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

合集下载

戈夫曼“戏剧理论”视角下的社交媒体表演研究

戈夫曼“戏剧理论”视角下的社交媒体表演研究
霍 尔提出的传播中的 “高语境” 和 “低语境” 指出,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有些符号 需要很强的语境支撑才能达到有效的传 播效果,而有些符号则没有高的语境要 求。这些理论都强调了在信息传播过程 中“共通的意义空间”的重要性,同时 也揭露了符号在传递信息过程中具有很 高的不确定性因素。 正是由于符号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和 欺骗性,且不同的人对同一符号可能存 在不同理解的不确定性,人们才能够通 过对符号的选择和组合来进行各式各样 的表演, 并且使得这种表演有 “以假乱真” 的可能。 3 结语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提供了研究社交 媒体空间一个新的视角,将社交媒体空 间的种种行为视为使用者的一种表演。 这种表演通过对符号的选择和利用,建 构不同的自我形象,从而达成不同的目 的。当然这种表演行为不总是有效的, 其效果因不同的表演者和不同的表演平 台而呈现出差异。表演者在社交媒体空 间进行表演的同时,还应该审视“舞台” 本身存在的缺陷,反思自己的表演行为 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将表演控制到恰 如其分。 参考文献: [1] 孟蔚:戈夫曼戏剧分析理论述评 [J]. 黑龙江史志 ,2008(5). [2][ 加拿大 ] 欧文·戈夫曼 . 日常生 活中的自我呈现 [M]. 黄爱华 , 冯钢 , 译 . 杭 州 :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作者简介: 张长磊,重庆大学新闻 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15
随着 SNS(社交网络服务)的不断 发展和完善,人际交往早已不再局限于 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圈”。正如麦克卢 汉所言,“媒介即讯息”,当一种新的 媒介强势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时,代表的 是一种信息传递方式的变革,而使用者 必然也会主动地利用新兴媒介满足自己 的需求。就社交媒体空间而言,使用者 出于各种目的在“前台”进行着表演, 以构建他者脑海中的自我形象,从而满 足自我的诉求。 1 戈夫曼“戏剧理论”概述 戈夫曼将戏剧语言引入社会学分析, 他的戏剧分析理论以个人运用符号的能 力为出发点,重视符号在互动中的作用, 将人们之间的符号互动看作是一门表演 艺术。理论主要分为两部分:戏剧分析 要素和印象管理。 1.1 戏剧分析要素 戈夫曼将整个世界看作是一个舞台, 每个生活于世界中的人都是演员,人与 人之间的互动、交往都被认为是一种表 演,这一切就构成了具有一定意义的生 活剧情节。剧本、舞台、演员和观众是 戏剧分析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1.2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在戈夫曼的戏剧分析 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认为,在演 员与观众的互动中,如果一个演员想演 好其角色,给观众留下好的印象,他就 必然要对自己在表演时的种种行为进行 管理,以便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 所希望的印象。戈夫曼把这种管理称为 “印象管理”。戈夫曼认为最理想化的 表演就是“使表演与它所处的社会的理 解和期望相符合”②,戈夫曼戏剧理论

日常生活中闺蜜形象的呈现——以戈夫曼的“戏剧论”为视角

日常生活中闺蜜形象的呈现——以戈夫曼的“戏剧论”为视角
都存在 着 “ 前 台” 表演和 “ 后台” 掩 饰 的 现
在戈夫曼 的“ 戏剧论 ” 中, 他指 出在表 演 中是有一 个前 台的 , 即“ 个 体在 表演期 间有 意无 意地使 用 的标 准类 型 的表达 装
有区别 。 闺蜜这种互相关心 、 依赖 , 彼此不 能离开彼此 的关 系 , 是作 为一种特别的社 会群体而存在 的 , 其使他 人感受到的这种 关 系的外 在形象 是 由其 中 的每一个 闺蜜 来共 同呈现 的。
论” 中“ 标记 ” 是一 种符号 行 为 , 好 比 比赛 裁判 为了维护其判决 的严肃性与正确性 , 就 必须“ 果 断” 作 出判 决并无视各种争议 。 没有这 些 “ 标记 ” , 虽 然事 实会存 在 , 但这 种确定 的事 实可能仍然会模糊不 清。 闺蜜
若其中一个闺蜜与闺蜜圈外的朋友圈相处当她谈及与闺蜜有关的事情时一些细微表达的流露都可能使他人感受到闺蜜关系的发展情况若是恰好闺蜜关系处于暂时的不融洽状态为了掩盖住当下的情况就需要通过各种行为语言符号来进行一种表演2标记符号强化关系然而即便闺蜜关系非常融洽要想更好地证明这一点就不得不需要各种标记来强化确定的事实
二、 闺 蜜 作 为 个 体 的 自我 呈 现
备。 ” 前 台中有 “ 舞 台设置 ” , 即“ 表 演中所
需 的一切 装饰物等” 。 而“ 个 人前台” 的组 成部分有 “ 地位标记 、 服饰 、 性别 、 年龄 、 身
材 与外貌 、 仪表 、 言谈 方式 、 面部表情 、 躯
体 姿态 等” 。 作 为个体 的 闺蜜 , 她是 闺蜜
况, 就需要 通过 各种行 为 、 语 言符号 来进 行 一种 “ 表演 ” 。
2 、 标记符号强化 关系
种剧 中表演 的状 态 , 这种表演并 不是指

