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伺服电子齿轮比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伺服电机电子齿轮比的算法

伺服电机电子齿轮比的算法

伺服电机电子齿轮比的算法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伺服电机电子齿轮比的算法一般来说主要由三大因素组成:1、要知道电机转一圈雕刻机的X/Y/Z走多少距离;2、上位机脉冲当量的单位:“毫米/脉冲”还是“脉冲/毫米”;3、伺服电机电子齿轮比的分子与分母。

而分子的基数一般是固定的,只需输入此值就行,而常见的国内分体的伺服电机,它的分子的值与编码器精度有关,精度说法不外乎有两种:一、讲多少线的,比如常见的为2500线,那么它的分子的值为2500的四倍,即10000,如我司分体的就是这样算的。

二、讲多少位,位是指2的幂次方,比如安川的17位、20位就是2的17或20次方。

第1个:要知道电机转一圈雕刻机的X/Y/Z走多少距离1、丝杆机:这个简单,只要知道丝杆的导程(现场一般叫螺距,但书面上来说两者的是不一样的概念。

我们可从它们的相同点来说只要是单头螺纹的丝杆这两者的说法就无区别),然后知道传动比(这又分为减速的传动比还是加速的传动比),然后按以下算法:电机转一圈距离=导程X传动比注:减速传动比一般分子比分母小,如1/3、1/5等等,加速传动比般为分子比分母大,如3/1、5/1等等。

2、齿轮齿条机;按以下算法:电机转一圈距离=齿轮模数X齿轮齿数传动第2个:“毫米/脉冲”与“脉冲/毫米”转换关系如下:“毫米/脉冲”转“脉冲/毫米”:脉冲/毫米=1 /输入的“毫米/脉冲”数值,比如输入值为,那么就等于100脉冲/毫米。

“脉冲/毫米”转“毫米/脉冲”:毫米/脉冲=1 //输入的“脉冲/毫米”数值,比如输入值为100,那么就等于毫米/脉冲第3个:电子齿轮比的分母或脉冲当量(单位为毫米/脉冲)的算法电子齿轮比的分母=电机转一圈距离/脉冲当量从这个算法公式可看出,电子齿轮比的分母或脉冲当量这两者必须有一个是人为任意设置一个数值(只要不超过说明书的许可范围,一般电子齿轮比的分母不超过分子,脉冲当量不超过),另一个才可能求出。

伺服电机电子齿轮比计算公式

伺服电机电子齿轮比计算公式
移速度<mm/s> 依电机额定速度计算可输入最大位移
速度<mm/s>
2000 200000 2042.553191
OK OK
2000
2447.916667
伺服电机电子齿轮比计算公式
直径<mm> 圆周长计算<mm>
周长取整数 比率结果校验
OK 400 235 CMX计算公式 CDV计算公式
最大速mm/min 最大速mm/min
依输出脉冲最大和电 机额定转速计算出的
电子齿轮比
CMX CDV 比率
200000 416666.6667
0.48
由此计算出的脉冲当量<mm/p>
0.012239583
服电机电子齿轮比计算公式
75 235.619449
235
*圆周长计算及取整数公式,输入直径,计算周长、取整数;
*下面部分自动对电子齿轮比约分(因为电子齿轮比分子、分母输入最大数不能超过编码 器分辨率),所以要约分后输入驱动器,公式做的还不完整,有时需人工干预一下!
*根据输入的位移速度计算出PLC输出脉冲频率及当前电机转速;
120000 146875
最大速 m/min
最大速 m/min
120 146.875
电机速度 r/min
2000
*根据最大输出脉冲频率和电机最大转速计算出脉冲当量,可使输出脉冲和电机转速同时 达到最大值,但使用设定时还是将每mm脉冲数调整为整数为宜,便于程序计算输出脉冲 时都是整数,不会造成累积误差;
奇数
1
1
1
1
1
奇数
1
1
1
1
1
=编码器分辨率<p/r>*设定脉冲当量<mm/p>*10^3*减速比分母/减速比分子

