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机械通气的应用及护理
集束化护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术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集束化护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术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一、集束化护理的定义和特点集束化护理,又称为“束化护理”或“束束护理”,是指将多个不同的护理操作按照特定的顺序和时间进行组织和执行,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的一种护理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各种护理措施进行有机地结合和协调,形成一种“集束”效应,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集束化护理的特点主要包括:是个性化定制,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制定符合其需要的护理计划;是严格执行,要求护理人员按照制定的护理计划进行操作,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是科学评估,要求对护理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记录,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是高效整合,将各种护理措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更完善的治疗体系,提高治疗效果。
二、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术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1. 多学科团队合作在集束化护理中,多学科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术后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来说,除了护士外,还需要医生、呼吸治疗师、营养师等多个专业人员的共同协作。
他们可以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从而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机械通气护理机械通气是重症新生儿术后的常用治疗手段,但也伴随着一定的并发症和风险。
在集束化护理中,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机械通气的具体参数,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如呼吸频率、潮气量、吸气时间等,使患儿的呼吸功能得到最佳的支持。
3. 气管插管护理对于需要气管插管的新生儿,集束化护理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气管插管的护理计划,包括定期更换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护理管路等,以减少气管插管相关的并发症发生。
4. 循环支持除了呼吸支持外,重症新生儿还需要循环支持,如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血流动力学监测等。
集束化护理可以将呼吸和循环支持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更完善的治疗体系,提高治疗效果。
三、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术后机械通气中的效果分析1.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通过集束化护理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术后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发生率。
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
・标准・方案・指南・新生儿常频机械通气常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常频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新生儿极易发生呼吸衰竭,故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 U)中使用机械通气的频率较高。
新生儿常频机械通气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为使其应用规范化,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参考国内外新生儿常频机械通气的相关理论及临床经验,特制定新生儿常频机械通气参数调节原则及其临床应用常规,供新生儿急救医生参考。
一、常频机械通气参数调节原则机械通气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有效的通气和气体交换,包括C O2的及时排出和O2的充分摄入,使血气结果在正常范围。
11C O2的排出:C O2极易从血液弥散到肺泡内,因此血中C O2的排出主要取决于进出肺内的气体总量,即每分肺泡通气量,其计算公式为: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死腔量)×RR死腔量是指每次吸入潮气量中分布于气管内,不能进行交换的气体,其量通常不变。
定容型呼吸机的潮气量可通过旋钮直接设置;定压型呼吸机的潮气量主要取决于肺的顺应性和吸、呼气时肺泡内的压力差,故其潮气量主要取决于吸气峰压(peak inspiration pressure,PIP)与呼气终末正压(peak end2 expiratory pressure,PEEP)的差值,差值大则潮气量大,反之则小。
频率的增加可使每分肺泡通气量增加,PaC O2下降。
当PaC O2增高时,可通过增大PIP与PEEP的差值(即提高PIP 或降低PEEP)或调快呼吸机频率来使PaC O2降低,反之亦然。
21O2的摄取:动脉氧合主要取决于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M AP)和吸入气氧分数(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2)。
M AP是一个呼吸周期中施于气道和肺的平均压力,M AP值等于一个呼吸周期中压力曲线下的面积除以该周期所用的时间,其公式为:M AP=K×(PIP×TI+PEEP×TE)/(TI+TE)K:常数(正弦波为015,方形波为110);TI:吸气时间; TE:呼气时间 M AP应用范围一般为5~15cmH2O。
