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摘要:孔子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
它是后人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
这些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既涉及基本理论问题,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一. 倡导“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1.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
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
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
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
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
这样,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
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
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
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
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能够用精辟的相当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
如:“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
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里也都有数。
并且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三种不同性格。
2.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
《论语•述而》篇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子弟”。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但同样学习文行忠信、诗书礼乐,程度不同,能力也各异。
有的“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之宰”;有的“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同样是身通大艺者,也各有特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子游、子夏”。
我们从孔子运用“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经验中,可以受到两点启发:第一,教育和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第二,既要坚持共同目标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避免一刀切。
二.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1.谈到“启发式教学”,许多人都会想到古希腊家苏格拉底以“产婆术”著称的启发,但事实上,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育,而且“启发”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所创造的。
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其内涵要比苏格拉底更丰富、更为深刻。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
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
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按照宋人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未达其辞。
”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明白时的矛盾。
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路,这就叫“启”。
“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一种想说又难以表达的状态。
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孔子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却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或者可以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
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可以发现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二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地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教学虽然能够是学生印象深刻,但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得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恐怕难以深入。
2.而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
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第二种矛盾且暂无法解决时,教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教学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进行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三.求知应求实,勤奋,学思并重
1.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的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
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
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
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
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
把学到的知识要“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 ,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
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他主张求知应先端正态度,求知应先求实。
一个有智慧的人贵在自知,明白自己知道
什么,不知道什么,一个人能够做到自知,就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也就能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另外孔子曾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论语•述而》)他对当时人们对上不确凿的事任意牵强附会大为不满,教导学生做学问要实事求是,要向古人学习,古人对待历史不确凿的作法就是存疑。
存疑,并不是有疑问不提出来而有所保存。
恰恰相反,他是指在自己实事求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要敢于对自己认为不确凿的问题提出疑问。
“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当今的教学实际过程中恰恰就需要这种思想,要鼓力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到的事物,要敢于从课本中走出来,不要唯书本马首是瞻,对自己认为有错误的问题要敢于质疑。
否则,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一旦失去,在学习上就永远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了。
2.在求知的方法上,孔子主张勤奋,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要发愤学习,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孔子认为,在学习方法上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得到知识。
他倡导学习要“学而不厌”。
“学而不厌”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就比较难了,问题就出在无恒心上。
一个人一时一事有恒心,一段时间有恒心,但未必一生有恒心。
要做到“学而不厌”,关键是学习目的要先明确。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道”,不是欲求功利。
若求功利,如在一定时间内未达到目标,必会对求知灰心丧气。
若求知的目的是为了信仰,为了事业,则会在求知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从而感到学无止境,学习本身就是目的,这样去做了,必会“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用此语弟子从师要广泛,谁有道就跟谁学,不管其年长、年幼、尊卑贵贱,应广博地学习,采百家之长而为已用,只有这样才迅速提高自己。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可以说孔子再次从另一角度阐述其学而不厌的求知方法。
世人皆可为师,只要你虚心,且善于发现,勤于学习,任何人都会对你的学习和修养有帮助。
3.与此同时,孔子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力,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
同时孔子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可见,学习就应该将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否则只读书不思考是读死书,就不会理解书中的深意,将会越读越糊涂。
但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读书,那就是空想,就是神思殚竭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孔子这种不仅强调苦学,还强调善思的学思并重的思想是其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又一贡献。
4.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要培养推行德政礼治的人才。
在一个国家推行德政礼治,要靠圣君、贤臣和良民。
圣君、贤臣、良民不是天生的,但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
因此,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
他说:人之“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他主张人人都应受教育,这就是他的“有教无类”的光辉思想。
在他看来,春秋时代不但没有圣君,就是具有君子品德的圣君也没有见过。
