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变形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轧制理论)轧制原理PPT

轧制理论)轧制原理PPT
数值模拟软件
开发专门的数值模拟软件,如MSC.Marc、ABAQUS等,可实现轧制过程的可视化模拟, 提高模拟的准确性和效率。
模拟结果验证
通过与实际轧制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计算机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实际生产 提供指导。
人工智能技术在轧制理论中的应用
神经网络模型
应用神经网络模型对轧制过程进行建模和预测,可以实现轧制参数 的优化和自适应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制压力和力矩。
05 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
CHAPTER
温度场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热传导方程
描述物体内部温度分布随时间变 化的偏微分方程,是温度场分析 的基础。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

确定热传导方程的解,初始条件 为物体初始时刻的温度分布,边 界条件为物体表面与周围环境之 间的热交换情况。
有限差分法
02 轧制变形基本原理
CHAPTER
轧制变形的基本概念
轧制变形
指金属坯料在两个旋转轧辊的缝 隙中受到压缩,产生塑性变形, 获得所需断面形状和尺寸的加工
方法。
轧制产品
通过轧制变形得到的产品,如板材、 带材、线材、棒材等。
轧制方向
金属在轧辊作用下变形的方向,通 常与轧辊轴线平行。
轧制变形的力学基础
利用塑性变形区的滑移线 场,通过数学解析计算轧 制压力。
上限法
基于塑性变形理论的上限 定理,通过构建速度场计 算轧制压力的上限值。
轧制力矩的计算方法
能量法
根据轧制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原理,通过计算变形 功来计算轧制力矩。
解析法
基于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理论,通过数学解析计 算轧制力矩。
有限元法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轧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从而计算轧制力矩。

轧制变形与工艺基础分析

轧制变形与工艺基础分析

第一节轧制变形基本原理1、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弹性变形1.1 影响金属热塑性变形的主要因素影响金属热塑性变形的因素,有金属本身内部因素和加热等外部条件。

1)钢中存在碳及其他合金元素,使钢的高温组织,除有奥氏体外,还有其他过剩相。

这些过剩相降低钢的塑性。

钢中的杂质也是影响金属热塑性变形的内在因素,钢中的硫能使钢产生热脆。

2)影响热轧时塑性变形的外部条件有加热介质和加热工艺,对碳钢而言,当变形条件相同时,变形金属的化学成分及组织结构不同,温度对塑性的影响也不同,如图1-2-1。

图中I、II、III、IV表示塑性降低区域(凹谷);1、2、3表示塑性增高区域(凸峰)。

I区中钢的塑性很低;II区(200-400℃)——“蓝脆”区中,钢的强度高而塑性低;III区(850-950℃)——相变温度区又称“热脆”区,钢通常一个相塑性好,另一个相塑性较差;IV区接近于钢的熔化温度,钢在该区加热时易发生过热或过烧,这时钢塑性最低。

所以,碳素钢热加工时的最有利的温度范围是1000-1250℃。

对合金钢而言,加热介质尤为重要。

镍含量达2-3%以上的合金钢,在含硫气氛中加热时,硫会扩散到金属中,并在晶界上形成低熔点的Ni3S2化合物,因而降低了金属的塑性。

含铜超过0.6%的钢,有时甚至是含铜0.2-0.3%的钢,如在强氧化气氛中图1-2-1 碳素钢塑性曲线较长时间的高温加热时,由于选择性氧化的结果,在钢的表面氧化铁皮下会富集一薄层熔点低于1100℃的富铜合金,这层合金在1100℃时熔化并侵蚀钢的表面层,使钢在热轧加工时开裂。

3)热轧温度选择不合适,也会给金属带来不良的影响。

当终轧温度过高时,往往会造成金属的晶粒粗大;若终轧温度过低时,又会造成晶粒沿加工方向伸长的组织,并有一定的加工硬化。

在这两种情况下,金属的性能都会变坏。

所以,合理控制金属的热轧温度范围,对获得所需要的金属组织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2 金属的弹性变形金属晶格在受力时发生歪扭或拉长,当外力未超过原子之间的结合力时,去掉外力之后晶格便会由变形的状态恢复到原始状态,也就是说未超过金属本身弹性极限的变形叫金属的弹性变形。

轧制的原理

轧制的原理

轧制的原理
轧制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它通过辊轧将金属坯料压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轧制的原理主要包括塑性变形、应力变形和金属流动等几个方面。

首先,塑性变形是轧制的基本原理之一。

在轧制过程中,金属坯料受到辊轧的挤压和拉伸作用,从而使其发生塑性变形。

金属坯料的晶粒在受力的作用下发生滑移和再结晶,从而改变了原来的形状和尺寸,最终形成所需的工件。

其次,应力变形也是轧制的重要原理之一。

在轧制过程中,金属坯料受到的应力会引起其内部结构和形状的变化。

通过合理控制轧制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应力状态,可以实现金属坯料的塑性变形和加工成形,从而得到符合要求的工件。

另外,金属流动也是轧制的关键原理之一。

在轧制过程中,金属坯料受到辊轧的挤压和变形,金属内部的晶粒和晶界会发生流动和重组,从而改变了金属的形状和结构。

通过合理控制金属的流动和变形,可以实现金属坯料的加工成形,从而得到满足要求的工件。

总的来说,轧制的原理是通过塑性变形、应力变形和金属流动等方式,将金属坯料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在轧制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轧制参数和工艺流程,以确保金属的加工质量和工件的精度。

同时,还需要注意金属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以提高工件的性能和表面质量。

通过对轧制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可以更好地应用轧制技术,实现金属加工的高效、精密和可靠。