戈夫曼拟剧论应用

戈夫曼拟剧论应用

戈夫曼拟剧论应用戈夫曼(Erving Goffman)是20世纪美国社会学家,他的拟剧论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传媒学、心理学等领域。

拟剧论认为社会互动可以看作是一种戏剧演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过表演和交互来维持社会秩序和建构社会意义。

本文将以戈夫曼拟剧论的应用为主题,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

一、社会学领域在社会学领域,戈夫曼的拟剧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社会互动和社会行为的过程。

他认为人们在社交场合中以不同的角色扮演者的身份出现,通过表演来维持社会秩序。

拟剧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帮助人们理解社会互动的本质和机制。

例如,在研究团队合作时,可以运用拟剧论的观点来分析各个成员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他们在团队合作中的表演和互动方式。

二、传媒学领域在传媒学领域,戈夫曼的拟剧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媒体表演和公众舞台效应。

媒体被视为一个虚拟的舞台,人们通过媒体表演来展示自己的形象和角色。

拟剧论提供了一种解释媒体表演和公众舞台效应的理论框架。

例如,在研究媒体报道时,可以运用拟剧论的观点来分析记者和受访者之间的角色扮演和互动方式,以及他们通过媒体表演来传达信息和塑造形象的策略。

三、心理学领域在心理学领域,戈夫曼的拟剧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人们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呈现。

他认为人们在社交场合中通过表演来维持自己的面子和形象,以及与他人建立关系。

拟剧论提供了一种解释人们自我表达和自我呈现的理论框架。

例如,在研究社交媒体使用时,可以运用拟剧论的观点来分析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和自我表达方式,以及他们在虚拟社交场合中扮演的角色和互动方式。

四、教育学领域在教育学领域,戈夫曼的拟剧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教育场景和教育互动。

他认为教育场景可以看作是一个虚拟的舞台,教师和学生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拟剧论提供了一种解释教育场景和教育互动的理论框架。

例如,在研究课堂互动时,可以运用拟剧论的观点来分析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他们在教育互动中的表演和互动方式。

人际互动中的戏剧理论解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人际互动中的戏剧理论解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人际互动中的戏剧理论解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戏剧理论的角度,深入解读欧文·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戈夫曼,作为社会学家和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对于理解人际互动中的自我呈现和角色扮演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首先概述戈夫曼的主要观点,然后探讨其理论如何与戏剧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揭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舞台表演”来塑造和呈现自我。

戈夫曼的理论主要基于他对人们如何在社会互动中管理自己印象的深入研究。

他提出的“前台”和“后台”概念,以及“印象管理”和“角色扮演”等理论,为我们理解人际互动中的自我呈现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戈夫曼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像演员在舞台上一样,都在进行一种自我呈现的表演。

我们精心策划并控制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以达到特定的社会目标。

戏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这种表演的框架。

在戏剧中,演员通过台词、动作、服装和道具等手段来塑造角色,展现特定的情感和态度。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通过语言、行为、服饰和社交技巧等手段来塑造我们的自我形象。

我们不断调整自己的表演策略,以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互动对象。

通过戏剧理论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的核心观点。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人际互动中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自我认知和社交技能,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二、戏剧理论与人际互动人际互动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语言、行为、情感等多种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从而建立、维持或改变彼此之间的关系。

这种互动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交换,更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涉及到认知、情感、动机等多个层面。

而戏剧理论,作为一种深入解析人类行为的理论框架,为我们理解人际互动提供了新的视角。

戏剧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社会学领域,它认为人类行为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舞台上的表演。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名词解释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名词解释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名词解释身处现代社会中的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涉足各种社交场合,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

而在这些人际互动中,我们通常会表演出一些特定的行为,有意或无意地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这种行为即是戈夫曼所提出的拟剧理论的核心。

拟剧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厄文·戈夫曼所创立的,他在他的作品《内在界面》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

