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教学设计(简)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第六中学唐志国
学习目标:
1.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对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2.学习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学习重点:根据本文独特的结构,分析小标题的表达作用,感受标题的美。
学习难点:小标题展示的内涵和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根据预习卡事先做好预习工作。
学习方式:欣赏、讨论。
教学设计
【附】作业设计:
同学们,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了几幅我市要恢复练湖的效果图,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丹阳曾经有一个练湖,曾经是我国五大湖之一,三国时周瑜曾在练湖训练水兵,李白、陆游、杨万里等几十位诗词文豪留下了近百首游练湖、歌咏练湖的诗词。
让我们用今天所学为练湖设计几个富有特色的小标题,并对景区进行描述,为家乡的练湖做一点贡献。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二、 蓬勃发展 的旅 游业—— 支柱产 业
一
近年来 , 西双版纳卅委提出“ 旅游 州、 生物强 州、 口岸活州、 文化立州 依法治州 ” 的基本思想 , 充
呢?
学 习区域 地理 的一 般思路 是 : 区域 的位 置人 从 手, 分析地理 环 境各 要 素 (自然 、 文 ) 间相 互 影 人 之
从全球来 看 , 南北 回归线 附近大部分地区 , 由于 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 , 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或干 旱草 原 , 如北 非的撒 哈 拉 沙漠 、 西亚 的阿拉 伯 沙漠 、
响 、 互制约 的关 系 , 出该 区域 的总体 特 征 , 相 得 然后 确定 其经济发展 方向 。
教学过程 :
大洋洲的维多利亚沙漠。西双版纳也处于北回归线
附近 , 但是 由于这是深受雨热 同期的热 带季风气候 ,
导 人新课 :
课 件展示 西 双版 纳 的景观 图 片 , 导学 生边 观 引 赏边思考 : 是 什么 地方 ?为什 么每 年都 能 吸 引大 这
本节 是认 识省 内区域 的一个 特例 , 主要是 认识 西双版纳 的特 色旅 游 。教 学 中运 用 多媒 体 电脑 课 件, 通过景观 图片展示 、 图分析讨论 、 读 资料 阅读 、 角 色扮演 、 出谋 划策等途 径 , 让学生认识 西双 版纳 的区 位优势 、 资源 优势 , 探究旅 游业迅速 崛起并成 为支柱 产业 的原 因及 其对 经济 发展 的带 动 作用 , 讨 如何 探 保持 该地 区的可持续 发 展 , 领会 区域 环 境 和 区域发
新课学 习 :
一
、
丰富的旅 游资 源
4 .点击思维 : 件展 示 图 7 1“ 课 . 1 多姿 多彩 的雨 林 植物 ” 和图 7 1“ 爱 的雨林 动 物 ” 引 导学 生讨 .2 可 , 论 热带雨林 的植物特 点 。思考 为什么西双版 纳被称 为“ 热带动物 王 国” ?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教案)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西双版纳的位置;2、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3、熟悉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二)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2、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二)教学难点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方法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
四、教具准备有关彩图、投影片及录像。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哪一个省的民族最多?(云南)云南哪一个少数民族最出名?(傣族)云南的傣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的什么地区?(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每年为什么能够吸引国内外许许多多客人纷至沓来,观光旅游?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美丽的西双版纳。
板书: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讲授新课]出示投影:展示西双版纳的景观照片,引导学生边观赏边想,位于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为什么每年会吸引大批国内外游人观光旅游?(西双版纳地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风景旅游资源美丽诱人。
)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读图观察:在展示西双版纳景观照片的同时,穿插一些热带沙漠照片。
之后,出示投影《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图》(图7.10)引导同学读图析图后,说出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什么位置,在哪一条特殊纬线以南?与哪些国家为邻?(云南南部,北回归线以南,缅甸、老挝等国。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2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第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1.认识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特点。
2.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
3.分析西双版纳的案例,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4.以西双版纳为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发展状况,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
教学重点
1.旅游业作为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2.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教学难点
旅游业是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
教学准备
教师
1.“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投影片,热带动物的影像。
2.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成果的投影资料。
学生
收集西双版纳民族风土人情的资料或实物。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认识西双版纳的特色旅游。
学生通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认识西双版纳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探究旅游业迅速崛起并成为支柱产业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领会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最新文档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教材分析学习这篇文章最终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让学生在对文本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西双版纳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有足够的感性认识,再上升到对文本的语言、结构等方面的鉴赏、品味这一理性层面。
