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玄宗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代:李隆基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译文尊敬的孔老夫子,你一生劳碌奔波,周游列国,究竟想要做成什么呢?如今这地方还是鄹县的城邑,你终被安葬在了出生的土地,然而你的旧宅曾被后人毁坏,改建为鲁王宫。
在你生活的当时,凤鸟不至,你叹息命运不好;麒麟出现,你又忧伤哀怨,感叹世乱道穷。
你一生不如意,看今日你端坐在堂前两楹间,接受后人的顶礼祭奠,正如同你生前梦境中所见的一样,想必你也该稍感慰藉了吧。
注释鲁:今山东曲阜,为春秋时鲁国都城。
夫子:这里是对孔子的敬称。
何为者:犹“何为乎”。
者:无义。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形容孔子四方奔走,无处安身。
《论语·宪问》:“丘何为是栖栖者欤?”鄹: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
孔子父叔梁纥为鄹邑大夫,孔子出生于此,后迁曲阜。
鄹氏邑:鄹人的城邑。
“宅即”句:相传汉鲁共(恭)王刘余(景帝子)曾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及升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敢坏。
“叹凤”句:《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说凤至象征圣人出而受瑞,今凤凰既不至,故孔子遂有身不能亲见圣之叹。
否(pǐ):不通畅,不幸。
身否:身不逢时之意。
“伤麟”句:麟,瑞兽,象征太平盛世。
相传孔子见人捕获了麟,曾大为悲痛地说:麟出而死,我的愿望无法实现了。
见《公羊传·哀公十四年》:“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
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
’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今看”句:《礼记·檀弓上》,记孔子曾语子贡云:“予畴昔之夜,坐奠于两楹之间。
……予殆将死也。
”两楹奠:指人死后灵柩停放于两楹之间,喻祭祀的庄严隆重。
两楹:指殿堂的中间。
古诗经邹·夫子何为者翻译赏析
古诗经邹·夫子何为者翻译赏析
《经邹·夫子何为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隆基。
其古诗全文如下: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注释】1、无【解说】孔老夫子一身奔波,究竟有何所求?忙忙碌碌周游列国,疾恶鄙陋世俗。
先圣诞生于邹氏邑,后来迁居曲阜;这宅院鲁王原想毁它,而扩建宫府。
孔子曾经叹息:凤凰不至生不逢时;见麒麟他伤心哭说,我已穷途末路!而今到此,瞻仰两楹间对他的祭奠;与他当年梦见坐享其间,并无不殊。
【鉴赏】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玄宗亲祭孔子而作此诗。
诗意在“感叹”孔子的际遇。
孔子一生生活复杂坎坷,诗只选择他的栖遑不遇的一面,简单几言,就概括了孔子一生的大事。
首两句是叹惜,三、四句是叹美,五、六句是再叹惜,后两句再叹美。
处处用典,句句切题,整齐有序,一丝不乱。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唐诗赏析-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原文译文评析
在你生活的当时,凤鸟不至,你叹息命运不好;麒麟出现,你又忧伤哀怨,感叹世乱道穷。
你一生不如意,看今日你端坐在堂前两楹间,接受后人的顶礼祭奠,正如同你生前梦境中所见的一样,想必你也该稍感慰藉了吧。
注释
鲁:今山东曲阜,为春秋时鲁国都城。
颔联承接上句,依旧是引用典故,赞叹了孔子的旧居,孔安国《尚书序》载:“鲁恭王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升堂闻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丝竹之声,乃不坏宅。”写帝王诸侯想要扩建宫殿,也不敢妄动孔子的故居。表明孔子的功绩即便贵为王侯也望尘莫及,旨在高度评价孔子的尊崇地位。这里诗人借用此典故以孔子的旧邑故居因为其主人的威望,得以保存至今日,意在侧面说明孔子受后世万民的敬仰,故居尚且如此,何况孔子本人。含蓄、婉转地表达了自己对孔子的敬重之情。同时,在这里,诗人委婉地把帝王举止和孔子功绩结合起来,暗示读者自己也希望入孔子般,承载万民兴衰于双肩。
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原文|译文|评析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此诗嗟叹了孔子复杂坎坷、栖遑不遇的一生,对孔子生前的际遇深表同情,对他寄予了深深的悼念。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唐代:李隆基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译文
尊敬的孔老夫子,你一生劳碌奔波,周游列国,究竟想要做成什么呢?
