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小说阅读指导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阅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阅读》杨妙新1.整体感知,理清小说的情节。
小说的故事情节主要是由小说人物的性格、言行生发的一件一件事情的有序组合,所以有人说“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
有什么样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小说就会生发什么样的事情和情节。
《范进中举》情节梗概:范进原先是一个穷书生,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母亲更是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但邻居中竟没有一个借米借钱周济他。
他地位卑微,受人歧视,岳父可以任意辱骂他。
到54岁才考进秀才。
老丈人名来祝贺,实际上是说教了一番,受尽奚落。
为了筹措乡试的盘缠向丈人开口借钱,又受一顿辱骂。
但他仍偷偷去赴乡试,回来后还过穷日子。
后来不得已抱着老母鸡去卖。
此时捷报到家,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范进喜极而发疯,最终被丈人胡屠户一个巴掌打醒,恢复正常。
老丈人和乡亲对范进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讥笑嘲讽到奉承恭维,连素不来往的张乡绅也来拜访,又是馈银又是赠屋;最后范进送银给丈人,屠户欢天喜地地回家。
提问:范进中举前后待遇有何不同?思考: 1、经济上前穷后富。
2、地位上前卑后高。
3、人们的态度上,前倨后恭。
当范进刚进学时,丈人胡屠户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去贺喜,但根本不像贺喜,分明是在进行批评说教。
他口口声声骂范进是“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并教导范进今后要立起个“体统”来。
过后,范进叫他借乡试盘费,又被他“骂了个狗血喷头”,又是“尖嘴候腮”,又是“瘌蛤蟆想吃天鹅肉”。
范进中举后则一跃龙门,身价倍高。
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慷慨送来几斤肉,几千钱当作贺礼,并当众称赞范进“才学高”、“品貌好”、“是天上的星宿”。
甚至还一路上低头替女婿把皱了的衣裳后襟扯了几十回,真是判若两人。
丈人如此,旁人就更不用说了。
同样是这一回,在范进中举之前,已经穷得揭不开锅,母亲更是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
但邻居中竟没有一个借米借钱周济他。
中举后,他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单看邻居中就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有帮忙去寻人的,有帮忙出主意的。
2023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主观题考前梳理与指导
前言:全国高考教育部命制的四套试,分别为新高考1卷2卷,全国甲卷,乙卷,四套试卷现代文阅读Ⅱ均为文学类文本,新高考卷为2道选择题(3+3)两道简答题(6+6)共18分,全国卷为1道选择题(3)+2道简答题(6+6),分值共15分。
小说的选择题基本上侧重检测考生对小说文本内容的阅读和艺术手法的赏析。
原则上新高卷2道选择题分别为1道文本内容,1道艺术手法,全国卷则是文本内容和艺术手法合二为一。
原则上,小说选择题是易得分点,认真阅读,仔细比对,特别关注选项中的结论术语等,一般是能够拿准这两道题的满分。
小说阅读考查要点:近年来,新高考卷和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小说,且呈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选材多样,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为主,以外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为辅,有整篇小说,也有长篇、中篇小说的节选。
且小说的考查离不开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四个关键词,设题基本围绕关键词进行。
(1)人物形象:分析人物,要求概括人物形象或分析人物性格;(2)情节结构:探究情节安排及结构特点;(3)环境描写: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点及作用(4)主题主旨:探究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要求从人物、主题、情节等方面探究小说体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意义等;(5)语言特点:赏析语言特色,分析表现手法,要求分析人物、景物描写所使用的具体手法,文章的线索,小说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主观题答题思路梳理一整体思路——增分意识1.得分意识。
考生要有强烈的得分意识,每一个作答环节都必须臻善臻美,力求选择题满分,主观题得高分!2.草稿意识。
语文的主观题作答一定要有草稿纸上书写作答的意识,必须要在草稿本上简单梳理,再誊写,这样卷面美,得分高。
3.术语意识。
每种题型设问不同,答题的模板存在着差异,但唯一不变的就是要用术语作答,体现出考生语文素养的积淀和专业性。
4.揣摩命题意图的意识。
必须要养成揣摩命题意图的意识,这个题考我哪一个知识点,命题者的导向是什么,他的答案拟制有什么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形成作答的硬核素养。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文学类小说阅读备考指南与答题技巧
考情特点备考方向1.近年高考全国卷一改小说一统天下的局面,2021两套全国卷是小说、散文各一篇。
2020年全国卷Ⅲ考查了散文《记忆里的光》,2020年新高考Ⅰ卷考查了散文《建水记》。
