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羁縻府州制

合集下载

简述唐朝羁縻府州制度的特点

简述唐朝羁縻府州制度的特点

简述唐朝羁縻府州制度的特点摘要:我国古代的羁縻政策是封建统治者对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管理政策,唐朝统治者继续推行和实施羁縻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取得辉煌成就。

羁縻府州制度是唐朝羁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唐朝中央政府为有效管理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事务而专门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它是历史的产物,对唐中央政府和边疆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唐统治者在羁縻府州的设置与管理的过程中成功地运用了因俗而治和因地制因的基本原则,是唐朝灵活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典范。

羁縻府州制度的合理内容极具现实意义,对我国现代民族区域自治提供借鉴。

关键字:唐代羁縻府州制度特点历代统治者都认识到少数民族的独特性,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一直都实行羁縻政策。

所谓“羁”是指用政治与军事的压力加以控制,“縻”是指用经济和物质利益抚慰。

传统羁縻政策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因俗而治”,即“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改其宜” 。

就是在少数民族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中央王朝允许其进行一定范围的自治,保持本民族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等。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它高度的文明、灿烂的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唐朝统治者开明、日益完备的治国政策更能给当今提供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羁縻府州制度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政策,加强对羁縻府州制度的研究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刻理解唐的民族政策,甚至对我们正确认识和落实党现阶段的各项民族政策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唐朝羁縻府州制度的历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起着巩固作用,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一、唐朝羁縻府州在设置方面的特点唐政府为了有效管理各少数民族事务而专门设置羁縻府州,并在各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建立。

根据《新旧唐书》的记载,唐的羁縻府州主要分布在关内、河北、陇右、剑南、江南和岭南六道。

关于唐朝的羁縻州,《新唐书•地理志》卷末列有专篇,篇首有序,序的后半段是:今录招降开置之目~以见其盛。

浅析唐代羁縻府州制.doc22

浅析唐代羁縻府州制.doc22

浅析唐代羁縻府州制浅析唐代羁縻州府的特点及意义—以黔中道下辖的羁縻州县为例摘要:羁縻府州是唐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的一种特殊的行政建置,是“羁縻”政策的产物。

它以“羁縻”政策为指导,以土官统治为基础,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分别纳入州县的地方行政体系,它有别于两汉时期的“部落方国”,也不同于元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而是被列为州县一级的地方行政组织,比“部落方国”进步,但管理又不如土司制度那样严密,处于“部落方国”向土司制度过渡的中间阶段,是将土官逐步纳入“大一统”国家的一个重要步骤。

同时又是封建王朝扩大版图,捍卫边防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建立,对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唐代羁縻府州设置黔中道影响唐代羁縻府州是封建中央王朝为适应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统治方式,它们与内地的正州共同构成唐朝控制本土腹地和四夷边疆的基本行政格式。

一、唐代羁縻府州的设置唐代羁縻府州的设置始于唐高祖武德年间。

史载:“初,隋末丧乱,豪杰并起,拥众据地,自相雄长,唐兴,相帅来归,上皇为之割置州县以宠禄之。

”这些归降的豪强,就有少数民族部落。

而事实上,唐代羁縻府州的设置真正具有地方行政组织性质则始于唐太宗时期。

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藩及蛮稍稍内属。

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及,边州都督、都护府所领,著于令式。

”从记载可以看出,羁縻府州的设置是在统一的中央王朝的背景下设置的,它必须以强有力的中央实力为基础。

唐初,国家政局尚未稳定,因此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控制不强,基本沿袭隋制。

贞观四年,李靖击败突厥颉利,其部落多来归降,唐朝因此面临如何安置突厥降户的问题,太宗诏令群臣进行商议,中书令温彦博首先提议将降部“请于河南处之,全其部落,得为扦蔽。

”太宗从长远利益出发,采纳了温彦博的建议,将突厥降部请于河南处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扦蔽。

试析唐朝羁縻府州制度

试析唐朝羁縻府州制度

试析唐朝羁縻府州制度摘要:羁縻政策是我国古代统治者惯用的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政策,这是一种高度自治的制度,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唐朝的统治者把这一政策推向高潮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羁縻府州制度是唐羁縻政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唐中央政府和各少数民族政权都具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意义。

唐朝的统治者在羁縻府州设置和治理中成功地把握了机动灵活的原则,全方位地体现了“因俗而治”的基本宗旨,是唐灵活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之举。

关键词:唐朝;羁縻府州;羁縻政策中国历代王朝在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性的基础上,都曾给予其一定的自主权,在行政管理上则实行羁縻民族政策。

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物质利益给以抚慰,羁縻,是笼络联系的意思,原指套在牛马头上的笼头,用在政治上就是“以夷制夷”。

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这种政策始见于汉朝,最早大规模使用“羁縻”制度的是汉武帝,汉通四域,设立西域都护和屯田驻军,主要是为了防御匈奴和确保与中亚,西亚交通路线的畅通,并不是要征服和直接统治这一地区。

只要各属国相安无事,保证文化贸易等方面的联系,汉王朝并不要求西域同内地一样划一管理,这就是羁縻的由来,到了唐朝,我国封建社会已发展到颠峰时期,高度的文明,灿烂的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而统治者开放,开明,日趋完备,渐成系统的治国策略更能给人以诸多启示。

