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与闽南文化同源及其表征
闽南文化的特色及其地缘背景分析_司马慧
闽南文化的特色及其地缘背景分析Analysis of th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of the CultureFeature in the South of Fujian司马慧Sima Hui(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99级 福州 350007)(College of Geograpical Scienc 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350007) 摘 要 闽南文化是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文化特征既不同于闽中的三山文化、闽西的客家文化,又不同于闽北的理学文化、闽东的畲族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山海兼备的区域文化。
本文正是从闽南的特殊地缘背景来论述其所具有的诸如冒险性与保守性并存、开放性与封闭性兼备等一系列文化特征的。
关键词 闽南文化 文化特色 地缘背景1 引言闽南地处福建的南部沿海,在行政区划上包括漳州、泉州、厦门3市。
其西北有高大的戴云山和博平岭山脉,东南是广阔的漳州平原和泉州平原,内有九龙江、晋江流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闽南文化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它是福建区域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音乐戏剧等方面都打上了其地理环境的烙印。
2 闽南文化的特色2.1 冒险性与保守性并存2.1.1 冒险性闽南人以其面海的自然优势甘冒风涛之险向海洋发展,在向海洋追求财富的过程中置生死于度外。
自唐朝以来,闽南人的这种冒险精神已开始形成。
特别是泉州,以其优良的港湾成为世界性的港口,虽然当时政府对沿海居民出海贸易有诸多限制和压迫,“泉人贾海外者,海道回远,窃还家者半,岁抵罪者众。
”但仍然阻挡不了闽南人追求财富的决心。
在明清时期,这种冒险进取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发扬。
明代万历《泉州府志》云:“濒海之民,多以鱼盐为业,而射赢牟息,转贡四方,罟师估人高帆健舻疾榜击沐,出没于雾涛风浪中,习而安之,不惧也。
龙岩话的渊源和使用与传承(关于龙岩话的研究报告)
龙岩话的渊源、使用与传承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贯彻落实国家推广普通话政策,而普通话的推广必然会对当地的方言产生影响。
针对推普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好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决定对龙岩话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话是年轻人普遍使用的语言,但龙岩话却不被年轻人所接受,这就引起了我们对龙岩话传承的深思。
我们收集广大人名群众的意见,进行分类统计总分析,调查中发现龙岩话的意义和传承龙岩话的必要性,让同学们意识到龙岩话的传承的危机,因而自发的保护龙岩话使其得以传承下去。
二.研究目的及计划龙岩话是我们地区的方言,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行,龙岩的使用情况受到了影响,也来越多的本地人不会说龙岩话,因此我们想通过这次的研究来使龙岩话和普通话共同发展,方言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现代社会传播环境的改变,方言与地方文化日趋式微。
借助方言电视节目,龙岩话和地方文化得以焕发新的生命力。
运用语言学知识分析了龙岩话与地方文化式微的现状与原因,指出方言电视节目在对闽西地方文化的传承与生态保护的意义在于促进方言文化的再次回归;唤醒闽西市民保护龙岩话的意识;有利于语言文化多元性发展。
通过研究活动,探讨龙岩文化的作用及意义。
在取得初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传承龙岩文化的建议。
在学习中学会分工与协作,培养同学之间的团体协作精神。
了解龙岩俗语蕴含的文化价值取向。
掌握调查访问的方式方法。
掌握查找搜集资料的途径,提高整理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我们通过 1.问卷调查2.网络资料收集法3.查阅书籍法4.上街采访法 5.分析总结法进行研究调查。
三.研究过程1.问卷调查调查有多少人会讲龙岩话、是否能用龙岩话和人正常交流、是否喜欢说龙岩话、在家里会用龙岩话和家里人交流、认为孩子学习应该学习龙岩话、认为学校是否应该通过地方课程进行龙岩话教育、普通话能否取代龙岩话、对龙岩话逐渐衰落持什么态度。
龙岩的特色文化
龙岩的特色文化龙岩的特色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龙岩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是明清年间盛行于龙岩赤尾山的民间舞蹈。
其基本舞步风格独特,步法轻盈、细碎、身体挺拔,以穿插变队形为主,有几十种花式。
采茶灯的音乐采用宫廷流落民间的古曲和当地的民间小调,曲调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并配以戏文、民间故事为内容的唱词、边舞边唱。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又称“十班”、“五对”等,因用丝、竹、革、木、金制作的十件乐器演奏而得名。
它是历代客家民间艺人传承的民间器乐曲,乐曲标题多描绘大自然及客家人生活习俗情趣。
闽西汉剧: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西皮、二簧声腔体系,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
它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闽南、台湾等地,影响遍及东南亚地区。
客家风俗习惯:例如男家的迎亲队抵达女家后,新娘要站在门口一个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这是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创业。
新娘被背出家门时,她的兄弟要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
新娘到达男家后,还要跨过火红的木碳炉,以示“兴旺”。
