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常规护理流程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a0a4648a8956bec0975e3fb.png)
极低出生体重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 经过精 , t的护 理 , 均 住 院 1 d 全 般 情 况 尚好 。 2 平 4,
吸 吮能力好 , 发症消失 , 并 随母 亲 出 院。半 年 后 随防 8
至 2 温水 , ml 掐紧 胃管端 口 , 以免进入 空气 。在鼻饲 的
过程 中耐心训 练早 产儿 的吸 吮及 吞 咽功 能 , 过 试喂 通
保证其 水分及 热量 的摄入 , 我们开始 采用滴 管喂 奶 。 最 好为母 乳 , 次 5~1 , 小 时给 一次 ,2采 用 下 胃 一 0滴 每 d
本组护 理 成 功 极 低 出生 体 重 儿 9例 。其 中 男 7 例 。 2例 , 女 自然分娩 7例 , 助 娩 2例 。孕 周最 小 2 臀 8
极 低 出 生 体 重 儿 的 护 理
王 志 萍
( 北 省 承 德 市 妇 幼 保 健 院 , 河 北 承 德 河 关 键 词 : 极低 出生体 重 儿; 护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2 4 37
07 0 ) 60 0
பைடு நூலகம்
理
文献标识码 : B
我院新生 儿科 自 2 0 0 2年至 2 0 0 7年 l 2月共 护 理 了 1 1名低 出生 体重 儿 , 中体重 在 1 0 g以下 的极 0 其 50
管鼻饲, 我们采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针的硅胶管代替 胃管 , 5 l 用 m 注射 器每次 注入 2~ m 母乳 , 2 3l 每 h喂奶
一
周, 大 3 最 6周 。 出生体 重 15 20~10 g4例 ,30~ 30 10 10 g5例 , 50 出生后 1 n阿氏评分 为 3~ mi 7分 4例 , 8~ l 0分 5例 。阵发性 青 紫 2例 ; 过 性 呼 吸 暂 停 2例 。 一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3acfcb0960590c69ec3768b.png)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作者:张丽娜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1期【关键词】超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202-021.1定义医学上把妊娠不足37周,出生体重不满1000g的婴儿称超低出生体重儿又称为未成熟儿[1]。
1.2特点: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个子小,体重轻,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如足月新生儿成熟,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差,生活能力低下,皮下脂肪层薄,不能有效地保存热量;胃容量小,吸吮力弱,入量少,产生热量的能力差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等原因,极易患病。
遇到寒冷时,体温随之降低,易发生硬肿症;若保暖过度,外界温度过高时,体温就会升高,甚至引起发烧。
2 护理要点2.1 保暖2.1.1出生时的保暖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产房温度必须保持25℃。
出生后立即揩干羊水,脂肪不必全部擦净,之后放在辐射保暖台上进行抢救和保暖。
2.1.2 暖箱保暖根据体温的高低结合早产儿的体重及日龄调节箱温。
体重小于1000g者调至34℃~36℃,每日测体重1次,体重每增加500g,箱温调低2℃。
箱温相对湿度60%~80%。
入箱婴儿穿柔软预热过的衣服,头部戴绒布帽子,以降低耗氧和散热量;一切治疗护理操作均集中,尽量在暖箱内进行。
如喂奶、换尿布、臀部护理等,尽量避免打开箱门及盖,以免影响箱内温度。
每4h测量体温、箱温1次。
2.2 呼吸管理由于未成熟儿呼吸中枢功能不成熟,肺泡换气面积相对较小,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及分泌不足,呼吸肌和胸廓软弱等原因,常出现呼吸暂停或发绀等。
故入院后取平卧头肩稍抬高位,头偏向一侧,立即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严密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节律、皮肤颜色、心率、血氧饱和度,根据病情、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结果选择是否需要给氧及给氧的方式,给氧浓度30%-40%,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3%。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d1ab00426fff705cd170a08.png)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近年早产儿管理已成为新生儿病房的重要问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1500克的小早产儿病死率仍然较高,临床处理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讨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一些主要临床问题及管理。
