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校

合集下载

清一书院简介

清一书院简介

清一书院简介清一书院,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学府。

其建筑风格古朴精美,为清代著名建筑师黄大年所设计,于咸丰五年(1855年)建成。

座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一书院为北大前身之一,曾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康有为倡导的“新式教育”运动的发源地,也是我国现代化学、数学、物理等科学学科进入中国的开端。

进入清一书院,门前的牌匾上书“清一忠学,共砥为梁”,极具书院风范。

清一书院分为前、后两院,前院内正中处是“忠学堂”,后院则有“中庸堂”、“陋室”、“井亭”等建筑。

忠学堂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该堂是以儒家思想为支撑的学习场所。

建筑风格朴素而不失精致,形制宏大,主要由前、后殿及两厢相对构成。

堂内正中为“忠孝两全”,左右对联悬挂在两侧墙壁上。

联曰:“孝和忠,官和民,本自一源出;舍身亡国,救世濬民,难与赋比陈。

”寓意为为国肝脑涂地,恪守忠孝,融合国家、民族之大同,为学子们树立了洁身自爱博大精深的人生追求。

清一书院的后院比前院更为幽静祥和。

中庸堂是其中一处重要建筑,主要用于教育训练学生的德育。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为古代中国四个传统德育领域,中庸堂恰恰是齐家修身的体现。

它是为了培养学生做一个忠诚、正直、有担当的好男儿或好女子而设立的。

堂内竖有“中和之道”的石碑,墙上挂有《中庸》的课文和多幅人物画像。

其中将孟子、关羽、孙武等等展现的十分生动。

陋室是清一书院中最低调的一处,是一座小石亭,坐落在后院院墙附近的石缝里。

它是黄大年当年为了改造污染严重的清河,瞎搭的原始木屋。

每当有大雨时,汛期这里总是淹水,很多湿透的书是从这里搬出去救的。

直到清一书院整座校舍修建好之后,黄大年才拆掉陋室。

虽然只是一座陋室,却见证了清一书院的风雨历程,传承着一位学者、一所学府的坚守与担当。

井亭是清一书院数十口水井之一,深三十米,井旁报道着清一书院前辈学者梅光迪在该井下学习自然科学,这也是清一书院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的重要见证。

简述清代以来北京的学校

简述清代以来北京的学校

简述清代以来北京的学校清代以来北京的学校,依次为:学校名称,发展变化时间内容简介1913年5月28日至6月8日,第一次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决定将直隶省省会从保定迁到北京。

民国元年4月,大总统袁世凯下令将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北京顺天府改为北平,北京由此成为中华民国的首都。

9月13日,《首都计划》得到了通过,北京城市规划出台,定位于“首善之区”。

明代建都于北京的原因是,明太祖朱元璋以安徽凤阳为中心,派徐达攻下南京应天府,从此南京成为陪都,北京则成为中央政府所在地。

在当时,北京不仅是经济文化中心,还承担着教育职能,大量官僚、贵族子弟进入北京接受教育,使北京成为全国的教育重镇。

初等小学校--养正;高等小学校--私立中西女学,现燕京大学医院旁。

私立中西女学,校长黄幼曼是民国著名实业家张謇的三女儿,曾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结识了周恩来。

1922年春,与周恩来在法国巴黎结婚。

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爱情,就始于中西女学读书期间。

南开系列学校--南开( 1904-1937);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19-1952);辅仁大学(1908-1969);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女子中学( 1912-1960);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1919-2001);北京汇文中学(1915-1970);崇文区红楼中学(1919-1981);师大附属第一小学(1918-2003);师大附属实验小学(1918-2004);北京市第五十中学(1918-2008);师大二附小(1927-2000);师大二附中(1927-2008);西城区北礼士路一小(1936-2001);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1931-2001);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1933-2004);西城区育民学校(1935-1996);北京市鲁迅中学(1933-2003);北京三中(1931-1996);西城区实验二小(1935-1998);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1935-2005);北京市第五中学(1929-1991);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1925-2007);育英中学(1937-2012);北京市第十三中学(1923-2009);师大附属中学分校(1929-2013);北京市第五中学(天坛校区)(1928-2012);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1939-2014);中等学校-京师高等学堂(1912-1928)进士馆是专门为考中进士的举人、贡生而设立的学校,招收学生的范围极广。

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

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

一、我国古代学校的发展演变历史(一)传说时代的学校1、成均之学我国五帝时代已有大学,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二书,名叫“成均”。

成均的教学容,以乐教为主。

教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

2、虞庠之学传说虞舜时代的虞庠之学,兼作养老、藏米之所,且有大学、小学之分。

教学容以养老为主,而老人有国老、庶老之别,敬养老人的场所也就有“上庠”、“下庠”之分。

(二)夏商周时期的学校1、夏序、商瞽宗之学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统治者为了对镇压和对外征讨,特别注重习射,以培养武士。

《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商朝是奴隶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随着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更加丰富,教育已明显进步。

商朝人重视祭祀、崇尚礼乐,所以特别设立了“瞽宗”,由乐师瞽曚主持,进行乐教学习礼乐,同时也是用作祭祀的场所。

3、西周的国学与乡学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的影响,统治者非常重视教育。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重要特征。

统治者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必须设于官府之中,形成了“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的局面。

这种“学在官府”的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中央有国学,地方有乡学。

国学是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设的学校,按照入学年龄和程度可分为大学和小学。

大学一种是由天子设立的,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另一种是由诸侯所设,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即“泮宫”。

大学的年限为九年,教学服从统治者的需求,学大艺履大节,大学实行分科教学,教学容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

