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密林奇观
【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西双版纳密林奇观【第1课时】》课件
解渴
奇花异木
2.选词填空。
耸立 矗立 屹立 (1)( 矗立 )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 (2)远处群山( 耸立 )。 (3)雷锋精神( 屹立 )不倒。
珍惜
珍重
珍贵
(4)这里有许多( 珍贵 )的药材。 (5)我们要( 珍惜 )水资源。 (6)他俩紧握双手,互道( 珍 未 )见 大( 饱 )眼福 争( 奇 )斗艳 口干舌( 燥 ) 大( 开 )眼界 叹为( 观 )( 止 )
这篇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结构来写的。
西双版纳的奇观有独木成林、树上植物园、神
奇树木、天然水壶等。
习题源于《点拨》“课后练习单”的“基础知识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 A.密林 B.花卉 C.乔木 缅甸 类形 腐蚀 香料 榕树 坚硬 原始森林 层次多样 绚丽神奇
D.傣族
老挝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支柱根多的一棵古榕树能达到大约二三十根。 B.西双版纳是神奇的密林。 C.西双版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黑心树不断把光明和温暖送给人类,风格十分高尚。 (仿写一句话) 示例:白杨树不惧风雨努力向上生长,精神十分可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双版纳的密林是神奇的,你不想到那里去看一看吗?
理解词语 接壤: 两地边界相连;交界。 造句:中国的北边与俄罗斯接壤。 繁衍: 逐渐增多或增广。 耸立: 高高地直立。 造句:这里群山耸立,大河奔腾,美极了! 大饱眼福: 看到了想看而又难以看到的东西。 造句:我们今天能一睹大师的作品,真是 大饱眼福。
理解词语
竞相展示形貌、色彩的奇异、艳丽,以 争奇斗艳: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案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案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案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按照“总-分-总”的思路给课文分段,学会抓住景物特点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与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西双版纳的奇异景观。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按“总-分-总”的思路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语文课上,老师曾带着同学们游览了四川的九寨沟、广西的桂林山水,今天老师还想带着同学们去旅游,去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一段影片,影片中景色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你知道这是哪里吗?请同学们说说看。
(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色)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同走进西双版纳,去看看那里的密林奇观。
二、探究新知(30分)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预习并搜集有关西双版纳的资料,现在请你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跟同学们交流一下。
2、初读课文同学们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请同学们带着你想知道的问题自由的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3、教学第二部分(直入重点段)(1)在众多的奇观中,你们最喜欢看哪一处奇观呢?请同学们快找一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写了独木成林这处奇观。
(2)快读一读这个自然段,找一找这一段有几句话,哪句是中心句?(3)(出示独木成林的图片)这就是独木成林,这样奇异的景观怎样形成的呢?(4)出示独木成林的景观。
请同学们快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5)看看专家是怎样解释的。
(看录像)(6)看到这样奇异的景观你当时的心情如何?请你用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这一段。
(7)指导朗读,师生评价。
(8)小结:在你的朗读声中我和同学们共同感受到了西双版纳密林中的奇异景观,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学习这个自然段中我们都用了哪些学习方法?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树上植物园这处奇观,学完后小组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
(出示图片:树上植物园)(9)密林中还有哪些奇异的景观呢?(出示图片)同学们请看,这就是神奇的树和天然水壶,请同学们快找一找这两处奇观在哪个自然段。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西双版纳奇异的景观,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4、认识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西双版纳密林的奇观“奇”在哪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在语文课上,老师曾带着同学们游览了四川的九寨沟、广西的桂林山水。
今天老师还想带着同学们去旅游,去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一组图片(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你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这些景色吗?生:美。
师:说的没错,这些景色真是太美了,那拥有这些美景的地方就是西双版纳。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同走进西双版纳去看看那里的密林奇观。
二、探索新知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第96页,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然后说一说通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通过读课文对西双版纳有了这么多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去看一看,西双版纳密林中都有哪些奇观,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
生:朗读课文2---5自然段。
师:在这么多的奇观中老师最喜欢看独木成林这处奇观。
请同学们快找一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写了独木成林这处奇观。
生:第二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找一找这一段中有几句话,哪句话是中心句?师:(示独木成林图片)同学们请看,这就是独木成林的景观,这样的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呢?谁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生:回答师:看到这样的奇异景观,你当时的心情如何?生:惊奇、惊讶。
师:请你用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这一段。
生:读这一段。
师:这位同学读的怎么样,谁能评价一下。
(生进行评价)师:请你试着用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
师:在你的朗读声中我和同学们共同感受到了西双版纳密林中的奇异景观。