拟剧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表演的行为和角色就好像是在一个舞台上进行的演出,每个人都是一个演员,而社交场合则是舞台。

这个理论突破了传统社会学思想对人的行为进行单一解释的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角。

首先,拟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前台”和“后台”。

在社交场合中,人们的行为可以大致被划分为前台和后台。

前台指的是人们在公共场合中进行的行为,他们扮演自己的角色,并遵循社会规范和期望。

而后台则指的是人们在私人场合中的行为,他们没有观众,可以放松自己的角色扮演,展示出真实的自我。

在前台的角色扮演过程中,戈夫曼提出了“印象管理”的概念。

印象管理是指人们在社交场合中有意识地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形象,以产生特定的印象。

这涉及到人们的言行举止、服装打扮、姿态表情等诸多方面,目的是获取他人的认同和支持。

此外,拟剧理论中还有一个关键概念是“分身”。

分身指的是人们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比如,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可能是一位专业的员工;而在家庭中,我们可能是一个负责任的父母;而在朋友聚会中,我们可能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伙伴。

通过扮演这些不同的角色,我们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互动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拟剧理论也提供了对个体自我认同的解释。

戈夫曼认为,人们的自我认同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反馈来建立的。

在社交场合中,人们会根据他人的反应对自己的角色和表演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形成对自己的认同。

这种互动反馈的过程是不断的,也是动态的,人的自我认同会随着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总结来说,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学视角,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社交行为和角色扮演的本质。

拟剧论在人际交往中的价值

拟剧论在人际交往中的价值

全文共计1966字
拟剧论在人际交往中的价值
拟剧论在人际交往中的价值
拟剧论,译作Dramaturgy,是社会传播学的用语。

它就是借助戏剧,(即theatre这个概念的“戏剧”)的类比而对日常生活进行的研究。

拟剧论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他把社会比作舞台,把社会成员比作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代表作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戈夫曼的主要观点是:①在人际交往形式的研究中首创“拟剧论”。

认为社会不是自行调整的,意义也不是行为中固有的,社会秩序或某一特定行为之所以具有重要意义,是由于人赋予它们以重要性。

在互动中,个体不仅彼此向对方表现自我,还努力进行特殊的印象处理,通过控制自己表现出来的姿态,以求在一定的社会场景中给人们留下某种印象。

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

社会成员在社会舞台上小心翼翼地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从而使自身的形象能恰到好处地为自己欲达的目的服务。

②在对异常行为的研究中提出“污记说”,即对能够损害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声誉的社会标记的研究。

戈夫曼的主要理论兴趣之一是面对面(face to face)的人际互动。

戈夫曼认为人际行为受外界强加在一个“社会演员”身上的道德规则所
1。

社会是舞台人人皆演员读戈夫曼《自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社会是舞台人人皆演员读戈夫曼《自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社会是舞台人人皆演员读戈夫曼《自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戈夫曼在其著作《自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中所提出的观点,即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人人都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

通过深入分析戈夫曼的理论,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的本质,还能够对自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有更深刻的认识。

戈夫曼的理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社会和人际关系,还为我们揭示了自我如何在社会舞台上展现自我、塑造自我和追求自我认同的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戈夫曼的理论出发,探讨社会舞台上的角色扮演、印象管理以及自我认同等问题,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的视角。

二、戈夫曼的理论框架在戈夫曼的理论框架中,社会被视为一个大型的舞台,每个人都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进行角色扮演和互动。

戈夫曼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会运用各种策略和技巧来展示自己的形象,以获取他人的认同和尊重。

这种表演不仅仅是表面的、肤浅的,而是深入到个体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质。

戈夫曼强调,人们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往往是有意识的、经过精心策划的。

他们会根据不同的情境和交往对象,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表达方式,以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这种表演行为不仅受到个体内在动机和目标的驱动,也受到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制约。

在戈夫曼的理论中,个体的自我概念是在社会交往中不断构建的。

个体通过不断地观察和反思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以及他人的反馈和评价,来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这种自我概念不仅是个体对自身形象和角色的认知,也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

戈夫曼的理论框架为我们理解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通过深入剖析个体在社交场合中的表演行为和自我构建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质,以及社会交往的本质和规律。

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反思和改进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的机会,以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

人际互动中的戏剧理论

人际互动中的戏剧理论

人际互动中的戏剧理论作者:周梅,李桂平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2期摘要:人际间的交往和互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任何社会中的人都存在互动。

社会学家戈夫曼将戏剧理论引入到社会生活中,运用戏剧理论来分析和解读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互动。

主要通过解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来讨论人际互动中的戏剧理论和分析下戏剧论存在的不足,以及它对现实人际互动的意义。