密闭式吸痰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密闭式吸痰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新生儿机械通气是治疗危重症新生儿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后患儿气道内的分泌物不能自主清除,所以在新生儿机械通气呼吸道管理中气管内吸痰尤为重要,为维持机械通气的通畅,需要及时吸出气道内的分泌物,方能维持正常的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
做好机械通气患儿的气道管理,可以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气管插管内吸痰技术有开放式吸痰和密闭式吸痰两种。
较常用的开放式气管内吸痰操作时需要将人工气道和呼吸机分离,造成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且操作时程序复杂;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操作时则不需分离呼吸机和气管插管,操作程序简便。
我科自2008年1月开始将密闭式吸痰技术应用于新生儿机械通气的呼吸道管理中,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较前减少,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现详述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共66例,其中男婴39例,女婴27例,孕周2kg24例;持续机械通气时间:1-7d54例,7d以上1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6例,新生儿肺出血11例,新生儿肺炎14例,呼吸衰竭15例。
1.2 方法:密闭式吸痰管由三通接头、注水口、吸痰管、透明薄膜护套、负压控制钮等部件组成,将三通接头一端连接气管插管导管、另一端与呼吸机管道相连,负压控制阀与负压吸引器相连。
在未进行吸痰时要盖上冲水口及将控制钮扭至关闭。
吸痰前根据病情将foi2提高20%左右,打开负压吸引器,设置吸引负压为80~100mmhg,打开密闭式吸痰管控制钮,一手固定气管插管,另一只手将透明薄膜护套内的吸痰管送入气管插管内,到达所需深度后按下负压控制钮开始吸痰,吸痰时边旋转边吸引边退出,缓缓退出吸痰管,直到将导管顶端退出三通接头尾端为止,抽吸时间为10-15s,如痰液粘稠,可经吸痰管注水口注入灭菌注射用水0.5~1.0ml,吸痰后经注水口注入生理盐水,边注水边负压吸引,将吸痰管内痰液冲洗干净,旋转负压控制阀至关闭,调回吸入氧浓度。
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
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什么是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是一种通过人工装置将气体输送到患者呼吸道的过程,用于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机械通气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急救室和手术室等临床环境中。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机械通气通常用于以下病情:1.严重呼吸困难,无法通过自主呼吸维持呼气气体2.高碳酸血症或低氧血症无法通过其他方法改善3.严重神经肌肉疾病导致呼吸功能衰竭4.手术后无法维持正常呼吸功能机械通气在这些情况下可有效提供气体交换并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1.定期监测呼吸机参数:呼吸机参数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等。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呼吸机参数是否合适,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2.保持气道通畅: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需要保持气道通畅,护理人员应定期吸出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使用吸痰器进行吸痰。
此外,还需定期更换呼吸机导管,防止导管堵塞。
3.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呼气末正压等。
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及时报告医生。
4.定期更换呼吸机配件:呼吸机配件包括呼吸机导管、呼吸机面罩等。
这些配件应定期更换,以避免感染风险和配件损坏导致机械通气的效果变差。
5.合理控制潮气量和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控制是机械通气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评估和调整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以保持合理的气体交换和呼吸功能。
6.预防并处理并发症:机械通气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气胸、肺炎、肺栓塞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
7.定期调整吸入氧浓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调整呼吸机的吸入氧浓度,以维持患者的正常血氧饱和度。
8.定期进行床边负压吸痰:床边负压吸痰是一种有效的吸痰方法,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吸痰技巧,并在需要时进行床边负压吸痰。
9.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机脱机条件:呼吸机脱机是指从机械通气过渡到自主呼吸。
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1 1 临床 资料 .
2~ h 若血气正常 , 4, 可考虑撤离 呼吸机 , 拔管 后改为头罩吸 氧。拔管前 4~ h 静脉注射地 塞米松 0 5 gk , 6, . m / g 防止喉头水 肿。( ) 2 密切 观察 患儿 拔管 体温 、 搏 、 吸、 脉 呼 血氧饱 和 度变 化, 发现异常及 时处理 。( ) 3 注意保持 呼吸道 通畅 , 拔管 后每
发病原因、 治疗 方案 、 治信心的 目的 。 12 2 治疗时 的观察 与护 理 : 1 患 儿取 去枕 仰 卧位 , 后 .. () 颈 仰, 在直接喉镜窥视下清理声 门分泌物 , 插管成功后 固定。每 2~ 4小时气道 冲洗 1 , 冲洗 液 0 5一l l 入气道 内 , 次 将 . m注 同
呼吸机治疗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 的有效手段 , 能改善肺
泡通气功能 , 使呼吸困难好转 。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
儿 呼吸衰竭 , 其预后除与疾病严重程度 、 出生体质量 、 胎龄等 自
身 因素有关 外 , 还与护理 不当引起 的肺部感 染、 肺气漏 、 内出 颅 血及肺出血等并发症有密切关 系 , 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尽早使
12 护 理 措 施 .