轧制原理-第三章变形区金属的流动课件

轧制原理-第三章变形区金属的流动课件
研究开发新型的轧制技术,以提高轧制效率和产 品质量。
加强轧制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研究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在轧制过程中的应用,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优化轧制工艺参数的方法
1 2 3
实验优化法
通过实验测试不同的轧制工艺参数组合,找到最 优的参数组合,以达到最佳的金属流动效果和产 品质量。
数值模拟法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轧制过程进行模拟,预测不 同参数下的金属流动和产品质量,指导实际生产 中的参数优化。
人工智能法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学 习,找到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实现快速优化。
厚向应变
金属在厚度方向上的长度变化。
轧制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描述了金属在轧制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是材料力学 性能的重要指标。
加工硬化
随着应变的增加,金属的屈服强度增加的现象,影响金属的进一步 变形。
流动应力曲线
描述金属在轧制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行为,对于确定轧制工艺参数 和优化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轧制力对变形区金属流动的影响
力增大,金属流动阻力增大
随着轧制力的增大,变形区内金属所受的应力增加,流动阻力增大,导致金属流动速度减缓。
流动不均匀性改善
轧制力的增大有助于改善变形区内金属流动的不均匀性。这是因为较大的轧制力可以减小因应变速率差异引起的 流动不均匀性问题。
05
实际生产中的变形区金 属流动控制
轧制原理-第三章变形 区金属的流动课件
目 录
• 引言 • 变形区金属流动的规律 • 轧制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 • 轧制工艺参数对变形区金属流动的影响 • 实际生产中的变形区金属流动控制 • 结论与展望

轧制成型的原理和应用

轧制成型的原理和应用

轧制成型的原理和应用1. 轧制成型的定义轧制成型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将金属材料置于压力下经过辊道滚动进行加工,使其形状、尺寸和性能发生变化。

轧制成型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加工和制造行业。

2. 轧制成型的原理轧制成型的原理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压力作用:通过辊子施加在金属材料上的压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

•辊子的旋转:辊子的旋转运动产生了与金属材料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使金属材料在辊子间流动并受到压力作用。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在压力作用下,金属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其原子开始发生位移和重排,使得材料的形状、尺寸和性能发生改变。

•辊子的几何形状:辊子的几何形状对于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起着重要的作用。

辊子的形状和尺寸可以通过调整来实现对金属材料的不同处理效果。

3. 轧制成型的应用轧制成型在金属加工和制造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和示例:3.1. 金属材料的压延轧制成型是金属材料压延加工的主要方法。

通过轧制,可以将金属材料加工成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板材、带材、棒材等。

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钢铁工业:生产钢板、钢带、钢棒等常见的钢材产品。

•铝工业:生产铝板、铝带等铝材产品,广泛用于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

•铜工业:生产铜板、铜带等铜材产品,常用于电子、电气等领域。

3.2. 金属材料的轧制加工轧制成型还可以用于金属材料的进一步加工,以改变其性能和形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轧制加工应用:•冷轧:通过冷却的辊子对金属材料进行轧制,以改变其形状和尺寸。

常用于钢材和铝材的加工。

•热轧:在高温下对金属材料进行轧制,以改变其形状和尺寸。

热轧常用于钢材的加工。

•拉拔:将金属材料通过辊子拉伸和变形,以改变其形状和尺寸。

常用于铜材和铝材的加工。

3.3. 其他应用领域除了上面提到的压延和轧制加工应用之外,轧制成型还具有其他一些应用领域:•硬度调控:通过调整轧制过程中的轧制力和温度,可以调控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达到不同的应用要求。

轧制成型的原理和应用

轧制成型的原理和应用

轧制成型的原理和应用轧制成型是指利用轧机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变形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轧机上的连续动作轧辊对金属材料进行间歇式挤压,使其产生塑性变形,达到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目的。

轧制成型的应用广泛,包括金属材料的加工和制造业等领域。

准备工作包括准备金属材料、选取轧机和准备工作台等。

首先,金属材料被切割成适当的长度,并在轧机上选择的轧辊对其进行预压和预热。

这有助于减少材料的硬度和提高塑性,以便进行后续的轧制操作。

轧制过程是指将金属材料送入轧机,经过连续动作的轧辊挤压,使其产生塑性变形。

轧辊由电机驱动,通过齿轮箱和轴承装置与金属材料传递压力。

金属材料在轧辊之间经历多次挤压和伸展,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轧制过程中,轧辊的直径、形状和布置等因素会影响金属材料的变形和厚度控制。

处理过程是指轧制后的成品进行热处理、冷处理和表面处理等工艺,以达到所需的性能和表面质量要求。

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等方法,用于调整材料的晶粒结构和提高其强度、硬度等性能。

冷处理是指通过冷却和应力处理等方法,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抗疲劳性能。

表面处理用于改善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外观和装饰效果。

在金属加工领域,轧制成型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等金属材料的加工。

其中,钢铁轧制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主要用于生产各种型钢、钢筋等建筑材料。

此外,铝、铜、钛、镁等有色金属的轧制也非常重要,用于生产各种铝型材、铜箔、钛板等产品。

在制造业中,轧制成型用于生产各种金属制品。

例如,汽车工业中的车身和发动机零部件、航空航天工业中的飞机零部件、电子工业中的散热器等。

此外,轧制成型还用于各种管道、容器、锅炉、轴承及压力容器等的生产。

总之,轧制成型作为加工金属材料的重要方法,具有高效、精度高和成本低等优点。

通过合理的轧辊的设计和选择,可以实现对金属材料的变形控制和形状调整,以满足不同行业对于金属制品的需求。

轧工作原理

轧工作原理

轧工作原理
轧制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旨在通过巨大的压力将金属块或金属板材压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

