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夜雨对床:苏轼与苏辙的诗歌对话
夜雨对床:苏轼与苏辙的诗歌对话苏轼和苏辙的兄弟情谊被时人称道,《冷斋夜话》云:“人意趣所至,多见于嗜好。
欧公喜士为天下第一,常好诵孔北海‘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范文正清严,而喜论兵,常好诵韦苏州诗‘兵卫森画戟,燕寝疑清香’。
东坡友爱子由,而味着清境,每诵‘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本出自唐人韦应物《示全真元常》,寄托着友朋重逢的美好期待;而经苏氏兄弟对这一诗典的丰富,“夜雨对床”就更具有美好的人伦情味。
苏轼是中国诗史上千载难逢的天才诗人,而苏氏父子三人并列于“唐宋八大家”之中。
检讨二苏全集,便可发现苏辙是苏轼一生中最重要、最持久的诗友,他们的诗篇就像大小提琴合奏出的美妙的心灵之音,如果缺少了相应、相和,即使天才也会孤独难耐,幽闷靡发。
千载而下,如果不去领略两颗心灵如何相倾相诉,就不能悟得华彩乐章的邈绵之音。
中国诗歌所隐含的心灵世界,心心相印,隔世知音,代不乏人。
清人查慎行为苏轼诗作注,即将苏辙的“和诗”、“次韵”一并刊行。
林语堂先生也曾说往往为了子由,苏轼会写出最好的诗。
宋嘉祐四年(1059年)秋,苏氏兄弟刚服完母丧,由苏洵带领从四川移居京城。
二年前他们中同榜进士,名噪一时。
沿江而下,两岸山川之秀、人文之美令父子三人“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得诗作百余篇,后结为《南行集》。
江山之助,开启了他们的诗歌创作之路。
兄弟二人大量的同题诗作,显露出运用诗歌语言的卓越才能,也显示出兄弟才性之不同。
仅举一例如下:苏轼(元·赵孟頫绘画像藏台北故宫博物馆)苏轼《夜泊牛口》日落红雾生,系舟宿牛口。
居民偶相聚,三四依古柳。
负薪出深谷,见客喜且售。
煮蔬为夜餐,安识肉与酒?朔风吹茅屋,破壁见星斗。
儿女自咿呀,亦足乐且久。
人生本无事,苦为世味诱。
富贵耀吾前,贫贱独难守。
谁知深山子,甘与麋鹿友。
置身落蛮荒,生意不自陋。
今予独何者,汲汲强奔走!苏辙(画像藏台北故宫博物馆)苏辙《夜泊牛口》行过石壁尽,夜泊牛口渚。
苏轼诗歌的雨意象研究
苏轼诗歌的雨意象研究一苏轼以雨为主题的诗歌大部分是与祷雨有关的,当面临旱灾的时候,作为一个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士子文人,苏轼从儒家忠君爱民的思想出发,理所当然要对受灾地区表示关心和爱护。
受当时科学水平和个人能力的限制,他能做到的最直接的援助方法是,运用传统的方法去祷告上天,求降甘霖。
为此,产生了一批诗文,其中著名的有《喜雨亭记》。
在《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中,苏轼站在普通老百姓的立场,抨击了盐官不惜民力、劳民伤财的行径: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
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
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缨。
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
如实控诉官吏为了私利动用农村劳动力,伤害农业的行为。
天雨助官政,雨意象在这里充满了讽刺意味,雨的出现让劳苦不堪的人们雪上加霜。
苏轼一生经历了多次外任,即调离朝廷,这无意中成为他远离朝廷党争的避祸之法,也是他踏踏实实为百姓作贡献的契机。
在杭州(第一次)制服不可一世的高丽使者,在密州抵抗蝗灾、常山求雨、整肃流贼,在徐州抗洪涝、与民共患难,在杭州(第二次)赈救饥民、作病坊,在颖州治理水患、捕捉为害多年的盗贼,在定州治理军政。
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作出了清正为民的好事,赢得了民众的爱戴。
离开朝廷到地方,从官场的角度说是降职了,对此,苏轼很坦然。
著名的《吴中田妇叹》是他到杭州后写就的,诗中写到的雨同样是苦雨,雨造成了天灾,百姓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威胁。
今年梗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抱头出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以田妇的口吻说出了天灾的无情和官吏的冷酷,对变法中出现的黑暗面做出了如实的反映。
可以说,苏轼对变法,是从百姓的角度考虑,对事不对人,哪里有黑暗面,只要看到了,就要写出来。
这里的雨,是绝望的雨,夹杂着百姓绝望的心声。
所谓诗可证史,此诗的雨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过的,如今读来,依然力透纸背。
当雨水过多,对农耕造成威胁时,苏轼就祷晴。
苏东坡古诗词
苏东坡古诗词苏东坡古诗词大全苏东坡古诗词(一)《减字木兰花春月》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一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其二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
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
道逢醉叟卧黄昏。
其三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麦少〕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豰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尝有夜雨对床之言,故云尔。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苏东坡古诗词(二)《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赏析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赏析和子由渑池怀旧北宋·苏轼【原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释】子由: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