一、保暖出生后即予保暖,产房温度应保持26~28oC,湿度50~60%,出生后迅速将全身擦干,放在预热棉毯中,尽量不让患儿裸露,立即放在预热的暖箱中。
维持恒定的适中温度对早产儿非常重要,早产儿适中温度根据不同出生体重和日龄在33~35oC左右,暖箱相对湿度70~80%,对超低出生体重儿湿度要80-90%。
为保持暖箱温度恒定,各种操作尽量在暖箱中进行,如须暂时离开暖箱亦应保暖。
二、呼吸管理1、头罩或鼻导管吸氧:吸室内空气时血氧饱和度低于85%者,应给予吸氧,一般用头罩吸氧,应尽可能采用有空氧混合的头罩气源,总流量为4-6L/min,根据SpO2或血气检测调整吸氧浓度,对日龄较大者可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0.5-1.0L/分。
要严格控制吸入氧浓度,监测血氧饱和度,一般将SpO2维持在90%左右即可,不宜高于95%。
2、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对轻症或早期NRDS、湿肺、呼吸暂停、感染性肺炎等病例可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CPAP能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正压,有助于萎陷的肺泡重新张开,压力以3-5cmH2O为宜,吸入氧浓度尽可能低一些,及时使用CPAP可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
3、机械通气:如用CPAP后病情仍继续加重、PaCO2升高、PaO2下降,则改用机械通气,一般先用常频通气,根据病情和血气分析调节呼吸机参数。
如常频通气效果不理想,可改用高频通气。
4、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诊断或疑诊NRDS者应给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要早期给药,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呻吟,即可给药,不要等到X线出现典型NRDS改变。
剂量每次100mg/kg左右,按需给药,如吸入氧浓度>0.4或平均气道压>0.78 kPa (8 cmH2O),可重复给药,间隔时间约10-12小时,有些病例需给2-3次。
1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一般管理
![1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一般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3f7266e561252d380eb6e26.png)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贲晓明一、早产儿管理早产儿概念发生重大变化,胎龄、出生体重范围扩大:胎龄由<37 周扩展到<28 周到目前的<24 周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救治。
以前认为胎龄<2500g 为早产儿,<1500g 为低出生体重儿,<1000g 为超极低出生体重儿,<500g 为需要重点抢救的早产儿。
(一)早产儿概念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指出生体重< 1500 g ,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指出生体重<1000 克,超未成熟儿、极早早产儿(EPI) 指胎龄< 28 周。
(二)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发展70 年代以前,死亡率90~100% ,围产儿死亡不包括。
70~80 年代呼吸管理技术提高,存活增多。
90 年代发达国家死亡率20~30 % 。
二、体温管理极低出生体重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未成熟,加上棕色脂肪组织过少,产热不足。
在分娩室的复苏抢救在保温条件下,体温大约每 5 分钟下降1 ℃。
将分娩室或手术室的温度升高,必须特别注意用温暖的柔软毛巾将新生儿体表的水分迅速轻巧地吸干。
一旦低体温复升过慢,立即会因低体温促使末梢血管收缩引起酸中毒加剧,而导致肺血管痉挛并进入恶性循环。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处臵不能停留在分娩室的保温床上,应尽可能将其迅速转移至充分加温加湿的暖箱内,然后进行各种处理。
为了减少皮肤水分的丧失,必须保持80-90 %以上的高湿度。
没有加湿的情况下即使暖箱温度在38~39 ℃也不能保证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温的上升。
这种情况下,皮肤温度可以受暖箱温度的影响达到38 ~39 ℃,而躯干深部温度仅37 ℃上下的体温表里倒臵现象。
体温管理的第二个方面,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指在维持体温恒定耗氧量最小的时候,我们通常所讲的中性温度概念,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就是胎龄体重就是出生以后日数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暖箱里面最适宜的温度是指使皮肤表面温度能维持在36.5度。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观察与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观察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c672abd804d2b160a4ec037.png)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观察与护理概述:极低出生体重儿(VLWBI)是指出生体重小于或等于1500g的活产新生儿。