因此,本文起点还在于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上。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感受西双版纳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奇异的民俗风情,体会作者表达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的写法,把握文章的思路。
3、能品味分析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突出西双版纳特点的写法;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2.教学难点:理解傣族人民的人生观和生死观。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乐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并出示西双版纳风光图片。
一、第一站,初识西双版纳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读课文,完成以下几个问题:1、识读下列词语。
澜沧江;蕨菜;竹篾;贿赂;木棰;涮洗;色彩斑斓;傣族。
2、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西双版纳?(请你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说说你朗读课文之后的感受。
)明确:美丽。
3、标题探讨:整篇文章用小标题构建有什么好处?明确: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给人鲜明印象。
写作中运用小标题,内容丰富,结构分明。
4、思考作者介绍了西双版纳的哪些景观?明确:作者介绍了“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五幅景观。
二、第二站,品味西双版纳分组讨论:1、请勾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词语或片段,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你认为“笑对生与死”一部分里的几段话对人生有什么积极的影响?有没有消极的方面?(1)展示学习成果。
例一:我很喜欢“热带雨林中,有很多藤状植物,像蛇一样缠在大树上。
”我觉得作者用这个生动的比喻,既写出了藤状植物的形状,又写出了它们对大树的依赖性,给人以神秘感。
《西双版纳》教学设计与案例
初中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与案例八年级地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理解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了解西双版纳的热带动植物特征。
○3理解西双版纳旅游业迅速崛起的原因,及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经济的带动作用。
能力目标:○1通过对西双版纳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2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1通过分析西双版纳设立自然保护区的重大意义,使学生认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通过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愉快地参与、体验,热爱地理学习。
重点:○1西双版纳的热带动植物资源。
○2旅游业发展对西双版纳经济的带动作用。
难点: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生:○1两名傣族少女打扮的学生(要求:会说几句简单的傣语,最好再学点傣舞动作)○2收集相关资料:傣家习俗、西双版纳热带动植物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环节导入新课屏幕播放傣族歌舞,两名傣族打扮的学生(以下简称“傣”)打着花伞从屏后转出,略作表演,走到台前。
傣(自我介绍):“我们是傣族的“小卜哨”,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吗?“生:西双版纳!傣(表演):西双版纳好风光我为版纳来增光邀请大家去观光迎来贵宾有荣光师或生(唱):“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美则美矣,可是又穷又偏僻,不去,不去!”傣(表演):改革开放政策好版纳更换旧面貌发展旅游赚钱多直把小康换温饱——跟我们来吧!一、优越的地理位置承转:西双版纳在什么地方啊?(播放课件:西双版纳地理位置图)生:说出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
(祖国西南,云南南部,北回归线以南,中、老、缅三国交界,澜沧江——湄公河等)承转:我们到西双版纳,要不要多穿点衣服呢?(播放课件:西双版纳气候图)生: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
师:这种气候是如何形成的?(再次播放:西双版纳地理位置图)生:讨论、分析其成因。
二、丰富的旅游资源承转:我们从延边州到西双版纳,要怎么走呢?生:用投影仪展示自行设计的路线图,并介绍(沿途经过的铁路线、公路线、航空线等)承转:那么,西双版纳有什么好看的、好玩的?(播放课件: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生:交流所收集资料,并给每种植物作出评价或起个别名。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探索西双版纳的自然之美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西双版纳景点的地理位置、自然特色和生态环境。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西双版纳景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色。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世界地图、西双版纳地图、图片资料、投影仪、实地考察的计划。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将世界地图展示在黑板上,学生分组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找到中国位置,然后找到云南省、西双版纳。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关于西双版纳的猜想。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呈现一些西双版纳景点的照片。
学生观看图片,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特色、植被和动物。
教师在黑板上标出这些景点的位置。
学生对景点进行分类,例如:自然保护区、河流、湖泊等。
3.探索(30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西双版纳地图和一份景点介绍资料。
学生根据地图上的提示,通过阅读资料,找出对应景点的名字并填写在地图上。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疑惑。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解答他们的问题。
4.实地考察(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地考察计划,进行小组实地考察。
教师安排学生分组,每组由一名学生带领,根据地图寻找所指定的景点,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学生可以使用相机拍照,以备后续讨论和汇报。
