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经纬网地图的判读与应用

第二讲 经纬网地图的判读与应用
第二讲 经纬网地图的判读与应用

第二讲经纬网地图的判读与应用一、常见经纬网图的解读

演变简图

①纬线为圆弧线,经线则是从圆心出发的

射线

②“北逆南顺”确定极点(纬线是南纬还

是北纬)

③依据自转方向及经线经度值的变化特

二、经纬网的应用

1、基本规律是: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度确定东西位置,纬度确定南北位置。

2.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相互方位

①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②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3、判定东西方向的规则——劣弧定向法

⑴.用“劣弧法”判断东西方位的基本方法是:

①两地同在东经度,东经度经度数值大的在东面;②两地同在西经度,经度数值大的在西面

(同东大在东,同西大在西)

③两地分别为东西经度:

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东经度的地点在东面;

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东经度的地点在西面;

若两地经度和等于180°,则不分东西。

(2)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东西方位的最简捷方法是:

在相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段画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

4、判断南北方位

(1)方法:

若两地同为北纬度,则纬度数大的在北(同北大在北);

若两地同为南纬度,则纬度数大的在南(同南大在南);

若纬度一北一南,则北纬度在北,南纬度在南。

(2)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方位的最简捷方法是:

越靠近北极点在北,越靠近南极点在南。

读下面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判断图中各地的相互方位:

A在B的东南方,D在C的东北方,B在D的东南方,C在B的正东方。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图中A、B、C三点的经纬度:

A(20°W,40°N)B(50°E,20°S)C(40°W,20°S)

⑵.A点在北极的正南方,B点在北极的正南方,C点在南极的正北方。

⑶.B点在C点的正东方,A点在C点的东北方。

3 极区斜方格经纬网,要综合定向:如下图借助图表信息,确定出四项中一项,即可确定方向。

例:下图A在B的什么方向?

思维步骤分解:

第一步:图中M和N谁是经线,谁是纬线

第二步:结合西经度递变规律定出自转方向:

顺时针所以此图中经线相交于南极点,图中纬线N是南纬。

第三步:根据劣弧法,结合自转方向点A在B的东边

第四步:点A更靠近o点(南极点),在偏南

综合第三、第四步得A在B的东南

练习:图中,C点在D点的什么方向?东南

下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B.③④两地均位于东经度

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答案:C

(2)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同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

A.①与②B.③与④C.②与③D.①与④

答案:B

1.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丙地在丁的什么方位

西北东北西北东南

东北东南东北西北

3、(2)根据弧线式经纬网图判别方向

A在C的正东方向,A在B的正北方向,B在C的东南方向,C在B的西北方向;甲点在乙点西南方向,丙在乙东南方向

4、根据经纬度判别方向

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判断该岛位于北京(40°N,116°E)的()

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

读出A、B两点的地理坐标,并判断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西北

A(20°N,15°W)B(24°S,105°E)

甲地在乙(西北)方向,丙地在丁地(东南)方向。

5、线路的走向判定

A到B的走向西南。西南D到E的走向东南,E到F的走.

沿图示线路由M到N的走向先东北再东南,由P到Q的走向先东南再西南。

思考:距离相同的两经线段所跨的纬度差是否相同?距离相同的两纬线段所跨的经度差是否相同?

距离相同的两经线段所跨的纬度差:相同,与经度无关.

距离相同的两纬线段所跨的经度差: 不同, 纬度越低,经度差越小

例.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1110km,则其最终的位置(C)

A.回到M 点

B.在M 点的正南

C.在M 点的正东

D.在M 点的正西

某人从赤道以北5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西、正南、正东、正北各走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A)

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北 D 出发点以东

某人从赤道以北3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西、正南、正东、正北各走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D) 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北D.出发点以东

1、某人在40°N依次向正东、正北、正西、正南各走1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北D.出发点以东

2、某人在40°S依次向正东、正北、正西、正南各走1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北D出发点以东

3、某人从赤道以北10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西、正南、正东、正北各走200公里,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北D.出发点以东