即使如此,既定之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否则就是非礼和不忠。
受过教育的小人就成为良民,是施政、供驱使的对象。
贤臣是实行“德政礼治”的决定力量。
而贤臣主要是从受过教育的贤人、君子、士中选拔出来的。
贤人是具有最高品德的知识分子,只要当权者任用他,就成为贤臣,有了贤臣,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
君子是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士是一般的知识分子。
有了合格的君子和士,也可以从中选出贤臣。
孔子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出一批贤人和优秀的君子与士,供各国国君选作贤臣。
通过贤臣治国,实行“德政礼治”,就可以使国家达到像西周初期那样的“太平盛世”。
5.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
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
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
”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
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
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
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
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
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四.由博反约,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
1.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论语•雍也》)子夏说:“博学而笃志”。
孔子的话说得很清楚,博学是为了获得较多的知识,知识多是为了“笃志”,为了“约之以礼”。
这里孔子第一次提出了学习过程中由博返约的认识飞跃的问题。
“博”和“约”是学习过程中的一对矛盾。
“博”是拓宽知识面,“约”是概括归纳提高,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没有“博”就不能正确的概括归纳,就谈不上“约”;相反,没有“约”,不把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归纳,形成基本的概念、思想和观点,那么知识仍然是零碎的杂乱的。
人不能掌握精到的知识,认识没有中心,便不能付诸行动。
所以,“由博反约”是思维高度概括的表现,是驾驭知识的一种能力。
孔子还主张学生应当“多闻”、“多见”,知识面宽广。
孔子本人也是勤学好问,“每事问”、“无常师”,因而成为学识广博、多才多艺的人。
但是,知识面广,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
他说:“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欤?对曰:然,非也,予一以贯之”。
见识多思路广,对事情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解决问题就会左右逢源;能够“一以贯之”就能以简驭繁,触类旁通。
以约驭博就如同用一丝红线串起无数散落的珍珠而成为一件完善的珍品,有珠无线或有线无珠,虽然有用,但其价值就大大地降低了。
2.教育弟子了解国情。
孔子对弟子进行国情教育,是从两个方面着手的。
一是学历史,孔门弟子大都是鲁国人,他就以鲁国的历史为主,编成《春秋》一书,对弟子进行近现代史的教育,让弟子了解鲁国的历史和现状,为弟子从政时能根据国情施政,打下了思想基础。
二是重视社会实践,进行实地考察。
孔子学习知识,不仅重视书本,还注重理论与社会实际结合。
“礼”是孔子的政治思想的首要内容,为了对“礼”进行深入研究,他就亲自到产生周礼的故乡周王室去“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极”。
考察后,他很有感慨地说:“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兴也”。
他还带着弟子去考察鲁桓公庙。
他学习社会知识很认真,“子入太庙,每事问”。
他看到太庙中陈列的,教育贵族不要自满,应置于座右的欹器,“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盛水一半)而正,满而覆,虚(空)而欹(倾倒)”。
他还回答了子路考察后提出的,如何才能作到修身永远不自满的问题。
通过考察,孔子对鲁国的社会政治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当他感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时,就带着弟子去考察东方各国的政治。
由于孔子思想守旧,他的政治主张不被各国所用。
但是,这一活动对弟子们了解各国的国情和社会实际,打破师教陈规,走自己应走的路,却起了积极作用。
3.弟子们积极参加改革。
孔子办教育,重视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有用人才。
孔门弟子有三千人,他们开始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弟子中学有成就者七十二人,被称为“贤人”。
如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德行最好;宰我、子贡善于言辞,长于办外交;冉有、季路,善于从政;子游、子夏,善于文学。
由于孔子施教重视社会实践,弟子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看清了社会需要,学成后,不拘泥于师教,积极参加社会改革。
其中,有名的要数子夏。
孔子死后,子夏到魏国河西收徒讲学。
他曾“为魏文侯师”,“文侯师事之,咨问国政焉”,给战国初年任用李悝变法,大力推行改革政策的魏文侯出谋划策,作出过重要贡献。
其他弟子在学习期间,就陆续从政者有:子路为鲁季氏宰(总管)、为卫蒲邑大夫,后又做过卫大夫孔悝的邑宰。
子夏为莒父宰,冉求为季氏宰,子游为鲁武城宰,冉雍为鲁季氏宰,密子贱为鲁单父宰,巫马期也曾为单父宰,
仲弓为莒父宰,子羔为费郈宰,宰我为临淄大夫,子贡常相鲁卫,惠叔兰曾为卫司寇等。
他们大都是在积极推行改革政策的大夫门下任得力助手。
子路、冉求、冉雍等在帮助鲁国新兴势力的代表季氏推行改革政策方面,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五.积极倡导乐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是“乐学”的积极倡导者。
《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乐学的认识:“学而识习之,不亦乐乎”,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孔子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不仅自己乐学,而且还极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他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使他们美不胜收,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乐学”呢?
1.注重创设一定的愉悦情境。
孔子教学时,常边弹琴边讲授,使学生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礼义道德,知识的熏陶。
《论语》中有不少关于孔子及其弟子“弹琴”、“鼓瑟”、“击磬”、“弦歌”的记载。
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学生怎么会不感兴趣呢?二是注重“”教学。
《论语•先讲》篇记载了孔子和弟子的一次谈话式教学,在优美的中,孔子启发学生各言其志,他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让每个学生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不加干涉。
教学气氛轻松和谐,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于意识。
三是表扬鼓励。
当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聪明才智或进步时,孔子总是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
例如,他表扬子夏“起予者商也”,称赞子贡“告诸往为而知者”,赞赏颜回“闻一以知十”等等。
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乐此不疲。
孔子教育学生的“乐学”内容,体现在他使用的教材和开设的课程中。
孔子使用的教材是经过他整理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古代文献。
“六经”除《春秋》外,在西周时就是贵族教育子弟的主要内容。
它既传授文化历史知识,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所以,讲授“六经”既属文化课,又是政治课。
“六艺”是孔子开设的实践性很强的六门课艺,它是准备从政的士应该具备的六种基本技艺。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据《周礼》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又说: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六艺”就是六门课程:礼,是通过学习懂得各种礼仪程序,以及不同等级的人在各种礼仪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实际是一门政治课;乐,是音乐舞蹈课;射、御是学习作战本领,是军事体育课;书,是文字书法课;数,是数学课。
通过“六经”的讲授和六门课艺的教学,把那个时代已有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都传授给弟子了。
“六经”主要传授古代文化典籍先王遗文,侧重在文化理论水平的提高。
“六艺”主要培养一个士从政的基本技能,侧重于实践和训练。
2.孔子“四教”,德育为主。
孔子施教的首要内容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四教之中,文是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行、忠、信都是思想品德的修养。
孔子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主要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从属的,只有先接受他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教育,然后学习文化知识才有用处。
因此,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他要求弟子首先培养自己具有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品德,“行有余力”,然后才学文化知识。
孔子还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也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把思想品德教育是放在首位的。
《乐》是孔子施教的重要内容。
《乐经》已经失传,《乐》的教材无从得知。
乐,在三代原本指音乐舞蹈,而《乐》教本是学习音乐舞蹈的基本知识。
孔子施行《乐》教,不单是给弟子传授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乐》教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所以,孔子的乐教是和诗教、礼教融合在一起的。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礼乐教育不限于形式,重要的是陶冶人的情操的思想内容。
礼乐教化人有着不同的功能。
孔子说:“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
“仁政礼治”是孔子的政治思想纲领,孔子把它与礼乐联系紧密,足见他是把“仁政礼治”思想寓于乐教之中。
从这一点看出,孔子的乐教也是把德育放在首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