客家凉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凉帽用薄薄的蔑片或麦杆编成,斗笠的顶部缝着布,帽沿四周除正面外,垂挂着五寸来长的彩布,未婚的姑娘还要在垂布的两端挂五颜六色的彩带。
彩带是客家姑娘婚否的标志。
凉帽除了有遮阳、防雨、防尘的功能外,亦是客家妇女独特的头饰。
元宵节庆:客家是汉民族一个特殊的支系,中古以前,客家先民大多居住在北方中原地区。
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迁徙中,把古老的中原文化习俗带到闽西,并与当地文化相互渗透,形成风情万种、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
元宵节庆习俗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客家元宵节的“游大龙、走古事、赏花灯、烧炮”等习俗沿袭至今,仍保持着古老、自然的文化形态。
非遗文化:龙岩地区是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的交汇地,拥有闽西十番音乐、采茶灯、客家音乐、龙岩静板、永定土楼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建龙岩人文历史介绍
福建龙岩人文历史介绍福建龙岩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福建省的一个地级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传统。
本文将为您介绍福建龙岩的人文历史,展示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1. 历史渊源福建龙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3年,当时是楚国的一部分。
随后,龙岩成为吴、越、闽等多个朝代的辖区。
在唐朝时期,它是福建省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在宋、元、明、清朝时期,龙岩继续发展壮大,并且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名人。
2. 文化传统由于历史源远流长,福建龙岩保留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
其中,闽南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化形式。
闽南文化以福建地区为中心,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艺术、建筑和饮食等方面的特色。
在龙岩,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传统戏曲、音乐和舞蹈表演,如闽南音乐、露天戏、潮剧等。
此外,龙岩还以其精美的石雕、木雕和剪纸等艺术作品而闻名。
3. 名胜古迹福建龙岩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龙岩地质博物馆,它展示了该地区的地质演化和矿藏资源。
另一处热门景点是龙岩土楼,这是一种独特的土木结构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游客还可以游览龙岩大峡谷、窑洞风景区等自然景点,欣赏到壮丽的山水美景。
4. 文化活动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福建龙岩每年都举办着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和节庆。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露天戏”,它是福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夏季,这个节日吸引着大量观众,他们聚集在露天舞台上观看戏剧表演,同时享受美食和热闹的氛围。
此外,龙岩还有其他节庆活动,如泉州龙插节、泉州土楼节等,都吸引着很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参加。
5. 地方美食福建龙岩以其独特的美食而闻名,这些美食糅合了福建、闽南和客家的烹饪特色。
当您访问龙岩时,一定要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如土楼姑娘饼、龙岩卤面、龙岩鸭等。
这些美食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能够让您充分体验到当地的饮食文化。
闽南文化
(一)惠安风情
如果你有机会走进惠安,你就会 发觉自己仿佛走进了一个母系社会, 在此之前你断然不会想到这些体态苗 条、柔弱的惠安女子竟然如此的能干: 但凡所见,小到挑水、补网,大到修 路、驾车,甚至是驾驶拖拉机等原本 应由男人从事的重活,均是女人们在 干,就连建房的工地上,竟然也清一 色的是女人。六、七百斤重的条石, 惠安女们四人一组就能轻松地抬上二 层高的楼面,让须眉男子们都自惭形 秽。由于惠安靠海,人们世代以打鱼 为生,按旧风俗女人是不能登船出海 的。男人们都出海打鱼去了,陆地上 的活儿就不分轻重都由女人们承接下 来了,长此以往形成当地独特的风俗
堆盐
绞脸
惠安女头饰
惠安女,多么纯真质朴的 形象,分明是大海的风浪孕育出来 的无数顽强挺立的花朵。在充满诗 情画意的闽南,在如梦如幻的海边, 她们不仅以色彩鲜艳的服饰和奇异 的风俗独具魅力,更以纯洁善良、 勤劳朴实的性格和惊人的吃苦耐劳、 无私奉献的精神闻名中外,成为中 华民族劳动妇女的典型象征。惠安 女,作为大地母亲崇高形象之一, 是当之无愧的 。
泉州木偶戏的现状与前景
历史悠久的中国木偶艺术流传至 今,在泉州地区仍然盛行不衰。 泉州、晋江、惠安等专业木偶剧 团,其表演精彩、细腻、传神、 逼真,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誉 满中外。 多次到国外参加演出并获奖,泉 州已先后举办五届“中国泉州国 际木偶节
妈祖生平
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 的褒称。妈祖姓林名默 ,林 家小女。 二十八岁时,一次在海上搭 救遇险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 头部,落水身亡,后人缘以 “人行善事,死后为神”, 视她升天为神 许多称谓,如“林氏女”、 “神女”、“默”、“默 娘”、“妈祖”、“婆祖”、 “灵女”、“林夫人”、 “天妃”、“天后”
闽南文化的渊源与特色
闽南文化的渊源与特色闽南文化,系指生活在闽南地区的闽南人共同创造的,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分布范围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被誉称的“厦、漳、泉金三角”,即现辖的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各区、市、县(泉州原辖金门县待统一)。