关键词:日常生活;自我呈现;戏剧理论;剧班;印象管理中图分类号:I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210-02戈夫曼是20世紀60年代著名的社会学家,是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戈夫曼在五十多年前根据一项在设得兰群岛一个佃农社区所作的实地研究资料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在书中,戈夫曼将戏剧比拟引入社会学分析,以独特的视角,深入研究日常生活中人们面对面的具体互动细节,并运用戏剧舞台的特有语言,生动形象地描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活动。

一、戏剧理论戏剧理论是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

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

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戈夫曼的戏剧分析理论以个人运用符号的能力为出发点,强调个人内部对话的主观评价的社会的自我,重视符号在互动中的作用,将人们之间的符号互动看做是一门表演艺术,它要研究的实际是个体在社会中的一种互动。

他相信,真正意义的自我来自于对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种种行动所反映出来的意义的提取 [1]。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他试图阐述和分析人们在与重要人物的互动中,用什么样的复杂方式来塑造他们自己的形象。

要做到这样一点,就必须把自己为对方不能接受的方面隐藏在后台,把为对方乐于接受的形象呈现在前台。

二、解读人际互动中的戏剧理论1.戈夫曼认为,舞台可分为前台和后台。

因而在人际互动中人们为了开展“表演”活动,也将社会生活分为“前台”和“后台”。

从角色表演到角色外活动对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框架性分析

从角色表演到角色外活动对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框架性分析

从角色表演到角色外活动对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框架性分析一、本文概述《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是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经典之作,它深入剖析了个体如何在社会交往中通过角色表演来呈现自我,以及这种行为如何影响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认同。

本文旨在通过框架性分析的方法,探讨戈夫曼的理论如何从角色表演延伸到角色外活动,并以此来理解个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地构建和重塑自我形象。

在戈夫曼的理论框架中,角色表演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采用的一种策略,通过这种策略,个体能够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的印象。

然而,这种表演并不局限于面对面的互动,而是延伸到个体的日常行为中,包括角色外活动。

这些活动虽然不在直接的舞台表演中,但却对个体的自我呈现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戈夫曼的理论出发,分析角色表演和角色外活动如何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个体在社会中的自我呈现。

我们将回顾戈夫曼关于角色表演的核心观点,并探讨其如何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

接着,我们将进一步分析角色外活动在个体自我呈现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与角色表演相互补充。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展示这种框架性分析的实际应用,并探讨其对于理解个体在社会中如何构建和重塑自我形象的意义。

二、戈夫曼的理论框架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其经典之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理解和分析人们如何在社会互动中塑造和展示自我。

戈夫曼的理论框架,主要围绕“戏剧理论”展开,将人们的社会生活比作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通过一系列的表演来展示自我。

戈夫曼强调,人们在社会互动中,总是在不断地进行角色表演,以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接受。

这种角色表演并非简单的行为模仿,而是涉及到个体的自我概念、价值观、期望以及社会规范等多个层面。

在戈夫曼看来,角色表演是个体对社会期望的一种回应,也是个体自我认同的一种体现。

戈夫曼也注意到了角色表演之外的活动,即角色外活动。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人生就是一出戏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人生就是一出戏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人生就是一出戏,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表演者都渴望自己能够在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所以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竭力表演。

相较于其他社交媒介个人内容的公开性,微信朋友圈中的大多数沟通发生在“熟人”之间,因此用户在其中建立的“形象”将更直接地影响现实生活中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剧组与观众:互动中的二元关系戈夫曼认为,一个完整的表演过程必须包括表演者、观众两种角色。

按照戈夫曼的理论,表演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剧组”。

一般情况下,朋友圈的表演者是单独的个人,但是“剧组”有时也可能在评论栏中出现。

除了表演者之外,其他的参与者都是观众,按参与程度的高低,我们可以把观众分为主动观众和被动观众。

主动的观众会在自己感兴趣的作品下方留下自己的评论,并可能与内容的作者或其他观众形成互动。

这种互动意味着观众渴望根据该文章内容与作者或其他观众达成意见的交流。

此外,转发演员的文章也是主动观众配合演员表演的重要形式。

“赞”的妙用:被动观众的主动化在传统的社交网站中,主动观众看到该表演内容后会发出感想,感想的形式就是留言,被动观众只浏览不回复。

但是微信“赞”的功能被最大化之后,被动的观众也存在了主动化的倾向。

所以当演员发布了一条自己并不太感兴趣的内容时,原本被动的观众可以用“赞”来代替。

“赞”的妙处在于,你不用与演员进行互动,这样你不用对不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

不点赞也不留言的被动的观众看完表演后不留下任何痕迹,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代表不回复的被动观众不受该表演的影响。