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在洛阳西。
宋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三月,苏轼和苏辙一起到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应试,曾路过渑池。
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冬天,苏轼出任凤翔府佥判,其弟苏辙送他又过渑池,返京后寄给他一首诗,题为《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轼遂写了这首诗和他。
何似:像什么。
鸿:鸿雁。
留指爪:指留下爪子的印迹。
计:考虑到。
老僧:名奉闲。
据苏辙诗《怀渑池寄子瞻兄》注说:“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
”新塔:从前和尚死后,遗体火化,造一座小塔葬其骨灰。
无由:没可能。
旧题:指上次寄宿奉闲处曾题写在壁上的诗。
崎岖:道路不平。
蹇驴:跛脚的驴。
嘶:鸣叫。
苏轼自注云:“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二陵即河南省渑池西边的崤山。
【赏析】诗的首联说,人生随处漂泊好似什么?应当似那飞行途中的鸿雁暂时歇息在雪泥上。
苏轼有许多好诗,开篇即如天外奇峰,陡然飞来。
这首诗开篇不写兄弟离别和渑池怀旧,却突兀而起,对于漂泊人生发出提问,起笔超拔,有高屋建瓴之势,顿时紧扣读者心弦。
次句回答提问,表达他对漂泊人生的感悟,但并不是直接抽象地议论说理,而用了“飞鸿踏雪泥”这个从来有人用过的生动新颖的比喻,将他的哲理感悟蕴含其中。
这个比喻是由苏辙原诗的“雪泥”二字引发的,苏轼浮想联翩,变实写为虚拟,创造出虚幻飘渺、神奇浪漫的喻象“飞鸿”,真是诗心灵慧,妙不可言。
为什么飘泊人生恰似“飞鸿踏雪泥”呢?颔联作进一步描写和阐释。
这两句说:鸿雁偶然在雪泥上留下指爪,但雪消泥融,它的爪迹很快就会消失;鸿雁是向东还是向西飞,它自己不会考虑也无法计较,就渺然不知去向了。
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七》引北宋江西派诗人韩驹《陵阳室中语》,称苏轼写诗“长于譬喻”,即举这首诗作例证。
从苏轼诗词看其人生观
新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清远与旷达,豪放与潇洒——从苏轼诗词看其人生观姓名杨富霞学号**********所在学院名称文学院专业名称语文教育年级09级指导教师姓名王建亮指导教师职称讲师目录内容摘要 2 关键字 2 Abstract 2 Key word 2一、人生的转折 31、早期的苏轼 32、不幸的开始 4二、黄州的思索 51、初到黄州 52、思索人生 6三、凝聚于赤壁 7四、总结 8 参考文献 9内容摘要: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他少年成名,以“学而优则仕”为目标,步入朝廷,踏进官场。
但苏轼的仕途并不平坦,相反他在仕途中经历了许多不幸和打击,可谓是九死一生了。
然而他从未被痛苦和悲伤所击倒,随缘自适,随遇而安。
在他的词作中处处体现出他达观、旷放、豪迈自信的人生观,展示出他超乎常人所拥有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坎坷旷达豪放人生观诗词Abstract:Su shi is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a flower.He young famous, with "learning and optimal is shi" as the goal, to enter the court, and step into officialdom. But su shi's political career is not smooth, instead he has experienced many in their misfortune and strike, it may be said is dying. But he has never been the pain and sadness that down, according to situation since the comfortable, make the best of it. In his word is reflected in the desert, he take things philosophically, put the heroic confident outlook on life, showing he more than ordinary people have the personality charm.Key words: frustration broad-minded Bold and unconstrained Outlook on life poetry引言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是继李韩白之后的又一全能词人。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北宋】苏轼
苏轼确实有独步天下登高望远的视界 和超越百代的才情,却犯了 “不外饰” 的官场大忌 。
苏辙性沉静简洁,为持重文汪洋澹 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 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迫 。
