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法需要科学地解读和本土化
蒙台梭利教育法存在的问题及本土化
蒙台梭利教育法存在的问题及本土化第一篇:蒙台梭利教育法存在的问题及本土化蒙氏教育法本土化过程的问题及对策一、蒙台梭利教育法存在的问题(一)、对蒙氏教育法精髓的把握上存在的问题1、教师方面目前,我国蒙氏教育法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教师不能正确把握蒙氏教法的精髓,把蒙氏教法等同于蒙氏教具的操作,存在生搬硬套、囫囵吞枣的现象。
教师们普遍视野局限,交流的机会不多,可供借鉴的成功例子也少。
培训几周甚至几天后就匆匆上岗,没有时间去细细的了解、把握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
其次,传统的“教师中心主义”思想也影响了教师“导师”意识的形成。
蒙氏教师的素质不高也与蒙氏教法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有一定关系。
蒙氏教师的培训工作多数是由民办或非教育机构承担, 这些培训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大多质量差,很多培训机构把操作蒙台梭利教具当作蒙台梭利教育法等错误的培训方式, 也把不少幼儿园教师带入了误区。
由于“蒙台梭利教师的培训上只做表面文章,老师们对蒙台梭利教育的学习只学习了表面的、形式的东西的现象,而缺乏对蒙台梭利教育精位和实质的把握。
”[1]未曾真正领会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其工作中就存在着“不求其解”、“囫囵吞枣”、“照抄照搬”的现象。
“掌握蒙台梭利教育精髓的”导师“难寻是当前我国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中出现的主要误区之一。
” [2]2、幼教管理者方面我国的各类幼儿教育机构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候,受功利主义的影响, 存在着盲目跟风,追求形式上的模仿,照搬。
蒙台梭利教育法对于很多幼儿园管理者来说,是作为一个旗号和卖点向家长推介的,是向家长额外收取高额费用的“幌子”,而对于其是否真正有利于提高幼儿教育水平则考虑不多。
由于幼教管理者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在对蒙台梭利教育法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办“蒙氏班”“蒙氏园”,导致多数幼儿园在采用蒙氏教育时只注重其形式而忽略其精髓,引进与移植的形式主义非常严重。
对此,我国幼儿教育家卢乐山教授就曾指出: “现在许多的幼儿园都在办蒙台梭利班,但我觉得都不够深入,更多的是在做表面功夫,断章取义。
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探究
基本内容
蒙台梭利教学法作为一种经典的幼儿教育理论,自引入中国以来,逐渐得到广 泛和应用。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蒙台梭利教学法与中国本土文 化存在一定的冲突与不适。因此,探讨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的问题具有重要 意义。本次演示将围绕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探究和启示四个关键词,对 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为了解决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过程中的问题,本次演示深入探究了以下几个 关键点:
1、借鉴与创新:在吸收蒙台梭利教学法精髓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教育实际, 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
2、因地制宜的课程设置:根据中国地域文化差异,开发适合不同地区儿童的 特色课程。
3、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师实施蒙台梭利教学 法的专业素质。
蒙台梭利教学法概述
蒙台梭利教学法强调,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独特天赋和兴趣,教育者应该充分 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因此,蒙台梭利教室通常是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来设 计的,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教师通常会引导儿童通过自我探索和操作教具来学习。这 些教具设计得非常直观,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分析、归纳和创造能力。此外, 蒙台梭利教室还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 学习和自我完善。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蒙台梭利教学法园本化的探索,分析了其必要性和实施方案, 并提供了相应的证据支持。
引言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一种经典的幼儿教育理念,由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创立于 20世纪初。它强调尊重儿童的内在需求和天赋,通过设置一系列适合儿童发展 的活动和教具,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蒙台梭利教 学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同时也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探析
到5 岁是 感 觉 的 敏 感 期 , 序 的 敏 感 期 是 从 秩 1 或 1 半 开 始 , 续 到4 左 右 , 言 的 岁 岁 持 岁 语 敏 感 期 是 出 生 后 8 星 期 左 右 到 8 ; 作 个 岁 动 的 敏 感 期 从 出生 到 岁 。 童 在 以 上 每 个 特 儿 定 时 期 都 有 一 种 特 殊 的 感受 能 力 这 种 感 受 能力促 使他对环 境 中的某些事 物很敏 感 , 于是就 将 自己的注意 集中到这 一事物 上 , 并表现 出极大的耐 心 。 1. 3蒙 台 梭利 认 为儿 童 具有 一 种很 强 的 、 天 赋 的 内在 潜 力 和 继 续 发 展 的积 极 力 量 儿童 不是 被动 接受 知识 的空 器皿 , 可 任 凭 成 人 和 外 界 环 境 去 填 补 和 塑 造 。 童 儿 的 发 展 既 不 是 成 人 所 强 加 的 , 不 是 由 遗 也 传 得 来 的 现 成 的 能 力 , 是 “ 童 利 用 他 周 而 儿 围的 一 切 塑 造 了 自 己 ” 蒙 台 梭 利 认 为 , 。 儿 童 具 有 一 种 下 意 识 的 、 自觉 的 感 受 能 力 , 不 在 生 命 的 头 几 年 , 过 他 与 环 境 、 周 围 成 通 与 人 的 密 切 接 触 和 情 感 的 联 系 , 极 从 周 围 积 环 境 中 获 得 各 种 印 象 和 文 化 模 式 , 为 他 成
一 nan 盈 ot r o d ‘
蒙 台 梭 利 教 育 法 本 土化 探 析
朱 丽 丽 ( 京市七 彩早教 中心 北京 1 0 1 ) 北 0 0 6
摘 要: 本文首先 阐述 了蒙 台梭 利教 育法 的基 本思想 , 继而分析 了蒙 台梭 利教 育法本土化 中存在 的问题 , 后从 正确理解 蒙氏教 法的精髓 , 最
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理解并结合我国的本土化教育写一篇文章
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理解并结合我国的本土化教育写一篇文章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孩子们通过感官经验来探索世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方法注重直觉和自由探索,强调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和发现,而不是被老师强加知识。
在中国的本土化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理念,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
在中国的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方法注重的记忆和背诵,而忽略了孩子们的感受和体验。
而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则强调让孩子们通过感官经验来理解和学习知识。
