傅其子,吾进屈侯鲋。
触何负于季成子?”李克曰:“不如季成子。
季成子食采千钟..,什九..居外一居中,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
彼其所举,人主之师也;子之所举,人臣之才也。
”翟黄迮然②而惭,曰:“触失对于先生,请自修然后学。
”(节选自《说苑·臣术》)【注】①翟黄,即翟触。
②迮(zé)然,局促不安的样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文侯曰/此国事也/愿与先生临事而勿辞/B.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文侯曰/此国事/也愿与先生临事而勿辞/C.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文侯曰/此国事也/愿与先生临事而勿辞/D.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文侯曰/此国事/也愿与先生临事而勿辞/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则齐无管仲”与“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两句中的“然则”意义和用法相同。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翻译练习(含解析)
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翻译练习上巳,帝亲观禊,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
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威惊惧,乃相率拜子道左。
导善于因事,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余。
时帑藏空竭,库中惟有綀数千端,鬻之不售,而国用不给。
导患之,乃与朝贤俱制綀布单衣,于是士人翕然竞服之,綀遂踊贵。
乃令主者出卖,端至一金。
其为时所慕如此。
(节选自《晋书·王导传》)(1)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
(2)导患之,乃与朝贤俱制綀布单衣,于是士人翕然竞服之,綀遂踊贵。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年二十,出都诣尚书令沈约,面试之,因戏异曰:“卿年少,何乃不廉?”异逡巡未达其旨,约乃曰:“天下唯有文义棋书,卿一时将去,可谓不廉也。
”寻有诏求异能之士,五经博士....明山宾表荐异。
武帝召见,使说《孝经》《周易》义,甚悦之,谓左右曰:“朱异实异。
”后见明山宾曰:“卿所举殊得人。
”病卒,时年六十七,诏赠尚书右仆射。
旧尚书官不以为赠,及异卒,武帝悼惜之,方议赠事,左右有善异者,乃启曰:“异生平所怀愿得执法。
”帝因其宿志,特有此赠。
异居权要三十余年,善承上旨,故特被宠任。
(节选自《南史·朱异传》)(1)出都诣尚书令沈约,面试之,因戏异曰:“卿年少,何乃不廉?”(2)左右有善异者,乃启曰:“异生平所怀愿得执法。
”帝因其宿志,特有此赠。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六年春,嘉贞又入朝。
俄有告其在军奢僭..及赃贿者,御史大夫王睃因而劾奏之,按验无状,上将加告者反坐之罪。
嘉贞奏曰:“昔者天子听政于上,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谤,而后天子斟酌焉。
今反坐此辈,是塞言者之路,则天下之事无由上达。
特望免此罪,以广谤诵之道。
”从之,遂令减死,自是帝以嘉贞为忠。
嘉贞虽久历清要,然不立田园。
及在定州,所亲有劝植田业者,嘉贞曰:“吾忝历官荣,曾任国相,未死之际,岂忧饥馁?若负谴责,虽富田庄,亦无用也。
2024届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复习: 文言文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新课标卷地区选做】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
公曰:“从筮。
”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
”弗听,立之。
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骊姬嬖,欲立其子。
晋侯①使太子中生伐东山皋落氏。
里克②谏曰:“太子奉冢祀、社稷之渠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
君行则守,有守则从。
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
夫帅师,专行谋,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非太子之事也。
师在制命而已,案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
故君之嗣嫡不可以帅师。
君失其官,帅师不威,将焉用之?且臣闻皋落氏将战,君其舍之。
”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不对而退。
见太子,太子曰:“吾其废乎?”对曰:“告之以临民教之以军旅不共是惧何故废乎?且子惧不孝,无惧弗得立。
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
"太子帅师,公衣之偏衣③佩之金玦。
里克谢病,不从太子。
