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例解决问题(信息窗4)》教学设计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创新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创新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创新教案第【1】篇〗知识结构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概念以及比例的性质.以前的平面几何主要研究线段的位置关系和相等关系,从本章开始研究线段及相关图形的比例关系――相似三角形,这些内容的研究都离不开线段的比和比例性质的应用.本节的难点是比例性质及应用,虽然小学时已经接触过比例性质的一些知识,但由于内容比较简单,而且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印象并不深刻,而本节涉及到的比例基本性质变式较多,合分比性质以及等比性质学生又是初次接触,内容不但多,而且轻易混淆,作题不知应用哪条性质,不知如何应用是常有的.教法建议1.生活中比例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新课引入时最好从生活实例引入,可使学生感觉轻松自然,轻易产生爱好,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小学时曾学过数的比及相关概念,学习时也可以复习引入,从数的比过渡到线段的比,渗透类比思想3.这一节概念比较多,也比较轻易混淆,教学中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组来进行巩固,非凡是要举一些反例,同时要注重对相近概念的比较4.黄金分割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主要体现数学美,可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实例,激发学生的爱好和参与感5.比例性质由于变式多,理解和应用上轻易出现错误,教学时可利用等式性质和分式性质来处理教学设计示例1(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线段的比的概念.2.通过与小学知识到比较,初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数学思想.3.通过线段的比的有关计算,培养学习的计算能力.4.通过“引言”及“例1”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对学生进行热爱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设计先学后做,启发引导三、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两条线段比的概念.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两条线段的比及应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预备股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六、教学步骤复习提问找学生回答小学学过的比、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数的比,记作或a:b,其中a叫比的前项,b叫比的后项)讲解新课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以米、厘米、毫米作为长度单位,量一下几何教材的长与宽(令长为a,宽为b).再求出长与宽的比.然后找三名同学把结果写在黑板上.如:等.可以看出,在同一长度单位下,两条线段长度的比就是两条线段的比.一般地:若a、b的长度分别是、n(单位相同),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 ,或写成 ,和数的比一样,a叫比的前项,b叫比的后项.关于两条线段比的概念,教学中要揭示它的实质,即表示a是b 的倍,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较易理解,也轻易使学生注重到求比时,长度单位要一致.另外,可组织学生举例实际生活中两条线段的比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联系实际和积极思维的能力,对活跃课堂气氛也很有利,但教师需注重尺度.就刚才三组学生做过的练习及问题回答,在教师启发和点拨下,让学生讨论或试述两条线段的比应注重的问题,归纳出: (l)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的长度的比.(2)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比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3)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并不都是正数)(4)除了a=b之外, . 与互为倒数.例1 见教材P202.讲解完例1后:(l)提问学生AB是的多少倍, 是AB的多少倍,以加深学生对线段比的逾义的理解.(2)给出:比例尺= ,就例1的图上,若图距是8c的两地,实际距离是多少另外,还可鼓励学生课后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测量并计算出你所在省会与首都北京的直线距离,从而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习爱好.例2 见教材P202.讲解完例2后:(l)可改变线段AB的长度,或给出AC、BC的长度,再求这些比,使学生熟悉这种三角形中边的比与长度无关.(2)常识1:有一锐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从小到大)的比为 .常识2: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从小到大)的比为1:1: .学生把握了这些常识可有两点好处:①知道例2中“”以及习题5.l第2题(1)中“边长为4”.(2)中的“对角线AC=a”这些条件实际上都是多余的.②这些题目若改成“填空题”,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计算.从而提高做题速度.这样不仅培养了能力,而且在考试中也受益匪浅.因此,今后如碰到和此常识有关的知识要反复渗透,反复给学生强调,让它扎根于学生的下意识中。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信息窗四《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教设学计青岛版
1.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步骤,发现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比例现象,提出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分享观察结果,共同分析问题。
2.培养学生利用已知知识与经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激励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如分数、小数等,来理解比例。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比如制作比例模型,加深对比例概念的理解。
3.培养学生反思解题过程,优化解题方法。
-在解决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解题过程,分析有效步骤。
-鼓励学生思考是否有更简捷的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举例,让学生看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比例在生活中的例子,增强数学的实用感。
3.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并纠正错误。
4.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适当调整作业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采用讲授法,结合PPT展示,清晰呈现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比例知识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比例问题进行讨论。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例知识,共同分析问题、构建比例关系,并求解。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提示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2.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
-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涵盖不同难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4.3.3《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4.3.3《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4.3.3《用比例解决问题》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比例知识,对于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实际应用比例解决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比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讲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PPT、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本教科书,一份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知识,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乙地行驶,问汽车需要几小时到达乙地?”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如:“某商店用240元买了12支铅笔和18支圆珠笔,如果铅笔和圆珠笔的单价相等,每支铅笔和圆珠笔的单价是多少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发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第四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举例解释:
-难点在于理解比例的意义,可以通过实际例子(如身高与体重的关系)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在辨识正反比例时,可以通过图形或表格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数据变化规律,从而区分两种比例;
-对于比例尺的计算,可以通过绘制简单图形并标注实际尺寸与图上尺寸,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在案例分析环节,选取的例子能够让学生们清晰地看到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能够逐渐掌握如何建立比例关系。不过,我也观察到在处理较为复杂的比例问题时,部分学生还是感到有些困难,这提示我在难点解析上需要更加细致和耐心。
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有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有助于他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在小组讨论中,我鼓励学生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注意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5.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比例知识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如比例的对称性、比例的乘法性质等;
(2)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辨识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价格问题等,并能列出相应的比例关系式;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教科书P59—60的例5、例6,以及P60页做一做的内容,练习九3—7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材通过例5和例6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使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
正、反比例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从题中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积)是一定,从而判断这两种量是否成正(或反)比例,然后设未知数X,用比例解答。
判断过程也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
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在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认识了正比例意义和反比例意义,会判断生活中含有正、反比例意义的数量关系,也会解决生活中有关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主要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含有归一和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应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材由张大妈与李奶奶的对话引出求水费的实际问题,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决,然后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决。
在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时,与学习正比例的方法相似,也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判断实际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也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作较好的准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是让学生画线段图来分析题意,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也就是不同的解题思路来分析。
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下一步学习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2分析一个数量的两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确定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不难理解,教学时,要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就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困难了。
例3分析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与例1相同。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思路,并能正确解答。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和掌握把什么量看作单位1及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分析和理解两个数量的比校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些。
【教学过程】备注活动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题意。
1、教师出示例2的情境图。
2、让学生结合图叙述题意。
活动二:动手画图,分析题意。
1、你能不能用上节课我们讲过的学习方法,借助于其它的方法来分析一下这道的意思呢?学生动手画线段图,分析。
小组交流。
与教师共同再一次感受如何画线段图。
(教师板书)重点让学生明确谁是单位1。
2、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确定解题的思路。
3、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思路。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4、全班交流,订正。
5、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活动三:教学例3.教师出示例3。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根据这句话应当把什么看单位1?3、学生试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4、学生自己解答。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析的?与全班交流。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用比例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内容包括:用比例解决问题,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发现并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数量关系。
(2)小组讨论,探究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3)师生互动,总结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3. 巩固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5. 布置作业布置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发言、认真倾听、主动思考。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正确率和解题思路。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七、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即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发现并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用比例解决问题(信息窗4)》教学设计
探索的空间,
用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师: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正
确找出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 们成哪种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 的意义列出方程。(正确判断成什么比 例,正比例比值相等,反比例乘积相等)
让他们尝试 自己来解决 问题,同时注 意尊重学生 的想法,给他 们相互交流 的机会,调动 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同时 也能够培养 学生灵活解 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发展 学生的思维。
10x=8X15
新知。
10x=120
x=12
答:需要12辆。
汽车的
啤酒总量定,
2、讨论:你是怎么想的?