闽南文化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大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
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
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闽南文化是包罗万象的,历史上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引发中外文化在此互动;闽南文化是开放进取的,明清以来,大量闽南人向海外迁徙,将闽南的民系文化,扩展到台湾、东南亚及世界各地。
闽南文化又是富有凝聚力的,数百年来,台湾乃至全球的闽南人,无不回乡寻根祭祖。
它蕴含着闽南人爱国爱乡、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也蕴含着闽南人冒险犯禁、勇于拼搏和积极开拓的人文精神。
闽南文化的内涵。
闽南文化,其内涵除广义中也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方言等。
建筑文化。
闽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创建与自己生活环境相适应且符合自己的审美观的闽南建筑。
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
其中最富特色的首推民居中的“宫殿式”俗称“古大厝”建筑,座落于泉州南安官桥漳里村的归侨蔡资深民居是其代表作。
该民居建于清咸丰光绪年间,其主体建筑同闽南地区习见的古大厝一样,三开间或五开间,带护厝,突出厅堂,两边对称,横向扩展布局。
走进闽南文化
喃闽南人的舞台
歌仔戏 是台湾同胞和福 建人民共同培育 与喜爱的地方戏 曲剧种, 曲剧种,流行于 台湾省和福建厦 门、漳州 、晋 江等闽南语系地 区,以及东南亚 华侨居住的地方。 华侨居住的地方。 歌仔戏的形成与 闽南人民开发台 湾及曲艺锦歌等 民间伎艺的传入, 民间伎艺的传入, 有着很密切的关 系。
建筑,被称为? 凝固的艺术 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标志
喃闽南人的声音
南音又称“南曲” 南音又称“南曲”, 南乐” 南管” “南乐”、“南管”、 弦管” 被称为音 “弦管”,被称为音 乐文化的“活化石” 乐文化的“活化石”, 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 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 且是横抱姿势,泉州 且是横抱姿势, 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 制。南音中所用的 拍板” “拍板”及其演奏方 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 乐图一样。 乐图一样。南曲主要 流行于泉州市、 流行于泉州市、闽南 晋江、龙溪和厦门市, 晋江、龙溪和厦门市, 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 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 行。
更多精彩,请点击桌面“闽南语” 更多精彩,请点击桌面“闽南语”文 件
古早厝
闽南民居建筑从建筑形式的角度来说,并没有一种极张 闽南民居建筑从建筑形式的角度来说, 扬的、类型化的形式, 扬的、类型化的形式,但它在砖石墙的装饰及美化上却 有着较为特殊的表现。 有着较为特殊曲雅调,绝色春茗 红砖墙、飞燕脊,南曲雅调, 竹林径、月眉池,亭台楼榭, 竹林径、月眉池,亭台楼榭,花木扶疏
挑战闽南话八级
在北极的熊叫北极熊.台湾的熊叫台湾黑熊 在北极的熊叫北极熊 台湾的熊叫台湾黑熊. 台湾的熊叫台湾黑熊 黑松)那在医院的熊叫什么熊? (黑松)那在医院的熊叫什么熊 神筋不正常(闽南语 闽南语) 神筋不正常 闽南语 请问蛇、青蛙和蜥蝪哪一个不会醉? 请问蛇、青蛙和蜥蝪哪一个不会醉 青蛙.因为 因为(蛙 某醉 某醉(蛙 某醉某醉 闽南歌) 某醉某醉.(闽南歌 青蛙 因为 蛙)某醉 蛙)某醉某醉 闽南歌 狮子,老虎 老虎,班马 谁最爱乱买东西? 你知道 狮子 老虎 班马 谁最爱乱买东西 是班马! 因为它是"黑白马 黑白马"嘛 闽南语 闽南语) 是班马 因为它是 黑白马 嘛(闽南语 看一部电影220元,那看三部电影多少钱 那看三部电影多少钱? 看一部电影 元 那看三部电影多少钱 50元.因为 三不五时 嘛(三部五十 因为"三不五时 三部五十) 元 因为 三不五时"嘛 三部五十
漫谈龙岩话
漫谈龙岩话中文1311 张钰洁201321171109龙岩话发源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应当起源于河洛文化。
虽然龙岩话一般被归入闽南语系,但与闽南语只在某些字音上相近,仍然很难相通。
从语音上看,龙岩话语音较硬,而闽南地区乃至福建地区的方言语音普遍较柔。
随着方言群体的南迁,龙岩话在与福建方言的长期交流中,大量融入了南方方言的色彩,但仍保存着属于北方方言的一些特色。
龙岩话主要通行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现在的新罗区早期叫做龙岩,后来才被划分为区,龙岩市的本地人仍称新罗区为“龙岩”,所以通行于新罗区的方言被称为“龙岩话”。
龙岩市新罗区以外的地区基本通行客家话,新罗区与周围各客家县市交往紧密,但与客家方言不相通,也没有任何客家方言以及客家文化的特点,在闽西地区的方言中自成一派。
方言常常被视为一种地区标志,会讲龙岩话也被视为龙岩人的身份标识。
在龙岩的风俗文化中,龙岩话也是一抹不可缺少的风景。
龙岩传统的方言节目中,最出名的当属《采茶扑蝶》。
《采茶扑蝶》也叫《采茶灯》,是龙岩传统的歌舞节目,融说唱、戏曲、舞蹈于一体,表现的是茶园采春茶的情形,并在2014年入选国务院发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采茶灯》是龙岩人普遍喜爱的文娱项目,尤其受到农村人民的欢迎,每当有人家里盖新房,碰上做寿等喜事,都会请人演一出《采茶灯》,用龙岩话演唱的龙岩山歌活泼又不失悠扬,别具特色,是龙岩传统方言的艺术化的体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走向城市,各地的方言在国际化浪潮下处境堪危,龙岩话也不例外。
近郊的农村越来越向城市靠拢,普通话地位提高带来的是传统方言统治地位的没落。
新罗区城区的年轻人对龙岩话大多处在“会听不会讲”的水平,而在新罗区的农村地区,虽然龙岩话仍然通行,但大多数年轻人已经无法做到正确的发音。
而长期使用龙岩话所形成的方言强调,在和其他方言区群体交流以及对下一代的教育上也产生了不利影响,许多既能讲龙岩话又能讲普通话的龙岩人面临着龙岩话和普通话都讲不好的尴尬。
闽文化的源流和特点
一、闽文化源流闽文化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其过程是极为复杂的。
