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我国的国际收支情况也日益引人关注。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收支出现了双顺差的情况,即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均呈现顺差状态。
这种双顺差的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实力和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成因、影响和对策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情况。
一、成因1.外贸优势突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拥有雄厚的出口实力。
加之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旺盛,出口量大大超出了进口量,造成了经常账户顺差。
2.外资大幅度流入由于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外商投资政策的放开,大量外资涌向中国,形成了资本账户的顺差。
外资的流入不仅为我国带来了资金,也为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提供了机会。
3.汇率政策影响我国的汇率政策一直较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基本上控制在合理的水平,这也造成了资本账户的顺差,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
二、影响1.国内产业结构失衡长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导致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失衡,大量资源被浪费在低附加值的产业中,而高附加值的产业缺乏竞争力。
2.汇率波动风险虽然目前我国的汇率政策相对稳定,但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汇率波动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大。
一旦汇率大幅波动,将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金融安全风险资本账户的顺差也带来了一定的金融安全风险。
大量外资的流入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过热,股市和楼市泡沫的膨胀,一旦发生金融风险,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将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三、对策分析为了解决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我国应采取以下几个对策:1.调整外贸结构应该调整外贸结构,减少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力度。
还需要加强对外贸技术和品牌的引进,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2.加强汇率政策调控应该加强对汇率政策的调控,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科学设置汇率浮动范围,适时进行干预,防止汇率的大幅波动。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篇一: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利弊分析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利弊分析——《国际金融》课程论文专业班级:会计12105班学号:201901030517 姓名:刘程栋【摘要】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国际外汇储蓄快速增长,出现双顺差甚至三顺差的局面。
然而局面的出现,是喜是忧呢?本文就我国双顺差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利弊政策性建议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外国或境外地区发生各种贸易经济往来而引起的全部货币收付活动或国际经济贸易。
国际收支失衡即不均衡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长期大额的顺差或逆差,需要用调节性交易来弥补。
其主要表现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的不平衡。
国际收支失衡影响着一国的经济运行、资源配置、资金运用乃至经济伙伴国的相关政策。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因此国际收支平衡反映为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或减少。
一、2019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始终保持经常项目顺差、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双顺差”格局,总顺差规模不断扩大(见表)。
2019年~2019年,经常项目顺差从205.19亿美元增加到2498.6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从19.22亿美元增加到100.36亿美元,国际收支总差额则从224.41亿美元增加到2599.01亿美元。
2019年上半年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格局,总顺差达到2530.22亿美元。
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增长132%。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国际收支持续顺差表明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国际收支顺差过大也会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后者已经成为现阶段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矛盾。
二、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性的成因1、加工贸易仍将占主导地位。
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或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或逆差对经济的影响国际收支无论出现顺差或逆差都是失衡的表现,国际收支的平衡是相对的,失衡是绝对的,也就是就是说国际收支失衡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一国国际收支长期大幅度的顺差或逆差,则会对该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而我们往往认为顺差就有利于经济发展,逆差就不利于,其实不然。
以下我就对顺差和逆差进行利于弊的分析。
一.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顺差即是指某一国在国际收支上入大于出,而国际收支一般是用美元结算,这种结算是在银行之间进行的,但是美元除在美国外其他国家不能直接流通,我国央行就将顺差多出来的美元储备起来,而发行3倍于储备左右(我国就是这样)的本国货币,以维持货币流通量的平衡。
顺差越多外汇储备自然就会增长的越多。
利1.国际收支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2.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3.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4.国际收支顺差加强了我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5.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弊虽然顺差给我们带来很多利处,但同样也有很多的不利。
持续的、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首当其冲的影响就是使迫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本币过于坚挺,会引发大规模的套汇、套利和外汇投机活动。
比如,在我国就是人民币升值,现在看来已经是大势所趋,最近也有说法加息与人民币升值一步到位,其实就是,在中国套汇的同时,再进行套利。
其次,导致通货膨胀,就拿我国来说,我国就属于输入性的通货膨胀,3月时共持有美国国债1.145万亿美元,顺差会增加外汇的供给和对本币的需求,货币当局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大量外汇进行干预。
两种情况都会迫使国内货币投放量扩大,物价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在我国通货膨胀的最好控制,就是保持一定的外汇收支平衡,在加大出口的同时也加大进口,而不是通过减少出口。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分析李玉娟蔡云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收稿日期2009-09-08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09GZ75657作者简介李玉娟1977-女贵州遵义人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蔡云1973-男湖南邵东人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
摘要由于富裕的劳动力优势影响到资本项目的顺差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战略及政府的相关鼓励措施我国出口产业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由此造成我国国际收支顺差。
持续性国际收支顺差会加剧我国与国家收支逆差国的摩擦增加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难度使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国际市场需求。
对此要解决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应扩大内需让内需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有效驱动力鼓励我国企业集团进行对外投资。