师:领略了热带雨林中大榕树独木成林的奇异风采,那下一站我们该观赏哪一处的奇异景观呢?谁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指明方向。
五年级下册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案
五年级下册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西双版纳的兴趣。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3)学会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
(3)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增进民族团结。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西双版纳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培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学习任务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西双版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西双版纳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
3. 课堂讨论(1)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邀请学生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4. 任务驱动(1)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西双版纳的信息。
(2)学生展示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成果。
5.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珍爱生命。
(3)鼓励学生课后去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
五年级下册《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案
五年级下册《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学会本生字,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按照“总-分-总”的思路给文分段,学会抓住景物特点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与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读懂文内容,感受西双版纳的奇异景观。
教学难点:学习文抓住景物特点,按“总-分-总”的思路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分)语文上,老师曾带着同学们游览了四川的九寨沟、广西的桂林山水,今天老师还想带着同学们去旅游,去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一段影片,影片中景色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你知道这是哪里吗?请同学们说说看。
(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色)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同走进西双版纳,去看看那里的密林奇观。
二、探究新知(30分)、前老师请同学们预习并搜集有关西双版纳的资料,现在请你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跟同学们交流一下。
2、初读文同学们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请同学们带着你想知道的问题自由的用你喜欢的方式读文,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3、教学第二部分(1)在众多的奇观中,你们最喜欢看哪一处奇观呢?请同学们快找一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写了独木成林这处奇观。
(2)快读一读这个自然段,找一找这一段有几句话,哪句是中心句?(3)(出示独木成林的图片)这就是独木成林,这样奇异的景观怎样形成的呢?(4)出示独木成林的景观。
请同学们快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看看专家是怎样解释的。
(看录像)(6)看到这样奇异的景观你当时的心情如何?请你用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这一段。
(7)指导朗读,师生评价。
(8)小结:在你的朗读声中我和同学们共同感受到了西双版纳密林中的奇异景观,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学习这个自然段中我们都用了哪些学习方法?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树上植物园这处奇观,学完后小组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
(出示图片:树上植物园)(9)密林中还有哪些奇异的景观呢?(出示图片)同学们请看,这就是神奇的树和天然水壶,请同学们快找一找这两处奇观在哪个自然段。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课件
目录
• 引言 • 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 • 西双版纳的动植物资源 • 西双版纳的旅游景点 • 西双版纳的文化特色 • 西双版纳的保护和发展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名称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
主题内容
介绍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人文景 观
主题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他 们的科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05
西双版纳的文化特色
傣族文化
傣族歌舞
西双版纳是傣族的主要聚 居地之一,傣族歌舞具有 独特的艺术魅力,如孔雀 舞、象脚鼓舞等。
傣族建筑
傣族的传统建筑以木结构 为主,形式多样,如干栏 式建筑、寺庙等,具有浓 厚的民族特色。
傣族节庆
傣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 泼水节、关门节等,这些 节日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银饰工艺
傣族的银饰工艺历史悠久,他们制 作的银饰精美绝伦,如银手镯、银 项圈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6
西双版纳的保护和发展
生态保护
01 02
生物多样性保护
西双版纳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包括热带雨林、珍稀动植物等。 生态保护工作应致力于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防止物种灭绝和生态 系统退化。
森林资源保护
森林是西双版纳生态系统的核心,对于维护气候稳定、保持水源等方面 具有重要作用。应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防止非法砍伐和破坏。
目的和目标
目的
1. 知识目标
通过展示西双版纳密林的奇特景观和生物 多样性,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美丽和 珍贵,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让学生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生物多 样性和人文景观。
2. 能力目标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
是国家44处 著名风景名胜区 之一,有三百多 万亩自然保护区, 70万亩完好的原 始森林。植物
资源非常丰 富,不仅类型
多,层次多,种 类也多。
自学课文:
1、读一读课文;
2、找一找这一段的中心句。 3、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西双版纳的密林是神奇的,你不 想到那里去看一看吗?