羁縻府州制度的广泛推行是唐独具特色且颇为成功的一项民族措施,这一特殊的行政管理政策,曾为中国这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它上承秦汉以来的边州制度,下启明清的土司制度,在中国地方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唐代羁縻府州制度的评价

唐代羁縻府州制度的评价

唐代羁縻府州制度的评价唐代羁縻府州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其在唐代边疆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对于这一制度的评价,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争议。

以下是对唐代羁縻府州制度的评价,从其积极和消极方面进行探讨。

一、积极方面巩固边疆稳定羁縻府州制度的核心是通过笼络各地族群首领,以保持边疆地区的稳定。

在唐代,边疆地区往往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存在着复杂的民族关系和地缘政治格局。

通过将各地族群首领任命为羁縻府州刺史,唐王朝成功地巩固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减少了民族矛盾和冲突,促进了地区的发展和繁荣。

促进民族融合羁縻府州制度的实施,使得唐代的边疆地区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场所。

由于羁縻府州的设立,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增多,促进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合作和人员流动。

这种民族融合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民族团结和多元文化的形成。

扩大唐朝统治范围羁縻府州制度的推行,使得唐王朝的统治范围得以扩大。

在唐代,羁縻府州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这些地区往往是唐朝直接统治力量难以触及的地方。

通过任命当地族群首领为羁縻府州刺史,唐王朝成功地将这些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羁縻府州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推动边疆地区的地方经济发展。

在唐代,许多边疆地区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通过设立羁縻府州,唐王朝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移民前往边疆地区,这些移民在当地开展农业生产、畜牧业和商业活动,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二、消极方面民族矛盾依然存在尽管羁縻府州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间的对立和冲突。

在唐代,许多边疆地区的民族关系仍然复杂多变,一些民族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和纷争。

因此,羁縻府州制度的实施并不能完全消除民族矛盾,稳定边疆地区还需更多的努力。

地方势力割据风险羁縻府州制度的实施有可能导致地方势力割据的风险。

在唐代,一些羁縻府州的刺史往往是由当地族群首领担任,这些首领在当地拥有较大的权力和影响力。

浅析唐代羁縻府州的兴废与特点

浅析唐代羁縻府州的兴废与特点

浅析唐代羁縻府州的兴废与特点摘要:羁縻府州制度是唐代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时实施的一种特殊的行政制度,它以中原地区的州县制为蓝本,自贞观四年灭了东突厥后被广泛地应用于降服的各少数民族中。

安史乱后,李唐王朝实力衰减,羁縻府州命运发生变化,数目逐渐减少直至丧失殆尽。

而考虑到少数民族与汉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它又与正州制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统治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关键词:羁縻府州;华官参治;都护府;都督府《新唐书地理志》“羁縻州”专条有载:“唐兴,初未暇于四夷。

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

其大者为都督府,小者为县,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①羁縻府州制度是唐代前期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特殊的行政制度。

自唐朝重新统一全国之后,疆域的不断扩大,统治者在吸取秦汉以来历代统治少数民族的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羁縻政策,形成了唐代独特的羁縻府州制度。

《大唐六典户部尚书》曰:“凡天下之州府三百一十有五,而羁縻之州盖八百焉。

”②该制度的实施对唐朝的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一、唐代羁縻府州的兴废唐代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曾经极具辉煌灿烂的朝代,为实现边疆的统一稳定,唐王朝遵循以和为本,“文教”先行、威惠交施、“德化天下”的治边理念,通过发挥政治经济文化的作用,实施“羁縻”、“和亲”等安抚、怀柔措施,对边疆“四夷”“节之以理”将边疆民族纳入大一统的体系。

近年来大多学者在研究之后普遍认为,唐代羁縻府州始建于武德年间,至贞观时代发展为一套体系完整的治边方略。

《新唐书地理志》幽州幽都县:“隋于营州之境汝罗故城置辽西郡,以处粟末靺鞨降人。

武德元年曰燕州,六年,自营州迁于幽州城中,以首领世袭刺史。

”③从贞观元年(627)开始,太宗多次在契丹、党项等地设州,贞观三年(630)诸部酋长也相继内附,唐王朝又在此置州三十六,县四十七。

贞观四年东突厥灭亡,其所属部落也纷纷附唐,而唐廷在决定对他们的统治方式时发现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将突厥迁入内地,“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

李世民与唐代羁縻府州制度

李世民与唐代羁縻府州制度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为 第二 阶 段
, , ,

这 一 时 期 周边 少 数 民族 纷 纷 迁 居 内地 众 多 民 族 杂 居 一

起 中原许 多 割 据 政权 都把保 持境 内 的 安 定 作 为 主 要 目标 对 内迁 少 数 民族 实行 以 夷 治夷 方 针 即 以 部落 为单 位妥 善 安 置 由部 落 首 领 治 理 如魏 武 帝 对 匈 奴
秦 汉时 期为第 一阶段
, , 。
:
其 特 点 是 开 拓疆 土 广 置 郡 县
, ,
:

如 秦始皇 统一六 国不 久 就派
.
,
4 县 建 九 原 郡 迁 徙 罪 犯 实边 ; 派 屠 唯 率 5 0 蒙 恬率 3 0 万 大军 北 击 匈 奴 占 据 河 套 地 区 置 3 万 大 军 征服 南越和 西匝 置桂林 象 和南 海 三郡
李世 民与唐 代 羁糜府 州制度
李 世 民 与 唐 代 羁 糜府 州 制 度
郭灿 江