关键词国际收支顺差国际贸易资本与金融账户经常账户中图分类号F7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917200912-0047-05一、2000年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概况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处于顺差状态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加速的趋势为了更好地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本文以2000年至2009年上半年的数据为分析对象分析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表1近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单位:亿美元年份项目差额2000年1月12月2001年1月12月2002年1月12月2003年1月12月2004年1月12月2005年1月12月2006年1月12月2007年1月12月2008年1月12月2009年1月6月CA差额20517435445968716082532371842611300货物34534044244759013422177315436071183服务-56-59-68-86-97-94-88-79-118-186KA差额19348323527110763067735190143金融项目20348323528110758926704159319外国来华投资38444249347154979178113841478证券投资-40-194-103114197-49-676187426169BP差额224522677986179422382599445344511443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得出差额为相应账户的贷方减去借方的余额。
国际收支逆差和顺差的消极影响
国际收支逆差和顺差的消极影响国际收支逆差和顺差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往来的各项收支之差。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即支付给其他国家的款项多于从其他国家获得的款项,这可能会对国家经济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
同样地,国际收支顺差也可能会对国家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本文将探讨国际收支逆差和顺差的消极影响。
首先,国际收支逆差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减少。
当一个国家的支付款项多于收入款项时,该国家将不得不使用其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
外汇储备是国家在国际支付中所持有的外币和黄金等资产。
因此,逆差会导致外汇储备减少,这可能会削弱一个国家的国际信用和经济实力。
其次,国际收支逆差可能导致货币贬值。
当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减少时,货币的供应量相对减少,这可能导致货币贬值。
货币贬值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为国内居民带来通胀压力。
国际收支逆差还可能引发货币危机,使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混乱和不稳定。
此外,国际收支逆差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
逆差意味着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的需求减少,这可能会导致本国产业的不景气和生产减少。
这进而导致工厂关闭或裁员,进一步增加了失业率。
失业率的上升将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和负面的社会经济影响。
另一方面,国际收支顺差也可能对一个国家的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首先,顺差会导致汇率升值,这可能会对国家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当汇率升值时,国家的出口商品变得更加昂贵,因此其他国家的需求可能下降。
这可能导致出口减少,从而给国家经济带来压力。
此外,国际收支顺差还可能导致对本国产业的过度依赖。
当一个国家出口增加时,出口产业可能过度依赖于国外市场。
这种过度依赖可能会使国家的经济对外部冲击更加敏感,任何国际市场的变化都可能对国家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国际收支顺差可能会增加一个国家的经济风险。
最后,国际收支顺差可能导致资本外流。
当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增加时,资本可能会流出该国家,寻找更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
资本外流可能会削弱国家的金融体系和投资环境,从而对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国际收支失衡形成原因(一)国际环境因素1.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结构变化加剧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走上市场经济轨道。
正是经济体制的开放,满足了发达国家资本的渴望,使得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不再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而主要面向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又廉价的发展中国家,并以资本输出带动制造业生产能力的输出。
在发达国家资本输出过程中,跨国公司引导了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流向并主导全球资源的配置,直接带动了东亚各国包括我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在近年来的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过程中,由于美国国内“低储蓄、高消费、高负债”,直接导致其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而亚洲国家形成大量贸易盈余,从而改变了世界贸易差额结构,国际经济贸易出现了明显失衡:美国对欧盟、东亚两个区域的贸易由“一顺一逆”(对欧盟顺差、对东亚逆差)转变为“双逆差”,欧盟从“双顺差”变为“一顺一逆”(对美顺差、对东亚逆差),而东亚则持续“双顺差”运行格局,对欧美贸易顺差规模出现迅猛增长。
2.国际收支失衡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过程的必然现象。
在参与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力布局、国际产业分工过程中,我国优良的投资环境、大量廉价的熟练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凸现明显的比较优势,发达国家成熟的低端产业如加工制造业纷纷向我国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并由此带动了我国利用外资直接投资和外贸出口的迅速增长(见图1)。
另一方面,我国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对外经济政策取向是以实现资本积累为主,而资本输出是次要的。
因此,我国对外经济发展规律和基本国情决定了直接投资和外贸出口必然出现大量顺差,国际收支失衡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二)国内因素1.内部有效需求不足是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
2001年一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9%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国家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贸易和投资等经济往来的总和,它包括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两个部分。
而其中的双顺差则是指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账户顺差同时存在的情况。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表现出双顺差的现象,这一现象虽然在短期内给予了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好处,但从长期来看,双顺差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经济结构方面,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产品出口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我国的资本市场较为发达,对外投资方便,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
在经济政策方面,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和扩大出口;我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来鼓励进口和使用外资,以实现国际收支的盈余。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了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双顺差的情况。
国际收支双顺差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双顺差使得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稳定了国际收支,增强了国际支付能力;双顺差也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输入,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但与此双顺差也导致了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过度依赖低成本优势,长期以来未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容易受到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而陷入被动地位,也给我国的外部环境带来了不确定性。
为了应对国际收支双顺差带来的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应该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加快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需要通过改革开放,促进投资和外贸平衡发展,扩大进口,增加对外投资,降低国际收支的盈余,避免外汇储备过多积累。