虽然苏辙因苏轼也被卷在纷争的漩涡里,但苏辙 的恬淡柔和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了他,使 他避免了更大的灾祸。大苏小苏一个张扬 勇猛一个内敛持重,一个豁达豪迈一个低 调平和。以名气、成就、禀性论,哥哥像 光芒四射令凡人不敢逼视的太阳,弟弟像 清凉的月亮。 然而,就是这个弱弟,却屡屡在关键 时刻充当了大哥的保护人。
“夜雨对床”
1061年(嘉祐六年)秋他们兄弟参加科举考试, 路上,他们夜宿怀远驿,晚上,风雨大作,寒 意阵阵,苏辙起身披衣,见哥哥正在读 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其中有两句“那知风雨 夜,复此对床眠”。诗中的情境正好与此时此 刻的情形如此吻合,一时间,两人心有所动。 有感于即将远离,于是相约早退。“夜雨对床” 成了他俩的一个心结,互相唱和的几百首诗作 中,成了一个反复被提及的话题 。
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抒发别后思弟之情 前两句,登上高处,回望归去的弟弟,却被坡垅 所遮蔽,只见弟弟的乌帽时出时没。 后两句,诗人对弟弟更是体贴入微,怕他归途受 凉;担心他途中孤独;而裘薄、马瘦,月残,更 烘托出别后的凄冷寂寞气氛。 王摩诘云:车徒望大见,时见起行尘。 欧阳詹云: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 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作品体裁:七言古诗 作者:苏轼
一、苏轼与苏辙
《名二子说》
苏轼: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 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 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有它,虽然外相会难看一点,但毕 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也即车后的横木,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竟不要紧。
试论苏轼词中的归乡情结
试论苏轼词中的归乡情结作者:杨集熠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6年第11期摘要:根据苏轼的归乡词来研究苏轼的归乡情结。
首先,苏轼的坎坷经历可分为五个时期:签判凤翔时期、通守杭州时期、密徐湖时期、贬居黄州时期、晚年时期。
其中黄州时期为苏轼的归乡情结发生质变的重要阶段,也是其独特的人生哲学形成的阶段。
根据这五个时期的归乡词,总结出各个时期归乡情结的内涵和特点,通过对比展现出苏轼归乡情结的变迁。
关键词:苏轼词归乡情结以苏轼的词为依据来探究苏轼的归乡情结的原因有三:其一,归乡之情在苏轼的词中触处便生,根据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苏轼词一共三百五十首(包括编年词、未编年词、他集互见词、存疑词,不包括残句),能反映出其归乡情结的词作共有七十三首;其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云:“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能所言,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1](P11)词的抒情特色在于“要眇宜修”,长于表达细微婉曲的情感,苏轼对故乡的复杂而细腻的情感能在词中更细致地表达出来;其三,“乌台诗案”后,贬居黄州的苏轼对于作诗有所顾忌,不能随意挥洒,而词仍然是他抒发个人真情实感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能更清楚全面地观察其归乡情结的发展变化。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四川古称“西蜀”,由于地域封闭,形成了与中原迥异的文化。
蜀人自古有着不愿出仕、固守乡土的文化传统,苏轼自然也是如此。
“某好道,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尘网,不能自遣,然未尝一念而忘此心也。
”[2](P1415)(苏轼《与刘宜翁使君书》),苏轼八岁时跟随张道士接受了三年的启蒙教育,道家淡泊名利的思想在苏轼幼小的心灵中扎下了根。
苏轼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自不必说,苏轼自小熟读经书,正是受到中年始发奋的父亲的影响。
其母程氏也是出自大户人家,知书达理,接替张道士继续苏轼的启蒙教育。
苏辙的《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上说,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读《范滂传》慨然太息。
苏轼易学及其诗学思想研究_牛秋实
第29卷第1期(2014)内江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No.1Vol.29(2014)苏轼易学及其诗学思想研究牛 秋 实*(许昌学院社科部, 河南 许昌 461000) 摘 要:苏轼对易学的兴趣,始于乌台诗案之后苏轼锒铛入狱期间。
当他流放儋州之后,苏轼完成了《苏氏易传》。
由于苏轼受到易学思想的熏染,从苏轼早年就形成的追求自然适意的人生态度来看,对他通达放浪的思想性格有深刻的影响。
苏轼以易学为基础,以其多样化的著作如散文、诗歌、词、绘画、书法等表达他宽广的胸襟以及对文化传统的极大包容。
宋人如苏轼辈研究易学,好发为宏论,故学术风格导致写诗议论转多,有时会使得诗风在奇趣之下顿失诗格,所以居儋州期间苏轼在师法唐诗风格之下便不得不转而师法魏晋,以渊明为诗,这就是诗歌的流变与延续使然了。
关键词:苏轼;易学;诗学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785(2014)01-0036-05 在北宋时期,理学家们在对待科举的态度上极不一致。
理学家认为科举考试文人士大夫之文,有害于道。
但是在苏轼看来,那种培养真正有价值的个人艺术修养的教育也可以是所有道德行为的基础。
事实正是,“为文”完全可以是一种道德实践形式。