全文以问句结 尾,吸引人们前去 观赏,也进一步表 现了作者对西双版 纳密林的喜爱与 赞美之情。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学反思2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学反思《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学反思《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学反思1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西双版纳的密林奇观,领悟文章先概括后详细的表达方法。
在教学时,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进步学生的阅读技能,我指导学生如何搜集资料,引导学生做批注、找中心句,共同归纳速读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抓住课文的要点,引导学生通过快速读来抓住课文中描写的四处奇观,即独木成林、树上植物园、神奇的树木、天然水壶。
接着让学生自由读喜欢的局部,并对学生的朗读给予鼓励,老师范读,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学习气氛越来越浓,通过欣赏图片、风光视频,学生感受到西双版纳的密林奇观,激发起对祖国、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用这样的写作特点进展习作。
为了打破难点,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总结学习方法,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合作学习“树上植物园”这处奇观,自学“神奇树木”、“天然水壶”两处奇观,学习效果较好。
在本课结尾处,又给学生创设了拓展思维的空间,问学生:“看到这么神奇的风光你想对人们说什么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展合理的想象,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根底。
新课程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也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展示,自我发挥的空间。
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孩子的朋友,是学生语文理论活动中的指导者和协作者。
角色的转变使课堂不再是单纯的师问生答,而是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不再是单纯地传授语文知识,而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表达的是语文听、说、读、写才能的整体开展。
让我们与新课程同行,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开展,为学生的潜能的发挥创造时机,使学生的生命之河跃起灿烂而美丽的浪花!《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学反思2 今天与学生一起学习《西双版纳密林奇观》一课,当学到奇观之三——黑心树时,有学生问道:“老师,这种植物木质优良,可以当柴烧,可以做家具,它的风格这样高尚,为什么把它叫黑心树?‘黑心’是个贬义词啊! ”学生的考虑很有价值,因为文中没有提到黑心树的其他特点,我也不敢妄下结论,只好利用课下时间再进一步探究。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PPT新课件
串珠问题: 1.一读:第1 自然段突出了西双版纳密林的什么特点? 一是突出了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面积大;二是 资源丰富,体现在类型多,层次多,种类多;三是有 “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花异木”。
2.二析:独木成林和树上的植物园这两种奇观什么样?是如何形
成的?
独木成林的奇观是一棵树木的支干上长出许许多多的支柱 根,让你无法分清这棵树中哪棵是主根,远远看去只觉得有一 片树林耸立在那里。树上的植物园指的是一座有着几十种甚至 上百种附生植物的空中花园,绚丽神奇。独木成林的景观的形 成原因是雨林中的大榕树的支干上生长出许许多多的支柱根,
首先你会看到独木成林的奇异景观。 这是本段的总起句,起到总领全段的作用。既
点明了要介绍的景观——独木成林,又引发读者的
兴趣——怎么独木成林?
品析总起句
什么是总起句?
