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羁旅思乡诗复习
高考诗歌二轮专题复习:《羁旅思乡诗》课件
羁旅诗有何特点?(写了什么)
1.诗题中多含“驿站”“客 舍”“登高”“望月”“忆 ”“寄”“宿”“思”以及元 宵、 寒食、重阳、冬至、除夕 等古代传统节日。
2.常见意象分类
①自然景象:秋风、秋霜(引发行人孤独、凄凉、 惆怅之情) 日暮、落日, 浮云、浮萍,
梧桐 、叶落 (飘零、孤苦凄凉、叶落归根) ②鸟兽哀鸣: 杜鹃 、猿啼(凄凉哀怨的象征) 沙鸥(漂泊不定,孤苦伶仃) 孤雁、鸿雁(游子羁旅伤怀之感) ③登楼寄怀:西楼、高楼、危楼(登高远眺以慰思 乡之情) ④物件工具:马、舟、征铎、寒砧等
抒情维度之看自己
日暮倚杖水边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这首诗蕴含着诗人哪些情感?
被诋毁的愤懑 时光易逝之叹 人生迟暮之悲 辞官已迟的无奈
抒情维度之看自己 ——一个人在路上(孤独
以景结情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请分析诗歌最后两句的艺术特色?
学考对接(202X年天津卷)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 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 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 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我 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寂寞 不甘 悲愤 无奈)
前方:到不了的云缭雾绕 后方:回不去的山高水长
羁旅诗鉴赏要点(怎么写的?)
乐景衬哀情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试分析本诗前用了什么手法?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羁旅思乡)
古代诗歌阅读(羁旅思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客游李贺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
①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
①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
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
①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
①裂帛:指写家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C.“日暖南山石。
”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2.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后登快哉亭贺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3.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以雨后蝉鸣起兴。
秋高气爽,雨过天晴,连枝上的蝉也仿佛有所领略而在欢快地鸣叫。
“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踌躇满志之情。
B.第二句由“听”转向“见”。
秋雨新洗,值此黄昏之际,行人渐少,尘土不扬,那通往故乡的道路显得分外清晰。
在眺望中透露出诗人的心事:怀乡情重,思归心切。
C.颔联两句极写归思之深、之切。
高考专题复习:+古诗鉴赏——羁旅思乡诗鉴赏
教材中的羁旅思乡诗
初中:《次北固山下》(王湾)、《夜雨寄北》(李商隐)、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渔家傲·秋思》范仲淹、《行 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 (苏轼)、《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春望》杜甫……
高中: 《登高》(杜甫)《声声慢》(李清照)
一、立足课内,温故知新
答案:①情感表达生动具体:诗人通过“云烟”聚集来写羁旅之愁, 将抽象的愁绪形象化。②情感表达含蓄悠远,耐人寻味:诗人通过“猿 声”来写羁旅之愁,猿声凄切悲凉,且“几处”,以景结情,使愁情延 绵不绝,含蓄悠远。③情感表达直接明白:尾联前句直抒胸臆,直接点 明“羁愁”,表达直接清晰。
四、课堂小结
“人言落日即天涯,望尽天涯不见家”。对故土家园的思 念,对亲情的期盼,对团聚的渴望,是中国诗歌史上永恒的主 题,也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密码。
登高 唐·杜甫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宋 ]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
千百年来,那些羁旅愁情的绝唱,是游子们漂泊路上内心 的酸楚苦涩,也是对故乡充满诗意和温情的怀念。
五、课后作业
1.熟记“羁旅思乡诗”的各类特征。 2.完成《导于练》的相关练习。
谢谢欣赏
明月
通过中秋赏月的描写,
借景抒情
表达作者思念亲人, 也抒发了积极乐观的
人生态度和对生活寄
托的美好祝愿。
《渔范家仲傲淹·秋思》浊燕酒然一未杯勒家归万无里计,。雁长城、烟、边、浊声落酒、日、号、 家角孤、、借用景典抒情