此诗意在“感叹”孔子的际遇。全诗以疑问入笔,表现出作者于孔子神像前谦恭行礼,心中感慨万千,口内喃喃自语的情状。作者着笔于“叹”“嗟”“伤”“怨”,写出了对己对孔子虽“叹”实“赞”之情,立意集于以“叹”代“赞”,既表达了自己对孔子一生郁郁不得志的叹息之情,又赞扬了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超凡脱俗的用世精神,发人深省。
唐诗赏析-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原文译文鉴赏
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原文|译文|鉴赏'《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公元725年亲祭孔子时所作的一首诗。
此诗嗟叹了孔子复杂坎坷、栖遑不遇的一生,对孔子生前的际遇深表同情,对他寄予了深深的悼念。
全诗命意严正,构思精巧,语言朴实,风格沉郁。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译文尊敬的孔老夫子,你一生劳碌奔波,周游列国,究竟想要做成什么呢?如今这地方还是鄹县的城邑,你终被安葬在了出生的土地,然而你的旧宅曾被后人毁坏,改建为鲁王宫。
在你生活的当时,凤鸟不至,你叹息命运不好;麒麟出现,你又忧伤哀怨,感叹世乱道穷。
你一生不如意,看今日你端坐在堂前两楹间,接受后人的顶礼祭奠,正如同你生前梦境中所见的一样,想必你也该稍感慰藉了吧。
注释⑴鲁:今山东曲阜,为春秋时鲁国都城。
⑵夫子:这里是对孔子的敬称。
何为者:犹“何为乎”。
者:无义。
⑶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形容孔子四方奔走,无处安身。
《论语·宪问》:“丘何为是栖栖者欤?”⑷鄹: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
孔子父叔梁纥为鄹邑大夫,孔子出生于此,后迁曲阜。
鄹氏邑:鄹人的城邑。
⑸“宅即”句:相传汉鲁共(恭)王刘余(景帝子)曾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及升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敢坏。
⑹“叹凤”句:《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说凤至象征圣人出而受瑞,今凤凰既不至,故孔子遂有身不能亲见圣之叹。
否(pǐ):不通畅,不幸。
身否:身不逢时之意。
⑺“伤麟”句:麟,瑞兽,象征太平盛世。
相传孔子见人捕获了麟,曾大为悲痛地说:麟出而死,我的愿望无法实现了。
见《公羊传·哀公十四年》:“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
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
’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⑻“今看”句:《礼记·檀弓上》,记孔子曾语子贡云:“予畴昔之夜,坐奠于两楹之间。
经鲁祭孔子而探之原文翻译及赏析
经鲁祭孔子而探之原文翻译及赏析经鲁祭孔子而探之原文翻译及赏析经鲁祭孔子而探之原文: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李隆基〔唐代〕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经鲁祭孔子而探之拼音解读:fū zǐ hé wéi zhě,xī xī yī dài zhōng 。
dì yóu zōu shì yì,zhái jí lǔ wáng gōng 。
tàn fèng pǐ jiē shēn,shāng lín yuàn dào qióng 。
jīn kàn liǎng yíng diàn,dāng yǔ mèng shí tóng 。
相关翻译夫子您究竟为了什么,周游列国,忙碌不休?这故居原是鄹人的城邑,鲁恭王也曾在此将宫殿翻。
修。
凤鸟不飞来,您感慨命运闭塞;麒麟遭捕获,您悲叹宏愿难酬。
今日两楹之间庄产致蔡,您梦中的`情境却应验在身后。
相关赏析唐开元二十三年( 735 ),玄宗到孔子宅祭奠而作此诗。
孔子生,复杂坎坷,这首诗从“叹之”立意,写孔子凄惶不遇的一面。
首两句发出问语,孔夫子为了什么而一-生忙忙碌碌的呢?三、四句是写经过鲁地孔子故宅,五、六句是叹孔子凄惶不遇,末尾两句写对孔子的祭奠,赞美孔子。
全诗运用了系列孔子的典故和(论语》语意,叹息孔子生平的不遇,却也从中见出孔子毕生“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使命感和献身于理想信念的精神。
句句是“叹",更句句称颂叹美。
诗句处处切题,章法整齐有序,格调雄健有力。
作者介绍李隆基李隆基(685-762),唐朝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
公元712年9月8日至公元756年8月12日在位。
庙号“玄宗”。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代:李隆基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译文尊敬的孔老夫子,你一生劳碌奔波,周游列国,究竟想要做成什么呢?如今这地方还是鄹县的城邑,你终被安葬在了出生的土地,然而你的旧宅曾被后人毁坏,改建为鲁王宫。
在你生活的当时,凤鸟不至,你叹息命运不好;麒麟出现,你又忧伤哀怨,感叹世乱道穷。
你一生不如意,看今日你端坐在堂前两楹间,接受后人的顶礼祭奠,正如同你生前梦境中所见的一样,想必你也该稍感慰藉了吧。
注释鲁:今山东曲阜,为春秋时鲁国都城。
夫子:这里是对孔子的敬称。
何为者:犹“何为乎”。
者:无义。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形容孔子四方奔走,无处安身。
《论语·宪问》:“丘何为是栖栖者欤?”鄹: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
孔子父叔梁纥为鄹邑大夫,孔子出生于此,后迁曲阜。
鄹氏邑:鄹人的城邑。
“宅即”句:相传汉鲁共(恭)王刘余(景帝子)曾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及升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敢坏。
“叹凤”句:《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说凤至象征圣人出而受瑞,今凤凰既不至,故孔子遂有身不能亲见圣之叹。
否(pǐ):不通畅,不幸。
身否:身不逢时之意。
“伤麟”句:麟,瑞兽,象征太平盛世。
相传孔子见人捕获了麟,曾大为悲痛地说:麟出而死,我的愿望无法实现了。
见《公羊传·哀公十四年》:“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
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
’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今看”句:《礼记·檀弓上》,记孔子曾语子贡云:“予畴昔之夜,坐奠于两楹之间。