载重量和辆数成反比例,找
出一定的量就可以根据反
比例的知识列出方程。
3、比较正、反比例解法,归纳意义,
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一
尽量先
总结方法。
下,然后告诉大家,指名说
给学生自主
师:想一想,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
延展性,有助
设情境。
运用新知识来解决啤酒运输中的数学问
于学生对感
题。
兴趣的话题
的深入探究。
1、出示信息窗,请学生收集数学信
学生独立尝试,
交流时
息并提出问题:“改用载重10吨的汽车
规范解比例的过程。
运,需要多少辆?”
师:请你用反比例知识列方程解答。
汇报结果:
引导学
二、探解:设需ຫໍສະໝຸດ x辆。生自主探究究新知。
3、概括小结
师:我们在用比例解决问题时要注 意什么?(两种相关联的量要成正比例 关系)
师:用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具体 步骤是怎样的呢? (a分析判断b找出 列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c设未知数列 等式d求解e检验写答语)
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通用6篇)
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通用6篇)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59—60页例5、例6。
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用正、反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体验由算术解法向比例解法的思维转化过程。
3、形成解题多样化技能。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正反比例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区别用何种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学习有关正、反比例的知识。
下面,请看复习题。
(出示题目)1、a×b=c(a、b、c均不等于0)当a一定时,b和c成什么比例?当b一定时,a和c成什么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什么比例?2、速度×()=路程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数量=总价总本数÷()=每包本数每袋重量×()=总重量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解决问题。
二、新授1、出示例5① 学生第一反映怎么解。
小结,这是用的我们以前学的归一的办法。
② 教师引导由加油站汽车加油付款比较,找出单价不变,建立关系式。
水费:吨数=单价③ 学生述说,教师板演用正比例解法的书写过程。
④ 出示书上第二问,学生回答列式。
巩固练习:(1)、小明买了4枝圆珠笔用6元。
小刚想买3枝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2)、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要10.6小时,运行14周需要用多少小时?(3)、师徒合作加工600个零件,8天加工了1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剩下的零件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加工完?小结:首先找相关联的量,判断成什么比例;接着列方程;最后解方程并检验。
2、出示例6(学生自己解答)① 抓住不变的东西----总的本数判断成反比例关系② 建立关系式:每包本数×包数=总数③ 学生述说,教师板演用反比例解法的书写过程。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5篇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5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提高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
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
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一、导入新课。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2、下面各题中各有哪三种量?那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是变化的?变化的规律怎样?它们成什么比例?你能列出等式吗?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每本30页,可装订200本,每本50页,可装订120本。
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5吨水,水费是10元。
照这样计算,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水费是20元。
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正比例,反比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揭示目标:1、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2、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三、探究新知。
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元。
照这样计算,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水费是多少元?自学指导一:1、理解题意,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
2、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并说出理由。
3、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钱。
你能列出等式吗?4、解比例,检验,作答。
小结: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信息窗四(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四(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 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的基本概念、记号和表示方法。
2.学习如何使用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比例的基本概念、记号和表示方法。
2.使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综合性实践操作:购物清单的综合比例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综合比例运用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本节课导入环节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如何使用百分数进行计算。
教师可以利用黑板或者幻灯片来简要复习一下。
2. 概念讲解1.概念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比例的概念,并且解释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记号和表示方法:教师举例说明比例的记号和表示方法,并与学生一起演练练习。
3. 案例分析1.案例一:学生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使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某家庭每月收入为6000元,房租、水电费、生活费、教育支出分别是收入的30%、20%、40%、10%,请问该家庭每月的房租、水电费、生活费、教育支出分别是多少?2.案例二:购物清单的比例运用。
利用资料让学生们完成下列问题:在购物清单中,水果的比例是1∶2,蔬菜的比例是2∶5,肉类的比例是2∶3,解决下列问题:–如果水果买了2斤,蔬菜和肉类买了多少斤?–如果蔬菜买了10斤,水果和肉类买了多少斤?–如果肉类买了6斤,水果和蔬菜买了多少斤?4. 小结作业1.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梳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结合案例综合练习。
五、板书设计知识点具体内容比例概念、记号和表示方法综合比例运用购物清单实例六、教学后记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和完成讲解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也有不错的表现。
同时,本节课涉及到综合实践运用,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学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学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
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2、过程与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经历知识产生过程的情境。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同学们越来越聪明了,会学数学了,这是因为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面请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成正比例的量的?这节课我们用同样的学习方法来研究比例的另外一个规律。
2、导入: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相关联的量,这些相关联的量之间有的是成正比例关系,有的成其他形式的关系,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面的问题。
二、创设情景引新(出示:十二个小方块)师:同学们,这十二个小方块有几种排法?(生答后,老师板书下表的排列过程)每行个数 1 2 3 4 6 12行数 12 6 4 3 2 1师:请你观察上表中每行个数与行数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生:……师:这两种量这间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出示课题:反比例的意义)三、合作自学探知1、学习例4。