4、某人从赤道以北7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西、正南、正东、正北各走100公里,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北D.出发点以东

1、B

2、D

3、A

4、D

(三).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C )

A.①所在方格B.②所在方格C.③所在方格D.④所在方格

1、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 A )

A.①B.②C.③D.④

1、图中甲与乙面积的大小是( C )

A.甲与乙相等B.甲大于乙C.甲小于乙D.不能确定

2、甲地位于乙地的( A )

A.东南方B.东北方C.西南方D.西北方

14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幅图中,实地范围大的是A图;

(2)A、B两点的地理坐标为:A30。W 70 。S 、B125。E 30 。N。

(3)A、B两点间,间隔经度155。度,间隔纬度100。度;

(4)A在西(东或西)半球,B在北(南或北)半球,B在A的东北方向

(5)从A、B两点各向东延伸10个经度,两者延伸的实地距离是否相等?不等;从A、B两点各向北延伸10个纬度,两者延伸的实地距离是否相等?相等。

假如4人同时从北极出发,分别沿0°,90°E,90°W,180°经线匀速前进,并同时在南极相会,下列正确的( B )

A前后方向各不相同,相互间距离越来越近

B都向正南方向前进,相邻两人间的距离最大时约1万千米

C都是从高纬度走向低纬度

D有三人在西半球,1人在东半球

(四)、定“最短航线”

如图:过AB两点的劣弧线A1B, A2B, A3B长短不一,哪条最短?

1、规律是:大圆的劣弧最短。

地球表面的大圆是以地心为圆心的,且剖面平分地球;大圆有:赤道圈,经线圈,晨昏圈等

图示圆弧是否属于大圆?

判断图中各点之间是否为最短距离:AB CD EF

图中甲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2应用:两地间最短距离即为过这两地大圆的劣弧长度。

1)、若两地经度和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线经过两极点,方向分三种情况:

a.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如A到E

b.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B到D

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则过劣弧(纬度数大)的那个极点。如A到C

2、两地经度和不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乙位于甲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到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到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

②乙位于甲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到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到东北。

从A到B的最短距离:从A到B的最短距离: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注意:

俯视图,经过两点的大圆的

劣弧部分形状可视为两点间的直线(如图)。

读下面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若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D地,

沿最近路线的飞行方向是:先向正北方向飞行,

到达北极点后沿经线向南飞行。

(2).若一架飞机从B地飞往C地,

沿最近路线的飞行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读图回答

1)从A机场到B机场走最近路线,飞机飞行方向应是(B)

A.自西向东沿纬线飞行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飞行

C.先向北再向南沿经线圈飞行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飞行

2)读右图判断:

(1)A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在B点的正东方向

(2)A到B的最短航线方向是先西北再西南。

8从甲地(50°N,80 ° E)到乙地(50 ° N,150 ° 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C)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15读右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纬度为15°E , 20 °S;

(2)B点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 B点所在的大洲或大洋为大西洋。

(3)若一架飞机从C点经B飞到A,其飞行方向为先东南,再东北。

(4)若某人从C点出发,向东后转向南再转向西最后转向北各旅行

3330Km,终点位于出发地的什么方向?正西。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5)题。

(1)图中M点在O点的正北方向, N点在O点的东北方向。

(2)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

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 )

A.回到M点 B.在M点正东方 C.在M点正西方 D.在M点东南方

(3)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

A.4 440千米 B.3 330千米 C.2 220千米 D.1 820千米

(4)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B )

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

(5)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的图上面积相等,实际范围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1、甲地地理坐标是38°N,114°30′E,通过地心与其对应的地点的地理坐标是(A )

A. 38°S,65°30′W

B. 38°N,65°30′W

C. 38°S,65°30′E

D. 38°N,114°30′W

2、下列地点,北侧是温带,南侧是寒带,西侧是东半球,东侧是西半球。该点是(C )