2023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羁旅思乡诗提升专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羁旅思乡诗提升专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3届高考考点:古诗词题材之羁旅思乡诗解析与提升专练考点:1.杜甫《春日忆李白》2.杜甫《月夜》3.宋琬《蝶恋花》4.黄庭坚《思亲汝州作》5.《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6.许浑《旅夜怀远客》【考点解读】一、羁旅思乡诗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此类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如对月思亲、对月怀远,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对接教材]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崔颢的《黄鹤楼》、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通性归纳]常见标题标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次”“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意象客船、车铎、孤帆、驿道、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飞蓬、浮云、梧桐、叶落、西楼、危楼、危栏、砧声、油灯等。
常见情感①天涯漂泊羁旅愁。
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
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常用技法①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
③侧面落笔。
作者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作者的苦恨离情。
④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语言特点①质朴清新,如王禹偁的《村行》。
②苍凉低沉,如秦观的《踏莎行》。
③浑厚悲凉,如杜甫的《登高》《旅夜书怀》。
④深沉委婉,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羁旅思乡诗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用“猿鸣”,猿声凄异其哀转之声,正 好与人临于险境时之不安心声相撞击,产生惊惧之情,从而倍感凄楚,深味行路之难。 “泪沾裳”,从而产生“怀士”之心,后悔何为而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涉险至此。
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旅舍中春残夜雨刚刚晴,恍然间心里忆起长安城。 树枝中蜂拥蝶舞花将落,水面上风起柳絮飘飘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借写诗杆情因悟禅语止,用酒冲愁阵如同出奇兵。 保存好官帽不要遭污损,擦拭净朝簪等待唐复兴。
•2.所叹景物 (意象):
月亮、子规、柳树、 明月
羁旅思乡诗意象补充
鸿雁:鸿雁传书,引发思乡怀人之情。 子规(杜鹃):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表达孤独悲伤之意。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 “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梧桐叶落有飘零之感。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 之情。 柳:①“柳”、“留”二字谐音,折柳又是汉代惜别的风俗。②多种于檐前屋 后,作故乡的象征。③“柳”絮飘忽不定,作遣愁的凭借。 船:漂泊之感。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8.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 ”“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②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 出人意料,但又显得非常自然。 9.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才 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 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羁旅思乡诗(详解+练习)
一、羁旅思乡诗简介
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换句话说羁旅诗应指人们被抛出原本属于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被移植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所产生的不适应的心理感觉所创作的诗歌。
四、文言文重点实虚词回顾
1.穷山之高而止2.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3.故为之文以志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6.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7.不知东方之既白8.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0.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五、名句默写
1.黄四娘家花满蹊,__________________。 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_________。(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羁旅行役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①诗人是怎样借用景物来表达羁旅思乡之情的?
