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欣赏+训练】《浣溪沙》1(田K)
《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赏析
《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赏析《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赏析浣溪沙无名氏剪碎香罗浥①泪痕,鹧鸪声断不堪闻,马嘶人去近黄昏。
整整斜斜杨柳陌,疏疏密密杏花村,一番风月更消魂。
[注]香罗,即香罗帕,男女定情时馈赠的信物;浥,沾湿。
?1.“剪碎香罗浥泪痕”一句中的细节描写表意丰富,请简要分析。
(5分)【答案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诗歌中的细节描写,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进行全面理解。
【参考答案】将定情信物剪碎反应出女主人公不忍分别又不得不诀别的强烈情感;(3分)泪水浸湿了剪碎的香罗,可谓悲痛之极。
(2分)2.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分别对词的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6分)【答案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上下阙情与景关系的不同。
【参考答案】上阕以哀景衬哀情(正衬),鹧鸪的哀鸣,马的嘶叫,在黄昏的暮霭中,进一步衬托别离的痛苦。
(3分)下阕乐景衬哀情(反衬),杨柳陌,杏花村景色优美,却更触发对恋人的无限思念、留恋,倍增其哀。
(3分)【赏析】这首词是一位未留名的姓的作者用篦刀刻在蔡州瓜陂铺的青泥壁上的。
词的上片是追忆与爱人别离时的情景。
香罗帕一般是男女定情时馈赠的信物,现在将它剪碎来揩拭离人的眼泪,真是悲痛之极。
接下来两句用景物描写进一步烘托和渲染别离的悲痛。
就在这剪碎香罗,泪眼相看,痛苦诀别之际,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哀鸣,和着催人远行的'声声马嘶,又在黄昏的沉沉暮霭中断续相和,更使得这一对多情的离人肝肠寸断。
下片写与爱人别离后的愁思。
跟上片不同,没有从正面着笔,而只是写旅途风光,妙处就在从这一路风光中不难体味这可怜朋友的愁思。
他一路行来,走过种着或成行或斜出的杨柳树的道路,穿过傍着或疏或密杏花林的村庄,这些景色不可谓不清美宜人,可是在离开了心上人的男主人公眼中,它们只能更加勾起对已诀别的爱人梦幻般的思恋。
待到结束一天的旅途劳顿,投宿到乡间一所小旅店歇息下来,虽有清风明明,却丢失了花前月下的愉悦生活,真是感触万千。
《浣溪沙》诗词阅读及答案
《浣溪沙》诗词阅读及答案
《浣溪沙》诗词阅读及答案
浣溪沙
北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梁启超曾将下阕中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赞为“新奇的比喻”。
请简要分析这句比喻的“新奇”之处。
参考答案::
13. “飞花”和“梦”,“丝雨”和“愁”本不相类似,词人却发现它们之间分别有“轻”和“细”的相似点﹙2分﹚另外,一般的比喻是化抽象为具体,词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说梦似飞花,愁似丝雨,却说飞花似梦,丝雨似愁,化具体为抽象,颇有意境。
﹙2分﹚。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的? (3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4分)参考答案::
10.(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
(1分)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的。
(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的`。
(1分)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
第一,“飞花”和“梦”本不相似,无从类比。
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
(2分)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
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
(2分)。
《浣溪沙》阅读答案附赏析
《浣溪沙》阅读答案附赏析
《浣溪沙》阅读答案附赏析
浣溪沙
(明)刘基
布谷催耕最可怜,声声只在绿杨边。
夕阳江上雨余天。
满地蓬蒿无旧陌,几家桑柘有新烟?战场开尽是何年。
1.这首词写的是(季节)(时分)所见的农村景象。
(2分)2.简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情感。
(4分)
【参考答案】
1.(2分)春季(春天)傍晚(黄昏或夕阳西下)每空1分。
2.(4分)表现手法:①采用逆转反衬手法,上阕写乐景,下阕写哀景;②采用白描手法,简洁勾勒;③采用反诘手法,描写议论结合,篇末点明题旨。
作者情感:①对连年战争的不满和谴责;②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期盼战场早日化为良田。
表现手法2分,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分析作者情感2分,每点1分
赏析:
这首词采用了反衬、白描、反诘等多种表现手法,上阕写乐景,下阕写哀景,通过描写议论结合的方式和质朴的语言,简洁的勾勒出了战争对人们的伤害。
描绘出了一幅春耕无人,满地蓬蒿的凄惨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连年战争的不满和谴责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期盼战场早日化为良田的心态。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济世拯民的政治抱负。
刘基追慕杜甫诗歌的人民性和现实主认精神,具有深厚的爱民之心和民本思想。
他对战祸的扰掠十分愤懑和悲愁,对恣肆盘剥百姓的官吏更有着切齿的痛恨。
以至“恨不斩官头,剔骨取肉尝”,他的襟怀与杜甫是相类似的。
叶蕃称刘基词是“写忧世拯民之心”,绝非过誉。
【诗词阅读及答案】《浣溪沙》阅读附答案
【诗词阅读及答案】《浣溪沙》阅读附答案浣溪沙①
欧阳修
湖上朱桥作响图画轮②,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备注】①这首词就是作者任颍州知州时所写下,描绘的就是人们至颍州西湖游春的景象。
画轮,指装饰华美的车轮。
(1)第二句中“浸”字的妙不可言,请作赏析。
(2分)