宋代儒家学者,十分重视研究儒学经典,他们热烈地讨论经典中间的许多知识问题。
“五经”仍然是他们所关注的重要经典。
如宋儒的《易》学的研究,就有范仲淹的《易义》、胡瑗的《周易口义》、石介的《周易解义》、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通书》、张载的《横渠易说》、程颐的《伊川易传》、朱震的《汉上易传》、胡宏的《易外传》、朱熹的《周易本义》与《易学启蒙》、张栻的《南轩易说》、杨万里的《诚斋易传》等等,宋代那些著名的学者、理学家们,几乎没有不研究、讨论《周易》的。
宋儒是如此关注《周易》,人人研究并讨论《周易》,是想通过重新阐释《周易》来构筑自己的经学体系,或者像苏轼那样,构建其基于儒家的诗学思想体系,完成自己的学术夙愿。
苏轼_夜雨对眠_意象阐释_姚明今
2007年10月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O ct.2007第25卷第5期H u m anities&Socia l Sciences Journa l o fH a i n an Un iversity V o.l25N o.5苏轼 夜雨对眠 意象阐释姚明今1,徐宇春2(1.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49;2.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处,陕西西安710049)[摘 要]苏轼与其弟苏辙早年寓居京城怀远驿时订下了 夜雨对眠 的盟誓,此后辗转飘徙的仕宦生涯中,他们曾无数次追忆前约, 夜雨对眠 意象成为苏轼兄弟感情的高度浓缩与象征,是二人深厚感情的一种特指符号。
在这一意象之下,蕴含着苏轼对仕途艰险的隐忧、对人生流逝的感伤和对归居田园的渴盼,集中反映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眷恋。
[关键词]苏轼; 夜雨对眠 ;悲秋意识;归隐田园[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710(2007)05-0559-05宋史 中称苏轼与苏辙兄弟 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此段话恰可从二人创作的以亲情为主题的唱和诗中得到佐证。
二苏唱和诗共计350多首,从嘉祐四年苏轼兄弟同舟出蜀至靖国元年苏轼遇赦北归,时间跨度长达42年。
唱和诗本是文人士大夫间一般性的社交手段,主要功能在于往来应酬。
然而二苏唱和诗却不同于一般性的社交酬唱,它主要表达思亲抒怀的主题,而二人的学识和身份彰显了其文学价值。
追溯历史,西晋时期的陆机、陆云兄弟曾有过诗歌的赠答,但无论其质量、数量均无法与苏轼、苏辙兄弟相比。
就二苏唱和诗所表现的兄弟情深来看,在中国文学史上可称得上是绝无仅有。
在这些唱和诗中, 夜雨对眠 是二人反复吟咏的主题,从青春时期的相约盟誓,到步入仕途后的不断追忆, 夜雨对眠 逐渐凝聚成为苏轼作品中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学意象,折射着苏轼对仕途、故园、亲情、自我、归隐等人生主题的理解与体验,充分展示了其生命和精神的内涵。
浅析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谊
浅析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谊作者:刘清平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3期摘要:苏轼与苏辙二人一生相亲相敬,自古传为美谈。
他们二人的兄弟之情,从早年的共同学习,到中晚年的宦海沉浮,贯穿彼此一生。
因其二人既是亲兄弟,又是相携一生的知己好友,所以二人之间的感情不能单从某一方面来了解。
我们可以说苏轼和苏辙之间,既有在同一个家庭氛围中熏陶成长、兄友弟恭的血脉亲情,也有在求知过程中相互切磋学问、求仕路途上相互扶持的师友之义,更有深切理解对方、在精神上相互契合的知己之情。
关键词:苏轼苏辙兄弟情引言《宋史》中称苏轼与苏辙兄弟:“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淤苏辙在《祭亡兄端明文》一文中说:“手足之爱,平生一人。
幼学无师,受业先君。
”即明确表达了二人既有兄弟手足之情,也有兄长教诲之义。
纵观二人一生,我们可以说苏轼和苏辙之间,既有在同一个家庭氛围中熏陶成长、兄友弟恭的血脉亲情,也有在求知过程中相互切磋学问、求仕路途上相互扶持的师友之义,更有互诉衷肠、深切理解对方,在精神上相互契合的知己之情。
一、血脉之亲苏轼与苏辙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从苏辙出生,到父亲苏洵带他们出蜀赴京之前,二人一直形影不离,相知相伴。
兄弟二人主要跟随父亲学习,父亲苏洵游历在外期间,母亲程氏则负责教导他们兄弟诗书礼节。
在这样一个父母俱能授以诗书的文化氛围中,苏轼和苏辙对知识有一定的渴求与接受能力。
兄弟二人也一起师从当时的名士,苏辙回想当年与兄长一起读书的岁月时说:“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
”于苏轼与苏辙有天然的血脉亲情、共同成长学习的生活环境,所以二人在往后的岁月中,对彼此充满了深切的关爱之情,一生互相牵念。
苏轼二十六岁去往凤翔上任,这是他们兄弟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后第一次分别。
弟弟苏辙前来送行,苏轼写下了《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盂。
苏轼心中不舍,也担心天气渐寒,弟弟衣衫单薄,不忍他独自一人骑马回去。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出处、解释及赏析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出处、解释及赏析名句: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出自:宋代苏辙的《逍遥堂会宿二首》解释:误以为实现了对床共听夜雨的盟约而高兴,暂时忘怀了眼前不过是漂泊在彭城。
