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21.doc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专题专题)附答案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专题一、单选题1.认为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的心理学派是( )。
(统考2019研)(A)机能主义(B)人本主义(C)行为主义(D)构造主义2.1967年《认知心理学》出版标志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作者是( )。
(统考2016研)(A)斯滕伯格(B)布鲁纳(C)奈塞尔(D)西蒙3.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的新科学是( )。
(统考2014研) (A)认知科学(B)神经心理学(C)认知神经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4.研究人与机器相互作用问题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
(统考2013研)(A)管理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工程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5.科学心理学内涵最妥当的表述是( )。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A)对潜意识的实证揭示(B)对人类行为的实证探讨(C)对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研究(D)对社会事件与社会活动资料的搜集6.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是( )。
(北京大学2011研)(A)斯金纳(B)华生(C)班杜拉(D)霍尔二、简答题7.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样认识心理学的?8.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9.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一名心理学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10.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它们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作用?11.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在学过本章之后,你对“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有什么新的认识?12.心理学是怎样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在心理学的产生中有什么作用?13.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14.简要说明当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15.什么是观察法?它有何优缺点。
(统考2018研)16.简述心理学的各个流派的主要观点和其优点与缺点。
并举例加以说明。
(华中师范大学2014研)17.简述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在心理学研究报告中,阐明研究所使用的被试、仪器设备和实验程序等情况的部分属于( )。
(2014年)A.引言B.方法C.结果D.讨论正确答案:B解析:引言包括提出问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理论基础。
方法部分要介绍研究是如何展开的,包括对被试、仪器、材料和实验程序等。
在结果部分对数据的收集过程及所使用的统计或数据分析处理进行总结。
在讨论部分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并解释研究结果的意义,特别要解释与研究者的初始假设有关的结果。
本题为常识题,考生对心理学研究报告的撰写程序一定要牢记。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2.在“交通信号灯亮度对汽车驾驶员辨别信号灯所需时间的影响”的实验中,信号灯亮度和驾驶员辨别时间分别是( )。
(2018年)A.自变量、因变量B.因变量、自变量C.自变量、控制变量D.因变量、控制变量正确答案:A解析:自变量又叫刺激变量、独立变量,它是实验者在研究问题、实施实验时有意加以选择和操纵的变量。
因变量又叫反应变量、依从变量,它是研究者要观察的指标,是被试心理特征变化的反映和表现,它随着自变量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交通信号灯的亮度是研究者操纵的变量,因而为自变量;驾驶员辨别信号灯所需的时间是研究者要观察的指标,因而为因变量。
额外变量又叫控制变量,是指实验研究中除所规定的自变量以外一切能够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此题考查的是基本概念,学生应注重理解。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3.为了研究儿童看电视与其阅读技能发展的关系,某心理学家分别以6、7、8、9岁四组儿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他们6个月看电视的平均时间。
随后,心理学家让这些儿童参加了相同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测试,积差相关结果如下表所示:如果要考察看电视时间对阅读理解的影响,把儿童看电视的时间划分成三种水平,而年龄变量又不是研究所关注的,则恰当的实验设计是( )。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综合)模拟试卷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综合)模拟试卷1(总分:7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4,分数:48.00)1.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 )进行的。
(分数:2.00)A.突触√B.细胞体C.树突D.轴突解析:解析: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是神经元的组成成分。
2.( )被称为“生命中枢”。
(分数:2.00)A.延脑√B.桥脑C.中脑D.间脑解析:解析:延脑与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重要的关系,它具有调节呼吸、血液循环、消化等功能,是重要的皮下中枢,被称为生命中枢。
3.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的神经系统的结构是( )。
(分数:2.00)A.小脑√B.桥脑C.中脑D.间脑解析:解析:小脑主要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
小脑发生疾病时,闭眼直立时站不稳,走路时歪斜易倒,运动不协调,不能完成精巧的动作。
4.( )对传入的神经冲动进行粗糙的加工选择,故又称低级感觉中枢。
(分数:2.00)A.延脑B.中脑C.丘脑√D.脑干解析:解析:丘脑对传入的神经冲动进行粗糙的加工选择,故又称低级感觉中枢。
所以,认为丘脑是人体传入冲动的转换站。
5.视觉中枢位于( )。
(分数:2.00)A.枕叶√B.顶叶C.颞叶D.额叶解析:解析:根据负责的心理机能的不同,可以将大脑皮层划分为初级感觉区、初级运动区、言语区和联合区。
初级感觉区又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
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听觉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中央后回是顶叶的一部分,就可以说机体感觉区位于顶叶),初级运动区位于额叶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