(1)出示例4。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再选出一位组员作代表进行汇报。
A、表中有哪两种量?B、怎样随着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变化C、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学生讨论……生反馈:……师:能不能举出三个例子生:10×20=600 20×30=600 30×20=600……师:这里的600是什么数量你能说出这里的数量关系式吗生: ……[板书出示: 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零件总数(一定)]2、自学例5:(1)出示例5:师:先请同学们按要求在书上填空,并说说是怎样算的?根据什么?生: ……师:模仿例4的方法,提出三个问题自己学习例5(出示三个问题)生: ……3、讨论准备题:(1)请你根据例4的方法,四人小组内说一说。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本节课教学的正比例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两个量的关系,它比较抽象、难理解,是今后学习反比例及初中学习函数知识的基础。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学情实际,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利用教材图表,增强对相关联的量的形象感受。
教学伊始,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表。
在观察中,使学生发现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及变化规律,充分体会到什么是相关联的量,为进一步学习正比例知识打下基础。
2.科学调动多种感官,增强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利用更多的大脑通路来处理学习信息,建立起对知识与技能的深刻记忆,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能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本设计努力为学生创设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比较、讨论、交流中,不断探究相关联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现其中的规律,体会正比例的意义。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关注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因为正比例表示的是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是学生接下来学习反比例及今后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的重要基础。
所以,本设计十分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并结合熟悉的情境及数量关系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1课时正比例的认识⊙复习导入1.引导回顾。
师:什么是相关联的量?请举例说明。
(学生汇报)2.导入新课。
师: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关系,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正比例就是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的,这种关系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进一步理解相关联的量,为在新情境中探究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作铺垫。
⊙探究新知1.借助图表,进一步感知相关联的量。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数学教案设计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比和比例教案,希望你会喜欢!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学法引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计算、探究、验证等方法研究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同学们,今天数学课上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等待你们来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都能有收获。
大家有没有信心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2、老师也准备了几个比,想让同学们求出他们的比值,并根据比值分类。
2:3 4.5:2.7 10:680:4 4:6 10:1/2提问:你是怎样分类的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
(板书:两个比相等4.5:2.7=10:6 12:16=3/5:4/5 80:4 =10:1/2)像这样的式子叫做比例。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比例的意义。
(1)教学例题。
先出示教材上的四幅图,请同学说说图的内容。
找一找四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东西。
再出示四面国旗长、宽的尺寸。
师:选择其中两面国旗(例如操场和教室的国旗),请同学们分别写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提问:根据求出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教师边总结边板书: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也可以写成一个等式2.4∶1.6 = 60∶40 像这样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
师:在图上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4.5/2.7= 10/6请同学们很快地把黑板上我们写出的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选5篇)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1.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帮助其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1.判断题中相对应的两个量和它们的比例关系。
2.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2.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从而构建知识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回忆旧知1.师:本节课是我们这个单元最后的一个内容,今天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希望大家用精彩的表现完成这节课!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已经学过的知识吧!(课件出示:)我会判断: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
(成反比例)(2)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成正比例)(3)总钱数一定,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
(不成比例)2.师:看来同学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学得都很不错,下面我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比例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二、揭示课题、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5(课件出示:情境图)1.回顾旧知师: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1)例5中的已知条件是:张大妈家:用了()吨水,水费是()。
李奶奶家:用了()吨水。
所求的问题是:师:(1)要解决水费的问题,就要知道水的单价和用水量。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水的单价虽然不知道,但它是一定的。
(2)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想请我们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帮她算一算,你们能帮这个忙吗?(3)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信息窗四《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教设学计 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第三单元信息窗四《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青岛版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2.能够利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掌握比例的概念和性质;2.学会利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3.掌握灵活运用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利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2.灵活运用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内容概念简介1.什么是比例?2.比例中有哪些概念?3.常见的比例有哪些?基本方法1.如何求解比例?2.如何利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3.如何应用比例解决多步解题问题?实际应用1.利用比例解决长度、面积等实际问题;2.教授常见问题的解题方法及应用技巧。