……予殆将死也。
”两楹奠:指人死后灵柩停放于两楹之间,喻祭祀的庄严隆重。
两楹:指殿堂的中间。
赏析唐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赏析唐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是唐玄宗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唐玄宗是唐朝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期间,重视文化教育,尊崇儒家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孔子的祭拜和对孔子思想的赞美,表达了唐玄宗对儒家文化的尊崇和对国家繁荣的期许。
首联:“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诗人在经过邹鲁之地时,祭拜孔子,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邹鲁是孔子的故乡,这里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颔联:“德配天地,道贯古今”,诗人赞美孔子的道德品质与天地相匹配,他的思想贯穿古今,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颈联:“礼乐教化,人伦之本”,诗人强调孔子的礼乐教化对于维护人伦关系的重要性,认为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尾联:“有教无类,诲人不倦”,诗人称赞孔子的教育理念,认为他有教无类,诲人不倦,这种教育精神值得后世
学习和传承。
整首诗通过对孔子的祭拜和对其思想的赞美,展示了唐玄宗对儒家文化的尊崇和对国家繁荣的期许。
唐玄宗作为一个皇帝,能够如此重视文化教育,这对于唐朝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赏析 鉴赏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赏析鉴赏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Certainly! Here's a structured Chinese demonstration article based on the topic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赏析鉴赏":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赏析鉴赏。
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玄宗(公元685年-762年在位)是唐朝第八位皇帝,他是一位有识之君,乃是位兼修辞孔子之德的君主。
在他的统治下,大唐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文化昌盛,为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之一。
在他的统治中,有一件事情尤为引人注目,那就是他亲自給孔子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
唐玄宗二十五年(公元742年),他尊孔子为至圣先师,并且下令修建尊圣台,邹鲁改为岱山,以示崇敬。
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唐玄宗对孔子的崇敬,也反映了他推崇儒学的心愿。
当然,唐玄宗举办祭孔大典,并非仅仅是对孔子个人的崇敬,更是对礼乐、人伦之道的崇尚和推崇。
在唐玄宗的统治下,儒学成为了国家的正统思想,儒家的思想被奉为国家治理的基石,成为帝国统一的意识形态。
为了典礼的举行,唐玄宗亲自上书,派遣大臣前往邹鲁,进行大规模筹备。
他要求恢复春秋鲁国的仪式和禁忌,还要求在各地设立孔庙,普及经义学问。
此举不仅表达了对孔子的尊重,更是加以表示对于儒学的重视。
庐墓之上,成就孔子典礼。
在庄严的典礼中,唐玄宗亲自执笔,题写神柱,志尊敬孔子,弘扬儒学。
祭孔仪式中,唐玄宗带领文武百官三鞠躬,向孔子表示敬意,表达了对儒学教义的高度评价。
此次祭祀孔子的仪式还包括舞蹈乐曲,皇家宴席,诗词赋,以及鸿胪寺的祭品厨师。
整个仪式以庄敬为主,充分展示了唐玄宗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而唐玄宗的隆重祭孔仪式,也成为后世效仿的榜样,并且对于后来的历史影响深远。
从唐朝开始,每逢孔子的诞辰和忌日,举行祭孔大典的风俗开始广泛传播,不仅在中国,还在东亚各国,如日本、韩国等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儒学社群中延续至今。
在历史长河中,每当我们回顾孔子的历史地位,唐玄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祭孔大典,不仅表达了对孔子个人的尊崇,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唐玄宗不仅仅是一位崇尚儒学的君主,更是一位通达经史的才子。
他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典籍,精通音律,能作诗文。
在他治国的时候,他秉持着孔子的教诲,崇尚仁义道德,注重学问的推广。
唐诗之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诗之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玄宗,也称唐明皇,是唐朝的第八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国力强盛,国内经济繁荣,文化达到了巅峰。
唐玄宗本人也是一个具有文学才华的皇帝,他的诗歌作品很有影响力,被后人誉为唐代“诗仙”。
唐玄宗的《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是他在唐朝之中较为知名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他的思想和人生态度。
诗歌全文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司空图襄陵生曾勇,十五学书样。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诗成泣别,马嵬坡下泥土中。
更无明月共佳人,飞莲不自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包括了唐玄宗对先贤、对人生、对历史、对自然的种种感慨和思考。
诗歌解读毛笔运笔唐玄宗的这首诗,使用了“律诗”的形式,全文共八句,每句五言,其中两句“绝句”,四句“律诗”。
这种结构紧凑的诗歌形式,显得十分凝重和悲壮。
意境描写诗中的“襄陵”和“马嵬坡”都是历史上知名的地名。
襄陵是孔子的陵墓所在地,唐玄宗经过“邹鲁祭孔子”的仪式之后,对于孔子和儒学的思想传承,心怀崇敬和敬仰之情,抒发了缅怀之情。