轧机是常用的轧制设备,它通过辊子的旋转和压制,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

轧机主要由辊子、轧辊、传动系统和支撑装置等组成。

当金属材料经过辊子传送至轧辊处时,轧球开始转动。

轧辊通过旋转的方式施加在金属上的压力,使其在压力下发生塑性变形。

在轧制过程中,金属材料会受到辊子和轧辊间的反复压制,从而逐渐改变其形状。

辊子通常由多个轧辊组成,通过逐级轧制,金属材料会逐渐变薄或形成所需的形状,如板材、棒材或型材等。

轧制过程中,金属材料会产生巨大的内部应力,这将导致其物理性能的变化。

因此,在轧制完成后,金属材料通常需要进行热处理或其他后续加工,以消除内部应力并提高其力学性能。

轧制具有高效、精确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领域。

它不仅可以用于加工常规的钢铁材料,还可以加工铜、铝、钛等其他金属材料。

通过不同的轧制方法和工艺参数,可以实现对金属材料的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精确控制。

轧制原理与工艺教材ppt

轧制原理与工艺教材ppt

对未来轧制技术研究的建议与期望
THANKS
感谢观看
将轧制后的金属材料进行冷却和矫直,去除残余应力,提高材料质量。
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
压力控制
控制轧制过程中的压力和变形量,防止材料破裂和过度变形。
温度控制
控制金属材料的加热品的质量和尺寸精度,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轧制领域的体现和应用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
智能化、自动化、远程控制技术的融合和创新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提高轧制技术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
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的轧制技术研究和应用团队
加强创新研究,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轧制分类
轧制是通过两个旋转的轧辊施加压力,使金属在两个轧辊之间发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金属制品。
轧制原理
在古代,人们已经使用简单的轧机来加工金属,如用碾压机将金属板压成薄片。
古代轧制
近代轧制
现代轧制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改进,出现了各种型号的轧机和现代化的生产线。
轧制质量控制
04
轧制实践与应用
轧制在工业中的应用
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机械、电子等领域,用于生产各种厚度和宽度的板材。
板材轧制
主要生产各种截面的钢轨、工字钢、角钢、槽钢等型材。
型材轧制
用于生产各种规格的钢管,如无缝钢管、焊管等。
管材轧制
如轧制花纹钢板、压花板等装饰性板材,以及超薄带材等。
特殊轧制
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精度轧制技术
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测量技术,提高轧制精度和产品质量。

轧制原理

轧制原理

轧制原理1、基本原理和工艺1.1基本概念⑴轧制过程:轧制过程是靠旋转的轧辊与轧件之间形成的摩擦力将轧件拖近辊缝之间,并使之受到压缩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

轧制过程除了使轧件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性能。

⑵轧制变形区:①轧制变形区:在辊缝中的轧件承受轧制力作用发生变形的部分称为轧制变形区,通常也称为几何变形区。

②咬入角(α):是指轧件开始轧入轧辊时,轧件和轧辊最先接触的点和轧辊中心连线所构成的园心角。

Δh=D(1- cosα)式中:Δh—该道次的压下量,Δh=H–h。

D—轧辊工作直径。

③接触弧长度:轧件与轧辊相接触的园弧的水平投影长度称为接触弧长度。

④前滑:在轧制过程中,轧件出口速度Vh大于轧辊在该处的线速度V,即Vh与对应点的轧辊园周速度之差与轧辊园周速度之比称为前滑值,即V h -VS h = ×100%V式中:Sh—前滑值Vh—在轧辊出口处轧件的速度V —轧辊的园周速度⑤后滑:轧件进入轧辊的速度V H 小于轧辊在该点处线速度V 的水平分量 Vcos α的现象称为后滑现象。

v cos α-v HS H = ×100% v cos αS H —后滑值。

v H —在轧辊入口处轧件的速度。

在前滑区和后滑区分界的中性面处轧件的水平速度与此处轧辊的水平速度相等,即V γ=Vcos γ。

⑶轧制变形的表示方法:①用绝对变形量表示:即用轧制前,后轧件绝对尺寸之差表示的变形量。

绝对压下是量为轧制前、后轧件厚度H 、h 之差,即△h=H-h ; 绝对延伸量为轧制前、后轧件长度L 、l 之差,即△l=L-l ;②用相对变形量表示,即用轧制前、后轧件尺寸的相对变化表示的变形量。

H-h相对压下量: ×100%H l-L相对延伸量: ×100%L③用变形系数表示:即用轧制前、后轧制尺寸的比值表示的变形程度。

压下系数:η=H/h 延伸系数:μ=l/L变形系数能够简单而正确地反映变形的大小,因而在轧制变形方面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

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轧制技术是指通过将金属材料通过辊道的冷热处理,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达到调整材料形状和尺寸的目的。

它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塑性变形原理轧制主要利用金属材料的塑性性质,通过对材料的应力施加,使其发生塑性变形。

在轧制过程中,金属材料在辊道间受到来自多个方向的应力,使其分子发生位移和滑移,从而实现塑性变形。

1.2 辊道形状原理轧制过程中,辊子的形状对于材料的塑性变形起着重要作用。

辊道形状包括辊线形状、辊子轴向形状和辊子表面形状等。

通过设计不同形状的辊道,可以实现不同的压下效果和材料形状调整。

1.3 温度控制原理轧制过程中的材料温度对于材料性能和形状调整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控制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可以调整材料的硬度、韧性和形状。

2. 应用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2.1 金属板材的生产轧制技术在金属板材的生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控制轧机辊子的形状和温度,可以将原材料加工成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金属板材,用于制造汽车、船舶、建筑和家电等领域。