原文:《逍遥堂会宿二首》苏辙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
既仕,将宦游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
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⑴?”其后子瞻通守余杭⑵,复移守胶西⑶,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⑷,不见者七年。
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⑸,相从来徐留百余日。
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译文:逍遥堂后千丈高的幽森古木,半夜里远方送来萧萧的风雨声。
误以为实现了对床共听夜雨的盟约而高兴,暂时忘怀了眼前不过是漂泊在彭城。
秋天官舍里夜凉似水,我离去后你将像山公烂醉如泥。
困卧在北窗喊也喊不醒,只听得窗外风吹松竹寒雨凄凄。
注释:“夜雨”句:此句见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余杭:此指杭州。
胶西:今山东胶县,宋代属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此指密州。
淮阳:即陈州,治所在今河南淮阳。
济南:即齐州,治所在今山东济南。
澶:澶州,今河南濮阳。
濮:濮州,今山东鄄城北。
千寻:原本作“千章”,据别本改。
一寻为八尺,千寻形容树木高大。
中宵:夜晚。
对床:两人对床而卧。
彭城:即今江苏徐州。
东阁:一作“官阁”。
客去:一作“别后”。
客,作者自指。
山公醉似泥:化用山简事,《晋书·山简传》载,山简为襄阳太守时,“每出嬉游,多之(习家)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
时有儿童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
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山公,指苏轼。
北窗:一作“纸窗”。
凄凄:寒冷貌。
创作背景:逍遥堂在徐州(今属江苏),即诗中所说的彭城。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古诗赏析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古诗赏析《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古诗赏析【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赏析】这么多年来,一直像云一样,在飘;偶尔变了雨,亲吻几下大地,经不住太阳的诱惑,终又变回一缕云,接着漂泊。
所以喜欢东坡这首诗。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四川眉山人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赴汴京应试。
嘉佑二年(1057),兄弟二人同科进士及第,父子三人名动京师,得号“三苏”。
特别是二十二岁的苏轼,才华横溢,朝野一片赞美之词,欧阳修谓:“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
”这年四月,因母亲病故,兄弟二人回川奔丧。
嘉佑五年(1060),苏氏兄弟回京,苏轼授河南福昌县主簿,苏辙渑池县主簿,俱未赴任,看来是嫌官小了,兄弟俩瞄准了下一年的制科考试。
嘉佑六年,二人如愿以偿,制试中第。
苏轼列三等,除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
大理评事是掌管刑狱的京官;签书判官是州府幕职,掌管文书,佐助州官。
这是典型的京官下派。
苏辙列四等,被推为商州推官,因父亲在京修礼书,奏请留京侍父。
这年冬,苏轼经河南渑池入凤翔就职。
苏辙送兄至离京城一百四十里的.郑州西门外,苏轼为此写下了《辛丑十一月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苏辙回京读到哥哥的来诗,料想他已到渑池,而渑池是他们六年前入京应试经过的地方,于是写下了《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渡古淆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骑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苏辙曾授渑池县主簿,但未赴任,故曰“曾为县吏民知否”。
当年过渑池,曾在当地僧舍停留,壁上题诗。
如今才过六载,转瞬之间,老僧奉闲已死,壁上题诗也荡然无存。
人生渺渺,有如飞鸿踏雪泥,偶然留下一些爪痕而已。
这年苏轼才二十六岁,其诗中的沧桑,已如老人。
苏轼这首诗有两处一直让后人垢病,其一为体例,是和诗。
黄庭坚《和答元明黔南赠别》原文译文鉴赏
黄庭坚《和答元明黔南赠别》原文|译文|鉴赏《和答元明黔南赠别》是宋朝诗人黄庭坚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绍圣二年,黄庭坚遭贬黔州安置,其兄黄大临万里相送,分别后作此赠别诗。
下面我们来看看。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原文宋代:黄庭坚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译文及注释译文兄弟俩在离家万里的黔州边远之地,依依惜别似乎忘记了身在逆境的羁旅生涯,野猿的悲鸣使我们从离别忘情中清醒,伤心的泪水落洒落在离别时的酒杯之中。
回忆起楚怀王梦见神女朝云暮雪之事,使我不禁想到自己的登天之梦破灭。
夜雨淅淅沥沥,何时可以和兄长对床而卧,长聚相伴。
风雨雪交加急降,鹡鸰鸟在风雪中形影不离,鸿雁在风暴中惊慌的离散失群,飞不成行。
相必兄长你会在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边,频频回首离别的方向,从今后还要多寄来书信安慰天涯断肠的我。
注释元明:黄庭坚的长兄黄大临,字元明,弟兄两手足情深。