小学的年限为七年,强调德行教育,学习容主要是关于训练奴隶制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乡学是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

由管理民政的司徒负责总的领导,容以德、行、艺为主。

据地方区域的大小不等,名称也各不相同,如闾塾、党庠、周序、乡校。

学校的古代称谓

学校的古代称谓

学校的古代称谓2006年4月21日下午,连战为厦门大学题词:“泱泱大学止至善巍巍黉宫立东南”。

这里的黉(hóng)宫是指古代的学校。

《后汉书·仇览传》载:“农事既毕,乃令弟子群居,还就黉学”。

在我国古代,对学校还有哪些称谓。

成均:传说中五帝时代的学校。

《礼记·文王世子》郑玄注引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则虞庠近是也。

” 郑玄解释:“均,调也。

”均乃韵字之古文,古代声教民,口耳相传。

按照古代字书的解释,“成均”的本义是指平坦、宽阔的场地,并且是经过人工整修的,很可能是指原始氏族部落居住区内的广场。

这类广场在夏秋收获季节用于堆积收获物,同时,也是全体氏族成员聚会、娱乐、举行某种规模较大的宗教祭祀活动,或向氏族成员宣告氏族首领教令及决定的场所。

可见学校是由社会公共活动和宣教场所演进而来的。

“成均”西周时为天子学乐之所。

庠(x iáng):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学校,兼作养老、储存谷物之处。

氏族社会将富有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知识的老人集中起来,由集体供养。

《礼记·王制》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耆老皆朝于庠。

”《注》曰:“此庠,谓乡学也。

” 庠是指古代的乡学。

旧时以府学为郡庠,县学为邑学。

明清时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为庠生。

《促织》中有:“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邑庠,即县学。

按《礼记·明堂位》的解释:“庠,有虞氏之米廪也。

”养老于米仓自然便利,不过老人也不是白吃闲饭的,他们要将自己丰富的阅历、经验和技能,对下一代进行传授。

可见学校是从养老场所的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和知识演进而来的。

“上庠”西周时为天子学书之所。

“党庠” 西周时为500家的学习场所。

汉代设在乡的学校称为“庠”。

序、校:夏代的军事教育学校。

《礼记·王制》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序”是射的意思。

金文的“序”字,象人在“个”中射箭的样子,以表示习射之所。

福州四大书院

福州四大书院

(注:福州已在格致中学内重修鳌峰书院,有福州人问:清代四大书院的另外三个现在何处?本文似可解答,也期盼另三个书院也有重修之日,让今人有幸重睹古代书院之芳华。

)福州文化,源远流长。

福州诗教,始于五代。

侯官萧膺等4人同科进士及第,朝士作诗贺之:“几人天上争仙桂,一岁江南折四枝”。

福建书院可溯至宋代南渡之时,功能大致分三类:讲学、庙祀、课士。

福州最早的书院是明代共学书院,设在西门街。

康熙早期,福州书院初起,至中期渐兴,属于全省性的书院有四所:鳌峰、凤池、正谊、致用,称为“清代四大书院”。

声名最为显赫者当数鳌峰,在近200年间是福州最高学府和学术源地,凤池、正谊为当今名校“福一中”之前身。

近有文化专家在媒体上形容道:“书院文化”是福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一道耀眼的风景线,但身陷岁月云烟,已不为人所关注,宛如一座正在废墟底下沉睡的文化富矿。

一、鳌峰书院,风光绝闽鳌峰书院由世称“天下第一清官”的理学大家、福建巡抚张伯行于清康熙年间(1707年)所创办,是一所讲学书院,确切地点在今之鳌峰坊16号(现福州师范二附小校园内),因其南面正对着于山顶上的鳌顶峰,取“独占鳌头”之意而得名。

在鼎盛时期,建有藏书楼、监院公廨、大成殿、文昌阁、五子祠、二十三子祠、张公祠、三贤五先生祠、正宜堂、崇正讲堂、敦复斋、笃行斋、崇德斋、致用斋等楼群,计有学舍140多间,一个能容纳400考生的考棚。

院内有假山荷池,亭台幽径,富“园林之胜”,是福州古建筑瑰宝,迄今惜已毁失殆尽。

嘉庆年间修纂《鳌峰书院志》,留下当时建筑设施的详载及全图。

清初闽台战火连年,郑氏政权誓不降清,又历“三藩之乱”,民不聊生,地僻财尽,长达数十年的战乱,文教设施凋零不堪。

康熙在平叛、收台后,急欲恢复闽台经济民生,希望朱子理学的故乡早日恢复“海滨邹鲁”、“学校未尝虚里巷”,“城里人家半读书”的盛世景象,于是特意派张伯行治闽,张创办鳌峰书院在当时是犯大忌的,按清初律例不允许地方官员擅自创办书院,以防封疆大吏结党聚众,借讲学谋反。

清朝的教育制度从私塾到官办学校

清朝的教育制度从私塾到官办学校

清朝的教育制度从私塾到官办学校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教育制度经历了从私塾到官办学校的演变过程。

在清朝时期,教育一直被视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具备了独特的特点和发展模式。

本文将会探讨清朝教育制度的变革、私塾与官办学校的区别以及对清朝社会的影响。

一、私塾教育清朝初期,私塾教育是主要的教育形式。

私塾是由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士人自主创办的学校,在城乡各地都能找到。

这些私塾通常是民间性质的,基本上属于地方的私人机构。

私塾的教育内容主要以儒家经典为基础,强调对经史子集的解读和诵读。

学生多为地方士绅子弟或普通百姓的子弟,有志于进仕科举考试或想获得一定的文化教养。

但是,私塾教育受到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限制,教育资源相对有限。

二、官办学校的兴起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以及对社会稳定的追求,清代开始出现了官办学校的兴起。