狐突御戎,先友为右。
梁余子养御罕夷,先丹木为右。
羊舌大夫为尉。
先友曰:“衣身之偏,握兵之要,在此行也,子其勉之!偏躬无慝,兵要远灾,亲以无灾,又何患焉?”狐突叹曰:“衣之尨服,远其躬也;佩以金玦,弃其衷也。
尨,凉;金,寒;玦,离,胡可恃也?虽欲勉之,狄可尽乎?”梁余子养曰:“帅师者,受命于庙,有常服矣,不获而尨,君命可知也。
死而不孝,不如逃之。
”罕夷曰:“尨奇无常,金玦不复,虽复何为?君有心矣。
”先丹木曰:“是服也,狂夫阻之。
君曰‘尽敌而反’,敌可尽乎?虽尽敌,犹有内谗,不如违之。
”羊舌大夫曰:“不可。
违命不孝,弃事不忠。
虽知其寒,恶不可取,子其死之。
”(节选自《左传》,有删改)【注】①晋侯:指晋献公。
②里克:晋献公的重臣。
③偏衣:杂色的军衣,下文的“尨”与此义同。
1.文中斜体加粗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告之A以临民B教之C以军旅D不共E是惧F何G故废乎?2.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嬖,指被宠爱,《六国论》“洎牧以谗诛”的“诛”表示被诛杀,两者用法相同。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文言文阅读(2023年9月)一、文言文阅读(共25小题)1.(2023 仁寿县校级开学)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晋楚之君相与为好,会于宛丘之上。
宋使人往之,晋、楚大夫曰:“趣以见天子礼见于吾君,我为见子焉。
”使者曰:“冠虽弊,宜加其上;履虽新,宜居其下;周室虽微,诸侯未之能易也。
师升宋城,犹不更臣之服也。
”揖而去之,诸大夫瞿然,遂以诸侯之礼见之。
齐攻鲁。
子贡见哀公,请求救于吴。
公曰:“奚先君宝之用?”子贡曰:“使吴贵宝而与我师,是不可恃也。
”于是以杨干麻筋之弓六往。
子贡谓吴王曰:“齐为无道,欲使周公之后不血食,且鲁、邾①之赋归齐,不识以此益齐,吴之利与?非与?”吴王惧,乃兴师救鲁。
诸侯曰:“齐伐周公之后,而吴救之。
”遂朝于吴。
楚庄王欲伐普,使豚尹观焉。
反曰:“不可伐也。
其忧在上,其乐在下。
且贤臣在焉,曰沈驹。
”明年,又使豚尹观,反曰:“可矣。
初之贤人死矣,谄谀多在君之庐者,其君好乐而无礼;其下危处以怨上。
上下离心,兴师伐之,其民必反。
”庄王从之,果如其言矣。
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黯往视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
简子曰:“何其久也?”黯曰:“谋利而得害,由不察也。
今蘧伯玉为相,史蛸佐焉,孔子为客子贡使令于君前甚听其佐多贤矣。
”简子按兵而不动。
秦、楚毂兵,秦王使人使楚,楚王使人戏之曰:“子来亦卜之乎?”对曰:“然。
”“卜之谓何?”对曰:“吉。
”楚人曰:“噫甚矣子之国无良龟也。
王方杀子以衅钟,其吉如何?”使者曰:“秦、楚毂兵、吾王使我先窥。
我死而不还,则吾王知警戒,整齐兵以备楚,是吾所谓吉也。
且使死者而无知也,又何衅于钟,死者而有知也,吾岂错秦相楚哉?我将使楚之钟鼓无声,钟鼓无声则将无以整齐其士卒而理君军。
夫杀人之使,绝人之谋,非古之通议也。
子大夫试熟计之。
”使者以报楚王。
楚王赦之。
(节选自《说苑奉使》)【注】①邾:古国名,在今山东。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2024届高考古文阅读能力过关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文阅读能力过关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故狗似猩,矍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
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
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
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
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
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
故唯圣人为能。
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
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传》,有删改)材料二庞葱①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
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二》,有删改)【注】①庞葱:一作庞恭,魏国大臣。
古诗文阅读大赛50篇翻译
40、晏子之御者
晏子做齐国的相国,出门时,他车夫的妻子从 门缝里偷看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作为相国驾车, 撑起大伞般的车盖,挥动鞭子赶着四匹驾车的马, 得意洋洋,自己很满意的样子。车夫回来后,他 的妻子请求离去。车夫问她离开的缘故,妻子说: “晏子身高不满六尺,担任齐国的宰相,声名在 诸侯中显扬。现在我看他出门时,带着志向远大、 思虑深远的神情,常常有把自己放在别人之下的 神色。现在你身高八尺,却只做人家车夫,但是 你的神态,自己自以为很满足,我因此请求离 开。”这以后,车夫变得谦卑恭谨的样子。晏子 感到奇怪就问他,车夫把实话告诉了他,晏子推 荐他做了大夫。
33、治国如栽树