“马嵬坡”则是唐玄宗被安史之乱逼迫迁都到蜀地的路上,突遇胡怨的玄奘禅师在此执行改换贴身法衣的仪式,从而想起了往事,在这个疲弱不堪的夜晚,唐玄宗流下感伤的的泪水。
诗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和“铁马秋风大散关”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出唐玄宗的身处位置,但这两句诗却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两句诗一人跌宕起伏的表现极为强烈。
前者有着“楼船”、“夜雪”、“瓜洲渡”三个富有诗意的元素,有着美的景观的形象描写;后者却是以“铁马”、“秋风”、“大散关”为元素,其意境跟前两句诗完全不同,大气磅礴、豪迈激昂。
情感体现下面是唐玄宗这首诗的感性解读:这首诗表达了唐玄宗内心的种种感慨和情感,他对大唐盛世的心悸,对先贤的崇敬,对历史的回忆,对自然的欣赏,都倾注在了这首诗中。
他没有遗忘过去,同样也没有停滞在过去,他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审视和把握当下。
讽刺儒生诗《嘲鲁儒》原文翻译及赏析
讽刺儒生诗《嘲鲁儒》原文翻译及赏析讽刺儒生诗《嘲鲁儒》原文翻译及赏析《嘲鲁儒》古诗全文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嘲鲁儒》古诗赏析太白一生与儒生、释徒、道士等都有交往,一方面受其浸染,吸取有益的营养;另一方面又克服弊端,扬弃落后、繁琐的部分,形成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对于儒学,他尊敬孔子,自称"小儒',希望"再复鲁道',却又不时持嘲笑和批判的态度,"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行行且游猎篇》)。
此篇以鲁儒为讽刺对象,写于开元末诗人移居东鲁之后,观点最有代表性。
全诗五言十四句,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批判鲁儒死守章句,不切世用,是典型的书呆子。
唐代虽说是开放性的社会,但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
唐太宗鉴于东汉以来儒学师说多门的情况,令孔颖达撰《五经正义》,颜师古定《五经定本》(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使儒学定于一统,作为官书颁行天下。
科举明经必读《五经》,进士科也离不开《五经》,这样就造成了"四方儒士,多抱负经典'(《旧唐书儒学传》)的局面。
死守经注,白首穷经,造成了新的思想束缚。
诗人对此不满,借鲁儒而发之。
另外,他寓家瑕丘(即兖州),与孔子故里曲阜仅距数十里之隔,这里的儒生他大约见过不少,感触可能特深。
他们因守旧训,脱离实际最为严重,所谓"经济策',是指经时济世的方略,亦即治理天下的具体办法。
茫然坠烟雾,即茫然不知,如入烟云雾障不辨东西南北。
接着四句为第二层,描写他们形象的迂腐可笑,不合时宜。
足上穿的是仿制汉代的带有文饰的远游履,头上戴的是仿制汉代的形高而方的方山冠,顺着直道缓缓地踱步,还没等人走开,那宽大的衣袖早就扇起了蒙蒙尘土。
关于祭祀孔子的诗歌
关于祭祀孔子的诗歌
答案:【唐】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夏,游览兖州瑕丘县(今山东兖州)的阙里孔子庙后所作,热情赞颂了孔子的学说,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孔子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孔子的敬仰和赞叹。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而他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栖栖一代中”,没有安定的时候,总是在四处奔走,宣扬自己的思想。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这两句诗描绘了孔子故居的地理位置和环境。
“鄹氏邑”是孔子的故乡,“鲁王宫”则是孔子故居所在地。
诗人通过对地点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孔子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
孔子一生遭遇的感叹。
孔子曾感叹自己的命运不济,也曾感慨自己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些情感都在杜甫的这首诗中得到了表达。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孔子的怀念和追思。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在他的故居建立了“两楹奠”,作为对他的纪念。
杜甫在游览时,感受到了孔子的精神力量,认为自己与孔子有着相同的理想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孔子故居的地理环境和人生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孔子的敬仰和爱戴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和追求。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作文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注解1、栖栖:忙碌不安,指孔子周游列国。
2、庖: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
孔子父叔梁纥为庖邑大夫,孔子出生于此,后迁曲阜。
庖氏邑,庖人地。
3、宅即句:相传汉鲁共(恭)王刘余(景帝子)曾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及升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敢坏。
4、叹凤句:《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说凤至象征圣人出而受瑞,今凤凰既不至,故孔子遂有身不能亲见圣之叹。
否,不通畅。
5、今看两句:《礼记·檀弓上》,记孔子曾语子贡云:予畴昔之夜,坐奠于两楹之间。
……予殆将死也。
殷制,人死后,灵柩停于两楹之间,孔子为殷人之后,故从梦境中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两楹奠喻祭祀的庄严隆重。
两楹:指殿堂的中间。
楹:堂前直柱。
奠:致祭。
译文孔老夫子一身奔波,究竟有何所求?忙忙碌碌周游列国,疾恶鄙陋世俗,先圣诞生于邹氏邑,后来迁居曲阜;这宅院鲁王原想毁它,而扩建宫府。
孔子曾经叹息:凤凰不至生不逢时;见麒麟他伤心哭说,我已穷途末路!而今到此,瞻仰两楹间对他的祭奠;与他当年梦见坐享其间,并无不殊。
赏析鐀鐀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玄宗亲祭孔子而作此诗。
诗意在感叹孔子的际遇。