2.2 金属线材的生产轧制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线材的生产中。

通过控制轧机的参数和辊道形状,可以将金属坯料加工成各种规格的线材,用于制造钢筋、线网和电缆等产品。

2.3 金属型材的生产轧制技术在金属型材的生产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轧机和辊道的配合,可以将金属坯料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型材,用于制造建筑结构、机械零部件和管道等产品。

2.4 金属材料的改性处理轧制技术还可以用于金属材料的改性处理。

通过控制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和应力施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能,实现强化、退火和淬火等处理效果。

2.5 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轧制技术还可以用于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

通过轧制过程中辊子的表面形状和摩擦力,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和纹理,实现抛光、压纹和压花等处理效果。

结论轧制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加工方法,通过塑性变形和温度控制,可以实现材料形状和性能的调整。

轧制变形理论第一至第五章介绍

轧制变形理论第一至第五章介绍

1
2
x2 2R 1 2
x1 R h
l x1 x2
2R
h 2
1
2
2R1 2
l Rh x22 x2
12
△1和△2的值可由弹性理论中关于两个圆柱体压缩时的计算公 式来确定。考虑轧件厚度与轧辊直径相比非常小 ,忽略轧件 弹性变形:
l
Rh
8
1 v12
E1
2
Rp
81 v12
轧件与轧辊接触面之间的几何区,即从轧件入 轧辊的垂直平面到轧件出轧辊的垂直平面所围 成的区域ACBD 。
简单理想轧制过程示意图 6
❖ 简单轧制时变形区参数间的关系
1)咬入角
轧件被咬入轧辊时轧件和轧辊最先接触点和轧辊中心的连线与 两轧辊中心连线所构成的角度。
△h/2=D/2-D/2*cosα △h=D(1-cosα) △h≈Rα2
❖ 径向反作用力N: 水平分力Nx,垂直分力Ny
❖ 切线摩擦力T: 水平分力Tx,垂直分力Ty
作用力的功能:
❖ 垂直分力Ny和垂直分力Ty对轧件起压缩作用,使轧 件产生塑性变形
❖ 水平分力Nx阻止轧件进入轧辊辊缝。 ❖ 水平分力Tx与轧件运动方向一致,力图将轧件咬入
“+”-拉应力;“-” -压应力; 1-后外端;2-入辊处;3-临界面;4-出辊处;5-前外端
19
轧制变形区 I-易变形区;II-难变形区;III-自由变形区
20
❖ 不均匀变形理论:
1)沿轧件断面高度方向上的变形、应力和金属流动分布都是不均匀的。 2)在几何变形区内,在轧件与轧辊接触表面上,不但有相对滑动,而且
知识点:
❖ 咬入条件 ❖ 稳定轧制条件 ❖ 改善咬入条件的途径

第一节 轧基础知识

第一节 轧基础知识

第一节轧钢基础知识一、轧制原理1.冷轧塑性变形基本参数冷连轧的主要工艺参数为轧制力和前滑,由于冷轧过程中存在下述特殊现象而使轧制力及前滑的计算公式复杂化。

(1)轧制过程中材料加工硬化现象严重,如果确定各种材料退火状态下的变形阻力以及随累计加工率而硬化的增加率将是精确确定轧制力的一个重要课题。

(2)在一定的工艺润滑下如何确定轧辊与轧件在变形区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摩擦系数)将是精确确定轧制力和前滑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3)冷轧过程前后张力较大,有关张力对轧制力及前滑的影响应给予足够重视。

(4)冷轧时变形区单位压力极高,轧辊将产生明显的弹性压扁,轧辊压扁一方面增加了轧辊与轧件的接触面积,同时又将使接触弧加长,加剧了外摩擦对轧制力的影响,并通过改变中性角而影响到前滑。

(5)轧件在出口处的弹性恢复,对于压下量不太大的道次将不容忽视,这亦将影响总的轧制力值。

所有这一切现象都将使冷连轧的轧制力和前滑公式复杂化。

1.1轧制变形区及其参数1.1.1基本参数变形区是轧件在轧制过程中直接与轧辊相接触而发生变形的那个区域,如图1-1所示。

其基本参数为:D为轧辊直径,mm;R为轧辊半径,mm;ho为轧制前轧件之高度(或称厚度),mm;h1为轧制后轧件之高度(或称厚度),mm;h m为轧件的平均高度,h m=2h1)(ho,mm;△h 为压下量(或称绝对压下量),△h=ho-h1,mm;bo为轧制前轧件的宽度,m;b1为轧制后轧件的宽度,m;△b=b1-bo为轧制前轧件之长度,m;L1为轧制后轧件之长度,m;a为咬入角(变形区所对应的轧辊中心角);cosa=1-△h/D;r为中性角;AB为咬入弧或1触弧;Lc为咬入角(接触弧)水平投影的长度,Lc=,㎜。

1.1.2 变形系数轧制时轧件塑性变形,使轧件尺寸在三个方向上都发生了变化,即:轧制之高度由ho减少到h1,比值h1/ho=η为轧件高度方向上的变形,η叫做压下系数。

图1-1 变形区基本参数轧件之宽度bo增加到b1,比值b1/bo=X为轧机宽度方向上的变形,X叫做宽度系数。

轧制变形基本原理

轧制变形基本原理

1 第四章 轧制变形基本原理金属塑性加工是利用金属能够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使其在外力作用下进行塑性成型的一种金属加工技术,也常叫金属压力加工。