(2)词的最后一句“日横月夜自知春”常被人津津乐道,它整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状态?恳请融合词的意境并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泡”字把“映衬”看成“煮沸”,把“云影”看成“真云”,形象写下湖水的纯净。
(2分后,每点1分后。
意思吻合即可)
(2)作者由日斜人归想到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西湖春游,度过了一天欢快的日子,归去之际,不免若有所失,由欢乐而转入惆怅,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表现了作者由欢快转向悲凉的心理状态。
(4分。
结合词意具体分析2分,只要涉及其中一方面分析合理即可;心理状态2分,答悲凉或惆怅给1分)。
苏轼《浣溪沙》阅读题的答案
苏轼《浣溪沙》阅读题的答案
在语文考试中,古诗文阅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要提高古诗词的阅读能力,平时应该加强训练和练习。
这篇苏轼《浣溪沙》阅读答案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浣溪沙》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发挥想象,描绘“山下兰芽短浸溪”所展现的画面。
(2分)
7.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苏轼《浣溪沙》阅读答案,仅供参考:
6.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
评分意见:景物全1分,适当合理想象,语言优美1分。
7.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评分意见:意思对即可,不必苛求字字对应。
张孝祥《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赏析
张孝祥《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赏析张孝祥《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赏析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张孝祥《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张孝祥《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赏析原文:浣溪沙·洞庭张孝祥行尽潇湘到洞庭。
楚天阔处数峰青。
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
夜凉船影浸疏星。
浣溪沙·洞庭字词解释:(1)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浣溪沙·洞庭翻译:从湘江走到尽头便抵达了洞庭湖,楚天辽阔,远处是数座青翠的山峰。
傍晚的湖面,风平浪静,船头旌旗上的飘带纹丝不动。
水湾处红色的蓼草就像纷乱的丝织品,跃出水面的双尾白鱼就像玉刀一样明亮。
夜深渐凉,停泊下来的船的影子遮盖了稀疏的星星的倒影。
浣溪沙·洞庭阅读答案:试题:(1)这首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2)词的下阙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
(4分)答案:(1)答案:上阙写了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2)答案:①动静结合,“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的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
②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
③想象。
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接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
(只要任意举出两种手法即可)浣溪沙·洞庭创作背景:暂无浣溪沙·洞庭赏析: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洞湘江入沿庭湖所作。
他前年为谏官所劾,罢任北归,也曾泛湘江而至洞庭,作《念奴娇·过洞庭》词,有“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浣溪沙》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浣溪沙》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浣溪沙①苏轼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②。
垂白③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④。
问言豆叶几时黄?【注】①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当地曾发生严重春旱,他前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写了一组《浣溪沙》,这是第三首。
②络丝娘:指缫丝的女子。
③垂白:老人。
④捋青捣麨软饥肠:把没有成熟的青麦炒干后捣成粉末充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描写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人的活动,既充满田园情趣,又富有生活气息。
B.上阕综合运用视觉、嗅觉和听觉描写,把雨后农村的景象写得有声有色有味。
C.下阕描写了谢雨途中遇到的一位农村老人,这位老人因久旱逢雨而喜悦醉酒。
D.这首词对农村风物人情的细致描写,隐藏着作者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16.对比上阕和下阕,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不同?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5.C16.上阕,心情喜悦;下阕,内心忧虑。
作者内心喜悦,是因为看到久旱雨后农村生机勃勃的景象;内心忧虑,对百姓的关切,是因为看到一位老人要用没有成熟的青麦充饥,看到了春旱给百姓造成的灾难之重,表现了词人的爱民之意,对百姓的关切之心。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这位老人因久早逢雨而喜悦醉酒”分析有误。
并非醉酒,只是眼神迷离似醉,好像喝醉之人的眼睛。
下阕主要写老人因久旱无食物充饥,只好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想要捣碎做成干粮充饥,展现的是老人生活的困难而非因久早逢雨而喜悦。