从总体上看,它的形成与以下几个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古越文化的遗风。
古越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福建的土著居民是古越族的一个分支,称为闽越人。
虽然随着中原汉族人民南迁入闽,闽越人在福建各地主人地位逐渐被替代,但其悠久的文化传统却不同程度地被保存。
中原文化的传入。
其传入方式主要以大量移民的途径为主。
中原汉族曾四次大规模进入福建,这四次大移民和陆续进入的大量移民,都不程度地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加快了福建的开发和进步。
此外,名士南下和闽人北游也或多或少地带来了中原文化。
宗教文化的传播。
四大宗教在福建极为兴盛,传播速度极快,对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福建的民间宗教也颇为风盛,其中最著名的是天上圣母、临水夫人、保生大帝这三“神”。
这三尊神原型都是人,后被逐渐演化为神,赋予类人而又超人的“神”力,再借以护佑人们自身。
民间宗教虽带有区域性,但其因有旺盛的生命力而持久不衰,对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外文化的冲击。
海外文化的冲击主要通过国际贸易、外商定居闽地、闽人越洋后归里等几个途径。
他们将本国的风俗民情信仰融汇在当地居民之中,日久天长,海外文化便与闽文化水乳交融地渗透在一起。
与外商定居闽地一样,也有不少闽人定居海外,宋元之后,逐渐增多,几乎遍及日本、朝鲜和整个东南亚。
这些华侨大多与家乡保持程度不同的联系,并时时有不少人回乡里探亲,带来了形态各异的海外文化。
台湾文化的交融。
台湾文化也对闽文化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同种方式:(一)大量台湾人到闽地任职。
台湾赴福建任职者分布很广,足迹几乎遍及沿海及山区各地,带来了台湾的本土文化,有的还撰文介绍台湾的风土人情。
(二)台湾本土艺术输入福建,最有代表性的如台湾的“歌仔戏”输入福建。
在台湾十八个地方戏曲中,歌仔戏是唯一产生于本土的剧种,它发祥于台湾宜兰县,源自闽南的锦歌,经过台湾艺人不断加工、提高,终于成为完整的大戏,后又由台湾传入闽南,成为福建五大剧种之一的芗剧,至今已有400多个传统剧目,受到漳州、厦门观众的喜爱。
(完整版)闽南文化简介
服饮风建民名 饰食俗筑间人
工 艺
榜舍龟
敬 天 公
攻 炮 城
闽南民居 “红砖文化区”
• 洛阳桥
惠安石雕
• 中国传统雕刻技艺之一,作为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历经一千多年的繁衍 发展,仍然保留着非常纯粹的中国艺术传 统,保持着很完整的延续性,至今未被西 方外来文化所异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闽 南 语
酒干倘卖无,闽南语“有酒瓶子卖 吗”的意思,是收酒瓶的叫卖语。
• “八闽名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宋 乾道四年泉州知事王十朋胸怀澎湃写下这 一对联并悬挂在州衙门前,跨越千年的广 袤时空,历史的风雨模糊了前人的字迹, 而印证着以历史名城泉州、厦门、漳州为 代表的闽南文化的豪迈之语却在历史的卷 轴里愈发清晰可见……被誉为“红砖文化 区”的闽南民居;讲究“五境之美”的茶 文化;最富地方特色的民间民谣;著名的 惠安石雕、漳浦剪纸、厦门漆线雕等民间 工艺美术;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 梨园戏、南音;中国八大方言之一的闽南 语郑成功陵墓
• 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 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 社会活动家,福建厦门市集美 区人,厦门大学、集美中学、 翔安一中、集美学村、翔安同 民医院等,均由陈嘉庚创办。 成长于郑成功抗清复明故垒的 陈嘉庚一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 怀,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 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生 前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 帜、民族光辉”。厦门大学、 集美大学两校师生都尊称其为 “校主”。晚年的陈嘉庚,请 人在鳌园刻录“台湾省全图”, 念念不忘国家统一。
南音
福建历史上人才荟萃,涌现出一批在中
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如天文学家 苏颂,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思想家、文 学家李贽,音韵学家陈第,学者、书法家 黄道周、蔡襄,文人严羽、杨亿、柳永, 史学家郑樵、袁枢,民族英雄郑成功、林 则徐,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林纾,铁路 建设专家詹天佑等。他们以自己的胆识和 献身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作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龙岩的河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紧迫性
龙岩的河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紧迫性张惟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目前提到重要的层面和战略的高度。
关于如何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行政区划分割的文化发展困境”,讨论中开始有人提出闽南文化区“界定于厦、漳、泉行政区域,或许应涵盖龙岩市新罗区和漳平市?”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唐代建县的龙岩是河洛(闽南)文化滋生和发祥的策源地之一,一千多年来虽然行政区划的多次变动,主体的传统文化并无发生变异,但外面常有人将其误读为客家文化。
所以现在龙岩市中心区域新罗区与漳平市的河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显得尤具紧迫性。
福建古为七闽之地,龙岩属其一支,附近曾有南海国遗迹。
秦汉之际,已有中原流人进入九龙江上游,汉末三国东吴五路经略入闽,今龙岩城区一带形成苦草镇。
当时人口中估计有许多是逃亡的贵族、罪官、戍卒。
《三国志・孙亮全夫人传》记载孙权少子孙亮被废贬建安郡东冶(侯官,今福州)途中自杀身亡,夫人全氏仍携皇眷前往居住。
