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专题讲座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KenMcPhail

专题讲座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KenMcPhail

专题讲座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考点剖析:1、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重点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热点预测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用化学用语表示微粒或元素化合价,根据物质名称或指定物质类别书写化学式是较典型的题。

近年来联系最新科技信息的题目渐多,一般是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式说明新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分子构成情况。

2、物质的结构和分类分子、原子、离子定义及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是本部分考查的重点,联系环保、化工等问题,考查物质的类别、组成或构成及隶属关系。

在介绍一种新物质或有关环保、毒品或中毒的事件后,要求考生根据题给信息进行讨论和判断,是较新潮的题型。

3、化学方程式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多与书写方程式相揉和,特别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是必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是本部分的基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各地中考题中的常见题型,如: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反应之中某物质的质量变化、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推断物质的组成。

说明:本部分内容在各省市中考题中都有,常常作为中考试题的开篇题,考核率为100%,命题的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

复习技巧点拨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总结,增强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

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质量守恒定律本质的原因: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①原子的种类(即元素种类)
②原子的数目
保持不变
如: Na , Mg , Al 。 2.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多于或
等于4个。 如:C,P,Cl ,O。 3.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是2或8个。 如:He, Ne, Ar。
注意: ①不要认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 原子。
②不要认为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 体原子。
(4) Na+、Mg2+、Al3+、O2-、F-、OH- 、NH4+等离子 的核外电子数都是十个。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带电的原子是离子,带电的原子团也是离子。 常见的原子团都是离子。 SO42-、 CO32-、 NO3-、 OH-、 PO43-
NH4+、 MnO4-、 MnO42-、 ClO3- 、 HCO3-
宏观
意义 ②表示了这种物质的组成;(即由什么元素组成);
③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表示一个该物质的分子;
微观 意义
④ 还能表示分子的结构(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三. 离子符号 表示离子的符号。 书写方法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注明电荷数。 如:钠离子:Na+,镁离子:Mg2+,铜离子:Cu2+, 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铝离子:Al3+ 硫酸根离子:SO42- ,碳酸根离子:CO32- 。 如要表示若干个某离子,就在离子符号的前面注明 相应的阿拉伯数字。 如:三个镁离子:3 Mg2+ ,五个铜离子:5Cu2+

基本概念和理论

基本概念和理论

I .基本概念和理论一、基本概念和术语1.色谱图和峰参数色谱图(chromatogram)——样品流经色谱柱和检测器,所得到的信号-时间曲线。

又称色谱流出曲线(elution profile)。

基线(base line)——经流动相冲洗,柱与流动相达到平衡后,检测器测出一段时间的流出曲线。

一般应平行于时间轴。

噪音(noise)——基线信号的波动。

通常因电源接触不良或瞬时过载、检测器不稳定、流动相含有气泡或色谱柱被污染所致。

漂移(drift)——基线随时间的缓缓变化。

主要由于操作条件如电压、温度、流动相及流量的不稳定所引起,柱内的污染物或固定相不断被洗脱下来也会产生漂移。

谱带扩展(Band Broadening):由于纵向扩散,传质阻力等因素的影响,使组分在色谱柱内移动过程中谱带宽度增加的现象。

色谱峰(peak)——组分流经检测器时由响应的连续信号所产生的曲线。

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

正常色谱峰近似于对称形正态分布曲线(高斯Gauss 曲线)。

不对称色谱峰有两种:前延峰(leading peak)和拖尾峰(tailing peak)。

前者少见。

拖尾因子(tailing factor ,T) ,W 0.05h 为0.05峰高处的峰宽,d 为峰极 大至峰前沿之间的距离用以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

也称为对称因子(symmetry factor)或不对称因子(asymmetry factor)。

(注意仪器软件的表示方法有些不同)为《中国药典》规定T 应为0.95~1.05。

T <0.95为前延峰,T >1.05为拖尾峰。

峰高(peak height ,h)——峰的最高点至峰底的距离。

峰底——基线上峰的起点至终点的距离。

(注意与峰宽的区别)峰宽(切线峰宽)(peak width ,W)——峰两侧拐点处所作两条切线与基线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