基本加工变形方式可以分为:锻造、轧制、挤压、分为:热加工、冷加工、温加工。

金属塑性加工的优点(1)因无废屑,可以节约大量的金属,成材率较高;(2)可改善金属的内部组织和与之相关联的性能;(3)生产率高,适于大量生产。

第一节 轧钢的分类轧钢是利用金属的塑性使金属在两个旋转的轧辊之间受到压缩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钢材的加工过程。

被轧制的金属叫轧件;使轧件实现塑性变形的机械设备叫轧钢机;轧制后的成品叫钢材。

一、根据轧件纵轴线与轧辊轴线的相对位置分类轧制可分为横轧、纵轧和斜轧。

如图1、2、3。

横轧:轧辊转动方向相同,轧件的纵向轴线与轧辊的纵向轴线平行或成一定锥角,轧制时轧件随着轧辊作相应的转动。

它主要用来轧制生产回转体轧件,如变断面轴坯、齿轮坯等。

纵轧:轧辊的转动方向相反,轧件的纵向轴线与轧辊的水平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轧制后的轧件不仅断面减小、形状改变,长度亦有较大的增长。

它是轧钢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轧制方法,如各种型材和板材的轧制。

斜轧:轧辊转动方向相同,其轴线与轧件纵向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平行,但在垂直面上的投影各与轧件纵轴成一交角,因而轧制时轧件既旋转,又前进,作螺旋运动。

它主要用来生产管材和回转体型材。

图1 横轧简图1—轧辊;2—轧件;3—支撑辊图2 纵轧示意图图3 斜轧简图1—轧辊;2—坯料;3—毛管;4—顶头;5—顶杆二、根据轧制温度不同又可分为热轧和冷轧。

所有的固态金属和合金都是晶体。

温度和加工变形程度对金属的晶体组织结构及性能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金属在常温下的加工变形过程中,其内部晶体发生变形和压碎,而引起金属的强度、硬度和脆性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叫做金属的加工硬化。

把一根金属丝固定于某一点在手中来回弯曲多次后,钢丝就会变硬、变脆进而断裂,这就是加工硬化现象的一个例子。

轧制原理

轧制原理

第1章 轧制过程基本概念轧制:金属通过旋转的轧辊受到压缩,横断面积减小,长度增加的过程。

纵轧:二轧辊轴线平行,转向相反,轧件运动方向与轧辊轴线垂直。

斜轧:轧辊轴线不平行,即在空间交成一个角度,轧辊转向相同,轧件作螺旋运动。

横轧:轧辊轴线平行,但转向相同,轧件仅绕自身的轴线旋转,没有直线运动。

轧制过程:靠旋转的轧辊与轧件之间的摩擦力将轧件拖入辊缝之间,并使之受到压缩产生塑性变形,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产品的压力加工过程。

体积不变规律:在塑性加工变形过程中,如果忽略金属密度的变化,可以认为变形前后金属体积保持不变。

最小阻力定律:物体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其质点总是向着阻力最小的方向流动。

简单轧制过程:轧制时上下辊径相同,转速相等,轧辊无切槽,均为传动辊,无外加张力或推力,轧辊为刚性的。

变形区概念:轧件承受轧辊作用,产生塑性变形的区域。

几何变形区:轧件直接承受轧辊作用,产生塑性变形的区域。

物理变形区:轧件间接承受轧辊作用,产生塑性变形的区域。

接触弧s (咬入弧):轧制时,轧件与轧辊相接触的圆弧(弧AB )咬入角α:接触弧所对应的圆心角。

变形区(接触弧)长度(l ):接触弧的水平投影长度。

咬入角α: △h = D (l-cos α)cos α=1- △h /D变形区长度l 简单轧制,即上下辊直径相等。

绝对变形量:轧前、轧后轧件尺寸的绝对差值。

压下量 △ h = H-h宽展量 △b = b-B延伸量 △l = l- L相对变形量:轧前、轧后轧件尺寸的相对变化。

相对压下量ε=( △h/H )% e = ln h/H相对宽展量 εb=(△b /B )% eb= ln b/B相对延伸量 εl=(△l/L )% el= ln l/L 。

变形系数:轧前轧后轧件尺寸的比值表示的变形。

压下系数:η=H/h宽展系数:β(ω)= b/B延伸系数: μ ( λ )=l/L总延伸系数与总压下率(累积压下率)设轧件原始面积为F0 ,经过n 道次轧制后面积为Fn ,则轧制过程:靠旋转的轧辊与轧件之间的摩擦力将轧件拖入辊缝,并使之受到 压缩 产生塑性变形,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压力加工过程。

轧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分析

轧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分析

• 工具形状有利于延伸。
Nx
Tx
T
N
2 轧制过程中的宽展
• 轧件在宽度方向线尺寸的变化,即绝对宽展称为宽展。 bb1 b0
• 轧制中的宽展可能是希望的,也可能是不希望的,视轧制 产品的断面特点而定。当用窄坯料轧成宽成品时希望有宽 展,若是从大断面坯料轧成小断面产品时,则不希望有宽 展。无论在那种情况下,均必须掌握宽展变化规律及正确 计算它,在孔型中轧制则更为重要。
(6) 张力
张力减小延伸阻力,张力增加使宽展减小。
3. 4 平辊轧制时的宽展计算公式
(1)Д.热兹公式 (2)E. 齐别尔公式 (3)C.И.古布金公式
bCh
bCh Rh h0
……
b(1h)(f Rhh)h
h0
2 h0
3. 5 侧压后平轧时的宽展
• 板带轧制中,采用侧压(立辊轧制)调整轧件宽度。侧压 后轧件横断面呈双鼓形,要再经过一道水平轧制消除双鼓 形,然后进入后续轧制道次。
摩擦系数对宽展的影响
轧制温度与宽展指数的关系
轧制速度与宽展指数的关系
合金钢宽展大于普碳钢
△b合=m △b计
3. 3 影响宽展的因素
(5) 轧件宽度
随着轧件宽度的增加,宽展先增加,后来趋于不变。
在有接触摩擦条件下镦粗矩形六面体时的变形图示
3. 3 影响宽展的因素
(5) 轧件宽度
随着轧件宽度的增加,宽展先增加,后来趋于不变。
3.1 宽展的分类
(1)自由宽展
在轧制过程中,被压下的金属体积向横向移动时,金属 流动除受接触摩擦的阻碍外,不受其它任何的阻碍和限制 (如孔型侧壁,立辊等),结果明确表现出轧件宽度尺寸 的增加,这种情况称为自由宽展。