还需要通过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等手段,防范和化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带来的金融风险。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既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国际收支顺差通俗解释
国际收支顺差通俗解释
国际收支顺差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其国际交易中净流入的外汇金额大于净流出的外汇金额。
又称外汇收入大于支出,也叫做外汇盈余。
收支顺差表示该国家的货物和服务出口价值大于其进口价值,或者外国人在该国国内投资和购买国债的金额大于该国民在外国的同类行为。
收支顺差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常见的现象。
通俗来说,就是一个国家赚的钱比花的多(比如,国内出口的货物和服务多于进口的货物和服务)。
那么这个国家就有了一笔外汇储备,可以用来投资国内发展、购买国外资产等,同时也会有助于该国货币的升值。
收支顺差的好处:
1.提高国家的储备外汇,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外汇市场的稳定。
2.在外部环境变化时,能够为国内经济提供保护。
3.可以提高国内发展的信心,促进经济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但是,长期持续的收支顺差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1.由于大量外汇储备流入国内,会增加本币的供给,导致币值上升,使本国出口产品价格变高,进而影响国际市场份额。
2.长期持续的收支顺差,可能会让贸易伙伴产生不平衡的感觉,从而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友好的贸易打压行为。
3.收支顺差意味着外汇储备增加,需要为之投资用途,而投资项目的选择与处理就存在风险。
总的来说,收支顺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但是,仅仅追求收支顺差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方式,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去管理好外汇储备和国际经济关系。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同时实现了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账户顺差。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情况,这意味着我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取得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这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国际收支双顺差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其成因和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1.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是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重要成因之一。
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加之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使得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竞争力,大量产品出口带来了巨额外汇收入,从而形成了经常账户顺差。
2.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另一个导致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或进行投资,这些外国企业带来的直接投资成为了我国资本账户顺差的重要来源。
3.贸易顺差与投资收益的结合我国既有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又有大量的对外投资,在海外投资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这种贸易顺差与投资收益的结合,使得我国的资本账户顺差大幅增加,导致国际收支形成双顺差。
1.外汇储备的增加国际收支双顺差意味着我国会持续获得大量的外汇收入,这就会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
外汇储备的增加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支付能力,并且可以用于维护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2.加剧国际收支不平衡国际收支双顺差也可能会加剧国际收支不平衡。
一方面,国际收支双顺差可能会导致我国的货币过度升值,影响出口竞争力,加剧经常账户顺差。
资本账户顺差也可能会带来国际投资的不稳定,加剧资本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波动,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3.国际收支失衡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如果国际收支失衡持续恶化,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
尤其是资本账户顺差可能带来的外汇市场波动,可能引发汇率风险和资本流动性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和经济造成重大威胁。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篇一:国际收支顺差的利弊).国际收支顺差的利益1.国际收支顺差促进经济增长.2.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3.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4.国际收支顺差加强了我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5.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三)但是国际收支也有弊端.1.国际收支顺差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增加.国际收支顺差使得国内外汇市场上的外币供给大于外币需求,必然产生外币贬值的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因此,国际收支顺差产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际收支顺差越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加大了外资流入和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际收支顺差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我国贸易顺差增加,就意味着与我国进行贸易的国家有逆差,逆差国就会利用WTO的规则,限制我国产品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在加入WTO后,由于中国与美国贸易逆差比较大,使用反倾销最多的是美国,我国是被反倾销最多的,居WTO成员方第一位,并且我国被反倾销案例的数量在逐年增长.2.国际收支顺差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降低了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外汇流入随着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而增多,在固定汇率和外汇结售汇制度下,中央银行要以人民币购买外汇,货币的投放随着外汇流入的增多而递增.随着大量的人民币被动地投入到流通领域,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账户更加受制于外汇的流入,不但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应,还导致物价水平上升. 国际收支顺差与国内居民储蓄相结合,导致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大量外汇储备高达4_0多亿美元,同时,国内居民储蓄高达_万亿人民币,两者相加约有_多万亿人民币.这_多万亿人民币没有形成有效投资,是经济社会中的闲置资金,与这些闲置资金相对应的是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源的闲置,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因而,我国出现了经济增长和失业增加并存的现象.3.国际收支顺差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增加了资金流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外汇操作总是有风险的,最明显的是汇率风险.我国实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每当美元贬值和美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我国外汇储备都随之贬值,造成外汇储备的损失.国际收支顺差越大,需要到国际金融市场上运营的外汇越多,国家外汇储备的成本越高.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资金流出.在结售汇制度下,由于流入的外国资金都要转换成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主要是储备美元.欧元的债券.国际收支顺差越多,外汇储备越多,外国债券越多,资金流出也越多.这两方面形成了内在的矛盾:国际收支顺差引导外资流入,出口越多和外国直接投资越多,资金流入越多;国际收支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储备越多,资金流出越多.4.国际收支顺差异致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民族经济发展空间狭窄,出口结构难以调整.出口和引进外资都是有代价的:一是出口使国内资源被国外利用,而且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强,出口的数量和结构随国际市场需求而变化;二是外资不论是间接融资还是直接融资,都是有代价的.间接融资,如外国贷款到期要用外汇来还,需要国内有更多的出口产品换取外汇.直接融资,如跨国公司在我国直接投资设立生产和销售企业,那更是直接地利用我国的各种资源,不但其利润要汇回母公司所在地,而且,其产品占领了我国的市场.三是国内经济受制于国际市场,一旦出口受挫,本国经济萧条,外国资本会乘虚而入,控制我国市场和关乎经济命脉的产业,经济发展受制于外国资本,导致经济发展缺乏自主性. 