A. 23°26′N,160°E

B. 23°26′S,20°W

C. 66°34′S,160°E

D. 66°34′N,20°W

3、甲地位于60°N,120°E;乙地位于60°N,60°W,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到乙地,不考虑其他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C )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 一直向正西方向走 C. 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D.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4、与120°W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B)

A. 60°W

B. 60°E

C. 120°E

D. 0°

地理地图、经纬网知识要点

第1页 共2页 地图、经纬网知识要点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四个基本方向:地平面上有东(E)、西(W)、南(S)、北(N) 辨别方向的三个基本方法: 一般辨别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用指向标辨别方向: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向为北方 用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例题: 1.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通常定方向的规则是面向地图 ( ) A 、“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B 、“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C 、“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D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如果你面向北面而站立,那么你右手所指的方向是 ( ) A 、东 B 、西 C 、南 D 、北 3.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四面都是北方 B .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四面都是北方 C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 4.甲图中张庄在李屯的 方向,图中河流大致流向是 ,从王集驾车到张庄汽 车行走方向及变化 。 乙图中C 点在D 方向。 比例尺: 比例尺公式 比例尺=图上 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比例尺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例题: 5.在地图上量得两地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尺为1:100000000,实际距离是 ( ) A .300千米 B .3000千米 C .30千米 D .3千米 6.下列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 A .1:1000000 B .1:100000 C .1:1000 D .1:10000 7.教室前面挂着图幅大小相同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比例尺较大的是 ,较小的 是 ,内容较为详细的是 。 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作图例,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叫作注记。 乙图

经纬网与地图典型试题

地球与经纬网 (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 单项选择题(20×5=100分) 1.地球上0°经线和0°纬线的交点位于( ) ①北半球②南半球③东半球④西半球⑤陆地上⑥海洋中 A.①③⑤B.③⑥ C.②④⑥D.④⑤ 读地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2~3题。 2.图中各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①②B.③④ C.⑤⑥D.⑦⑧ 3.图中③点位于⑦点的( )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4.在下面四幅图中,图中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的是( ) 下图为“某地区经纬网局部图”,图中虚线为昏线。读图完成6~7题。

5.甲地位于丁地的方位是( )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 6.若某直升飞机从乙地飞往丁地,其最近的航线方向是( ) A.向正西方向B.向正东方向 C.先向西南,后向西北D.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读某地景观示意图(图2)及其等高线地形图(图3),回答7—8题。 7.该景观示意图绘制者应位于图3中的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8.图中凉亭与房屋实际间距为600米,则两山顶之间水平距离约为( ) A.900米 B.1200米 C.1500米 D.1800米 下图是韩国南端济州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图中MN、NO、PQ、KL四线的地形剖面图。读 图,回答9题。

9.与剖面线MN、NO、PQ、KL相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依次是()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10题: 10.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A.①<③ B.①<② C.①>② D.③=④

地图和经纬网(附答案)

(经纬网和地图部分)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 A .一百万分之一 B .一千万分之一 C .五百万分之一 D .五千万分之一 2.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 ) A .20厘米 B .40厘米 C .60厘米 D .80厘米 3.一架飞机从A 点(50°N,90°W)出发,以1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 A .40°N ,100°W B .50°N ,90°E C .40°N ,100°E D .50°N ,90°W 4.下图中A 在B 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 A .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 .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 .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 .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5.读某局部经纬网图,有关图中各点之间最短距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到③的最短航线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B .①到③的最短距离是555千米 C .②到④的最短航线方向是正南 D .②到④的最短距离是555千米 6. 甲地(0°,90°E)、乙地(60°N ,90°E)、丙地(0°,40°E)、丁地(60°S ,40°E)距本初子午线的距离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 A .丁丙乙甲 B .甲乙丙丁 C .甲丙丁乙 D .丙丁甲乙 7.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 ) A .西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一架飞机从甲地(60°N ,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抵达乙地(60°N ,80°E)。据此回答8-9题。 第4题图 第5题图