12 1 治疗前的护理 : 1 患儿入 院后立 即给予 中流量 头罩 .. () 供 氧、 建立 静脉通路 , 测患儿生命 体征 ; 电监 护仪连续 监 监 心 测, 同时严密观察其 口唇 、 面色 、 四肢末端有无发绀 , 每小 时记 录 1次。( ) 2 使用 呼吸机前 , 细检查各 电源线 、 仔 氧气 管道 及
・
l 4・ 0
合理用药 2 1 0 0年4月第 3 卷第 8 期
C i J f l i l a0 a D u s. p l 0 0 v L n8 h 0 C n a R t nl r Ue A r 2 1 . 0 N n ic i g i 3
新生儿机械通气的管理与护理日常教学教案
(3)湿化过度:分泌物过分稀薄,需要不断吸引,
肺部听诊可闻及较多痰鸣音,患儿烦躁不安,
发绀加重。
40
3、气道湿化与吸痰
气道湿化的方法
✓ 蒸汽加温湿化 ✓ 雾化湿化 ✓ 气管内直接滴注
41
3、气道湿化Leabharlann 吸痰蒸汽加温湿化方式: ✓由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 ✓螺旋式电热丝加热
42
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 螺 旋 式 电 热 丝 加 热
腹部情况
✓ 腹胀的原因与处理:儿使用面罩加压给氧 或气管插管周围漏气,易引起腹胀,可放 置胃管排气。
✓ “内脱管”的原因与处理:若插管固定不 牢固、患儿躁动或翻身、拍背、吸痰时, 造成气管插管脱位或移位,气管插管滑入 食管。应明确插管是否在正常位置,发现 插管脱位或移位,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5
2、机械通气患儿的一般护理
FiO2、I/T比值及每分通气量等。每次调 节呼吸机参数后,均应及时记录
8
9
10
2、呼吸机工作状态的监测
通气效果评估 ✓ 评估方法:血气分析、TcSaO2监测或经皮
血气监测等。 ✓ 评估指标:PaO2、PaCO2、SaO2、氧合指
数 ( OI ) 、 肺 泡 -动 脉 血 氧 分 压 差 ( AaDO2)、动脉氧分压/肺泡氧分压(PaO2/ PAO2)比值等。 ✓ 尽量以最低的通气压力、最低的吸入氧 浓度,维持血气在适当范围。
✓ 呼吸机应用前后各摄X线胸片1张,目的 为:确定气管内导管的位置是否正常、 了解肺部病变及肺部通气状况,以判断 机械通气效果
✓ 有条件者以后应每日或隔日摄胸片1次, 如有病情变化,随时摄片
6
肺透明膜病
7
2、呼吸机工作状态的监测
新生儿机械通气的原理与应用
MAS:其病生为胎粪含胆酸盐,它可使表面活
流速:指输入单位时间内的 容量。流速
足够高以保证吸气时可以达到设定的PIP, 但过高易引起內源性PEEP及气体潴留。 一般设定在5-12L/min。流速大可以产生 方波效果。
频率:一般选择生理呼吸水平,40-50次/分,无 肺部疾病的可选择较低频率。 触发敏感度:触发敏感度越低患儿越易触发呼吸 机,一般设置在-0.5—-1cmH20之间。 I/E:一般取1:1-1:1.5。Ti一般不宜低于0.4,否 则会影响通气效果。新生儿一般设置在0.5-0.7 之间。 湿度:32-36度之间。
③FiO2<0.4,PIP1.47~1.57kPa(15~16cmH2O), PEEP<0.49kPa (5cmH2O),通气频率降至10 次/min,血气维持正常,酸碱失衡及水、电解 质紊乱已纠正。 ④X线胸片提示肺部原发病变明显吸收或好转。 ⑤若有条件进行肺功能测定,则应参考肺功能结 果决定。 ⑥综合以上病情进行临床评估浓度和平 均气道压。增加进入肺泡的氧气总量有助 于克服弥散梯度,使更多的氧进入毛细血 管内。增加平均气道压能使塌陷的肺泡复 张,从而增加可用以气体交换的肺泡表面 积。但过高的压力可能是有害的,会导致 肺过度扩张、无效腔通气以及肺血管阻力 升高,从而影响静脉回流、心排出量和肺 血流量。
通气模式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是试图将
患儿的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指令性呼吸同步。临床 医师设定呼吸频率患儿可以自由呼吸。当呼吸机 准备进行呼吸切换时,在“设定的”吸气之前或 之后,有几毫秒的时间窗,来等待患儿的自主呼 吸作功。如果患儿出现自主呼吸,呼吸机就根据 患儿的触发进行切换,这样就获得吸气性同步。 但它的缺点是当患儿的自主呼吸没有触发同步呼 吸,就只能接受PEEP的支持,而无额外的压力 支持,此时PEEP就非常重要了。
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及解读