一般为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该类新生儿由于各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存在缺陷,抵抗力及适应能力差,在新生儿中死亡率高,幸存者易出现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标签:新生儿;低体重儿;护理1.临床资料我科从改善医疗设备,提高护理技术后,新生儿尤其是低体重儿存活率明显提高。
2012年1月到2013年8月共收治极低体重儿20例,男9例,女11例;出生体重最高达1.42kg,最低0.96kg;胎龄27~36周,平均30.8周;其中治愈15例,治愈率75% ,2例好转出院,2例因经济条件、担心预后放弃治疗,1例足月小样儿住院12小时死亡。
2.病情观察2.1体温,皮肤及外周循环观察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大,散热过多,加之缺乏棕色脂肪,糖原储备少,产热不足,出生后对外界适应能力差,体温波动明显,容易出现寒冷损伤及硬肿症。
2.2呼吸,VLBWI最易发生呼吸暂停,呼吸暂停的发生与呼吸中枢功能发育不成熟有关,还与缺氧、胃食道返流、颈部体位不正、呼吸道不畅通有关,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很重要。
2.3进食,有无吞咽动作,喂奶后有无呕吐、青紫,呼吸困难,以及喂养耐受问题。
2.4脐部、尿量、黄疸、神志观察3.常见并发症3.1.颅内出血:极低出生体重儿最常见的颅内出血是缺氧引起的脑室内出血。
3.2早产儿视网膜病: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与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氧疗有密切关系。
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曾被认为是导致ROP的主要原因。
4.护理措施4.1保暖:保暖是抢救极低初生儿的关键。
在患儿转入NICU前提前预热开放暖床,并用暖箱转运,确保其不受寒冷刺激,病情稳定者可直接放入暖箱中保暖,暖箱温度根据胎龄、体重、体温及日龄进行调节,维持患儿体温在36.5-37.5℃。
除了定时监测体温外还需经常触摸患儿肢端是否温暖。
在温度变化不定时“宁可偏暖,不可偏寒”。
超低出生体重儿护理
![超低出生体重儿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a2285208a1284ac950430e.png)
18
皮肤护理
早产儿皮肤损伤的因素: CPAP辅助呼吸 呼吸机辅助呼吸 心电监护、温度探头、血样探头 的使用 血管收缩药、静脉营养的使用
19
皮肤护理
预防早产儿皮肤损伤的措施:
1.尽量减少胶布的使用 使用具有般透明膜特性敷料(3M 敷料)固定PICC导管、留置针、中 心静脉导管、鼻导管、胃管
31-40 32 70
27
控制不显性失水
使用双壁暖箱
提高周围环境温度
使用皮肤保湿剂,如赛 肤润
28
发展性照顾
使患儿所处的环境与子宫尽量相同 帮助患儿以有限的能力适应宫外环境
29
发展性照顾
噪声对新生儿的影响:
呼吸急促或呼吸暂停 心动过速或血氧饱和度下降 惊厥 颅内出血 影响智力发育
1997年美国儿科学会环境健康委员 会建议NICU最安全的声音水平为
32
发展性照顾—袋鼠式护理
33
小结
精心 护理
关注 细节
提高早产儿护理 质量
与时 俱进
34
我科26周01床陈果梅毛毛
35
36
37
脐静脉导管与PICC导管联合应用
38
39
40
谢谢观看
41
15
皮肤护理
早产儿皮肤特点: 真皮与表皮的链接欠紧密 胶原纤维数量少→表皮与真皮 的链接欠紧密 揭胶布时容易受伤,甚至皮肤剥 脱,出现水疱
16
皮肤护理
早产儿皮肤特点: 真皮的不稳定性 胶原在妊娠后三个月积沉于真皮层并防止水分滞 留于真皮层 真皮层缺乏胶原,弹力纤维也较少,容易出现水 肿
早产儿护理常规
![早产儿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efb0300c524de518974b7d5d.png)
早产儿护理常规一、定义早产儿: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者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在1000~1500g的婴儿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婴儿二、临床表现1、体重2500g以下,身长不到47cm2、哭声轻,颈肌软弱,四肢肌张力低下3、皮肤红嫩,胎毛多,耳壳软4、指、趾甲未达指、趾端,乳晕不清,足底纹少5、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完全下降,女婴大阴唇不能盖住小阴唇生理特点:1、呼吸系统:早产儿呼吸中枢相对更不成熟,呼吸不规那么;常发生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指呼吸停止时间达15~20秒,或虽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和出现紫绀。
早产儿的肺发育不成熟,外表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有宫内窘迫史的早产儿,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2、循环系统:心率快,血压较足月儿低,局部可伴有动脉导管未闭。