通过感官教育,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各种颜色、形状、声音、味道等感官刺激,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对世界的认知。
这种教育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记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中国的本土化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理念。
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室里放置各种形状、颜色和质地的物体,让孩子们通过触摸和观察来学习。
我们还可以利用儿童画和手工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的感官操作能力。
通过这种教育方法,孩子们不仅可以提高感官能力,还可以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在中国的本土化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理念来进行亲子教育。
父母可以通过触摸、观察和发音等多种方式来与孩子交流。
这种教育方法不仅可以促进亲子关系,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感官能力和思维能力。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直觉和自由探索。
在中国的本土化教育中,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教育理念来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
通过感官教育、手工活动和亲子教育等多种方法,我们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记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本土化研究
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综述研究摘要:蒙台梭利教育法是由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创立的,其理论对世界范围内的幼儿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研究从直接引进理论和借鉴国外经验到走上本土化的道路,在研究内容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是研究工作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
本文化以蒙氏教学法本土化为主题,从本土化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对策入手,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比较法等多种方法,对蒙台梭利本土化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评述,探讨发展的趋势,为今后的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字: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综述研究一、导论作为一种教育模式,蒙氏教育法是在特定的社会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的,正如我国蒙台梭利教育研究泰斗卢乐山先生所说的,“要全面地、实事求是地看待蒙台梭利思想,要使蒙台梭利中国化、本土化。
”①蒙氏教育法由1994年引进中国并引发大规模的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导致了一系列的异化。
(一)选题缘由当前研究蒙氏教育法本土化的论文有800多篇,主要论述了蒙氏教育法自身的局限性、中国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那么,如何正确的看待蒙台梭利教学法?如何使蒙氏教学法与我国传统幼儿教学模式相融合?怎样解决蒙氏教学法中国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激起了笔者对蒙氏教学法本土化进行研究的想法。
(二)研究背景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最初研究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后来创办“儿童之家”,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
她撰写幼儿教育著作,开办国际训练课程,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993年之后,蒙台梭利思想在中国引进进入第二次高潮,一系列的著作和书籍涌现,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蒙氏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1994年之后,蒙氏思想走向了本土化的实践过程,打破了理论的限制。
作为一种特定社会时期和背景下形成的教育模式,由于没有真正的把握住蒙氏思想的精髓,其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发了很多的问题。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 2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学院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摘要蒙台梭利教育法是被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所提出的,她提出的这一理论对全世界范围内很多的幼儿教育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影响。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是从直接将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引入、同时借鉴国外的积极经验实现本土化,虽然在理论的研究上内容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其研究工作缺乏系统性和实际性。
本文化以蒙氏教学法的本土化为研究主题,从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当下的现状以及等层面入手,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等多种方式,对蒙台梭利在我国的本土化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及评述,为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更好的实现本土化、更好的帮助幼儿教育提供更好的建议和依据。
关键字:蒙台俊利教育法;本土化;研究AbstractMontessori's education law was put forward by the famous Italian preschool educator Montessori. Her theor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preschool education worldwide and can not be ignored. The real localization of Montessori's Education Law in our country is to introduce Montessori's education theory directly and use the positive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for reference. Although Montessori's education law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its research work lacks systematicness and practica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localization of Montessori's teaching method as the research theme, start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current situ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Montessori's educational method in China, and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other ways, makes a thorough analysis, summary and comment on Montessori's localization in China, so as to better realize the localization and better evaluation of Montessori's educational method in China. To provide better advice and basis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Key words: Montaigne Junli Education Law; Localization; Research目录1.