W =4σ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 ,σ(SD))——正态分布曲线拐点的峰宽之半。

会计学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会计学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会计学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概述会计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中涉及的资金及其流动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财务信息的记录、分类、分析和报告,以及对财务信息的解读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帮助读者对会计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基本概念资产资产是指企业拥有并且可以用于经济活动的资源,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

在会计中,资产是企业在某一时间点上的所有权益。

负债负债是指企业欠他人的债务,包括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

负债是企业在某一时间点上的债权人对企业主要的权益要求。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拥有者对企业的主要权益要求,包括股东权益、利润留存等。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包括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等。

收入增加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减少,包括成本、税费等。

费用减少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表达了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会计等式可以表示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表明了一个基本的核算原则,即企业的资产是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共同组成的。

会计周期会计周期是指会计报告的时间跨度,一般为一年。

会计周期的设定可以使企业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和报告,便于经营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处理和报告的规则和原则。

会计准则的制定旨在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可能存在差异,但都追求合理、公允和可靠的会计信息。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企业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告。

常见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财务报表可以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参考。

会计分析会计分析是对财务报表信息进行解读和评估的过程,目的是帮助经营者和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宏观组成——元素※1、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特征: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如:Na和Na+属于同一种元素——钠元素二、物质的微观构成——分子、原子、离子1、分子※(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2)性质:①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如:蒸发、溶解、扩散是分子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如物质三态变化,热胀冷缩。

③同种物质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性质不同。

④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变成了新的分子。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①一些非金属单质(H2 、O2、N2、Cl2、I2等)②共价化合物(HCl 、H2O、CO2、H2SO4等)(4)提出分子学说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2、原子:※⑴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⑵性质:①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②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形成其它物质的分子。

⑶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刚石、石墨、单质硅、金属、稀有气体。

⑷提出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英国的道尔顿。

3、离子:⑴定义: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阴离子原子阳离子⑵分类: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例Na+ NH4+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例Cl-、OH-、CO32-⑶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例如:NaCl、K2SO4、NH4NO3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三、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织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2、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⑴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⑵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如:HCl H2SO4 HNO2⑶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如:NaOH Ca(OH)2⑷盐:电离时生成的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 K2CO3 NH4NO3⑴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物,如:CO2 SO2 SO3⑵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物,如:CaO Fe2O3 Cao化合物:⑴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相互作用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基本概念和理论

基本概念和理论

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中医诊断学有哪些基本理论和概念

中医诊断学有哪些基本理论和概念

中医诊断学有哪些基本理论和概念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询问、检查等手段,收集病情资料,分析判断疾病的本质和证候类型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有着丰富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为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例如,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等。

当一个脏腑发生病变时,可能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脏腑。

同时,人体与外界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季节、气候、地域等因素都会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产生影响。

因此,在诊断疾病时,中医不仅要考虑患者局部的症状和体征,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情志、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

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理论。

辨证是指通过对病情资料的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证候类型;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的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等方面。

常见的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

不同的辨证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疾病进行分析和判断,相互补充,共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三、四诊合参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包括望、闻、问、切。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苔、脉象等方面来获取病情资料;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如听患者的呼吸、咳嗽、语言等声音,嗅患者的口气、分泌物等气味;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饮食、起居等情况来了解病情;切诊主要是指切脉和按诊,通过触摸脉搏的跳动和按压身体的某些部位来判断病情。