⑶第二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所传诵的名句,试分析人们传诵赞叹的原因。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羁旅思乡类古诗鉴赏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羁旅思乡类古诗鉴赏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遣兴【1】杜甫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
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
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
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
注释:【1】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因谏丢官,曾流寓陇右。
这首诗写于此时。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蓬生”四句描写风急蓬飞的景象,奠定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
B.“客子”两句写出诗人飘零异地的人生处境和久别思乡的心情。
C.“怅望”两句将个人境遇与社会现实联结,并运用了细节描写。
D.全诗以比兴起笔,继而以赋展开,结尾以问答形式,直抒胸臆。
2.本诗中多处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是A.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3.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此诗写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①苏轼行歌野哭②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①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②行歌,边行走边唱歌;野哭,哭于郊外。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自己除夕夜听到行歌和野哭时的感受,“悲”字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B.颔联点出“不眠”的原因是眼睛有病,因而更加感到无乡音陪伴的痛苦。
C.盖着几条被子双脚依旧冰冷表面上是写身体的感觉,实际是写内心的悲凉。
D.刚洗完头就感到头发已经稀疏,诗人是借此抒发岁月如流、人生易老的感慨。
赏析诗歌思想内容之羁旅思乡诗(精讲课件)-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精讲精练
(1)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①
唐崔涂
迢递三巴路②,羁危③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④亲。
羁旅漂泊之苦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注】①除夜:除夕之夜。②迢(tiáo)递:遥远的样子。三巴:今四川省东部
地区。汉末益州牧刘璋设“巴郡”“巴东”“巴西”三郡,故有“三巴”之说。③
[注] 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洛 城:洛阳。③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④剑外:剑阁以南, 这里指蜀地。⑤司徒:指李光弼,时任检校司徒。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恨 别①
杜 甫 恨战乱之久 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③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④,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怀亲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⑤急为破幽燕。
步骤二:明情感
回顾羁旅思乡诗的情感。
羁旅思乡诗——情感
典题精讲
阅读《恨 别》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步骤一:抓意象
恨 别①
羁旅思乡诗
杜甫
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③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④,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⑤急为破幽燕。
完成配套练习
感谢观看
你能想起哪些关于羁旅思乡的诗句?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王安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高三语文羁旅思乡诗复习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羁旅行役诗内容概括和复杂情感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朱志刚教学目标1、准确判断羁旅行役诗。
2、了解羁旅行役诗基本知识。
3、掌握羁旅诗中内容概括题及情感分析题的答题要领。
教学重难点:羁旅诗中内容概括题及情感分析题的答题要领【考点指津】1.把握情感类别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2.挖掘关键信息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3.留心四种意象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月——“望月怀远”诗人移情于月雁——“鸿雁传书”人归落雁后,是触动诗人乡思的媒介危楼——诗人常因乡思而登楼凭栏,独立莫凭栏“杜鹃啼血” 书信——家书抵万金4.注意两种手法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乐景衬哀情。
②对面落笔(对写法)。
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概括题(重点考查构思脉络、内容概括)构思脉络三步走:一、粗读全诗,把握诗歌写的什么;二、以句为单位,用简明的话概括句意;三、分析句与句的内在联系,划分层次,理清脉络。
诗词结构方面的技巧主要有:照应、过渡、线索、悬念、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真题探法】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4分)羁旅思乡诗鉴赏方法要领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题材;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羁旅思乡诗+课件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融写景、抒情为一体,使用了细节描写,语言雄健绮丽。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 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 B.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渐霜风”三句写风紧日斜之境,凄寂可伤,在
【典例精析】
• 次北固山下 • [唐]王湾