孙权第三子废太子孙和更是举家宗室“皆徙东冶”,继续遭末帝孙皓追杀,随行的贵族、文人学士四散藏匿,逃亡到比冶县更边远的苦草镇的岩洞中,龙岩洞,龙空洞诸名开始出现,当是吴人带来最早的龙图腾崇拜。
中原河洛文化的传入此地,或许比西晋“永嘉之乱”迁到泉州的晋人因怀念故国将无名荒江命名晋江还早些,至少是同一时代。
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于今长汀境内立新罗县,苦草镇划其管辖。
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废新罗县,后置南安郡龙溪县,辖区基本上达今闽西。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福州长史唐循忠于福州西潮州北广州东“检责得诸州避役百姓共三千余户”奏请置州获准,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建立汀州,而将苦草镇升格为新罗县,邑人以城东有胜景龙岩洞上奏唐明皇而易名龙岩县,可见龙岩洞的发现与命名至少比建县早几百年。
新建汀州的这些避役百姓也大都是中原南迁的流人,即早期的河洛人。
唐大历十二年(777年),龙岩县改隶漳州,由于同为九龙江流域,与滋生的河洛(闽南)文化融为一体。
有关闽南文化概论
有关闽南文化概论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一个多山丘陵的省份,早在古代即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贸易交流之地。
福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福建文化体系,其中包括了福建本土的文化元素,也吸收了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特色。
其中,闽南文化作为福建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以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闽南文化是以福建南部的闽南地区为主体的一种地方文化,它覆盖了福建省西南部,包括了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龙岩市和三明市等地区。
闽南文化以其广泛的影响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文化是多元化的文化,它是汉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结合体。
闽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三国时期,闽越文化就已经存在于这片大地上。
随着历史的变迁,福建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闽南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海洋文化也成为了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的港口贸易和航海文化也深深影响了这一地区。
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闽南文化吸收了南洋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多元化和开放性文化体系。
闽南文化的内涵丰富多彩,涵盖了许多方面,例如建筑、宗教、饮食、音乐、语言和民俗等。
其中,福建土楼是闽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防御功能,在文化和历史上均有着重要地位。
宗教方面,福建地区主要信仰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其中以儒教最为普遍。
闽南饮食以海鲜、福建小吃和福建茶文化等为特色,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口味为人所熟知。
音乐方面,闽南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中以”海上花”最为著名。
闽南语则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被广泛使用于闽南地区,也是闽南文化在语言方面的体现。
闽南的民俗文化也是闽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包括像年画、舞狮、踩高跷等民俗活动。
总之,闽南文化作为福建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和历史传承。
谈谈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发现与思考
谈谈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发现与思考考古发现,台湾最早的住民、3万年前的“左镇人”来自福建。
当时的台湾海峡存在一条海底隆起地带即“东山陆桥”,左镇人就是由此进入台湾。
后来的漫长历史中,大陆人特别是福建、广东人大批进入台湾,成为当地居民的绝对多数,并将中华文化带到台湾。
两岸之所以在文化上同根同源,是由于文化的创造者和承载者——两岸人民——同文同种。
台湾同胞操持的语言中,“国语”和大陆的普通话几无二致,闽南话完全是福建漳州、泉州一带的方言,客家话也与广东等地的客家话无缝对接,正所谓“言多周秦之语,声含中原之音”。
两岸都使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块汉字,区别只在于繁体简体。
台湾同胞来大陆旅游观光基本可以把简体字辨识得八九不离十,置身其中不会有文化上的疏离感。
中国人民以汉字为基础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化,一批批赴台移民将之带到台湾。
1666年,郑成功在台南建立了岛内第一个孔庙,设立了最高学府“太学”,大大推动了体系化的中华文化教育传承。
这所“全台首学”迄今保存完整,大成殿的中央供奉着“至圣先师孔子”的灵牌。
特别是灵牌上的殿梁上悬挂着清代诸位皇帝所钦赐御匾。
台湾地区多位领导人也题赠匾额,悬挂于此。
这些匾额层层排列,成为一道风景。
台南孔庙一定意义上就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华文化在台湾落地生根、赓续不断的象征。
在台湾,妈祖信仰具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主要宗教无法比拟和替代的独特尊崇地位。
供奉妈祖的庙宇多达上千,名称各异。
而妈祖信仰的根源在大陆。
妈祖是传说中福建莆田湄洲屿女子林默,生于宋代,被当地人视为能庇佑出海、祷雨济民的保护神。
一代代移民跨过“黑水沟”、前往台湾岛时,往往请上妈祖神灵,祈愿前程平安。