3、消化系统:早产儿吞咽反射弱,容易呛乳而发生乳汁吸入。
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容量小,易溢乳。
早产儿以母乳喂养为宜,但需及时增加蛋白质。
各种消化酶缺乏,尤其是胆酸的分泌较少,对脂肪的吸收较差。
在缺血、缺氧、喂养不当情况下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炎,要注意乳汁的渗透压不可超过460mmol/L。
早产儿肝不成熟,葡萄糖醛酰转换酶缺乏,生理性黄疸较重,持续时间长,易引起核黄疸。
因肝功能不完善,肝内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少,易发生出血症。
4、血液系统:早产儿血小板数量较足月儿略低,贫血常见;维生素K、铁及维生素D贮存较足月儿低,更易发生出血、贫血和佝偻病。
5、泌尿系统:早产儿肾脏浓缩功能更差,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响低下,易发生低钠血症。
葡萄糖阈值低,易发生糖尿。
碳酸氢根阈值低、肾小管排酸能力差,在用普通牛奶人工喂养时,因为酪蛋白含量较高,可发生晚发性代酸。
6、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胎龄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反射越差。
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
此外,由于早产儿脑室管膜下存在兴旺的胚胎生发层组织,因而易导致颅内出血。
极低出生体重儿健康宣教
![极低出生体重儿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b41501b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d.png)
02
观察婴儿的生长 发育曲线,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
03
定期进行健康检 查,了解婴儿的
生长发育状况
04
关注婴儿的营养 状况,保证营养 均衡,满足生长
发育需求
极低出生体重儿 的预防和保健
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定期产检,合理 饮食,适当运动
A
避免早产:注意休息,避免 过度劳累,预防妊娠并发症
C
B
预防感染:避免接触病毒、 细菌等感染源
D
控制体重:保持适宜的体重 增长,避免胎儿过大
定期体检
01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及时发现问题,预防疾病
02Βιβλιοθήκη 体检项目:身高、体重、头围、胸围、腹围等
03
体检频率: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
04
体检注意事项: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饮食卫生等
疫苗接种
01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预防感染,提高免疫
03
02
呼吸支持:使 用呼吸机,保 证呼吸通畅
04
生长发育监测: 定期监测生长发 育情况,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出院后的护理
定期随访:出院后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
0 1 监测生长发育情况
营养支持:保证营养摄入,提供充足的
0 2 母乳或配方奶
预防感染: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
0 3 染源
生长发育监测:定期测量身高、体重、头
02
极低出生体重儿通常在 妊娠32周之前出生。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 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 新生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特点
01
体重低于 1500克
02
身体器官 发育不成 熟
03
容易发生 感染和并 发症
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措施
![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29a21d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f.png)
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根据 婴儿情况,及时调整护理
措施,确保体温稳定
预防感染
保持环境清洁,定 期消毒
01
及时接种疫苗,提
06
02
高免疫力
保持皮肤清洁,避 免破损
监测体温,及时 发现感染迹象
05
03
04
严格洗手,避免交 叉感染
避免使用不必要的 药物和侵入性操作
加强营养支持
提供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 采用肠内营养,提高营养吸收率 监测体重、身高、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 定期评估营养状况,调整营养方案 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及相关并发症
血氧监测:关注血氧饱和度, 预防缺氧