01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文学常识] 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玄宗开元初为荥阳主簿。马怀素 请校正群籍,王湾参与集部的编撰工作。书成后因功任洛阳尉。王湾词翰早著。诗作最 著名的是《次北固山下》。
01 S P R I N G W O R K
PLAN
明确特征 内涵: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
01 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等情感的诗。 标志:①标志中多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 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称。
01 深秋萧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现游子情怀。
C.“是处”两句,词意苍莽悲壮、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 凋落景象。“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 D.“惟有”两句写的是短暂与永恒、变与不变这令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 乃“无情”,蕴含了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2.“小谢诗云:‘天际识归舟。’屯田用其语,而加‘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羁旅思乡诗+课件
羁旅思乡
一:羁旅思乡诗
何人不起故园情
概念
诗人因长期 __客__居__在_外___,__滞_留__他__乡___,_漂__泊__异_地____等, 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以抒发 __对__家_乡__亲__人__的_无__尽__思__念____,_人__生__感__叹___,_漂__泊__愁_苦___。 或借景抒情,或因梦寄情。
①胜槃:亦作“胜概”。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1.“C 多"与“无边”相呼应,说明塞上胜景无限, 并由此解引析发:“了消诗除人了的”感有慨误。。眼前无如鲍叔牙这 B.颔联样“可鸟以道举”荐一自词己表的现知了己蜀好道友的,险军峻中,诸与多李将白《蜀道 难》中领“有鸟也道只”是作廉用颇相一似类。的老将,“消除了” C.“鲍太叔绝”对之。典说明诗人此时无知己好友相伴,对句“ 有廉颇”则消除了这种伤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拓展阅读 ---体会对写法
对写法又谓主客移位或悬想,也是侧面落 笔、对面落笔。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 殊的表现手法。
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 自己。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一句抒发感情的方法 奇特,为后人所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答案:
4、 飘 零惆怅叹
因羁旅而产生的孤独、寂寞。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了久居在外对亲人的思念。 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
抒发了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怨 愤慨。
表达了人生漂泊不定的感慨,流露出年华易逝 的苦闷。
练习1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届高考语文古诗词思想情感题之羁旅思乡诗专练 -- 统编版高总复习 (一)
届高考语文古诗词思想情感题之羁旅思乡诗专练 -- 统编版高总复习 (一)当前正值高考备考阶段,语文古诗词思想情感题的考查是备考重点之一。
其中,羁旅思乡诗是常考古诗之一。
本文将以统编版高总复习为基础,从羁旅思乡诗的概念、特点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
一、羁旅思乡诗的概念和特点1. 概念:羁代表旅途中的牵挂,旅途中的所想所念;旅代表远离故乡,奔波在外。
羁旅思乡诗就是指在旅途中对故乡所产生的思乡之情的表达,通常表现为旅途的孤寂和对故园的眷恋之情。
2. 特点:(1)情感真挚。
因为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所以感情往往深挚动人。
(2)语言简练。
又因为它们多反映作者在旅途中的思维流程,所以行文往往语言简练,不喜用华丽的修辞手法。
(3)意境美和。
采用特殊的词语和富有表现力的意象来渲染感情色彩,画面化的描绘往往富有美感。
二、羁旅思乡诗的思想情感1. 思乡之情:作为文化传承的个人体验,文学形式的表达,羁旅思乡诗的最主要的思想情感是基于郁结的思乡之情。
例如: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全诗中山河辽阔,而作者思乡之情空前强烈,一方面表现了王之涣身在异乡的孤独感,另外表现出对故乡的美好和眷恋之情。
2. 寄己情怀:除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忆之情,羁旅思乡诗中还蕴含着一种对自我的思考并通过思乡之情来表达。
例如,唐代李白的《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全诗中,李白对自己心态极其复杂、带有深度的挥霍与沉淀获得了淋漓的表达。
3. 超越时空的感受:羁旅思乡诗中的思想情感不是单纯停留在时空的局限内的,而是经过历史、文化、际遇的触动,获得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感受。
例如,唐朝杜甫在北大荒的这片土地上,写下了《北征》:“壮心未与年俱没,垂老独立心中事。
”全诗大自然与人的感情交融在了一起,把人的思想和感情的深度反映出来。
三、结尾总之,羁旅思乡诗不仅仅是语文考试中的高频考题,更是一种具有深刻意义的人文价值。
高考复习诗歌—羁旅思乡诗经典PPT
①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常用技法
②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③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 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
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④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旅夜书怀
意象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草 星垂平野阔, 风 月涌大江流。 危樯 名岂文章著, 舟 官应老病休。 星 飘飘何所似, 月 天地一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万井”不是良田万亩,而
注释:树杪(miǎo):树梢。
是万家井邑,千家万户。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链接高考
(2017北京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树杪(miǎo):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羁旅思乡诗高考复习
羁旅思乡诗高考复习1、把握旅行役类的常见命题角度。
2、了解旅行役类诗歌的表达技巧(常用哪些意象表达愁思之情)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旅愁思之情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导入:在广袤无、生辉的中国古典的天空中,旅行役类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
