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论语复习.ppt
合集下载
论语课件(完整版)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 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这一 点当老 师了。”
启示: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 常复习旧课,领悟新知。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不解
译文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 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 会有害。”
理解:正确的学习方法是:
学思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不信乎?传不习乎?
Chuá n,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忠实呢?跟朋友往来 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 复习了呢?” 有什么启示?
重视品德修养
旧的(知识)
领悟
可以
3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了
凭 (这一点) 做
以(之) 为 师 矣。”
译文
重点实词
时、说、朋、知、愠、日、 实词 三、省、谋、信、传、罔、 殆、诲、知
“是知也”,通“智”。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然后 按时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志同道合的人 了解
通“悦”,愉 快
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
但 怨恨,恼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固定句式源自“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1“信” 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不随意增减。 2“达” 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 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5.子曰:“由,诲 女 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通“汝”,你 代词, 这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通“智”
教导,教诲 认识事物(的道理) 吧
启示: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 常复习旧课,领悟新知。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不解
译文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 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 会有害。”
理解:正确的学习方法是:
学思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不信乎?传不习乎?
Chuá n,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忠实呢?跟朋友往来 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 复习了呢?” 有什么启示?
重视品德修养
旧的(知识)
领悟
可以
3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了
凭 (这一点) 做
以(之) 为 师 矣。”
译文
重点实词
时、说、朋、知、愠、日、 实词 三、省、谋、信、传、罔、 殆、诲、知
“是知也”,通“智”。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然后 按时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志同道合的人 了解
通“悦”,愉 快
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
但 怨恨,恼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固定句式源自“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1“信” 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不随意增减。 2“达” 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 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5.子曰:“由,诲 女 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通“汝”,你 代词, 这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通“智”
教导,教诲 认识事物(的道理) 吧
论语ppt课件
仁爱实践
提倡推己及人、待人以诚、成人之 美。
仁爱价值
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际关 系融洽。
忠诚与孝道
01
02
03
忠诚观念
忠诚于国家、民族和事业 ,强调为正义事业献身。
孝道精神
尊敬、关爱父母长辈,注 重家庭和睦。
忠诚与孝道关系
忠诚是孝道在社会层面的 延伸,二者相辅相成。
礼制观念
礼制内涵
规定社会行为准则、人际 关系规范,体现社会秩序 。
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经典导读与讲解
01
采用导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论
语》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
情境教学与角色扮演
02
创设历史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代儒家学者的
讲学场景,增强学生对儒家思想的感悟和体验。
互动教学与小组合作
03
开展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解读
这句话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通过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通过不断反思和总 结,不断完善自己。
04
论语在当代社会价 值与意义
道德伦理建设
道德引领
论语强调仁爱、忠诚、礼义等道 德观念,为当代社会提供道德引
礼制实践
遵循礼仪规范、尊重他人 、维护公共利益。
礼制价值
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 进文明发展。
03
论语中名言名句解 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含义
学习后及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 ?
解读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后及时复习的 重要性,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所学 知识,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带来内心的愉悦和成就感。
论语全文及释义ppt课件
4
•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
•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 (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 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 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 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 矩。”
5
•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
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
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6
•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 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
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15
•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 为乐之至于斯也。”
•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 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 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
乐,仁慈的人长寿。”
14
•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 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不悱不发,举一隅
•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
•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 (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 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 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 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 矩。”
5
•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
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
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6
•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 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
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15
•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 为乐之至于斯也。”
•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 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 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