绪论 (1)1.1研究缘起 (1)1.2文献综述 (1)1.2.1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国外的研究及现状 (1)1.2.2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国内的研究及现状 (2)1.3概念界定 (2)1.4研究内容和目的 (2)1.5研究方法 (3)1.5.1文献法 (3)1.5.2观察法 (3)1.5.3访谈法 (3)2.基于S园蒙台梭利教育实践的现状 (3)2.1蒙台梭利幼儿园本土化的基本现状 (3)2.1.1 蒙台梭利幼儿园基本情况 (3)2.1.2蒙氏幼儿园师资力量的基本情况 (3)2.2蒙台梭利幼儿园环境情况 (4)2.1.1室外环境 (4)2.2.2室内环境 (4)2.3蒙氏幼儿园班级情况 (5)2.3.1班级规模 (5)2.3.2班级活动安排 (5)2.4蒙氏幼儿园教学情况 (5)3.S园蒙氏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8)3.1课程自身的局限性 (8)3.2师资水平落后 (8)3.3家园合作的缺失 (9)4.我国蒙台梭利教育法问题的对策探究 (9)4.1正视蒙台梭利教育法本身的局限性 (9)4.2加强蒙台梭利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9)4.3加强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 (10)4.4充分考虑国情差异 (10)4.5引入中国特色的教育内容 (10)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1.绪论1.1研究缘起自从蒙台梭利教学法引入我国以来,正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接受,使得很多的幼儿开始接受蒙台梭利教学。
浅谈蒙氏教育本土化的途径和方法
很 好 的实施 蒙 氏教 育是有 难度 的, 因此 我们 必 须在 借助 蒙 氏教
育 理念 的基 础 上 ,充分 发 挥我 们 现 行课 程 的优 势 ,让我 们 的 蒙 氏理念 和我 们 现行 的课程 相 融合 ,使 我 们 的教 育 既有 蒙 氏教 育
教 学设计
浅谈 蒙 氏教 育本土 化的途径和方法
葛振 爱
莱芜钢铁集团金鼎实业有 限公司金鼎幼儿园 山东
摘
一
莱芜
2 7 1 1 0 4
要 : 蒙 台梭 利 ,2 O 世 纪 意大利 著名 的幼 儿教 育 家, 它不仅 在理论 上 建立 了一 套独 特 的学说 , 而且 还根 据 自己的学说 制 定开发 了 系列符合 儿 童身 心发展 的教 具 , 它的教 育理 念与 实践一 直活跃 在世 界教 育的舞 台上 ,我 们通 过 在 几年 的 实践 中也 切 身体会 到 , 蒙 台梭 利的许 多教 育 理念 、教 学方 法等 是值 得我 们借 鉴 和和推 广 的 ,但 同时也 感 受到 : 由于 蒙台梭 利教 育方 案是 脱胎 于 智障 儿童 的训 练方案 ,是舶 来 品 ,又加上 时代 的 限制 ,与我 们现 在 本地 区的 实际情 况是存 在 差异 的 ,因此要 想把 蒙 氏教 育 更好 地作 用 于幼儿 ,真 正 起到 很好 的教 育效 果 ,让 蒙氏教 育在 中 国的土地 上 生根 、开花 、结 果 ,必须要 走本 土化 的 道路 。 关键词 : 蒙 氏教 育 ;本土 化 ;途径 和方 法
思想, 但 又 能从我 们本地 的 实际 出发 , 与我 们当 前的 教学相 结合 , 使我 们 的教 育达到 事半 功倍 的 良好 效 果 。 2 根据幼儿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具 在 蒙 台梭 利 教 育方 法 中,教 具 是有 准 备 的环境 中必不 可 少 的 组成 部 分 ,也是 蒙 氏教 育 方法 最 具吸 引力 的部 分 ,但 是随 着 社 会 的不 断 发展 和进 步 ,具 有一 定 的教 育 意义 和 内涵 的 玩教 具
从异化到共生-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本土化探索
从异化到共生: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本土化探索玛利娅·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的希亚瓦莱镇。
她于1896年成为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
20世纪初她被聘为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病诊所的助理医生,主要的治疗对象是低能儿童,经过自己的医疗实践,她开始形成了这样的信念:“儿童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
”[1]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
在那里她把自己对低能儿童上的经验经过改良运用于正常儿童的教育,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幼儿教育方法,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随着世界幼儿教育改革浪潮的进行,蒙台梭利教育法成为很多国家重要的幼儿教育模式引进或被渗入到其他各式各样的幼儿教育模式当中。
对当今的世界许多国家的幼教改革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蒙氏教育法于1994年引进中国并开始了大规模流行,然而在我国的蒙氏教育法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异化现象。
我国蒙台梭利教育研究专家卢乐山先生曾说过:“要全面地、实事求是地看待蒙台梭利思想,要使蒙台梭利中国化、本土化。
”[2] 只有将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思想与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具体实践特点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蒙氏教育法与传统教育的共生以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蒙氏教育法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异化1.在实践过程中形式主义倾向严重任何好的教育理念都是根植于其独特的文化土壤之上的。
在我国儿童长期以来被当作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明天,越来越多的儿童被看作是“小大人”,过早地被推进了成人的世界,家长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口号,让儿童不得不迅速地成长。
蒙氏教育法的引进让不少家长感受到了福音:原来孩子能在幼儿教育阶段跑得更快一点。
家长趋之若鹜使得蒙氏教育法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壮大。
有的幼儿园为了能收取高额的蒙氏学费而不加任何改造地全盘照搬蒙氏教育法,比如说蒙氏教育法的实质在于观察了解儿童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以确定对儿童的个别化教学,其核心是儿童。
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理解并结合我国的本土化教育写一篇文章
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理解并结合我国的本土化教育写一篇文章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注重感官刺激和探索的教育理念。
它起源于意大利医生玛利亚·蒙台梭利的研究和实践,主张通过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感官经验,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而在我国,本土化教育注重的是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理念,为儿童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强调的是儿童在自由探索中学习。