伺服电子齿轮比的计算方法

伺服电子齿轮比的计算方法

伺服电子齿轮比的计算方法电子齿轮比主要功能:1、可以任意地设置每单位指令脉冲对应的电机的速度和位移量(脉冲当量);2、当上位控制器的脉冲发生能力(最高输出频率)不足以获得所需速度时,可以通过电子齿轮功能(指令脉冲倍频)来对指令脉冲进行×N倍频。

当伺服电机用在电脑绣花机的框架上时,控制上的要求为主控发送1个脉冲框架得移动0.1mm。

对电子齿轮比的计算有影响的主要为以下几个因素:电机编码器的分辨率;机械装置的二级传动比;框架皮带齿轮大小。

电机编码器的分辨率:伺服电机的编码器一般为2000线或者是2500线,也就是转一圈能产生2000或者2500个脉冲,而伺服驱动器对此脉冲进行4倍频处理,所以电机转一圈就能产生8000或者10000个脉冲,也就是分辨率为8000或者10000。

电机型号编码器线数电机编码器的分辨率三洋P2、P5电机20008000大豪伺服250010000以三洋伺服电机为例:当控制器给驱动器发送一个脉冲时,伺服电机转过的角度为经过二级传动装置后,框架运动的角度折算到电机上角度和二级传动比是成反比的,比如二级传动比为1/4,那么电机转过的角度就是传动轴转过的4倍。

框架齿轮大小: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齿轮:绣框移动0.1mm时所需转过的角度为0.36°和0.45°。

大部分机器都是采用0.36°的齿轮。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电子齿轮比的公式如下采用丝杆结构的话,电子齿轮比的计算方式稍微有些不同因为一般的,电机和丝杆轴之间是1:1的皮带传动,丝杆的螺距为M毫米/圈,那么计算公式为框架伺服电机“电子齿轮比”的计算方法电子齿轮比主要功能:1、可以任意地设置每单位指令脉冲对应的电机的速度和位移量(脉冲当量);2、当上位控制器的脉冲发生能力(最高输出频率)不足以获得所需速度时,可以通过电子齿轮功能(指令脉冲倍频)来对指令脉冲进行×N倍频。

当伺服电机用在电脑绣花机的框架上时,控制上的要求为主控发送1个脉冲框架得移动0.1mm。

伺服电机电子齿轮比的算法

伺服电机电子齿轮比的算法

伺服电机电子齿轮比的算法
1.齿轮比计算:
1.1确定速度要求:
通过分析系统要求,确定所需的速度范围和精度。

可以考虑最大速度、最小速度、加速度和减速度等。

1.2确定实际系统参数:
确定伺服电机的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

这些参数通常可以从电机的
技术规格中获得。

1.3计算电子齿轮比:
通过将速度要求和实际系统参数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出电子齿轮比。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比例关系,例如:
电子齿轮比=(速度要求/实际系统参数)*缩放系数
缩放系数是一个因素,用于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进行调整。

例如,如
果需要更高的精度,则可以降低缩放系数。

2.控制器实现:
2.1设计控制器: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适当的控制器类型,例如PID控制器。


据传感器反馈和电机输出的误差,调整控制器参数以实现所需的控制性能。

2.2实现控制算法:
将电子齿轮比应用到控制算法中,以实现所需的速度控制。

例如,如果输入速度是1000rpm,而电子齿轮比是2,则输出到伺服电机的速度应是2000rpm。

2.3评估和调整:
实施控制算法后,通过实际测试和分析系统响应,评估控制性能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这可能涉及到调整电子齿轮比、控制器参数或其他系统参数。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伺服电机电子齿轮比算法的框架。

具体的实现细节会因应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为了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性能,可能需要考虑更复杂的算法和控制器设计。