考查文体的变化体现新课标重视多方面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教育思想和新高考全面综合考查学科素养的命题理念。
2.文本选材突出人性美与时代性主题。
2021全国甲卷《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突显个人命运和时代命运的结合;2021全国乙卷《秦琼卖马》则突显人性之美;2020年全国卷Ⅱ《书匠(节选)》是弘扬工匠精神的主题;2020年新高考Ⅰ卷《建水记》是传承历史文化的主题;2019年全国卷Ⅱ《小步舞》是映射工业化进程中精神家园丧失的主题。
选材的主题,契合时代精神,体现新课标和新高考重视“立德树人”的理念。
3.设题既注重常规性又兼顾灵活性。
2021全国乙卷的小说两道简答题,一道考查情节的设计意图,一道考查人物心理,都是常规题型,难度也适中。
2021全国甲卷的散文两道简答题,一道考查信息的筛选,一道考查中心句的作用,都是常规题型,但“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的说法简明而生动,体现了命题的灵活性。
灵活性另一方面是不拘常规,因文设题,个性化命题。
如2020年全国卷Ⅰ《越野滑雪》第9题根据文本特点考查海明威创作的“冰山理论”。
1.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要以小说、散文为主,兼顾戏剧、诗歌。
这既是为了应对国家命题中心“反套路”的命题理念,也是为了培养考生真正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
2.因文学类文本考查点侧重文体特征,故本专题分小说、散文来备考。
3.读懂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因此,应以读懂文本为切入点,以必备文体知识为突破口,以教材为关联点,以高考真题为能力训练点来进行层进式备考。
如何读懂小说一、掌握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构成了小说的基本面貌。
1.人物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如何快速有效读懂高考小说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如何快速有效读懂高考小说一、明确小说分类、文体特征与命题点(一)小说分类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3.微型小说的特点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应充分认识其特征。
高考小说命题,均是紧紧围绕“情节”“人物”“环境”“主题”来命题的,因此,在解答小说阅读题时,有意识、巧妙地关注这4大命题点至关重要。
具体来说应当遵循以下“3步骤”,切实把握好4大命题点,以提高答题的效率。
第一步:落实“写什么”——明确小说所写内容1.把握小说情节划分层次,概括层意,明确小说各内容之间的关系,可帮助考生找准、找全各选项的答题区间。
2.了解人物形象通过情节的发展及人物自身的言行、心理等描写,初步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以及其生活的具体环境,他(她)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他(她)与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关系。
3.分析环境描写明确小说所写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特点,了解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注意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发掘其深刻的思想意义。
第二步:紧抓“怎样写”——把握小说艺术特色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小说的叙事技巧主要指情节安排的技巧(如铺垫、悬念、倒叙、插叙、详略等)和叙述视角(叙述人称)的选择、叙述方式的变化。
2.小说的描写艺术一是指环境描写技巧(如想象、联想、对比、衬托、抑扬、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等),二是指人物描写技巧(如正面描写、细节描写、白描等)。
3.小说的语言艺术一是从语言修辞手法、词语锤炼、句式特点等方面入手分析其效果;二是从语言风格方面赏析其特色。
第三步:思考“为什么写”——挖掘小说主题意图即思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怎样服务于表达的中心(主旨)、文字的意蕴(情感倾向、思想内涵)等艺术效果。
(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的叙事特点和技巧必备知识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的叙事特点和技巧必备知识小说的叙事特点和技巧叙述是小说创作最基本的表达技巧之一,是指作者用陈述性的语言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说明、介绍和交代的一种方式。
叙述的基本要素一般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六个基本要素。
叙述与时间关系最为密切,无论是人物活动的过程,还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都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与持续性,即是“过程”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进行。
语句一般按时间顺序排列。
叙述的基本功能在于叙事,小说情节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靠叙述实现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小说的叙述技巧,即是小说的叙事技巧。
✅常见设问方式1.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说明。
2.作品是怎样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4.本文在叙述手法上有何特色?请赏析。