唐太宗对侍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 定了京师,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 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隋炀帝仍旧不满足, 并且东西讨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老百 姓苦不堪言,所以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 我亲眼所见的。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 只是希望清清静静,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 于是就能不兴徭役,谷物丰收,百姓安居 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 摇,才会枝繁叶茂。帝王能做到清静,百 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
29.求不死之药
当初,燕国人宋毋忌、羡门子高一类人声称世上有 一种成仙之道、人老死后尸解骨化升天的法术,燕国、 齐国的迂腐、怪异之士都争相传授和学习。从齐威王、 宣王到燕昭王都相信他们的话,派人到海上寻求蓬莱、 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据说这三仙山在渤海之中,距离 人间并不遥远。只是凡人将要到达,风就把船吹走了。 不过也曾有人到过这三山,看见各位神仙和长生不死的 药均在那里。待到始皇帝出游海滨时,通晓神仙方术的 人如齐国人徐等纷纷争着上书谈这些事,请求准许斋戒 清心洁身素食后率领童男童女往海上寻求神山。始皇于 是派遣徐征发数千名童男女入海求仙。但是,船行海上 后却均因风势不顺而返航。不过他们仍然说:“虽没能 到达仙山,可是已经望见了。”
文言文翻译(当代学生文言文专刊54-80)
54、晋国苦盗译文晋国苦于小偷太多。
有一个叫郗雍的人,能看出小偷的相貌,看他们的眉目之间,就可以判断他们是否是小偷。
晋侯叫他去查看小偷,千百人中不会遗漏一个。
晋侯大为高兴。
告诉赵文子说:“我得到一个人,全国的小偷都没有了,何必用那么多人呢?”文子说:“您依仗窥伺观察而抓到小偷,小偷不但清除不尽,而且郄雍一定会死于非命。
”不久一群小偷商量说:“我们走投无路的原因,就是这个郄雍。
”于是共同抓获并残杀了他。
晋侯听说后大为惊骇,立刻召见文子,告诉他说:“果然像你所说的那样,郗雍死了。
但收拾小偷用什么方法呢?”文子说:“周时有俗话说:…眼睛能看到深渊中游鱼的人不吉祥,心灵能估料到隐藏着的东西的人有灾殃。
‟况且您要想没有小偷,最好的办法是选拔贤能的人并重用他们,使上面的政教清明,下面的好风气流行,老百姓有羞耻之心,那还有谁去做小偷呢?”于是(晋王)任用随会主持政事,而所有的小偷都跑到秦国去了。
55、智伯索地译文智伯向魏宣子索要土地,魏宣子不给。
任章说:“为什么不给他?” 宣子说:“没有理由就来要土地,所以不给。
”任章说:“没有理由就来索要土地,邻邦肯定恐慌。
他的贪得无厌的欲望无法满足,晋国其他的家族必定恐惧害怕。
主公您给他土地,智伯必定骄傲轻敌,邻邦必定害怕而与我国亲近联合,用联军来对抗轻敌的势力,那么智伯的性命不长了。
《周书》说:…想要打败他,必须暂且先辅助他;想要夺取他,必须暂且先给予他。
‟主公您不如给智伯土地使他骄傲。
而且主公您为什么要放弃借助天下力量来共同对付智伯的机会,而仅使我邦成为智伯攻击的目标呢?”魏宣子说:“好。
”于是就给智伯一个万人的大邑,智伯很高兴。
于是向赵索要土地,赵不给,因此兵围晋阳,韩魏在晋阳城外反戈一击,赵在城内接应,智伯自取灭亡。
56、人仅有衣食不乐译文人所以能生存,是依赖于衣和食。
现在将一个人囚禁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即使用美味佳肴来供养他,用绣丽的衣服给他穿,他也不会欢乐,因为他眼睛看不到任何东西,耳朵也听不到任何声音,寂寞无聊。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练案26概括文意 含答案解析
练案26概括文意一、对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
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
公卿皆为黯惧。
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二者无一焉。
非苦就行,放析就功,何乃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公以此无种矣。
”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
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
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
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
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
臣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
”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
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黯既辞行,过大行中李息,曰:“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