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及解读
前言
机械通气是指使用机器替代抢救对象呼吸,为呼吸系统发生严重损害和功能不
能善归的患者提供生命维持和支持治疗。
新生儿机械通气是新生儿呼吸不支的最常用治疗方式之一。
机械通气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体征及预后。
适应症
新生儿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
•先天性肺畸形及其并发症
•局限性肺萎缩
•血管肺炎
•出生窒息综合征
•肺泡蛋白沉积症
•先天性心脏病
•严重限制性胸廓畸形
•呼吸肌麻痹
•中枢性呼吸暂停综合征
常规操作及注意事项
气道管理
•镇静、肌松
•鼻塞管插入
机器设置
•控制通气模式及参数的选择
控制通气模式包括VCMV、ACMV等,参数的选择包括PEEP、吸气、呼气压力及时间等。
•监测血氧饱和度
监测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0%。
体位与常规处理
•体位:半卧位
•常规处理:卡汀低于正常值,支持营养及维护血流动力学稳定
药物治疗
•镇痛、镇静
•抗生素治疗
监测及解读
•气囊手动充气时观察管路波形,注意最大吸气流速和呼气流速
•监测氧饱和度、吸呼比、呼吸频率及气道压力
•解读机械通气模式、气道阻力与肺容积等相关参数,如呼气末正压、吸呼比、气道扫描等
风险与并发症
•气胸
•气压伤
•牙齿损伤
•感染
•抑郁
新生儿机械通气是新生儿呼吸不支最常用治疗方式之一,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及并发症。
在使用机械通气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情况来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这其中,医护人员的经验及技能水平也是保证治疗质量与避免风险的重要因素。
新生儿科SLE-5000呼吸机使用及护理常识课件教学内容
气体入口管
接主机
空氧混合气 过滤器
与水罐相接ຫໍສະໝຸດ 吸气相管路(入气管路)接湿化水罐
接ET管(带气阻)
呼气相管路(回路)
积水杯
接呼吸 机出口
接ET总汇管
ET总汇管
接测压管
气阻 接吸气相管路
接出气相管路
流量传感器及其连线
流量传感器
主机面板流量传感 接口 接模拟肺或气 管插管
接ET管
流量传感器的使用消毒
主机的开关
主机电源
主机开关
空气入口 供气管
氧气入口 供氧管
出气口
开、关机顺序
❖开机:先压缩机 后 主机 ❖关机:先主机 后 压缩机 ❖最后:主机自动报警再按一下即可
空氧混合器
❖一般以压缩氧和压缩空气为动力,两 者加以混合装置后,通过控制氧流量 或空气进入量准确地控制吸入氧浓度。
空气压缩机
空气压缩机的开关
湿化器
❖ 将主机提供的气体加以加温、湿化。以湿化患 者的呼吸道,降低呼吸道分泌物的粘稠度,使 气道内不易产生痰栓或痰痂,并起到保护气道 黏膜的作用。
湿化水罐
湿化水罐的安装
湿化后空氧混合气出气口
灭菌用水注水口
空氧混合气进气口
消音按钮
湿化温度 调节按钮
温度显示屏 湿化水罐开关
外部管道
❖ 其作用是把经过湿化的气体提供给患者,同时 把病人呼出的气体通过呼吸活瓣排出。还要把 呼吸信号反馈给主机,以达到人机同步。
注 意:CPAP不宜使用纯氧作气源。
间歇指令通气 IMV
❖ 也称间歇正压通气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PPV
❖ 呼吸机以预设频率、压力、流速和吸、呼气时间施以 正压通气
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护理管理
[ 文献标识码 ] B
学科分类代码 : 3 0 72 2 . 10
随着呼吸机在临床治疗 中广泛使用 , 机械通气技术已成 为抢 救呼 吸 衰 竭 的 主 要 措 施 之 一 , 取 得 了显 著 的 疗 效 。 并 新生儿是个 比较特殊 的群 体 , 在机械通气 的护理 中有别于成 人机 械通 气的 管理 。我 科 白 20 0 6年 0 至 20 2月 08年 0 月 , 8 机 械通 气治 疗 6 新生 儿 。 在护 理 L , 强 气 道管 理 及护 理 管 2例 f加 I 理 , 防 了机 械通 气并 发 症 的 发 生 , 预 现将 护理 体 会 报 道 如 下。