5.作品在人称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有何效果?小说叙事技巧的基本内容如下:1️⃣叙述顺序可分为多种类型,比较常见的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1)顺叙顺叙,也叫正叙,小说情节基本上是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依次叙述的。
顺叙是所有叙述方式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我国传统的古典白话小说惯用的叙述方式,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基本上采用的是顺叙。
现代作家也有不少用这种叙述方式叙述人物事件,如张爱玲就比较喜欢以讲故事的形式,按照故事(事件)发生的自然顺叙组织情节,刻画人物。
顺叙的优点是能将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比较清楚,条理清晰,在故事情节的不断推进中,人物的性格也得以充分的展现;缺点是平铺直叙容易给人以平淡的感觉,从而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2)倒叙倒叙是相对于顺叙来说的一种叙述方式,它不按时间先后的顺叙来叙述事件,而是在小说的开头就对某些发生较晚近的故事情节或结局先作交代,然后再回过头来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
①为了凸显小说的主题,可以把最能表现主题的部分提到开头,以示突出。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常考点整理
【小说考情分析】1.选文特点:选文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为主,适度选用外国小说,直接选用原作或对原作进行删改,或从长篇作品中抽取片段;题材凸显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以美育人的功能。
随着新高考命题的反套路化要求,所选小说越来越反格式化,表现形式呈现新的特征:淡化情节,叙述平淡,“散文化倾向”的文体特征。
2.命题特点:试题命制以分析综合为基础,倾向于对考生鉴赏能力的考查,侧重考查考生对文本的“感受”“品味”和“领悟”能力。
命题人立足小说要素,更多关注对环境、形象、主题和表达技巧的考查,题型分值发生变化,但考查点稳定,仍是围绕人物、环境、情节、主题来命题,手法及语言也是常考点。
一、选择题1.“2”个命题角度:(1)内容理解类(即写了什么);(2)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类(即怎么写的)。
2.“7”大设误方式:(1)错解文意(曲解文意):理解失当、武断绝对、无中生有;(2)错析艺术特色:错误概括艺术特点,弄错特点对象,错析效果;(3)错析思想情感:望文生义、断章取义、脱离文意任意阐发;(4)错析形象:概括形象特点失当,评价错误,作用分析不当;(5)错析语言:对文或人的语言特点、含义、作用理解、判定或解说不当;(6)错析情节:概括情节失当,分析情节作用错误,分析情节技巧错误;(7)错析环境:概括环境特点失当,或分析环境作用错误,赏析环境描写手法不当。
二、主观题(一)叙述特征题命题设问方式举例:(2021·新高考Ⅰ卷)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2018·课标全国Ⅰ卷)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说以xxx为叙事承担者,以xxx为叙事视角,有何效果?小说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织来展开叙述,有何表达效果?小说在叙事上呈现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的特点,有何效果?小说采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何作用?……1.小说的叙述角度①叙述视角A.根据叙述者对于故事的了解程度,可以分为有限视角(角色叙述者、限知视角)和全知视角(全知叙述者、零视角);B.根据故事讲述者身份,可以分为旁观者视角和亲历者视角;C.根据时空角度,可以分为回忆视角(历史与现实交织)和空间转换的视角。
最新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整理版)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整理版)一、看背景思人物。
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分析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需要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典型环境)下去理解,也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分析人物。
林森两次看病,而魏力的态度和表现前后却截然不同,前一次原来是“白大褂在市报和电视上见过林森,知道他是市里的主要领导”,后一次则是因为以步行代车终招来“撤职”或“停职审查”的流言所致,由此可看出魏力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个性特征。
而正是魏力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又激怒了林森,使他产生了恨恨不平的心理,于是官权意识被重新唤醒。
二、观描写重细节。
描写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大特点。
不管是白描还是工笔,都是使小说展现的场面、人物显得栩栩如生的基础。
分析小说的描写,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小说抓住魏力前后两次不同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进行描写,以前恭后倨的强烈对比,突现了人物的性格。
三、读情节理构思。
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小说中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