孔子一生生活复杂坎坷,诗只选择他的栖遑不遇的一面,简单几言,就概括了孔子生活复杂坎坷,诗只选择他的栖遑不遇的一面,简单几言,就概括了孔子一生的大事。
首两句是叹惜,三、四句是叹美,五、六句是再叹惜,后两句再叹美。
处处用典,句句切题,整齐有序,一丝不乱。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史记·儒林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篇⽂⾔⽂,收录于《史记》中。
该篇⽂章记叙西汉前期多位五经儒学⼤师的事迹,并附带⾔及⼤师们的传承弟⼦数⼗⼈,主要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儒学兴盛的局⾯。
下⾯是⽆忧考分享的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史记·儒林列传》原⽂ 作者:司马迁 太史公⽈:余读功令,⾄於⼴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叹也。
⽈:嗟乎!夫周室衰⽽关雎作,幽厉微⽽礼乐坏,诸侯恣⾏,政由彊国。
故孔⼦闵王路废⽽邪道兴,於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
適齐闻韶,三⽉不知⾁味。
⾃卫返鲁,然後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世以混浊莫能⽤,是以仲尼⼲七⼗馀君⽆所遇,⽈“苟有⽤我者,期⽉⽽已矣”。
西狩获麟,⽈“吾道穷矣”。
故因史记作春秋,以当王法,其辞微⽽指博,後世学者多录焉。
⾃孔⼦卒後,七⼗⼦之徒散游诸侯,⼤者为师傅卿相,⼩者友教⼠⼤夫,或隐⽽不见。
故⼦路居卫,⼦张居陈,澹台⼦⽻居楚,⼦夏居西河,⼦贡终於齐。
如⽥⼦⽅、段⼲⽊、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於⼦夏之伦,为王者师。
是时独魏⽂侯好学。
後陵迟以⾄于始皇,天下并争於战国,懦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
於威、宣之际,孟⼦、荀卿之列,咸遵夫⼦之业⽽润⾊之,以学显於当世。
及⾄秦之季世,焚诗书,阬术⼠,六 从此缺焉。
陈涉也,⽽鲁诸儒持孔⽒之礼器往归陈王。
於是孔甲为陈涉博⼠,卒与涉俱死。
陈涉起匹夫,驱⽡合適戍,旬⽉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微浅,然⽽缙绅先⽣之徒负孔⼦礼器往委质为⾂者,何也?以秦焚其业,积怨⽽发愤于陈王也。
及⾼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不绝,岂⾮圣⼈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故孔⼦在陈,⽈“归与归与!吾党之⼩⼦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夫齐鲁之间於⽂学,⾃古以来,其天性也。
故汉兴,然後诸儒始得脩其经 ,讲习⼤射乡饮之礼。
叔孙通作汉礼仪,因为太常,诸⽣弟⼦共定者,咸为选⾸,於是喟然叹兴於学。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译文及注释】孔老夫子一身奔波,究竟有何所求?忙忙碌碌周游列国,疾恶鄙陋世俗,先圣诞生于邹氏邑,后来迁居曲阜;这宅院鲁王原想毁它,而扩建宫府。
孔子曾经叹息:凤凰不至生不逢时;见麒麟他伤心哭说,我已穷途末路!而今到此,瞻仰两楹间对他的祭奠;与他当年梦见坐享其间,并无不殊。
1、栖栖:忙碌不安,指孔子周游列国。
2、鄹: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
孔子父叔梁纥为鄹邑大夫,孔子出生于此,后迁曲阜。
鄹氏邑,鄹人地。
3、宅即句:相传汉鲁共(恭)王刘余(景帝子)曾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及升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敢坏。
4、叹凤句:《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说凤至象征圣人出而受瑞,今凤凰既不至,故孔子遂有身不能亲见圣之叹。
否,不通畅。
5、今看两句:《礼记·檀弓上》,记孔子曾语子贡云:“予畴昔之夜,坐奠于两楹之间。
予殆将死也。
”殷制,人死后,灵柩停于两楹之间,孔子为殷人之后,故从梦境中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两楹奠喻祭祀的庄严隆重。
两楹:指殿堂的中间。
楹:堂前直柱。
奠:致祭。
【赏析】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玄宗亲祭孔子而作此诗。
诗意在“感叹”孔子的际遇。
孔子一生生活复杂坎坷,诗只选择他的栖遑不遇的一面,简单几言,就概括了孔子生活复杂坎坷,诗只选择他的’栖遑不遇的一面,简单几言,就概括了孔子一生的大事。
首两句是叹惜,三、四句是叹美,五、六句是再叹惜,后两句再叹美。
处处用典,句句切题,整齐有序,一丝不乱。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李隆基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李隆基唐诗注释翻译赏析诗的首联“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以疑问的语气写出了作者对孔子一生的思考和感慨。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孔子的一生却充满了坎坷和磨难,他四处奔走,推销自己的思想,却始终未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和重用。
作者通过对孔子的发问,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和同情。
颔联“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通过对孔子出生地和故居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孔子的伟大和崇高。
孔子的出生地鄹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孕育了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的故居鲁王宫,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保存着孔子的气息和风范。
这两句诗通过对孔子出生地和故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孔子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颈联“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是对孔子一生遭遇的深刻感慨。
孔子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于是他四处奔走,希望能够改变这个社会。