2 3 14 体温 的监测 : .. . 由于机械通气 的患儿 常被放 置温箱 内或开放式抢救 台上 , 应加强患儿 的体温监控 。一般 每 2 故 'i' 量 1次体 温 , 暖 箱 或 抢 救 台 的温 度 调 至 患 儿 的 中性 btN - , l 将 温度 , 维持腋温在 3 . 65~3 .℃或肛温维持在 3 .℃ 。 70 70 2 3 15 出入 液 量 的 监测 : .. . 精确 记 录 2 4小 时 出 入 量 是 反映 液体平衡和心 、 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 可为 医生提供 准确 的第 手资料 , 以便及时调整输入液体计划。 2 3 2 机 械通 气 患 儿 护 理 .. 2 3 2 1 保持病房 及抢 救单位 清洁 , .. . 防止交 叉感染 。病房 使用层流病 房及空气净化设 备; 地面先用清水 吸净 的拖把擦 洗, 再用消毒液擦洗 , 日2次 ; J 桌椅 、 每 r 窗、 台面等先用 清水 抹布擦洗 , 用 8 再 4消毒 液 擦 净 ; 内人 员 流 动 较 频 繁 易 造 成 室 细 菌 污 染 , 病 房 内应 尽 量 减 少 闲 杂人 员 的 活 动 , 制 探 访 故 限 家属人数; 患儿 用的被服及尿布需更换 消毒 , 换下 的被服及 尿布塞入袋 内移至 室外送 洗 , 切忌 抖动。抢 救物 品分 类放 置, 严格按无菌操作 。采样 检查应符 合卫生学标 准。( 空气 细 菌 总数  ̄2Of/ m , 体 表 面 涂 物细 菌总 数  ̄5 f e < 0c c 3物 u < c /m , u 无致病菌检出。 ) 2 3 22 变换体位 , ... 翻身和拍背 、 吸痰 : 由于机械 通气 的患 儿长期卧床 ,l J 之疾病本 身和插管 的刺激 引起分泌 物增多 , J 1 极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故应每 1~ 2小时 翻身 1 , 次 变换体 位, 可按左一 平一右一 平一左 的顺 序进行 。拍 背震动排 痰 , 又称胸部 叩击 , 是机械通气患儿常用 的胸部物理疗法 。机械 通气患儿 由于建立人工 气道 , 咳嗽反射 减弱 , 不能 自行将痰 液咳出 , 故需人工 吸痰 以保 持呼 吸道 通畅 , 善气 体交 换。 改 ① 正确判 断吸痰时 机: 为 N C 作 IU的护 理人 员 , 具备 敏锐 应 的洞察力 , 掌握病变 的特点和规律 , 才能及时 、 准确地对病情 作 出具有预见性的评估 , 而赢得最佳 的抢救 和治疗 时机。 从 如果 发现患儿突然发绀 、 呼吸急促 、 躁动不安时 , 考虑为痰液 堵塞气道所致 , 应及时吸痰。在 患儿体位变化前后应适时吸 痰, 以防 大 气道 内痰 液 随 体 位 改 变 而 流入 xt1 气 管 。若 分 -! ,l支 J! 泌物较粘稠 , 应湿化气道后再吸痰。由于粘稠分泌物具有吸 水 后 膨 胀 的特 性 , 使 原 来 部 分 阻 塞 的 支 气 管通 气 阻力 加大 可 导致 通 气 障 碍 , 在 湿 化 气 道 后 应 及 时 吸痰 。 而过 多 的 吸 引 故 会刺 激 呼 吸 道 粘膜 , 成 充 血 、 肿 和 分 泌 物增 多 , 应 引起 造 水 也 重视 。②气道 内湿化液的使用 : 当气道 内痰 液较粘稠 时 , 可 直接 滴注 04 %氯化钠溶液 , .5 每次注入 O 5—1 , . ml有利 于痰 液吸出。③正确的吸痰方法 : 气管插管 吸痰 常需两人操 作 , 吸痰 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吸痰前 先给患儿 吸入高浓 度氧气 1 2分钟 , — 或用复苏气囊加压吸氧 , 待血氧饱和度升 至 9 % 5 以上再进行吸引。新生儿气道吸痰的负压不宜过大 , 般早 一 产儿 <10 H , 0 mm g足月儿 <10 m g 5 m H 。吸痰操作时边旋 转边 吸 引 边退 出 , 慢 拔 出吸 痰 管 , 引 动 作 要 轻 柔 , 引 时 间一 缓 吸 吸 般 >1 , 0秒 不要在同一部 位吸引太 长时 间 以免损 伤气管粘 膜。吸痰时先吸净气管 内导 管的痰液 , 吸引 口咽部 、 腔 再 鼻 的痰液。若吸痰过程中患儿 出现低氧血 症 , 应暂停 吸痰 , 立 即给予复苏气囊加压给氧纠正缺氧 , 待患儿缺氧症 状改善后
新生儿机械通气气道管理的护理体会(附500例报告)
3 3 2 吸痰 .. 一般 每 4h吸痰 1次 , 要 时 每 2 h 必
吸痰 1 。() 次 1当患 儿 胸 部有 痰 鸣 音 、 躁 、 吸 困 烦 呼 难、 呼吸机气 道 峰压升 高 , 氧分 压及氧饱 和 度降低 或
腔 内及 气囊 上部 的分泌 物 , 留胃管 , 停 防止 胃食 管返 流, 如有 返 流时及 时抽 出 胃内容物 , 医嘱使 用镇 静 遵