小说中间写了“林森女儿找工作一事”,这似乎与主要情节“看病”关系不大,但却揭示了当今社会趋炎附势的普遍现象,这样构思就深化了主题,使魏力的前恭后倨变得更为自然,同时也为下文写林森心理的变化作了铺垫。
四、获主旨多思考。
小说的主题不是象贴标签一样明显地张榜在作品的前头,而是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它有待于读者去寻找、去挖掘、去发现、去获得。
读者对小说作品主题的理解有一个由潜渐明的过程,还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薄到厚的过程。
2小说阅读具体方法和技巧:1.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2.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
3.人物塑造方面: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它人或景的烘托。
题型08 现代文阅读II小说阅读(三)(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08现代文阅读II小说阅读(三)小说阅读试题在全国甲乙卷是按照文学类文本阅读出现,有些年份还考散文,2023年全国甲卷考的就是随笔,新高考卷按照现代文阅读II出现,也归属于文学类文本阅读,只是分值不尽相同。
2022年全国卷甲乙小说阅读设计三道试题(1道选择2道简答,总分12分。
)2023年全国甲卷考的是巴金的一篇随笔,不是小说,全国乙卷考查了小说。
2022和2023年新高考卷一如既往地设计四道试题(2道选择,2道简答,总分16分。
)选择试题一般来说是从“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角度来考查,全国甲乙卷在选择试题上是一道,题干设置是从“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的角度来提问的,新高考的考查形式有变化,考查的重点一以贯之,都是“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两道选择题,简答题都设计两道,绝大多数是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主题、赏析语言的角度切入,这五个角度也考生思考问题的切入点,这才符合小说文体的特点。
在人物形象和赏析理解重要语句方面所出试题的角度居多。
在文本设置上全国甲卷运用的是双文本,其他试卷运用的是单文本。
2023年小说试题分析小说阅读要点:(一)、读懂,才能做题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对于现代文阅读来说,尤其对于小说阅读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轻视文本阅读,最核心的任务是读懂,然后才是做题、会答。
(二)、考场阅读要求: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所谓整体阅读,就是能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初步认识人物形象,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1.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小说本质上也是一种记叙文,可以按照记叙文阅读先明确记叙的对象、事件及其前因后果,把握事件“发生—经过—结果”的完整过程;也可以按照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把握。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必须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2.初步认识人物形象通过情节的发展及人物自身的言行心理描写,初步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生活的具体环境,他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他与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高频考点考前指导
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小说主观题高频考点考前指导【高频考点1:小说标题】高考小说标题的考查的角度①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小说标题的意蕴)②体会小说标题的作用(用意,好处)③与探究题结合在一起考查。
如“××”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
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④不同标题的比较。
答题思路及规范:(一)小说标题的含意。
①表层:本义。
②深层:比喻义,双关义。
③主旨:象征义,结合人物、主题分析。
例【2017·浙江卷<《一种美味》T12 “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①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
(本义)②围绕“鱼汤”的烹制,是一家人快乐、亲情和希望的酝酿,这种处于生活重负下的情感“美味”弥足珍贵。
(比喻义)③在此过程中,“他”由天真惜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
(主旨典型例题小说以“寻找安详”为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4分)【参考答案】①表层义:“寻找安详”指的是“我”和老乡去寻找一个叫安详的画家。
②深层义:“寻找安详”也指画家安详安心守山,真情投入,寻找到内心的安静祥和,寻找到了艺术的真谛。
③主旨义:“寻找安详”还指“我”寻找到了内心的安详,表达了作者对当下社会浮躁的反思,每个人都应该寻找内心的“安详”。
(二)小说标题的作用(用意,好处)【识记内容】①人物层面: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特点等),寄托人物的情感。
②情节层面:概括了主要情节、推动或暗示情节的发展、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等。