要 羁磨 府 州 制 度 是 唐 太 宗 时 期 在 周 边 内 附 少 数 民族地 区 推 行 的 一 种 特 殊 的地 方 行 政 制 度
, ,
本 文 回 顾 了历 代 统 治者 对 少 欲 民族 的 管 理 措 施 唐 摩 府 州 制度 的 酝 酿 和 确 立 过 程 并 对 羁 磨 州 制 度 推行 的
。 ,
王 朝统 治 势 力发 展 到 今 天 的 新 疆 和 辽 宁 西 部 等 地 区 这 一 时 期
。 , , ,
中原 王 朝 表 现 了 对 经 略 地 区
。 ,
人 口 和 土 地的 强 烈 占有 欲 然 而 经 过 秦 汉 王 朝 的 积 极 经 营 我 国 疆域 也基 本 上 奠 定 下 来 了

论唐代羁縻府州管理体制的变迁

论唐代羁縻府州管理体制的变迁
rule of military commissioner.but with the consistency developing the nations were no longer contented with the condition that ruled by the Tang dynasty.Consequently,the frontier had lost stable situation as to the continously rebellions and on account of frontier troops calne upon accompanying with continuously strengthen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of periphey prefectures did also naturally bring forth.Apparently,this is a policy featured completely in military and its practice was just the display of the nervous frontier and weak central.Moreover,as the military commissioner’S power expanding provincial commanding administrations and protectorates were both bought into the system and even the periphey
Keywords:Tang Dynasty;periphery prefectures;provincial commanding administrations;protectorates| military commissioner

唐朝羁縻府州制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唐朝羁縻府州制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唐朝羁縻府州制的基本内容及特点唐朝的羁縻府州制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主要用于管理边疆地区。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基本内容及特点。

一、基本内容:1.羁縻制度:唐朝通过设立羁縻州府,对边疆地区实施特殊管理。

羁縻州府分为羁縻府和羁縻州。

羁縻府设在边疆地区,羁縻州则设在羁縻府管理之下的县市。

2.官职等级:羁縻府州制设置了官员等级,其官职等级高于普通州府。

主要官职包括羁縻使、刺史、都督等,他们在边疆地区行使行政、军事和财政权力。

3.管辖范围:羁縻府州制辖区相对较大,其中羁縻府的管辖范围通常包括数州之地,而羁縻州的管辖范围则是县市。

二、特点:1.边疆重要性:唐朝的羁縻府州制是针对边疆地区而设立的,这些地区对唐朝的边防安全和统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羁縻府州制通过设置高级官员,加强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和管理,维护唐朝的边疆安全。

2.依附关系:羁縻府州制中的羁縻府是对边疆地区的具体管理机构,由吐蕃、契丹、回鹘等各各族地方势力的首领或贵族担任。

这些地方势力与唐朝建立了一种宗主国和附庸国的关系,以换取唐朝的保护和赏赐。

3.军事管辖:羁縻府州制下的高级官员不仅具有行政和财政权力,还承担着边疆地区的军事指挥职责。

他们要组织边疆地区的军队,进行常年的防务活动,应对可能的外敌入侵和边境纠纷。

4.财政管理:羁縻府州制下的羁縻府享有较大的财政自主权。

他们可以征收和管理辖区内的税收,以维持边疆地区的基本行政和军事需求。

而羁縻州则依附于羁縻府,由羁縻府提供一部分财政支持。

5.多样地方差异:由于唐朝辖区辽阔,在不同的边疆地区,羁縻府州制的实行细节和形式有所不同。

例如,西北地区的羁縻府主要针对外族蕃部的管辖,而东北地区的羁縻府则主要针对契丹族的管理。

总之,唐朝的羁縻府州制是一种针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制度。

其特点是重视边疆地区的重要性,建立宗主国和附庸国的依附关系,将行政、军事和财政权力相结合,以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唐朝羁縻府州制度

唐朝羁縻府州制度

唐朝羁縻府州制度基本内容1.羁縻府州制度早在隋代统一之初,其统治者就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的特殊性,对于归附和被征服的少数民族,一般都实行“以夷治夷”的政策,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本民族的事物。

唐朝初期的统治者就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特点,若是试图用武力或者外部的行政手段强行改变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特点,实行与汉族一样的政治制度,不仅难以奏效,而且还会激起反抗和叛乱。

于是唐朝在总结了秦汉在少数民族地区设边郡县,南北朝置左郡右县的历史经验,首创了统治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方式———羁縻府、州。

唐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先后设立羁縻府、州、县共有八百多个。

羁縻府州制度既保留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又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国家统一行政设置之中,加授各族首领担任唐朝地方政府———羁縻州的都督、刺史等官,并且世袭其职,让他们继续统辖本族人民。

但这些都督、刺史都必须由中央政府任命,同时大部分民族地区还取消了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原有的“可汗”称号,从而保证了中央政府统治和行政管理的统一,避免了民族地区的独立与分裂。

这种民族管理制度,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又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和扶持。

密切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使他们仍按照原来的方式安居乐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种进步的民族管理制度。

羁縻府州在机构与管辖方面,其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点:1保留原有的统治机构和政治制度,从长官到僚佐均由本族人担任,并允许在本族内部称“国”。