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
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
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
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僇矣。
”息畏汤,终不敢言。
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
后张汤果败,上闻黯与息言,抵息罪。
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汲黯不畏权贵,喜欢直言劝谏。
汲黯曾当面质问汉武帝,气得汉武帝罢朝而去,其他大臣们为汲黯担心不已,他却自有主张。
B.汲黯性情戆直,廷争不假辞色。
高中百段翻译(21-40)
高中百段阅读(21-40)21.工人善琴明朝万历末,有个叫詹懋举的人任颍州太守。
有一次偶然召了一个木工来,詹正在弹琴,木工站在门外,抬起头指指点点,好象在议论弹得好坏一样。
詹把他叫过来,问他说;“你很善于弹琴吗?”木工回答说:“是的。
”詹就叫他弹。
木工就演奏一遍刚才詹弹的曲子,詹听了十分惊奇,追问他是从哪里学来的。
木工回答道:“我家住在西城外,以前常常见到一个老人进城卖柴,担头常挂一口袋装一把琴,于是请他拿出来看,叫他弹琴,心里又很高兴,就向他学习弹琴罢了。
”詹(听后)要给他银子,木工不接受说:“我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木工,只接受木工的报酬罢了。
”又说:“您的琴都是低劣的木材做成的,我有一把琴,就是老人所赠送的,现在我把它献给您。
”詹(一看)果真是把好琴,詹懋举于是跟着怒、木工学琴,学完以后,当时的琴师没有一个人能及得上他。
22.宋人酤酒宋国有个卖酒的人,卖酒的家什很公平,对待顾客很有礼貌,他做的酒也很好喝,酒幌子也挂得很高,然而酒就是卖不出去,酒都酸,弄不清这是什么缘故,请教一位有知识的老人杨倩。
杨倩说:“你家的狗太厉害了吧?”卖酒的说:“狗厉害,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杨倩说:“(因为)人们害怕它呀!有人让小孩揣着钱,提着酒壶去买酒,狗就迎面扑上来去咬他,这就是(你的)酒酸了也卖不出去的原因哪。
”国家也有狗。
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心里装着治理国家的办法,想要把它告诉国君;(可惜)有的大臣就像凶狗一样,迎面扑来咬他们。
这就是国君所以受蒙蔽,受挟制的原因,也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能被重用的原因啊!23.晏子谏齐景公齐景公在位的时候,雪下了三天不转晴。
景公披着狐皮大衣,坐在朝堂一侧台阶上。
晏子进去朝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三天,可是天气不冷。
”晏子回答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
晏子说:“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自己暖和了却想到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闲了却想到别人的劳苦,现在您不曾想到别人啊。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楚襄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楚襄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楚襄王为太子之时,厦于齐。
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用子。
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日:“敬献地五百里。
”齐王归楚太子。
太子归,即位为王。
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
王令群臣献计。
上柱国子良人见,日:“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
”子良出,昭常人见,日:“不可与也。
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
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
常请守之。
”昭常出,景鲤人见,日:“不可与也。
虽然,王身出手产,许万乘之强齐也,而不与,负不义天下。
楚亦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
”王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
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
昭常应齐使日:“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
”齐王谓子良日:“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日:“臣身受命弊邑之王,是常拶也。
王攻之。
”齐王大兴兵伐昭常。
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