他们在台湾落地生根后,妈祖更有了深层次的寻根怀祖、追远报本的文化意味。
两岸往来中断的年代,岛内信众绕道日本、历经艰辛也要赴湄洲祖庙进香朝拜。
湄洲祖庙妈祖金身1997年首次巡台更是掀起热潮,历时102天,1000多万名台湾信众夹道欢迎。
龙岩在中国历史上属于东夷团南蛮之地
龙岩洞龙岩在中国历史上属于东夷团南蛮之地,居住的闽越人以蛇为图腾,至今犹留下来的少数民族畲族是崇仰狗王,而当地接受华夏文化龙的图腾崇拜可追溯到汉代,其标志就是龙岩洞。
据出土文物,秦汉时代即有中原流人寻觅到九龙江上游的地方建寨,晋时命名为苦草镇(即今龙岩市新罗区城区所在地)。
龙岩洞在苦草镇南的三四里,以洞内石纹如龙,潜伏待飞而得名。
这显然不是越民而是中原流人取的名字。
初时这些流人或多为逃避徭役的奴隶、农民和秦始皇滥杀漏网的降卒,到了汉末三国的东吴,五次经略福建,还成了发配罪官的地方。
尤其是孙吴末帝孙皓把废太子孙和有关宗室、大臣“皆从东冶(福州)”,这就比晋代“八王之乱”的博士庶南迁更早了约百年,可以想象有的贵族后裔为了逃避进一步的迫害而逃到更南边的苦草镇,他们发现了岩洞而以华夏崇拜的图腾龙命名。
龙岩洞之名最早见于唐《元和郡县志》记载。
因晋代太康三年(公元282)建立的新罗县于唐开元24年(公元736)升置汀州,而将新罗县治迁至苦草镇。
龙岩的知识分子以邑有胜景龙岩洞,集体上书唐明皇,经翰林学士李白起草诏书,于天宝元年(公元742)易名为龙岩县。
邑名以胜景龙岩洞为由命名,且获风流天子唐明皇准奏,民间口传文学时代,此洞得名至少应有四五百年历史,推测洞名为东吴废太子孙和的随侍罪臣、门客和后裔所为,是有可能的。
这是中原文化进入越地的鲜明印记。
史载唐代龙岩洞已是游客如云,明代名士王源所作《龙岩洞记》石刻犹存。
此地成了观察中国南方龙文化发源的主要景观。
龙硿洞龙硿洞离龙岩市区48公里,景区面积达6.25平方公里,规模比龙岩洞大得多,古老传说两洞是相通的,从自然风景到人文历史,被认为是龙岩洞的延伸和扩展。
龙硿洞内发现的石锛、石铣、陶纲堕和印纹陶片等器物表明,商周至秦汉时期有越人世间居住。
此际接受以龙为图腾的汉族文化,证明秦汉尤其是汉末晋初有中原人包括博士族阶层进入此地,以先进的中原文化融合了百越文化。
龙硿洞既在唐代已有记载,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此附近,可惜擦肩而过。
闽南话起源
(2)从闽南方言看闽台地缘、血缘、语缘的亲密关系闽南方言的形成与闽南人的历史休戚相关。今天的闽南方言区早在秦汉之际就有中原汉人移居,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移入闽,是在“五胡乱华”年代。当时中原一带处于兵荒马乱之中,大批北方汉人相率离乡背井,来此避难落户;及至“永嘉之乱”,又有“衣冠八族”移居闽地。唐五代,更有成批汉人从中原迁入福建。这些闽南人的祖先,绝大多数来自河南,他们带来了不同时期洛阳一带的中原汉语,跟当地原有的语言和方言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闽南方言。客家人习惯上称闽南人为“河洛人”,称闽南话为“河洛话”便是这个缘故。时至今日,古河洛话在洛阳本土已变得面目全非了,而它的一些基本特征却还保留在今天的闽南话里,成了闽南人根在中原、闽南话源于中原汉语的佐证。例如,闽南方言的语音系统保留了较多的古音,并明显地表现出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历史层次,其中既有秦汉上古音的残余,如“飞”读[b;]①,“猪”读[di],即所谓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又有隋唐中古音的保留,如“接”读[zidp],“节”读[zidt],“席”读[sik],“沉”读[dim]等,即完整保留着中古汉语L—P]、[—t]、[—U三套入声韵尾和r—m]、[—n]、[—ng]三套鼻音韵尾;还有历代语音的变异,如“三”读[snd],“石”读[zi6h]等等。这些正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北方中原汉语在闽南话中留下的痕迹。
龙岩文化属于河洛文化及其与客家民系的关系
龙岩文化属于河洛(闽南)文化-----及其与客家民系的关系龙岩,于中唐时期建县,隶属漳州府,清代雍正年间升格为直隶州。
新中国成立后,为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除辖原龙岩州的龙岩漳平(含宁洋)县,还划入原属汀州府的长汀、上杭、永定、连城、武平县。
地级龙岩市现为闽西的中心城市,原县级龙岩市为新罗区。
因古汀州是客家首府和祖地,尤其2000年第16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龙岩市召开后,外界许多人误把龙岩市区认作是客家地域,大谬不然。
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专著《福建六大民系》,又把龙岩人单独列为一支民亲,与闽南人、客家人并列为六大民系之一。
所列人文特征虽然充分,但不宜将基本上、整体上属于河洛(闽南)民系的龙岩人,划为介乎闽南人、客家人中间的单独民系。
现代客家学者比较一致的观点,客家民系的形成大致上是宋末明初。
客家人是经鄱阳湖沿汀江进入闽西汀州的。
而据出土文物和历史考证,今龙岩市中心区域的最初居民,是秦汉以来的中原流人溯九龙江而上,晋代即已集结一定规模而建立苦草镇。
他们将龙的图腾崇拜带到这里,把新发现的风景溶洞称为龙岩洞,唐代建县时即以此作为县名。
人们有理由推测,这里是中国南方龙文化的起源,在中国的行政版图上,龙岩也是惟一以龙命名的地级市。
福建的开发,依照华夏汉人南下的路线,是先闽江、晋江而后九龙江。
龙岩的初度开发和建立县级政权,自然是在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府兵入闽开拓九龙江流域之同一时期。
龙岩地处九龙江上游,陈元光奏准于泉、潮州之间设立漳州后,龙岩县属之。
大举进入龙岩的,主要是随陈元光部将南来的河洛人,包括陈元光的曾孙陈泳奉派镇守龙岩,陈泳死后有四个儿子在龙岩落籍世代定居。
另据谢重光研究员《陈元光与漳州早期开发史研究》一文叙述,还有一支是由岭南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沿东北方向逐渐推进到九龙江流域。
而龙岩正处于泉、潮两州之间,由韩江入海处潮、汕往九龙江入海处漳、厦推移,龙岩是必经之地。
泉、漳、潮州都是说的河洛(闽南)话,所以龙岩历来都属河洛(闽南)文化语言区。
话说闽南人(2019版)
话说闽南人(2019版)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尽管内部分化成诸多的亚文化,闽南文化在整体上依然可以说是一种个性鲜明、影响巨大、起因多元、内涵丰富、流播深远的地域文化类型。
由于其与台湾所谓本省人的福佬文化具有极为密切的亲缘关系,所以一直都是地域文化研究中的热点。
那么,作为闽南文化的传承者,闽南人的身上又有什么样的特质?我想,要认识闽南人,首先要摆脱中原中心论的干扰,这种中原中心论的干扰自古而今,已经根深蒂固,主要体现为强调闽南人是纯粹的衣冠南迁或披甲南征的中原人后裔,闽南文化是纯粹的汉族文化。