这种依靠原有统治机构进行统治的办法,避免了因传统制度的骤变而可能出现的动乱。

唐朝在大多数民族地区采用了这种办法。

2 派遣汉官充当羁縻府州的部分官员,组成联合统治机构,共同治理。

同时也由中央派遣代表进行“监视督导”。

3 羁縻府州的区划以少数民族的活动范围为基础。

4羁縻府州的赋税仍由当地首领按原来的规定征收,但不上交唐朝财政。

唐朝皇帝还时常赐给少数民族首领大量财物。

赈济遭灾的当地群众。

唐朝羁縻府州都督和刺史的区别

唐朝羁縻府州都督和刺史的区别

唐朝羁縻府州都督和刺史的区别
唐朝的羁縻府州都督和刺史在职责和权力上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羁縻府州都督是唐朝在边疆民族地区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的官员,由当地势力首领担任。

他们需要向朝廷纳税,上报户口户籍,并且不再拥有“国王”、“单于”等头衔。

名义上,他们是唐王朝官员中的一份子。

都督一般兼任治所州的刺史,这意味着在都督府范围内,军事和民政名义上都在唐王朝的管控之下。

尽管如此,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这使得都督府实际上仍然是相对独立的王国。

其次,唐朝的刺史是州的平级官员,主要负责掌管民政。

实际上,从地位上来看,刺史和都督是相当的。

然而,相对于都督只掌管军事方面,刺史则更多地负责民政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个官职叫做大总管,负责掌管军事和民政两个方面。

因此,可以认为在权力上,刺史比都督略微大一些。

总的来说,唐朝的羁縻府州都督和刺史虽然都是地方官员,但在职责和权力上存在差异。

都督更侧重于军事管理,而刺史则更侧重于民政事务。

唐代东北地区羁縻府州的设置及演变

唐代东北地区羁縻府州的设置及演变

唐代东北地区羁縻府州的设置及演变在唐代的东北地区,那可是个风云变幻的地方。

羁縻府州的设置和演变,简直就像一部精彩的电视剧,情节跌宕起伏,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想象一下,那个时代的东北,大家都是一副生龙活虎的模样,个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这个羁縻府州,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其实就是个统治地方的策略,既要打压,也要安抚,真是个微妙的平衡。

先说说这个羁縻的意思。

就像老百姓常说的“养着不急”,给地方上的少数民族一点空间,让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有点儿话语权。

唐朝的皇帝们可不是傻子,他们明白,要想稳住这个地区的局势,就得让当地人心甘情愿地跟你合作。

于是,羁縻府州就诞生了。

这个设定就像个温暖的怀抱,表面上是个官府,其实里面藏着的是一颗善解人意的心。

你想啊,东北那时候的风土人情可丰富了。

各族人民,个个都有自己的习俗和文化,这可真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所以,羁縻府州就像个大熔炉,慢慢地把不同的文化混在一起。

唐朝的统治者们就用这种方式,把各族人民都拉到同一个战壕里。

只要各族人民愿意和你“共舞”,日子就好过。

再说到演变,时间一长,这羁縻府州的样子也开始变了。

最初,这里可是热闹得很,大家都在一起和谐相处,感觉就像一家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风云变幻,形势也开始复杂起来。

地方上的势力逐渐壮大,有些人开始想着“独立门户”,不再那么听话。

这个时候,羁縻府州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得想办法把大家的心又拉回来。

有些官员可真是聪明,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维护统治。

比如,搞一些“互利共赢”的,让各族人民觉得跟朝廷合作有好处。

这就像“和气生财”,让大家都有所获。

时不时派一些官员下去走访,跟百姓聊聊天,听听他们的心声,这样一来,大家心里就觉得你真心实意,愿意为你卖命。

不过,光靠这些可不够。

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北的资源吸引了不少目光,外来的势力也开始插手。

这时候,羁縻府州的官员们可得绞尽脑汁,想办法维护地方的稳定。

毕竟,少数民族如果觉得受到威胁,那可就麻烦大了。

唐代羁縻府州的类别划分及其与藩属国的区别

唐代羁縻府州的类别划分及其与藩属国的区别

唐代羁縻府州的类别划分及其与藩属国的区别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兴盛一时的朝代,其分管行政的羁縻府州,与之前的朝代有很大不同。

羁縻府州总共有9个,每个州都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且有不同的功能和权利。

此外,这些羁縻府州与藩属国也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将会就唐代羁縻府州的类别划分以及它们与藩属国的不同之处作出讨论。

首先,唐代羁縻府州包括内府、外府、藩镇、租界、户部、分部、口罩府、应邀府和内地封建国家共9个。

其中,内府和外府是唐代政权的最高行政机构,它们主要负责制定政策,管理内政,以及屯兵守卫等。

藩镇是唐代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行政机关,它们有一定的地方自治权,但在最终起诉时,有藩主的准许才能受理。

租界是一种地方行政机构,是唐朝用来控制和监督官方及百姓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其下分为八级州县,即弘治府、韩州、二里头、高级衙门、神策军、王府、节度司、大历府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次序结构。

户部利用统计来帮助实施政策,为整个统治国家服务,是官僚行政机构的核心。

分部是朝廷由户部分设,负责发给朝廷官员物资补助和津贴的一个行政机构。

口罩府是唐朝的外交机关,负责处理与外部交涉的事务,其中包括外交、经济、军事等。

应邀府是专门负责处理重要使节的行政机构,以接待贵宾并处理国际议题。

最后,内地封建国家是唐朝封建制下的地方行政机构,其下分为属地、宫地、县地三级,包括集团、宗族、大宗族、小宗族等不同形式,以及加上社会组织,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行政体系。

