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学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论语》的地位和价值,提高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通过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故事,理解孔子倡导的仁爱、忠诚、礼仪等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简介《论语》和儒家思想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故事背景和意义1.3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第二章:子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子路的忠诚和勇敢,以及孔子对其的评价。
2.2 教学内容解读《论语》中关于子路的原文,分析其言行举止。
探讨子路忠诚勇敢的品质,以及孔子对其的评价。
2.3 教学方法通过原文解读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子路的特点和孔子的评价。
第三章:曾皙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领会曾皙的仁爱之心,以及孔子对其的评价。
解读《论语》中关于曾皙的原文,分析其仁爱之心。
探讨曾皙的品质,以及孔子对其的评价。
3.3 教学方法通过原文解读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曾皙的仁爱之心和孔子的评价。
第四章:冉有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冉有的谦虚和敬畏,以及孔子对其的评价。
4.2 教学内容解读《论语》中关于冉有的原文,分析其谦虚敬畏之心。
探讨冉有的品质,以及孔子对其的评价。
4.3 教学方法通过原文解读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冉有的谦虚敬畏之心和孔子的评价。
第五章:公西华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把握公西华的仁爱和忠诚,以及孔子对其的评价。
5.2 教学内容解读《论语》中关于公西华的原文,分析其仁爱和忠诚。
探讨公西华品质,以及孔子对其的评价。
5.3 教学方法通过原文解读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公西华的仁爱和忠诚之心。
第六章:故事背景与人物关系让学生理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故事背景。
分析孔子与这四位弟子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6.2 教学内容简介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儒家思想。
分析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6.3 教学方法讲座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第一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主备人:郑雯【应达成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掌握文中的特殊句式。
【思维提升与发展】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孔子“礼治”的思想。
课前预习案(一)自主学习1.走进作者(“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________,思想核心是___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___,鼓励人们________,即“出来做事”。
2.了解《论语》《论语》是散文,是记录的的言行。
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3.四书、五经、六艺。
四书:五经:六艺:4.给下列字注音俟莫甫哂相铿沂喟雩冠(二)结合课文助手,借助工具书,完成以下练习1.解释以下加点字的意思(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1)以吾一日长乎尔.(2)子路率尔.而对曰(3)鼓瑟希,铿尔.(4)尔.何如(1)以吾一日长乎尔.(2)摄乎.大国之间(3)异乎.三子者之撰(4)浴乎.沂,风乎舞雩(5)何伤乎.如尔乎2.标出下列活用的词语,并解释(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2)鼓瑟希,铿尔(3)三子者出,曾皙后(4)浴乎沂,风乎舞雩(5)可使有勇,且知方也(6)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7)子路率尔而对曰(8)比及三年,可使足民3.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翻译(1)不吾知也(2)毋吾以也(3)则何以哉(4)何伤乎(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6)异乎三子者之撰。
(7)以吾一日长乎尔(8)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课中探究案1.自主学习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文概括段意。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子路学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文言现象,提高翻译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提炼课题、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能力。
预习案(一)一、诵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正音2、学生反复诵读二、文本助读1.走近作者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尊为“至圣”,有“万世师表”之称。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了解背景春秋乱世,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
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论语》就是此时儒家思想的反映。
3.文体知识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
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
先秦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三、掌握文言知识1、学生借助资料,注释自行掌握2、教师根据情况重点指导自主检查案(二)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哂.之( ) 铿.尔( ) 饥馑.( )喟.然( ) 冠.者 ( )2.通假字(1)鼓瑟希( )(2)莫春者( )3.一词多义(1)以⎩⎪⎨⎪⎧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方⎩⎪⎨⎪⎧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3)因⎩⎪⎨⎪⎧ 因之以饥馑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4.古今异义(1)以吾一日..长乎尔古义:________________。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含答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习目标】1、掌握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汇句式。
抓住关键词语,提高根据语境推断词句意思的能力。
2、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从文中体会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处世之道,树立正确、健康的“三观”,领会孔子及弟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领略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风采,树立学习和人生理想。
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zhǎng)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sì)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kēng)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在孔子近旁陪坐。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日说:‘(别人)不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遽而不加考虑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加上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论语子路》学案
子路篇【原文】13•1 子路问政。
子曰:“先之劳之(1)。
”请益(2)。
曰:“无倦(3)。
”【注释】(1)先之劳之:先,引导,先导,即教化。
之,指老百姓。
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
(2)益:请求增加一些。
(3)无倦:不厌倦,不松懈。
【译文】【评析】【原文】13•2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
子曰:“先有司(1),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
尔所不知,人其舍诸(2)?”【注释】(1)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2)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译文】【评析】【原文】13•3 子路曰:“卫君(1)待子为政,子将奚(2)先?”子曰:“必也正名(3)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5)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7)而已矣。
”【注释】(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
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
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
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奚:音ī,什么。
(3)正名:即正名分。
(4)迂:迂腐。
(5)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6)中:音zhòng,得当。
(7)苟:苟且,马马虎虎。
【译文】【评析】【原文】13•4 樊迟请学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1)。
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注释】(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
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译文】【评析】【原文】13•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1);使于四方,不能专对(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