总起句在一篇文章或在一段话中,可以概括这 篇文章或这段话的思想,一般出现在文章或一段话 的首句。 总起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总领全文,在某个段落中概括整段文章的主旨。
在这个植物王国里旅游,会让你见到许许多多见所 未见、闻所未闻的奇花异木,从而大开眼界,大饱眼福。 “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全面概括植物的种类多, 品种奇。“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写出了在西双版纳
旅游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西双版纳的向往之情。
同时,这句话是过渡句,既承接了上面的内容,写西 双版纳是植物世界,又引出后面详细介绍的内容。
4.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叹为观止 )
四、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西双版纳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不仅 )类型多,层 次多,种类( 也 )多。 就 )会被那里的密 2.( 如果 )你来到西双版纳,( 林奇观所吸引。
3.今年暑假,我们全家(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学设计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学设计《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写了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独木成林、树上植物园、神奇的树木、天然水壶等奇特景观,抒发了作者对西双版纳密林神奇景观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按照“总-分-总”的思路给课文分段,学会抓住景物特点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与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西双版纳的奇异景观 2、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按“总-分-总”的思路进行描写的方法。
设计理念: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用具:课件、录像片、图片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师:语文课上,老师曾带着同学们游览了四川的九寨沟、广西的桂林山水,今天老师还想带着同学们去旅游,去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一段影片,影片中景色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你知道这是哪里吗?请同学们说说看。
(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色)(点评:播放风光片,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虽然没去过西双版纳,可是看了这段风光片如同到了那里一样,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理解文章、体会感情奠定基础。
)师:对,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同走进西双版纳,去看看那里观的认识,和自己在书中寻找到的答案也是一样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后,自己寻找答案的能力。
)师:恭喜同学们,你们的答案和专家的一样,看来你们都是小植物学家了。
师:看到这样奇异的景观你当时的心情如何?师:好,请你用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这一段。
师:这位同学读的怎么样,谁能给他评价一下。
师:好,你试着用这样的感情读一读。
师:在你的朗读声中我和同学们共同感受到了西双版纳密林中的奇异景观,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学习这个自然段中我们都用了哪些学习方法。
师: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树上植物园这处奇观,学完后小组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
(出示图片:树上植物园)(点评: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对于结构相同的段落可以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或者自学。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
纳文 是中 一介 个绍 什了 么几 样处 的景 地观 方? ?西 双 版
独木也成林
先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再找出重点句理解句意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可是在西双 版纳却偏偏独木也成林 。 不同的是,它的枝干上能生长出 许许多多的支柱根,这些支柱根 插入泥土后又成了另一棵树。
树上的植物园
望 天 树
神 奇 的 树 木
黑 心 树
天 然 水 壶
扁 担 藤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
神 奇 美 丽 独木成林 树上植物园 神奇的树木 天然水壶 令 人 向 往
作
业
仿照本 文写法 一处喜 欢的景 物
பைடு நூலகம்
西 双 版 纳
位于云南境内, 与老挝、缅甸接 壤的西双版纳是 我国44处著名风 景名胜区之一, 有300多万亩 自然保护区,70 万亩完好的原始 森林。
生 字:
挝 缅 卉 榕 乔 傣 蚀 (wō) (miǎn) (huì ) (róng) (qiáo) (dǎi) (shí )
词语 见所未见 闻所未闻 奇花异木 争奇斗艳 竞相开放 绚丽神奇 叹为观止 大开眼界 大饱眼福 耸立 腐蚀 储存 繁衍
教科版《西双版纳密林奇观》电子课文
教科版《西双版纳密林奇观》电子课文教科版《西双版纳密林奇观》电子课文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西双版纳密林奇观》电子课文西双版纳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在它的密林深处又有哪些奇观呢?西双版纳密林奇观位于云南境内,与老挝(wō)、缅(miǎn)甸接壤的西双版纳是我国44处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有300多万亩自然保护区,70万亩完好的原始森林。
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不仅类型多,层次多,种类也多:有起源于远古时期,至今已繁衍了100多万年的古热带区系植物;有价值极高、可以直接利用的经济植物,包括众多的药用植物、油脂植物、香料植物、食用水果植物;还有珍贵稀少的观赏植物和热带花卉(hu)。