③环境层面:交代时间、地点、环境、故事背景,渲染氛围等。
④主题层面:紧扣、(体现、揭示、暗示)了主题;使用了某种手法,生动新颖,或含有象征意味、寓意等。
⑤思路结构层面:贯穿全文的线索、抑扬、呼应等。
语文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指导-2023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
小说的答题方略
1.分析情节结构问题 一般来说,梳理情节有三种方法:一是按小说的叙述顺序、 情节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一是寻找小说的线索来梳理;一是 抓住场面,梳理情节。 此类题型的常见提问方式有: ①小说的构思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②小说是如何讲述××故事的? ③小说在情节设计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④请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人物鉴赏类试题答题思路:
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 →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环境(特定环境下的特 定人物)→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定 位)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 质)
1.描写人物的技法及其作用
①外貌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 的描写。
作用: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 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
②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 等)或思想变化进行具体刻画。
作用: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 行动的内在依据。心理描写,有时可直接由作者来进行描绘, 或由人物的独白、梦幻来进行披露,有时也可间接地通过景
小说阅读之环境描写
归纳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答题思路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 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 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 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 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 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高考现代文(小说散文)阅读答题要点术语详解
高考现代文(小说散文)阅读答题要点术语详解小说阅读十个考点:1、叙述特点2、描写特点3、语言特点4、情节的作用5、环境描写的作用6、首段、尾段的作用7、标题的作用8、主题思想探究(先读最后三段)9、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使情节紧凑,结构清晰。
10、赏析画线句作用题答题的五个(3+2)角度:1、对人物的作用(性格、心理、情感)2、对主题的作用(烘托、深化、揭示)3、对情节的作用(引出、铺垫、暗示、伏笔、抑扬、留白、线索、双线、巧合、悬念、时空交错【以“意识流”为叙述结构,将故事的时间线打乱后重新剪接组合,从而使历史与现实交错,真实与虚幻反差,给读者以新奇的体验;叙述灵活自由,情节充满魔幻性,结构有张力;借历史影射现实,深化了主题】、承上启下、前后照应、呼应前文、点明题旨、文眼、突转【结局出人意料】、富有戏剧性、欧亨利式结尾)4、对读者的作用(引起共鸣、引发思索、耐人寻味、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了解更加全面、更有人情味、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把读者引入故事情境,增强真实感)5、表达效果:反差巨大、对比鲜明、充满张力、委婉含蓄、含而不露、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场景浓缩、情节集中、反复渲染、形散神聚、层层铺垫、层层推进、窥一而知全貌(冰山理论)、利用简笔来加快叙述节奏、利用繁笔或宕开一笔来舒缓叙述节奏、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铺陈、延宕【副线情节穿插】、摇摆【连续设置悬念或意外】、曲笔【有意遮掩,不直书其事】、叙议结合、叙述结合描写、叙述结合抒情、多感官描写结合、使内容更加丰富、使表达更加细腻、使感情更加饱满、使形象更加鲜明、现实与历史交错、真实与虚幻交织、使情节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魔幻而不失其真实、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作品余韵十足“反复出现...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答题术语如下:(1)反复渲染...气氛,凸显...(主题或人物性格、心理、情感)(2)反复点出...来暗示(衬托)....(3)反复强调...与...形成强烈反差。
09 文学类文本之小说阅读把握叙事技巧,分析文本特征精准突破-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二
③“基本特征”——文本特征