在教室里,儿童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教具和材料,探索它们的不同特性。
他们能通过触摸、看、听、闻等感官的刺激来感知和理解事物。
这种自由探索的方式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其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国,本土化教育也注重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为儿童提供类似的感官刺激和探索机会。
例如,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实践活动,让儿童亲自动手去做,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我们也可以引入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儿童在感知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创造力。
此外,蒙台梭利感官教育还注重环境的设计和创造。
教室里的教具和材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准备的,以满足儿童的感官需求和发展需要。
这种注重环境的设计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我国的本土化教育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创造适合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环境,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比如,我们可以为儿童打造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提供丰富的教具和材料,以及安全舒适的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强调的是儿童在自由探索中学习,注重感官刺激和环境的设计。
在我国的本土化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理念,为儿童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感官经验和创造适合儿童学习的环境,我们可以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个案研究
个案在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
缺乏合适的教材和教具
蒙台梭利教学法需要特定的教材和教具来支持学习,但部分学校或家庭可能无法提供足够和合适的教材和教具,影响了教学效果。
个别差异
虽然蒙台梭利教学法对大多数孩子都有很好的效果,但个别孩子可能因为自身原因(如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而无法完全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蒙台梭利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本土化的特色,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理念。
蒙台梭利教学法在中国的实践经验表明,其对于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03
蒙台梭利教学法在本土化过程中可能存在文化适应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融入中国教育文化。
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蒙台梭利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指导。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蒙台梭利教学法在本土化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本土化需要结合当地文化、社会和教育背景进行适应和调整。
本土化的蒙台梭利教学法在提高儿童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育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
05
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个案效果评估
个案在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
学术成绩提升
通过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系统训练,个案的学术成绩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在数学、语言和科学领域。
缺乏教师指导和支持
由于蒙台梭利教学法需要大量的教师指导和支持,但部分教师可能无法充分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导致个案在某些领域的学习效果不佳。
加强教师培训和支持
01
为了提高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和支持,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知识来指导和支持孩子们的学习。
蒙台梭利教育法需要科学地解读和本土化
蒙台梭利教育法需要科学地解读和本土化蒙台梭利教育法对当今世界全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通过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正确解读,认识和吸取其对我国幼教有指导作用的教育精髓,同时承认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运用中的文化障碍,找到将其本土化的途径。
一、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教育精髓(一)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内在需要。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备一种自我成长发展并形成健全人格的生命力,正是这种内在的生命力,促使儿童不断地发展。
蒙台梭利将对儿童的自发的生命力是进行压制还是引导,看成是区分教育优劣的分水岭。
在她看来,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
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得到了表现和满足;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基于这种儿童观,蒙台梭利课程由一系列操作来实现,这些操作活动按其目的与所发展的儿童能力,分为不同领域,主要有日常生活、感官、数字、语言、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表现7个领域,强调儿童主动学习和自我纠正,顺应儿童生命力发展的内在需要,促进其自我发展。
蒙氏认为生命力不仅通过自发活动呈现和发展,还表现出不同感官的敏感期。
例如,儿童对颜色、声音、触摸等感觉的敏感期在2至4负,而行为规范的敏感期则在2至6岁。
并且,每个个体儿童有不同的发展节律,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发展阶段应该为儿童提供不同的教育。
因此,儿童的课程与教学应该建立在儿童的兴趣、发展需要、疑问与经验之上,让儿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活动,即实施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主要通过区域教育活动的形式进行。
所以,蒙台梭利设计的教具使个别化教学的实施成为行之有效的手段,蒙氏个别教育活动中的幼儿可以自由地在已设计好、适合他们需要的环境中选择活动。
在对教具的设计方面,强调对儿童的吸引力不在于它的外表,而在于它的内部——能够满足儿童内在的需求,能够长时间地吸引孩子。
她的这种儿童观以及由此设计的课程,符合现代教育哲学的理念,与人的本质发展观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只有顺应儿童内在生命力发展需要的教育,才会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的探索
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的探索王炜(河北工程大学幼儿园,河北邯郸056000)摘要:蒙台梭利教育与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都是以幼儿的全面身心健康的发展为前提来实现的。
蒙台梭利教育定位的重点和复杂性在于课程内容和实施方法的有效实施。