万里:指黄庭坚《书萍乡县厅壁》记述兄弟相送之事:初元明自陈留出尉氏、许昌,渡汉沔。
略江陵,上夔峡,过一百八盘,涉四十八渡,进余安置于摩围山之下。
淹留数月,不忍别,士大夫共慰勉之,乃肯行,掩泪握手,为万里无相见期之别。
”代指路途遥远。
相看:相对。
逆旅:旅店。
三声清泪:古乐府《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觞(shāng):指酒杯。
攀天:代指仕途坎坷,阻力重重。
脊令:鸟名,即鹡鸰(jī líng)。
鸿雁:喻兄弟。
归舟天际:引用谢脁《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频书:常常通信。
鉴赏全诗感情深笃,首联即正面写离别的衷痛,掀起感情的波澜。
在离家万里的边远之地,兄弟相对,情深谊长,忘记了是谪居异乡,暂寓逆旅。
但无情的现实却是离别在即,归途迢递,兄弟将天各一方。
野猿的哀啼悲鸣陡然使他从幻想中清醒过来,于是点点清泪洒落在离别时的酒杯中。
描写郑州的诗句
描写郑州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描写郑州的诗句:
“四时八节无筵席,半夜三更有界牌。
”——宋代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唐李商隐《登郑州夕阳楼》
“星稀日出势尚严,满袖霜花厚如雪。
马上沉吟苦忆家,江南十月剩春华。
金钱晚菊低丛叶,绿萼盘梅小树花。
”——明代杨基《郑州道中》
这些诗句描绘了郑州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象以及人们的情感。
请注意,诗歌解读可能因个人理解而异,建议结合诗句的上下文和整体意境进行理解。
苏轼的旷达情怀
苏轼的旷达情怀苏轼的旷达情怀在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位通才,在诗、词、文、书、画各个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诗,历史上仅有两人以姓氏命名,“杜诗”和“苏诗”;以下是“苏轼的旷达情怀”,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苏轼拓宽了题材,开创了豪放词风,史以“苏辛”并称;苏轼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书法,苏轼求变、尚意,自成一家,推为“宋四家”之冠;绘画方面苏轼首倡传神写意,第一次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
这样一位旷世无双的文化巨人,四十年仕途生涯却坎坷曲折。
嘉佑二年考着礼部进士,继而“制科”入三等(最高等),经历五个朝代,曾任八州州官,政绩卓著,元佑时擢升高位,成为朝廷重臣。
在政治上,他既反对王安石的激进变法,又反对司马光的尽废新法,主张“渐进”的变革,对新法要“参用所长”,因而两次被贬:第一次被贬到湖北的黄州,第二次被贬到广东省的惠州和海南岛的儋州。
苏轼一生,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地方上度过的,在朝任职的时间,总计不到十年。
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所度过的。
而且一贬再贬,由黄州而惠州,由岭南而海南,愈贬愈远,在极其艰难的岁月中,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旷达的处世态度,一生著述不辍,因而,他爱国爱民的思想,巨大的文学成就以及人格力量的魅力,又使起成为一位深受人民喜爱和崇敬的伟大人物。
纵观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艰辛、大起大落的一生,苏轼的思想也是非常复杂的,这里,我着重论述在苏轼大量的诗文中,体现出的旷达精神。
所谓旷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心胸开旷,想得开。
”在《词源》中解释为“心胸开旷,举止无检束。
”苏东坡的确如此,这种身处逆境之中,既保持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达观胸怀,又始终不放弃对人生的热爱,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态度,就是苏轼旷达精神的所在。
一、苏轼旷达精神的表现苏轼的旷达精神表现在许多方面,他对政治荣辱、对家庭的磨难离散、对自身生活、对后学僚属等方面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的这种胸襟。
对待政治荣辱对政治荣辱,苏轼一直保持着宠辱不惊的态度。
写赞美河南的诗
14. 永夜岂云寐,曙华忽葱茏。
——《夕阳楼》王士祯释义:一整个晚上都睡不着,白天的光亮突然就出现了。
15.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哀周郑州沛二首》徐渭16. 释义:隔着河南缺看不见,秋天的大陆也是十分的阴沉。
赞美河南的诗句有哪些?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____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释义: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旧渠通郭下,新堰绝湖西。 嵩少分明对,潇湘阔狭齐。 客游随庶子,孤屿草萋萋。 ——《永福湖和杨郑州》贾岛释义:旧渠通郭下,新堰与湖西。 嵩山清楚回答,潇湘宽窄一致。 8. 朱户凌晨启,碧梧含早凉。 人从桔柣至,书到漆沮傍。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刘禹锡释义:研究,朱户凌晨启,碧梧含早凉。 人从桔柣到,看书到傍晚。 9.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宿郑州》王维释义:农夫草际回家,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当时庄稼绕着房子。 10.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登郑州夕阳楼》李商隐释义: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11. 一夏九十日,今朝事已周。 寒山逢拾得,把手话来由。 ——《偈颂八十五首——枣出郑州》释妙伦释义:个夏天九十天,今天事已周。 12. 为有趋庭恋,应忘道路赊。 ——《送友人郑州归觐》赵嘏释义:为了有趋庭恋,应忘记道路有多遥远。 13. 庶几踪谢客,开山投剡中。 ——《宿云门寺》 宋之问释义:他多少次关门不见客人,在山中清修。