国际收支顺差挤压了民族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首先,在国内市场上,大量的外资企业在中国直接投资设厂进行生产,其产品可以迅即进入中国市场,既可以绕开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又有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之利.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不仅是高新技术产业,而且越来越多地进入传统产业,与我国企业直接争夺国内市场.其次,外商直接投资增加,挤压了民族企业出口产品的市场.国际收支顺差增大,特别是资本项目顺差太多,实际上是外国资本直接在国内投资增加.资本项目顺差增多,外国资本在我国出口市场上的份额随之增加,外资企业出口中占主导地位._年,在出口产品中,外资企业产品超过50%.因此,国际收支顺差缩减了民族企业在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空间,客观上阻碍了民族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影响了民族经济发展.再次,外资企业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政府出口结构调整政策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不仅使得国内出口结构难以调整,而且进一步影响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5.国际收支顺差影响了国内金融业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国内货币供给增加,在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增长幅度小于货币供给增长幅度时,货币市场供给大于需求,金融市场的利率下降.目前,国际市场利率比较低,如果我国金融市场利率下降,那么,国内利率与国际市场利率的利差会缩小,这种利差的缩小会减缓国际资本的流入,有利于减少国际收支顺差.然而,利率下降会导致人民币贬值,产生通货膨胀.自_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正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为了防范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消极影响,中央银行不得不维持现行的存款管制利率和贷款浮动利率,从而推迟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所以对于顺差和逆差应该理性认识,不是只要顺差就好.因为顺差的利益和逆差的负面影响应该已经比较熟悉,所以我的答案主要解释了下顺差的弊端strong 答案补充 /strong〝对于顺差和逆差应该理性认识,不是只要顺差就好.因为顺差的利益和逆差的负面影响应该已经比较熟悉,所以我的答案主要解释了下顺差的弊端〞这一句话其实放在最前面要好一点 strong 答案补充 /strong 其实,如果叫你下结论的话,还是国际收支平衡最好,不管顺差还是逆差,其实都是国际收支失衡,只不过因为各国的经济形势,以中国而论,发展先期的顺差可以推动经济,但是长期顺差还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篇二: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利弊及调整战略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利弊及战略调整市场营销__ ____ 孙亚君>2007年第10期(上)【摘要】我国国际收支连续15年的双顺差,使国民经济稳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本文探讨了〝双顺差〞将持续较长时期的原因,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开拓进口渠道.扩大对外投资和调整政策等减顺差的综合治理对策.【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经常项目资本项目2007年5月10日,央行发布2007年第一季度>,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日也发布我国2006年>.两份报告都指出了解决当前〝双顺差〞问题的迫切性和艰巨性,认为持续〝双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猛增的主因,明确了中国将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一.持续性双顺差的现状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增长迅猛.2006年,经常项目顺差高达2499亿美元,同比增长55%,资本项目顺差也高达100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这一趋势继续保持,贸易顺差更高达1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3.1%,成为推动外汇储备的超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2007年6月外汇储备已突破1.3万亿美元大关.持续高额〝双顺差〞及随之产生高额外汇储备是柄〝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和就业的增长.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提升中国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另一方面,极有可能催生中国经济的泡沫,延缓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加重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导致国内经济发展失衡,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贸易摩擦.高额贸易顺差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隐忧.二.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性的成因1.加工贸易仍将占主导地位.深入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可以发现,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实际上处于逆差状态,持续攀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源于加工贸易.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8319亿美元 ,顺差高达1889亿美元,而一般贸易顺差仅831亿美元.由此可见,当前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中的最主要因素.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无论是通过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最终产品一般销往国外,在中国境内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构成顺差.因此,加工贸易的规模越大,相应的顺差必然也越大.我国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的低廉构成了经济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我国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的状况近期不会发生重要改变.2.内需不足仍是今后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从我国最终的需求结构看,国内居民的最终消费占GDP比重2006年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51.1%,尽管2007年上半年消费增长15.4%,创下近十年的增长新高,但在GDP总比例中并没增加.而我国投资所占GDP比重长期偏高.投资增长率高意味着产出规模不断增大,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例不断下降则意味着不断增加的产出不能被国内消费所吸收,于是过剩的供给只能通过出口来出清.此外,我国内需的不振也影响进口的增长,2006年进口同比增幅回落高达25.7%.尽管2007年6月1日财政部决定对209项进口商品实施较低的暂定税率鼓励进口,但6月份进口增速只有14.2%, 远低于出口增速.3.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突出.现阶段我国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反映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结构调整滞后之间的矛盾.在过去的20多年里 ,中国的经济增速年均超过9%,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结构调整步伐经常处于滞后状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高,第二产业内部集约化.高效化趋势不明显,第三产业整体水平落后,十几年一直徘徊在34%左右,这种产业结构状况无法满足多种类.多层次的需要,导致有效总需求不足.此外,我国还存在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附加价值少.地区差距大.城市化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都影响内部平衡的实现.4.国际产业转移趋势较难逆转.过去几年中,全球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加快,外国资本在华投资迅猛增长,东亚地区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已大量转移到我国.这些投资已陆续形成了生产能力,开始向欧美市场转移产品,形成中国对欧美市场的较大贸易顺差.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在六成左右并逐年增加,这加大了我国贸易顺差的压力.另外,在大量国内资本得不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外资仍大量涌入,这也是造成资本项目下顺差的主要原因.5.对内对外政策调整需循序渐进.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奖出限入〞的传统思想和对外资不加选择的〝超国民待遇〞等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近年来国家陆续进行了财政.货币政策以及外资.外贸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政策调整生效需要时间.而且社会各界对于怎样有效.渐进地进行政策调整还没有统一认识.因此,双顺差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持续存在.三.应对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策略1.