乐,仁慈的人长寿。”
14
•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 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不悱不发,举一隅
•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5.1《论语》十二章课件 (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三章·文白对译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真理,到晚上死去也
可以了。”
(1)朝/夕:n—状, 在早上/在晚上 (2)道:学问、人生 哲理
章解:
第三章:君子之道: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
第四章·文白对译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孔子说:“君子知晓大义,小人知晓小利。”
•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 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 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 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 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 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 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 修订六经(《诗》《书》《礼》《乐》 《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 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 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 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论语》知识复习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 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 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 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中考语文论语总复习课件
七、成语
• 第一章 不亦乐乎
• 第二章
三省吾身
• 第三章 三十而立
• 第四章 温故知新
• 第六章 箪食瓢饮
• 第八章 疏食饮水、乐在其中、富贵浮云
• 第九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
• 第十章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 第十一章 匹夫不可夺志
• 第十二章
博学笃志
八、对比阅读
• A《论语》四则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 5.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 (2分)
• 答: 围绕“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却不读 书,就会疑惑。”回答即可。
• 6.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2分)
• 围绕“选择他人长处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短处 就要改正”回答即可。
• 7.结合选文,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概括《论语》的特点。 (3分)
• 4、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 5.孔子在《述而》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6、孔子阐述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 子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7.表达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 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 28、【肱】
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 29、【于】 介词,对,对于。
• 30、【焉】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 31、【善者】 好的方面,优点。 • 32、【川上】 河边。【川】,河流。
• 33、【逝】 往、离去。
第5课《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及其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C.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D.礼乐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天下,
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开始制礼作乐,即周礼。 ●B 不是“由孔子及其弟子记录编纂”,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记录编纂”。
挖空释义
●B解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 部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合称“四书”。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是中国春秋《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
(整句翻译以《古诗文72篇第2-3页为准)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勤勉)于事而慎(谨慎)于言,就 ( 到 )有道而正(匡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同“矣”,句尾语气词表陈述,相 当于“了”)。”(《学而》) 2.子曰:“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如…何:固定句式, 译为“怎样…呢?,对…怎么办? )?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3.子曰:“朝闻(得知)道,夕死可矣。”(《里仁》) 4.子曰:“君子喻(知晓、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5. 子曰:“见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 )思齐(齐:形作动,看齐 )焉,见 不贤而内(内:名作状,在心里)自省也。”(《里仁》) 6. 子曰:“质(质朴、朴实)胜文(文采、华美 )则野(粗野鄙俗),文胜 质则史(虚饰、浮夸 )。文质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君子。” (《雍也》) 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毅,任重而道远。仁 以为(把…作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 伯》)
A.就有道而正焉
天下归仁焉
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开始制礼作乐,即周礼。 ●B 不是“由孔子及其弟子记录编纂”,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记录编纂”。
挖空释义
●B解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 部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合称“四书”。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是中国春秋《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
(整句翻译以《古诗文72篇第2-3页为准)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勤勉)于事而慎(谨慎)于言,就 ( 到 )有道而正(匡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同“矣”,句尾语气词表陈述,相 当于“了”)。”(《学而》) 2.子曰:“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如…何:固定句式, 译为“怎样…呢?,对…怎么办? )?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3.子曰:“朝闻(得知)道,夕死可矣。”(《里仁》) 4.子曰:“君子喻(知晓、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5. 子曰:“见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 )思齐(齐:形作动,看齐 )焉,见 不贤而内(内:名作状,在心里)自省也。”(《里仁》) 6. 子曰:“质(质朴、朴实)胜文(文采、华美 )则野(粗野鄙俗),文胜 质则史(虚饰、浮夸 )。文质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君子。” (《雍也》) 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毅,任重而道远。仁 以为(把…作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 伯》)
A.就有道而正焉
天下归仁焉
高考复习《论语》专题课件
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 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 ,子贡属于 。
【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②使:假使。 24.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4分)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请谈谈儒家对“稼穑”的态度。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2014浙江卷)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 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 矣。”(《论语·季氏》)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 之。”(《论语·公冶长》)
23.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_____观。(1 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2017浙江卷)