“印象管理”:一切表演的出发点戈夫曼认为,“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具体目标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

”这就是所谓的“印象管理”。

戈夫曼认为表演是被有意或无意地设计出来的,用以给他人制造一个“我们是谁”的印象,这是一个理想化的“自我”。

在微信中,演员的表演分为四种模式:1、理想化表演。

简述戈夫曼拟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简述戈夫曼拟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学理论学期论文简述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郭爽201010312222012/5/29简述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20101031222 郭爽【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戈夫曼拟剧理论思想的理解,从拟剧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社会上访谈节目热度高和拟剧理论和社会污名问题之间的关系,并讨论由于污名问题对个人社会交往产生影响,从而成为社会问题【关键词】拟剧理论污名访谈节目印象管理前台后台人们经常说人生如戏,每个人在都在医生中扮演着角色,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我们都在按照自己的角色表演一出戏,直到我们离开。

早在17世纪,大文豪莎士比亚就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分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就描述了出来,到20世纪的许多社会学家将关注放到研究人们社会互动中去,而其中戈夫曼更是将喜剧的理论创新的运用到符号互动论之中,系统的提出拟剧理论。

一、理论概述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全面阐述了拟剧理论的思想,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或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即如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并使表演取得良好效果,其研究重点在“互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互相直接见面的时候,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行动的交互影响。

”他认为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表演。

我们每一个人就像演员一样,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下,按照一定的角色要求在舞台上表演给观众看。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我们总是尽量地使自己的行为接近我们想要呈现给观众的那个角色,观众看到的是那个表现出来的角色而不是演员本身。

当表演结束,演员回到后台以后他的真实面目才展现出来, 演员才又恢复其本来的自我。

而后台是观众所看不到的地方,用于分隔舞台与后台的屏幕把通过表演展现出来的世界与真实的现实世界隔离开来,社会好比一个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按一定的常规程序(即剧本)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通过言语、姿态等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称为“印象管理”);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运用一些手段(外部设施和个人的装扮)装点门面。

拟剧论在人际交往中的价值

拟剧论在人际交往中的价值

拟剧论在人际交往中的价值人类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按照自己所承担的角色要求去表演一段段悲欢离合的故事,直到我们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

早在17世纪,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就为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人行为和与他人互动的场景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图景。

到了20世纪,一部分西方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便开始把这一基本思想运用到社会研究领域里来,社会学家戈夫曼和他的拟剧论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例。

戈夫曼把社会比做舞台、把社会成员比做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戈夫曼看来,人们之间的互动,就是每个人都在表演自己,但不是表现真实的自己,而是表现伪装起来的自己,在他人面前故意演戏,也就是戴着假面具在社会中生活。

初次接触这样的想法时,我们会觉得新奇和好玩;再深入想,便觉得这拟剧论是十足的阴谋论,好像人与人之间就没有那种美好的坦诚的交往,都只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虚伪地表演;然而再仔细想想,发现这理论中,存在着太多珍贵的启示,研究和学习它,对我们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拟剧论的主要观点有三个,让我们一个一个分析其在人际交往中的价值。

第一观点认为,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十分关心自己如何在众多的观众,即参与互动的他人,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

这里的关键词是形象。

对于形象的理解,需要从外部形象和内部形象两方面去理解。

外部形象即为外表妆容。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是短频快的,很可能就是一面之缘决定了你是否能得到这份工作,是否有签下这份合同的希望,是否有可能继续发展感情等等,这是人心理的普遍特点,因此,外部形象很重要。

早在百忙之中20世纪70年代美国洛杉矶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瑞比恩博士就得出结论:我们每个人互相之间给对方留下的印象有55%取决于我们的外表,38%取决于我们的声音,7%才是谈话的实际内容和背景资料,这是几乎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不论你认为这样是否合理,事实就是如此。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重视我们的外表,一个整洁的发型,一套体面的服装,一个得体的举止,会让你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这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别人的尊重。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拟剧理论解读-精品文档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拟剧理论解读-精品文档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拟剧理论解读-精品文档《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拟剧理论解读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写道“整个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男女不过是这舞台上的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活动场所,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要扮演很多角色”。

符号互动论的代表欧文?戈夫曼也十分赞同这一观点,他倾其一生用戏剧透视的方法研究社会,于1959年完成了集大成之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书的序言中写道“当个体出现在他人面前时,他往往会有许多动机,试图控制他人对当下情境的印象”,“以任何方式影响其他任何参与者的所有活动”就叫做“表演”。

这样看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表演,并且不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如一位女教师在学校是学生们的老师、同事们的领导,在家里却扮演母亲或妻子的角色,在她的父母面前扮演女儿的角色。