伺服驱动的工作原理之电子齿轮比计数举例

伺服驱动的工作原理之电子齿轮比计数举例

伺服驱动的工作原理之电子齿轮比计数举例1)已知条件如下:
伺服电机额定转速为:2000r/min
编码器每圈发出脉冲数为4096p/r
PLC控制器输出的最高脉冲频率为100KHZ
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减速机构,输入转速:输出转速=4:1
求:PLC控制器输出分辨率(即脉冲当量)为0.1度/每个脉冲的电子齿轮比。

机械结构如下图所示:
2)计算说明:
当电子齿轮比为1:1时,伺服电机经减速机驱动工作台的分辨率为(即当前机构PLC控制器发出一个脉冲时,转盘转动的角度):
(度/每个脉冲)
3)脉冲当量为0.1度/每个脉冲的电子齿轮比:
式中:A为电子齿轮比的分子=1024
B为电子齿轮比的分母=225
4)PLC控制器输出最高脉冲频率为100KHZ时,伺服电机的转速:
伺服电机的转速= ≈ 6667(r/min)>2000(r/min)额定转速
由于PLC输出100KHZ脉冲频率时,伺服电机的转速超过额定转速,所以PLC输出的
脉冲频率必须加以限制为:≈ 30KHZ
式中C为PLC输出的上限脉冲频率为30KHZ。

伺服电机电子齿轮比计算公式

伺服电机电子齿轮比计算公式

伺服电机电子齿轮比计算公式
伺服电机电子齿轮比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伺服电机的电子齿轮比,也称为“系数”。

电子齿轮比也被称作“减速比”,是伺服电
机的重要参数,可以定义伺服电机传动系统的功率和运动性能。

电子齿轮比是一个重要的特性,它可以确定转子转速和输出轴转速之间的比例。

电子齿轮比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R = N1/N2,其中R表示伺服
电机的电子齿轮比,N1表示伺服电机的自转速度,N2表示伺
服电机的输出轴速度。

本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比较简单的伺服电机的电子齿轮比,也可以用来计算复杂的伺服电机的电子齿轮比。

在实际的应用中,在计算伺服电机的电子齿轮比时,多以电流和转矩为准则,以电流作为参考参数,以转矩来衡量电机的输出能力及传动系统的效率。

要算出电子齿轮比,首先定义好电机要输出的转矩(T), 要求驱动轴转速(N2)和电机电压(V),然后根据关系T=KVnN2可以求出电机的自转速度
(N1),最后可以得出电子齿轮比 R = N1 / N2。

伺服电机的电子齿轮比的计算公式是由电流、功率和转速,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推导而来的,是对电机及其传动系统进行参数设计的重要工具。

它在伺服电机的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确定伺服电机的转矩、电流、起动等行为,为提高伺服电机的工作效率和性能作出重要贡献。

电子齿轮比计算公式

电子齿轮比计算公式

电子齿轮比计算公式:已知编码器分辨率131072,脉冲频率200Khz要使转速达到3000r/min求电子齿轮比。

脉冲接口的最大频率是200KHZ,对应最大转速3000转每分,这样的设定能使定位模块发挥伺服的最高速。

代入以下公式:马达转速(3000rpm)/60=脉冲频率(200000Hz)*(分子/分母)/伺服分辨率(131072)约分下来电子齿轮分子4096,电子齿轮分母125。

这样的设置结果4000个脉冲转一圈,200Khz的频率对应3000RPM的转速。

将伺服马达编码器的分辨率设为分子,马达转一圈所需的脉冲数设为分母。

如果再装减速器的话,PLC原来所发脉冲数再乘以减比。

举个例子:伺服马达编码器的分辨率131072,我设计为PLC每发一个脉冲伺服马达转0.5度,那么伺服马达转一圈(360。

)需要720个脉冲。

电子齿轮就设为131072/720化简分数后为8192/45这样PLC 每次发720个脉冲伺服马达转一圈。

如果还想接个减速器,举个例子接个减比为5比1的减速器时,原来电子齿轮所设分数不变,PLC原来所发脉冲数再乘以5(720*5=3600),即现在伺服马达转一圈PLC发3600个脉冲就可以了。