(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侍坐”、“子曰”等。
(3)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主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章内容。
(2)学会对比分析,探讨孔子对不同弟子的评价和期望。
(3)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
2. 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和期望。
3.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孔子及其弟子思想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文章内容、孔子及其弟子的事迹等。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相关参考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文章背景。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和期望。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
(2)教师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内涵。
5. 实践拓展:(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
6. 总结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
(2)学生自评、互评,总结学习收获。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包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儒家思想的思考。
3. 角色扮演评估:在角色扮演活动中,评价学生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情感态度和对孔子思想的把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优秀5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优秀5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探索文章内在的线索,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2、了解和孔子。
3、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4、注意字的读音。
重点难点: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曾经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十年寒创苦,初战败北落孙山;有志能通天,重整旗鼓夺魁元。
”说的是人要有志,有可以拔开云雾见天日。
黄巢铮铮誓言“他年我若为青帝,报得桃花一处开”,孔子也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人要有志,所谓“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
有了志,就可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
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他们的志又是什么呢?(二)孔子: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这做出了一个共同的宣言:如果人类在二十一世纪还想继续生存的话,必须回头2500多年前从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等许多教学理论。
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
儒家经过不断的完善最终成为封建思想的正统,影响深远。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礼”,实施“礼”。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法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法措手足”。
(三)《论语》:提到孔子就不能不了解孔子的《论语》。
“论”,编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
“论语”就是语言的编纂。
是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言行而整理的一本书。
宋儒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论语》有很高的价值,古人有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四)教师范读,指出字的读音,句读的停顿。
(五)学生自渎,弄清文章的情节。
(六)探究:1、文章题目的理解其中四个人是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就是陪着长者说话。
文章的题目告诉我们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谈话2、文章围绕什么事展开讨论的?志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3、你是怎么看待他们所说的话?子路——“其言不让”——哂之——直率冉有——知其不可而为之——叹之——谦虚公西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惜之——更谦虚曾皙——与之——洒脱(七)延伸:1、他们的思想你是怎样看待的?你认为在当今社会中是否还需要这些思想?为什么?2、孔子的思想和中国文化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继续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词句意思的能力;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及特殊的文言句式;3、能够较准确地翻译全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质教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以礼为表现”等。
(3)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及其思想,如孔子的中庸之道、子路的勇敢直率、曾皙的淡泊名利、冉有的谨慎稳重、公西华的谦虚有礼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五位弟子各自的特点和孔子的教育思想。
(3)运用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法,体验课文中所展现的场景,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以德行为本的品质。
(2)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谦虚有礼的态度。
(3)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及其思想的理解和分析。
3. 运用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法,体验课文中所展现的场景。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思想的深入分析。
3. 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或音频文件。
2. 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图片或海报。
3. 角色扮演、情景再现所需的道具和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或音频文件,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展示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图片或海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人物。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各小组讨论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及其思想。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总结五位弟子的特点和孔子的教育思想。
4. 深入分析:(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2.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理解孔子对待不同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3.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领悟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智慧和谋略。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2. 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理解孔子教育方式。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句式和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应用。
2. 对孔子教育方式的理解和领悟。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 参考资料:有关孔子及其弟子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论语》中有关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4. 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位弟子的形象特点,理解孔子对待不同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5. 领悟道理: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领悟“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智慧和谋略。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中孔子的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2. 邀请有关专家或家长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对教育的看法和经验。