6.割裂脑的研究发现,人脑的左半球是( )优势半球。
(分数:2.00)A.言语√B.图形C.空间D.形状解析:解析:大脑两个半球功能的不对称,使大脑两个半球在某方面成为优势半球,被称为单侧化。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2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21(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2,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拉丁方实验设计属于(分数:2.00)A.被试内设计√B.被试间设计C.混合设计D.对照组设计解析:解析:ABBA法和拉丁方设计是被试内设计中平衡实验材料顺序误差的两种方法。
因此本题选A。
3.在一个2×2的被试内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3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分数:2.00)A.30 √B.60C.90D.120解析:解析:在被试内设计中,每个被试接受所有的处理,因此每种处理使用多少被试,整个实验就需要多少被试,因此本题选A。
4.在一个3×2的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若每种处理使用3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分数:2.00)A.30B.60C.90 √D.180解析:解析:在这个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说明共有三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在被试内因素上进行两种处理,使用同样的被试。
因此,三个实验组共需90名被试。
故本题选C。
5.在2×3的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2种水平。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的因素有(分数:2.00)A.2个√B.3个C.5个D.6个解析:解析:当实验设计用A×B表示时,说明研究的因素有两个,研究因素的数量与设计类型和每种因素涉及的水平数没有关系。
因此本题选A。
6.在探讨情绪(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活动性质(丰富、单调)、估计方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评估、事后回忆)对时间估计的影响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分数:2.00)A.二因素设计B.三因素设计√C.四因素设计D.三水平设计解析:解析:实验设计名称中的因素就是自变量。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42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42(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9,分数:38.00)1.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搭建了实验心理学的框架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费希纳B.冯特√C.艾宾浩斯D.韦伯解析:解析: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的心理学第一次确定了实验法在科学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从而搭建了实验心理学的框架。
因此本题选B。
2.开创性地提出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研究的思想,并提出具体可操作的量化方法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费希纳√B.冯特C.艾宾浩斯D.韦伯解析:解析:费希纳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并在心理物理学研究中创造了三种感觉测量方法,这三种方法第一次将人类的心理现象量化地表达出来,使人们有可能对人类心理进行实验研究。
因此本题选A。
3.奠定实验心理学基础的著作是(分数:2.00)A.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B.冯特的《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C.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D.艾宾浩斯的《记忆》解析:解析:费希纳在1860年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奠定了实验心理学的基础。
因此本题选A。
4.对待人类被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分数:2.00)A.对人的尊重B.有益性C.最大利益√D.公正解析:解析:对待人类被试的基本原则包括对人的尊重、有益性、公正,不包括最大利益原则。
因此本题选C。
5.率先将实证方法应用于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是(分数:2.00)A.费希纳B.詹姆士C.艾宾浩斯√D.冯特解析:解析:艾宾浩斯开辟了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的先河,从而构造出了实验心理学的雏形。
所以,应选择C。
6.一位心理学教师在其开设的选修课中要求学生必须作为被试参加某项实验,如果不参加实验,将没有最后的课程成绩。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概述)模拟试卷4(题后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概述)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7. 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1.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学派是( )。
(2007年)A.格式塔B.人本主义C.构造主义D.行为主义正确答案:C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并且很重视心理学实验。
他们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人本主义强调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是最重要的,其本性是善良的,不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
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
在他们看来,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
要依靠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二是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的方法。
知识模块:心理学概述2.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 )。
(2008年) A.构造主义B.机能主义C.人本主义D.行为主义正确答案:D解析:构造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状态。
机能主义心理学也主张研究意识。
但他们把意识看成永不停息的过程。
如果说构造主义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那么机能主义则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自由的意志,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反对精神分析过于强调无意识和行为主义对意识研究的忽视。