一、表演框架从拟剧理论角度分析,表演的框架分为三个部分:剧本、表演主体、表演区域。

(一)剧本。

本书一开始就提到“不管个体心怀何种特定目的,也不管他怀有这种目的的意图何在,他的兴趣总是在于控制他人的行为,尤其是他们应对他的方式。

这种控制主要是通过影响他人正在形成的情境定义而达到的”,由此可见,表演的依据,就是“情境定义”,它直接引导着交往活动的展开,规定者表演者选择怎样的角色,支配着表演者的表演方式和内容,对情境的定义要参照现存的社会规范、准则、惯例,不能是表演者随心所欲的行为。

如一位教师就应当对学生宽容慈爱,做到有教无类,不能随意辱骂、体罚学生;作为一名警察,就应当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全,对违法犯罪行为予以处罚。

每一类角色都有特定的剧本,只有参照剧本才能把握表演的要领。

但是这样的演出剧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进步而不断变化。

就拿教师这个角色来说,过去私塾里的教书先生是一人独大,在师生关系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学生必须绝对尊重老师,不能有一丝冒犯,如果学生上课打盹或者文章背不会就会拿戒尺打学生的手心,鲁迅在其文章中就提到过自己小时候尝到过戒尺的厉害。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5篇)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5篇)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5篇)第一篇: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摘要: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他的戏剧理论中认为,人必须在不同的设定下扮演不同的角色。

生活犹如剧场,社会机构好比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按照一定的程序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在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

所以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明白,有时候并不是他人不愿意与我们真心相对,而是特定的社会情境要求他必须扮演好某个角色,隐藏真正的自我。

关键词:戈夫曼戏剧理论人际交往一、理论背景戈夫曼对社会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在他1959年的书中《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开始的戏剧透视法的符号互动论研究。

对于戈夫曼来说,社会学不是均质的,我们必须在不同的设定下扮演不同的角色。

戈夫曼建议说生活犹如剧场,但是我们仍需要停下来并有一个装扮的空间:在面对面的符号互动后面有一个更大的背景。

根据人际互动的场合可以将互动分为两种:“社会机构”内经常和持续性的互动,没有界限和临时性的互动。

社会机构好比一个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按一定的常规程序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

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通过面部表情、语言或肢体动作等的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我们称之为“印象管理”;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通常会运用一些手段,例如外部设施和个人的装扮等来装饰自己的外表。

人们表演的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即一个进行表演的地方,和一个为前台表演做准备而又不让观众看见的地方;根据表演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误导的表演”和“神秘的表演”两种。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演与互动就是一场游戏,是某个“定义”取得胜利或成功地被人们接受的过程,成功的印象管理需要整个剧组进行合作。

相遇式互动的最突出特点是人们之间持续性的相互注意,虽然区别于社会机构里的表演,但印象管理的原则在此仍旧是适用的;“角色距离”是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存在的差距,它说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能否积极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

戈夫曼的拟剧论

戈夫曼的拟剧论

戈夫曼拟剧理论
哎,说起戈夫曼拟剧理论,咱得先从舞台讲起。

你想嘛,社会它就像个大舞台,咱们每个人都是演员,天天在上面演戏,跟别个互动。

戈夫曼这个加拿大学家,他就用这个戏剧的比喻,来解释咱们的日常生活。

在戈夫曼眼里,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尽量地演好自己的角色,想给观众留个好印象。

比如说,你上班的时候,要表现得专业、认真,这就是你的角色要求。

你下班回家,跟家人朋友相处,角色又不一样了,这时候你就可以放松点,展现出真实的自己。

戈夫曼还说了,演戏嘛,有前台就有后台。

前台就是咱们给观众看的那一面,要整洁、得体,符合咱们的角色定位。

后台呢,就是咱们休息、准备的地方,是咱们的真实面目。

比如说,你在公司里,肯定要穿得正式点,这就是前台。

你回到家,换个衣服,躺沙发上休息,这就是后台。

他还讲了,咱们在演戏的时候,要处理好跟其他演员的关系,也就是人际关系。

大家都要配合好,才能演出一出好戏。

如果哪个人不按剧本演,或者做了些出格的事,就可能破坏整个表演。

总的来说,戈夫曼拟剧理论就是把社会比作舞台,把咱们比作演员,来解释咱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