然而,他的努力却遭到了挫折和失败,他被人们误解和排斥,甚至被囚禁在陈蔡之间。
这两句诗通过对孔子遭遇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孔子的同情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尾联“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是对孔子一生的总结和评价。
作者通过对孔子祭祀仪式的描写,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同时,作者也希望孔子的思想和学说能够得到传承和发扬,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两句诗通过对孔子祭祀仪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孔子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自信。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是一首充满感情和思考的诗歌,它通过对孔子一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孔子的敬仰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很高,它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诗文《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赏析
古诗文《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赏析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朝:李隆基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译文及注释【译文孔老夫子一生奔波,究竟有何所求?忙忙碌碌周游列国,疾恶鄙陋世俗,先圣诞生于邹氏邑,后来迁居曲阜;这宅院鲁王原想毁它,而扩建宫府。
孔子曾经叹息:凤凰不至生不逢时;见麒麟他伤心哭说,我已穷途末路!而今到此,瞻仰两楹间对他的祭奠;与他当年梦见坐享其间,并无不殊。
】【韵译孔老夫子一身奔波,究竟有何所求?忙忙碌碌周游列国,疾恶鄙陋世俗。
先圣诞生于邹氏邑,后来迁居曲阜;这宅院鲁王原想毁它,而扩建宫府。
孔子曾经叹息:凤凰不至生不逢时;见麒麟他伤心哭说,我已穷途末路!而今到此,瞻仰两楹间对他的祭奠;与他当年梦见坐享其间,并无不殊。
】【注释(1)经鲁祭孔子: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到泰山祭天,途经孔子宅,派出使者祭孔子墓。
鲁,今山东曲阜,为春秋时鲁国都城。
(2)何为者,犹“何为乎”。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形容孔子四方奔走,无处安身。
《论语·宪问》:“丘何为是栖栖者欤?”(3)鄹,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
孔子父叔梁纥为鄹邑大夫,孔子出生于此,后迁曲阜。
鄹氏邑,鄹人地。
(4)宅即句:相传汉鲁共(恭)王刘余(景帝子)曾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及升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敢坏。
(5)叹凤句:《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说凤至象征圣人出而受瑞,今凤凰既不至,故孔子遂有身不能亲见圣之叹。
否,不通畅,不幸。
身否,身不逢时之意。
(6)伤麟句:麟,瑞兽,象征太平盛世。
相传孔子见人捕获了麟,曾大为悲痛地说:麟出而死,我的愿望无法实现了。
见《公羊传·哀公十四年》:“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
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
’】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7)今看两句:《礼记·檀弓上》,记孔子曾语子贡云:“予畴昔之夜,坐奠于两楹之间。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130--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130--经鲁祭孔子而叹之转:毕宝魁的博客唐玄宗唐玄宗(685—762),即李隆基,谥号明,亦称唐明皇。
睿宗第三子,因诛韦后有功,立为太子。
先天元年(712)继位,在位45年。
前期励精图治,先后用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为相,形成“开元之治”。
后期贪图享受,骄奢淫逸,溺爱杨贵妃。
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实掌权柄,国事日非,导致“安史之乱”爆发。
其子李亨(肃亲)继位,尊为太上皇,后抑郁而死。
玄宗多才多艺,识音律,能自度新曲,善书法.工诗擅文。
在唐代诸帝中,文艺才能最好。
《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130--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唐玄宗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译文】孔老夫子是怎样一个人?他在忙忙碌碌四方奔走中度过一生。
这里的地界仍然是孔子生活过的鄹氏邑镇,孔府当年曾是汉景帝之子刘馀的王宫。
孔子曾叹息凰鸟不至而伤感生不逢时,因西狩获麟而幽怨自己的政治主张难以实行。
老夫子真是知天识命的圣人.如今人们都在两楹之间对他进行祭奠,他所受到的礼遇与他当年的梦境完全相同,仅此一点便足以令人无比钦敬。
【注释】[夫子]对孔子的尊称。
[栖栖]《论语·宪问》:“丘何为是栖牺者与?”栖栖,忙碌不安貌。
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 [鄹]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曲阜东南,即孔府所处之地。
[鲁王宫]鲁王,汉景帝子刘馀,初为淮阳王,后徙为鲁王。
孔安国《尚书序》:“鲁恭王坏孔子宅,以广其居,升堂闻金石丝竹之声,乃不坏宅。
” [叹凤]《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此句谓孔子自伤生不逢时。
[伤麟]指孔子晚年闻获麟而自伤。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
……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