尿量监测:关注尿量变化, 预防脱水或水肿
预防并发症
1 保持体温稳定
2
预防感染
3 加强营养支持
4
预防脑损伤
5 预防呼吸暂停
6 预防其他并发症
促进生长发育
01
营养支持: 提供充足的 营养,保证 生长发育所
需
02
预防感染: 保持环境清 洁,避免感
染
03
监测生长: 定期监测体 重、身高等 生长发育指
随访方式:电 话、家访、门 诊复查
评估指标:体重、 身高、头围、认 知能力等
随访结果分析: 对比出院时指标, 评估护理效果
2
护理方法
呼吸管理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02
采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 或机械通气(MV)
03
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调整 呼吸参数
04
预防和治疗呼吸暂停和呼吸 窘迫综合征
05
加强肺部护理,预防肺部感 染
06
定期评估呼吸功能,调整护 理方案
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07e10696137ee06eef91825.png)
4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结果研究张娟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lowbirthweightinfant,VLBWI)是指出生体重在1000-1499g的早产儿。
由于各脏器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颅内出血、黄疸、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硬肿症等。
随着医疗监护技术的不断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不断提高。
而据国外文献报道,在发达国家存活率已达90%-95%,但10%一15%存活的极低体重儿可发生脑瘫、智力障碍、视听觉障碍等后遗症。
专业的健康照护者面临的挑战从保证早产儿的存活,发展到对他们的发育过程和预后的最优化。
一、临床资料我科NICU于2011年8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共收治41例超低出生和VLBWI,其中超低出生体重儿6例、VLBWI35例。
41例VLBWI中30例为我院出生,11例外院转入;男性21例、女性20例;农村15例、城市26例;体重均在1500g以下,最低体重为685g,最高体1430g,685-950g6例,1000~1200g12例,1201~1300g15例,1301~1400g5例,1401~1499g3例;平均体重为1333 g,出院平均体重为1618g,增加21.38%。
胎龄在28+2周-35+6周,平均胎龄为32.周,28W~30W3例,30+1~32W6例,32+1~36W2例;初生Apgar评分3-10分,其中10例为3-8分,其余27例8-10分;4例6-8分。
治愈、好转出院26例,放弃治疗8例,死亡7例(均为超低出生体重儿);治愈好转率63.41%,死亡率17.01%,放弃治疗率19.51%。
二、护理措施3.1新生儿科医生进产房分娩时由一名新生儿科医师负责新生儿监护,做好窒息复苏准备。
NICU准备暖箱,箱温预设35℃,湿度80%。
胎儿娩出后,经产房处理后即由内通道送入NICU,置于预热暖箱予24小时监护。
早产儿的护理常规
![早产儿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a6693ed4c1c708a1284a4417.png)
早产儿的护理常规一定义早产儿: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周(196~259d)者。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的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在1000~1500g的婴儿。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的婴儿。
二保暖——维持体温稳定1适宜的环境温度能使早产儿维持理想的体温,早产儿室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24~26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5%~65%,并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和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
2早产儿的中性温度一般在32~36摄氏度,体重越轻者。
周围环境应越接近早产儿体温。
因此,早产儿往往需要置于暖箱中保暖,暖箱温度见表:三呼吸的管理(一)早产儿易出现的呼吸问题1呼吸急速:早产儿呼吸频率可以不均匀,但持续性呼吸频率超过60|min,为病理性,称为呼吸急速。
2呼吸暂停:所有新生儿都会出现短暂的呼吸停止,但呼吸停止超过15s,就称为呼吸暂停。
3呼吸困难:出现胸骨下窝、锁骨下窝、肋间隙软组织凹陷,即:“三凹征”。
当婴儿吸气时,会用力尝试张开可能有病变的肺部,这时可以观察到,肋间皮肤受牵扯而向内凹陷。
4呻吟:当肺的顺应性,要保持肺内气泡张开,患儿就要闭上声门,用力呼吸,就会产生一种如哀鸣样的声音,在呼吸时出现。
5发绀:肢端发绀有时可在正常新生儿中出现,中心性的发绀则为呼吸问题。
(二)保持呼吸道的通畅1保持适宜的体位2及时清理呼吸道,保持通畅3必要时给予胸部物理治疗4轻柔有效的刺激,防治呼吸暂停(1)加强监护:包括仪器监护、医师护士的密切观察。
将患儿头部放在中线位置,颈部姿势自然,置轻度伸仰位以减少呼吸道梗阻。