叙述手法辨不清,分析角度不全面 [2020·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雪 [苏]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 ①彼得洛芙娜搬来一个月后,波塔波夫老人就去世了。这座房子里就 剩下彼得洛芙娜和她的女儿瓦丽娅。 ②这座只有三个房间的小屋坐落在山上,小屋后面是一座凋零的花园。 ③离婚后的彼得洛芙娜离开莫斯科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习惯 这座空旷的小城。可是回莫斯科已经不可能了。她在这座小城的军医院找 了事做,受伤的心也就暂时安定下来了。
独白式 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
(续表)
①使情节发展更为明晰,情节结构更为集中紧凑
②明暗线呼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双线 索式
③使小说主题得到更深挖掘(表现主旨、暗示主旨、深化主旨) ④拓展了作品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表现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丰富小 说的内容)
⑤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修好。我难道还能再见到这一切吗?我明白,我在保卫的不仅是整个国家,也 在保卫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我们家的花园小屋。
⑩“我出院后,会有一个很短的时间回家探亲。我还不能确定。不过 最好别等。”
⑪她思忖,或许就在这两天内,这个陌生人就会从前线回来。 ⑫一大早,彼得洛芙娜就吩咐瓦丽娅拿起木铲去清理通向山坡上那座 亭子的小径。这座亭子已经非常破旧了。彼得洛芙娜修理好了门铃,她按了 按门铃,门铃响了起来,声音很大。她显得格外精神,面色绯红,说话嗓门特别 大。她从城里请来了一位老技师,他修好了钢琴,说这的确是一架好钢琴。
①情节前后照应。小说开头以悬念的方式提到女主人公觉得和对方 似曾相识,结尾进行呼应 ②利用书信来加快小说的叙述节奏。通过书信,将男女主人公的心灵 迅速拉近 ③利用景物进行前后勾连。雪、钢琴、蜡烛等景物反复出现并前后 勾连 ④场景相对集中。通过压缩空间的方式,将场景集中到波塔波夫老人 的花园、小屋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小说阅读复习指导及应对策略
给人 以启迪 等特点 受到命 题者 的青睐 小说 阅读 能 力 的考 查 主 要 围绕 小 说 的文 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
点设题 它首 先要 求学 生能 够 分析小 说 的情 节 、 人
后。 还要 结 合人 物 的身 份 、 位 、 地 经历 等 进行 概括 整
合 。20 0 7年 宁 夏 、 南 卷 中 对 林 冲性 格 心 理 的分 析 海 就 要结合 林冲 的身份 、 位 的变 化加 以概括 。此外 , 地
物 、 境这 三 个 要 素 . 此基 础 上 进 一 步把 握 小 说 环 在
的 主 题 . 赏 小 说 的 艺 术 特 色 鉴
一
我 们还 要确 定作 者 的感情 倾 向是 褒还 是贬 . 是颂 扬
还 是 讽 刺 在 阅读 过 程 中 画 出小 说 中关 于 这 个 人 物
、
人物形 象分析
题 : 鲁 迅 《 福 》 的 ‘ ’ 是 不 可 或 缺 的 人 物 形 “ 祝 中 我 既
解小说情节 安排 的特点 和作 用 。 常见 的设题方式有 :
① 用 一句话 ( 简 明 的语 言 ) 括小 说 的故事 情节 ; 或 概
⑦ 文 中共写 了哪几件事 。 依次加 以概括 : 某段 文 请 ③ 字 ( 某个情节 ) 或 在文 中有 何作用 , 作简 述 ; 为什 请 ④
面 逐 渐 被 打 破 . 以 . 说 阅 读 训 练 应 该 引 起 高 中 所 小 学 生 足 够 的 重 视
等 描写 进行 分 析 . 括 出人 物 的性 格 特征 。浙 江卷 概
《 米 》 文 中 乌 米 坚 忍 、 观 的 性 格 特 征 就 是 通 过 乌 一 乐 小 说 对 人 物 的 外 貌 、动 作 和 语 言 描 写 表 现 出 来 的 。
专题03现代文阅读Ⅱ考前梳理与指导(小说阅读客观题)-2023年高考语文专项分类考前梳理(全国通用)
2023高考语文各类题型考前梳理2023现代文阅读Ⅱ考前梳理与指导——小说阅读01 客观题〔通用版〕前言:全国高考教育部命制的四套试,分别为新高考1卷2卷,全国甲卷,乙卷,四套试卷现代文阅读Ⅱ均为文学类文本,新高考卷为2道选择题〔3+3〕两道简答题〔6+6〕共18分,全国卷为1道选择题〔3〕+2道简答题〔6+6〕,分值共15分。
小说的选择题根本上侧重检测考生对小说文本内容的阅读和艺术手法的赏析。
原那么上新高卷2道选择题分别为1道文本内容,1道艺术手法,全国卷那么是文本内容和艺术手法合二为一。
原那么上,小说选择题是易得分点,认真阅读,认真比对,特殊关注选项中的结论术语等,一般是能够拿准这两道题的总分值。
小说阅读考查要点:小说的考查离不开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四个关键词,设题根本围绕关键词进行。
1.环境。
“一景三考〞,分析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特点、写法和作用。
有时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与深刻寓意。
2.情节。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阶段〔序幕、开端、开展、、结局、尾声〕,概括故事情节;分析情节支配的特点及作用;探究情节支配的作用。
3.人物。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探究人物性格的典型意义,对人物形象的评价。
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能分析直接〔正面〕描写,间接〔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4.主题。
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评价小说主题,探究小说主题的现实意义,探究情感取向。
5.构思:分析小说构思的特色6.理解标题含义及作用。
7.重点关注:叙事方式、文学评论、改写效果新题型。
01 选择题设题侧重点梳理新高考卷模式,2道选择题,内容与艺术特色分开命题。
例1〔2023高三广东3月联考〕6.以下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泥瓦匠“断没有想到他却为大自然供应了一张作画的温床〞,说明他们在砌墙之初并未想到墙在风雨的侵蚀下,会产生艺术美。