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研究意识;二是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的方法。
知识模块:心理学概述3.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的学习成绩越差。
该研究属于( )。
(2009年)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C.个案研究D.纵向研究正确答案:B解析:“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
他们的学习成绩越差”并不是因果关系,学生也有可能是因为学习成绩差而看电视的时间多,故两者之间并不是因果研究,没有涉及时间跨度研究,故为相关研究。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学习理论)模拟试卷4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学习理论)模拟试卷4(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条件反射的角度解释,这是因为发生了( )。
(分数:2.00)A.消退B.泛化√C.分化D.获得解析:解析:泛化是指经典条件作用一旦形成,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
井绳与蛇类似,也能引起条件反射。
2.测验失败引起学生的紧张情绪,这经历了一个( )过程。
(分数:2.00)A.条件反射的泛化B.条件反射的分化C.高级条件作用√D.条件反射的获得解析:解析:中性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就可以作为无条件刺激。
另一个中性刺激与其反复结合,可形成新的条件作用,这一过程被称为高级条件作用。
测验失败本是一个中性事件,但与家长的批评联系起来,而批评本身是引起学生焦虑的条件刺激,久而久之,测验失败就会引起焦虑。
3.谈虎色变属于( )的条件作用。
(分数:2.00)A.条件反射的泛化B.条件反射的分化C.第一信号系统D.第二信号系统√解析:解析: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在生活中,谈虎色变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作用。
4.学习的尝试错误说又叫“试误说”,提出该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分数:2.00)A.桑代克√B.麦克里兰德C.班杜拉D.默里解析:解析:桑代克的联结一试误说:桑代克通过饿猫开迷箱的实验提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
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有三个定律(学习应该遵循的原则),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5.在斯金纳看来,人们之所以会反复做出错误和不当的行为,主要是因为( )。
(分数:2.00)A.强化的结果√B.练习的结果C.观察学习的结果D.人的天性解析:解析:斯金纳提出操作性行为的概念,用强化解释人类和动物的操作性行为的获得,不管这种行为是对个体的有用的正确行为还是无用的错误行为,都是受到强化的结果。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概述)模拟试卷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概述)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该著作是( )(2009.32)A.《定量分析手册》B.《心理学大纲》C.《实验心理学》D.《心理物理学基础》正确答案:C解析:1901年,铁钦纳出版了《实验心理学》,190l到1903年,又先后出版了《学生的定性分析手册》《教师的定性分析手册》和《定量分析手册》。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概述2.注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并由此形成了小样本研究范式的学者是( )(2010.32)A.费希纳B.赫尔姆霍茨C.斯金纳D.韦伯正确答案:C解析:斯金纳最先开始单被试实验。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概述3.第一位用实验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现象的学者是( )(2013.32)A.冯特B.艾宾浩斯C.铁钦纳D.巴甫洛夫正确答案:B解析: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开创研究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概述4.根据波普尔(K.R.Popper)的证伪观点,在心理学研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3.36)A.如果理论被实验证实,则该理论是正确的B.如果理论被实验证伪,则该理论不一定正确C.如果理论未被实验支持,则该理论一定是错误的D.如果理论未被实验支持,则该理论不一定是错误的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波普尔的证伪观点,科学理论的预测,往往非常具体,而越具体就越容易错误。
在心理学研究中,无法穷尽一切证据证明一个观点的正确性,如果找到一个否定这个观点的证据,那么该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概述5.最先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的研究,并对心理学与物理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探索的学者是( )(2014.32)A.韦伯B.费希纳C.缪勒D.赫尔姆霍茨正确答案:B解析:费希纳最早提出心理物理法,将心理学与物理学相联系。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39(题后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3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实验的预测出现在论文的( )部分。
A.讨论B.引言C.方法D.结果正确答案:B解析:引言部分包括提出问题(包括对实验结果的预测)、说明研究背景(主要对以往相关文献进行讨论)、阐明研究目的和理论基础三部分内容。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2.人格心理学家常用( )来研究人的认知风格。
A.实体镜(立体镜)B.奇异房间C.棒框仪器D.动景盘正确答案:C解析:实体镜(立体镜)用来说明立体知觉;奇异房间即艾姆斯小屋,用来说明知觉恒常性;动景盘用来说明似动现象。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3.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单被试实验设计?( )。
A.ABAB设计B.ABBA平衡法C.ABACA设计D.AB1AB2A设计正确答案:B解析:在单被试实验设计中,凡没有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历程都用字母A表示,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历程用字母B或其他字母表示,实验设计的主要形式有:(1)ABAB设计;(2)ABACA设计;(3)AB1AB2A设计。
ABBA平衡法是组内设计平衡顺序的一种设计方法。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4.下列实验没有利用减数法的有( )。
A.表象旋转实验B.波斯纳的短时记忆编码实验C.句子一图形匹配实验D.斯伯林用部分报告法研究感觉记忆的实验正确答案:D解析:应用减法反应时证实的实验有:句子一图画匹配实验、心理旋转实验、波斯纳证明短时记忆中存在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