中医强调四诊合参,即综合运用这四种诊断方法,相互印证,以全面、准确地了解病情。

因为每种诊断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只有将它们结合起来,才能避免误诊和漏诊。

四、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也贯穿于中医诊断学之中。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 IS):基于计算机技术、 网络互联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各种软件技术,各种 理论和方法于一体,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2、组成
信息源 信息处理器 信息用户 信息存储器 信息管理者和传输通道
在信息系统中,信息管理者起着主导作用。
15
八、管理信息 1、定义
分析(Analysis):将整个复杂问题分解成一系列 子问题,并显示出它们之间的结构—得到一个问题 结构图。
综合(Synthesis):按问题结构图将每个子问题的 解综合起来,组成整个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
6、评价
目标明确 结构合理 接口清楚 能观能控
14
1 .1 基本概念
七、信息系统 1、定义
管理信息(management information)是组织在管理活动过程中 收集的,经过加工处理后,对组织的决策产生影响的各种数据的 总称。 2、作用
5、信息的特性(Characteristics):
客观事实性:信息的第一属性。举例,由于信息导致决策失 误
可压缩性:图形、摘要、模型等,y=a+bx(xi,yi)i=1,2,… 可共享性: 可识别性:感官、仪器设备 可传输性:现代通讯设备 生命周期性:
7
1 .1 基本概念
6 信息的作用
笔记本电脑的体积为700*500*30mm,螺钉的直径为20mm
非数值数据包括除了数值数据以外的其它数据,如图片、表单、声音、图 像等,非数值数据使客观世界丰富多彩。
4
1 .1 基本概念
二、信息 1、定义
信息(information)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所得到的另外一种数 据,这种数据对接收者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2、信息的度量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的模式,决定了分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03
化学键的类型和分子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
律。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01
02
03
化学反应是指分子之间 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形 成实现物质转化的过程

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 的转化,包括吸热和放
热反应。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能量 转化规律决定了物质的 合成和分解过程,以及 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1 2
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是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涉及 到石油的提炼、裂化、聚合等化学反应。
制药工业
制药工业通过化学反应合成药物,满足人类医疗 保健需求。
3
农业化学
农业化学包括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的 制造和应用,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化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通过化学反应和合成制备新型材料,如高分子材料、纳 米材料等。
04 化学应用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
02
03
清洁用品
许多清洁用品,如肥皂、 洗发水、洗衣粉等,都是 通过化学反应来去除污渍 和异味。
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过程中,如面包 制作、酿酒、烹饪等,都 涉及到化学反应。
医疗保健
药物制造、消毒杀菌、诊 断试剂等医疗保健领域都 离不开化学的应用。
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结果分析和解 释,得出科学结论。分析要客观、严谨, 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记录实验数据
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以便 后续的分析和处理。记录要真实、完整, 不得随意更改或删除。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方法
掌握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平均值、中 位数、标准差等,以便对实验数据进行有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原创)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原创)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原创)冯建设一、备考目标: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涵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注意其与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的区别。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二、要点精讲(一)无机化合物的分类1、按组成性质分类:2、按微粒间成键种类分类化合物分为共价化合物如CO2,SiO2和离子化合物如NaCl、NH4Cl思考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金属元素吗? ②某物质中若含阳离子则一定含阴离子吗?③分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吗? ④共价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原子晶体?3、按能否电离来分类(二)如何判别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混合物①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②有一定的熔、沸点③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无固定组成和结构无一定的熔、沸点保持原有物质各自性质2如溶液、浊液、胶体、空气、所有高分子化合物外,还有一些俗名所含的主要成分应牢记水泥:3CaO·SiO2, 2CaO·SiO2, 3CaO·Al2O3玻璃:Na2SiO3、 CaSiO3、SiO2石油:烷烃,环烷烃等漂白粉: Ca(ClO)2, CaCl2碱石灰: CaO, NaOH 福尔马林:35∽40% HCHO水溶液天然油脂: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多种) 天然气:CH4焦炉气:CH4,CO, C2H2, H2裂解气:乙烯,丙烯,丁二烯高炉气:CO, N2, CO2水煤气:CO, H2钢铁: Fe, C(三)物质的组成1、物质的组成关系2、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微粒概念构成物质的类别及部分代表物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1、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晶体硅2、某些非金属化合物:二氧化硅等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非金属单质:氧气、氢气、稀有气体等2、非金属氢化物、酸酣、含氧酸、有机物等离子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得到的带电的微粒金属氧化物、强碱、大多数盐(四)、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变化:(1)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

