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福州的四大书院
福州文化,源远流长。福州诗教,始于五代。侯官萧膺等4人同科进士及第,朝士作诗贺之:“几人天上争仙桂,一岁江南折四枝”。福建书院可溯至宋代南渡之时,功能大致分三类:讲学、庙祀、课士。福州最早的书院是明代共学书院,设在西门街。康熙早期,福州书院初起,至中期渐兴,属于全省性的书院有四所:鳌峰、凤池、正谊、致用,称为“清代四大书院”。声名最为显赫者当数鳌峰,在近200年间是福州最高学府和学术源地,凤池、正谊为当今名校“福一中”之前身。近有文化专家在媒体上形容道:“书院文化”是福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一道耀眼的风景线,但身陷岁月云烟,已不为人所关注,宛如一座正在废墟底下沉睡的文化富矿。
一、鳌峰书院:历康、雍、乾三代达198年,风光绝闽
鳌峰书院由世称“天下第一清官”的理学大家、福建巡抚张伯行于清康熙年间(1707年)所创办,是一所讲学书院,确切地点在今之鳌峰坊16号(现福州师范二附小校园内),因其南面正对着于山顶上的鳌顶峰,取“独占鳌头”之意而得名。在鼎盛时期,建有藏书楼、监院公廨、大成殿、文昌阁、五子祠、二十三子祠、张公祠、三贤五先生祠、正宜堂、崇正讲堂、敦复斋、笃行斋、崇德斋、致用斋等楼群,计有学舍140多间,一个能容纳400考生的考棚。院内有假山荷池,亭台幽径,富“园林之胜”,是福州古建筑瑰宝,迄今惜已毁失殆尽。嘉庆年间修纂《鳌峰书院志》,留下当时建筑设施的详载及全图。清初闽台战火连年,郑氏政权誓不降清,又历“三藩之乱”,民不聊生,地僻财尽,长达数十年的战乱,文教设施凋零不堪。康熙在平叛、收台后,急欲恢复闽台经济民生,希望朱子理学的故乡早日恢复“海滨邹鲁”、“学校未尝虚里巷”,“城里人家半读书”的盛世景象,于是特意派张伯行治闽,张创办鳌峰书院在当时是犯大忌的,按清初律例不允许地方官员擅自创办书院,以防封疆大吏结党聚众,借讲学谋反。张创办鳌峰书院虽说是聚众讲学、昌明学术,但可能经过康熙特许,否则难以开办和维持。书院创办不久,康熙就亲题“三山养秀”匾额,御赐藏书和库银,充分表达其恩准“以文治闽”之意。
至雍正11年(1733年),清廷改变了以往对书院的限制政策,诏令全国普设书院,要求每省须在省会确立一所面向全省招纳生员的重点书院,所需银两均由国库补贴,鳌峰书院得以顺利发展达198年,成为福州历史文化特定高峰时期的标志,是清代福建名人的摇篮。
鳌峰书院以弘扬程朱理学为宗旨,以教、学、研、编为经,以出当世名士为纬,定期从全省择优录取秀才,聘各方名士讲学,大学士李光地就曾应邀前来讲学,在全国颇有影响,在学术水平、教学质量及办学规模方面都堪称当时东南第一学府,在全国享有崇高地位。如,清朝拨给全国各省重点书院的经费,一般不超过两千两,唯独鳌峰书院拨给四千余两;乾隆皇帝登基不久就为书院御题“澜清学海”,并给赐帑;嘉庆时,书院又大规模翻修扩建,“规模制度宏琏丰敞,盖不特视昔有加,求之各省,或罕俪矣。”各级地方官员也纷纷资助,福建历任封疆大吏如总督满保、玉德,巡抚陈瑸、赵国麟、李殿图等,都对鳌峰书院重点扶持。百余年间,福建省、府、县各级官员坚持每人每年为这所书院捐款100两银子,形成惯例,使福州崇学重教传统得以发扬光大。在福建文化史上,如此长时间地持续得到中央最高政权青睐的学术机构,仅此一例。对福州而言,鳌峰书院历史、文化地位极其特殊,对清末船政文化兴起无形中已先做了扎实的人才准备工作,对近代福州人才群体的崛起产生重大影响。
鳌峰书院的历任山长有:蔡璧、林枝春、朱仕琇、孟超然、郑光策、陈寿祺等人。从1707年创办到1905年,全国性撤销书院,改建学堂,鳌峰改为近代学堂“校士馆”,存续198年,近两世纪。据《鳌峰书院志》载,截至嘉庆10年(1805),共考取进士163人,举人700多人,“上者醇茂敏达出为公卿,次亦化其乡人。”其中有著名理学家蔡世远、雷鋐、孟超然、郑光策等;有撰写《郑成功传》的郑亦邹;有早期开发台湾的蓝鼎元;有怒斩皇子的传奇人物陈若霖;有大学问家陈寿祺、梁章钜;有“开眼看世界”并在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廖鸿荃、张际亮等等一大批学子均为占据鳌峰一席之位的高才生。
清代台湾书院绝大多数建于清康熙后期,深受鳌峰书院影响。前台大教授张正藩写道:“台湾书院所定规制,大体与闽省同。盖台湾居民泰半为闽籍,其所建书院亦多取则于八闽,尤以受福州鳌峰书院之影响特大。” 鳌峰书院曾直接接收台湾学生,曾是当时台湾学子心目中高山仰止的求学圣地。“十郡士膝踠足而至”,“十郡”即指康熙收复台湾后,将台归闽辖,福建由九府加上台湾府,称为“十闽”长达201年。在《鳌峰书院志》中记载了许多台湾学子来鳌峰求学的情况,详载名姓。鳌峰学子毕业后到台湾任职的也不少,截至1804年,仅取得举人资格、有确切名姓记载者担任台湾教谕、训导的就有8人,至于未取得功名的鳌峰学子赴台任教谋生的,也不在少数,成为台湾早期开发的先锋,当时福建学政叶绍本说:“海峤之称文薮者,莫如鳌峰。”因此,鳌峰书院应是台湾文化寻根问祖的重要门径。