5.总结和展示(15分钟)学生回到教室后,各小组轮流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考察发现和拍摄到的照片。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各景点的特色,并呼吁大家保护自然环境。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你最喜欢的景点是什么?为什么?你觉得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需要如何保护?6.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可以介绍西双版纳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并让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和探索。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进行个人或小组的研究和展示。
五、教学反思:1.教师在导入环节通过让学生观察地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想,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优秀16篇)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优秀16篇)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1【设计思想】⒈课前布置预习要求:①收集云南西双版纳景观的有关材料②根据收集到的内容写一则简单的导游词,向同学介绍西双版纳的有关景观,十九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⒈通过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引出导游词的基本要求。
⒈在学生对导游词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选择文中的画面,用导游词的形式把它介绍给同学。
⒈以同学们都熟悉的南山竹海为对象,选择一处景点,用导游词的形式介绍,以加强对导游词的训练。
【实施方案】教学目标:⒈了解文章中介绍的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⒈学会用导游词向别人介绍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⒈体会文章中有感情的语言的作用。
⒈用自己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介绍西双版纳的有关景点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评价为主要方式,配以幻灯片和背景音乐。
教学内容和步骤:⒈导入:同学们,“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
”提起神奇秀丽、风景如画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那里有神秘的原始森林、粗犷的民歌、丰富的民俗民风,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
现在,让我们随着这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音乐,一起走进这美丽而神秘的地方,来亲身感受一下西双版纳独特的韵味。
幻灯片展示:西双版纳的一幅画面,并配以民歌作背景音乐。
⒈交流预习情况:①学习小组交流收集的材料。
②学习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做导游,向同学介绍西双版纳的有关景观。
③学生点评。
④教师提高评价层次并引导学生明确导游词的一些基本知识要求。
幻灯片展示:①口语化;②注意口语和身姿语言相结合;③语言生动形象;④串联词要自然有序。
⒈幻灯片展示本课教学目标。
⒈研读新课: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幻灯片展示:请选择文中⒈(本文共五幅画面,每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二幅讨论、交流,编写导游词。
学生上台讲解时,幻灯片展示相应的画面,并配上背景音乐,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美丽的西双版纳优秀教案(优秀5篇)
美丽的西双版纳优秀教案(优秀5篇)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篇一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感知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积累本文中的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感受美、品味美、表现美的能力。
2、体会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
情感目标:1、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
3、引导学生热爱水资源,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1、收集关于云南西双版纳的资料(文字与图片)。
2、根据收集到的内容写一则简单的导游词,向家人或朋友介绍一两个迷人的西双版纳风景。
3、积累生字新词(从音、形、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乐曲————傣族民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创设情境导入2、师深情导入:优美的旋律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似乎将我们带入了那苍茫的热带雨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观),神秘的宗教氛围,鲜见的少数民族情调更是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走进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而云南又被称为彩云之南,想必同学们已经从歌曲中领略到了。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共同畅游一番。
3、过渡: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我想了解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检查生字积累情况(提问俩三位同学,后教师出示小黑板,点评疑难生字词,最后齐读一遍)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一)整体感知————感受美1、当你第一遍读完课文,西双版纳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西双版纳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吗?2、请快速浏览课文,神游西双版纳,以“西双版纳美,美在……”来说说你对西双版纳的认识。
3、过渡:我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西双版纳有这么多迷人的风景,我想不通同学们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喜好不同,心里的感受也会不同。
课文向我们展示辣了这么多优美的画面,你最喜欢哪个画面呢?小组交流,请用你喜欢的语调来朗读,并试着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二)深入课文————品味美1、挑选你喜欢的画面,试着用你喜欢的语调来朗读。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优秀9篇】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优秀9篇】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为“理想而神奇的乐土”。
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案教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教学设计十九、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目标:1、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学习运用小标题构造文章的方法。