这些官办学校由清政府直接或间接创办,旨在提升士人的素质和培养人才。

1. 士子教育清朝创办的官办学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为科举考试培养士子的书院,如国子监、附书院等;另一类是为掌握实际工作技能的官员培训的学堂,如诸子学堂、武备学堂等。

这些官办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儒家经典为基础,强调士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此外,还包括一些实用课程,如礼仪、兵法、算术等。

官办学校的师资和设施一般较为完备,教学质量相对较高。

2. 儿童教育除了为士人提供教育,清朝也开始重视儿童教育。

清代开办了一些为儿童提供基础教育的学校,如杂院、私学等。

这些学校教授儿童基本的文化知识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然而,这些儿童教育的普及程度仍然有限,只有一部分家境较好的家庭能够接受这种教育。

三、私塾与官办学校的区别私塾与官办学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来源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私塾的教育主要侧重于经典文化的传授,对经史子集的解读及诵读非常重视。

而官办学校相对较为综合,除了儒家经典,还会教授一些实用的技能和知识。

清代陇西四大书院及其教育影响

清代陇西四大书院及其教育影响

陇西书院词:清代曰书院曰陇西曰教育传统
中图分类号院G649.299/49 文献标志码院粤
文章编号院员园园愿原怨园圆0渊圆园1怨冤园3-园59原园4
陇西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袁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尧 定西市中部袁自古为野四塞之国冶袁是古丝绸之路和新 亚欧大路桥的必经之地遥 自秦汉以来袁陇西一直是 历代郡尧州尧府所在西陲要镇袁在历史上一度是陇右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袁社会繁荣袁教育发达遥 作为官办 教育的补充袁清代陇西有崇文书院尧崇羲书院尧襄武 书院和南安书院四大书院袁 为当地乃至全国培养 了大批人才袁 极大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域文化教育 的发展遥
收稿日期:圆园19-03原09 基金项目:2017 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陇学研究”(17BZX069);2015 年甘肃省教育厅项目“陇中书院文化研究”(2015B-141)。 作者简介:李璧强(1983—),男,甘肃通渭人,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职业技术教育。
59
第 24 卷第 3 期(2019)
二尧清代陇西四大书院的办学定位
中国古代书院是一种融合了传统官学尧私学和 佛道传承等优点的教育组织袁明清时期已形成完善 的管理和运行制度袁成为官学和私学之外相对独立 运行的民办教育体系袁其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相较官学更为灵活袁其教育内容和内部管理相较私 学更为规范和系统袁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尧学术尧藏 书尧出版等事业的主要阵地遥
第 24 卷第 3 期(2019)
灾燥造援24 No.3(2019)
清代陇西四大书院及其教育影响
李璧强,杨 齐
(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 学前与体艺教学部,甘肃定西 743000)
摘 要院清代陇西文教繁荣袁先后重修了崇文书院和崇羲书院袁新建了南安书院和襄武书院袁
为当地人才培养尧士风培育尧学术交流尧民风导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遥重点探讨了清代

清代扬州学记

清代扬州学记

清代扬州学记
清代扬州学记,记述了扬州在清朝时期的教育情况。

扬州因地理
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是教育发展的重镇。

清代扬州的教育,主要包括官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两种类型。

官办学校是由政府出资、官员管理的学校,主要面向士子子弟和
乡绅子弟。

扬州的官办学校主要有八所,依次为光禄寺书院、太学、
府学、县学、九江书院、兴隆书院、同文书院和光彩书院。

其中太学
规模最大,也是最高级别的学校,考生经过科举考试可以进入太学学习。

光禄寺书院则是由皇帝直接管理的学校,规模虽小,但拥有优秀
的教师和教学资源。

民办学校则是由私人出资兴办的学校,主要面向庶民子弟。

扬州
的民办学校有许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清真学堂和锦绣书院。

清真学
堂的教学以伊斯兰教经典为主,培养学生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素养。


绣书院则采取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入西方理念,重视实用性和开放性,颇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总的来说,清代扬州的教育素质比较高,官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
同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坚实的
人才基础。

清代滇东北地区的学校教育

清代滇东北地区的学校教育
建 设 , 展 了 地 方 教 育 投 人 途 径 , 快 了地 方 教 育 扩 加
熙年 间( 6 1 12 年 ) 派 出大 批 官员 到云 南担 16— 3 7 , 任按察 司官员 , 管 云南 学 政 。要 求 土 司子 弟入 主 学学 习 , 普及 性 不够 。雍 正 年 间昭 通进 行改 土 但 归流 , 推进 昭通 社 会变 革 。为加 强 对 土 司 区的思 想控制 , 化改 土归 流政 策 的效 果 , 到“ 强 达 以俎 豆
清 初 , 治 者 在 滇 东 北 地 区改 土 归 流 的 同 时 , 统 非 常 重 视 当 地 文 化 教 育 事 业 的 发 展 。顺 治 十 八 年
国 家 著 获 域 朴 之 化 ” 把 书 院 的 功 用 明 确 为 “ 士 , 于 习 文 风 有 裨 益 而 无 流 弊 。 乾 隆 对 书 院 之 设 不 仅 ”
曲 靖 府 : 阳 书 髋 , 隆 三 十 一 年 ( 6 年 ) 知 府 暴 曲 乾 1 7 7 ,
滇东北 地 区兴建 书 院 、 学 , 导各 民族 子弟 , 义 教 对
新 靖 地 方 进行 化 导 , 少 少 数 民 族 割 据 为 雄 的 状 减
煜在 义 学 旧 址 建 。 靖 阳 书 院 , 城 西 北 明 邑人 布 政 使 朱 在 家 民 建 。兴 古 书 院 , 城 东关 外 报 恩 寺 右 , 在 天启 问 邑人 吏
部 主 事李 希 揆 建 。 南 城 书 院 , 城 南 十 五 里 南城 本 正 法 在
寺 内, 熙 三年 ( 4年 ) 县 程 封 建 。 康 16 6 知
陆凉 州 书 院 建 置 年 代 稍 晚 , 山 书 院 , 庆 十 三 年 凤 嘉
( 8 8年 ) 士 陶 尧 文 等 建 。 蓉 峰 书 院 光 绪 五 年 ( 8 9 10 绅 1 7