(2)刺激呼吸;发生呼吸暂停时予托背、弹足底、出现青紫需要气囊给氧。
(3)药物治疗(4)其它治疗(三)氧气供应1一般吸氧:包括头罩吸氧、鼻导管吸氧和暖箱吸氧2持续气道正压呼吸3机械通气4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四合理喂养早产儿营养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支持接近于宫内生长率的最佳饮食,而不给生长发育中的新陈代谢和排泄系统增加压力。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要点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299b186edb6f1aff001f20.png)
1 6例 吸吮吞咽能力 强的患儿 ,试行 经 口喂养 ,喂养 中注意
观察患儿是否有 呼吸暂停 、腹胀 呕 吐等现象发生 。3例有 吸吮但无 吞咽功能 的患儿 ,采用滴 管喂养 ,以减少吸入性肺
炎 的 发 生 和 体 力 的 消 耗 ,利 于 患 儿 生 长 发 育 。3例 吸 吮 及 吞
室 内清洁 ,空气新鲜 ,温度适宜 ,每天开窗通风 2次 , 次 每
5 预防感染 极 低 出生体 重儿抵 抗力极 端低 下 ,加上暧箱 内的高 温 高湿状态 ,医护人 员的手 、气管插 管 、监护装 置 、胶布等 ,
都是诱 发感染 的危 险因素 ,所 以护理 人员除严 格执行 消毒
隔离原则及加强基础护理外 , 还应做 到以下几点 :①专人护 理 ,医护人员人 室必须更换清洁隔离衣 、戴帽子 口罩 , 鞋 换 子 , 室时和操作前后洗手 ,疑有 传染病患者 ,应做 好相 应 入 的隔离措施 ,并做 好皮肤 、脐部 、臀部 、口腔护理 ;②保 持
中 国 乡 村 医 药 杂 志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要点
洪 婷 ( 金华 心医 51 0 浙江 市中 院 20 ) 0
我院 自2 0 06年 1 月至 2 0 0 9年 4月共收治极低出生体重 儿2 2例 , 通过采取综合临床护理措施 , 提高了极低 出生体重
儿 存 活 率 , 少 了并 发 症 的 发 生 。现 将 护 理 要 点 简 介 如 下 : 减
半小时 ,紫外 线空气 消毒两次 ;③每月空气及物品微生物培 养 1次。血氧饱和 度探头应每 隔 2~3 h更换部 位 1次 ,防
止皮肤压 疮 发生 。
( : 00 0— 6 收稿 21- 1 2)
咽功能均差 的患儿 ,采用鼻饲喂养 ,既减少 吸人性肺炎的发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e26eb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5.png)
长期照护计划
个体化评估
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长期 照护计划。
定期随访
安排定期的医疗随访, 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状 况,及时调整照护计划 。
多学科合作
建立由儿科医生、护士 、营养师等多学科组成 的照护团队,共同为孩 子提供全面的照护服务 。
心理支持与社会资源
心理辅导
为家长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应对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采取适当的体位引流,促进肺部分泌物排出,同时给予抗感染治 疗。
呼吸暂停
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及时采取刺激呼吸的措施,如托背、弹足底 等。
消化系统并发症
喂养不耐受
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逐渐增加喂养量,避 免过度喂养。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保持肠道通畅,避免感染,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和抗感染治疗。
入量。
常见诊断
早产儿并发症
01
如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颅内出血等。
营养问题
02
包括营养不良、生长迟缓等。
其他问题
03
如先天性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风险评估
01
02
03
04
呼吸风险
评估婴儿是否存在呼吸困难、 呼吸暂停等问题,以及是否需
要呼吸支持。
感染风险
评估婴儿是否存在感染的高危 因素,如胎膜早破、产程延长
采取舒适的护理措施,如保持患儿舒 适体位、提供安抚和抚摸等,以缓解 轻度疼痛。
药物性疼痛缓解
对于中重度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 用适当的镇痛药物进行缓解。
疼痛监测与记录
持续监测患儿的疼痛情况,并详细记 录疼痛评估结果和采取的疼痛缓解措 施。
05 并发症的预防与 处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并早产1例临床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并早产1例临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58ae204ba1aa8114431d96d.png)
周 内进 行 电话 回访 , 了解 婴 儿 情 况 , 时 提 出 建议 和指 导 。 及
3 小 结
[ ] 冯美丽 , 1 王芝. 儿科护理 学[ . M] 北京 : 科技技术 出版社 ,
1 3: 3 —7 99 7 4.