在符合蒙台梭利教育目标的基础上,课程内容应分为基础课程、发展课程和拓展课程。
前者保证了儿童的全面均衡发展,后者对蒙台梭利教育薄弱的艺术和身体素质进行了改进和补充。
本文主要从课程目标层面、课程内容层面、课程实施层面、课程评价层面的四个层面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本土化进行相应的探索。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教育参考文献:[1]索丽珍.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本土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20,19(05):124-127.[2]叶蕊.民族地区幼儿园进行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探索的个案研究———以A 幼儿园为例[J].教育观察,2020,9(28):35-37.一、课程目标层面的本土化探索课程目标是将特定的教育价值或教育目标具体化,形成整个课程的灵魂。
一般在设计本土化的课程时,要考虑目标整合。
蒙台梭利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发展自己的潜能,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格,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本质上符合我国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相关精神。
因此,研究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的第一步就是实现儿童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内容层面的本土化探索蒙台梭利课程内容的构成以教材为中心,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反映在教材的选择和相应的工作上。
这就要求课程策划人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上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对蒙台梭利培训现有教材和相应的工作进行组织和总结,形成课程的主要内容,并把它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保证儿童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根据中国传统和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编制节日、热点事件、周边事件等多个主题,将这些主题的素材转化为地域性的素材、作品或延伸性活动,将其渗透到整个教学环境的布局和正常的师生互动中。
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问题浅析
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问题浅析改革开放以来,蒙台梭利教学法影响了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学前教育。
该教学方法虽然为中国学前教育拓宽了理论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丰富了教育改革资源,但在某些方面往往只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
标签:蒙台梭利教学法;中国;本土化;学前教育蒙台梭利教学法从1913年传入中国起,就一直备受冷落,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后才引起各方的重视,相继出现了大量的理论著作、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幼儿园。
时至今日,从沿海至内地,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甚至农村地区,从民办幼儿园到公立幼儿园,从实验班到全日制蒙氏园,目前已遍及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的二十九个省区和直辖市。
仅仅30年,影响如此之广,可见蒙氏教育的魅力之大。
可这样的西方教育方法是否符合我国的国情?是否能得到中国家长的认可?是否最终能实现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呢?一、蒙台梭利教学法与中国国情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目前的国情,也是通向高级阶段的必经之路。
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下,蒙台梭利教学法从创立之初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就与新中国成立之初所向往的社会目标相一致。
经过30多年中国本土文化的熏染和蒙氏教育实验的深入开展,其成效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接受这一良好的教育。
它所关注的幼儿个性的发展,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蒙台梭利教学法从六大领域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为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对儿童的关爱,对儿童权利的关注,是蒙氏教育精神的宝贵财富,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 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其精髓在于通过为孩子提供有准备的环境,使孩子充分地自由成长,自主发展,进而培养健全的人格,这与我国《全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目标相一致。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条件下,着眼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利用蒙氏教学法,从幼儿的自由、个性、全面、健康、和谐等方面,大力推动国家的基础教育建设势在必行。
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的问题与思考
也有 存 在着诸 如 粗 糙 、 陋 、 育 功 能 不 明显 、 用 丑 教 使
率低 等 缺点 。在 教 师角 色 上 , 台梭 利 强 调 在实 践 蒙 的过 程 中 , 师要成 为 环境 的“ 护 者” 儿 童 和教具 教 看 , 之 间相互 影 响 的 “ 助 者 ” 儿 童 工 作 发 展 的“ 察 帮 , 观
Vo1 8, . NO. 4
Au . 0 0 g 2 1
蒙 台梭 利 教 育 本 土 化 的 问题 与 思 考
杨莹杉
( 四川 师 范大 学 服 装 学院 , 川 成 都 6 0 6 ) 四 1 0 8
摘 要 : 台 梭 利 教 育 在 我 国 幼 教 领 域 轰轰 烈 烈地 开展 , 于 中 西文 化 存 在 差 异 , 些 幼 教 管 理 者 、 师 及 家 长 对 蒙 台梭 利 教 育 思 蒙 由 一 教
儿童 : 正是儿 童 的精 神可 以决 定 人 类进 步 的进 程 , “
也许 它 甚 至还 能 引 导 人 类 进 入 更 高 形 式 的一 种 文 明。 ” 在这 种儿 童 观 的 理 念 下 , 台梭 利 强 调 教 蒙 育 的明确 目标 是按 照孩 子们 自发 的 自我发 展 的 自然 方法 来培 养他 们 , 教师更 多 地是 担 当一种 观察者 、 引 导者 的 角色 。然 而 , 多 幼 教工 作 者 并 未 理解 其 思 许
想精 髓 , 未真 正认 识 NJ 童是 独立 自主 的主体 , 并 L 而
更 多 地 片 面 注 重 儿 童 是 否 听 话 , 否 顺 应 教 师 的 安 是 排 , 且根 据 自己的 经验 或 常规 对 儿 童 的 活动 予 以 并 更 多 地约 束 。
( ) 践 上 过 分 注 重 其 形 式 二 实
蒙台梭利语言教学的本土化研究
蒙台梭利语言教学的本土化研究摘要:在把蒙台梭利语言教学本土化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这种教学理论中的核心思想,它是这种教育能够被普及的关键,其次要了解这种理论的不足之处,能结合自己的实践来完善理论;最后,要结合本土化语言训练的需求,转化理论,让教学活动符合本土化语言的教学需求。
只有从这三点出发,优化蒙台梭利语言教学理论的应用,才能够提高语言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蒙台梭利;语言教学;本土化蒙台梭利是世界有名的教育学家,她曾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专门招收3~6岁之间的儿童开展语言教育,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她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形成理论,她的语言教学理论给予语言教学极大的影响。