清代盛京地区的学校教育

清代盛京地区的学校教育

文史研究清代盛京地区的学校教育陈宁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摘要:清代是中国东北地区学校教育、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清朝统治者在东北地区创建府州县儒学、开展八旗官学、创办书院以及兴办私塾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可用人才,为东北地区的文化事业、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也为东北地区教育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学校教育;儒学;书院;八旗官学东北地区作为清朝统治者的“龙兴之地”,因此,清朝统治者对学校教育也尤其重视。

“清朝前期,辽宁地区由地方政府直接控制或主办的学校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主要为汉族地主阶级子弟设立的学校,其形式有儒学、社学、义学、书院。

二是专门为满族贵族和八旗子弟设立的学校,其形式有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八旗义学。

不同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1]。

本文通过对方志、档案文书等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对东北地区学校教育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建立府州县学清代的府州县学,是为汉族子弟设立的地方官办学校,清入关前,还没有为八旗子弟专设学校。

因此在清初,八旗子弟一直与汉族子弟同校学习。

“有清学校,向沿明制”[2]。

所以明代盛京地区的学校教育,在清初一直被沿用。

“将辽东等处十五学改附永平府,设教官三员分司教导,择辽地经明行修之士充其任”[3]。

到了顺治十年(1653年),清朝在盛京地区设置辽阳府,决定在永平府设立辽阳府学,但因吴三桂事件等政治因素,辽阳府学一直到顺治十三年才正式确立起来。

“顺治十四年(1657年)罢辽阳府,设奉天府,辽阳府学随之改为奉天府学”[4]。

根据《奉天通志》所记载,盛京地区府州县儒学共计十四所。

根据盛京地区的地方志及其相关资料,以下对盛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府州县儒学进行介绍:奉天府儒学,前身为明朝沈阳中卫学,清朝天聪三年,改建于沈阳东南方向。

先后建有圣殿、戟门、棂星门、启圣祠、明伦堂、大成门、斋门等,并且设乐舞生,并且购置乐器供生员使用。

奉天府儒学,从天聪三年到乾隆四十四年,经过了20余次的增建,奉天府学,成为盛京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之一,成为盛京地区汉族子弟儒学学习的最高学府。

2020年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古代学校的演变

2020年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古代学校的演变

2020年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古代学校的演变(一)传说时代1、成均之学我国五帝时期有大学,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二书,名叫“成均”。

2、虞庠之学传说虞舜时代的虞庠之学,兼作养老、藏米之所,且有大学、小学之分。

教学内容以养老为主,敬养老人的场所也就有“上庠”、“下庠”之分。

(二)夏商周时期1、夏序、商瞽(gǔ)宗之学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统治者为了对内镇压和对外征讨,特别注重习射,以培养武士。

《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商朝重视祭祀、崇尚礼乐,所以特别设立了“瞽宗”,由乐师瞽曚主持,进行乐教学习礼乐,同时也是用作祭祀的场所。

2、西周的国学与乡学“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重要特征。

统治者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必须设于官府之中,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中央有国学,地方有乡学。

国学是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设的学校,按照入学年龄和程度可分为大学和小学。

大学一种是由天子设立的,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另一种是由诸侯所设,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即“泮宫”。

小学的年限为七年,强调德行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关于训练奴隶制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乡学是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

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称呼,如闾塾、党庠、周序、乡校。

(三)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文人流落到全国各地,私人讲学之风盛行,私学遍及各地。

最典型的就有齐国的稷下学宫,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创办的私学。

1、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由官家举办和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战国时期最高学府;2、孔子与私学孔子一生在文化教育方面有两大主要贡献;一是首创私学,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二是编订“六经”,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

(四)秦汉时期汉代在“独尊儒术”政策的指引下,各级学校蓬勃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

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

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

一、我国古代学校的发展演变历史(一)传说时代的学校1、成均之学我国五帝时代已有大学,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二书,名叫“成均”。

成均的教学内容,以乐教为主。

教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

2、虞庠之学传说虞舜时代的虞庠之学,兼作养老、藏米之所,且有大学、小学之分。

教学内容以养老为主,而老人有国老、庶老之别,敬养老人的场所也就有“上庠”、“下庠”之分。

(二)夏商周时期的学校1、夏序、商瞽宗之学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统治者为了对内镇压和对外征讨,特别注重习射,以培养武士。

《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商朝是奴隶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随着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更加丰富,教育已明显进步。

商朝人重视祭祀、崇尚礼乐,所以特别设立了“瞽宗”,由乐师瞽曚主持,进行乐教学习礼乐,同时也是用作祭祀的场所。

3、西周的国学与乡学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的影响,统治者非常重视教育。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重要特征。

统治者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必须设于官府之中,形成了“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的局面。

这种“学在官府”的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中央有国学,地方有乡学。

国学是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设的学校,按照入学年龄和程度可分为大学和小学。

大学一种是由天子设立的,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另一种是由诸侯所设,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即“泮宫”。