区别在于,反应时实验的因变量一定是反应时,而斯伯林部分报告法的因变量为记忆的准确率。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5.最小变化法,阶梯法不同于( )。
A.连续进行增加和减少刺激强度的程序连续进行B.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C.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进行D.呈现一个标准刺激正确答案:A解析:阶梯法就是将极限法中的递增和递减系列连续进行。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6.SN分布的平均数与N分布的平均数的关系是( )。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专题)附答案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专题一、单选题1.神经冲动的传导形式有( )。
(统考2018研)(A)化学传导和声传导(B)电传导和光传导(C)化学传导和电传导(D)光传导和热传导2.最直接影响摄食(吃、喝)和身体温度的神经机构是( )。
(南京师范大学2017研)(A)内分泌系统(B)下丘脑(C)海马回(D)杏仁核3.病人因颞叶受伤而导致受损的功能主要是( )。
(统考2016研)(A)听觉(B)视觉(C)嗅觉(D)味觉4.在裂脑人实验中,假设给被试左视野呈现“苹果”图片,右视野呈现单词“杯子”,能顺利完成的任务是( )。
(统考2016研)(A)用左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苹果(B)右手选出苹果(C)左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杯子(D)口头报告看到了苹果5.在神经元的各组成部分中,用来接收其他神经元信息的是( )。
(华南师范大学2015研) (A)细胞体(B)轴突(C)突触(D)树突6.下列选项中,与有机体的呼吸、吞咽、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是( )。
(统考2015研)(A)桥脑(B)中脑(C)延脑(D)间脑7.大脑两半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结构是( )。
(统考2012研)(A)杏仁核(B)内囊(C)边缘系统(D)胼胝体8.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最后一个中转站是( )。
(统考2011研)(A)丘脑(B)下丘脑(C)海马(D)桥脑9.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 )。
(统考2011研)(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10.下图为大脑半球分区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分别代表的是( )。
(统考2010研)(A)额叶,顶叶,枕叶,颞叶(B)枕叶,额叶,颞叶,顶叶(C)顶叶,颞叶,枕叶,额叶(D)颞叶,顶叶,额叶,枕叶二、简答题11.脑是怎样进化的?脑的进化有哪些一般的趋势?12.什么叫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13.什么叫胶质细胞?它对神经信息的沟通有什么作用?14.试说明神经冲动传导的基本方式,什么是电传导和化学传导?15.试说明小脑的功能。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_真题-无答案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总分300,考试时间180分钟)单选题1. 1.第一位用实验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现象的学是()。
(2013年)A. 冯特B. 艾宾浩斯C. 铁钦纳D. 巴甫洛夫2. 2.在实验中,如果被试在自变量各个水平上的因变量作业成绩都很高且无法明显差异,说明实验存在( )。
(2018年)A. 霍桑效应B. 晕轮效应C. 地板效应D. 天花板效应下表为一个考察学生几何题解决能力的实验设计模式及假设结果。
其中,几何题解决能力采用测验进行测定,满分100分。
3. 3.该研究最恰当的实验设计是( )。
(2016年)A. 被试内设计B. 被试间设计C. 嵌套设计D. 事后回溯设计4. 4.根据所列结果,该实验可能存在( )。
(2016年)A. 交互作用B. 易化作用C. 抑制作用D. 强化作用5. 5.根据所列结果,还应考虑实验可能存在( )。
(2016年)A. 霍桑效应B. 安慰剂效应C. 地板效应D. 天花板效应6. 6.在探讨性别与被试年龄(青年、中年、老年)对某品牌手机偏好影响的研究中,其实验设计为()。
(2014年)A. 2×3设计B. 1×3设计C. 2×2设计D. 3×3设计7. 7.根据波普尔(K.R.Popper)的证伪观点,在心理学研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3年)A. 一个理论如能被实验结果证实,则该理论一定是正确的B. 一个理论如能被实验结果证伪,该理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C. 一个理论导出的预测结果如未被实验支持,则该理论一定是错误的D. 一个理论导出的预测结果如未被实验支持,该理论也不一定是错误的8. 8.在选择因变量的测定指标时,应综合考虑其()。
(2011年)A. 稳定性、客观性、可辨别性B. 恒定性、数量化、整体性C. 情景性、整体性、可辨别性D. 客观性、数量化、组织性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回答:9. 9.这种设计属于( )。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7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7(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根据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 )而不是个别的网点。
(分数:2.00)A.图形B.封闭性C.刺激间的关系√D.以上都对解析:3.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实验心理学创世之时众多研究者的工作和努力。
其中尤其以三位学者的工作最具里程碑意义。
他们是( )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 )则首开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
(分数:2.00)A.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B.费希纳艾宾浩斯冯特C.冯特费希纳艾宾浩斯√D.冯特艾宾浩斯费希纳解析:4.进行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分数:2.00)A.操纵自变量√B.测量因变量C.控制无关变量D.增加实验被试解析:5.不能排除成熟等因素影响的设计是( )。
(分数:2.00)A.单组前后测设计√B.时间序列设计C.双组前后测设计D.双组后测设计解析:6.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的基本模式为( )。
(分数:2.00)A.R X O 2 R O 2B.R O 1 X O 2 R O 3 O 4√C.O 1 X O 2…………… O 3 O 4D.O 1 O 2 O 3 O 4 X O 5 O 6 O 7 O 8………………………… O 9 O 10 O 11 O 12 O 13 O 14 O 15 O 16解析:7.如果自变量是连续的量的变化,则要求所选自变量的检查点,一般( )为宜,只有这样,才能足以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关系。