运筹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运筹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支撑
强分离
分离
非正常 分离
2.2 凸集、凸函数和凸规划(续)
一、凸集 3、凸锥:
定义:C Rn, 若 x C, > 0 有 x C, 则称
C 是以 0 为顶点的锥。如果 C 还是凸集,则 称为凸锥。 集合 { 0 }、Rn 是凸锥。
0
命题:C是凸锥C中任意有限点的半正组合属于S
2.2 凸集、凸函数和凸规划(续)
注: x(1)+(1- ) x(2) = x(2)+(x(1)- x(2)) 是连接 x(1)与x(2)的线段 。
凸集
非凸集
非凸集
2.2 凸集、凸函数和凸规划(续)
一、凸集 1、凸集的概念:
例:证明集合 S = { x∣Ax = b } 是凸集。其
中,A为 mn矩阵,b为m维向量。 凸组合:设 x(1) , x(2) , … , x(m) Rn, j≥ 0
定理:设集合 S Rn 是凸集,函数 f :SR是
凸函数,则对 R ,S 是凸集。
注:
1) 水平集的概念相当于在地形图中,海拔高度不高于某一 数值的区域。
2) 上述定理的逆不真。
考虑分段函数f(x)=1(x≥0)或0(x<0),函数非凸,但
任意水平集是凸集。
2.2 凸集、凸函数和凸规划(续)
数? 2) f(x)= max{ f1(x) , f2 (x) } , g(x)= min{ f1(x) ,
f2 (x) }是否凸函数?
2.2 凸集、凸函数和凸规划(续)
二、凸函数 1、凸函数及水平集:
定义:设集合 S Rn ,函数 f :SR, R ,
称 S = { x S∣f(x) ≤ } 为 f(x) 在 S 上 的 水平集。

金融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金融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金融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金融学是关于财富管理和投资的学科。

在这个学科中,有很多基本概念和理论,这些概念和理论非常重要,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一、金融概念1.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人们买卖证券、货币和其他财富工具的场所。

金融市场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四大类。

股票市场是指股票交易所,债券市场是指债券交易所,货币市场是指短期的借贷和投资,商品市场是指实际商品的交易。

2.资本资本是指投资用于创造收益的财富。

资本可以是股票、债券、现金等形式。

资本产生回报是通过利息、股息和资本增值来实现的。

3.风险风险是指投资所面临的可能的损失程度。

投资风险可以通过分散的投资组合减少,这样可以降低整体的风险。

4.回报回报是指投资所生成的收益。

回报可以是利息、股息和资本增值。

二、投资理论1.现值现值是指未来的现金流量在当前日期的价值。

现值的计算是基于一个设定的利率和通货膨胀率。

2.复利复利是指通过将回报再投资以产生更多的回报。

复利可以帮助投资者增加资本,从而产生更多的收益。

3.股息股息是指公司向股东分红的现金或证券。

股息是股票投资的一种回报方式。

4.分散投资分散投资是指通过投资不同类型的资产来降低整体的风险。

如果一个投资组合中只包含同一类资产,那么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该投资组合中的整体风险就会增加。

5.风险收益权衡风险收益权衡是指在投资时要考虑回报和风险,并且要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进行投资。

三、金融市场理论1.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是指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信息和预期。

这意味着价格波动是随机的,并且不可能通过信息分析或交易策略获得股票市场中的超额收益。

2.资本市场理论资本市场理论是指投资组合的回报取决于其风险。

资本市场理论认为,在投资时,投资者应该最大程度地分散投资,并且根据个人风险承受程度来选择投资组合。

3.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是指在不同资产之间分散投资的方法,以降低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

投资组合理论建议投资者通过选择股票、债券、房地产等不同类型的资产来达到分散投资的目的。

2023届高考化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2023届高考化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2023届高考化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分类序号知识点内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5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6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7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8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9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10质量守恒定律。

11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

12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溶液13溶液的含义。

14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15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6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1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18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9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0原子构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3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4以第 3 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5以 IA 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6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27化学键的定义。

