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神你的马克思整理复习提纲答案
马克思复习题目(整本书)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名词解释(1)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3)世界观(4)方法论(5)唯物主义(6)辩证法(7)唯心主义(8)形而上学二、单项选择(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③)。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④)。
A逐字逐句地熟读马克思主义著作B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结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去检验各种事物D理论联系实际E急用先学,立竿见影(3)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④)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4)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①)A德国古典哲学B古希腊哲学C中国古代哲学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5)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有(①)A康德与休谟B马克思与恩格斯C尼采与叔本华D黑格尔与费尔巴哈(6)唯心论的基本形态有(②)A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B客观唯心论与主观唯心论C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D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7)“唯心论是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大树上开出的不结果实的花”的观点是(①)A辩证唯物论的观点B主观唯心论的观点C客观唯心论的观点D朴素唯物论的观点(8)“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观点属于(③)A朴素唯物论 B朴素辩证法C形而上学 D唯心论(9)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③)A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B心外无理,心外无事C生死由命,富贵在天D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10)被誉为辩证法大师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①)A黑格尔B费尔巴哈C亚里士多德D狄德罗(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④)A可知性 B实物性 C运动性D客观实在性(1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③)A可知性 B主观性C物质性D存在性(1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②对立统一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的“钥匙”;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联系实际谈谈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这里包含哪些辩证法思想。
①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②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③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④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意义:在方法论上我们能够以此为工具把握事物的本质,在世界观上我们树立一个物质性的科学的世界观。
5、如何理解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①从实践到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②从认识到实践。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为群众所掌握才能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而理论要回到实践去必须从实际出发,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③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马克思基本原理提纲(附答案)
绪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时间:19世纪中叶●地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工人要求参与国家政权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工人要求建立真正意义的共和国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反对私有制,反对剥削●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第一章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三个阶段(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
(3)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个形态A主观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休谟、康德物质的特性:客观实在性意识起源: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作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相对的。
时间●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和单向性。
空间●空间是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
特点是三维性,表现为有一定的体积和位置。
了解●了解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变化事物的质、量、度●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直接规定性。
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来表现的。
●量也是事物本质所固有的规定性,量与事物是不可分离。
事物总是具有一定量的事物,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
度的两端存在关节点、临界点。
量变和质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2012-2013上(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2012-2013 上学期)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广义、狭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3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批判继承了哪些学说(三大理论基础)?p8-10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
(三大理论基础具体内容在接下来的三段中)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4-17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了解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什么是哲学?p.27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内容)?p28“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第2学期马克思考纲答案
一、主要复习内容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意义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运动规律。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支柱。
※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马克思主义历史性意义及其当代价值的理解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自然、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尤其是一种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科学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社会理想)仍然是人类憧憬的美好理想。
/ 【中国】共同理想离不开远大理想。
三、中国市场经济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指导。
四、马克思的主观精神值得学习。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其二,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
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唯物主义主张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思维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物质。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可知论主张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2、“形而上学”两种基本含义的理解狭义: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广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超越有形,是一种规律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马克思复习提纲
目录:马克思的创立于发展p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p10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p25注:认识的本质答:认识的本质、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认识的本质是: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其主要内容是: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1、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3、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复合是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
5、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答:1、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第二,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陷入神秘主义。
所以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
而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
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最新马克思整理复习提纲
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①1831年在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②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③1838年英国爆发了延续长达十余年的、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哲学基本问题:(1)何者为第一性;(2)有无同一性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同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5.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6.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与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8.“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0.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意义:11.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2.度--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13.运动的主体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马克思复习绝美提纲及答案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来源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1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起源是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3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4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特征:①客观物质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①物质生产活动的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实践)③科学实验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具体包括三种情形: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矛盾群)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性质。
2.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同一性表现在,其一,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所以,一方面,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另一方面,个性也离不开共性。
其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一定范围、时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时间内则变成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其矛盾性表现在,二者的含义不同;并且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3.意义其一,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
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马克思复习整理(含答案版)
马克思复习整理(含答案版)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线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P2)2.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答: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P2)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础?答: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③法国空想社会主义(P8-9)4.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答:①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②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③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P4-11)5.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③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④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P15-18)(6-10题为补充)6.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答: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答: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答: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0.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答: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详细)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详细)
一、社会历史发展和唯物史观
1.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2. 社会形态的演进和转变
3. 唯物史观的核心要点
二、生产方式和阶级斗争
1. 基本生产方式及其特点
2. 阶级斗争的基本矛盾和动力
3. 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和未来前景
三、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
1. 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和矛盾
3.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
四、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
1.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2.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贡献
3. 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路径和目标
五、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社会
1. 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特点
2.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困难
3.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境界和实现条件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实践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特点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和贡献
七、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1.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八、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与科学性
1.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九、其他相关内容
以上提纲旨在帮助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内容,透过对这些重要议题的梳理和理解,有助于全面把握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
请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拓展,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与答案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除了上述,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其三个来源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3、马克思的两大发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
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5、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哲学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 (d)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6、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离性①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