此外,唐代羁縻府与藩属国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权力。

以上述羁縻府为例,它们的功能都是由唐王朝的朝廷来控制和分配的,而藩属国则是由封建君主自行管理的,他们有自主性,有权收税,有兵马,甚至有权决定对外关系。

此外,藩属国的兵马不是属于唐朝的,而是属于藩主的,因此可以完全独立行使其行政权力。

综上所述,唐代羁縻府州划分也有相应的类别,各有不同的功能,这些羁縻府与藩属国也有着本质的不同,从而给唐朝的管治权力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系统。

唐代羁縻府州的类别划分及其与藩属国的区别

唐代羁縻府州的类别划分及其与藩属国的区别

唐代羁縻府州的类别划分及其与藩属国的区别自今魏晋以来,中国特别是唐代的历史经历了一场辉煌的文化革命,新形成的社会制度为当时的中原王朝带来了持久的繁荣。

这一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唐朝将中国分成许多府州,称为羁縻府州,并且在相应地区建立行政机关,确定管辖范围和行使权力,进而增强社会治安,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羁縻府州体制可以根据其特点,进行几种不同的类别划分,并且与藩属国的区别也有所不同,这里可以对这两者进行比较,从而探求出各类府州的特点和作用。

首先,我们先来讨论唐代羁縻府州的类别划分。

按照具体的管辖权来划分,可以将羁縻府州分为三大类:直辖府州、下设府州和依赖府州。

直辖府州是唐朝直接控制的府州,也是最重要的一大类,其中按照地理位置又可以分为中州、西部州和东部州,它们分别代表着中原地区、西域以及支配的东部沿海地区。

另外,还有下设府州,它们是一些内陆小国,且由唐朝派兵出征抗击,以稳定不同地区的局势,并维护朝廷权威。

最后,依赖府州是唐朝与部落政府签订条约,被允许在其领地内行使临时执政权的府州,它们仍旧如同贴补士的贴上满说的,将一些少数民族以及非汉族群体划分到唐朝的管辖下,从而增强中央集权。

其次,和羁縻府州相比,藩属国也有自己的特征。

藩属国是唐朝与一些小国签订的条约,并给予其一定的自治权,但需遵守唐朝的立法和税收制度,同时其他君主国要保证藩属国的和平,而不能进行任何侵犯。

和羁縻府州不同,藩属国有自己的内政和外交政策,因此只有当唐朝与藩属国签订条约后,相关地区才会划归唐朝管辖。

最后,唐朝羁縻府州分为三大类,分别为中州、西部州、东部州、下设府州和依赖府州,唐朝藩属国通过条约的签订,在唐朝的管辖下实行自治,但是唐朝仍然会对其实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干预,并要求其遵守立法和税收制度。

从此,唐朝的政治版图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统一,为中原王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唐代羁縻府州是唐朝在社会管理上的重要构成,可以按照其管辖特性进行类别划分。

羁縻府州制度

羁縻府州制度

羁縻府州制度
羁縻府州是唐代的边疆民族地方管理机构,主要建置于关内、河北、陇右、剑南和岭南五道。

▶︎唐政府又在“缘边镇守及襟带之地”设边州都督府,在边远民族地区设边州都护府主掌少数民族事务,包括“慰抚、征讨、斥堠、安辑蕃人及诸赏罚,叙录勋功,总判府事”等职责,唐代共设有单于、安北、安西、北庭、安东、安南六个大都护府。

❖唐羁縻府州的设置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在时间跨度上,羁縻府州的设置贯穿唐王朝始终;在地域上,南疆各民族地区设置最早,继而才在西北、东北和北疆广泛设置;在总体数目上,南疆的羁縻府州少于其他各地。

由此可见,羁縻府州制度不仅是唐朝一项相当重要的民族政策,而且它与唐的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过程息息相关。

❖唐羁縻府州的特点:(1)羁縻府州县的划分不以地域、而以各少数民族部落为标准,府州县的最高官员不由中央委任,而由其部落首领担任,且职位世袭。

(2)羁縻府州不同于普通的州直隶于中央,而是隶属于边州都督府或都护府,属唐中央政权间接统治下的唐版图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3)羁縻府州在经济发展方面享受优惠的政策,纳税少,只承担一定的贡奉义务。

羁縻府州

羁縻府州

浅论唐代的羁縻府州羁縻府州是唐朝为安置边境地区内附的少数民族部落而设置的一种特殊行政区划,包括羁縻都护府、羁縻都督府、羁縻州、羁縻县四级,唐人或称为“藩州”。

自唐高祖武德年间起,至宣宗大中年间的二百四十年内,都不断的有羁縻府州的设置。

其数量之多,也为罕见,《大唐六典·户部尚书》中记载唐羁縻州有800多,而刘统经过考证则证明“唐朝设置的羁縻府州,就目前能收集到的,已达到将近1000个。

”在唐代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它既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和睦团结及经济文化交流,又为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羁縻府州作为唐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种较稳定的制度,可以追溯到隋代的岭南地区。