这种陈腔老调反复说,仿佛说一万遍就会成为真理。
显然,不排除这个干扰,很难真正读懂闽南人。
这种说法,严重忽略了汉人来到闽南地区时,闽南已经有众多原住民的事实。
即使闽南人的父系可能确实有较多来自北方的血缘成份,即使闽南文化的核心当中确实保留了中原文化的元素,如语言、民居等。
但作为一种地域文化,闽南文化和中原文化明显具有质的不同,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思维上的对立关系。
大家知道,台湾的文化土壤主要有四层,最表层的是近现代的西方文化,中层是儒家文化(包括变异的儒家文化——日本文化),底层是福佬文化(百越文化与中原殖民文化结合而成的闽南文化,也有人称为河佬文化、河洛文化、鹤佬文化),深层是原住民文化。
由于原住民文化已经式微,所以对台湾社会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是前三种文化。
其中,浮在台湾文化表层的甜美可口的“奶油”是近代西方文化,这种文化数百年来一直是全球最富有活力的文化形态,其对台湾的影响,始于葡萄牙人对台湾的发现,主要体现在政治体制和物质生活上。
这里就有必要探讨一下闽南人的特质。
闽南人与很多人想象中的并不一样,并非完全是南迁的贵族或难民的后裔,当然其中确实有不少人是,如福建漳浦县一个叫赵家堡的地方便发现了宋代皇族的后人,他们是从海路逃难而来。
不少人很可能只是出于自我保护或者攀龙附凤的目的才自称是中原移民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岩与闽南文化同源及其表征张惟发祥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南播与百越文化的交融中,产生了两个分支:一是自鄱阳湖进入汀江的客家文明;一是越武夷山而开拓晋江漫向九龙江穿越漳平龙岩达到广东潮州(原属福建)并越海台湾的以闽南方言语系为表征的河老文化,通称河洛文化或闽南文化。
今龙岩市的古汀州府文化属于前者,古龙岩州文化则属后者。
龙岩为闽越故地,汉代已有中原流人迁入,三国时吴建苦草镇,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在扬州属下的晋安郡设立新罗县,县治初设上杭后移长汀,管辖闽西全境和闽南部分地区,今龙岩市区中心为苦草镇,漳平为九龙乡均属之。
南朝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苦草镇隶新设的龙溪县(今漳州地)。
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置汀州,将县治迁苦草镇名杂罗,辖今龙岩、漳平及永定、上杭、南靖部分地区。
当地士人以邑有胜景龙岩洞,遂奏请改名龙岩县。
属汀州仅41年,至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改隶漳州经历了近千年,融入并共同创造了九龙江流域文明。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龙岩县升格为直隶州,并领漳平、宁洋二县。
无论从流域经济或语言风俗上说,自漳州府分出来并列诸郡的龙岩州,均属与泉州府、漳州府、潮州府和台湾府相同的闽南文化。
为方便起见,称之闽南支系文化,又以龙岩、漳平(宁洋后并入)居九龙江上游,也可称之龙津文化,简约谓之龙岩文化。
古龙岩州城已发展为今天龙岩中心城市,漳平成为龙岩市代管的省辖市,其社会经济发展显居闽西地区的前列,而与以厦门为中心的闽南金三角的发展程度相对接近,这里有地理区位的优越,也有海洋文化的因素。
晋代八王之乱,继而五胡乱华,中原士庶纷走南疆,也使黄土文化的一部分走向海洋文化。
东海之滨一条无名的河流,竟因骤涌晋人衣冠而名晋江,百越故地的土著,称这些操河南洛水口音的人们为河洛人,极尽一时之盛。
更南边的九龙江流域开发稍迟,到唐太宗李世民创造的盛唐时代,高宗李治继之,经略南疆。
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高宗派唐太宗时期的大将陈政率府兵3600名入闽,后其子陈元光续领五十八姓将校来援,以绥安(今漳浦县)为基地,开拓了九龙江流域直连潮州的广大地区。
陈氏父子是河南固始人,带来的光州兵将眷属等与晋代洛京南下的士庶同操洛下口音,在两江(晋江、九龙江)流域,形成河洛文化,逐渐融合了闽越文化。
三国东吴建镇的龙岩,到这时才得到初度的开发。
古代农业社会,尤其是南方山区,人群流徒多沿河流走向。
漳平民间祭祀的“九龙三公庙”,就是怀念当年溯江而上的先人。
据《漳州府志》:“刘氏兄弟三人,从唐将军开漳。
旧时岩平宁水道舟楫不通,刘氏疏而达之北江之上。
”后人遂沿江建36座庙宇祀之。
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设置漳州,青年将军陈元光首任漳州刺史,后人尊为“开漳圣王”,北方汉人随其沿九龙江西向开发。
从谱碟中发现,如龙岩陈氏《渭滨公家谱》录有“岩邑城西虎岭山东麓建祠塑像奉祀入闽始祖陈元光”。
再如随同陈元光征漳,以威武协应上将军任漳浦县令兼主州邑事的张伯纪,望出清河,被奉为张氏入漳始祖,远比南宋自宁化石壁入闽的张化孙早几百年。
最近于漳州龙海县郭坑扶摇村发现唐定远将军李伯瑶族谱及墓位。
李伯瑶(公元612~672年)系唐卫国公李靖之孙,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随陈政入闽逾3年逝世,其十三子分镇龙岩、漳平等地。
这些资料证实,龙岩、漳平所处九龙江上游地带,是在陈政、陈元光父子平定泉州至潮州之间的“蛮獠啸乱”后得到开发的,与南宋大量客家先民沿汀江进入闽西、粤东的路线不同,时间也更早些。
漳州建州后,州署初设云霄后移漳浦,并将泉州的龙溪县和汀州的龙岩县划归漳州,今漳平市时为龙岩县九龙乡随附。
从行政建置到语言、文化风俗,龙岩、漳平都与漳州府各邑无异。
直到成立龙岩直隶州,更是使龙岩在漳属各邑中因时际会得以脱颖而出独领州郡,社会经济文化获得迅速发展,历史源流和文化认同却是不会改变的。
龙岩于唐代建县后不久即属漳州,漳平是于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由龙岩县划出居仁里、和睦里、感化里、永福里、聚贤里置漳平县,县署设居仁里小菁社。
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又于龙岩县集贤里撤东西洋巡检司,设立宁洋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6年,撤宁洋县,辖区大部分并入漳平县,小部分划归龙岩县及永安县。
因之,今龙岩市中心新罗区和漳平市,同属于河洛文化(闽南文化),是流域走向和社会经济文化的长期发展所形成和决定的。
龙岩话属闽南语系的西片口音,河洛古语在这一地区的巩固与发展,又与唐末王审知入闽有很大关系。
唐朝末年战乱,王潮、王审知兄弟参加起义军南下,经汀州向泉州进军福州,他们兄弟先后任福建威武军节度使。
唐亡,后梁太祖加拜王审知为中书令,福州大都督府长史,封闽王。
历史的偶然,王氏兄弟与唐初经略闽南的陈政、陈元光父子同为河南固始人,他们带来的兵将都为光州一带的人,同操洛下正音。