心理学考研模拟测试二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第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 下列关于冯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他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B. 构造注意的代表人物之一C. 实验心理学的著名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民族心理学家D.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2. 生命中枢指的是(A.桥脑B.中脑C.延脑D.间脑3. 下列关于注意的生理机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 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是朝向反射B. 大脑皮层是产生注意的最高部位,它调节、控制着皮层下组织,并主动调节行动、对信息进行选择C. 脑干网状结构传递环境中特定信息D. 前额叶在注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4. 淡而鲜艳的家具给人以轻巧的感觉,是因为A.联觉B.感觉的补偿作用C.感觉的相互作用D.感觉对比5. 下列对时间知觉的描述,错误的是A. 月亮盈亏、季节轮换等属于时间知觉的外在标尺B. 通过外在现象来判断物质变化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知觉称为物化时间感C. 触觉辨认的精度为1/100秒D. 时间知觉受自身活动的内容、情绪、动机、态度等因素的影响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响回路是长时记忆的生理基础B•贾维克和艾斯曼用小白鼠跳台的实验为反响回路学说提供了证据C. 海马受到损伤就会影响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D. 肾上腺素的分泌能够促进记忆的保持7. 按照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将思维分为A.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B. 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C. 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D.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8. 为研究概念的形成,人们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进行了研究。
A.具体概念抽象概念C.自然概念 D.人工概念9. “写一篇论文”这个问题属A.界定清晰的问题B.界定含糊的问题C.对抗性问题D.非对抗性问题10. 下面哪个不是独白言语的特点A. 要求连贯,前后呼应,语法结构要严谨,完整有逻辑B. 独白言语主要是说话者自己吐露词句,谈论自己说话的主题,而没有交谈者的应答来支持C. 要求事先有一定的准备和计划D. 独白语言往往使用简单句,甚至单字词即可达到表达自己的目的11.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边缘系统中存在着“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B. 脑干网状结构与激活或唤醒有关,对呼吸和心血管活动有调节作用,是产生情绪的必要条件C. 大脑皮层在情绪和情感活动中起主导作用D. 下丘脑若遭到破坏,动物不能表现出充分协调的愤怒反应12. 认为感情交流主要是通过面部表情来完成,对面部线索的分析有助于确定个体的感情状态的心理学家是()A.詹姆斯B.坎农C.汤姆金斯D.利珀13. 下列关于情绪的行为理论,说法错误的是()A. 1929年华生提出了第一个行为主义情绪理论B. 华生设想有三种基本的情绪反应:恐惧,爱和恨C. 哈洛和斯塔格纳认为,人类存在着先天与差别的基本感情,这些无条件的情感反应是情绪产生的根源D.米伦森认为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过程引起的情绪变化会增加或抑制其他情绪行为14.小明十分喜欢绘画,小方很喜欢拉小提琴。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33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33(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用极限法测量差别阈限时,差别阈限等于(分数:2.00)A.不肯定间距的中点B.不肯定间距的一半√C.不肯定间距与标准刺激的差距D.不肯定间距解析:解析:用极限法测量差别阈限时,差别阈限的上限和差别阈限的下限之间的距离为不肯定间距。
不肯定间距的中点是主观相等点。
理论上主观相等点应与标准刺激相等,但实际上两者有一定差距,这个差距称为常误。
因为不肯定间距包括了上差别阈和下差别阈,因此,不肯定间距的一半则是差别阈限。
故本题选Bo3.由于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作同一种判断倾向所引起的误差是(分数:2.00)A.习惯误差√B.期望误差C.练习误差D.疲劳误差解析:解析:习惯误差是指由于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作同一种判断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
期望误差则是指由于被试在长的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期望转折点的尽快到来)的倾向所导致的误差。
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境,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
疲劳误差是由于实验多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倦或厌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1曼和准确性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
因此本题选A。
4.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控制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的方法是(分数:2.00)A.匹配法B.消除法C.抵消法√D.恒定法解析:解析: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是由两种相反的倾向所导致的误差。
因此,可以通过使递增和递减系列保持数量一致的方法抵消这两种误差。
因此本题选C。
5.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控制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的方法是(分数:2.00)A.匹配法B.消除法C.ABBA法√D.恒定法解析:解析:练习可能使阈限降低,疲劳可能使阈限升高,最小变化法的递增和递减系列可以采用ABBA法安排,交替进行,以此平衡练习和疲劳的影响。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反应时法)模拟试卷2(题后含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反应时法)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反应时间随着信号在视野中的方向不同而有差异,刺激出现在( )时反应最快,反应时最短A.上B.下C.左D.右正确答案:B解析:反应时间随着信号在视野中的方向不同而有差异。
首先是方向“下”反应最快,反应时最短,其次是方向“左”“左下”与“右下”,再次是方向“上”与“右”,“右上”与“左上”反应最长,反应时间的值最大。
各方向反应时间的方差分析表明,差异非常显著。
在坐标图中,反应时曲线呈现出“V”字形。
知识模块:反应时法2.被试在主试者发出“预备”口令到刺激呈现这段预备时间内具有一种准备状态,在该时距内,被试处于积极准备状态,力求尽快对刺激做出反应,反应时与预备时间的关系是( )A.预备时间越短反应时越短B.预备时间越长反应时越短C.预备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到反应时D.预备时间与反应时无关正确答案:C解析:预备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好,如果预备时间太短,被试可能来不及准备;如果太长,被试的准备又可能松懈而延误反应。