日:“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
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地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
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二》)材料二:秦人留之(楚怀王),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欲立王子之在国者。
昭雎日:“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
齐得王召群臣谋之,或日:“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
”齐相日:“不可。
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
”其人日:“不然。
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日:'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
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
'”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
(节选自《资治通鉴》)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其A缩B甲C则D可E不F然G则H愿I待1战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质,人质。
专题19 突破文言文阅读简答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解析版)
考点十九突破文言文阅读简答题——突破高考第14题(解析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非子》,韩非子用二十五则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解释了《老子》,使《老子》抽象的哲学思想有了具体可感的呈现,在中国哲学史和训诂学史上起着发凡起例的作用。
14.《韩非子·喻老》中“自见之谓明”与《老子》中“自见者不明”,是否矛盾?请分析。
【答案】不矛盾。
这两句是分别从内在的自我认知与外在的自我表现两个角度谈“为人”的。
《韩非子•喻老》中“自见之谓明”的“见”应解释为看见、认识,句意为:能够自我认知的人是明智的(显明的)。
而《老子》中“自见者不明”的“见”应该通假为“现”,解释为自我彰显、自我夸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及探究文章思想观点的能力。
“自见之谓明”的意思是:“能自知的人是明智的。
”其中的“见”是“看见、认识,了解”的意思。
强调人要正确的认识自我,尤其要看清自己的不足。
这是从内在的自我认知来谈“为人”的准则。
“自见者不明”的意思是:自我彰显的人,反而不能显明。
其中的“见”通“现”,是“自我彰显、自我夸耀”的意思。
生活中,总是表现自己,把自己的优点都展示给大家看,忽略了做事本身,大家看不到你所做的事儿,时间久了,一定会做得越来越不好。
这是从外在的自我表现来谈“为人”的准则。
所以二者是不矛盾的。
参考译文:材料一:楚庄王想要讨伐越国,杜子进谏说:“大王为什么讨伐越国呢?”楚王说:“因为越国政治混乱军事实力衰弱。
”杜子说:“我很愚昧为您这样的想法感到担忧,人的智慧就像是眼睛,能看见百里之外的事物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
大王的军队在与秦晋战争中被打败,丢失了数百里的土地,这就是军事实力衰弱的表现。
庄蹻在国境内做盗贼,官吏们不能禁止他,这是政治混乱的表现。
我们国家的政治混乱、军事衰弱,并不在越国之下,却想要讨伐越国,这就是智慧就像眼睛的体现。
”楚王就放弃了讨伐越国的想法。
所以,了解人的难处不在于看清别人,在于自我认知,能自我认知,那么行为就会没有过错。
【初中文言文阅读】《楚恭王立太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阅读】《楚恭王立太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楚恭王立太子【原文】楚恭王多宠子,而世子之位不定。
屈建曰:“楚必多乱。
夫一兔走于街,万人追之;一人得之,万人不复走。
分未定,则一兔走,使万人扰;分已定,则虽贪夫知止。
今楚多宠子而嫡位无主,乱自是生矣。
夫世子者,国之基也,而百姓之望也;国既无基,又使百姓失望,绝其本矣。
本绝则挠乱,犹兔走也。
”恭王闻之,立康王为太子,其后犹有令尹围,公子弃疾之乱也。
【参考译文】楚恭王有很多自己很宠爱的子嗣,但他一直没有定下要立谁做太子。
屈建说:“楚国一定会有很多战乱。
当一只兔子在街上跑的时候,有万人一起去追它,一旦一个人抓住了兔子,剩下的万人都不再追了。
究竟好处落在谁身上还不能确定,所以一只兔子跑出来,就让几万人都跟着被扰乱了(想要得到那只兔子);一旦好处确定了落在谁身上,即使剩下的人都想要贪得那只兔子也知道不能这么做。
现在楚王有这么多宠爱的儿子,但不知道王位该传给哪一个,这祸乱就从这生出了。
太子是国家的根本,也是百姓的希望;国家没有了根本,又要使百姓失望,这就使这个国家的根基动摇了,根基一旦动摇动乱就由此而生,跟那只逃跑的兔子是一个道理。
”楚恭王听后,立刻就立康王为太子,(既便如此)之后也发生了令尹围和公子弃疾的动乱。