轧制原理

轧制原理
3、前滑和后滑
前滑:在轧制过程中,轧件出口速度 Vh 大于轧辊在该处的速度 V,既 Vh>V
的现象称为前滑现象。公式为: S hBiblioteka =V h−V
V
×100%
后滑:轧件进入轧辊的速度 VH 小于轧辊在该处的线速度 V 的水平分量 Vcosα
的现象称为后滑现象。公式为: S H
=
V
cosα

V H
V cosα
×100%
2
3.1 前滑值的确定 (1)实验法:事先轧辊表面上刻出距离为 LH 的两个小坑,轧制后轧件的表面
上出现距离为 Lh 的两个凸包,则按下公式求前滑值:
S h
=
Vt h

Vt
Vt
=
L h

L
L H
H
(2)计算法: 式中 γ—中性角
S = γ2R/h
h—轧件出口厚度
R—轧辊半径
3.2 影响前滑的因素
2、实现轧制过程的条件
2.1 咬入条件
咬入:依靠回转的轧辊与轧件之间的摩擦力,轧辊将轧件拖入轧辊之间的现
象称为咬入。
用力将轧件移至轧辊前,使轧件与轧辊在 A、B 两点切实接触,如图 2.1 所
示。此时,轧辊对轧件的作用力为径向力 N 及切向力 T。
1
在 A 点,将 N 分解为水平分量 Nx 与垂直分量 Ny,T 分解成水平分量 Tx
与垂直分量 Ty。Ny、Ty 方向相同,使金属产生压缩变形。而 Nx、Tx 方向相反,
Tx 力求将轧件拖入轧辊之间,而 Nx 则力求将轧件推出轧辊。所以:
Nx>Tx,则轧辊不可能将轧件咬入,
轧制过程不能实现;
Nx=Tx,则处于平衡状态;

轧制时金属的流动与变形

轧制时金属的流动与变形

趋于均匀,变形前的垂直横截面,变形后还是垂
直横截面,宽度可以忽略不记,这又称作“平断
面假设”;
可编辑版
9
(2) 质点轧制线方向上的运动速度(考察5个关键的 横截面);
(3) 附加应力分析(在轧制线方向,由于金属流动 不均匀而产生的)。
方法:考查变形区与外端相互作用而引起的附加应 力。
原因:在变形区,高向上流动不均匀,而在外端,
2.1 厚轧件与薄轧件 l/h>0.5-------1.0 称为 薄轧件 l/h<0.5-------1.0 称为 厚轧件 l/h=0.5-------1.0 视情况而定
2.2 薄轧件的变形特点
前后滑区的摩擦力均指向中性面,表层金属所受 阻力比中部大,延伸比中部小,呈显为单鼓形。
可编辑版
8
(1) l/h增大,变形深入,沿高度方向上应力和变形
[说明] Vxh> Vxr VxH <Vxr 这种关系不变
可编辑版
13
3.1前滑的定义与测定
一、定义: 轧件的出口速度大于该处轧辊圆周速度的现象。
Sh
vh v100% v
Sh ------------前滑值 Vh -----------出口处轧件的水平速度 V------------轧辊圆周速度(水平分量)
面上水平速度的现象。
Shvcvosc os vH100%
VH---轧件入口速度
由 Sh=f (Vh,V) SH=f (V,VH)
FH×VH=Fh×Vh =const
λ=FH/Fh 得
1Sh (1Sh)cos
λ, α一定时(在某一轧制过程中)
Sh ↑ SH↓
可编辑版
17
1.4 影响前滑的因素(影响中性角的因素)

轧制和挤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轧制和挤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轧制和挤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轧制和挤压是金属材料加工中常用的两种工艺,它们具有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下面是它们的一些比较:
相同点:
1. 变形原理:轧制和挤压都是通过对金属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改变其形状和尺寸。

2. 加工对象:两者都主要用于加工金属材料,如钢、铝、铜等。

3. 产品应用:轧制和挤压得到的产品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

不同点:
1. 加工方式:轧制是将金属材料通过两个或多个轧辊之间的压力进行加工,使其发生塑性变形;而挤压是将金属材料放在模具中,通过施加压力使其从模具孔中挤出,形成所需的形状。

2. 变形程度:通常情况下,轧制的变形程度相对较小,适合于生产大尺寸、薄壁的产品;而挤压的变形程度较大,可以生产出形状复杂、尺寸精度高的产品。

3. 表面质量:轧制过程中,材料表面与轧辊之间会产生摩擦,可能导致表面划伤或氧化;而挤压过程中,材料与模具之间的接触面积小,表面质量相对较好。

4. 适用材料:轧制适用于具有较好延展性的材料,如钢板、铝板等;而挤压更适用于低延展性的材料,如铝合金、铜合金等。

总之,轧制和挤压在金属材料加工中各有优势和适用范围。

选择哪种工艺取决于所需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特性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这两种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四章 轧制变形基本原理金属塑性加工是利用金属能够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使其在外力作用下进行塑性成型的一种金属加工技术,也常叫金属压力加工。