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我国资源短缺但劳动力富足,在今后仍应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目前,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准入门槛偏低.产业层次不高.加工环节技术含量较低.区域发展失衡.管理手段和政策不配套等.因此,必须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提升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提高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地化率,延长加工贸易在国内的价值链;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逐步淘汰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加工贸易企业,使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持续性及应对策略网络银行业务的出现,改变了银行系统传统的经营模式,使之在管理方式和营销观念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网络银行是银行业发展的方向,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我国网络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策略,推动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网络银行发展对策一.网络银行的涵义网络银行,E-Bank(ElectronicBank),又称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网络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账.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服务项目,使客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将传统银行所能提供的部分业务开放到网络上,提供给客户操作,以完成某些过去客户必须亲自到银行才能完成的业务,即设立了Internet上的虚拟银行柜台.用户只要用一台联网的电脑就可以享受到全天候的网上金融服务,包括:网上支票账户.网上支票异地结算.网上货币数据传输.网上互动服务和网上个人信贷等.网络银行不是银行与计算机.网络系统三者简单的加总,而是将分散的.功能较弱的.以业务处理为主的计算机系统改造,提升成为统一的.网络化的.集成的.智能化的信息系统.二.目前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1.网络建设问题.就目前来讲,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安全防范能力比较差.对于银行业而言,除了社会整体网络设备水平低之外,银行业内部网络构造也还处于很低级的状态,银行内部局域网建设仍很落后.即使是同一个商业银行内部,各个市和市之间,市和省之间,基本上没有一个完整的网络链接.2.网络安全问题.网络安全是金融界的第一生命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商贸交易,有关资料的保密及安全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这往往成为制约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网络银行在安全性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大部分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许多国产的安全产品,其核心技术也是国外外贸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另外,我国绝大部分加工贸易来自外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问题也是如何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问题,应该对外资引进有所选择,更加注重外资的质量,减少盲目鼓励出口.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2.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在贸易顺差巨大的情况下,增强国内消费是消化长期高速增长的投资形成产能的唯一途径.更重要的是,持续.稳定.合理比重的国内需求是维持GDP长期稳定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增加国内需求也是解决〝双顺差〞最根本的途径.增加国内消费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居民工资的增长速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体系以及教育体系,为居民增加消费消除后顾之忧;缩小城乡.地区.行业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以增加农民消费为重点,努力提高农民.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3.开拓进口渠道,扩大进口.国际市场对我国商品需求强劲,即使调整人民币汇率.降低出口退税,出口降幅也有限.要解决过高的贸易顺差,关键是有效扩大进口.首先,应该很好地利用进口比较优势,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推动进口多元化;运用适当降低关税和调节增值税和其他附加税费的方法,鼓励扩大农产品.重大装备关键件.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重要资源型商品进口.其次,应尽快建立重要进口资源储备体系,使国家储备.商业储备和企业义务储备相结合.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应将一部分转为实物储备,进口一些国内短缺.长期依赖进口的重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4.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5.适时应对,调整政策.第一,采取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既要紧缩银根对冲过多流动性,又不能盲目加息,导致进一步加深由于国内储蓄高于国内投资导致的内部失衡.因此除了降低利息税,还应将贷款基准利率和准备金继续维持在一个相对高位上,并对符合产业导向和进口导向的贷款给予政策性倾斜.第二,尽快实现对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原则,减少外资企业在出口贸易中的比例,实行与世界贸易组织不冲突的产业政策,限制外资进入特定产业.第三,适当放松资本管制,鼓励企业在国内上市,鼓励三资企业利用国内金融市场筹集资金.篇三: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分析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分析李玉娟蔡云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贵阳55_25收稿日期_-_-_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_GZ75657作者简介李玉娟_77-女贵州遵义人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蔡云_73-男湖南邵东人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摘要由于富裕的劳动力优势影响到资本项目的顺差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战略及政府的相关鼓励措施我国出口产业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由此造成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持续性国际收支顺差会加剧我国与国家收支逆差国的摩擦增加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难度使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国际市场需求.对此要解决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应扩大内需让内需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有效驱动力鼓励我国企业集团进行对外投资.关键词国际收支顺差国际贸易资本与金融账户经常账户中图分类号F7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_4-69___-_47-_一._年_年我国国际收支概况自_94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处于顺差状态尤其是进入_世纪后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加速的趋势为了更好地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本文以_年至_年上半年的数据为分析对象分析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表1近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单位:亿美元年份项目差额_年1月_月_年1月_月_年1月_月_年1月_月_年1月_月_年1月_月_年1月_月_年1月_月_年1月_月_年1月6月CA差额2__4354459687__253237_426_3_货物34534_4244759_34__73_436__83服务-56-59-68-86-97-94-88-79-_8-_6KA差额_348323527__63_7735__43金融项目_8323528__589267__93_外国来华投资38444249347_4979_8_384_78证券投资-40-_4-1__4_7-49-676_7426_9BP差额_45_677986_94_3825994453445_443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得出差额为相应账户的贷方减去借方的余额.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与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浪潮中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国际贸易近年来持续大幅度的顺差这从表1中经常账户CA的货物进出口差额可以看出.从_年我国国际实物贸易的345亿美元的顺差到_年36_亿美元的顺差整整增加了945.51.虽然_年_月至_年6月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凸现之后我国进出口差额出现了负增长但是由于同期出口基数一直47_年第_期总第_4期广西社会科学GUANG_ISHEHUIKE_UENO.