离子键、共价键的的形成。

化学反应与能量28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9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1. 时域卷积定理:响应=激励*冲击响应 y(t)=f(t)*h(t)与离散 卷积定理:
yn hn f n
n
f mhnm m0
这样,就可以做解卷积运算,从而可实现由y(n),f(n)计 算h(n),而这在连续情况下是很难实现的。从而可实现数字 滤波器 、均衡器等系统的设计。
2. FT与离散FT对应;LS与Z变换对应。
(四)复频域分析(S域分析或拉斯变换)
1. 通过复频域的系统函数H(s)描述系统,建立系统 的S域模型,将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从而 极大地简化系统分析的计算过程,降低复杂度。
2. 通过系统函数H(s)的零极点分布,判断系统的稳 定性,系统的时域特性等,简单方便。
3. 没有物理背景。
(五)连续系统分析与数字信号处理的关系
信息搬运 信息应用 常见的三大信息系统: 公共电话系统-----实现信息的交流 广播电视系统-----实现信息的广播 互联网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
这其中处理加工的都是信息(信号), 而实现这一过程的都是系统。
一、基本概念
(一) 信号
1. 信号是信息(消息)的载体,是其表 现形式,消息则是信号的具体内容。
3. 对离散信号来说,正交分解就转化为正交变换。 DFT(FFT)变换,DCT变换,沃尔什变换,哈达玛变 换等。
(二)傅里叶分析理论
1. 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是傅里叶分析的基础。 2. 通过傅里叶变换可以将时域的问题转换到频域去分析和
解决,然后再返回时域,其中间的桥梁就是卷积定理。 响应=激励*冲击响应 y(t)=f(t)*h(t) 响应的FT=激励的FT×冲击响应的FT Y(jw)=F(jw) H(jw)
5. 信号与系统主要研究确知信号,所以主要关注 信号的频谱分析,而随机信号主要关注功率谱 分析。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讲讲练练及参考答案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讲讲练练及参考答案

对口高考《普通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教材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是化学知识的基础,是从大量的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化学现象的本质,它对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能否准确、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注意分析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体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理解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涵义。

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

2.理解化合物的涵义,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分子式,并能根据分子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3.理解单质和化合物、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能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4.理解酸、碱、盐(正盐、酸式盐、碱式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的概念。

二、化学中常用的量1.理解原子量、分子量的涵义。

2.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涵义,能判断一些典型的、易分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能判断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学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包括中和反应)。

能应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4.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涵义,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5.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和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

能判断并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理解反应热的概念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四、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涵义。

并能用电子式表示典型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理解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涵义。

了解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的涵义。

上海高中化学合格考—《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总结

上海高中化学合格考—《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总结

一、基本概念1.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Na+、H+、NH4+…阴离子:Cl–、O2–、OH–、SO42–…(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注意:金属单质只有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没有阴离子。

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原子,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所形成的不同的单质,如红磷与白磷,金刚石与石墨等。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

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式相差n个CH2的有机物。

4.基: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OH)和羧酸的羧基(—COOH)。

(2)甲烷(CH4)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 CH3)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称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 Cl)。

二、正确使用化学用语1.四种符号:(1)元素符号:如Na.(2)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电荷数及电性符号,如:Ca2+、SO42ˉ、C1ˉ、Na+ …(3)价标符号:在元素正上方标正负化合价、正负写在价数前,如:1+H、1-Cl、1+Na、6+S、2-O…(4)核素符号:如2713Al、3216S、168O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

2.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 ”或“ × ”表示其最外层电子数的式子。

(1)用电子式表示阴离子时要用[ ]括起,电荷数写在括号外面的右上角。

NH4+等复杂阳离子也应如此写。

(2)书写简单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时可以遵循下面几点:①简单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即是离子符号。