大学的年限为九年,教学服从统治者的需求,学大艺履大节,大学实行分科教学,教学内容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

小学的年限为七年,强调德行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关于训练奴隶制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乡学是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

由管理民政的司徒负责总的领导,内容以德、行、艺为主。

据地方区域的大小不等,名称也各不相同,如闾塾、党庠、周序、乡校。

我国古代学校名称沿革简史组图

我国古代学校名称沿革简史组图

我国古代学校名称沿革简史组图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官学和私学,义学之分,国家的最高学府是国子监。

还细分有国学,乡学,太学,辟雍,庠序,上庠,右学,成均,宗学,瞽宗,东序,宫邸学,崇文馆,弘文馆,八旗官学,鸿都门学,律学,,医学,武学,阴阳学,算学,玄学,书学,画学,回回国子学,蒙古国子学,俄罗斯学馆,书院,私塾,蒙馆等类别。

古代学校的名称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

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

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

孟子说:“夏日校,教也。

”那时学校的名字叫“痒”。

高一级的大学叫“上痒”,低一级的小学叫“下痒”。

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时,又把这四种学校的名字给为:“学”、“右学”、“左学”、“序”。

其实,在我国古代,“庠”、“序”、“太学”虽然都是指学校,但是,它们所指代的却是有所区别的。

庠,古代乡学名,《礼记·王制》:“耆老皆朝于庠。

”《注》曰:“此庠,谓乡学也。

”旧时以府学为郡庠,县学为邑学。

明清时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为庠生。

《促织》中有:“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邑庠,即县学。

序,亦古代乡学之名。

《辞源》云:庠序,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相对而言,后泛指学校。

《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谨庠序之教。

”《注》云:“庠序者,教化之宫也,殷曰序,周曰庠。

”后来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汉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一级的学校称做“太学”,下面分别称做“东学”“西学”“南学”“北学”。

简述清代以来北京的学校

简述清代以来北京的学校

简述清代以来北京的学校清代以来北京学校的建设日臻完备,尤其是经过1904年的“废科举,兴学堂”运动,到辛亥革命前夕,各类学校的数量已大大超过清末,其中,私塾更在明显增多。

一、皇家学校明代中叶开始,国家出资办学成为惯例,不仅修了宫廷的儒学,还有祭酒一类的官职。

永乐七年( 1407)成祖朱棣即位后,又决定由五府、六部及翰林院等官员,选取监生、荫生,通晓经义的人充当皇子伴读,为太子讲解《孝经》、《论语》。

皇帝还令翰林院每日上课,专门授业的内书堂和司经局也相继设立。

由于受皇家的影响,清初京师设有国子监、文庙、府学、州学、县学,但与当时的学术研究水平并不相称。

尤其是到乾隆八年( 174o),设置了负责全国教育的最高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后,皇家子弟就能免费入学,无须缴纳学费。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教育体制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科举考试被逐渐废除。

第一批考中的举人经常聚集在西城的钟鼓楼下议论国政,编纂成《国朝献征录》一书,这本书对清代的教育思想影响很大,于是各省督抚纷纷仿效,此风也从京师推广到全国。

二、科举,科举科举制度在明代延续了300多年,发展至清代,尽管经历了兴衰起落,但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前夕,有300多年的历史。

它的特点是“一举成名天下知”,读书人都希望能够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金榜题名。

这种社会风气对北京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清代,参加考试者均须参加三场大考,两场小考。

三场试完,在录取名单中分别标以甲、乙、丙3种记号。

3号为首,称作“大魁天下”, 1号为次,称作“殿元”, 2号为再次,称作“传胪”。

如果在正式放榜之前,考官见到谁被列入3号的大魁行列,谁就是这个地区的解元。

所谓的“大魁天下”,就是指考中进士的第一名。

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把第一名叫做“状元”。

这个记号也象征着中第者的身份和地位,若是因某种原因未中状元,则由皇帝赐予头等“进士出身”的头衔,意思是你也是皇上的学生,表示大家同属一列。

四、新式教育清朝末期,随着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洋务运动提出的“中体西用”的主张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自然也包括在教育领域,这个时候的新式学校出现了。

唐宋元明清学校教育发展

唐宋元明清学校教育发展

唐宋元明清学校教育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学校教育都有了各自的演变和发展。

在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中,学校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许多变化。

唐朝时期,学校主要分为国子监和四门学。

国子监是全国最高级的教育机构,掌管着国家考试制度和教育大纲的制定。

四门学则是各地方设立的较为中小型的学校。

在教育内容方面,哲学文化和文学艺术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

唐朝时期,诸如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等一批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也相继涌现。

宋朝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书院。

书院是一种地方性的教育机构,以个人自学为主,同时也有一些文人士子来这里授课。

在教育内容方面,儒家经典和诗词歌赋仍占据主导地位。

书院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灵活性和多样性,学生们的学习和教师们的教学都充满了自由和深入。

宋朝时期,有些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阳楼书院、蒙学等,成为了历史上的文化名片。

到了元朝时期,学校教育开始出现多样性和专业性。

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学校开始出现,金元时期设立了全国范围的大学和特殊学校。

其中最著名的是洪武年间设立的国子监,成为了元朝官员选拔和提升的重要渠道。

另外,元朝还出现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医药学校、军事学校等,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多样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朝时期,学校教育开始普及化。

明初实行科举制度,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机构越来越多。

此时,教育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书院制度逐渐被废除,而学堂制度成为主要的教育形式。