2、理解课文对照的手法的运用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特色。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重点、难点、疑点1、学习用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断、用小标题来构造文章。
2、理解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
课型及教学思路(1)课型:诵读、合作研讨(2)教学思路:听读、朗读、研读重点段落,感知课文教具及课时安排:1、教具学具:投影仪、收音机、图片2、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看图片让学生猜出图中的地方。
二、课前热身1、由学生来介绍作者的情况,教师补充总结2、检查预习(学生上台板演)(1)给加点的词注音(投影):沧篾剁饰嵌棰涮(2)解释一些关键的词语:心驰神往轻描淡写妩媚装饰镶嵌三、合作探究(1)学生听录音机读(2)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3)指名朗读课文(先请学生评点,然后教师再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指导)(教师总结朗读的方法,对一些学生读不准的词句,教师采用领读的方法)(4)四边互动互动1:开头一段有何作用?哪些动词用得十分传神?(学生答,教师总结)互动2:第一片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热带雨林图?(学生答,教师总结)互动3:第二个片段是怎样描绘竹楼外形的?又是如何描绘傣族老人的?(学生答,教师总结)互动4:“悠悠野象谷”从谋篇布局来看有什么特点?(学生答,教师总结)互动5:野象经过驯化,能为游客表演节目,反映了什么?(学生答,教师总结)四、达标反馈(投影显示)1、做练习(投影题目):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做课后练习一五、学习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复习上一节课讲的内容,提问叫学生回答二、四边互动互动1:作者是怎样描绘傣族人民打谷子和傣族女人在水中嬉戏这两幅风情画?(学生答,教师总结)互动2:“笑对生与死”这一片断里的几段话对人生有什么积极影响?有没有消极的方面?(学生答,教师总结)互动3:文章五个片断,用五个小标题来表达,具有哪些特点?与总标题有何关系?(学生答,教师总结)互动4:课文是怎样运用对照手法的?有何表达效果?(学生答,教师总结)互动5:举例说明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特点。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优秀15篇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优秀15篇《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并书写砍、蚊、塔、箭4个字。
2、理解课后12个词语,积累美丽富饶、耸立云霄、五彩缤纷等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读课文,收集西双版纳还有怎样植物和动物?并在小组交流。
5、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
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并书写砍、蚊、塔、箭4个字。
2、理解课后12个词语,积累美丽富饶、耸立云霄、五彩缤纷等词语。
教学难点:读课文,收集西双版纳还有怎样植物和动物?并在小组交流。
教学过程:一、观看西双版纳的影像资料引出课题:1、(播放西双版纳的影像资料)大家看了这段美丽的风光片后能猜出这是什么地方吗?(出示句子: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云南的西双版纳)2、学习生字陲1)、看了西双版纳的景色你有什么体会吗?(美丽)2)、(出示课题)美丽的西双版纳3)、齐读课题。
4)、过渡: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这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去走一走、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课文:1、分小节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
积累美丽富饶、耸立云霄、五彩缤纷等词语。
3、说说你读了课文以后西双版纳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地方?三、学习课文: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第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的特点)(2)拓展知识面:你还知道哪些民族?2、学习课文第二、三小节:(1)男生读第二小节,女生读第三小节。
(2)第二、三小节你读懂了什么?(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3)读第二小节,完成填空: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
这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4)请你用这里有怎么样的什么的句式来说话。
(5)读第三小节,用什么时候,这里有什么,可以怎样的句式来说说。
3、过渡:美丽的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那么它还有些什么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精选5篇)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精选5篇〕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精选5篇〕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篇1学习目的:通过课文感知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学习重点:体会文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美学习难点:从文中理解版纳独特的民族文化学习过程:一、导入:1、媒体播放音乐《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创设情境2、优美的音乐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那苍莽的热带雨林,神秘的宗教气氛,鲜见的少数民族情调更是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走进西双版纳。
二、第一板块,感受美1、请你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你第一次读课文之后的感受。
2、阅读课文,神游版纳,结合有代表性的图片。
三、第二板块,品味美1、挑选你自己喜欢的画面,高声朗读2、自主考虑:你喜欢的画面是如何表现美的。
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p 去欣赏,边读课文,边作圈点批注3、小组合作交流,____媒体显示的每个画面,让学生在想像中与作者同游同赏4、深化探究:人文景观的美假如说自然景观的美是大自然对版纳的恩赐,那么富有特色的傣族文化那么是这个民族独特的魅力,文中多处信息向我们展示了傣族质朴意深的民风民情。
〔1〕、学生阅读课文,试图从文中提供的傣族的居住、服饰、饮食、宗教信仰等方面信息中去考察〔2〕、语文活动:走进西双版纳傣族园要求a、以“各位朋友,欢送大家来到西双版纳傣族园……”为开头b、注意使用第一人称四、第三板块,表现美播放影片,结合影片写一写版纳的美要求:写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美五、激发探究意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学生说说你对版纳有了哪些理解,你还有哪些问题感兴趣?六、完毕新课:当优美的音乐再起时,你最想对神秘而又神奇的西双版纳说的是……七、布置作业:积累美言〔1〕、说说你最喜欢的词语〔2〕、记住你最想记住的句子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篇2一、教材分析^p :《美丽的西双版纳》是八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充满民族风情的游记。