教学方法1.讲解教学法;2.探究式教学法;3.案例分析教学法;4.合作学习法。
教学步骤第一步:概念简介1.学生自主预习,课前预习工作建议使用视频或教材自主体验。
2.进入正式课程,老师进行放映视频,介绍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主动思考,讲师提问概念让学生自主回答。
第二步:基本方法1.讲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介绍如何求解比例,使用教辅书资料,讲解预设的几个例题和对应方法。
2.通过这些例题,讲解比例解题的基本方法,学生边听边做,跟随老师一道道地作。
第三步:实际应用1.老师提供一些长度或面积等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比例方法求解。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比例运用的方法。
第四步:知识解惑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预计会遇到的困难点,课堂中讲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知识点,解答学生的疑惑和困惑,让学生如实进行分享。
2.学生在组织讲解的同时,学习到了知识和技术并SPI观念,可以体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第五步:测试评估通过测试来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发现误区。
作业1.根据教学内容总结课程记忆要点,编写一份练习试卷。
2.提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小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间提交,上交时间内完成,未完成的学生需要赶上作业,同时根据提交情况,老师要对上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随时掌握学生的知识点和问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信息窗四(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全国一等奖】
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评一致性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通过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会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图,并会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关系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思维已经向抽象发展,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对体验和理解数学的理念,但是透过事物表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很熟练的掌握了比的知识,然后再从比例的角度进一步认识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感知数量剪得变化规律,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探究,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理解并掌握比例的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教材分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比例尺和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比例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对数量关系的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量怎样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并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掌握用正比例的意义解答相关应用题的方法。
2.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并正确解答。
难点:灵活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评价任务】1.目标1评价任务:结合49页情境图,自学课本,找出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目标2评价任务:小组合作探究,说出“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3.目标3评价任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2.通过解答应用题,我能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信息窗四(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四(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比例的概念和性质2.能够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能够理解比例的应用与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比例的含义和性质2.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应用3.通过练习巩固比例计算的能力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2.让学生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今天的知识点是比例的应用。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比例?比例有什么性质?它们的应用有哪些呢?二、讲解1.比例的定义和性质比例是指两个同类物体在数量上的相对大小关系。
比例包括比例的前项,比例的后项、比值和比例的值四种组成部分。
比例的值是在比例的前项中的单位数量对应于后项中的单位数量的比。
比例的性质包括反比例关系和三角比例关系。
反比例关系指的是,两个量相乘的结果为一个常数。
而三角比例关系是三角形内各线段的长度的比例关系。
2.比例的应用举例在生活中,比例有很多的应用。
例如,在购物时比较同一类商品的价格、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健康指数、计算制作食物时的配料比例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实例来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比例的应用。
3.比例计算在进行比例计算时,需要先确定比例的前项和后项,然后将两个量进行等比例缩放,确定比例的值。
比例的值在实际计算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物品的价格、计算配料比例等。
三、练习现在我们来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请同学们陆续上来板书,完成以下题目:1.小明的身高是1.2米,他站在海边的投影长度为1.8米,那么海边到和小明距离的比是多少呢?2.一家餐馆有生菜25克、葱15克、姜5克和猪肉100克,比例为25:15:5:100,如果你需要做300克的咕咾肉,那么你需要准备多少生菜、葱和姜呢?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比例的定义和性质,理解并掌握了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方法。
我们还进行了比例计算的实操练习,巩固了比例计算的能力。
课后作业1.练习本课时出现过的实际问题。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能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同时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经历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动脑思考的惯。
教学重点:正确判断题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关系,准确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铺垫出示⑴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⑵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提问:每道题中各有哪三种量?其中哪种量是不变的?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如何变化?成什么比例?学生讨论后回答。
2.引入新课出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能够使用比例知识来解决。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1.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例5主题图,学生汇报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再指名学生完整叙述题意,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例5:XXX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28元,XXX家用了10t水。
XXX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解决例5的问题。
算术方法:28÷8×10正比例知识解答:(用水的吨数和船脚是两种相联系关系的量,船脚与用水吨数的比值稳定,可用正比例知识解答)解:设XXX奶奶家上个月的船脚是x元。
8x=28×10x=35答:XXX奶家上月的船脚是35元。
拓展:XXX家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解:设上个月用了xt水。
28x=42×8x=12答:上个月用了12吨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可能回答:
●每个箱子能装多少瓶啤酒?