学堂普遍设置在村镇中,负责地方居民的初等教育。

此外,明朝还有一些较为高级的学校,如天文台、礼部书院、太医院等,这些学校为官员选拔与科研提供了学术与专业支持。

清朝时期,学校教育更加珍视“文明治国”这一理念,开始重视实用性和专业化。

因此,清代出现了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学校,如职业学校、工艺学校、矿业学校等。

此外,清朝还将各种学校统一管理,成立了全国性的教育机构——京师大学堂,为学校教育的规范化和统一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京师大学堂名词解释

京师大学堂名词解释

京师大学堂名词解释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教育机构,也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大学。

下面是对京师大学堂的名词解释。

1. 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简称京大,位于中国北京,是清朝政府创办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始建于1862年,前身是清代的图书馆,后来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官员子弟为主的学校。

京大的开办为中国的近代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2. 经院:京师大学堂设有经院,是中国学制中以儒家经籍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

经院主要培养学生的经院教育包括文科和理科两个部分。

文科包括经学、史学、文学、法学等学科;理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

3. 双百课程:京师大学堂实行双百课程,即每位学生需要学习100门课程,这些课程分为两部分:百科课和百经课。

百科课包括文科、理科和外语课程,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百经课则包括儒家经典,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4. 彝山宴:彝山宴是京师大学堂学生举办的重要活动。

每年冬至日,学生们会前往北京西郊的彝山举行宴会。

彝山宴是学生社团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不仅是学生们放松身心的机会,也成为学术交流和社交互动的场所。

5. 弘一法师:弘一法师是京师大学堂创办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界著名人物。

他积极推崇佛教思想,主张教育与佛教相结合,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京师大学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 甲午新政:甲午新政是指1898年清朝政府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京师大学堂成为新政的核心推动力之一。

新政试图以西方文化和知识为基础,进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综合变革,推动中国与国际社会接轨。

7. 鼓楼:京师大学堂的鼓楼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鼓楼为两层砖木结构,上有钟鼓。

鼓楼除了作为学校的音乐演奏场所外,还兼具交通指引和特殊事件宣告的功能。

8. 北洋政府:北洋政府是清末民初的一个重要政府。

京师大学堂成为北洋政府官员和军事将领的培养基地,同时也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政策保护。

9. 设计学:京师大学堂开设了设计学专业,是中国最早设立设计学专业的学校之一。

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最新整理)

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最新整理)

一、我国古代学校的发展演变历史(一)传说时代的学校1、成均之学我国五帝时代已有大学,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二书,名叫“成均”。

成均的教学内容,以乐教为主。

教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

2、虞庠之学传说虞舜时代的虞庠之学,兼作养老、藏米之所,且有大学、小学之分。

教学内容以养老为主,而老人有国老、庶老之别,敬养老人的场所也就有“上庠”、“下庠”之分。

(二)夏商周时期的学校1、夏序、商瞽宗之学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统治者为了对内镇压和对外征讨,特别注重习射,以培养武士。

《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商朝是奴隶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随着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更加丰富,教育已明显进步。

商朝人重视祭祀、崇尚礼乐,所以特别设立了“瞽宗”,由乐师瞽曚主持,进行乐教学习礼乐,同时也是用作祭祀的场所。

3、西周的国学与乡学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的影响,统治者非常重视教育。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重要特征。

统治者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必须设于官府之中,形成了“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的局面。

这种“学在官府”的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中央有国学,地方有乡学。

国学是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设的学校,按照入学年龄和程度可分为大学和小学。

大学一种是由天子设立的,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另一种是由诸侯所设,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即“泮宫”。

大学的年限为九年,教学服从统治者的需求,学大艺履大节,大学实行分科教学,教学内容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

小学的年限为七年,强调德行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关于训练奴隶制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乡学是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

由管理民政的司徒负责总的领导,内容以德、行、艺为主。

据地方区域的大小不等,名称也各不相同,如闾塾、党庠、周序、乡校。

古代课堂的称呼

古代课堂的称呼

古代课堂的称呼
古代学堂的雅称有:私塾、书院、国子监等教育机构。

每种教育机构的职能不同,招收的学生也不同。

1、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

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

2、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

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

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

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

粤秀书院是康熙四十九年清廷御批的官办学院,为清代四大书院之首。

3、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

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

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

国子学的设立相对于“太学”而言,除了是国家传授经义的最高学府外,更多的承担了国家教育管理的职能;但同时,国子监与太学也可互称,经常用太学来指代国子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福州的四大书院福州文化,源远流长。

福州诗教,始于五代。

侯官萧膺等4人同科进士及第,朝士作诗贺之:“几人天上争仙桂,一岁江南折四枝”。

福建书院可溯至宋代南渡之时,功能大致分三类:讲学、庙祀、课士。

福州最早的书院是明代共学书院,设在西门街。

康熙早期,福州书院初起,至中期渐兴,属于全省性的书院有四所:鳌峰、凤池、正谊、致用,称为“清代四大书院”。

声名最为显赫者当数鳌峰,在近200年间是福州最高学府和学术源地,凤池、正谊为当今名校“福一中”之前身。

近有文化专家在媒体上形容道:“书院文化”是福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一道耀眼的风景线,但身陷岁月云烟,已不为人所关注,宛如一座正在废墟底下沉睡的文化富矿。

一、鳌峰书院:历康、雍、乾三代达198年,风光绝闽鳌峰书院由世称“天下第一清官”的理学大家、福建巡抚张伯行于清康熙年间(1707年)所创办,是一所讲学书院,确切地点在今之鳌峰坊16号(现福州师范二附小校园内),因其南面正对着于山顶上的鳌顶峰,取“独占鳌头”之意而得名。