患者 , 经精心急救 与护理 ,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
l 临床 资料
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 注。因可拉 明可兴奋 延髓 呼吸 中枢 , 也 可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 动脉体化 学感受器 , 反射 性地兴奋 呼 吸 中枢 , 使呼吸加深 、 加快。 2 3 按医嘱使用纳洛酮 . 纳洛酮为纯阿片受体拮抗剂 , 是一 种安全性 高、 良反应小 的药物 , 使血 中 乙醇含量 明显 下 不 可 降, 使患 者快速 清醒 …。按 医嘱给予 纳洛 酮 0 8 m . g静脉 推 注 ,0 1 %葡萄糖注射液 20 m +纳洛酮 2mg 5 l 静脉滴注。应注
】3 0
齐鲁 护理杂 志 2 1 年 第 1 第 4期 01 7卷
官、 系统的发育不成熟 , 极易发生新生儿 硬肿症 、 生儿 肺炎 、 新 肺透明膜病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 内出血等并发症 。护 颅
养 以及各种并发症 的处 理 , 提高存 活率 的关 键。我们 通过 是
对患儿 的保暖 、 喂养 、 预防感染 等方 面的精心 护理 , 使患儿安 全度过 了危险期 , 没有出现严 重并发症 , 体重增 长到 2 1 g .5 k , 吃奶好 , 各反射正常 , 体温及大小便正常 , 治愈出院。
产 儿 是 指 胎 龄 <3 7周 , 重 不 足 2 50 g 器 官 、 能 不 够 成 体 0 , 功 管 内 , 异 常 再 缓 慢 注奶 。 每 次 注 奶 完 毕 , 注 2~3 m 温 开 无 再 l 水 冲洗 管 腔 。根 据 患 儿 吸 吮 力 的 增 强 , 早 改 为 小 号 奶 瓶 喂 及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观察与护理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观察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3409e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6.png)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喂养方式
根据宝宝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 如鼻饲或口服。
营养补充
根据宝宝生长速度和医生建议,适量补充维生素 和矿物质。
日常护理
皮肤护理
定期给宝宝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感染。
脐带护理
定期消毒脐带,保持脐带干燥,避免脐带感染。
口腔护理
定期清洁宝宝口腔,避免口腔感染。
预防感染
1 2
手部卫生
医护人员和家长接触宝宝前应洗手,避免交叉感 染。
环境消毒
定期消毒病房和宝宝用品,保持清洁卫生。
3
隔离措施
如有感染情况,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感染扩散 。
04
护理措施
提供适宜的环境
温度控制
01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摄氏度之间,使宝宝处于温暖舒适的环境
中。
湿度调节
02
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55%-65%之间,以避免皮肤和呼吸
接种注意事项
向家长说明每种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包括接种时间、接种方式、可能出现的 不良反应等。
07
研究展望与未来趋势
新生儿重症监护的进步
进展
近年来,新生儿重症监护在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中取得 了重大进步,包括早期干预、呼吸支持和营养支持等。
早期干预
通过早期对超低出生体重儿进行评估和干预,可以显著提 高其生存率和预后。
总结词
超低出生体重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早期发现和治疗。