(6分)(2018浙江卷)
(不宋庄·真以德莅子秀之《,则谓西民山不读子敬书。记贡》) 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 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 24.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率陶为己忧。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儒家与墨家对“义”的不同理解。
①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2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 (2分)
“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22 .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4分) 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
才。 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
【注】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②醯(xī):醋。
24答案:
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生 高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 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 不直。
【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②使:假使。 24.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4分)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请谈谈儒家对“稼穑”的态度。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2014浙江卷)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 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 矣。”(《论语·季氏》)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 之。”(《论语·公冶长》)
23.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_____观。(1 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2017浙江卷)
(6分)(2018浙江卷)
(不宋庄·真以德莅子秀之《,则谓西民山不读子敬书。记贡》) 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 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 24.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率陶为己忧。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儒家与墨家对“义”的不同理解。
①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2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 (2分)
“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22 .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4分) 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
才。 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
【注】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②醯(xī):醋。
24答案:
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生 高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 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 不直。
名著导读《论语》ppt课件
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 享年69岁。其正妻施氏大权在握, 19岁的孔母无法在孔家立足,带 着孔子和孟皮,回到了娘家曲阜 城内阙里,过背井离乡、寄人篱 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活。
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 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 了较高的声誉。
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此后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 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论语》和《_孟_子
_》《_中_庸_》
《_大_学_》合称为
“四书”。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25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其体式归纳起来有: ●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 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 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 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 子的话为主。 另:每章的篇名都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两个字。
56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57
1、对中国的影响 2、对全世界的影响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 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成为整个东方 文化的基石,并影响着全世界各地。
孔子属于历史也属于现代,属于中 国也属于世界。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58
【 颁 奖 辞 】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44
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忠(尽心力) 信(诚实) 习(温习) ❖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
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 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 了较高的声誉。
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此后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 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论语》和《_孟_子
_》《_中_庸_》
《_大_学_》合称为
“四书”。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25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其体式归纳起来有: ●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 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 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 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 子的话为主。 另:每章的篇名都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两个字。
56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57
1、对中国的影响 2、对全世界的影响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 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成为整个东方 文化的基石,并影响着全世界各地。
孔子属于历史也属于现代,属于中 国也属于世界。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58
【 颁 奖 辞 】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44
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忠(尽心力) 信(诚实) 习(温习) ❖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名著导读--论语(共40张PPT)
名著导读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1
追随着记忆的车轮,
我们走进《论语》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 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 师了。”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19
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
罔:迷惑、茫然不解;殆: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 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 就会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8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一直宣传 自己的政治主张,终不见用,政 治抱负难以施展。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9
对历史文献的整理 孔子晚年整理“六 经”(《诗》《书》《易》 《礼》《乐》《春秋》), 以传先王之道。 删改鲁史官所记《春 秋》,成我国第一部编年 体史书。
2019/1/8
孔府大门
名著导读《论语》 36