”又《孔丛子》载:“夫子泣曰;麟也,麟出而死.吾道穷矣!”歌云:“唐虞世号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两楹奠]后人在两个楹柱之间祭奠。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原文及翻译
一、《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原文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二、《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原文翻译尊敬的孔老夫子,你一生劳碌奔波,周游列国,究竟想要做成什么呢?如今这地方还是鄹县的城邑,你终被安葬在了出生的土地,然而你的旧宅曾被后人毁坏,改建为鲁王宫。
在你生活的当时,凤鸟不至,你叹息命运不好;麒麟出现,你又忧伤哀怨,感叹世乱道穷。
你一生不如意,看今日你端坐在堂前两楹间,接受后人的顶礼祭奠,正如同你生前梦境中所见的一样,想必你也该稍感慰藉了吧。
三、《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作者介绍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
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
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
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
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玄宗|注释|翻译|赏析|讲解【作品简介】《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由唐玄宗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唐开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亲祭孔子而作此诗。
诗意在“感叹”孔子的际遇。
孔子一生生活复杂坎坷,诗只选择他的栖遑不遇的一面,简单几言,就概括了孔子生活复杂坎坷。
首两句是叹惜,三、四句是叹美,五、六句是再叹惜,后两句再叹美。
处处用典,句句切题,整齐有序,一丝不乱。
诗人是帝王,曾经治理出开元盛世,所以作诗取意自然高人一筹。
全诗命意构思,严正得体。
沈德潜说:“孔子之道,从何处赞叹?故只就不遇立言,此即运意高处。
”纪昀说:“只以唱叹取神最妙。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作者:唐玄宗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注解】(1)经鲁祭孔子: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到泰山祭天,途经孔子宅,派出使者祭孔子墓。
鲁,今山东曲阜,为春秋时鲁国都城。
(2)何为者,犹“何为乎”。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形容孔子四方奔走,无处安身。
《论语;宪问》:“丘何为是栖栖者欤?”(3)鄹,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
孔子父叔梁纥为鄹邑大夫,孔子出生于此,后迁曲阜。
鄹氏邑,鄹人地。
(4)宅即句:相传汉鲁共(恭)王刘余(景帝子)曾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及升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敢坏。
(5)叹凤句:《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说凤至象征圣人出而受瑞,今凤凰既不至,故孔子遂有身不能亲见圣之叹。
否,不通畅,不幸。
身否,身不逢时之意。
(6)伤麟句:麟,瑞兽,象征太平盛世。
相传孔子见人捕获了麟,曾大为悲痛地说:麟出而死,我的愿望无法实现了。
见《公羊传;哀公十四年》:“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
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
’ 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 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7)今看两句:《礼记;檀弓上》,记孔子曾语子贡云:“予畴昔之夜,坐奠于两楹之间。
……予殆将死也。
”殷制,人死后,灵柩停于两楹之间,孔子为殷人之后,故从梦境中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两楹奠喻祭祀的庄严隆重。
两楹:指殿堂的中间。
楹:堂前直柱。
奠:致祭。
整句大意为:孔子说他曾经夜梦自己坐于两柱之间受人祭奠,他的梦于今天实现了。
【翻译】是鄹人的城邑,鲁恭王也曾在此将宫殿翻修。
凤鸟不飞来,您感慨过命运闭塞;麒麟遭捕获,您悲叹过雄愿难酬。
今日两楹之间庄严致祭,您梦中的情景却应验在身后。
【韵译】孔老夫子一身奔波,究竟有何所求?忙忙碌碌周游列国,疾恶鄙陋世俗。
先圣诞生于邹氏邑,后来迁居曲阜;这宅院鲁王原想毁它,而扩建宫府。
孔子曾经叹息:凤凰不至生不逢时;见麒麟他伤心哭说,我已穷途末路!而今到此,瞻仰两楹间对他的祭奠;与他当年梦见坐享其间,并无不殊。
【评析】这首诗是李隆基尚为太子时所作。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作为太子的他到泰山行封禅大礼,封禅之后,赴曲阜,拜孔庙,有感而发,遂写了这首诗,以此表白自己勤政治国的志向。
开元二十七(公元739年),即位后的唐玄宗封谥孔子为文宣王,并塑其弟子“十哲”坐像,配祭于孔庙,尊孔崇儒。
这一诗一谥,足以说明唐玄宗对孔子的敬重与崇敬。
作者着笔于“叹”“嗟”“伤”“怨”,写出了对己对孔子虽“叹”实“赞”之情,立意集于以“叹”代“赞”,既表达了自己对孔子一生郁郁不得志的叹息之情,又赞扬了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超凡脱俗的用世精神,发人深省。
该诗用典极多,首联“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即出自《论语;宪问》。
“微生亩问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欤?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疾固也。
’”此句本是孔子的愤懑之言,孔子自称忙忙碌碌,并非逞口舌之长,只是痛恨世人顽固不化,才著书立说,教化世人。
诗人化用此典故,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感慨,像孔子这样的大圣人,虽终其一生于诸侯之间,劳碌不停,但最终也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何其悲哀的一件事啊!诗人的同情之心,一览无余。