在这个植物王国里旅游,会让你见到许许多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花异木,从而大开眼界,大饱眼福。
首先你会看到独木成林的奇异景观。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可是在西双版纳却偏偏独木也成林。
那些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大榕(rng)树和所有的树一样有主干有支干。
不同的是,它的支干上能生长出许许多多的支柱根,这些支柱根插入泥土后又成了另一棵树。
支柱根多的一棵古榕树能达到二三十根,你简直无法分清这棵树中哪棵是主根了,远远看去只觉得有一片树林耸立在那里。
西双版纳的另一类奇异景观是树上的植物园。
这种景观是由寄生植物造成的。
它们依附在高大的乔(qio)木或油棕树上生活,一棵树上往往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附生植物。
许多附生植物会开花,春天里,那些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蓝的花朵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在半空中。
一株被寄生的乔木或油棕树就是一座有着几十种甚至上百种附生植物的空中花园,绚丽神奇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西双版纳还有很多神奇的树木。
有望天树,还有风格高尚的黑心树。
黑心树是生长在傣(dǎi)家村前寨后和庭院里用来当柴烧的树,学名铁刀树。
它的木质坚硬、耐腐蚀(sh)、抗虫。
它不断把光明和温暖送给人类,风格十分高尚。
在西双版纳的森林里行走不需要带水壶。
森林里有一种名叫扁担藤的大型的木本攀缘植物,就是天然水壶。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
概括
西双版纳 美丽神奇
总结
令人 向往
• 浏览课文
•
看一看,二、三、四、五自然段在 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提示:第一句话与 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喜欢的段落。 • 说一说,你喜欢这一自然段的什么?
树上的植物园
望 天 树
神 奇 的 树 木
黑 心 树
• 望天树是西双版纳州特有的树种之一,因 它长得挺拔笔直,高达七八十米,如利剑 般直刺蓝天,有“林中巨人”、“林中美 王子”之美誉。 • “黑心树”。它长得很难看,枝条弯曲, 矮小粗壮,当地人无法取材。只有把它砍 来当作柴火烧。
天 然 水 壶
扁 担 藤
• 它是一种常年生的植物,通常缠绕在树干 上,藤长约5-6m,藤面呈灰白色,叶色深 绿,叶面宽约3-4cm,呈椭圆形,比一般树 叶稍厚。砍断藤子后,很快就会流出可供 饮用的清水。
• 默读课文: • 讨论: • 本文的写作结构有2、3、4、5
分写
• 齐读课文: • 要求: •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2、读出感情。
• 自由读课文: • 回答: • 1、文中介绍了几处景观? • 2、西双版纳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独木成林
• 榕树,原产于热带亚洲。榕树以树形奇特, 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枝条上生长 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 之为“支柱根”。榕树高达30米,可向四 面无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 形似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为“独木成 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说课
一、说教材: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是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快乐读书屋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主要介绍了西双版纳地区原始森林中“独木成林”“树上植物园”“神奇的树木”“天然水壶”等奇异景观,抒发了作者对西双版纳秘林奇观的赞美之情。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5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3、情感目标:在感受西双版纳奇异景观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西双版纳密林的奇观“奇”在哪里。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景观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五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在教法上,主要采用了观看视频、课前收集资料、批注、多种形式的读、质疑问难、自主探究等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配合板书与课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更好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2、说学法:
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播放西双版纳的风光视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个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介绍了几处景观?
2、重点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独木成林”这处景观)
①读一读
②找出本段中心句
③怎样具体描写景观的
④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
3、总结本段的学习方法,为3—5段的学习做铺垫,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
(三)小组合作学习3—5自然段
本部分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提升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结2—5自然段在写作方法上的共同点。
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为学生今后习作奠定基础。
(四)阅读与习作的结合
指导学生用2—5自然段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五)课后作业:
推荐阅读与本课写法相近的文章《巫峡赏雾》细细品读。
此环节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激发了课外阅读兴趣,提高了语文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