在鼎盛时期,建有藏书楼、监院公廨、大成殿、文昌阁、五子祠、二十三子祠、张公祠、三贤五先生祠、正宜堂、崇正讲堂、敦复斋、笃行斋、崇德斋、致用斋等楼群,计有学舍140多间,一个能容纳400考生的考棚。

院内有假山荷池,亭台幽径,富“园林之胜”,是福州古建筑瑰宝,迄今惜已毁失殆尽。

嘉庆年间修纂《鳌峰书院志》,留下当时建筑设施的详载及全图。

清初闽台战火连年,郑氏政权誓不降清,又历“三藩之乱”,民不聊生,地僻财尽,长达数十年的战乱,文教设施凋零不堪。

康熙在平叛、收台后,急欲恢复闽台经济民生,希望朱子理学的故乡早日恢复“海滨邹鲁”、“学校未尝虚里巷”,“城里人家半读书”的盛世景象,于是特意派张伯行治闽,张创办鳌峰书院在当时是犯大忌的,按清初律例不允许地方官员擅自创办书院,以防封疆大吏结党聚众,借讲学谋反。

张创办鳌峰书院虽说是聚众讲学、昌明学术,但可能经过康熙特许,否则难以开办和维持。

书院创办不久,康熙就亲题“三山养秀”匾额,御赐藏书和库银,充分表达其恩准“以文治闽”之意。

至雍正11年(1733年),清廷改变了以往对书院的限制政策,诏令全国普设书院,要求每省须在省会确立一所面向全省招纳生员的重点书院,所需银两均由国库补贴,鳌峰书院得以顺利发展达198年,成为福州历史文化特定高峰时期的标志,是清代福建名人的摇篮。

鳌峰书院以弘扬程朱理学为宗旨,以教、学、研、编为经,以出当世名士为纬,定期从全省择优录取秀才,聘各方名士讲学,大学士李光地就曾应邀前来讲学,在全国颇有影响,在学术水平、教学质量及办学规模方面都堪称当时东南第一学府,在全国享有崇高地位。

如,清朝拨给全国各省重点书院的经费,一般不超过两千两,唯独鳌峰书院拨给四千余两;乾隆皇帝登基不久就为书院御题“澜清学海”,并给赐帑;嘉庆时,书院又大规模翻修扩建,“规模制度宏琏丰敞,盖不特视昔有加,求之各省,或罕俪矣。

”各级地方官员也纷纷资助,福建历任封疆大吏如总督满保、玉德,巡抚陈瑸、赵国麟、李殿图等,都对鳌峰书院重点扶持。

百余年间,福建省、府、县各级官员坚持每人每年为这所书院捐款100两银子,形成惯例,使福州崇学重教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在福建文化史上,如此长时间地持续得到中央最高政权青睐的学术机构,仅此一例。

对福州而言,鳌峰书院历史、文化地位极其特殊,对清末船政文化兴起无形中已先做了扎实的人才准备工作,对近代福州人才群体的崛起产生重大影响。

鳌峰书院的历任山长有:蔡璧、林枝春、朱仕琇、孟超然、郑光策、陈寿祺等人。

从1707年创办到1905年,全国性撤销书院,改建学堂,鳌峰改为近代学堂“校士馆”,存续198年,近两世纪。

据《鳌峰书院志》载,截至嘉庆10年(1805),共考取进士163人,举人700多人,“上者醇茂敏达出为公卿,次亦化其乡人。

”其中有著名理学家蔡世远、雷鋐、孟超然、郑光策等;有撰写《郑成功传》的郑亦邹;有早期开发台湾的蓝鼎元;有怒斩皇子的传奇人物陈若霖;有大学问家陈寿祺、梁章钜;有“开眼看世界”并在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廖鸿荃、张际亮等等一大批学子均为占据鳌峰一席之位的高才生。

清代台湾书院绝大多数建于清康熙后期,深受鳌峰书院影响。

前台大教授张正藩写道:“台湾书院所定规制,大体与闽省同。

盖台湾居民泰半为闽籍,其所建书院亦多取则于八闽,尤以受福州鳌峰书院之影响特大。

” 鳌峰书院曾直接接收台湾学生,曾是当时台湾学子心目中高山仰止的求学圣地。

“十郡士膝踠足而至”,“十郡”即指康熙收复台湾后,将台归闽辖,福建由九府加上台湾府,称为“十闽”长达201年。

在《鳌峰书院志》中记载了许多台湾学子来鳌峰求学的情况,详载名姓。

鳌峰学子毕业后到台湾任职的也不少,截至1804年,仅取得举人资格、有确切名姓记载者担任台湾教谕、训导的就有8人,至于未取得功名的鳌峰学子赴台任教谋生的,也不在少数,成为台湾早期开发的先锋,当时福建学政叶绍本说:“海峤之称文薮者,莫如鳌峰。

”因此,鳌峰书院应是台湾文化寻根问祖的重要门径。

二、百年名校凤池、正谊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福一中)是百年名校。

其前身是创办于(清)嘉庆22年(1817)的“凤池书院”和创办于(清)同治9年(1870年)的“正谊书院”。

两所书院为福州清朝四大书院之二。

两院地址处在今东街三牧坊小巷之东西两面,以巷中横跨一座小天桥相联(也称楼桥,迄今仍在),沟通两院校舍,东为“凤池”(今为福一中校园),西为“正谊”(今为教师宿舍区,延至太阳巷口旧省图书馆址)。

福一中前身“书院时期”长达85年,历清朝五帝(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

至清光绪27年(1901年),各地兴办新式学堂,乡绅潘炳年、叶在琦等闻知山西等省都已设立“省立大学堂”,培养新学人才,急向当局建议将“凤池、正谊两院合并”,在我省创办一所公立的新型学校“全闽大学堂”,于1902年3月正式开学。