现针对这种语言教学本土化的实践进行研究,提出优化的对策。
一、蒙台梭利教学理论给予语言教学本土化的影响蒙台梭利教学理论认为直接教儿童拿笔写字,不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学中要应用间接的方法来开展语言教学。
她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肢体训练阶段,即培养儿童扣、抓、捏、按等能力,让儿童的肢体变得协调,从而为后续的语言教学做好准备。
第二个阶段为游戏教学的阶段,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如何发声、词汇的意思、记忆词汇的开关。
第三阶段为阅读阶段,此时为幼儿提供绘本,让幼儿结合图片来理解文本要表达的意思,然后结合第二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的实践理解句型模式。
由这套教学理论可以看到它的应用要点为教学要符合幼儿的发展阶段,然后分阶段开始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必须符合儿童的认知特征。
二、蒙台梭利语言教学的本土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把蒙台梭利教学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发现这套教育方法的实效性不足,通过实践发现,这既与蒙台梭利语言教学时代发展造成的局限性有关,也与部分教师对这套教育理论的认知不足有关,也与西方的语言与汉语的语言文化存在差异有关。
现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一)感官训练的孤立化局限蒙台梭利已经意识到了儿童肢体的发展将影响儿童的语言学习,在教学中不能够超前教学,从而她认为应当顺利儿童发展规律开展感官训练。
蒙台梭利与华德福的课程本土化启示和建议
蒙台梭利与华德福的课程本土化启示和建议
蒙台梭利教育和华德福教育是两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教育模式,它们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着一些共同之处,同时也有一些不同点。
本土化是将这些教育模式与本国的文化和实际情况相结合,以适应当地的教育需求。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启示:
1. 了解本国教育现状:在将蒙台梭利教育或华德福教育本土化之前,先了解本国的教育现状,包括法律法规、教育政策、教育目标等。
这有助于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并避免与当地法律法规相冲突。
2. 保留核心价值观:蒙台梭利教育和华德福教育都有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综合能力、注重个体发展等核心价值观。
在本土化过程中,这些价值观应得以保留并贯穿于教育内容和教学实践中。
3. 结合本国文化和语言:本土化要求将教育模式与本国的文化和语言相结合,创造符合本土实际的教学资源和教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可以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历史、艺术等元素,丰富教学内容。
4. 考虑家长和社区需求:教育本土化不仅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也要考虑家长和社区的期望。
与家长和社区密切合作,了解他们对教育的期待和需求,将其纳入教育计划中,增加家长的参与度和支持。
5. 适度调整教学方法:蒙台梭利教育和华德福教育都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但具体的教学方法可能需要根据本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可以结合当地教学实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供更适合本地学生的教育体验。
总之,蒙台梭利教育和华德福教育的本土化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了解本地教育需求、保留核心价值观、结合本国文化和语言、考虑家长和社区需求以及适度调整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本土化的目标。
谈谈你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理解结合本土化教育写一篇文章
谈谈你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理解结合本土化教育写一篇文章一、科学选择儿童玩具从总体上看,蒙台梭利的感官教具具有系统性强、功能独立、材质多样、错误控制、重视智力培养等特点,对我国学前儿童玩具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或家长对于儿童玩具的选择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根据蒙台梭利的感官教具理论,我们认为,在儿童玩具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二个方面:一是按照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作为教师或家长,要深入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并能敏锐觉察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敏感期,为他们准备适宜的玩具。
二是按照儿童的兴趣爱好选择玩具。
玩具既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又不能忽视他们的兴趣和愿望。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对玩具的偏好各不相同。
选择满足儿童需要的玩具,才能真正触及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三是按照不同的形状、材质选择玩具。
学前儿童正处在感官敏感期,不同形状、材质的玩具有利于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发展。
例如,让儿童触摸棉、亚麻、丝、皮革等材质,可以提升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又如,提供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等不同形状的玩具,可以帮助儿童认识生活周围的儿何形状,发展他们的实体感官。
四是要注意玩具的美感。
造型设计优美、色彩搭配协调的玩具,既能激发儿童操作的兴趣,又能培养他们初步的审美感受能力。
儿童的审美是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教师和家长在玩具的选择上也应注意玩具的质感与美感,让儿童在美的熏陶中“工作”和成长。
此外,选择玩具时还应注意安全问题,避免选择含有毒物质、边角尖锐、体积太小等有潜在危险的玩具。
二、正确运用感官训练法蒙台梭利的“感官训练法”以系统的感官教具为依托,通过对儿童视、听、触、味、嗅等感觉的训练,发展和完善他们的感觉功能,增进他们的知识与经验。
对于处在感官敏感期的儿童来说,感官训练非常重要。
前文提及的蒙台梭利运用“示范法”三阶段语言教学法“练习法游戏法”等方法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我看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
2007.12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被誉为“20世纪欧洲和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和进步的教育家之一”。
她所创立的教育法被称为最具影响力的教学法,为世界儿童健康成长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蒙台梭利博士对教育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儿童。
她揭示了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并且依照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用科学的方法了解儿童各个阶段心理成长变化的规律,为人们提供了科学教育儿童的方法。
让儿童正常发展,成为未来最有用、最有效率和最幸福的人。