1.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宿郑州》王维释义:早上和周国人告辞,晚上投宿在郑国人家里。 在其他的地方与自己的伴侣诀别,孤单一人仅剩一个儿童时代跟随的仆人。 2.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苏轼释义:不胡乱的喝醉,这 个想法已经驱逐回鞍发。 回归的人还是自己想庭闱,现在我用什么安慰寂寞。 3. 蓬岛烟霞阆苑钟,三官笺奏附金龙。 茅君奕世仙曹贵,许掾全家道气浓。 ——《郑州献从叔舍人褎》李商隐释义:南阳西部去见遗址,在马平郊远树微。 自笑平生没有着落,不如山鸟解想回家。 4. 南阳西去见遗基,驻马平郊远树微。 自笑平生无所着,不如山鸟解思归。 ——《途次郑州》寇准释义:南阳西部去见遗址,在马平郊远树微。 自笑平生没有着落,不如山鸟解想回家。 5. 穷如知老后,乐似欠年前。 ——《哀周郑州沛二首》释义:贫穷就像知道老后,快乐似欠年前。 6. 徐渭野塘菡萏正新秋,红藕香中过郑州。 ——《夕阳楼》王士祯释义:徐渭野塘荷花正新秋,红藕香中经过郑州。 7. 积水还平岸,春来引郑溪。
2022年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雪泥鸿爪”原义探析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雪泥鸿爪〞原义探析一、引题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苏轼苏辙制科入第,苏轼被授予大理评事、凤翔签判的职务,苏辙被授予商州推官,但因为苏辙在制策中批评时政,触怒了王安石,王安石拒绝写制诰,因而苏辙不得赴任。
是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辙送其兄赴任,于郑州西门外两人“话别郑原〞,苏轼作诗一首送别其弟,即?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苏辙在折返途中想到苏轼赴凤翔必经渑池,于是作诗一首寄给他,题为?怀渑池寄子瞻兄?。
渑池是他们五年前首次入京途中逗留之地,当时他们入京是由阆中经褒斜,如凤翔,次长安,出关中。
到河南时,马匹累死了,改为骑驴,到渑池时,投宿佛寺,并在老僧奉闲舍中题诗壁上留念。
苏轼接到苏辙的诗后,和诗作答,题为?和子由渑池怀旧?,全诗内容如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1]96在这首诗中苏轼用了一个“雪泥鸿爪〞的比喻,后来“雪泥鸿爪〞演化成一个非常经典的比喻,后人往往用此喻比喻人生无常,如梦如寄。
例如:黄宗羲在?王九公邀集湖舫同毛会侯、许霜岩、王延献祝儿?中说“雪泥鸿爪知无定,相对那能不黯然。
〞[2]64再如钱谦益在?崇德令龚渊孟考满序?中说:“人生哉!〞[3]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此喻有鸿鹄展翅高飞之意,例如王水照先生在?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一文中说:“这个比喻一方面表现了他初入仕途时的人生迷惘,体验到人生的偶然和无常,对前途的不可把握;另一方面却透露出把人生看作悠悠长途,所经所历不过是鸿飞千里行程中的暂时歇脚,不是重点和目的地,总有未来和希望。
〞[4]307笔者认为此喻表达的是鸿鹄展翅高飞之意。
本文将分析苏轼所处的时代以及苏轼第二次入京时的思想状况,讨论苏轼写作此诗时的整个思想状态;其次分析鸿的传统意象以及此喻本体意象理解此喻的鸿鹄展翅高飞之意;最后联系苏轼前一首送别诗和苏辙的诗作贯穿阅读,体会此喻在诗中的比喻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自己的悲苦
前两句说,路人、居人都很快乐,不了解自己 的痛苦,甚至连随身僮仆也不了解,而对自己 的“凄恻”深感奇怪。后两句是明所以“苦凄 侧”之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诗中说,人生难免有别,不应过份“凄 恻”,这是诗人自我宽解之词,先宕开一尼, 行文就曲折而不直泻。但诗人想到岁月飘忽, 盛时难再,又感到“凄恻”,仍紧紧扣住主题。
苏辙: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 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
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 知免矣。
天下的车莫不循辙而行,虽然论功劳,车辙是 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
苏洵在为子命名中寄予了自己的希望,然而,知子莫若 父,他对这二子今后的人生走向似乎已经有一种隐隐的 担忧。果然,此二子一生的光荣与梦想、坎坷和侮辱都 被父亲不幸言中。
苏轼确实有独步天下登高望远的视界 和超越百代的才情,却犯了 “不外饰” 的官场大忌 。
苏辙性沉静简洁,为持重文汪洋澹 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
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迫 。
虽然苏辙因苏轼也被卷在纷争的漩涡里,但苏辙 的恬淡柔和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了他,使 他避免了更大的灾祸。大苏小苏一个张扬 勇猛一个内敛持重,一个豁达豪迈一个低 调平和。以名气、成就、禀性论,哥哥像 光芒四射令凡人不敢逼视的太阳,弟弟像 清凉的月亮。