“困难苦恨霜,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亲之愁。
这些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
旅行役类诗歌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近几年有许多试题属于这一类型。
《邯郸冬至夜思家》()《舟下建溪》(方惟深) 《春日登楼怀归?》(寇准)《秋思》(张籍)《天》(晏几道)《菩萨蛮》()《次北固山下》(王湾《江汉》() 。
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 所感所叹。
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
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土的望,对温家庭的憬。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如温庭《高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
它往往表达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
人们思乡缘由是由于。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土;逢年过节。
1. 字词方面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
xx年丙卷阅读晏几道的《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试题第2问)的关键;xx年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高考语文复习:羁旅思乡诗+学案
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读一首诗,知一类诗,依据题材,合理推导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但常见题材总是有限的。
大致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即事抒怀诗几类。
1、羁旅思乡诗题材特征借诗人旅途所见所闻,表达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乡怀亲之情。
常见标志①诗题中多含有“客舍(逆旅、驿站)”“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寒食、中秋、重阳、冬至、除夕、日暮、晚秋等时间。
②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沙鸥、孤雁、浮云、梧桐、落叶、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
内容情感①。
②。
③。
常用手法①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以乐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情)。
③。
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④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教材链接李白《静夜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湾《次北固山下》、杜甫《登高》、马致远《秋思》、李商隐《夜雨寄北》、苏轼《水调歌头》、周邦彦《苏幕遮》。
意境特点:萧条冷落、萧瑟悲凉、暗淡凄寒、幽寂冷清。
【边练边悟1】晓行巴峡(2017·北京高考) 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注]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树杪:树梢。
1.抓标志:题目,暗示2.读作者注释:暗示3.读诗句:①(关键词句)②[景、事]4.定情感:【边练边悟2】含山店梦觉作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
1.抓标志:题目,暗示2.读作者注释:暗示3.读诗句:①(关键词句)②[景、事]4.定情感:请你答题:这首诗的末句在抒情方式上有其独特之处,试加以赏析。
高中语文古诗专题复习:羁旅思乡诗
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上1片)简:析词“隔人”触字景的生双情重,意蕴实。写(江3边分)目光阻隔感受,
隔 虚写(,下2梦分隔)片)中断请:回从、词虚到阻人实江隔实关东之写系。的灯意抒角下。发度写诗分不书人析忍信这身离,首处去词虚之江的写愁西上希片。,望或目大下光雁片被。捎(树带4思阻 隔 念,而却难是望节见令江已东过。。同显时露,浓也重是的自牵挂身不被舍阻愁隔绪,及而深回深不 到 的无江奈一之语情双。关,增强了对江东的留恋之情。
什么是羁旅思乡诗 ?
羁旅思乡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 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 所感所叹。指 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 之情。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 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 对温馨家庭的向往。
羁旅思乡诗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
羁旅思乡
“羁旅思乡”,就是 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 或漂泊异地, 或谋求仕途, 或被贬赴任途中, 或游历名山大川, 或探亲访友。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
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 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 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l)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答: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木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 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 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 示和联想。
戴诗之“又”:可做多解,既可理解为在悲苦的人生
中寄予新的希望,也可理解为诗人年年待岁,迎来的只能 是越来越可怜的老境,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
——羁旅行役诗内容概括和复杂情感
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朱志刚教学目标
1、准确判断羁旅行役诗。
2、了解羁旅行役诗基本知识。
3、掌握羁旅诗中内容概括题及情感分析题的答题要领。
教学重难点:羁旅诗中内容概括题及情感分析题的答题要领【考点指津】
1.把握情感类别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2.挖掘关键信息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3.留心四种意象
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月——“望月怀远”诗人移情于月