蒙台梭利教育法虽然适合每一个国家儿童的教育,但由于各国的传统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要使这一优秀的教育法在本国儿童教育中立足扎根获得理想效果,必须与本国的传统文化、经验发展相融合,使其本土化,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我国各地幼儿园在实施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的工作有不少成功经验。
首先,注重吸收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与当代国内外各种优质课程融合,使其更具时代性与民族性。
很多实施蒙台梭利教育的幼儿园选择了与瑞吉欧、生态、游戏、主题教育等课程融合,在内容上融会贯通,在方法上灵活运用,创造性地融入在蒙台梭利教育中。
为蒙台梭利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使其更具活力。
这也是蒙台梭利生前所希望的,希望后人不断为其增添新的内容,创造发展蒙台梭利教育。
其次,很多幼儿园结合我国传统文化背景,创造、延伸了蒙台梭利教育中各领域的教育内容与操作材料。
在语言、文化、科学常识领域方面尤为突出。
此外,在教育组织形式上也有不少创新。
由于我们的家长对混龄组织教育认同程度较低,大多幼儿园仍以同龄教育为主。
为了让孩子能享受到混龄教育的好处,不少幼儿园为向混龄教育过渡做了不少工作。
主要有:中小班混合年龄教育,大班同龄教育;生活混龄教育,工作和学习分龄教育;平时同龄教育,专题、主题活动混龄教育。
尽力寻找各种时间为孩子提供大帮小、小敬长的社会交往的机会,促进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蒙台梭利教育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创新,每个人都可以凭借对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理解进行创造性的探索。
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的对策分析
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的对策分析摘要】在世界教育史上,玛利亚?蒙台梭利是20世纪初的一位著名幼儿教育家。
她将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探索科学的儿童教育学形成了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教育法。
作为一种较先进的幼教模式,蒙台梭利教育法对当今世界各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通过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正确解读,认识和吸取其对我国幼教有指导作用的教育精髓,同时承认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运用中的文化障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幼儿教育。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中图分类号】G239.3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5-0129-01在我国幼教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中,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研究一直较为热烈。
所以我们更应该通过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正确解读,认识和吸取其对我国幼教有指导作用的精髓,进而来更好地发展我国幼儿教育。
而如今现在大量的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接受好的教育所以就盲目的追随蒙氏教育却不知道蒙氏教育的理念是什么,只是知道追求华丽的外表和其中一小部分操作材料,而没真正去解读蒙氏的教育法。
另外又通过查阅一些资料和亲自去幼儿园蒙氏班级的接触,让我深深有体会。
因此基于上述原因选择以“蒙台梭利教育法”为题来进行研究,以期望真实反思我国幼儿园对蒙台梭利的错误的认识和存在的问题。
一、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含义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
她巧妙的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
蒙台梭利教育法以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为目标,主张让儿童处在“有准备的环境”之中,通过“工作”的方式,自由、自主地发展。
儿童、教师、环境和教具构成了蒙氏教法的四要素,这四要素的有机结合是蒙氏教法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梭利教育法存在的误区。
(一) 幼教实践中只重形式 而忽略其教育精髓。 当前,在我国幼教实践中, 学 习、 探索、 研究及应用蒙台梭利教育 法的风气非常浓, 然而, 引进与移植 中的形式主义非常严重。 比如, 蒙台 梭利的教具是其教育法的构成要素 之一, 非常有特色, 有的幼儿园在移 植蒙台梭利教育法时,误认为将蒙 台梭利的教具摆放在教室的各个区 域就是蒙氏教育法了。 实质上, 蒙氏 课程的核心在于观察、了解儿童发 展的内在需要,以确定其个别化教 学的目标, 而后提供适宜的环境, 满 足不同儿童的需要。 儿童, 是课程组 织的中心, 而不是教具的操作。 幼儿可以通过自己操作教具来 自我学习,蒙台梭利按儿童的需要 所设计的教具的 “自我纠正错误” 的 功能, 使幼儿自我教育、 自我提高变 为可能。 比如, 以带插座的圆柱体为 例: 通过与圆柱体直径、 高度相对应 的圆洞的帮助, 幼儿会发现, 粗的圆 柱体无法放入细的圆洞中,细的圆 柱体放入粗的圆洞中会转动,长的 圆柱体放入短的圆洞中会凸出圆 洞,短的圆柱体放入长的圆洞中会 凹进圆洞。幼儿在感知、操作教具 时, 经教师的提示, 通过幼儿的再行
管理
学教育、 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五大领 域来看, 缺乏与同伴协商合作的机会, 忽视儿童的情感陶冶和社会化过程。 蒙氏方案中强调个人特色, 强 调每个儿童自己选择教具、 材料, 自 己进行操作, 自我发展, 不能提供儿 童社会技能练习的机会。 但是, 现代 幼儿教育在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的 同时,也强调社会适应技能的掌握 和情感的陶冶,幼儿应能主动地参 与各项活动, 有自信心, 乐意与人交 往, 学习互助、 合作和分享, 学习如 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保持友 谊和解决冲突等。蒙氏教育针对孤 立的感官进行训练,强调操作的步 骤和程序,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语 言交流的机会, 是这一方案的局限。 蒙台梭利教育法更缺乏儿童在 活动中陶冶情感和体验活动快乐的 机会, 过于强调读、 写、 算的技能。 这 些都不利于儿童情感的发展。事实 上,情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内 容和核心标志,它是儿童发展的动 力机制, 我国的 《幼 儿 园 工 作 规 程 》 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都强调从 情感入手, 培养幼儿感受美、 表现美 的情趣, 激发幼儿的内心体验, 蒙台 梭利教育法难以达到这一目的。
人 民 教 育 !""# $% %
!"# $%& ’()* +,
!!!! 一、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教
育精髓。
(一) 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内 在需要。 蒙台梭利认为, “ 存在一种神秘 的力量,它给新生儿孤弱的躯体一 种活力, 使他能够生长, 教他说话, 进而使他完善,那我们可以把儿童
!"
管 理 -,)&.%
须是能够保护儿童,让儿童有安全 感的。 !" 环境创设必须体现与成人 世界的联系。 #" 典型的蒙台梭利教 室分为日常生活、 感官、 数学、 语言、 历史地理、 文化科学、 艺术表现 ! 个 领域,各个区域为儿童提供不同的 “工作材料” ,并随儿童的发展不断 更换, 以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 蒙台梭利教育法对环境的设置 与运用, 正是其教育精髓, 强调环境 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通过对环境的创 设, 尤其是活动材料的投放, 实现儿 童教育的目标, 这是现代幼儿教育所 倡导的, 也是移植蒙氏教育法的关键。 尝试,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 容忽略, 教师是环境的提供者、 观察 者、 示范者。 教师在准备好的环境中, 在儿童操作教具的过程中是个观察 者,观察的目的在于对儿童进行引 导, 观察儿童对教具的兴趣及持续的 时间,甚至还要注意他们的面部表 情。 儿童有需要时, 教师随时出现在 其身边, 必要时及时给予指导或适当 的刺激,让儿童达到自我发展的目 的。 同时, 教师在儿童操作教具的过 程中是个示范者, 在儿童自由选择、 使用教具时, 教师要做简单的示范, 示范教具的操作方法。 当儿童模仿出 现错误时, 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儿童解 决的方法, 而是再一次示范或引导其 选择另一个新玩具。如果移 植 蒙 台 梭利教育法只追求其形式, 不了解儿 童的需要,或者忽略了教师的作用, 就不能达到教育和发展儿童的目的。 (二) 忽视了蒙台梭利教育 法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 $%&’ !(&) *%