七、实践环节: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道理解决问题。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中孔子的教育场景,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八、课堂评价:1. 采用问答、讨论、练习等形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并理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3)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3)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理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3)把握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文中某些句子的理解和翻译;(2)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观念的深入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孔子及其弟子;(2)介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背景和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要求学生疏通文意,遇到问题互相讨论。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文本;(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分析:(1)讲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2)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和人物形象。
5. 课堂练习:(1)翻译文中的一段话;(2)谈谈自己对孔子及其弟子的认识。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 收集有关孔子及其弟子的资料,进行深入了解;3. 写一篇关于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观念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3. 课后拓展:评估学生在课外对孔子及其弟子的了解程度;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拓展,进行全面评价。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
(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意义。
(3)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
(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解释文章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
(2)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文章,感受文章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自主翻译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共同解决文章中的疑难问题。
(2)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探讨文章的主题和观点,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课后作业:1. 准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
2. 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观点,写一篇读后感。
3. 运用文章中的观点,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儒家思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章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文章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文章的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
4. 学生对文章主题和观点的把握程度,以及在生活中践行儒家思想的情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文章中的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解孔子对待礼仪、教育、政治等问题的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对比分析,从不同人物的回答中提炼出他们的思想观点;(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谦逊有礼、诚实守信的精神风貌;(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生与社会,追求卓越与和谐。
二、教学重点:1. 文言文的朗读和背诵;2. 文本内容的解读和分析;3.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孔子对待问题的看法。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理解;2. 文本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和运用;3.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 参考资料:有关儒家思想的其他文献;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中不同人物的回答及其思想观点;(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体会孔子对待问题的看法。
5.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儒家文化的精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注重方法,提高效率
一、教案简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经典篇目,主要记载了孔子与四位弟子的对话。
本教案旨在通过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深入理解文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四位弟子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并理解文中的生僻字词。
2. 能够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孔子与四位弟子的对话要点。
4. 分析四位弟子的性格特点,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
5. 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思想,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率。
三、教学重点1. 文中的生僻字词和特殊句式。
2. 孔子与四位弟子的对话内容及其内涵。
3. 四位弟子的性格特点和孔子的教育思想。
四、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
2. 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3. 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中的生僻字词、特殊句式和孔子与四位弟子的对话内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四位弟子的性格特点和孔子的教育思想。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和练习,提高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 联系法: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深入理解孔子的人生观和教育思想。
六、教学准备1. 教材:《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目。
2. 参考资料:有关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资料。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论语》和本节课要学习的篇目。
2. 讲解:详细讲解文中的生僻字词、特殊句式和孔子与四位弟子的对话内容。
3. 讨论:分组讨论四位弟子的性格特点和孔子的教育思想。
4. 实践:让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八、课堂练习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中的重要句子。
2. 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括四位弟子的性格特点。
3. 请举例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课文中的体现。
九、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子路》导学案
教育思想:
【评】
达标
检测
理解性默写:
1.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和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论语》包括《学而》《为政》《八佾》《里仁》等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精警诫人。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3.文化常识积累:
(1)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共计一百人为一乘。春秋时期,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
3.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评】
堂清日清任务梳理
完成《优化探究》配套课时练
教学案
年级 高一 班级 学生姓名 科目 语文 制作人:高一语文组 教科室审批
课题
《子路、掌握本文重点文言知识(词汇、句式、常识)并翻译课文。
2、品析人物性格并学习课文运用人物动作、表情、对话等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弟子的治国理念。
知识链接
1.孔子,名丘,字___,是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春秋时__家、___家,是__家学派的创始人。曾长期聚徒讲学,开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人,身通六艺者__ 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含答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句。
2.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好地理解孔子“礼治”的思想。
3.提高翻译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文意,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好地理解孔子“礼治”的思想。
一、【导入】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孔子以及有关的文学常识,积累孔子的智慧。
二、【知识链接】1.简介四弟子: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
曾皙:姓曾,名点,字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是孔子的学生,年龄分别是51、39、31、18,孔子当时60岁。
2.侍坐:学生坐在一起陪伴老师。
古代臣子在一旁陪伴国君,晚辈坐在一起陪伴长辈叫侍坐。
3.关于“子”①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单独使用时相当于“您”;可用在姓氏后,表示对人的尊称,如孔子、孟子。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子”特指孔子。