简单的说,比如说电子齿轮比是1(系统默认),脉冲当量是1mm(就是物体在你发1个脉冲时运行的距离,注意是控制脉冲,就是你PLC发给伺服放大器的脉冲),当你把电子齿轮比改为2时,对应的脉冲当量就变成2mm。

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伺服电机旋转时,速度表现重于精度表现时候,希望将电机速度性能完全表现出来;而对于旋转分辨率要求较低的时。

已知编码器分辨率131072脉冲频率200Khz要使转速达到3000r/min求电子齿轮比。

脉冲接口的最大频率是200KHZ,对应最大转速3000转每分,这样的设定能使定位模块发挥伺服的最高速。

伺服电子齿轮比的计算方法

伺服电子齿轮比的计算方法

伺服电子齿轮比的计算方法电子齿轮比主要功能:1、可以任意地设置每单位指令脉冲对应的电机的速度和位移量(脉冲当量);2、当上位控制器的脉冲发生能力(最高输出频率)不足以获得所需速度时,可以通过电子齿轮功能(指令脉冲倍频)来对指令脉冲进行×N倍频。

当伺服电机用在电脑绣花机的框架上时,控制上的要求为主控发送1个脉冲框架得移动0.1mm。

对电子齿轮比的计算有影响的主要为以下几个因素:电机编码器的分辨率;机械装置的二级传动比;框架皮带齿轮大小。

电机编码器的分辨率:伺服电机的编码器一般为2000线或者是2500线,也就是转一圈能产生2000或者2500个脉冲,而伺服驱动器对此脉冲进行4倍频处理,所以电机转一圈就能产生8000或者10000个脉冲,也就是分辨率为8000或者10000。

电机型号编码器线数电机编码器的分辨率三洋P2、P5电机20008000大豪伺服250010000以三洋伺服电机为例:当控制器给驱动器发送一个脉冲时,伺服电机转过的角度为经过二级传动装置后,框架运动的角度折算到电机上角度和二级传动比是成反比的,比如二级传动比为1/4,那么电机转过的角度就是传动轴转过的4倍。

框架齿轮大小: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齿轮:绣框移动0.1mm时所需转过的角度为0.36°和0.45°。

大部分机器都是采用0.36°的齿轮。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电子齿轮比的公式如下采用丝杆结构的话,电子齿轮比的计算方式稍微有些不同因为一般的,电机和丝杆轴之间是1:1的皮带传动,丝杆的螺距为M毫米/圈,那么计算公式为框架伺服电机“电子齿轮比”的计算方法电子齿轮比主要功能:1、可以任意地设置每单位指令脉冲对应的电机的速度和位移量(脉冲当量);2、当上位控制器的脉冲发生能力(最高输出频率)不足以获得所需速度时,可以通过电子齿轮功能(指令脉冲倍频)来对指令脉冲进行×N倍频。

当伺服电机用在电脑绣花机的框架上时,控制上的要求为主控发送1个脉冲框架得移动0.1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齿轮比
电机单向转动一周(或指令长度)所需脉冲数 电机单向转动一周者(或指令长齿条电子齿轮比. 10.00 指令行走长度 指令对应发送脉冲数 10000 2500 光电编码器线数 4 倍频 2 电机转圈数 1 齿轮转圈数 30 齿轮齿数 2 齿轮模数 3.14 圆周率 齿轮转一周齿条行程 188.50 1/9 电子齿轮比 (1位) 7/66 电子齿轮比 (2位) 73/688 电子齿轮比 (3位)
MM 个 线 倍 圈 圈 齿 M MM
(或指令长度)所需脉冲数 长度)所移动的距离(以微米为单位)
.丝杆螺母电子齿轮比. 10 指令行走长度 指令对应发送脉冲数 10000 2500 光电编码器线数 4 倍频 1 电机转圈数 1 丝杆转圈数 6.00 丝杆导程 1 2/3 电子齿轮比 (1位) 1 2/3 电子齿轮比 (2位) 1 2/3 电子齿轮比 (3位)
MM 个 线 倍 圈 圈 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