中图分 类号: 437 R 7.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0—4X 2O) l 06 2 1 074 (O9O一 8— 0 0 0
新生儿机械通气通常都是在严重肺部感染或/
和合 并呼 吸衰竭 的状 态 下 采 用 的治 疗 手 段 , 有效 的
儿 呼吸机 , 出现 于 2 O世纪 9 0年代早期 , 微循 环和微
管相对狭窄 , 软骨柔软, 管壁 肌肉发育不完善 , 容易 变形 , 且黏膜柔嫩纤细 , 当的气道管理可确保呼吸 恰 机治疗的顺利进行 , 才能保证合理的氧疗 , 提高机体 的血氧分压 , 才有利于保证重要脏器充足的血氧供
给, 保障组织器官的生理发育与生长, 促进病变组织
的修 复 。
衰竭采用呼吸机治疗新生儿 50 , 0 例 现总结报道如
通气是保障整个治疗有效 的关键 , 要保障有效的气
新生儿呼吸机护理管理
4、机械通气时的护理
➢感染的防治
✓减少细菌传播的策略:手卫生
✓保持病房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空气:采用层流消毒机或使用臭氧消毒机 地面:先用清水洗净的拖把擦洗,然后用消毒液擦洗,2次/d。门窗、桌椅、 台面等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再用清水抹布擦净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概念
气管插管、
气道通畅
塞时,应及时拔出导管重新插管
✓若气道压力明显增高,吸痰管进入气管内导管阻力增大,凝为导管
被痰痂堵塞时,应及时拔出导管重新插管
4、机械通气时的护理
➢注意喂养
✓常规放置胃管:有利于排除胃内气体,避免腹胀影响膈肌运动; 便于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利于注入治疗性药物和注入流质饮食, 以保证患儿治疗效果的供给或补充 ✓胃肠喂养不足时可经胃肠外补充。应保证胃管通畅,普通胃管每 周更换,硅胶胃管每月(28天)更换一次:
以及管道与呼吸机、湿化器积水瓶等接口是否紧密,有无 漏气); ▪ 装配湿化器,调节温度至32-36℃; ▪ 打开主机,检测功能状态。 ▪ 设置呼吸机基础参数。
双肢呼吸回路的连接
导管选择
气管插管内径 (mm)
2.5
体重(kg) <1
胎龄(w) <28
吸痰管规格 5F
3.0
1-2
3.5
2-3
3.5~4.0
保持呼吸机回路管道的通畅
✓ 注意观察湿化器的存水量,及时添加蒸馏水,避免干吹; ✓ 及时倾倒集水杯里的冷凝水及管道里的积水。
正确设定报警限
3、气道管理
首选经口气管插管:有研究表明经口插管可减少VAP;同时也
可减少鼻窦炎的发生率
避免重复气管内插管 预防患儿拔管或意外脱管:镇静; 密切的观察
机械通气在新生儿气道管理中的循证护理策略
段[ 1 l 。我科 近年来使用循 证护理技术 , 较好 , 效果 现报道如 下。
( ) 1 研究组 护理方法 : 立循证 护理小组 : 士长担任组 成 护
长 , 中 副主 任 医师 1 , 其 名 主治 医师 1 , 院医师 蕾名 , 主 名 住 副
1 资 料 与方 法
11 临床 资料 .
理 , 照组采 取常规护 理 , 对 比较两组 的吸痰效 果和 呼吸机相关 性肺炎 、 气道 阻塞 和窒息等并发 症 的发生 率 。结 果 研究组
的吸痰效果 明显优 于对照组 , 吸机相关性 肺炎 、 呼 气道 阻塞 和窒 息等并发症 的发生率 明显低 于对照组 ( P< 00 。结论 . 5) 循 证护 理可提 高吸痰效 果 , 降低并 发症发 生率 , 而有效提 高机械 通气新 生儿人 工气道 管理 的质 量 , 从 提高 患者 的舒适 度 和护理质量 , 有利 于患者早 日康 复 , 值得 临床推 广应用 。 【 关键词 】循 证护理 ; 械通 气 ; 机 新生儿 ; 道管理 气 【 中图分类号 】 4 37 R7. 2 【 文献标 识码 】B
2 1 年 1 月 第 4 卷 第 2 期 0 1 O 9 9
・
临床 理中 循 护 策 术
赵 瑜 ( 温州医学院附属 温岭 医院, 浙江温岭 37 0 ) 15 0
[ 摘要 】目的 分析循证护 理在机械 通气新生儿气 道管理 中的策略及 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 性分析 2 0 0 5~ 2 1 0 0年应用机 械通气辅 助治疗 呼吸衰竭新 生儿患者 1 0例 , 0 按照入 院先后排 序分为研究 组和对 照组各 5 0例 。研究 组患者采取 循证护
00 )具 有可 比性 。 .5 ,
12 循 证 护 理 方 法 .