孔庙,全称至圣庙,位于山东曲阜城中心。公元 前478年,鲁哀公于孔子故居立庙祭祀,这是孔庙最 早的雏形。汉代以后由于历朝对孔子的尊崇,孔庙 规模也越建越大,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 的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高耸挺拔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甬道,既 2019/1/8 37 名著导读《论语》 使人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于思想的深 奥。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1
追随着记忆的车轮,
我们走进《论语》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 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 师了。”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19
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
罔:迷惑、茫然不解;殆: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 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 就会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8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一直宣传 自己的政治主张,终不见用,政 治抱负难以施展。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9
对历史文献的整理 孔子晚年整理“六 经”(《诗》《书》《易》 《礼》《乐》《春秋》), 以传先王之道。 删改鲁史官所记《春 秋》,成我国第一部编年 体史书。
2019/1/8
孔府大门
名著导读《论语》 36
孔庙,全称至圣庙,位于山东曲阜城中心。公元 前478年,鲁哀公于孔子故居立庙祭祀,这是孔庙最 早的雏形。汉代以后由于历朝对孔子的尊崇,孔庙 规模也越建越大,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 的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高耸挺拔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甬道,既 2019/1/8 37 名著导读《论语》 使人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于思想的深 奥。
《论语》复习课件(20张PPT)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好学 乐群 宽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不断精进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述而》 学习有法 求学有道
子路宿于石门①。晨门②曰:“奚自③?”曰:“自孔氏。”曰: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宪问》)
章旨: 记晨门之言,道出孔子积极救世的精神。
注释: ①〔石门〕鲁城外门。 ②〔晨门〕 职司早晚启闭城门的人。 ③〔奚自〕 从何而来?奚,何。
学习《论语》一定要仔细体会各章中人的形象,他们鲜活真 实,比如,我们刚刚梳理的孔子形象,除了感受到孔子宽和有 度的君子风度,惜物爱人的仁者风范,好学善思的学者风格, 安贫乐道的圣人风骨,也真切地感受到一个真实而平凡的“人 ”的形象,居家时谦逊内敛,做事时既善言又谨慎,有能力但 不清高不自矜,坦言“待价而沽”,等待明君识才重用,也曾 被同时代人“吐槽”,称其不可为而为,这就是真实的孔子的 样子,因此,一定要从感知一个完整的人的角度去感受各章内 容,体会文字背后不凡又有趣的这一颗灵魂。
子之燕居①,申申如②也,夭夭如③也。(《述而》)
章旨: 记孔子闲居时之和适。
注释: ①〔燕居〕退朝居家,闲暇无事之时。 ②〔申申如〕舒适自得的样子。如,助词,犹“然”。 ③〔夭夭如〕温和愉快的样子。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①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 朝廷,便便②言,唯谨尔。(《乡党》)
论语十则复习课件
5.文章中心概括
所选十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有第 1、2、3、4、5 则;
(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有第 1、2、5、6、7、8、9、10 则;(3)关于孔子 8、10 则。
孔子主张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要以学习为乐;要向一切人学习,择善而从。孔子
知识积累 综合探究
首页
按ESC退出
3.成语积累
不亦乐乎
一日三省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择善而从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耻下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内容把握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见贤思齐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修身方法和处世之道:吾日三省吾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识积累 综合探究
首页
按ESC退出
5.词类活用 (1)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与体会 (2)见贤.思齐焉 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3)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天 6.特殊句式 (1)是知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2)仁以为己任 倒装句,即“以仁为己任”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省略句,即“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 改之” (4)可以为师矣 省略句,即“可以(之)为师矣”
2.《论语》十则
按ESC退出
知识积累 综合探究
首页
1.重点词语解释 (1)学而时.习之 时常 (2)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发怒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真诚,诚实 (4)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5)思而不学则殆. 有害 (6)士不可以不弘.毅. 刚强,勇毅 (7)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凋谢 2.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3)是知也 知通智,聪明
5论语复习
春服既成。 成人之美。
为人谋而不忠。
吾亦为之。
不图为乐
四、填空题 1、《论语》是关于______________的书,相
传为_______________所编。 2、孔子为______时期_____家学派创始人,被
后人尊称为______。 3、《论语》与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为_孔__子_弟__子__及__再__传__弟_子______所编。 2、孔子为_春__秋___时期__儒___家学派创始人,被
后人尊称为_“_圣__人__”。 3、《论语》与_《__大__学_、》_《_中__庸__》__、《__孟__子__》_
合称为“四书”
合称为“四书”
一、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传不习乎? (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2、士不可以不弘毅( 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
3、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抛弃 )
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好的 坏的 )
5、富而可求也( 如果
)
6、不图为乐之至于斯( 料想 欣赏) 7、吾与点也。( 赞赏 )
3、孔子认为君子应具备的品德是:
4、孔子对音乐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 5、曾子曰: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三、一词多义
任重而道远。 不以其道得之。 吾与点也。 与吾父居者。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蓬山此去无多路。
士不可以不弘毅。 虽执鞭之士。 终身行之者。 先行其言。
二、理解性默写。 1、孔子要求人们对先进、落后的态度是: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孔子告诫弟子终身奉行的准则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孔子认为君子应具备的品德是: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为人谋而不忠。
吾亦为之。
不图为乐
四、填空题 1、《论语》是关于______________的书,相
传为_______________所编。 2、孔子为______时期_____家学派创始人,被
后人尊称为______。 3、《论语》与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为_孔__子_弟__子__及__再__传__弟_子______所编。 2、孔子为_春__秋___时期__儒___家学派创始人,被
后人尊称为_“_圣__人__”。 3、《论语》与_《__大__学_、》_《_中__庸__》__、《__孟__子__》_
合称为“四书”
合称为“四书”
一、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传不习乎? (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2、士不可以不弘毅( 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
3、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抛弃 )
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好的 坏的 )
5、富而可求也( 如果
)
6、不图为乐之至于斯( 料想 欣赏) 7、吾与点也。( 赞赏 )
3、孔子认为君子应具备的品德是:
4、孔子对音乐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 5、曾子曰: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三、一词多义
任重而道远。 不以其道得之。 吾与点也。 与吾父居者。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蓬山此去无多路。
士不可以不弘毅。 虽执鞭之士。 终身行之者。 先行其言。
二、理解性默写。 1、孔子要求人们对先进、落后的态度是: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孔子告诫弟子终身奉行的准则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孔子认为君子应具备的品德是: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