B.在作者看来,美需要发觉,如夕阳晚照中的老墙就美得让人心颤;同时,美也需要爱护,如立在窗前的新居就破坏了老墙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现代文小说阅读指导本文是关于高考现代文小说阅读指导,感谢您的阅读!高考现代文小说阅读浏览近五年高考全国卷及各省市试题中的科技文阅读文本,宛如进入科学的殿堂,各种新的科技成果、人文思潮映入眼帘,选材新颖,领域广阔,涉及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的前沿阵地。
但也正因为文本内容的新颖性和专业化,我们的高中生在做题时,如坠云雾中,为浮云遮盖视线,难以弄清试题的真实考查意图,屡屡失分。
其实考生应该明白一点,这是语文考试,考查侧重的是语文能力,而非重点考查科技知识修养和人文知识素养。
其考查的是考生对文本中词或句子的确认能力,对某一信息的筛选能力,以及依据文本进行推断的能力。
考生在考试时,应调整心态,不畏那些生疏的科学知识,做到静心、细心,从容按照一定的方法应对试题。
一、速览全文,整体感知在做题之前,必须速读文章,大概明晓各段意思,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
解决以下问题:文章的写作对象是什么,每一段大概写的是什么,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文章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在这一阅读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标识层次大意的重点词语、句子,以明晓文章的整体内容;标注出文章中的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以明晓文章的写作思路。
这样,我们就可以大体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观点及行文过程,为我们下一步做题做好准备。
二、审视题干,以支寻踪这一步主要完成两项工作。
第一要审视题目的题干,弄清其要求,把握本题的做题准则。
第二要细读选择支,提取其关键意思,返回原文,以支寻踪,找到对应的文本区间。
这是很关键的一步,一定要细心,无论题支,还是文本区间,要认真的思考阅读,过这一步,其实也就简化了试题,缩小了阅读范围,对下一步十分重要,所以区间的确定要准确、全面。
三、锁定句子,认真比对这一步要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继续缩小范围,找出题支对应的具体句子,认真比对,找出区分点,以文本为依据,确定题支的说法是否符合原文,从而确定题干所要求的答案。
命题人在以改变文本的表述形式和内容的方式出题时,暗设玄机,设计了一系列的陷阱,对于这些我们如果熟知以下规律,我们就可以拨云见日,识破玄机,确定答案。
玄机一、无中生有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并未涉及,也不能依据原文信息中推断出来。
例如2006年全国卷Ⅰ的第5题C项:“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接受浮标采集的信息,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
”从文中看,卫星是用来收集信息的,“把接受的信息发送到气象中心供研究人员分析研究”,在文中不能提取到“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这一信息。
因此,考生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依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玄机二、张冠李戴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比如2006年北京卷第14题A项:“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热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而原文是“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热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A项将故宫“铺天盖地”的“帽子”戴在天坛头上。
再如2006年湖南卷第6题原文是说果蝇寿命的延长是“在受到极大限制的环境条件下选择出来的”,如同物竞天择,而非“科学家们”选择的结果;因此,考生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所叙述的对象,并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出,在做题时,应细心比照原文,看看选择支所叙述的对象特点和原文文本是否一致。
玄机三、以偏概全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比如06年江苏卷的第5题要求选出对木版年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C项说:“木版年画从思想内容上说,都是理想主义的图画。
”文中的第二段说,“在物质匮乏的农业社会,它只是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罢了,就其本质而言,年画是理想主义的图画”,第五段说,“清末民初……木版年画……一反传统,十分写实”。
命题人故意漏掉“在物质匮乏的农业社会”这一内容,把原文内容随意扩大,另外清末民初,木版年画十分写实,选项上说“都是理想主义的图画”显然是错误的。
再如2006年湖北卷9小题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选择推断正确的一项,其中A项“人与深海潜水动物一样,不得快速从水下上升,否则将会危及生命安全。
”从原文来看,并无“深海潜水动物不能快速从水下上升”的信息。
很显然以偏概全。
因此,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尤其是表示范围的,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全部”“所有”等,见到这些词时,就用笔划出来或者做特殊标志,在选择支中,如果出现并列几个概念具有某种属性,或具有某几种属性时,应该小心以偏概全。