详细描述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可能导致视力受损甚至失明。护理人员应了解宝宝的情 况,定期检查宝宝的眼睛,及时发现病变并采取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等。同时也要注意 观察宝宝的全身情况,如体温、呼吸等,保持宝宝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问题及管理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问题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d7dd672a32d7375a41780a5.png)
NICU管理
• 循环系统
1、动脉导管持续开放(PDA):对于有症状者,主张早 期处理,限液(120~140ml/kg.d),药物吲哚美辛或布洛 芬;目前有主张对早产儿PDA尽量减少药物或手术干预的 倾向; 2、低血压:以下情况应干预:①平均动脉压持续低于胎 龄值;②伴有体循环灌注不良的症状或体征;③纠正低 血压的诱因后血压仍低。对于没有明显失液或失血者不 主张扩容,对于难治性低血压可应用糖皮质激素; 3、肺动脉高压:纠酸、机械通气、扩张肺血管;NO治 疗没有定论,多数NICU在用,注意监测高铁血红蛋白、 血小板、凝血功能等
新生儿科
NICU管理
• 营养
2、静脉营养
①全静脉营养早期60kcaL/kg·d、蛋白质2.5g/kg·d便可。为使 体重增长,在新生儿后期热量供给可达80kcaL/kg·d,糖、脂肪、 蛋白质热量来源比值为50:40:10。
②静脉营养胆汁淤积发生率较高,减少其发生的策略是:尽
早开始肠道喂养;只要婴儿情况允许,生后第一天便可给肠道 微量喂养;静脉营养供给热卡<50kcal/kg·d,长期高热卡 (>70kcal/kg·d)可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和肝脏损害;注意补充 牛磺酸和胱氨酸;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补充各种微量元素。
极和超低出生体重儿 的问题及管理
新生儿科 刘冬俊
新生儿科
定义
• 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出生体重<1000g,国内发生率0.1%
•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出生体重<1500g,国内发生率1%
• 早产儿 胎龄不满37周,体重<2500g,国内发生率10%
新生儿科
产前问题
• 与产科、超声科协作,选择最佳分娩时间和方 式;
谢谢您的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常规护理流程
(APN排班方式:A班)
(APN排班方式:P班)
(APN排班方式:N班)
护理书写:
记录内容包括
1、医嘱监测内容:(表格填写)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监测Q1H,神志、瞳孔、BP、
BS等,出入水量(奶量、尿量、补液量、胃肠及其他引流液等)
2、护理观察内容:(表格填写)箱温Q2H,体温Q4H,(无医嘱监测内容时,每班应
有一次以上的心率、呼吸测量,每日有1次BP测量)
(病情观察栏填写)精神反应、面色、呼吸节律、喂养情况、(吸吮、呕吐、腹胀等)、大、小便、皮肤问题(有无臀红、压痕、破损等)、各类管道(PICC、胸引管等)、特殊治疗等。
3、护理措施及效果:
a洗胃、灌肠、降温、保暖、光疗、特殊卧位如俯卧、去枕平卧等随时记录,b 管饲牛奶有潴留或部分管饲时及时记录。
C 异常体温1小时候复测并记录
D
感染的预防措施:
1、接触患儿前“六步法”洗手至肘部,
2、布类高压灭菌后使用
3、暖箱外壳每日清洁擦拭,湿化水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每日更换。
暖箱塑料袖
套每周更换2次。
暖箱每周终末消毒一次。
4、听诊器专用,每日清洁。
每周消毒一次。
5、血糖仪外壳酒精擦拭,或“戴手套”后入暖箱
6、血压计袖带专用,每日清洁,每周消毒
7、胃管3天更换
8、输液系统每日更换(肝素帽前),PICC敷贴,肝素帽每周更换1~2次。
9、静脉配药注射器一用一换,严格无菌操作
10、集中操作,减少不必要的接触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