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抒发别后思弟之情
前两句,登上高处,回望归去的弟弟,却被坡垅 所遮蔽,只见弟弟的乌帽时出时没。
后两句,诗人对弟弟更是体贴入微,怕他归途受 凉;担心他途中孤独;而裘薄、马瘦,月残,更 烘托出别后的凄冷寂寞气氛。
王摩诘云:车徒望大见,时见起行尘。 欧阳詹云: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
“夜雨对床”
1061年(嘉祐六年)秋他们兄弟参加科举考试, 路上,他们夜宿怀远驿,晚上,风雨大作,寒 意阵阵,苏辙起身披衣,见哥哥正在读 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其中有两句“那知风雨 夜,复此对床眠”。诗中的情境正好与此时此 刻的情形如此吻合,一时间,两人心有所动。 有感于即将远离,于是相约早退。“夜雨对床” 成了他俩的一个心结,互相唱和的几百首诗作 中,成了一个反复被提及的话题 。
二、写作背景
苏轼兄弟继1057年(嘉祐二年)同科进士及第 之后,1061年(嘉祐六年)又同举制策入等。 苏轼被任命为凤翔(今属陕西)签判,苏辙 (子由)因其《御试制科策》尖锐抨击宋仁宗, 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只好自己要求留京侍父, 在这以前,他们兄弟一直生活在一起。苏轼赴 凤翔任, 是他们第一次远别,苏辙送兄赴任, 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离京城一百四十里 的郑州西门外,苏轼写了这一抒发离愁别恨的 名篇——《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 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
苏辙说:“手足之爱,平生一 人。” 苏轼说:“我年二十无朋俦,当 时四海一子由”。
“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 近古罕见。”
——《宋史·苏辙传》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直是中国 人特别津津乐道的场景,儒家更把“兄友 弟恭”纳入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伦理范畴。 然而,在男权社会,兄弟的情分常常因 为对权力和财产的争夺而受到严重伤害, 兄弟倪墙同室操戈的事情并不鲜见。否 则,中国人不会用永远见不了面的参、商 两个星宿来比喻兄弟失和。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
——大小苏早退之约
“寒灯”句是对“畴昔”(往昔)兄 弟相聚的回忆,“夜语”句是对未来 相聚的盼望。 “君知”两句则是相约之语:勿恋高 官,以免妨碍弟兄欢聚。 苏轼在诗末自注说:“尝有‘夜雨对 床’之言。”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 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作品体裁:七言古诗 作者:苏轼
一、苏轼与苏辙
《名二子说》ຫໍສະໝຸດ 苏轼: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 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 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有它,虽然外相会难看一点,但毕 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也即车后的横木,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竟不要紧。
三、原文赏析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帏,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帏,今我何以慰寂寞 。
兄弟共享文名的,中国历史上除了苏 家两兄弟,还有非常著名的一对,曹 丕曹植。可是,与他们的才华一样出 名的还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反观苏轼苏辙两兄弟,刚柔相济,珠 联璧合,性格的差异恰成互补,他们 同学同戏,互相扶持,分享快乐,共 度时艰。他们不单单是成就了流芳千 古的文名,还有一段旷世手足情。
然而,就是这个弱弟,却屡屡在关键 时刻充当了大哥的保护人。
东坡一生大起大落,凭借他“上可陪玉 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 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的超强兼容性, 在最困厄不堪的时候,他都能收获大 量的友情,得到知心的朋友。但伴随 他生命始终的惟有一个人,弟弟苏辙。
当苏轼被人构陷下了大狱,子由奔走营救, 申请降低自己的官阶,为兄长赎罪;当他 屡遭放逐,一天天远离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的核心地带,奔窜在穷苦蛮荒的 流放地,子由陪他走千里万里的苦旅; 狼狈不堪自顾不暇的时候,子由照顾他 的家人料理他的家事;苏轼与世长辞了, 苏辙抚恤他的儿孙,直到死后陪伴在东 坡的旁侧。
——离别之苦
汪师韩说“起句突兀”,纪昀说“起得飘忽”, 都是说开头既突兀又飘忽。 “不饮”而已醉得昏昏沉沉,神不守舍,诗人的 心已随着弟弟的“归鞍”而回到京城去了,烘托 出因离别而精神恍惚的神态。 归人:指弟弟苏辙 庭帏,李善注解:“庭帏,亲之所居。”多用以 指父母,此指苏洵(苏轼母程夫人已去世)。 弟弟即将见到亲人都还思念不已,他从此远离庭 帏,更难以承受思念亲人之苦。这种对比手法, 进一步突出了离亲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