王潮刚入闽时为泉州刺史,屯兵海疆,使泉州、漳州、龙岩直至潮州之间的河洛话广为传播,而龙岩为关山阻隔,比之泉漳潮平原保存了更多的河洛古音,当代学者考证称用今龙岩话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通话而无障碍。
王审知经汀州入闽,长汀建有白马庙(王审知号白马三郎),连城建有蛤蝴庙(溪河弯道地名)祀之。
至今连城父老相传,祖先有一支是随王审知到此。
建于河源十三坊的珨瑚庙(后人为尊敬王审知而从王旁),殿堂巍峨,香火最盛。
旅台乡亲首倡维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主政八闽的项南亲自撰联:“避战乱,施廉政,福建有福;开海禁,富山林,功盖八闽。
”这是对历史上开发福建的先驱者的确切评价和赞颂,闽王王审知是当之无愧的。
他的部队经汀州过龙岩、漳州入泉州,也是第一次大规模地从陆路跨越汀江、九龙江、晋江三个流域的行动,使河洛语言文化有了最广泛的传播与沟通。
综上所述,在闽西地域,后来的客家先民是沿汀江南下,先到龙岩、漳平的先民是进入九龙江流域的河洛人溯江而上,由于两江未能交汇,交通阻塞,在农业社会里自给自足,自行发展,形成了各自的语言系统和风俗,分属客家文明和闽南文化。
在闽南文化体系内,台湾沿习惯称河洛文化,潮州(含汕头、汕尾)称潮文化,龙岩、漳平系自漳州府分出,谦称闽南支系文化,其实,若泉漳、厦门、龙岩、台湾、潮汕的闽南文化统一名称,其范围、人数约略与客家文化相当,是汉民族中流布最广的两支民系。
今龙岩市成为客家文化、闽南文化交融之地,是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可以吸取、整合两种文化之长而发扬光大之。
龙岩(今龙岩市新罗区)、漳平虽属闽南语系,不过处于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撞击、交融的前沿,互有影响,自然也产生了自己的特质。
龙岩、漳平的先民源自黄河流域迁徒入闽开拓晋江、九龙江流域与潮汕平原的北方汉人,重大节日习俗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等均与中原无异,大致与漳泉潮俗同。
但由于所处漳、汀两州之间的环境,也略有小异。
譬如闽南盛行的普渡(鬼节),到了上游的漳平、龙岩就逐渐减弱以至消失了,而部分乡村受客家影响也重视重阳节。
再如七月七夕乞巧节,龙岩、漳平均风炽胜似闽南,隔部的客地却较平淡。
岩、漳族姓多追远晋、唐年间,如龙岩“三槐堂”王姓入闽祖祠在泉州,又如漳平的郑姓,据郑超麟自考“远祖是唐末僖宗光启年间随从(固始)同县人王审知入闽的”。
也有宋、元时自客家迁移龙岩的姓氏,如东肖、董邦、铁山张姓自永定迁入,邱姓自上杭迁入,罗性自连城迁入,但其语言风俗已早融入闽南文化,例东肖毗邻客地其龙岩方言语音纯正胜似城区。
民间信仰和宗教,总的也显泛神论和多元化。
除了普遍供奉的土地公、财神爷、陈真祖师爷、佛祖、观音娘娘,龙岩、漳平建造最多的是“姑婆宫”,也即妈祖,带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的影响和痕迹。
至于崇拜先祖英雄,如龙岩适中纪念东晋名臣谢安的圣王公祠,漳平纪念随从唐将军陈元光开辟九龙江上游河道的刘氏三兄弟的三公庙,龙岩江山祭祀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部将的郭公庙,尤其是岩、漳多建有纪念“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威惠庙等,都突出地体现了对开拓和保卫九龙江流域文明的先贤的崇仰。
佛教自唐初发迹,龙岩天宫山肇建古刹,漳平菁城尤亭山高明寺始建于明代。
道教是于明末由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第七世孙张静轩往江西学道后回龙岩传播,在龙岩东肖建有龙泉老君宫、白土铁山宫等。
清代厦门港口开通后,基督教传入岩、漳,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闽南成立业溪区会,将龙岩州及所属漳平、宁洋县划入其传教地区。
抗日战争期间,闽南神学院一度内迁漳平永福。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天主教厦门教区派教士到漳平传教,随后在龙岩设传道所。
建筑风格承袭河洛遗风,融入闽南特色,造型典稚、精巧、亮丽。
20世纪末尚存的建于明代的龙岩连氏十八堂,以中轴线连结两厢72套房间,既便聚族而居,又保有单家独院的雅静。
龙门赤水天后宫的宋式建筑,其精致反映了海洋文化的追求。
发展至漳平永福花乡的田园格调,更是体现亚热带高山风光的奇秀。
反映在文化艺术上,舞龙舞狮不以雄大见长,趋向于精悍多变。
著名的龙岩“采茶扑蝶舞”,表现山区青年女子的采茶劳动,却是采用优美的音调,轻盈的舞步,使人忧如置身南国美丽的田园。
龙岩静板音乐的悦耳悠扬,也令人联想起闽南南音、锦歌的韵味无穷。
缠绵的潮剧以其轻软的乡音,一度也曾风靡了龙岩。
整个艺术格调与客地迥然有异。
唯外江戏(汉剧)的传人,以其优美的唱腔和中州韵道白,征服了岩、汀属观众而成为闽西共同的地方剧种。
龙岩、漳平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畲族人,津平还建有畲族自治乡。
他们大约是唐、宋自汀州往闽中、闽东、浙江迁徒途中留下来的,也有明代从漳浦迁入的。
畲族有自己的图腾崇拜、民间信仰和文化风俗,语言属闽南方言畲话,或谓是越民未被同化而保留的一支。
辛亥革命建立民国,废除府州制,将汀州府、漳州府、龙岩州联结在同一政域,设立西路道后改汀漳道,治所设在龙岩。
后来改为行政专区,长汀、龙溪、龙岩各分领专区,直到1947年,以龙岩、长汀、永定、上杭、武平、连城、漳平7县组成第七专区,公署设在龙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沿袭此建置,形成今天龙岩市的政域。
在闽西,这就使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产生了急速的碰撞和融合。
进到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出现一场革命,1919年的五四运动产生的新文化思潮,统领了中国当代思想运动的主流。
在新文化思潮的推动下,闽西的两百学子直下厦门集美,追求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更早一些,郑超麟(漳平)、邓子恢(龙岩)、傅柏翠(上杭)、项与年(连城)等到海外去,成了闽西的第一批具有初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驱战士和爱国者。
他们回到故乡(或仍在外参加革命活动),与1927年的土地革命运动相结合,加以朱(德)毛(泽东)红军入闽,建立了闽西革命根据地,邓子恢、张鼎垂、郭滴人、张赤男等成为主要领袖,毛泽东、瞿秋白、周恩来、朱德等一代伟人进入闽西,这时的闽西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地区,从文化的角度上说,客家文化、闽南文化都服膺并融入于红土地文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