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③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7、客观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8、意识及其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马克思复习资料带答案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地位?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秘密和它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及其意义。
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意义:唯物史观:正是通过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科学全面、彻底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关键。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剩余价值理论的伟大意义。
首先,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
其次,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最后,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地位和历史使命。
4.物质的固有属性是什么?物质的固有属性是运动。
5.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6.人与自然界应该怎样发展?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马克思复习提纲(全)
考试题型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要求抓住要点,观点明确)二、辩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三、材料题(1个,25分)(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四、论述题(1个,25分)(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考试时间:90分钟复习要点一、问答题题型复习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1、试述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及其表现(P14)(1)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革命性:表现为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
(3)科学性:表现为它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本来的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地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与它的深刻性,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
2、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主要内容。
(P2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
(P3)基本立场是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基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本方法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试述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P47-48)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5、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大纲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大纲答案马基学生复习大纲(答案版)10.16绪论部分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P43、马克思主义主要的思想来源(三种直接思想来源);P8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4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的基本问题P29;2、物质概念的经典定义及其意义;P313、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34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P445、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容;P476、意识、意识的能动性、规律、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P40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642、认识的实质及两条认识路线;P673、认识的基本规律和过程;P694、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P735、真理的检验标准;P77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P952、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P101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其矛盾运动规律;P1064、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重要动力、强大杠杆);P1075、人民群众与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P128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968、科学技术是双刃剑;P1269、历史人物及其评价法P134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价值量与价值规律;P145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P1544、剩余价值的本质;P1585、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和经济危机;P170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发展阶段及实质;P188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双重性;P196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表现及实质;P2044、经济全球化的原因P198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P259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P2643、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范围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范围及答案一、简答题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P28其主要内容是什么?P282.怎样认识资本的本质?P158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有何意义?P1593.简要分析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主要原因。
P704. 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局限性是什么?P2135. 怎样理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的思想?P426.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及其意义。
P30和P317.谈谈你对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二者关系的认识。
P588.谈谈你对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的认识。
P83举例说明。
P849.事物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P40、P41二、辨析题:1.有用即真理;答: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实用主义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片面夸大了真理的属性有用性了,是主观真理论的典型。
实用主义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定了客观真理的存在,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2.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答:合不合理在于看问题的人的认识程度,不同状况下结论不一定相同。
就目前这点来说,现实是人走过来的现实,由于人都不傻,所以他们干的事也有一定道理。
而合理的都是现实不错,因为事物都有其规律,现实是合理中的现实,只是能影响到某部分人的现实才是这部分人的现实,所以对这部分人来说并不是合理的都是现实。
3.时势造英雄;答:错,因为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但并不是所有的时势都能造英雄,因为如果人不去积累知识,培养能力,不断充实自己的主观因素,空有客观条件也不能成为英雄4.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答:(1)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3)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不会导致唯心主义,反而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原理复习提纲(本科)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1831年在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1838年英国爆发了延续长达十余年的、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哲学基本问题:(1)何者为第一性;(2)有无同一性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同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5.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6.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与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8.“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0.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意义:11.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2.度--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13.运动的主体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14.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15.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一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二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物主义路线。
16.实践是认识的目1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1)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的关于事物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方式。
从感觉、知觉到表象,是由个别的特性都完整的形象,由当时感知到印象的直接保留和事后回忆的认识过程。
感性认识虽然生动的、形象的,但不深刻,因而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包括慨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容,因而是深刻的。
18.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围、一定客观对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混淆。
1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20.物质生产与生产关系物质生产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物质生产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基本要素;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狭义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的生产关系体系。
物质生产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21.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2.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坚持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方法2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们借助于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活动。
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4.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25.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二重性是商品二因素的决定条件2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27.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公式:m’=m/v(m’=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v=可变资本)28.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29.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30.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利润的形成,关键在于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作用,从而阻碍了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限制了利润平均化的趋势,从而,垄断资本家有可能长期地获得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31.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各个阶段的划分(1)19世纪70年代以前,自由竞争阶段;(2)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3)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成形3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财政、货币、产业、收入政策,计划管理33.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4.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35.产业资本顺利地进行资本循环的前提条件(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2)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36.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首先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
37.列宁提出的“一国首先胜利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由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
38.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3)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39.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40.共产主义社会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联合体(1)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会是共产主义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条件。
(2)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
(3)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乐生的活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41.19世纪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3.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44.运动和静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静止是从特定的关系考察运动时,运动所表现出的特殊形式。
运动和静止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5.发展的实质:事物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46.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者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47.本质48.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1)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2)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4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是物质的。
而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50.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51.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区别(1)能动的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机械的反映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
(2)能动的反映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而机械反映论不懂认识的辩证法,否定认识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
(3)能动的反映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机械的反映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
52.对“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的理解-----理论不能代替实践,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53.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感性认识是生动的、形象的,但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因而,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54.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1)真理原则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按世界本来面目及其规律从事实践活动,而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价值原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体现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2)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