②由于“子”是对男子的尊称,因此春秋时期男子取字经常在字前加“子”,如子路(孔子弟子仲由的字)、子产(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公孙侨的字)、子犯(晋文公的舅舅狐偃的字)。
③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爵位是古代帝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
④地支的第一位。
十二地支可用来纪时、纪月;23点至次日1点被称为子时,冬至所在的月份被称为子月。
地支与天干配合可以用来纪日、纪年。
4.宗庙之事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5.端章甫穿着礼服,带着礼帽,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
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
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
三、【文化常识】——完成填空:孔子,名_____,字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_____,思想核心是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鼓_____励人们_____,即“出来做事”。
子路篇教案(五篇)
子路篇教案(五篇)第一篇:子路篇教案《论语》子路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子路好勇的性格特点二、授课内容:1、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让孩子们填)2、子路问:“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问斯行诸?”冉有问:“问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重点分析“兼人”)多读3、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分角色朗读)三、课时:2课时四、讲授新知: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提问:孔门四科是哪四科?(一起回答)四科分别有哪些人?(首先喊4个人回答)(然后我把已经学过的填上去,留7个让学生们填)(或者填了之后,再喊人回答也可)(二)、讲子路的名字由来:(5分钟)今天我们要学习以政事科非常优秀的子路,有谁知道为什么这里又称季路吗?(古人的名字有名和字,子路名仲由,字子路。
古人的字一般用在正式场合,但是老师称学生,可以称名,而不称字,从而显得更加亲切。
)为什么仲由字子路呢?这里有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孔子渴了,他看到仲由在路边的一口井旁打水,于是想跟仲由要点水喝,可是,仲由却想为难一下孔子。
于是,他对孔子说:“老师你要喝水可以,可是,你要先回答我的问题。
”孔子不以为然,说:“好!”于是,仲由把扁担放在井上,然后自己往旁边一站。
然后问:“老师,你猜这是什么字?”老师,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同学们你想出来了吗?原来,这是个“仲字”三、分析子路的性格(15分钟)子路是孔子非常优秀的学生,只比孔子小9岁,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政治家,孔子办学,他就相当于现在的教务处长。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子路也有很多缺点。
我们现在来看看孔子和子路初次见面的时候是个什么场景:上演课本剧《孔子和子路初次见面》(旁白走上讲台,向大家敬礼)旁白:一天下午,子路正在家门口舞剑,孔子正好从他们家经过,看到子路舞剑舞得非常不错,而且看起来很聪明的样子,于是便走上前去,同他聊了起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2)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3)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在文章中的体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2)运用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仁爱、忠诚、诚实、谦虚等品质;(3)激发学生对人生、理想和价值的思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要求语音准确、语调自然、节奏流畅;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韵律美,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并能够熟练背诵。
2. 词汇与句式学习: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式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3. 儒家思想解析:分析文章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如仁、义、礼、智、信等,引导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并联系实际生活,谈谈对儒家思想的看法。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以一个简短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如:“你们知道孔子是谁吗?他有哪些著名的学生?”2. 课文朗读与背诵: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指导朗读的语音、语调和节奏;组织学生进行背诵,鼓励学生熟练掌握课文。
3. 词汇与句式学习:挑选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掌握这些词汇和句式。
4. 儒家思想解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如仁、义、礼、智、信等,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举例说明。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2. 运用文章中的词汇和句式,写一篇短文,描述一次与朋友之间的互动经历,体现儒家思想;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论语》第十三章子路学案及答案
13 高一《论语·子路》学案一、依据原文填空1.子路问政,子曰:“______之,______之。
”请益,曰:“无______。
”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______有司,______小过,______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______。
尔所不知,人其______诸?”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____________,子将奚______?”子曰:“必也____________乎!”5.子曰:“诵《____》三百,授之以____,不达;____于四方,不能专对;虽____,亦奚以为?”6.子适卫,冉有______,子曰:“______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______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______之。
”7.子曰:“苟有用我者,____________而已可也,三年有______。
”8.叶公问政,子曰:“近者______,远者______。
”9.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____,无见小____。
欲速则不____,见小利则大事不____。
”10.樊迟问仁,子曰:“居处______,执事______,与人______。
虽之夷狄,不可______也。
”1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_________乎!狂者__________,狷者有所_________也。
”12.子曰:“君子和而不______,小人同而不______。
”13.子贡问曰:“乡人皆______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______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______之,其不善者______之。
”14.子曰:“君子泰而不______,小人骄而不______。
”15.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仁。
”16.子曰:“以不______民______,是谓______之。
”二、复习巩固。
解释下列句子的句意,概括其中所包含的儒家思想主张或人物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
一、作者简介
1.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字,时期国曲阜人,伟大的家,家,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之家,曾在鲁国做官后又周游许多诸侯国,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未被采纳,于是创办私学,致力于教育工作。
他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造了以“”“”“”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
孔子的学说内涵丰富自成体系,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教育事业的第一人。
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同时,在他晚年还整理编写了“六经”,,,,,,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儒家典籍,由编纂而成。
共21篇,是一种纯粹的。
章节简短,一件事,一段谈话,自成一篇,章节之间互不相连。
语言生动、精炼、含蓄,话虽不多,却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2.四书,,,
五经,,,,,
二.字音
千乘()之国夫子哂()之以俟()君子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铿()尔
莫()春者冠()者五六人浴乎沂()
风乎舞雩()夫子喟()然叹曰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预习检测
1.重点实词
居则曰()如或如尔()
摄乎大国之间()因之以饥馑(),()
且知方也()方六七十()
比及三年()以俟君子()
异乎三子者之撰()()春服既成()
浴乎沂()吾与点也()
夫子喟然叹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
如:(1)如或知尔()(2)尔何如()
(3)如其礼乐()(4)如五六十()
(5)如同会()
2.通假字
鼓瑟希()莫春者()
唯求则非邦也与()
3.词类活用
端章甫()鼓瑟希()
风乎舞雩()曾皙后()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4.指明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
①毋吾以也
②不吾知也
③则何以哉
④尔何如
(2)
①加之以师旅
②浴乎沂
③风乎舞雩
④为国以礼
(3)
①可使有勇
(4)
①童子六七人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三.感知全文
第一部分:内容:
第二部分:内容:
第三部分:内容:
孔子治国主张:
四.人物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