知识模块:反应时法3.如在一个实验中,对红光信号灯按A键,对绿光信号灯按B键,对蓝光信号灯按C键,对白光信号灯按D键,共四个刺激和四个对应的反应,那么记录到的反应时是( )A.简单反应时B.选择反应时C.辨别反应时D.复杂反应时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三种不同反应时的掌握情况。
选择反应时或B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几种不同的刺激,要求被试做出几种相应的反应。
知识模块:反应时法4.首先提出加因素法实验逻辑的是( )A.斯腾伯格B.汉弥尔顿C.霍克基D.宿德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反应时法5.20世纪70年代初,库柏和谢波德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的反应时实验是( )A.减法反应时技术B.加因素法C.开窗实验D.内隐联想测验正确答案:A解析:心理旋转实验证明被试操作心理表象,角度越大,需要的反应时也就越大,这正好符合减法反应时的规律。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主要的心理学实验)模拟试卷4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主要的心理学实验)模拟试卷4(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要求被试在识记材料后,尽量将指定的部分项目再现出来,通过再现识记材料占总材料的比例,确定感觉记忆的保存量,称为( )。
(分数:2.00)A.全部报告法B.部分报告法√C.顺序再现法D.延迟部分报告法解析:解析:研究感觉记忆的方法主要有再现法和再认法,实验是通过让被试识记一系列刺激材料,识记后,要求他将识记的材料再现和再认出来。
再现法又可分为全部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
部分报告法要求被试在识记材料后,尽量将指定的部分项目再现出来,通过再现识记材料占总材料的比例,确定感觉记忆的保存量。
2.斯腾伯格最早对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进行研究,揭示了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是( )。
(分数:2.00)A.平行扫描B.自动系列扫描C.完全系列扫描√D.直接通达解析:解析:斯腾伯格的实验结果表明短时记忆内容的提取采取的是完全系列扫描的方式。
3.沃和诺尔曼对短时记忆的遗忘进行了研究,得出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 )。
(分数:2.00)A.干扰√B.衰退C.动机D.提取失败解析:解析:沃和诺尔曼对短时记忆的遗忘进行了研究,表明,无论在哪种速度呈现下,被试的回忆正确率都随数字的增加而减少,且不受间隔时间的影响。
这一实验结果说明,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干扰信息造成的。
4.启动效应实验是研究( )的一种方式。
(分数:2.00)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工作记忆D.内隐记忆√解析:解析:启动效应指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
启动效应实验是研究内隐记忆的一种主要方式。
5.词干补笔测试是( )常用的方法。
(分数:2.00)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工作记忆D.内隐记忆√解析:解析:补笔是提供缺笔字,要求被试把他们心中首先想到的单字想出来。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2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21(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 )年。
(分数:2.00)A.1903B.1908C.1913D.1924 √解析:3.小明两岁半就学会正确使用“你”、“我”、“他”三个代词进行言语交流,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分数:2.00)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态度解析:4.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
(分数:2.00)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解析:5.在外语的学习中,喜欢多听多说,而不太关心具体单词的拼写或者句型结构的学习者属于( )。
(分数:2.00)A.视觉型学习者B.听觉型学习者√C.动觉型学习者D.触觉型学习者解析:6.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 )。
(分数:2.00)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解析:7.学生一想到考试就产生焦虑,属于( )的条件作用。
(分数:2.00)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第三信号系统D.以上都对解析:8.被公认为是行为主文学习观与认知主义学习观相结合的代表是( )。
(分数:2.00)A.奥苏伯尔B.加涅√C.布鲁纳D.格式塔解析:9.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
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
(分数:2.00)A.布鲁纳B.苛勒√C.奥苏贝尔D.加涅解析:10.随机通达的教学是由( )提出的。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14(题后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信度之于效度正如( )。
A.准确性之于一致性B.一致性之于准确性C.偏差数之于常模D.常模之于偏差数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实验心理学2.对于撰写研究报告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把实验使用的被试、刺激材料、实验程序等都描述清晰,以便其他研究者重复试验B.在前言中只需要写研究者赞同的理论观点C.实验结果要用图、表等形式表示出来D.要将实验结果和研究者的解释明确分开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实验心理学3.与单因素实验设计相比,多因素实验设计最重要的优点是( )。
A.可以看到因素的主效应B.可以看到因素的交互作用C.被试量大大减少D.不受被试的个体差异的影响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实验心理学4.在一项研究情绪的实验中,要求A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情绪测试之间观看恐怖电影,要求B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情绪测试之间休息,则A组被试通常被看作是( )。
A.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B.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C.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D.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实验心理学5.下面属于主试效应的有( )。
A.罗森塔尔效应B.空间误差C.被试数量太少D.没有考查交互作用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实验心理学6.将反应时法正式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荷兰生理学家( )。