他觉得咱们都在尽量地演好自己的角色,给观众留个好印象。

同时,咱们也要处理好人际关系,才能在这个大舞台上顺利地演下去。

哎,说了这么多,你觉不觉得这个理论还挺有意思的?咱们每天都在这个大舞台上演戏,有时候是主角,有时候是配角,关键是要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赢得观众的掌声。

goffman's dramaturgical analysis -回复

goffman's dramaturgical analysis -回复

goffman's dramaturgical analysis -回复什么是戈夫曼的戏剧分析?戈夫曼的戏剧分析是著名社会学家厄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于1959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学理论,旨在研究人类社会中的行为和交往方式。

他将社会交互比喻为戏剧表演,认为人们在社会场景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并进行一系列的表演,从而形成了社会现象和交往规则。

戈夫曼的这一理论基于对剧场表演的比喻,他认为社会生活就像一场戏剧,每个人都是演员,社会场景就是舞台,人们的行为和表演则是演出的一部分。

他强调了个人在社会交互中的角色扮演和面子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对这些角色的分析来揭示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则。

在戈夫曼的戏剧分析中,他提出了几个核心概念和观点,包括前台和后台、面子工作、印象管理等。

前台是指人们在社交场合中表演自己的公众角色,即对外展现的形象和行为;而后台则是指人们在私密场合中展示真实自我的地方。

面子工作是指人们为了维持自己的面子而进行的努力,包括自我呈现和表演技巧的运用。

印象管理则强调了个人在交往中对他人印象的处理和掌控。

戈夫曼认为,戏剧性在社会交互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表演来满足社会期望和达到自身目标。

他将这种角色扮演和表演过程比喻为社会交往的“舞台装置”,认为人们在这个“舞台”上通过各种对话和身体语言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这种角色扮演和表演不仅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和情感,也影响到社会的秩序和互动模式。

戈夫曼的戏剧分析对于理解社会行为和交往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揭示了社会交互的一种基本机制,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分析和理解社会现象。

通过将社会行为比作戏剧表演,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个体和群体在不同社会场合中的行为选择和对他人印象的管理。

同时,这一理论也强调了个体在社交中的自我塑造和角色转换的重要性,启发了人们对于身份认同和社会互动的思考和研究。

总结起来,戈夫曼的戏剧分析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和理解社会行为和交往方式。

述评戈夫曼的社会拟剧理论

述评戈夫曼的社会拟剧理论

述评戈夫曼的社会拟剧理论
述评戈夫曼的社会拟剧理论
人际交往方式对人际互动的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戈夫曼借用一系列舞台表演的概念来分析人际交往过程,为研究微观的社会行为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着重分析了戈夫曼理论中提及的诸多概念,并且对戈夫曼理论所产生的社会意义进行了分析.
作者:汪广华 Wang Guanghua 作者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江苏,连云港,222006 刊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NYUNG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001 ""(3) 分类号: B84-069 关键词:互动社会拟剧理论形象管理表演。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书笔记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书笔记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主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戈夫曼将互动都看成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表演。

在戈夫曼看来,社会就是一个大的舞台,“剧作家”是社会体系,每个个体都是舞台上的表演者,表演者的表演与观众的反映都要遵守一定的显规则或隐规则,这些规则与表演者的社会经验构成了表演者的心智,定义着表演的互动情境并指导着表演者的行为。

表演者通过在舞台上的身体表演给观众制造某种印象,不断地理解并运用身体的各种象征姿势、符号来制造所期望塑造的印象,以维持正常的互动,构建社会结构,使得社会秩序正常运行。

戈夫曼认为,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自己以给人印象。

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行为个体相对比较容易控制的表达,包括各种语言符号及他们的替代物,这是社会化个体的心智通过身体的外在表达,在这种表达中,客体我直接压制了主体我,身体仅仅是表达心智对符号运用的工具,这种表达有利于定义情景,顺利实现互动;另一部分是个体行为似乎不甚留意或没有加以控制的表达,它包含在广泛的行动中,是隐含的表达,这种表达或是主体我不经意的流露,或是不利于互动的私利的个人心智,包含了个体行动者的某种非正规的动机或目的。

现实中如果两种表达不一致,人们往往倾向于相信后者,相信表现出来的隐含主体我,所以,个体在互动中要制造某种印象的话,便会有意无意的对那部分未加控制的部分进行控制。

戈夫曼把表演者控制自己表演时的明显表达与隐含表达, 以便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的管理行为,称为“印象管理”。

在整个的制造印象的过程中,个体与个体,也即戈夫曼所谓的“表演者”与“观众”,是通过心智来定义互动情景,决定个体行为,并通过身体,包括身体语言、身体动作、身体行为等来进行互动的,表演者与观众之间不同的互动使得社会秩序得以可能。

戈夫曼将行动者表演的场所分为前台区域与后台区域。

前台区域:可以被观众看到并从中获得一定意义的场所,表演者在此作出表演;后台区域:不让观众看到的,表演者在其中可放松、休息,以及为表演做准备的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
摘要: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他的戏剧理论中认为,人必须在不同的设定下扮演不同的角色。