二、百年名校凤池、正谊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福一中)是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办于(清)嘉庆22年(1817)的“凤池书院”和创办于(清)同治9年(1870年)的“正谊书院”。两所书院为福州清朝四大书院之二。两院地址处在今东街三牧坊小巷之东西两面,以巷中横跨一座小天桥相联(也称楼桥,迄今仍在),沟通两院校舍,东为“凤池”(今为福一中校园),西为“正谊”(今为教师宿舍区,延至太阳巷口旧省图书馆址)。福一中前身“书院时期”长达85年,历清朝五帝(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至清光绪27年(1901年),各地兴办新式学堂,乡
绅潘炳年、叶在琦等闻知山西等省都已设立“省立大学堂”,培养新学人才,急向当局建议将“凤池、正谊两院合并”,在我省创办一所公立的新型学校“全闽大学堂”,于1902年3月正式开学。1904年清朝学部颁布学务纲要,规定只能在京师设立“大学堂”(北大前身),各省只能设立“高等学堂”,故于当年冬改名为“福建高等学堂”,叶在琦担任学堂监督。至光绪31年(1905年)春改由陈宝琛继任。先祖父1903年11岁入福州西城小学堂求学,1905年即转入“福建高等学堂”,成为该校早期学子,后又在全闽师范学堂和法政学堂学习(为福建师大前身)。他在晚年(1980年)撰写回忆笔记中,详叙母校旧事,其中提到民国初期曾爆发一场激烈的“校长争夺战”。
“全闽大学堂” 创办之初由布政司周莲为总办,盐法道鹿学良任会办,候补知府梁冠澄为提调,他们负责开办费与维持费,叶在琦任总教习(叶为在籍翰林),负责具体学务。当时仅划出“正谊书院”一部份为校所,“凤池、正谊”两书院并未停办。当时福州小学堂也都刚开办不久,招不到小学毕业生,只好招收举人、贡生及在文墨通顺的童生中招收“正斋生”(预备生)。“正斋生”毕业后转为“专斋”,方成为正式学生。辛亥英烈林觉民即为首期生。童生、秀才入学毕业后获优贡、拔贡奖励,举人入学毕业者,可直接保举为官。当时福州小学堂学生年龄从10岁到20多岁不等,来自城内及各县,也有省外旅闽人士后裔及国外在榕人员子女,我祖父在西城小学堂甲班就有两个高丽(朝鲜)学生。许多学生刚从私塾转入学堂,不会讲普通话,只会说各地方言,课堂上语言交流是当时教学一大难题。
“全闽大学堂” 创办之初主要收预科生,早期课程有:修身、读经、国文、中外历史、中外地理、博物(动物、植物、矿产)、生理、英语、数学(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法制、图画、体操(兵操、器械操),英语、博物、器械等课聘外籍教师,音乐课因缺教师无法开办,至民国元年林璇留日学音乐归来,被聘为教师,才得以开办。尽管科目多而杂,但最重要,最被重视的是国文科,不及格者即被留级或淘汰,可谓一科定乾坤。国文含古文、作文两部份,作文当时多写半白话文,对字数严格限制,务求简明扼要,表达清晰。期考、年考都被列为首门,平时学堂监督(校长)不一定在校,但国文考试,学堂监督必须到校亲自主持考试,作文必由其亲自命题,考卷由各位国文教师批改后评出分数,再由监督按好、中、差等级逐项亲自抽阅复核。全体学生在国文上特别用功,常有些学生因加班夜读而生病,也发生个别学生在考场上过度紧张而晕倒。
凤池书院创建于嘉庆22年(1817年),距今(2007)已190年,原名“圣功书院”,有教室32间,早期经费短缺,难以为继。至道光元年(1821年)由盐法道吴荣光积极筹措,并以所在地凤池里(状元许将居所之地)为名,改称“凤池书院”。书院主持称为“山长”,历任山长多为名人,由其出面聘任名师。第一任山长赵在田,主张学生以修养品德为先,其次才是道艺、文章。次任山长魏敬中。山长郭柏荫(字远堂)后任湖北巡抚。戊戌变法(光绪24年,1898年)后,山长陈璧受洋务影响,提倡学在实用,重视理工。末任山长曾宗彦,于光绪25年出任,思想和行动上倾向维新派,同情支持戊戌变法,与“六君子”之一的林旭知交,是维新组织“闽学会”骨干之一。至光绪31年(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书院也先后停办,改成新式学堂或学校,凤池书院历时85年,前后山长12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