__CumulativelyNO._4大于进口的数额尽管从相对数来看这期间相对指标有的时候出现了负增长有的时候出现了正增长然而从绝对数指标来看进出口仍然保持顺差有的月份顺差的幅度甚至不是降低而是增加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大量失业的问题而分工的模式从整体上来说还是遵循了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图1_年_年CA差额.货物与服务的折线图第二从金融账户来看我国国际贸易的顺差从_年的_亿美元增加到_年的_9亿美元增加了将近7倍从直接投资来看_年至_年9年间也是年年顺差外国来华投资_年是384亿美元_年是_78亿美元.图2_年_年KA差额.资本项目.金融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国来华投资与证券投资的折线图二.造成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分析造成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比较复杂.对于经常项目下的货物出口而言主要是要求出口货物质优价廉而充满国际竞争力对于KA账户而言主要受到市场规模大小.资源富裕度.市场结构与未来市场的增长幅度等经济因素的影响.此外法律.制度环境.文化.政治和社会发展水平等也影响到资本的流动规模和程度.造成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富裕的劳动力优势影响到资本项目的顺差.近年来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力成本上升幅度较大因此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将生产基地转移到我国可以急剧降低国外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近年来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化多年来隐形的失业问题迅速凸现出来.在农村大量的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上释放出来流入城市在城市不少工人则因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及国有企业的破产而失业.此外人。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是指我国在一定时间内对外提供的经济资源、服务等比对外接受的经济资源、服务等更多的情况,即出口大于进口,向国外收入的货币和资产多于国外收入我国的货币和资产。
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然而,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也存在一些利弊:一、利:1.增加外汇储备。
国际收支顺差能够使我国增加外汇储备,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周期提供了充裕的外汇储备。
2.提高国家信用等级。
国际收支顺差能够表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提高我国的国家信用等级,进而使我国的借款利率降低,可为国家发展提供巨大的优质借款来源。
3.促进技术升级。
国际收支顺差可促使国内企业更多地进行技术升级,推进我国的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培育和发展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4.提升国际地位。
国际收支顺差能够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得到提升和加强,并彰显我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实力。
二、弊:1.经济结构单一。
国际收支顺差可能会使我国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出口,而忽视了国内市场和消费需求,这样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
2.社会财富不够均衡。
国际收支顺差少量地反映了国内高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体之间的财富差距,因为这些财富往往储存在国外,而不是在国内流转。
3.消耗原材料和环境资源。
由于我国大量出口和收益的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同时也会带来对环境的消耗和污染。
4.汇率波动等风险。
国际收支顺差可能带来汇率波动风险,例如短时间内人民币贬值,会使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增加货币流动性压力。
综上所述,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利弊相对而言,但是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使其具有持续稳健的特点。
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我们应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经济结构,更加注重外汇的配置和管理。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第一、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与非居民的所有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是一国宏观经济变量中反应对外经济关系的最主要指标。
我国的国际收支自1994年以来,连续多年处在双顺差的状态,特别是从2001年至今,双顺差的增长趋势尤为显著,而且经常账户的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资本金融账户。
我国出现双顺差持续增长的现象,使得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失去了互相融资的关系,进行相对独立运动,这与自身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不相适应的。
第二、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1、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
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而高储蓄带来的是则高放贷和高投资。
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
2、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尤其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改革更是有力地促进了出口。
1998年以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出口乏力、内需不振的形势,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05年初,纺织品配额被取消。
这些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出口高速增长。
3、国内长期实行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
鼓励外资进入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带来的外汇流入并不是以购买外国资本品的方式,即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的形式流出,而是这些外商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简单地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然后用换来的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的格局。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指的是我国在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方面出现的出口大于进口和资本净流入的情况。
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和影响也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外贸竞争优势: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红利和丰富的资源,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使得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竞争优势,从而促使出口增加。
2. 强劲的内需市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之一,市场规模庞大,内需市场强劲,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订单和动力。
3.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的政策,如税收优惠、海外经济合作区等,为企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4. 外资流入增加: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流入,外资的增加也带动了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带动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双顺差意味着我国的出口和资本流入增加,可以带动国内生产和投资活动,促进经济增长。
2. 改善就业形势:出口的增加也意味着出口企业的生产和就业增加,可以减缓就业压力,改善就业形势。
3. 加强国家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双顺差意味着外汇收入增加,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储备,提高国家的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4. 影响货币汇率:国际收支双顺差也会对货币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本币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一定的困难。
针对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1. 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减少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从而提高国际市场的份额。