基本加工变形方式可以分为:锻造、轧制、挤压、分为:热加工、冷加工、温加工。

金属塑性加工的优点(1)因无废屑,可以节约大量的金属,成材率较高;(2)可改善金属的内部组织和与之相关联的性能;(3)生产率高,适于大量生产。

第一节 轧钢的分类轧钢是利用金属的塑性使金属在两个旋转的轧辊之间受到压缩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钢材的加工过程。

被轧制的金属叫轧件;使轧件实现塑性变形的机械设备叫轧钢机;轧制后的成品叫钢材。

一、根据轧件纵轴线与轧辊轴线的相对位置分类轧制可分为横轧、纵轧和斜轧。

如图1、2、3。

横轧:轧辊转动方向相同,轧件的纵向轴线与轧辊的纵向轴线平行或成一定锥角,轧制时轧件随着轧辊作相应的转动。

它主要用来轧制生产回转体轧件,如变断面轴坯、齿轮坯等。

纵轧:轧辊的转动方向相反,轧件的纵向轴线与轧辊的水平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轧制后的轧件不仅断面减小、形状改变,长度亦有较大的增长。

它是轧钢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轧制方法,如各种型材和板材的轧制。

斜轧:轧辊转动方向相同,其轴线与轧件纵向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平行,但在垂直面上的投影各与轧件纵轴成一交角,因而轧制时轧件既旋转,又前进,作螺旋运动。

它主要用来生产管材和回转体型材。

图1 横轧简图1—轧辊;2—轧件;3—支撑辊图2 纵轧示意图图3 斜轧简图1—轧辊;2—坯料;3—毛管;4—顶头;5—顶杆二、根据轧制温度不同又可分为热轧和冷轧。

所有的固态金属和合金都是晶体。

温度和加工变形程度对金属的晶体组织结构及性能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金属在常温下的加工变形过程中,其内部晶体发生变形和压碎,而引起金属的强度、硬度和脆性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叫做金属的加工硬化。

把一根金属丝固定于某一点在手中来回弯曲多次后,钢丝就会变硬、变脆进而断裂,这就是加工硬化现象的一个例子。

经加工变形后的金属,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晶体组织又重新改组为新晶粒的现象,称为金属的再结晶。

再结晶无晶体类型的变化。

金属进行再结晶的最低温度称为金属的再结晶温度。

金属的再结晶可以消除在加工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硬化,恢复其加工变形前的塑性和韧性。

金属的再结晶温度的高低,主要受金属材质和变形程度的影响。

将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轧制叫热轧。

热轧的优点是可以消除加工硬化,能使金属的硬度、强度、脆性降低,塑性、韧性增加,而易于加工。

这是因为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产生塑性变形(即产生加工硬化)的同时,产生了非常完善的再结晶。

但在高温下钢件表面易生成氧化铁皮,使产品表面粗糙度增大,尺寸不够精确。

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轧制叫冷轧。

冷轧的优点与热轧相反。

第三节金属塑性变形的力学条件一、内力与外力材料(入轧件)由于外力(如轧辊的轧制力)的作用,其内部产生的抵抗外力的抗力,叫内力。

材料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叫应力。

当应力分布均匀时,或者应力虽不均匀分布,但为例计算简便时:σ=P/F式中:σ——平均应力,Mpa;F——材料的截面积,P——作用于该截面积的内力,N。

二、变形材料受外力所产生的形状和尺寸的改变,叫变形。

当外力消除后,能够恢复原来形状尺寸的那部分变形,叫弹性变形;若外力超过某一限度,材料不能恢复原来形状尺寸的那部分变形,叫塑性变形。

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裂的能力叫塑性。

轧钢生产就是利用金属的塑性使轧件产生塑性变形而成型的。

材料单位尺寸上的变形叫应变,应力与应变是共生共存的。

塑性变形的力学条件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叫强度。

材料产生塑性变形的最小应力叫屈服强度或屈服极限(R eL/R eH)。

材料破坏前的最大应力叫强度极限(R m)。

显然,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的力学条件是该材料受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应力(σ)必须大于或等于其屈服极限(R eL),而小于其强度极限(R m)。

R eL/≤σ≤R m因为,当σ< R eL时,材料不可能产生塑性变形,只产生弹性变形,而σ≥R m时,材料会破裂。

第四节塑性变形的体积不变定律和最小阻力定律一、金属塑性变形的体积不变定律体积不变定律是金属塑性变形时,材料的体积保持不变。

即轧制前后轧件的体积不变。

如以V、V′分别代表轧制前后轧件的体积,则V=V′另H、B、L和hbl分别代表轧件轧制前后轧件的高度、宽度与长度,则有V=HBL;V′=hblHBL=hbl上面公式是体积不变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利用他可以计算定轧制后轧件的尺寸,根据产品的断面面积和定尺长度,选择合理的坯料尺寸。

实际上,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其体积总有一些变化,这是由于:(1)在轧制过程中,金属内部的缩孔、气泡和疏松被焊合,密度提高,因而改变了金属体积。

这就是说除内部有大量存在气泡的沸腾钢锭(或有缩孔及疏松的镇静钢锭、连铸坯)的加工前期外,热加工时,金属的体积是不变的。

(2)在热轧过程中金属因温度变化而发生相变以及冷轧过程中金属组织结构被破坏,也会引起金属体积的变化,不过这种变化都极为微小。

例如,冷加工时金属的比重约减少0.1~0.2%。

不过这些在体积上引起的变化是微不足道的,况且经过再结晶退火后其比重仍然恢复到原有的数值。

2二、塑性变形的最小阻力定律1、叙述:最小阻力定律是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时,其质点有向各个方向移动的可能性时,则各质点将沿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