A.赫尔姆霍茨B.唐德斯C.冯特D.贝塞尔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实验心理学7.( )又称记纹鼓,是早期生理心理研究中常用的仪器,当今精密的生理记录仪仍采用其工作原理。
A.单摆微差计时器B.直尺计时器C.时间描记器D.希普计时器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实验心理学8.某研究者想以反应时为指标来研究人们对老年人是否存在偏见,请你向他推荐一种研究方法( )。
A.加因素法B.减数法C.开窗实验D.内隐联想测验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实验心理学9.绝对阈限的可操作性定义是( )。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19(题后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1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爱屋及乌”这个成语中涉及的迁移类型是A.知识迁移B.技能迁移C.习惯迁移D.态度迁移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学习迁移所发生的领域可将学习迁移分为知识迁移、技能迁移、习惯迁移、态度迁移等。
“爱屋及乌”涉及对一种事物的情感迁移到另一种事物上,属于态度迁移。
因此本题选D。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2.下列选项中,属于认知技能的是A.跳绳B.系鞋带C.眨眼D.使用纸笔计算正确答案:D解析:技能分为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认知技能是对头脑中的信息进行操作的技能,动作技能是对骨骼和肌肉进行操作的技能。
但需注意的是,动作技能一定通过肌肉和骨骼的操作表现出来,有肌肉和骨骼反应的技能未必是动作技能。
使用纸笔计算虽有手指运动,但属于认知技能。
因此本题选D。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3.下面选项中属于事实性知识的是A.唐朝建立于618年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勾股定理D.事实性知识学习的规律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知识的组织性和抽象性可以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
事实性知识是比较孤立的知识,不涉及背后所隐藏的基本原理。
概念性知识是组织性和抽象性比较强的知识,知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具有抽象概括性。
选项A描述的是一历史事件,属于事实性知识。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4.下面选项中属于概念性知识的是A.中国的首都是北京B.1米等于100厘米C.C代表碳D.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心理学5.小明为了今天的教育心理学考试一个晚上都在一句一句地读笔记本上的内容,他所采用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正确答案:A解析:麦可卡将学习策略分为三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是指针对学习材料的学习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20(题后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2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在考察危机情境救助行为的性别差异的研究中,自变量是A.被试特点B.作业特点C.环境特点D.暂时造成被试差异正确答案:A解析:心理学实验的自变量包括作业特点的自变量、环境特点的自变量、被试特点的自变量以及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异等类别。
被试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智力、受教育水平、人格特征等属于被试特点的自变量,这种自变量是不能随意改变或操纵的。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2.在考察情绪对危机情境救助行为影响的研究中,自变量是A.被试特点B.作业特点C.环境特点D.暂时造成被试差异正确答案:D解析:心理学实验的自变量包括作业特点的自变量、环境特点的自变量、被试特点的自变量以及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异等类别。
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异这种自变量主要包括实验指导语、实验情境造成的暂时的被试差别以及药物、醉酒或催眠造成的暂时的被试差别。
因此本题选D。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3.在考察不同危机情境类型中救助行为差异的研究中,自变量是A.被试特点B.作业特点C.环境特点D.暂时造成被试差异正确答案:B解析:心理学实验的自变量包括作业特点的自变量、环境特点的自变量、被试特点的自变量以及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异等类别。
作业特点的自变量就是实验中被试的任务,或者实验中所呈现的、和被试任务有关的某种刺激。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4.一项实验拟考察疲劳对识记的影响,则疲劳是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正确答案:A解析:自变量又叫刺激变量、独立变量,它是实验者在研究问题、实施实验时有意加以选择和操纵的变量。
因变量又叫反应变量、依从变量,它是研究者要观察的指标,是被试心理特征变化的反应和表现,它随着自变量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额外变量,又叫控制变量,是指实验研究中除所规定的自变量以外一切能够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
试卷21
一、单项选择题
1 拉丁方实验设计属于
(A)被试内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混合设计
(D)对照组设计
2 在一个2×2的被试内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3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
(A)30
(B)60
(C)90
(D)120
3 在一个3×2的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若每种处理使用3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
(A)30
(B)60
(C)90
(D)180
4 在2×3的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2种水平。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的因素有
(A)2个
(B)3个
(C)5个
(D)6个
5 在探讨情绪(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活动性质(丰富、单调)、估计方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评估、事后回忆)对时间估计的影响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
(A)二因素设计
(B)三因素设计
(C)四因素设计
(D)三水平设计
6 在探讨情绪(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活动性质(丰富、单调)、估计方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评估、事后回忆)对时间估计的影响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处理有
(A)3种
(B)7种