雁——“鸿雁传书”人归落雁后,是触动诗人乡思的媒介
危楼——诗人常因乡思而登楼凭栏,独立莫凭栏
“杜鹃啼血”书信——家书抵万金
4.注意两种手法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1乐景衬哀情。
②对面落笔(对写法)。
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概括题(重点考查构思脉络、内容概括)
构思脉络三步走:
一、粗读全诗,把握诗歌写的什么;
二、以句为单位,用简明的话概括句意;
三、分析句与句的内在联系,划分层次,理清脉络。
诗词结构方面的技巧主要有:照应、过渡、线索、悬念、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
【真题探法】
梦江南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
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4分)
羁旅思乡诗鉴赏方法要领
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题材;
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演练提升】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
地远身孤。
拟将憔悴吊三闾。
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
不醉何如。
又看暝色满平芜。
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
书。
【注】张舜民,北宋文学家、画家。
元丰四年 (1081)从高遵裕征西夏,无功而返。
次年十月遭劾奏,谪监郴州 (今湖南)酒税。
南行途经岳阳作此词。
1.“自是长安日下影”中。
“长安”和“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2.词中抒情主人公“踟躇”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分)
除夜有怀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注释:据《唐才子传》卷九记载,崔涂“穷年羁旅,壮岁上巴蜀,老大游陇山,家寄江南,每多离怨之作”。
1.试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乱山残雪夜”这句诗。
C6分)
2.尾联在诗中的作用上什么?诗人把乡思之情放在除夕夜来写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青玉案
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回头谩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 ①谩:徒然、空自。
8.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5分)
9.简要分析“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
(6 分)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扬花如雪。
惆怅天涯又离别。
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
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
敢向青天问明月。
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请简要说明这首词上阕的行文思路。
(4分)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
——羁旅行役诗内容概括和复杂情感
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朱志刚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
地远身孤。
拟将憔悴吊三闾。
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
不醉何如。
又看暝色满平芜。
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注】张舜民,北宋文学家、画家。
元丰四年 (1081)从高遵裕征西夏,无功而返。
次年十月遭劾奏,谪监郴州 (今湖南)酒税。
南行途经岳阳作此词。
1.“自是长安日下影”中。
“长安”和“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1.借代、比喻。
(2分。
每点1分)
2.词中抒情主人公“踟躇”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分)
2.①远离君王(或遭受放逐)的苦闷;②流落江湖的孤独;③思乡(或思君)的惆怅。
(4分。
每点1分,答对三点得4分)
3.“又看暝色满平芜。
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中“满”和“新”二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4分)
3.满:动态(1分)地表现了夜色渐深的过程(1分),新:暗示年复
一年(1分),强化感情(1分)。
除夜有怀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注释:据《唐才子传》卷九记载,崔涂“穷年羁旅,壮岁上巴蜀,老大游陇山,家寄江南,每多离怨之作”。
1.试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乱山残雪夜”这句诗。
C6分)
1.(6分)①“乱”既指在一片乱山之中,也指作者心绪烦乱:“残”既扣住时令,又写出残冬余寒未消,借此表现心境凄冷。
②“乱山”“残雪”写出了诗人旅居的环境,也是在衬托作者旅居之夜的纷乱凄凉的心情。
2.尾联在诗中的作用上什么?诗人把乡思之情放在除夕夜来写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2. 尾联起点题、点眼的作用。
表达了岭夜除夕,诗人正在飘泊之中;明日新年,家家喜庆团圆,而自己又那堪如此飘泊,这就把因飘泊而引发出乡思之苦更推进了一层。
青玉案
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回头谩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 ①谩:徒然、空自。
8.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5分)
8.①先是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②接着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③同时,眼前如画的烟村,也触发了词人一缕思乡之情。
(5分)9.简要分析“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
(6 分)
9.这一句既点明了题旨(2 分),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 分)承接上片写景,点出旅愁乡思的主题,领起下文,抒写独宿孤馆,乡思盈怀的惆怅之情(2 分)。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扬花如雪。
惆怅天涯又离别。
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
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
敢向青天问明月。
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请简要说明这首词上阕的行文思路。
(4分)
诗人先写离别时的情状,接着写“忍泪”的原因,再写前路的艰险,最后写登程后的凄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