2、最小阻力定律的应用2.确定金属流动的方向。

(1)利用最小阻力定律分析小辊径轧制的特点。

如图2-3图3-3 轧辊直径对宽展的影响在压下量相同的条件下,对于不同辊径的轧制,其变形区接触弧长度是不相同的,小辊径的接触弧较大辊径小,因此,在延伸方向上产生的摩擦阻力较小,根据最小阻力定律可知,金属质点向延伸方向流动的多,向宽度方向流动的少,故用小辊径轧出的轧件长度较长,而宽度较小。

(2)为什么在轧制生产中,延伸总是大于宽展?首先,在轧制时,变形区长度一般总是小于轧件的宽度,根据最小阻力定律得,金属质点沿纵向流动的比沿横向流动的多,使延伸量大于宽展量;其次,由于轧辊为圆柱体,沿轧制方向是圆弧的,而横向为直线型的平面,必然产生有利于延伸变形的水平分力,它使纵向摩擦阻力减少,即增大延伸,所以,即使变形区长度与轧件宽度相等时,延伸与宽展的量也并不相等,延伸总是大于宽展第五节金属塑性变形的表示方法轧制过程中金属产生塑性变形,其结果使轧件厚度减小称为压缩;宽度增加称为宽展;长度增加称为延伸。

为表示以上三种变形的程度,另H、B、L和h、b、l分别为轧制前后轧件的厚度、宽度和长度。

一、绝对变形量绝对压下量,简称压下量hHh-=∆绝对宽展量,简称宽展Bbb-=∆绝对延伸量Lll-=∆上述绝对变形量这种表示方法不能正确地反映出物体的变形程度二、相对变形量相对变形量是以三个方向的绝对变形量与其各自的相应线尺寸的比值表示的变形量。

即:相对压下量%100 1⨯∆=Hh相对宽展量%100 2⨯∆=Bb相对延伸量%100 3⨯∆=Ll上述相对变形量以相对压下量使用较为广泛。

三、变形系数变形系数是另一种表示相对变形的方法,是以轧制前后(或轧制后与轧制前)相应的线尺寸的比值表示,即:压下系数 h H =η 宽展系数 B b=ω延伸系数L l=μ 上述变形系数反映了金属变形前后尺寸变化的倍数关系,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延伸系数。

依据体积不变定律,延伸系数又可以用以下式表示:Fn F hb HB L l 0===μ式中FF 分别表示轧制前后轧件的断面积。

轧件总的变形程度常用压缩比来表示,压缩比就使轧前轧后轧件断面积之比。

用较大的压缩比轧制,才能充分破碎钢件的铸造组织,使钢材组织致密,改善其性能。

第六节 轧制过程的三阶段轧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咬入阶段、稳定轧制阶段和甩出阶段。

一 咬入阶段咬入阶段是轧件前端与轧辊接触的瞬间起到前端达到变形区的出口断面(轧辊中心连线)称为咬入阶段。

如图(7-3)所示。

在此阶段的某一瞬间有如下特点:(1)轧件的前端在变形区有三个自由端(面),仅后面有不参与变形的外端(或称刚端)。

(2)变形区的长度由零连续地增加到最大值,即增加到hR l ∆=图 轧制时的咬入阶段(3)变形区内的合力作用点、力矩皆不断的变化。

(4)轧件对轧辊的压力P 由零值逐渐增加到该轧制条件下的最大值。

(5)变形区内各断面的应力状态不断变化。

二 稳定轧制阶段从轧件前端离开轧辊轴心连线开始,到轧件后端进入变形区入口断面止,这一阶段称为稳定轧制阶段。

变形区的大小、轧件与轧辊的接触面积,金属对轧辊的压力,变形区内各处的应力状态等都是均恒的,这就是此阶段的特点。

三 甩出阶段从轧件后端进入入口断面时起到轧件完全通过辊缝(轧辊轴心连线),称为甩出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类似于第一阶段,即(1)轧件的后端在变形区内有三个自由端(面),仅前面有刚端存在。

(2)变形区的长度由最大变到最小——零。

(3)变形区内的合力作用点、力矩皆不断地变化。

(4)轧件对轧辊的压力由最大变到零。

(5)变形区内断面的应力状态不断地变化。

第七节 建立连轧的基本原则连续轧制简称连轧,它是一根轧件同时在几架顺序排列的轧机中进行轧制。

建立连轧必须遵守轧件在各架轧机中金属秒流量相等的原则。

连轧的变形条件保证连轧过程秒流量相等原则,表示金属秒流量相等的公式为:n n n v h b v h b v h b ==222111式中1b 、n b b 2——第1、第2至第n 架轧机轧后轧件的宽度。

1h 、2h n h ——第1、第2至第n 架轧机轧后轧件的厚度。

1v 、n v v 2——第1、第2至第n 架轧机轧后轧件出口速度。

令1D 、n D D 2;1N 、n D D 2;1F 、n F F 2顺序代表第1、第2至第n 架轧机的轧辊直径、轧辊每分钟转速和轧件出口断面积。

而:60DN v π=;bh F =则金属秒流量相等的方程式又可以表示为:n F N D F N D F === 222111n n N D =C常数C 称为连轧常数。

实现连轧必须满足上市要求,否则会出现拉钢和堆钢现象。

因此连轧生产必须根据各架轧件的不同断面来改变轧辊的转速或辊径,以保持各机架的金属秒流量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