生活犹如剧场,社会机构好比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按照一定的程序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在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

所以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明白,有时候并不是他人不愿意与我们真心相对,而是特定的社会情境要求他必须扮演好某个角色,隐藏真正的自我。

关键词:戈夫曼戏剧理论人际交往
一、理论背景
戈夫曼对社会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在他1959年的书中《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开始的戏剧透视法的符号互动论研究。

对于戈夫曼来说,社会学不是均质的,我们必须在不同的设定下扮演不同的角色。

戈夫曼建议说生活犹如剧场,但是我们仍需要停下来并有一个装扮的空间:在面对面的符号互动后面有一个更大的背景。

根据人际互动的场合可以将互动分为两种:“社会机构”内经常和持续性的互动,没有界限和临时性的互动。

社会机构好比一个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按一定的常规程序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

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通过面部表情、语言或肢体动作等的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我们称之为“印象管理”;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通常会运用一些手段,例如外部设施和个人的装扮等来装饰自己的外表。

人们表演的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即一个进行表演的地方,和一个为前台表演做准备而又不让观众看见的地方;根据表演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误导的表演”和“神秘的表演”两种。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演与互动就是一场游戏,是某个“定义”取得胜利或成功地被人们接受的过程,成功的印象管理需要整个剧组进行合作。

相遇式互动的最突出特点是人们之间持续性的相互注意,虽然区别于社会机构里的表演,但印象管理的原则在此仍旧是适用的;“角色距离”是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存在的差距,它说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能否积极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
人们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进行表演,同样也需要表演的框架作为依据,而这个依据就是我们的经验结构。

戏剧理论中有“角色距离”这个概念,指的是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存在的差距,它说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能否积极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

每个人独特的个性、气质和不尽相同的人生经历,注定了我们的人生经验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适合的角色也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个性坚定而理智,拥有较多的社会经验,这样的人适合在群体中居于领导者的地位,统筹大家的意见进行最后的决定;而有些人惯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调解矛盾但却不够果决,无法作出决定,这样的人就更适合作为调节者,协助领导者作出决定并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

选好一个适合自己扮演的角色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至于干着急或者被自己有限的能力所束缚。

三、尽力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自我是社会情境的产物,在个人行动后面隐藏着强有力的“剧作家”,他不允许个人离开剧本,这个“剧作家”就是社会体系。

人们的社会行动受社会体系预先写好的“剧本”的限定;“剧本期望”是指社会规范对各种社会位置上的角色的限定。

对于个人来说,还要受到其他个人的期望的影响,其他个人的期望分为其他演员的期望与观众的期望。

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表现出自己的风格和见解外,同样还要考虑到社会规范和他人的想法。

特别是在群体交往中,为了形成有效的沟通,每个人都必须把群体的要求放在第一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少数人服从多数人。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合作和分工,而不至于在群体中所有人各持己见的情况下,导致整个群体分崩离析。

现在的社会强调个性,不赞同人们行中庸之道。

但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做符合你社会角色的事情,却是社会要求之一。

否则,过于突兀而不合适的行为,会使得人们对你退避三舍,也就自然无从谈起正常的人际交往。

四、真实自我的展现
剧情表演就是在某种社会情境中,人们为了给他人某种印象而做出的所有活动。

在戈夫曼看来,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舞台上扮演着角色,都是表现剧情的人,即剧情表演者。

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通过语言表情、
肢体动作等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我们称之为“印象管理”;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通常会运用一些手段,例如外部设施和个人的装扮等来装饰自己的外表。

我们时常会听到人们的抱怨:“这个人太假,像带个面具一样。

”然而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带着各色各样的面具,这些面具就是我们所扮演的角色。

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我们需要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所以我们的“面具”也就会随情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有时会出现我们所谓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但实际上,这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中社会和他人对这个人的期望,有时他也身不由己。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理解他人,不是任何时候别人都可以毫无保留的向你表达自我。

而在理解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告诉自己,不是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毫无顾忌的表达自我,而是应估计时间、地点和人物。

在正确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对合适的人说得体的话,可能你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否则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人际关系的破裂和误会的产生。

有时候我们必须带起自己的面具,尽职尽责的扮演好我们的角色,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五、总结
“戏剧理论”虽然强调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在表演自己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表达自我,只能辗转在每个面具之后,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一部舞台剧。

我们要做的是适度的表达自我,看清时间场合,分清地点。

同时要记得,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是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的,社会要求是我们不得不考虑到的一点。

在自我与社会之间达到弹性的平衡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