(令尹围、公子弃疾:康王的弟弟围曾任令尹,弃疾也是康王的弟弟)【阅读训练】1.解释(1)定:确定(2)走:奔跑(3)得:获得(4)使:让(5)止:停止(6)生:发生2.翻译(1)今楚多宠子而嫡位无主,乱自是生矣。
现在楚恭王有许多他喜欢的儿子,但不知但王位该传给哪个,祸乱将从这里发生。
(2)恭王闻之,立康王为太子。
楚恭王听了这些话,就确立康王作为太子。
3.屈建规劝楚恭王要立太子是为什么而考虑的?国家政权的稳定。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战国策《楚襄王为太子之时》高考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战国策《楚襄王为太子之时》高考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
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
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
子不予我,不得归。
”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
”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
爱地不送死父,不义。
臣故曰献之便。
”太子入,致命①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太子归,即位为王。
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
楚王告慎子曰:“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
”上柱国②子良入见。
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
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
后不可以约结诸侯。
请与而复攻之。
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
”子良出,昭常入见,曰:“不可与也。
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
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
臣故曰勿与。
常请守之。
”昭常出,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
虽然,楚不能独守。
臣请西索救于秦。
”景鲤出,慎子入。
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
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
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
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
”王曰:“善。
”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
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
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
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③受东地。
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
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④。
”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
王攻之。
”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
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
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
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
”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
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选自《战国策》,有改动)[注]①致命:致辞。
“楚王急召太子。楚国之法,车不得……”阅读答案
“楚王急召太子。
楚国之法,车不得……”阅读答案楚王急召太子。
楚国之法,车不得至于茆门。
天雨,廷①中有潦②,太子遂驱车至于茆门。
廷理日:“车不得至茆门,非法也。
”太子日:“王召急,不得须无潦。
”遂驱之。
廷理举殳而击其马,败其驾。
太子入为王泣日:“廷中多潦,驱车至茆门,廷理日非法也,举殳③击臣马,败臣驾④,王必诛之。
王日:“前有老主而不瑜⑤,后有储主而不属⑥,矜⑦矣。
是真吾守法之臣也。
,而开后门出太子:“勿复过。
”(选自《韩非子》)【注释】①廷:通”,院子。
②潦(liǎo):路上流水或沟中积水,文中指庭院积水。
③殳(shū):古兵器名,用竹木为之,一端有棱。
④驾:总称帝王车乘,文中指太子所乘之车。
⑤瑜(yú):超越。
不,指不越法。
⑥属:归属。
文中指迎合,依附。
⑦矜:自负,贤能。