●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2、探究交流,获得新知
(1)独立思考: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
(2)交流想法:
A:可能出现学生利用以前的知识解决,先求出每个箱子能装几瓶啤酒,再求装480瓶啤酒需要几个箱子,列式为480÷(24÷2);
学习过程:
第1课时
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青岛啤酒不光是深受我们青岛市民的喜爱,并且早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名牌产品,每年青啤公司都要向全国各地输送大量的优质啤酒。今天让我们跟进啤酒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装运啤酒”,继续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好不好?
《用比例解决问题(信息窗4)》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9~52页。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判断问题中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2、会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感受数学的价值。
学习重点:会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正确判断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自主完成巩固本节知识点。
四、回顾整理。
师:你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有什么评价?还想对同学说什么?
1. 学生自己谈收获。
2. 自评。
3. 互评。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1. 学生自己谈收获。
2. 自评。
3. 互评。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第2课时
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啤酒装箱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运用新知识来解决啤酒运输中的数学问题。
继续上节课的话题,加强情境的延展性,有助于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的深入探究。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
3、比较正、反比例解法,归纳意义,总结方法。
师:想一想,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师: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正确找出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哪种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正确判断成什么比例,正比例比值相等,反比例乘积相等)
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指名说解题思路。
学生同桌讨论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
通过将例题稍作改变补充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课件出示课本上“自主练习”的习题。
师: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师提问生计算的结果。
学生自主完成,同桌互相订正。
自主完成巩固本节知识点。
四、回顾整理。
师:你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有什么评价?还想对同学说什么?
师::你能列出比例吗?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展示结果:
解:设装480瓶啤酒需要x个箱子。
24:2=480:x
24x=480×2
24x=960
x=40
口头检验。答略。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思考,并解答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关注学生充分利用数学信息的能力,以旧带新的能力。
3、概括小结
师:我们在用比例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两种相关联的量要成正比例关系)
师:用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具体步骤是怎样的呢?(a 分析判断b找出列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c设未知数列等式d求解e检验写答语)
补充练习:
2个箱子能装24瓶啤酒,40箱能装多少瓶啤酒?(用比例解)
(关注学生正确找出成正比例的两个量:每箱啤酒的瓶数一定,啤酒总瓶数与箱数成正比例)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
B:如果学生出现用比例知识解决,就请这个同学为大家讲讲他的想法;
C:如果没有用比例知识解决的,教师启发: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也可以解决这道题呢?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能不能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呢?
(3)获取新知
出示课件并讨论:
①题目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②________一定,_________和_________成_______比例关系。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信息窗,请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改用载重10吨的汽车运,需要多少辆?”
师:请你用反比例知识列方程解答。
汇报结果:
解:设需要x辆。
10x=8×15
10x=120
x=12
答:需要12辆。
2、讨论: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尝试,交流时规范解比例的过程。
啤酒总量一定,汽车的载重量和辆数成反比例,找出一定的量就可以根据反比例的知识列出方程。
尽量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课件出示课本上“自主练习”的习题。
师: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师提问生计算的结果。
学生自主完成,同桌互相订正。
生齐答:好。
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情境,主动搜集相关数学信息,自主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仔细观察情境图,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师: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