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字里行间流露出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2023年《西双版纳》说课稿
2023年《西双版纳》说课稿2023年《西双版纳》说课稿1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的第二节,下面我主要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效果预设五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一、设计理念:1.贯彻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2.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内在动机。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认识省内区域的一个特例,主要是认识西双版纳的旅游特色。
而其旅游特色又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密不可分,所以本节课侧重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它是地理科学地域性和综合性的体现,既能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地理的基本思路,具有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学习下一章《认识跨省区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对以后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结合__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具体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1.读图分析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特点及优势。
2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3.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
4.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迅速崛起的原因,说出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从区域的资源入手,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自然、人文)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得出该区域的总体特征,然后确定其经济发展方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西双版纳独特的资源环境认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特色文化的热爱之情;2.通过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发展状况,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加深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重点: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2.西双版纳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导入: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
师:“这些景观描述的是哪里?”
师:有人去过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云南,走进西双版纳。
一、地理位置
师:我们要学习一个区域,首先要了解什么?(生答:地理位置)
小组合作一、完成学案探究获知一,了解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
大屏幕展示答案
小组合作二:进一步分析西双版纳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学生交流:一、上大屏幕来指着说
二、临近东南亚,可以吸引外国游客,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
过渡:假如我们寒假到西双版纳旅游,需要准备什么衣服?羽绒服?由此你想到了西双版纳的什么?——气候
二、气候类型
师:我们来了解一下西双版纳地区的气候,小组合作完成学案探究获知2 大屏幕展示完成的同学阅读一下“友情链接”。
学生交流:主动交流!
三、地形概况
师:由于西双版纳地区热量充足、降水充沛,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我国除海南省以外保存最完整的热带雨林,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形成了本区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
师:让我们背起行囊直达景洪市,去欣赏一下西双版纳美丽诱人的自然风光吧。
第一站:西双版纳植物园一边播放一边板书
师: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有哪些代表植物?竹子、板状跟、望天树、绞杀植物、独木成林、。
让我们继续出发,进入第二站:西双版纳动物园一边播放一边板书
四、播放视频
师: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有哪些代表动物?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亚洲象。
师:在西双版纳这块宝地上,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居住着大大小小13个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我们继续出发进入第三站:西双版纳民族风情园
师:西双版纳人数最多的民族是什么?有哪些习俗?(刚才前面的画面中已经有所了解)傣族、哈尼族、白族?菠萝饭竹筒饭住竹楼跳象脚舞
总结:西双版纳地区各民族特有的生活习俗,而这些习俗的形成,与什么有关呢?——环境
小组合作完成学案的探究三
交流:……
过渡:假如你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州长,你会侧重发展哪种产业?为什么?
我们看看在这位英明的州长的带领下,当地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那些变化?
展示:旅游业收入曲线图,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其他的行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小组合作完成学案探究四第一小题。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还带动了其他哪些行业?)可惜近几年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呈下滑趋势,我们的州长有点困惑,我们一起来帮助他分析一下原因吧。
继续合作完成学案第(2)小题,交流:1、2、3、4、5、
课件展示
为了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再次崛起,我们一起来出谋划策吧,学生说。
我们来看看社会各界人士的建议吧!读课本,学生分角色扮演。
大家认为这些建议可行吗?
师:希望州长大人能够听取大家的建议,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再次崛起加油!
课堂总结:对照学案网络内容,把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一下。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除了知识上的收获,有没有其他的收获?
教师:比方说一个地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乳山如何借鉴西双版纳的成功与失败?
小组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