文中是贤能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天雨(),廷中有潦,勿复过()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太子人为王泣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真吾守法之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子驱车茆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选一个人物,写出你对他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下雨;犯错误2.①太子进宫哭着告诉楚王说……②廷理真是我的执法大臣。
3.自恃为太子,目无王法。
4.楚王:亲贤臣,是个开明的君主。
太子:不应该凭借自己的显赫地位,不守法。
廷理:秉公执法,是个贤臣。
(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2高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2.1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翻译
2022高考语文二轮专项练习:2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奔驰的马B.手自笔.录笔:动笔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地洞,地道D.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事:情况,事物【解析】 B项,笔:用笔,名词作状语;C项,隧:钻洞,名词用作动词;D项,事:做,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包:像用包袱兜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保:使……安定C.邑人奇之,稍稍来宾其父宾客:把……当来宾D.皆祖.屈原之镇定辞令祖:祖宗【解析】祖:效法,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安:使……安定B.昂.其值昂:使……上升,抬高C.儿已薄.禄相薄:单薄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以……为耻【解析】薄: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缺少”。
【答案】 C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戴其苍.,地履其黄苍:模糊B.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短处C.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长:长度D.(节俭)远.罪丰家远:使……远离【解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A项,苍:形容词用作名词,青色的天空;B项,短:形容词用作动词,诋毁;C项,长: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
【答案】 D5.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初,楚子将以商臣为太子,访诸令尹子上。
子上曰:“君之齿未也,而又多爱,黜乃乱也。
楚国之举,恒在少者。
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
”弗听。
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商臣。
商臣闻之而未察,告其师潘崇曰:“若之何而察之?”潘崇曰:“享江芈而勿敬也。
”从之。
江芈怒曰:“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汝而立职也。
”告潘崇曰:“信矣。
”潘崇曰:“能事诸乎?”曰:“不能。
”“能行乎?”曰:“不能。
”曰:“能行大事乎?”曰:“能。
”冬十月,以宫甲围成王。
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
丁未,王缢。
谥之曰“灵”,不瞑;曰“成”,乃瞑。
(战国策)2023年高考文言文训练解析(一)
(战国策)2023年高考文言文训练解析(一)文言文训练一解析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燕将攻(攻占)聊域,人或谗(说别人坏话)之。
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之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
鲁仲连乃书(写信),约(本义为绳索,在这里是缠束,绑)之矢以射城中,遗(送)燕将曰:“吾闻之,智者不倍(通“背”,违背)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
今公行一朝(一时)之忿(激愤),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丧失,丢失)聊城,而威不信(通“伸”,伸张。
宣扬)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
故知者不再(两次)计(考虑),勇士不怯死。
愿公之详计(仔细考虑)而无与俗同也。
且楚攻南阳,魏攻平陆,齐无南面(向南攻打楚国)之心,以为亡(失去)南阳之害,不若得济北(济水之北,指聊城)之利,故定计而坚守之。
