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道远的LNG罐式集装箱业务开发(附罐箱多式联运视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重道远的LNG罐式集装箱业务开发(附罐箱多式联运视

频)

很多朋友劝我不要介绍过多关于LNG罐式集装箱业务信息,因为毕竟自己也没完全落实,又不是专家,没资格评论。而且在一个商业模式浅显得无需建立复杂数学模型、没有太高进入技术门槛情况下,很容易被后来者弯道超车,被资本狂潮拍死在沙滩上,一不留神就成为新产业的先烈。

现在似乎就有这种感觉。看到今天公众号“油气观察”上刊出的一篇文章《LNG罐式集装箱试运风生水起,真火还是虚火?》,作者系统地捋了一遍LNG罐箱发展历程,特别是对中化物流团队最近一两年的实践探索做了客观评价,猛然觉得是不是自己就要或者事实上已经沦为所谓当前正在风起云涌新潮流中的“烈士”,因为文中流露出对我们所做之事很大惋惜之情:“本应在2018年实现新的突破,但却鲜有见闻”,且“LNG板块核心人员有的已云游海外,有的已投奔新的LNG罐式集装箱运输企业”,言下之意凭个体努力心有余力不足,力所不逮。

我无力辩驳,因为说的是事实。但我在此争辩的是,这篇文章如果将LNG罐式集装箱业务模式的重点仅仅放在“突破LNG接收站的垄断”,进而享有从气源供应地到天然气终端

客户间无缝衔接、“一罐到底”的价格优势,并以此为出发点,势必导出错误的模式定位和整个产业链乱象。所以有必要与该文作者商榷几句。

比如文章一开始说的“标准的诞生”。LNG罐式集装箱的技术标准不是新事物,正如文章介绍的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国内也可以从新疆广汇2002年开始探索,我国深冷技术随着火箭发射基地的扩大,这方面的技术积累不可谓不全,但要说到符合ISO-国际标准的深冷式罐式集装箱,适应各国通用的多式联运,以目前中化物流开发的现有标准,依然不足以覆盖所有市场,标准统一仍然任重道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T75-LNG罐式集装箱这种压力容器特种设备远未定型,随着终端市场的特别需求,未来还会有更多新式型号出现:

比如新型合金钢板新材料的引入推动整体罐箱轻量化,比如全容罐在海运市场的推广,比如气化站自行式智能罐的应用等等,每种使用场景都会针对某种特定功能,虽然都在一样的固定标准通用外形尺寸框架之下。

所以LNG罐式集装箱的标准,通过中化物流的努力,可以说暂时有了一个可以依据的标准,但并不唯一,还需进一步发展,何况直至目前国内铁路、水路和陆地使用标准规范上还存在很多不一致地方,还不谈如何和别的国家标准衔接。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让中国标准走出国门成为

国际通用标准的机会,可惜我们错过了。

业内对LNG罐箱盈利模式很是质疑。坦率地讲,LNG罐箱业务模式只能是管网和LNG接收站的补充,它没有那么大的能量承载颠覆行业的重担。以目前趋势,如果任由市场随意发展,很快就会在某处发现堆积如山的罐箱,正如现在共享单车坟墓堆场的惨状。十几年前LNG罐箱国内最早先行者所遗留下的众多“标本”还在某地静静躺着晒太阳。市场不能在没想清楚如何盈利、经济模型如何运转就铺天盖地推进。在供应短缺、上游垄断的环境下,罐箱确实是个投资机会,但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属性,毕竟罐子里装的是影响民生的能源大宗商品,从业者不仅要考虑如何赚钱,还要考虑社会民生安定,因为保供是个政治问题,不是可以在资本市场用来圈钱的工具!

回到罐箱盈利模式上。牵涉商业机密,在此我也不便多说。如果仅从设备属性进行解释:LNG罐式集装箱宜储宜运,可以作为储罐也可以作为包装容器进行运输,仅仅这样就足够了么?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新生事物,创新难道不就是这样么?如果看不到,大概也就是围绕在多式联运转来转去,最多可能实现进口渠道多样化。对很多一心想从事国际贸易、利用国际市场现货价格挑战三桶油长协高价的人来说,确实足够。但风险呢?

该文在“发展的方向”这一章节很中肯。实现LNG罐式集装

箱业务的真正落地,需要全产业链多方联动、协调发展,通过严格的产品型式认证试验,在运输过程中严格遵循国际通行标准的危险品运输规范,用“标准”统一各行各业“标准”,带动市场,引领规范化市场投资,有序、有保障措施推进,成熟一个放开一个,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管理风险,约束市场乱象。LNG存储在容器内也许确实相对安全,但是它气化成气态天然气后在密闭空间确实有爆燃风险。新开发的LNG罐箱市场最怕忽视安全,因为安全隐患一刀切被禁止推广应用,虎头蛇尾,一地鸡毛,那就太可惜了。最后,完全同意该文结尾的观点:这个行业里尝试与创新从未止步。我确实看到很多业内同行一起合力推进天然气应用,有的相互间甚至还是竞争者。这其中包括各种政策改革、各种新技术的尝试、各种清洁能源的相互替代,而不仅仅关注于小小LNG罐箱。在这过程中,需要相信市场的力量,相信这个行业内还有众多真心维护市场合理公平基本道义的同行,相信政府有能力、有魄力推动改革,相信习总书记要求的“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绝不允许再出现气荒“的要求一定能实现!相关文章:LNG罐式集装箱试运风生水起,真火还是虚火?

文:油气观察烟花小组

悄然之间,LNG罐式集装箱再度火热。

能源商、贸易商、船运企业、港航企业、制造商纷纷杀入

这片“蓝海”,乱花渐欲迷人眼。首次、首创、第一次、零的突破、填补空白……不断刺激人们的眼球。

(一)标准的诞生

LNG罐式集装箱并非新生事物,在国外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在国内,最早尝试营运LNG罐式集装箱的是新疆广汇,并推动首部《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国家标准诞生。

2002年6月,新疆广汇投资15.7亿元的液化天然气项目一期工程开工,项目包括一套日处理150万方天然气的液化装置,同期建设铁路专用线及LNG罐式集装箱等配套设施。

鉴于国内LNG铁路运输尚无先例,为了能顺利通过原铁道部的LNG运输审批,新疆广汇委托编制LNG罐式集装箱行业制造标准,2003年3月1日,《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JB/T 4780-2002)标准实施。

2003年7月,张家港圣达因对LNG罐式集装箱进行为期25天、行程8000公里以上的路试,路试期间经历不同路况和气候的考验,25天内并没有因压力过高而发生放散。

然而,新疆广汇的LNG铁路运输只有1.8公里。

(二)设备的强者

2004年,新疆广汇LNG专用运输铁路建成运行。2013年,国家铁路总公司在青藏铁路线格—拉段开展了LNG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