幼教园地
!!!! 二、我国幼教界应用蒙台
择教具和选择时间上的自由,儿童 在操作教具的方法、规则上没有自 由。因为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步骤 和方法是固定的, 儿童不能改变, 她 要求的只是让儿童按照某种固定的 步骤和方法不断地进行重复的练 习, 儿童完全是被动的, 十分不利于 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另外, 蒙台梭利设计了 "# 套教 具, 在这些教具中, 每一种教具只训 练一种感知能力,而排除了其他感 觉。 她所设计的教具是系列的, 教师 出示教具也是有顺序的。 例如, 出示 带插座的圆柱体的顺序是: ! 高度 而 相同, 而直径不同; "直 径 相 同 , 高矮不同; # 高度与直径都不相同。 她的感觉训练也有具体的步骤和程 序:首先让儿童认清物体的相同属 性 (如配对或将镶嵌物嵌入适当的 地方) ; 再认清物体的不同属性 (如 颜色、 大小、 形状等的不同) ; 最后识 别相差较小的物体的属性 (如同样 的颜色, 但深浅不同) 。每种练习都 按照 “三段式” 的练习法进行。这种 高结构化的操作活动被指定在既定 的目标上操作,只强调技巧及实体 复制,对儿童在活动中主体性的发 挥是不利的, 构成了其方法的局限。
幼教园地
!"# $%&’ !(&) *%
-,)&.%
管理
蒙台梭利教育法 需要科学地解读和本土化
! 杨莉君
玛利亚・蒙台 !!!! 在世界教育史上, 梭 利 是 !" 世 纪 初 的 一 位 著 名 幼 儿 她在意大利的罗 教 育 家 。 #$%& 年 , 马贫民区创办了 “儿 童 之 家 ” , 将其 毕生的精力致力于探索科学的儿童 教 育 学 。 #$%$ 年 , 《蒙 台 梭 利 方 法 》 出版,形成了独特的幼儿教育方 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美国的珍 妮特・沃斯和新西兰的戈登・德莱顿 在 《学习的革命》 一书中就称蒙台梭 利教育法是 “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思 想” 和 “世界上一流的幼儿教育” 。 皮 亚杰在评价蒙台梭利时曾经说过: “蒙 台 梭 利 对 于 智 力 缺 陷 儿 童 心 理 机制的观察便成了一般方法的出发 点,而这种方法在全世界的影响是 无法估计的。” 作为一种较先进的幼教模式, 蒙台梭利教育法对当今世界各国幼 儿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这种影响对我国幼教界同样是 巨大的。我们应该通过对蒙台梭利 教育法的正确解读,认识和吸取其 对我国幼教有指导作用的教育精 髓,同时承认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 以及运用中的文化障碍,找到将其 本土化的途径。 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说成是一种 ‘实 体化’ ” 。儿童具备一种自我成长发 展并形成健全人格的生命力,正是 这种内在的生命力,促使儿童不断 地发展。蒙台梭利将对儿童的自发 的生命力是进行压制还是引导, 看 成是区分教育优劣的分水岭。在她 看来,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 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 通过活动, 儿 童的生命力和个性得到了表现和满 足; 通过活动, 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 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基于这种儿童观,蒙台梭利课 程由一系列操作活动来实现,这些 操作活动按其目的与所发展的儿童 能力, 分为不同的领域, 主要有日常 生活、 感官、 数学、 语言、 历史地理、 文化科学、 艺术表现 & 个领域, 强调 儿童主动学习和自我纠正,顺应儿 童生命力发展的内在需要,促进其 自我发展。 蒙氏认为生命力不仅通过自发 活动呈现和发展, 还表现出不同感官 的敏感期。 例如, 儿童对颜色、 声音、 触摸等感觉的敏感期在 ! 至 ’ 岁, 而行为规范的敏感期则在 ! 至 (岁 。 并且,每个个体儿童有不同的发展 节律, 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 在不同发展阶段应该为儿童提供不 同的教育。 因此, 儿童的课程与教学 应该建立在儿童的兴趣、 发展需要、 疑问与经验之上,让儿童根据自己 的需要进行活动,即实施个别化教 学,个别化教学主要通过区域教育 活动的形式进行。所以,蒙台梭利 设计的教具使个别化教学的实施成 为行之有效的手段,蒙氏个别教育 活动中的幼儿可以自由地在已设计 好、适合他们需要的环境中选择活 动。在对教具的设计方面,强调对 儿童的吸引力不在于它的外表,而 在于它的内部—— —能够满足儿童内 在的需求, 能够长时间地吸引孩子。 她的这种儿童观以及由此设计 的课程, 符合现代教育哲学的理念, 与人的本质发展观是一致的,也就 是说,只有顺应儿童内在生命力发 展需要的教育,才会有利于儿童的 健康成长。 (二) 特别重视教育环境的 设置与运用。 蒙台梭利非常强调环境在儿童 心理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 儿童的发展是有机体与 “有准备的 环境” 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 “有 准备的环境”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 心和精髓。 “有准备的环境” 主要由两部分 构成:一是物质环境,二是人文环 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蒙台梭利教 具、各种符合儿童体形尺寸的室内 设施以及教师自制的各种教学材 料;人文环境则主要是指各种有价 值的人类文化遗产。 其环境设置与运用的特点主要 体现在:!" 典型的蒙台梭利学校包 括教室、 室外花园、 操场、 图书馆、 起 居室、 贮藏室。 #" 环 境 的 设 置 必 须 适合儿童发展的节奏和步调,提供 适合儿童自由操作的各种活动材 料 。 $" 环 境 必 须 是 有 秩 序 的 、 对 儿童有吸引力的、美的,同时也必
化过程。 从蒙台梭利教育法设计的教育 内容由日常生活练习、 感觉教" #$ %%
!"# $%& ’()* +,
幼教园地
!"# $%&’ !(&) *%
-,)&.%
正确解读蒙台梭利教育法,了解其 教育精髓, 而非形式。比如, 蒙台梭 利教育法强调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就是这一教育法的闪光之处,它强 调创设 “有 准 备 的 环 境 ” , 就要求我 们研究:这种环境对儿童发展是否 真正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如何创设 环境、 如何利用环境进行教育、 如何 在环境中指导幼儿的操作、如何评 估与环境互动中的儿童, 等等。 相反地,不能因为专家学者推 崇它, 别的幼儿园已经引进了, 就不 加研究地盲目照搬;也不能只是参 加一个蒙台梭利教育培训班,看几 盘蒙台梭利教育 !"# 碟片, 幼儿园 就打出广告开设蒙台梭利教育班, 就要求进蒙氏班的儿童家长多交几 万元赞助费,这种做法于儿童发展 不利,也影响了整个幼儿教育事业 的健康发展。 (二) 消除移植蒙台梭利教 育法的文化障碍。 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很大 的差异。 中国文化推崇谦虚、 内敛和 含蓄, 推崇 “无规矩不成方圆” , 强调 求同, 这种文化中熏陶出来的儿童, 特别恭顺、 听话。 现代幼儿教育要改 革的就是中国文化中这种不利于发 展儿童主体性、 不利于培养儿童创造 性的痼疾, 因此, 再将蒙台梭利教育 中一切按程序操作的做法照搬过来, 于我国儿童的发展显然是无益的。 西方文化特别崇尚思想自由, 行动自由, 个性张扬, 崇尚每个人要 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儿童从出生后 接触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动 的文化。 在西方这种文化背景下, 推 出蒙台梭利教育法,使儿童在具有 特立独行的个性的同时,不失其行 事做人的规范, 从这个意义上看, 蒙 台梭利教育法适合西方儿童的特 点,也符合西方文化中培养完整儿 童的教育思想。 笔者认为,我们在移植蒙台梭 利教育法时, 要考虑这种文化差异,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文化特点,对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