玄机四、已然未然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未然)说成既成事实(已然),或反之。
比如2004年全国卷(一)第10题A项:“已经证实,把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
”而原文中只是在“小鼠”身上实验,至于在人类身上得以实现,“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医学界的美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
因此A项中“已经证实”就明显地设置了把“未然”当作“已然”这样的陷阱,洞晓其玄机,解题也就容易了。
在阅读原文时,考生应把“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来”等时间性修饰限制词语作为关注点,否则就很容易造成已然未然的混淆。
玄机五、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原文的“因”错当作“果”,把原文的“果”错当作“因”,颠倒了因与果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原文并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个情况强加以因果关系。
例如2006年湖南卷第6题B项:“人或其他生物体的活动缓慢、活动收入低尽然导致其基因的改变。
”而原文却是“有些基因改变后将导致代谢活动缓慢,活力降低”;很显然,选择支颠倒了因果关系。
再如2006年江西卷第7题A项:“由于植物吸收的光部分未参与光合作用,因此有些植物只能发出暗淡的红光。
”只要把原文中说的“所有的植物在阳光照射后都会发出一种很暗淡的红光”和“一类是被动发光,如植物,那些微弱的红光不过是没能参与光合作用的多余的光”两句话跟选项一比照,可以看出这个选项完全是强加因果。
因此,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玄机六、主次颠倒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比如2006年山东卷第8题选出推断错误的一项,D项说:“从古代干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分布的区域及建筑形制来看,防潮和防寒是其主要功能。
”从原文的第一段中可以看出,干栏居一类建筑的主要功能是躲避动物的侵扰,“防潮和防寒”只是其次要功能。
做此类题,要仔细审读原文,清楚哪些是主要一面的,哪些是次要一面的。
玄机七、信息残缺就是命题者在设置“陷阱”时,故意漏掉原文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从而导致信息不全面。
如2004年全国卷(三)第9题C项:“适应化学药品需要若干个世纪,而人生太短,所以人类能够适应化学药品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对应的原文是:“适应这些化学药品所需要的时间应该用大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人的一生太短暂,而它所要求的是若干个世纪。
”相对照一下就会发现答案C项少了“这些”这两个修饰语,而“这些”是指上文所说的“那些有害甚至致命的物质”,而并非全部的化学药品。
遗漏信息是最常见的错题设计方式,认真阅读准确把握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玄机八、曲解原意指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例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9题,要求选出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答案D项“因雷击和虫害……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文中强调了灾难的严重,但没有强调人类对灾难已是“束手无策”,答案D曲解了原文的意思。
对于此类型的陷阱,要从整体上感知,在原文中准确寻找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找出语句含有的条件,提取与答案相关的有用信息,跳出命题人设置的陷阱。
玄机九、推理错误主要指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
逻辑错误类型出题方式有两种。
一是条件不充分例如2006年安徽卷第7题要求选出推断不正确的一项,D项为:“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可解决当今世界因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原文中说“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原文只是说“天人合一思想”“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据此并不能推断出“可解决当今世界因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的结论,条件不充分。
二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且必要条件例如2003年全国卷第10题的B项:“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原文是说全球气候变暖后,“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但不能反过来说,因为气候变暖与“滑雪运动”“台风袭击”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且必要条件。
总之,做高考科技文阅读题,只要确立“科技文阅读乃语文阅读测试而非专业知识测试”的思想意识,培养一种“静心、细心、专心”的心理品质,掌握一套规范有效的做题流程,明晓命题者的各种命题玄机,科技文阅读得满分将不是梦想。
正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母语测试又何难。
速读原文明大意,行文思路记心间。
细审题干晓题意,审视题支寻区间。
原句题支细对照,去伪存真定答案。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