(C)6利
(D)12种
6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题。
某研究者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学习动机量表调查了180名初中一年级学生。
该研究者计算出每名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的9个维度上的得分并根据每名学生在9个维度上得分状况确定他们的家庭教养方式类型(专制型、民主型、放纵型、混乱型),同时也计算出每名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分数。
7 研究者计算了家庭教养方式的9个维度与学习动机的2个维度的相关系数,则该研究设计是
(A)相关研究设计
(B)准则组设计
(C)自然实验设计
(D)修补设计
8 研究者对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则该实验设计是
(A)相关研究设计
(B)准则组设计
(C)修补设计
(D)被试间设计
9 研究者对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则该实验设计是
(A)单因素设计
(B)二因素设计
(C)四因素设计
(D)四水平设计
9 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为两个自变量,S为被试),回答下列题。
10 这种设计是
(A)ABBA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被试内设计
(D)混合设计
11 该实验设计方案中的实验处理数为
(A)3
(B)4
(C)5
(D)6
12 在该实验设计中,存在的系统误差主要是
(A)各处理组被试之间的差异
(B)顺序误差
(C)练习与疲劳误差
(D)组内被试之间的差异
12 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为两个自变量,S为被试),回答下列题。
13 这种设计是
(A)ABBA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被试内设计
(D)混合设计
14 该实验设计方案中的被试数为
(A)4
(B)8
(C)12
(D)24
15 在该实验设计中,不存在的误差是
(A)被试间的差异
(B)顺序误差
(C)自变量之间的影响
(D)疲劳误差
15 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回答下列题。
16 这种设计属于
(A)被试间设计
(B)混合设计
(C)ABBA设计
(D)拉丁方设计
17 采用这种设计可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是(A)顺序误差
(B)期望误差
(C)实验者效应
(D)动作误差
18 该实验的实验测量次数是
(A)2次
(B)4次
(C)8次
(D)32次
19 在实验研究中,衡量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的程度的指标是
(A)统计结论效度
(B)外部效度
(C)构思效度
(D)内部效度
二、多选题
20 事后回溯设计包括
(A)相关研究设计
(B)准则组设计
(C)时间序列设计
(D)修补设计
21 影响实验的外部效度的因素包括
(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
(B)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
(C)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D)主试一被试的相互作用
22 影响实验构思效度的主要因素有
(A)单一操作的偏差
(B)单一方法的偏差
(C)实验者期待和被试猜测
(D)不同处理的交互影响
三、简答题
23 有人试图研究智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他使用学绩测验对学生进行了施测,收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之后他将学习成绩排在前27%的学生称之为智力高组,将学习成绩排在后27%的学生称之为智力低组。
然后比较这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无显著性差异。
指出该研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重新进行实验设计。
24 简述影响实验外部效度的因素。
25 怎样才能避免自变量的混淆?
四、综合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一培训机构开发出一种独特的记忆术,他们认为使用这种记忆术会大大提高记忆成绩。
在一项实验中,他们随机选取了三组成人被试,一组要求他们利用简单复述的方式记忆一张词表(机械识记组),第二组要求他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识记词表(意义识记组),第三组则先教会他们该机构开发出的记忆术之后,让他们利用此种记忆术对词表进行识记(记忆术组),三组被试的识记时间相同,随后进行自由回忆并比较三组被试回忆成绩的差别。
为了表明三组被试是相匹配的,实验者在实验之后让所有被试都补充完成了智力测验和记忆广度测验。
结果发现,在记忆广度测验上,三组被试的差别明显。
请问:
(1)该项实验属于哪种实验设计?
(2)该实验中的重要额外变量是什么?应如何控制?
(3)考虑到记忆广度这一额外因素,请设计一个更合理的方案改进该实验。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一项实验中,要求所有被试都在电脑前利用鼠标来控制一个小球的运动,这项任务需要被试控制鼠标动作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实验之前,对全部被试进行同样的移动小球的训练。
实验时,其中一种情况下,被试很容易操纵小球完成任务,另一种情况下,小球较难操纵,但所有人最终都能完成该任务。
研究者随机选取180名大学生被试,并随机分配到6个组中。
第一组被试在电脑前训练10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二组被试训练30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三组被试训练60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四组被试训练10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第五组被试训练30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第六组被试训练60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
最后记录每个被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
实验的结果发现,在比较难的任务中,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显著减少;但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所有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都很短且几乎相同。
请问: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因变量是什么?
(3)该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心理学家对一种抑郁症新疗法的效果感兴趣,他招募了25名想减轻抑郁的人。
在研究的开始,他让所有被试完成了一份抑郁量表。
测验结果表明被试的平均分数处于严重抑郁状态。
在随后的两个月里,这个心理学家对被试实施这种新的疗法。
两个月后,被试再次接受同样的抑郁量表测验。
测验的平均分数表明他们只有轻微的抑郁。
于是,该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这个新疗法是有效的,即新抑郁症疗法能有效改善被试的抑郁症状。
请问:
(1)这个设计属于哪种类型?
(2)该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结合所给材料具体分析原因。
(3)请重新设计一种真实验的方案研究该疗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