对隋在岭南地区设置羁縻的原因则可以从两个方面探究.首先,从中央看,隋刚建立时,西北有突厥未靖,岭南有蛮夷叛乱不断,但因隋国力与物力有限,对这两处采取了不同的统治方式。

因西北的突厥贵族曾与北周的统治集团和亲结盟,隋初,突厥与隋的关系就日趋紧张,隋对西北地区的叛乱坚决回以强有力的军事打击。

开皇二年(582),沙钵略可汗带领四十万骑南下,新兴的隋朝面临危机,隋军全力迎击,在开皇三年(583)将突厥的这次进军打败,突厥正式分裂为东突厥汗国和西突厥汗国。

东突厥汗国臣服于隋,但西突厥汗国则拥兵自重,威胁着隋的统治。

面对北边的威胁,原本就以关陇为本位的隋,更是将西北作为军事防御的重点。

而岭南地区较隋统治中心远,对中原统治构不成较大威胁,则对其采取相对宽松的政治、军事统治。

对其内部政治不多干涉,如开皇十年(590),裴矩巡抚岭南时,镇压当地叛乱后,因地而设了二十余州,并让当地渠帅为刺史、县令。

据《隋书·裴矩传》载:裴矩“所绥集者二十余州,承制署其渠帅为刺史、县令。

”这些州的设立实则同后来唐设置的羁縻府州大体相同。

其次,从地方上说,西北的突厥游牧民族对中原骚扰不断,而岭南地区相对较稳定的政治势力则无意于中原。

唐朝羁縻制度

唐朝羁縻制度

唐朝唐朝羁縻制度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在唐朝军事力量笼罩之下的地区设立的羁縻州、县,其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内部事务自治,并进行象徵性的进贡,但是负有一些责任,如忠於中原政府、不吞并其他羁縻单位和内地州县,以及按照要求提供军队等等,实际上中原政权将其视为领土的一部分,文书用“敕”;一种是所谓的内属国,如南诏、契丹等,一般封为都督或郡王,有著自己的领土范围,但是其首领的政治合法性来自於中原政府的册封,不能自主,中原政权将其视为臣下。

唐朝在东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羁縻府州

唐朝在东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羁縻府州

收稿日期:2008-03-18作者简介:周加胜(1980-),男,汉族,山东五莲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史。

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 2008年第3期(总第104期)民族历史唐朝在东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羁縻府州周加胜(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710062)摘 要:羁縻府州制度是唐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维护边疆稳定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通过设置羁縻府州,对边疆少数民族实施管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促进了中原内地和边疆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在客观上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

关键词:唐朝;东北少数民族;羁縻府州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24922(2008)0320090204 羁縻府州制度是唐代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维护边疆稳定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在这一制度的指导下,唐朝在东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大量的羁縻府州,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东北边境的稳定,促进了东北少数民族与中原内地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加速了东北少数民族的发展。

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一个重要朝代。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朝疆域“自北殄突厥颉利,西平高昌,北逾阴山,西抵大漠。

其地东极海,西至焉耆,南尽林州南境,北接薛延陀界。

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

为了在如此广阔的疆域内建立起有效的统治,唐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道、府、州、县四级行政区划制度。

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十道,“一曰关内道,二曰河南道,三曰河东道,四曰河北道,五曰山南道,六曰陇右道,七曰淮南道,八曰江南道,九曰剑南道,十曰岭南道。

至十三年定簿,凡州府三百五十八,县一千五百五十一”[1]。

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唐朝从其建立之初就开始大力推行羁縻政策,在突厥、回纥、党项、室韦、靺鞨、契丹等少数民族地区广泛设府置州:“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隶关内道者,为府二十九,州九十。

羁縻府州名词解释

羁縻府州名词解释

羁縻府州名词解释古代民族分治制度。

唐宋时期在边疆地区实行的由中央王朝控制的少数民族居住地方,包括羁縻州、府、县三级机构。

羁縻是古代“属夷”的一种。

唐宋时期对周边少数民族施行的一种管理制度,即将边疆各族划为若干行政单位,授以都督、都护等官职,委派汉人加以监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始建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使之与南朝的梁、陈三个政权鼎立,这是北方各族封建化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北方边疆的局势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1。

2。

隋朝( 581-618)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经济繁荣,国力强大,疆域辽阔。

北部边疆和东北边疆,分别设置了东夷、靺鞨、奚、高丽四个少数民族政权。

大业九年( 613),设置羁縻府州。

隋末农民起义爆发,政局混乱,先后出现了诸如窦建德、刘黑闼、梁师都等众多的割据势力。

3。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在开国时期,曾分封过突厥、回纥、靺鞨等许多氏族集团为王国,各王国称臣纳贡,史称“府州”。

在各王国内,又设“羁縻府州”。

贞观四年( 630),唐太宗下令“定天下诸州”,改州郡名号。

在此前后,唐王朝曾先后分封突厥、回纥、靺鞨、室韦、契丹等族首领为都督、刺史、可汗,建立“羁縻府州”。

4。

羁縻府州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主要的地方行政区,其长官由朝廷任命。

如唐朝时期的单于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安东都护府等都曾兼领羁縻府州。

5。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的战乱不止,无暇顾及边境。

这一时期北方地区政权林立,几乎每个政权都占有一些州县。

6。

8。

羁縻府州管辖的区域大致相当于今日中国新疆省喀什市以南,巴楚、伽师、叶城、阿克苏、库车、沙雅等县以及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鄯善等县,共计约2万平方公里。