②简单阴离子的电子式即是元素符号周围有8个小圆点外加[ ]及电荷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O2 ,SO2 ,SO3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 H2O= H2CO3 SO2 + H2O= H2SO3 SO3 + H2O= H2SO4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aO Na2 O MgO Fe2 O3 CuO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aO K2 O CaO Na2 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 B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c.注意:CO和H2 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酸根离子n-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l、HNO3 )、二元酸(H2 SO4 、H2 S、H2 CO3 )和三元酸(H3 PO4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含氧酸(H2 SO4 ,HNO3 , H3 PO4 名称为:某酸)无氧酸(HCl, H2 S名称为:氢某酸)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10.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 ,NaOH Ba(OH)2 ,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 ↓)、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2 ↓)其他固体碱是白色。

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可溶性碱的溶液PH值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 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11.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第一种分类方法:a.正盐(酸碱完全中和的产物,没有可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例如 NaCl、Na2 S KNO3无氧酸正盐叫“某化某”Na2 S_______ MgCl2__________FeS__________含氧酸盐叫“某酸某”KNO3_________ BaSO4______________Na2CO3______b.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H夹在中间)NaHCO3____________ 、 Ca(HCO3 )2_____________、NaH2 PO4 _____________常见的酸式盐的酸根有:HCO3-、HSO4-、H2PO4-、HPO42-c.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Cu2 (OH)2 CO3第二种分类方法按盐中相同部分的离子称为某类盐:含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硫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硫酸盐、含硝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硝酸盐、含铁离子的盐称为铁盐,等等。

12.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无色酚酞)和PH值:酸溶液的PH值小于7(如盐酸、稀硫酸、硝酸),酸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越弱PH值越大。

水、中性的硫酸盐、硝酸盐和盐酸盐溶液不能使指示剂变色,PH值等于7。

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可溶的碱溶液PH值大于7。

碱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弱PH越小13.酸碱盐溶解性口诀:钾钠硝铵溶溶碱有五种钡钾钙钠氨不溶氯化物AgCl 不溶硫酸盐BaSO4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口诀的含义: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CO32-的物质只有含K+ Na+ NH4+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14.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沉淀是白色(包括Fe(OH)2)有以下常见的沉淀:Mg(OH)2 Al(OH)3 CaCO3 BaCO3 Ag2 CO3推断题中,往沉淀物加稀硝酸:若讲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 ;若讲沉淀全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没有AgCl或BaSO4 ;若讲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 中的一种,且还有另一种可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15.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

①大部分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一种单质但H N O Cl等符号不能表示单质,它们的单质是:H2 N2 O2 Cl2②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O氧 Si硅 Al铝 Fe铁。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③化学的“语法”: “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或“某某分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讲由某原子直接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元素、物质都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④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下列粒子有相同的核电荷数:⑴ H2和He ⑵ CO、N2和Si ⑶ O2、S和 S2- ⑷ OH-和 F-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元素组成物质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同类原子总称构成构成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原子分子16.粒子:如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17.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8.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

19.原子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常见的原子团:SO42- CO32- NO3- OH- MnO4- MnO42- ClO3-PO43- HCO3- NH4+碳酸氢根(HCO3-)硫酸氢根(HSO4-)磷酸氢根(HPO42-)磷酸二氢根(H2PO4-)注意:原子团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因此含原子团的物质必定有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含原子团。

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

20.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离子里: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带电量离子符号的写法: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阳离子:Na+ Mg2+ Al3+、H+ NH4+、Fe2+ Fe3+ Ca2+阴离子:O2-、OH-S2-、 F- Cl- SO4 2- CO32- NO3- MnO4- PO43- MnO42- ClO3-21.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从里往外排,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三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按顺序背诵:质子数从1~18的元素符号和名称: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22.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层的为2)的结构。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易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成为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电子数变为8,成为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的关系:(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最外层电子数就是元素的化合价(正价);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最外层电子数-8=元素的化合价23. 化学式的写法: ① 单质的化学式:大部分单质的化学式只用单个的元素符号,下面几种元素的单质不能只用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须注意:氢气H 2 氧气O 2 氮气N 2 氯气Cl 2 氟气F2 溴(Br 2 ) 碘(I2 )臭氧O 3②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与读法的一般关系:“倒写倒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