今秦人下兵(出兵),魏不敢东面,横秦之势合,则楚之形危。
今公又以弊(疲惫)聊之民,距(通“拒”,抗拒)全齐之兵,期年(一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无反北(通“背”,背叛)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
能以见于天下矣(状语后置)。
故为公计者/不如罢兵休士/全(保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必喜/士民见公/如见父母/交游攘臂(撸起袖子,露出胳膊表示振奋)而议于世/功业可明矣,意者亦捐(抛弃)燕弃世,东游与齐乎?请裂地定封,富比陶卫,世世称孤寡,与齐久存,此亦一计也。
二者显名(显扬名声)厚实(丰厚的实利)也,愿公熟计(仔细考虑)而审处(慎重选择)一也。
且吾闻,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美名),昔管仲射桓公中钩,篡也;遗(遗弃,舍弃)公子纠而不能死,怯也;束缚(捆绑)桎梏,辱身也。
此三行者,乡里不通(交往)也,世主不臣也。
使管仲终穷抑(穷困受压抑),幽囚(囚禁,幽禁)而不出,惭耻而不见,穷年(毕生)没寿(死),不免为辱人贱行矣。
然而管子并三行之过,据(占据,掌管)齐国之政,一匡(扶正,纠正)天下,九合诸侯,为五伯(五霸)首,名高天下,光照邻国。
专题17文言文信息筛选与文意理解(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原卷版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章句》) 【注】①汤,商汤,商朝的创建人。②葛,葛伯,葛国的国君。葛国是商紧邻的小国。③昆夷,周朝初年 的西戎国名。④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⑤獯鬻,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国语 鲁语下》两则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襄公①如楚,及汉,闻康王②卒,欲还。
叔仲昭伯曰:“君之来也,非为一人也,为其名与其众也。
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诸大夫皆欲还。
子服惠伯曰:“不知所为,姑从君乎?”叔仲曰:“子之来也,非欲安身也,为国家之利也,故不惮勤远而听于楚,非义楚也,畏其名与众也。
夫义人者,固庆其喜而吊其忧,况畏而服焉?闻畏而往,闻丧而还,苟芈姓实嗣③,其谁代之任丧?王太子又长矣,执政未改予为先君来死而去之其谁曰不如先君?将为丧举,闻丧而还,其谁曰非侮也?事其君而任其政,其谁由己贰?求说其侮,而亟于前之人,其仇不滋大乎?若从君而走患,则不如违君以避难。
有御楚之术,而有守国之备,则可也;若未有,不如往也。
”乃遂行。
反,及方城,闻季武子④袭卞,公欲还,出楚师以伐鲁。
荣成伯曰:“不可!君之于臣,其威大矣。
不能令于国,而恃诸侯,诸侯其谁昵之?若得楚师以伐鲁,鲁既不违夙之取卞也,必用命焉,守必固矣。
若楚之克鲁,诸姬⑤不获窥焉,而况君乎?彼无亦置其同类以服东夷,而大攘诸夏,将天下是王,而何德于君,其予君也?若不克鲁,君以蛮、夷伐之,而又求入焉,必不获矣,不如予之。
夙之事君也,不敢不悛,君其入也!”乃归。
(节选自《国语·鲁语下》) 材料二:襄公在楚,季武子取卞,使季冶逆,追而予之玺书,以告曰:“卞人将畔,臣讨之,既得之矣。
”公未言,荣成伯曰:“子股肱鲁国,社稷之事,子实制之。
唯子所利,何必卞?卞有罪,而子征之,子之隶也,又何谒焉?”子冶归,致禄而不出,曰:“使予欺君,谓予能也。
能而欺其君,敢享其禄而立其朝乎?”(节选自《国语·鲁语下》) [注]①襄公:鲁襄公,姬姓,名午。
②康王:楚国国君,楚恭王之子,芈姓,名昭。
③嗣:接续,继承。
④季武子:鲁国正卿,名夙。
⑤诸姬:同为姬姓的诸侯。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恭王立太子》阅读答案(附翻译)
楚恭王立太子
【原文】
楚恭王多宠子,而世子之位不定。
屈建曰:“楚必
多乱。
夫一兔走于街,万人追之;一人得之,万人不复走。
分未定,则一兔走,使万人扰;分已定,则虽贪夫
知止。
今楚多宠子而嫡位无主,乱自是生矣。
夫世子者,国之基也,而百姓之望也;国既无基,又使百姓失望,
绝其本矣。
本绝则挠乱,犹兔走也。
”恭王闻之,立康
王为太子,其后犹有令尹围,公子弃疾之乱也。
(选自西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
【参考译文】
楚恭王有很多他喜欢的儿子,这样一来谁当王位接
班人(世子)就一直没有确定。
屈建说:“这样下去,楚国肯定会有很多动乱。
一只兔子在街上跑(一定翻译成跑),一大群人去追它;一个人抓到了,其他没抓到兔子的人肯定不肯离开。
如果,大家还没确定好准备怎么分
配这只兔子,兔子就跑了,那群人就又乱起来;如果,
大家确定好准备怎么分配这只兔子,那些比较贪婪的人
又不会消停。
现在楚国有那么多楚恭王喜欢的儿子,接
班人又没有选定是谁,动乱就要发生了。
世子是国家的
基础,是老百姓的期望;国家没有基础,又让老百姓失望,断送了国家的根本呀。
国家根本断送了,动乱就来了,就像兔子在街上跑一样。
”楚王听到了屈建说的话,马上立康王做接班人(太子),但是太晚了,后来就有令尹围城讨伐、公子弃疾叛乱的事件发生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定:确定②走:奔跑③得:获得
④使:让⑤止:停止⑥生:发生
3.屈建劝楚恭王要立太子,是为而考虑的。
答:国家政权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