7。

宋太祖灭北汉后,在燕云十六州故地设置顺州、儒州、檀州、蓟州、霸州、滨州、平州、营州等“七州”,又称“燕云十六州”。

元初,撤销“七州”,将北部边疆地区纳入“岭北行省”版图。

元世祖中统二年(1352)改置燕京路,后改置中书省。

唐代羁縻府州的类别划分及其与藩属国的区别

唐代羁縻府州的类别划分及其与藩属国的区别

唐代羁縻府州的类别划分及其与藩属国的区别中国古代政府基本上是制定地方行政区域,并设立政府机构来管理和控制地方政权来统治国家,如地方长官官、县官官、县长官等。

《史记》中提到唐朝地方行政区域一般按照类别划分,其中最突出的一种是羁縻府,它是宋元时期羁縻区辖制府的简称,它主要负责管理藩镇和诸侯国。

羁縻府的辖区跨越各部分,大部分为宋代、元代和明代的江淮以南的藩镇,并以宋代理藩士为代表。

它们的职责是维持藩镇的稳定,收集藩镇的税收、保证藩镇的安全并维护明朝礼仪。

此外,它们还负责派出军队,把藩镇从外国入侵加以阻止,也负责收罗和审定藩镇地域范围内的书信。

明朝羁縻府设立于唐朝,分为两类:衙门府和藩属府。

前者负责国家机构的管理,负责行政事务,旨在对流行于大都会的习俗文化进行控制、管理和审查;后者则负责管理和控制诸侯国,旨在维持朝廷的统治。

羁縻府和藩属府的主要区别在于诸侯的地位,羁縻府主要管辖唐朝地方行政区之内的六部分,藩属府则主要管辖大唐藩镇,如宋、元、明等。

羁縻府主要是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稳定,控制地方势力,在支撑国家实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藩属府则是为了维护藩镇的稳定,保护藩镇的利益,负责政治、外交和军事上的调节等。

总而言之,唐代羁縻府及其与藩属国的区别,是政治上的一种分类。

它是以地方行政区域的类别划分而建立的,旨在维护朝廷的统治,
维持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保护藩镇的利益。

从历史上看,羁縻府在西晋末期开始建立,它与之前其他政府机构有着很大不同,它不仅是一种行政机构,还贯彻起了宋、元等藩镇的文化传统,成为唐朝统治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唐朝统治和国家实力起到了巨大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羁縻府州制评议摘要: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

采取怀柔政策对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和归顺,是大多数统治者的最佳政策。

而羁縻政策贯穿于中国历代王朝,在处理中央和地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之间起到桥梁作用。

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早始于秦汉时期, 而经过历代诸朝的不断补充与完善, 至唐代已更趋完备。

唐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颠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其处理民族关系的羁縻政策更是为后世所借鉴和参考。

唐朝在总结了历代王朝羁縻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羁縻府州制。

以羁縻府州制为主体的羁縻政策促进了各民族间的联系与交往,为唐朝空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本文主要以唐朝为例,介绍了羁縻府州制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它在统一唐朝过程中起的作用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唐朝;羁縻政策;羁縻府州制一、何谓羁縻府州制度羁縻政策在历史上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诸如和亲、册封、贡赐等等。

羁縻府州制度也是其中一种形式。

据《史记》记载:秦定蜀贬蜀王为候。

秦统一西南后,对归降的“西南夷”酋领授为王侯,“蛮夷君长”。

其后,如汉朝在西南(益州)广泛推行“蛮夷君长”统治,这就是所谓“羁縻政策”的最初形式。

这一时期的羁縻政策,只是略加管束少数民族,为了笼络少数民族,使他们不致叛乱。

真正形成制度化,是在唐朝。

因为唐代统治者推行的羁縻府州体制是前人未曾施行的新形式。

而且所建立的府州相对历代的数量多、分布广、影响大。

从贞观四年(公元630 年)在东突厥故地设立羁縻府州以来,唐在周边民族地区,按民族部落的大小,以其大者为府,小者为州,先后设置了羁縻府州800余个。

羁縻府州制度,是指以对少数民族地区,以建立府州这一行政建制的形式,并由少数民族自己的酋领来实行统治,由朝廷对酋领册封职官称号,酋领“因俗而治”,朝廷不过问其内部事务。

也就是把统一进来的民族地区划分为都督府、州、县,实行有别于内地州县的统治政策。

这种制度使各民族在本民族行政领导和经济管理上拥有相应的权力, 也可以按照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

二、唐朝时期羁縻府州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面临着如何处理好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

唐朝立国之初,在总结了历代王朝羁縻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适时适地”、“因俗而治”的羁縻府州制。

使各民族交往进一步加强, 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唐朝设置羁縻府州制, 将封建王朝少数民族政治行政管理制度提高到一个更新更完善的程度。

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始于秦汉时期, 而经过历代诸朝的不断补充与完善, 至唐代已更趋完备。

羁縻政策是中国封建皇权统治下多民族发展不平衡的必然产物。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建立后, 为加强中央集权, 对政治行政制度进行了改革。

作为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皇权统治, 在确立了其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后, 必然会将这种权威推行到他所管辖的各个地区,直到达到民众心中有“皇权至高无上”的目的。