机械通气在新生儿的应用
VC
结合定容和定压自动调节吸气相供气流 速
通过自动调节吸气相供气流速保证容量
工作模式
第一次通气(试验性通气提供低减速气流产生低气道压5-
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
按患儿自主呼吸要求提供预设通气避免人 机对抗
用于自主呼吸好,但每分钟通气量不足的 患者
原理:在呼吸周期呼气相后期患儿触发, 呼吸机感应提供通气
设置触发水平
SIMV
按设置的RR通气 通气与患儿自主呼吸同步 如患儿不呼吸或未触发,则按设置的
RR通气 如患儿的呼吸频率大于设置频率,则多
潮气量
A/C 或 SIPPV
1 机械通气与患儿自主呼吸同步 2 患儿呼吸有辅助 3 有设置的呼吸机频率 4 撤机时下调PIP或Vt,不调RR
A/C with back up rate 30/ min
AC与SIMV
AC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PSV
自主呼吸期间,病人吸气相一开始, 呼吸机即开始送气并使气道压迅速上升到 预置的压力值,并维持气道压在同一水平。 当自主呼气流速降低到最高吸气流速的25% 时,送气停止,病人开始呼吸,为单纯同 步定压通气。
有下列情况禁止应用CPAP 1、肺气肿,有使肺泡破裂的危险。 2、气胸,能使肺泡破裂处加大或更不易封闭。 3、休克,循环血量不足时应慎用。 4、腹部胀气,CPAP可抑制肠蠕动,使胃肠
胀气,此外正压可把气体压向胃内,严重 者可引起胃穿孔。
压力调节与容量控制 PRVC
设置VT,机器调节压力,经5次呼吸周期达所 需容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机械通气的应用及护理
【关键词】新生儿
新生儿机械通气是指新生儿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不能满足生理需要时而建立人工气道,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方法。
1 适应证
(1)呼吸完全停止。
(2)反复呼吸暂停,严重呼吸困难,呼吸节律不整,药物治疗无效。
(3)严重高碳酸血症PaCO 2 >70mmHg(毫米汞柱)。
(4)严重低氧血症,在无创性持续正压通气(CPAP)下,吸入氧浓度≥60%,或压力≥6cmH 2 O,PaO 2 <50mmHg者。
(5)有下列情况应尽早使用:①诊断为肺透明膜病(RDS)的小早产儿,出生体重<1350g。
②肺出血的进展期。
③心跳、呼吸暂停复苏后,未建立规则的自主呼吸者。
2 呼吸机和通气方式的选择
2.1 呼吸机的选择选用适合于新生儿的呼吸器。
新生儿由于肺顺应性较差,潮气量小,最好选用持续恒流、时间切换、限压型呼吸机。
具备以下功能:(1)氧浓度调节21%~100%。
(2)呼吸频率调节1~150次/min。
(3)能调节时间及吸气呼气时间之比。
(4)能调节吸气压力(PIP),呼气末压力(PEEP),装有减压阀。
(5)直接或间接调节潮气量。
(6)报警装置。
(7)温湿化装置。
我院儿科用的日本产ICV-60型呼吸机,具备以上功能。
2.2 新生儿常用的通气模式
2.2.1 间隙正压通气(IPPV)IPPV也称控制机械通气(CMV),即在吸气时正压,呼气时压力为零。
此模式主要用于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的新生儿。
2.2.2 间隙指令通气(IMV)是控制通气和自主呼吸相结合的模式,指呼吸机按预调的频率、潮气量、吸气时间等间断给予IPPV通气,间隙期间让新生儿自主呼吸。
2.2.3 持续正压通气(CPAP)CPAP指在自主呼吸的基础上,无论在吸气相和呼气相,均使气道内保持正压水平。
2.2.4 呼气末正压(PEEP)指在呼气末维持气道内正压的一种功能。
与CPAP不同的是,PEEP本身不是一种通气模式,而一种通气模式的辅助功能,应用于IPPV、IMV等模式。
3 呼吸机基本参数的设置
(1)潮气量(VT):新生儿10~15ml/kg,约30ml,在设置潮气量时,要考虑到死腔量。
(2)每分钟通气量(MV):MV=VT×RR,一般为1200ml。
(3)呼吸频率(RR):30~40次/min。
(4)吸气时间(It):一般0.5~0.75s。
(5)吸呼比(I/E):即1:1.2~1:1.5,呼气时间应比吸气时间长。
(6)吸入氧浓度(FiO 2):一般开始使用时用50%~60%,然后根据血气调整,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60%以上的氧,防止氧中毒。
(7)最大吸气压力(PIP):新生儿一般PIP为10~15cmH 2 O,肺顺应性差时,可20~25cmH 2 O。
(8)湿化器及其温度调节:一般将湿化器温度调节在36℃~37℃。
4 参数初调
4.1 最大吸气压力(PIP)无呼吸道病变,早产儿呼吸暂停时,15~18cmH 2 O。
RDS,肺不张,胎粪吸入,肺炎时,20~25cmH 2 O。
4.2 呼气末正压(PEEP)无呼吸道病变时,2~3cmH 2 O。
肺不张,RDS时,4~6cmH 2O。
胎粪吸入,肺炎时,0~3cmH 2 O。
4.3 呼吸频率(RR)无呼吸道病变时,20~25次/min。
有呼吸道病变时,30~45次/min。
有自主呼吸RR<20次/min→IMV→停机。
4.4 吸气/呼气时间比值(I/E)无呼吸道病变时,吸气时间0.5~0.75s。
肺不张,RDS 时I/E,1:1~1:1.2。
胎粪吸入,肺炎时I/E,1:1.2~1:1.5。