另一方面,孔子一生奔波劳苦,为的却是天下的苍生,虽屡遭误解,仍孜孜以求,这又是何等可敬!因此这一句诗便高度概括了孔子一生的功绩和高贵品质,也表达了作者对孔子的景仰和钦服。
頷联承接上句,依旧是引用典故,赞叹了孔子的旧居,孔安国《尚书序》载:“鲁恭王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升堂闻金石丝竹之声,乃不坏宅。
”写帝王诸侯想要扩建宫殿,也不敢妄动孔子的故居。
表明孔子的功绩即便贵为王侯也望尘莫及,旨在高度评价孔子的尊崇地位。
这里诗人借用此典故以孔子的旧邑故居因为其主人的威望,得以保存至今日,意在侧面说明孔子受后世万民的敬仰,故居尚且如此,何况孔子本人。
含蓄、婉转地表达了自己对孔子的敬重之情。
同时,在这里,诗人委婉地把帝王举止和孔子功绩结合起来,暗示读者自己也希望入孔子般,承载万民兴衰于双肩。
颈联是孔子的自伤之词,也是借用典故,借孔子自叹命运不济,生不逢时,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真实再现了孔子当年孤寂,凄凉的心境。
《论语;子罕》中载:“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传说凤凰现身,河洛图出,是象征圣王出世的瑞兆,然而孔子生逢春秋乱世,刀兵四起。
诸侯们只关心自己的领土、霸权、兵力,哪有什么肯行仁义的圣王,因此孔子自叹儒学之道没有用武之地,而自己这些致力于推行德政的人也如那只被愚人猎捕的麒麟一般,早晚要被这个穷兵黜武的时代所绞杀。
“嗟身否”感怀身世,“伤麟怨”则叹息王道难行。
这些都足以唤起了人们对孔子的深深同情和深切的感慨。
也表明作者决意推行仁政,以告慰孔子泉下亡灵。
诗的尾联既是孔子昨日的梦想,也是今日的现实,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作者一直都有拜祭孔子灵位的梦想,今日终得实现。
“两楹奠”出自《礼记;檀弓上》,本表示出祭奠礼仪的隆重与庄严,用于此,更意为后世对孔子的万分敬重,末句“与梦时同”又完全符合孔子生前梦见自己死后,灵柩停放在两楹之间的梦境。
孔子不求生前得到大家的认同,只希望在自己死后,儒学能够得到弘扬,王道能够被人主推行,而今梦想成真,也算是对孔子辗转一生的弥补吧。
诗人举目仰望,孔子的塑像正端坐在殿堂前的两楹之间,受人祭拜。
作者满怀慰藉之情,祭拜于孔子的灵前,不论是叹惜、感伤,还是哀怨都深深地融入到了对孔子的“赞”中,以“与梦同”表达了自己对孔子梦想终于实现的欣慰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孔子的“明之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一用世精神终被广大人民所接受的肯定。
这首诗追述了孔子一生郁郁不得志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孔子令人悲叹的命运。
为实现“郁郁乎文哉”的理想社会,孔子一生碌碌奔波,结果却无处安身,甚至被困陈蔡,险些丧命。
但孔子始终没有背叛自己的道德信仰。
哪怕明知凤图难出,王道难行,哪怕明知自己必将如麒麟般惨遭捕杀,也要坚守道德的崇高,只为将来自己的仁义思想能够大行于天下,为苍生谋福,也就在所不惜。
既表达了自己对孔子的深切同情,又赞美和褒扬了孔子。
结合史料可知,唐玄宗对儒学确实非常推崇,因而他对这位儒学创始人的感情也是真实而深挚的。
正是因为作者能把自己的崇敬融入到孔子的深致悼念中,才使得这首诗读来深切质朴,令人信服。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就艺术形式来看,这首诗句句用典颇有堆砌典故之嫌,且诗语质朴无华,在遣词造句上也并无推陈出新之处,算不上是上乘之作,但该诗所反映出的思想和胸襟在历代帝王之作中并不多见。
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另外,悼念孔子所选择的视角十分准确也是一大成功之处。
清代的沈德潜评价此诗:“孔子之道,从何处赞叹?故只就不遇立言,此即运意高处。
”这一评价正好说明此诗命意构思,严正得体。
比及一般的咏叹之诗,颇显境界之大,立意之深。
【作者介绍】李隆基(685~762)即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公元685-762年),因为谥号突出一个“明”字,又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
所以称呼为“李三郎”,小名为阿瞒。
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他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但从他开始唐朝也走上了下坡路,即从安史之乱开始,唐朝逐渐衰落下去。
唐玄宗是李旦第三子。
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多才多艺。
神龙元年(705)中宗李显即位,恢复了唐国号,但政柄却旁落在皇后韦氏手中。
中宗去世后,韦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
李隆基与其姑母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诛杀韦后。
少帝被迫逊位,相王李旦即位,是为睿宗。
李隆基以除韦后功,被立为太子。
延和元年(712)八月睿宗传位太子,退为太上皇。
李隆基即位,改元先天,是为玄宗。
不久太平公主又欲发动宫廷政变以废玄宗,李隆基乃与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于先天二年(713)先发制人,赐太平公主死,尽诛其余党。
改元开元。
唐代进入了开元至天宝长达40余年政局比较稳定的鼎盛阶段。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英汉对照】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玄宗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I PASS THROUGH THE LU DUKEDOMWITH A SIGH AND A SACRIFICE FOR CONFUCIUSTang XunzongO Master, how did the world repayYour life of long solicitude? --The Lords of Zou have misprized your land,And your home has been used as the palace of Lu....You foretold that when phoenixes vanished, your fortunes too would end,You knew that the captured unicorn would be a sign of the dose of your teaching....Can this sacrifice I watch, here between two temple pillars, Be the selfsame omen of death you dreamed of long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