2. 改善外贸结构:加大对中高端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出口力度,减少对原材料和低端产品的依赖。
3. 优化投资环境:改善企业投资环境和法治环境,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推动资本流入的增加。
4. 加大对内需市场的发展力度: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升级,推动国内市场的繁荣,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评析中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格局及变化
评析中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格局及变化评析中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格局及变化国际收支的“双顺差”表示在一国的国际收支中的其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除去官方储备)一同发生外汇支出小于外汇收入的盈余状况。
“双顺差”是一种不合理的国际收支格局,中国的“双顺差”更是同各种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宏观经济不平衡相联系的。
“双顺差” 已经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损失。
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积极影响(一)双顺差结构总体上体现了一种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双顺差的出现和持续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对经济增长等目标进行选择的结果。
(二)双顺差结构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内经济的增涨,扩大了各产业部门的生产能力,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双顺差结构为缓解我国就业矛盾、扩大内需作出了贡献双顺差创造就业机会的作用。
(四)双顺差结构促进外汇储备的增长。
二、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消极影响(一)双顺差结构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明显加大使得外汇储备急剧增长,而央行为了稳定汇率,被迫发行本币而收回外币,这就加大了中央银行通过冲销方式维持国内货币供给稳定的成本和难度,从而造成了通货膨胀。
(二)双顺差结构加剧了我国与欧美的贸易摩擦。
经常账户的顺差来源于净出口的增加,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迅速增加的结果。
而出口贸易的迅猛增长必然会加剧全球出口市场的竞争,对他国的出口构成威胁,很容易招致世界一些国家的不满,引来他国的攻击和报复,日益增多的国际贸易摩擦也伴随而来。
遇到出口国家的不满,导致贸易的摩擦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定价低出口量巨大,对他国的同行业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中国在多个产业上的大量出口造成的贸易顺差,势必招致他国的不满,产生贸易摩擦,使得贸易条件恶化。
(三)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外资的进入给中国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中国国际收支长期出现巨额盈余,接下去的严重的后果是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我国的贸易逆差国家大部分是欧美发达国家,长期的逆差使得他们持有大量的人民币,为了自身利益欧美等发达国家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则直接造成我国出口受到干扰;市场投机盛行;新增海外投资减少;国内就业压力增大;不具备竞争力的产业受到冲击。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篇一: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利弊分析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利弊分析——《国际金融》课程论文专业班级:会计12105班学号:201901030517 姓名:刘程栋【摘要】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国际外汇储蓄快速增长,出现双顺差甚至三顺差的局面。
然而局面的出现,是喜是忧呢?本文就我国双顺差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利弊政策性建议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外国或境外地区发生各种贸易经济往来而引起的全部货币收付活动或国际经济贸易。
国际收支失衡即不均衡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长期大额的顺差或逆差,需要用调节性交易来弥补。
其主要表现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的不平衡。
国际收支失衡影响着一国的经济运行、资源配置、资金运用乃至经济伙伴国的相关政策。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因此国际收支平衡反映为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或减少。
一、2019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始终保持经常项目顺差、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双顺差”格局,总顺差规模不断扩大(见表)。
2019年~2019年,经常项目顺差从205.19亿美元增加到2498.6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从19.22亿美元增加到100.36亿美元,国际收支总差额则从224.41亿美元增加到2599.01亿美元。
2019年上半年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格局,总顺差达到2530.22亿美元。
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增长132%。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国际收支持续顺差表明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国际收支顺差过大也会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后者已经成为现阶段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矛盾。
二、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性的成因1、加工贸易仍将占主导地位。
国际收支顺差的利弊
国际收支顺差的利弊及对策国际收支顺差既影响国内经济也影响对外经济,因而,需要调整经济政策,协调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发展,化国际收支顺差之弊为利。
一、国际收支顺差的利益1.国际收支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首先,经常项目顺差刺激经济增长。
一是经常项目顺差刺激国内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源于净出口的增加,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迅速增加的结果,净出口增加使得国内总需求扩张,国内总需求扩张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
二是净出口的乘数效应扩大了经济增长的规模。
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是净出口增加的结果。
净出口的增加具有外贸乘数效应,在外贸乘数的作用下,经济增长的规模数倍于净出口额,大于经常项目顺差额。
其次,资本项目顺差直接推动经济增长。
一是资本项目顺差直接增加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资本项目顺差源于资本净流入的增加,大部分是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增加的结果。
资本净流入增加了国内的总需求中的投资需求,投资需求的增加直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
二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乘数效应扩大了经济增长的规模。
在外商直接投资乘数的作用下,经济增长的规模数倍于外商直接投资额,大于资本项目顺差额。
2.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1994年以来,除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项目有逆差外,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国际收支顺差。
伴随着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外汇储备也在快速增长,外汇储备2003年底已超过4010亿美元。
外汇储备的增加,一是提升了综合国力,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二是表明我国有良好的国际偿债能力,在国际市场进行融资时,能够较为容易地以较低成本取得各类贷款。
三是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外商,对其利润汇回本国有安全感,这些外商愿意更积极注入资本,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
3.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总量平衡不仅与储蓄投资有关,还与外贸有关。
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或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或逆差对经济的影响国际收支无论出现顺差或逆差都是失衡的表现,国际收支的平衡是相对的,失衡是绝对的,也就是就是说国际收支失衡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一国国际收支长期大幅度的顺差或逆差,则会对该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而我们往往认为顺差就有利于经济发展,逆差就不利于,其实不然。
以下我就对顺差和逆差进行利于弊的分析。