而且皇权权威影响力会不断地伸展扩大,表现在对少数民族的政治行政管理方面, 是郡县制度在民族地区不断拓展。

然而, 皇权权威在扩展其影响力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对于皇权影响力尚未达到的民族地区, 为了保证将其纳入封建王朝统治体系之中, 而又避免发生激烈的冲突,统治者采取适当的怀柔政策,尽量减少中央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从秦汉时代起, 诸王朝逐步采取了以羁縻方式对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统治和行政管理。

一方面, 封建中央王朝将少数民族首领作为自己统治少数民族的代表, 通过他们来管理少数民族; 另一方面, 封建王朝又允许少数民族沿袭其传统的经济、政治、行政管理运行模式, 保留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 并在维护、服从、认同皇权一统的前提下, 自主管理自己内部事务,从而满足了封建王朝中央和少数民族地方上层双方的现实要求。

唐王朝羁縻府州的设置符合了唐朝统治者和地方少数民族的需要,有利于实现唐朝大一统的局面。

唐朝初年, 唐高祖颁布诏书, 表示“怀柔远人, 义在羁縻”。

唐太宗即位后, 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政策。

同时, 为加强对羁縻府州的管理, 唐代又建立起都护府这一政治行政管理机构。

都护府是中央与羁縻府州之间的纽带, 代表中央政府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 负责管理边防、行政和民族事务。

都护由朝廷命官担任, 不能世袭。

其所属属官也由朝廷任命, 所管辖的事务都要按朝廷的指令和政策进行。

羁縻府州和都护府的设立, 有助于唐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行政管理, 也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 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促进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团结壮大, 增进各民族的融合与相互了解, 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当然, 作为相对独立的管理制度, 羁縻府州与中央集权的统治本质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皇权统治下中央政府对集权的需求不断增强, 与少数民族上层不断扩大的分权或独立的欲望之间必然产生一定的对抗。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变化,当这些矛盾达到一定的限度时,原有的和谐与平衡可能会被打破,唐朝统治者又要寻求新的解决方式。

三、羁縻府州制的历史意义唐朝时期的羁縻府州制, 适应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行政疆域的扩大, 以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政治统治和行政管理制度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更为严密。

在中央, 三省制的厘定, 六部的确立, 使皇权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更广、更大、更深; 在地方, 郡县的划一, 使更多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被纳入郡县行政管理体系之中。

而对新的更大范围内的内附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中央王朝则继续沿用秦汉以来的羁縻制度, 并将其达到更完善的程度。

尤其是唐朝前期, 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比较开明的政策。

如唐太宗所说: “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

”在对少数民族开明的政策下,唐代前期是比较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并注意对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 从而赢得少数民族的信任, 最终形成了少数民族对唐王朝中央的归顺。

唐朝政府通过建立大量的羁縻府州和对少数民族酋领以及民族地区实行册封、互市、朝聘、招抚等措施, 使唐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

羁縻政策是历代王朝统治者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

它首先是建立在对民族、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之上,而这种基本认识就是民族观。

民族观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反映。

不同的阶级、集团由于他们所处的经济利益不同,而制定不同的民族政策。

因此,民族观是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我国历史上虽然经历了几次大分裂时期,但是最终都是走向了统一,符合了历史上的“和久必分,分久必和”的规律。

唐代做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最兴盛的时期,统治者心中有“大一统”的思想,推行羁縻府州制度最大程度上符合唐王朝的整体和长远的利益。

首先,它直接有利于解决西部边疆诸多问题。

羁縻府州制度的推行,为实现唐代社会的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为解决西域边疆问题创造了前提条件。

同时,羁縻府州制度有利于唐朝控制丝绸之路,保障东西方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其次,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府州制度,有利于保持少数民族对唐朝的臣属关系,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交流和联系,符合唐王朝统治者的根本利益。

唐代统治者推行羁縻府州制度对实现唐王朝的疆域统一、民族融合、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地方的少数民族而言,羁縻府州制度对推进少数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

它保证了民族地区的相对稳定,使各族在一个安定的环境中得以发展,相互之间也互不相侵,增进了各民族的感情和信任,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

总体而言,它的建立,加深了民族地区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大融合,其历史作用是积极的,也为后世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对如何处理民族地区与中央政府关系的问题上提供了借鉴参考。

比如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来,在处理少数民族地区关系上,是根据具体的国情和实际,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如自治原则、国家统一原则、民族间经济文化加强联系的原则,都可以从历史上民族羁縻统治政策中找到它萌芽发展的线索,现在,我们已建立了各民族平等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与过去的羁縻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尽管强调民族区域范围内“依俗而治”的自治,但这种自治得以民族平等,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压迫与岐视为前提;民族区域自治尽管也强调民族间经济文化联系的重要性,但它更强调各民族经济文化共同繁荣。

强调民族平等,追求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灵魂,也是它与历史上民族羁縻政策的本质区别所在。

参考文献:[1] 王仲翰. 中国民族史[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13 ,153.[2] 刘统唐代羁縻府州研究[M] .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3] 中国历代民族史丛书课题组. 中国民族史(1 - 8卷) [M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4]彭建英著.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1.[5]龚荫著.“羁縻政策”论述.贵州民族研究.1991.3.[6]林超民著.羁縻府州与唐代的民族关系.思想战线.1985.5.[7]杨永俊我国古代民族羁縻统治政策的变迁及其原因探究.西北史地.1999 年第2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