4.5 FiO 2 无呼吸道病变时,FiO 2 ≤0.4(40%),有呼吸道病变时,FiO 2 0.4~0.8(40%~80%)。
4.6 根据血气分析调整各项参数
5 新生儿机械通气时常见的各种报警
5.1 气道压力过高报警常见于气通阻力增加,如:肺炎、哮喘、管道扭曲;吸气压力高限报警范围设置过低等。
5.2 气道压力过低报警常见于呼吸机管道脱落,呼吸机管路漏气等。
5.3 气体供应报警当氧气或空气压力低于规定的范围,就会出现气体供应报警。
5.4 电源中断报警常见于:(1)电源插头脱落或松动。
(2)停电。
6 新生儿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1)气漏。
(2)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3)未成熟儿视网膜病或晶体后纤维增生症。
(4)继发感染。
(5)颅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
7 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撤离
7.1 评估撤机条件(1)自主呼吸有力。
(2)FiO 2 ≤0.4,PIP≤20cm时,血气正常。
(3)呼吸道分泌物少。
(4)RDS患儿日龄>3天。
7.2 撤机的步骤(1)撤机过程中监测心率、呼吸。
如有异常,立即恢复原参数。
(2)根据血气结果,逐渐降低呼吸机参数。
(3)RR<20次/min→IMV,It应在0.5~0.65s,在呼吸机通气间歇期出现患儿的自主呼吸。
(4)IMV维持一段时间后,若RR<6次/min,自主呼吸有力,可直接撤机或改用CPAP。
(5)CPAP时,FiO 2≤0.4,压力≤3cmH 2 O→拔管。
(6)拔管前4~6h,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5mg/kg,防止喉头水肿。
(7)拔管前,吸净口鼻咽分泌物,再按吸痰操作常规吸净气管内分泌物。
(8)拔管后头罩吸氧,密切观察呼吸变化。
(9)拔管后每隔2h,雾化1次,酌情连用2~3次。
8 新生儿机械通气时的护理
(1)使用呼吸机前,仔细检查各电源线,氧气管道及其连接。
(2)湿化器加水至标准刻度线。
(3)测试呼吸机各种机能及运转情况。
(4)设置呼吸机基础参数。
(5)连接气管导管与呼吸机。
(6)观察胸部起伏,用听诊器听诊左右胸前部及两腋下区,以确认气管导管的正常位置及通畅性,防止单肺通气。
(7)常规监测动脉血气。
(8)患儿床旁备有简易呼吸机及吸痰装置,且性能良好。
(9)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地吸痰。
吸痰前后应给予100%的氧气,
每次吸痰前,先向气管内滴入0.5~1ml生理盐水,每次吸痰时间<10s,痰多且缺氧明显的患儿,不易一次吸净,吸痰与给O 2 交替进行。
(10)温化湿化送入的气体,湿化器温度调节在30℃~37℃,定时向气管内直接滴注生理盐水。
(11)注意观察湿化器的存水量,及时添加蒸馏水,避免干吹,倒去集水怀里的冷凝水及管道里的集水。
(12)加强物理治疗,定时翻身拍背,利于分泌物排出。
(13)严防人工气道移位及意外拔管,新生儿经口腔气管插管时较难固定,极易移位及滑脱。
特别是经人工气道吸痰时。
因此,吸痰时,最好两人配合操作,新生儿躁动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14)掌握各种报警的意义,保证病人的安全。
①电源插头脱落,重新连接。
②停电时,迅速至病人床旁脱机,使用简易呼吸机进行人工给氧,严密监控。
③对于一时无法查明的原因,立即用人工简易呼吸机或更换另一台呼吸机。
(15)注意观察病人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是否协调。
(16)搬动患儿时应注意先脱机后搬动,防止管道扭曲或牵拉致气管插管脱出。
(17)观察并发症,有异常时及时通知医师。
(18)防止继发感染:①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病房每日消毒一次。
②睡暖箱的患儿,按暖箱护理常规护理。
③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止交叉感染。
④加强皮肤、眼睛、口腔的护理。
⑤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消毒一次。
(19)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观察呼吸、心率、体温及尿量的变化。
观察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及患儿对机械通气的反应,并做好记录。
使用呼吸机后,患儿表现安静,呼吸平稳,缺氧表现减轻或消失,昏迷意识清醒,证明通气适宜。
反之,则有通气不足,管道漏气或痰堵,寻找原因及时处理。
(20)特别护理。
严格床旁交接班,交待生命体征、气管导管大小、插入气管深度、呼吸机各参数并有记录。
9 呼吸机的消毒和测试
9.1 定期清洁消毒气路管道(1)浸泡消毒,如泡滕片。
(2)对硅胶气路管道用高温、高压消毒。
(3)用环氧乙烷气体熏蒸消毒。
9.2 呼吸机测试(1)漏气测试。
(2)报警系统检测。
(3)压力传感器检测。
(4)管路顺应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