一.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顺差即是指某一国在国际收支上入大于出,而国际收支一般是用美元结算,这种结算是在银行之间进行的,但是美元除在美国外其他国家不能直接流通,我国央行就将顺差多出来的美元储备起来,而发行3倍于储备左右(我国就是这样)的本国货币,以维持货币流通量的平衡。
顺差越多外汇储备自然就会增长的越多。
利1.国际收支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2.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3.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4.国际收支顺差加强了我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5.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弊虽然顺差给我们带来很多利处,但同样也有很多的不利。
持续的、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首当其冲的影响就是使迫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本币过于坚挺,会引发大规模的套汇、套利和外汇投机活动。
比如,在我国就是人民币升值,现在看来已经是大势所趋,最近也有说法加息与人民币升值一步到位,其实就是,在中国套汇的同时,再进行套利。
其次,导致通货膨胀,就拿我国来说,我国就属于输入性的通货膨胀,3月时共持有美国国债1.145万亿美元,顺差会增加外汇的供给和对本币的需求,货币当局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大量外汇进行干预。
两种情况都会迫使国内货币投放量扩大,物价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在我国通货膨胀的最好控制,就是保持一定的外汇收支平衡,在加大出口的同时也加大进口,而不是通过减少出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利弊分析
——国际金融论文课程
经管学院会计专业 2 李傲由于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战略及政府的相关鼓励措施我国出口产业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导致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出现大量持续顺差。
据统计。
除1998年外,我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都实现了顺差,2004年以前,除2000年有所下降外,我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不断增长。
2004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到1106.59亿美元,为历年来的新高。
从2005年开始,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不断下降,2006年降至66.7亿美元,达到2001年来的最低点,2007年又恢复到较高水平,为735.09美元。
从2001年开始2006年达到历史的低点,其在总顺差中的比例为3%。
2007年,该比例有所上升,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占总顺差的比例为17%。
,2006年,经常项目顺差增长55%,连续五年大幅增长,使得经常项目顺差占总顺差的比重高达97%,创历年以来的新高。
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为4.3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经常项目顺差继续扩大,由上年的2533亿美元增加到3718亿美元,占总顺差的比例达到83%,继续实现了较快增长。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始终呈现“双顺差”
的状态。
尤其是2005年以来,双顺差的规模仍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我国持续16年的“双顺差”格局,在国际经济中是非常罕见的。
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政策原因、外部环境等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不可能短时间消失,并且,长期的“双顺差”状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弊大于利,因此,找出导致“双顺差”的原因对于改变这种状况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长期持续出现高额顺差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国际原因
1.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不断紧密,为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
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不断地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同时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
2.我国的国内金融市场并不完善,有待发展,大量的外国资本通过金融市场流入我国企业,从而增加了资本流入,而对外投资的扩大也是形成我国高额顺差的重要原因。
二.国内原因
1.我国的业结构,加工贸易仍将占主导地位,而顺差主要就是来自于我国密集的加工贸易企业。
2.内需不足,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例不断下降则意味着不断增加的产出不能被国内消费所吸收,于是过剩的供给只能通过出口来出清。
内需是拉动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内需的低迷也是我国发展与鼓励对外出口的原因。
3.国内投资效率低。
由于我国的资本、劳动力、能源、土地等要素价格偏低,造成某些行业的盲目投资,生产能力过剩,只好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价格卖到国外市场。
而有些产业则投资不足,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另外,政府出于个人政绩或寻租目的而进行的投资,使投资在产业间失衡更加严重,降低了投资效率。
4、国际产业转移趋势较难逆转。
过去几年中,全球结构
调整和产业转移加快,外国资本在华投资迅猛增长,东亚地区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已大量转移到我国。
这些投资已陆续形成了生产能力,开始向欧美市场转移产品,形成中国对欧美市场的较大贸易顺差。
另外,在大量国内资本得不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外资仍大量涌入,这也是造成资本项目下顺差的主要原因。
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有利有弊
一.有利方面
1.国际收支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2.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3.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4.国际收支顺差加强了我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5.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二.不利方面
1.国际收支顺差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增加。
国际收支顺差使得国内外汇市场上的外币供给大于外币需求,必然产生外币贬值的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因此,国际收支顺差产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际收支顺差越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加大了外资流入和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国际收支顺差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
我国贸易顺差增加,就意味着与我国进行贸易的国家有逆差,逆差国就会利用WTO的规则,限制我国产品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2.国际收支顺差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降低了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外汇流入随着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而增多,在固定汇率和
外汇结售汇制度下,中央银行要以人民币购买外汇,货币的投放随着外汇流入的增多而递增。
随着大量的人民币被动地投入到流通领域,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账户更加受制于外汇的流入,不但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应,还导致物价水平上升。
3.国际收支顺差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增加了资金流出。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外汇操作总是有风险的,最明显的是汇率风险。
我国实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每当美元贬值和美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我国外汇储备都随之贬值,造成外汇储备的损失。
国际收支顺差越大,需要到国际金融市场上运营的外汇越多,国家外汇储备的成本越高。
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资金流出。
在结售汇制度下,由于流入的外国资金都要转换成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主要是储备美元、欧元的债券。
国际收支顺差越多,外汇储备越多,外国债券越多,资金流出也越多。
这两方面形成了内在的矛盾:国际收支顺差引导外资流入,出口越多和外国直接投资越多,资金流入越多;国际收支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储备越多,资金流出越多。
巨大持续的国际贸易顺差对国家来说利大于弊因此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限制顺差的扩大与发展
1.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2.改善民生,扩大内需。
3.开拓进口渠道,扩大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