1904年清朝学部颁布学务纲要,规定只能在京师设立“大学堂”(北大前身),各省只能设立“高等学堂”,故于当年冬改名为“福建高等学堂”,叶在琦担任学堂监督。

至光绪31年(1905年)春改由陈宝琛继任。

先祖父1903年11岁入福州西城小学堂求学,1905年即转入“福建高等学堂”,成为该校早期学子,后又在全闽师范学堂和法政学堂学习(为福建师大前身)。

他在晚年(1980年)撰写回忆笔记中,详叙母校旧事,其中提到民国初期曾爆发一场激烈的“校长争夺战”。

“全闽大学堂” 创办之初由布政司周莲为总办,盐法道鹿学良任会办,候补知府梁冠澄为提调,他们负责开办费与维持费,叶在琦任总教习(叶为在籍翰林),负责具体学务。

当时仅划出“正谊书院”一部份为校所,“凤池、正谊”两书院并未停办。

当时福州小学堂也都刚开办不久,招不到小学毕业生,只好招收举人、贡生及在文墨通顺的童生中招收“正斋生”(预备生)。

“正斋生”毕业后转为“专斋”,方成为正式学生。

辛亥英烈林觉民即为首期生。

童生、秀才入学毕业后获优贡、拔贡奖励,举人入学毕业者,可直接保举为官。

当时福州小学堂学生年龄从10岁到20多岁不等,来自城内及各县,也有省外旅闽人士后裔及国外在榕人员子女,我祖父在西城小学堂甲班就有两个高丽(朝鲜)学生。

许多学生刚从私塾转入学堂,不会讲普通话,只会说各地方言,课堂上语言交流是当时教学一大难题。

“全闽大学堂” 创办之初主要收预科生,早期课程有:修身、读经、国文、中外历史、中外地理、博物(动物、植物、矿产)、生理、英语、数学(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法制、图画、体操(兵操、器械操),英语、博物、器械等课聘外籍教师,音乐课因缺教师无法开办,至民国元年林璇留日学音乐归来,被聘为教师,才得以开办。

尽管科目多而杂,但最重要,最被重视的是国文科,不及格者即被留级或淘汰,可谓一科定乾坤。

国文含古文、作文两部份,作文当时多写半白话文,对字数严格限制,务求简明扼要,表达清晰。

期考、年考都被列为首门,平时学堂监督(校长)不一定在校,但国文考试,学堂监督必须到校亲自主持考试,作文必由其亲自命题,考卷由各位国文教师批改后评出分数,再由监督按好、中、差等级逐项亲自抽阅复核。

全体学生在国文上特别用功,常有些学生因加班夜读而生病,也发生个别学生在考场上过度紧张而晕倒。

凤池书院创建于嘉庆22年(1817年),距今(2007)已190年,原名“圣功书院”,有教室32间,早期经费短缺,难以为继。

至道光元年(1821年)由盐法道吴荣光积极筹措,并以所在地凤池里(状元许将居所之地)为名,改称“凤池书院”。

书院主持称为“山长”,历任山长多为名人,由其出面聘任名师。

第一任山长赵在田,主张学生以修养品德为先,其次才是道艺、文章。

次任山长魏敬中。

山长郭柏荫(字远堂)后任湖北巡抚。

戊戌变法(光绪24年,1898年)后,山长陈璧受洋务影响,提倡学在实用,重视理工。

末任山长曾宗彦,于光绪25年出任,思想和行动上倾向维新派,同情支持戊戌变法,与“六君子”之一的林旭知交,是维新组织“闽学会”骨干之一。

至光绪31年(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书院也先后停办,改成新式学堂或学校,凤池书院历时85年,前后山长12任。

正谊书院的前身称为“正谊书局”,在福州新美里,由闽浙总督左宗棠在清同治5年(1866年)创立。

曾刻印书籍525卷,取名《正谊堂全书》。

后由乡绅杨庆琛、船政大臣沈葆桢等建议将书局改为书院,购买原东街口省立图书馆旧址的民房改建书院,到清穆宗同治9年(1870年)建成,其名出自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之语。

最早正谊书院大门上青石所刻的横匾“正谊书院”4个斗大字,是郑世恭所书(郑孝胥之父)。

首任山长林鸿年(道光16年,1836年状元),撰有一联:“客皆当代要津,到此地只谈风月;我本昔年都讲,愿诸生共筮云雷”。

他曾任云南巡抚,在书院主讲19年,造就了一批人才。

叶大焯、陈宝琛、林纾、陈衍、吴增祺等近代名人皆出其门下。

书院改为全闽大学堂后,首任山长叶在琦。

1903年改名福建高等学堂,先后继任的有陈宝琛(第二任1905—1906年),陈离闽赴京后由其婿林炳章接任(林则徐后裔,第三、四任,1906—1908年),第五任陈培辊(1909一1911年,东南理财龙虎三杰之一),他们均为进士、翰林出身。

辛亥革命后,福州及省内各地先后光复,民国建立,陈培锟先后调任漳汀龙道、厦门道道尹,改由本堂首期毕业生、日本高等师范毕业的王修出任监督。

1912年1月后民国教育部令各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一律改称“校长”。

1915年改名“福建省立第一中学”,后又数易校名,至解放后1952年改名“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沿用至今,福州人在习惯上均简称为“福一中”。

民国元年至民国11年间由王修担任校长,是历任中任期最长者,王早年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在任期间,校内重要岗位和师资多由留日高师毕业的校友来担任,形成留日派圈子和势力,其他背景者很难参与竞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