经纬网地图的判读

§1.1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1、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2、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3、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辞书,参观地质博物馆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2地图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1)辨别方向: ①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④用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和手表等确定方向 (2)量算距离: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①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③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3)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 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2.1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对地球形状的说法: “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葡萄牙人)游行图: 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卫星照片。 3、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2、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经纬网地图的判读 例一读下面经纬网地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A、B、C三点的地理坐标,并在相应位置画出点 D(0°,20°W)和点E(80°N,20°W)。 【相关考点】在球面经纬网地图上判读某点的地理坐标,根据所给 经纬度画出某点的位置。 在这种地图上,①纬线是与赤道平行、长短不等的圆,在同一条纬线上,纬度相同;②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在同一条经线上经度相同。③赤道是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纬度(N),赤道以南为南纬度(S);④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都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E),以西为西经度(W), 180°经线以东为西经度(W),以西为东经度(E)。

专题一 经纬网与地图

专题一经纬网与地图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1.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 A.50千米 B.200千米 C.500千米 D.2000千米 答案B本题以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生活情境为载体,重点考查了地图中比例尺计算的相关知识。据乙面分析可知,图上南北距离为30厘米,运用储备知识可知中国南北实际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此,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200千米,B项正确。 2018年7月12日,2020年东京奥运会及残奥会组委会透露,东京奥运会火种将从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38°N,23°43'E)采集,并于2020年3月26日从福岛(38°N,140°E)开启在日本的火炬传递活动。下图示意2020年东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据此完成下题。 2.(2019山东烟台二中月考)若2020年奥运会火炬火种搭乘飞机从希腊抵达日本,则最短航行方向为()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东北后东南 D.先西北后西南

答案C从纬度看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和福岛都位于38°N,福岛(140°E)位于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23°43'E)正东方向,球面上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为过两点大圆上的劣弧,所以从希腊抵达日本最短航行方向为先偏向北(东北)后偏向南(东南),故该题选C。 地理学中,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各个方向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平衡。重心移动可用来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电力强度是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下图示意1985—2014年中国电力强度重心迁移。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2019福建莆田一模)推测中国电力强度重心() A.1985—2003年位于京津唐工业基地 B.2003—2014年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C.1985—2003年大致向东南方向移动 D.2003—2014年大致向西北方向移动 答案D图示2003—2014年,中国电力强度重心纬度上向北移动、经度上向西移动,则整体向西北方向移动。 4.(2019福建莆田一模)影响中国电力强度重心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消耗 B.产业规模 C.技术水平 D.能源结构 答案C“电力强度是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则电力强度重心迁移主要受产业结构(不同产业单位产值能耗不同)、技术(同一产业不同区域能耗不同)影响。

地球和地图(经纬网和时区计算)

08年高二地理复习学案之一——第一篇地球和地图 考点知识和考纲解读 [《考试说明》中涉及本考点的知识点]: 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级、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经纬网及意义,时区划分,区时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和北京时间;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考纲解读]: 地球和地图部分是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学会阅读地图也是地理学的基本技能要求之一。地球部分重点内容为经纬网部分,地图部分的重点为地图的比例尺和方向及其等高线地形的判读。在近几年高考中,涉及本考点的内容的命题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综合行、分析性和实用性明显加强。如时区计算、昼夜长短、根据经纬度判断位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等,特别是于现实联系密切的内容。 第一章 地球基础知识-经纬网 一、知识结构体系 二、基础知识思考训练 (一)经线和纬线基本常识对比 要求:阅读教材-区域地理第3页至第4页,结合图1-1,完成以下问题和表格。 ①、观察经纬线,说出经线和纬线的不同;区分东西经和南北纬,确定经度和纬度的范围。 ②、描绘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描绘0°经线和180°经线。 ③、读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半球位 基本常识 经线及经度 纬线及纬度 实际应用 纬线的概念、特点 纬度的划分 重要的纬线 经线的概念、特点 经度的划分 重要的经线 确定某一点的经纬度位置 确定两点的相对位置(方向) 确定两点间最近距离的方向 地图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地球的形状及大小、地球仪 地球上的经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