故选C。
16.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能力。
上片“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主要写了麻叶因甘霖的滋润焕发着光泽,村庄里弥漫着煮蚕的香味,还听到缫丝的妇女在隔着篱笆悦耳的谈笑声,展现的是农村生活的情趣,表现了词人对初夏时节农村生活的喜爱。
下片“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写年迈老人因没有食物充饥而不得不从还没有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想要做成干粮。
高考语文诗歌阅读理解《浣溪沙》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阅读理解《浣溪沙》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①苏轼其一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
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床②初下瓦跳珠。
归时冰颗乱粘须。
其五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樽前呵手镊霜须。
(注)①作于词人被贬黄州期间。
有小序云:“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
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两首。
”②雪床:指霰粒。
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雨脚”三句描绘了雨后微雪的情景,由雨景写到雪景,层次清晰,逼真传神。
B.“翠袖”二句回忆与徐君猷筵间欢闹情景,含蓄表达了对及时行乐、醉生梦死生活的批判。
C.“但令”句与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所寄托的情感有相似之处。
D.其五用词准确自然,形象突出,对比强烈,情思深婉,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2.两首词的结尾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从中可见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3分)【答案】1.B2.(1)其一尾联运用拟人手法,将雨雪拟人化,写出了苏轼略带诙谐的形象,也表现了词人不以贬谪为意的洒脱形象。
(2)其五尾联抓住富有典型特征的动作,写出了词人的忧思,表达了词人对百姓生活的担忧,刻画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词人形象。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含蓄表达了对及时行乐、醉生梦死生活的批判”错,下片回叙前一天徐君猷过访时酒筵间的情景,以白雪萦绕翠袖和鲜艳的绛唇与“呵手镊霜须”对比,表达了作者的忧思。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写作手法及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其一尾联写“归来冰颗乱粘须”,将雨雪人性化,冰颗胡乱地粘在胡须上,一个“乱”字,苏轼与徐君猷的诙谐之情跃然纸上。
此句反映了苏轼将自然美与人性美高度融会的写作技巧,也表现了其五尾联写词人在酒筵歌席间,呵着发冻的手,捋着已经变白了的胡须,思绪万端。
苏轼《浣溪沙》诗词鉴赏及阅读练习
苏轼《浣溪沙》诗词鉴赏及阅读练习苏轼《浣溪沙》诗词鉴赏及阅读练习引导语:《浣溪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写作者在乡间的所遇所感,词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苏轼《浣溪沙》诗词鉴赏及阅读练习,希望对学习有帮助。
浣溪沙苏轼(其一)内容簌簌衣巾落枣花1,村南村北响缫车2。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苏轼《浣溪沙》诗词鉴赏:这首词是苏轼在徐州作官的时候写的。
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一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龙王爷”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龙王爷”谢雨。
这首词就是苏轼有一次途经农村去谢雨,记下的见闻之一。
此词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
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
突然,“簌簌”之声传来耳际,并好像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
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
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
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
“村南村北”概括“缫车”声,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
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
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
“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
浣溪沙阅读训练
浣溪沙阅读训练(共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上片写“潇潇暮雨”有哪些作用(4分)
答:
2.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和“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宣宗宫人《题红叶》)都写了流水,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
1.写“潇潇暮雨”,创设了一种凄厉、伤感的情境,从反面烘托了下阕“谁道人生无再少”的人生态度。
2.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写流水,是借水能西流,抒发人不应为年华老大而悲哀之情。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写流水,以表达宫人在宫中的怨情。
2。
《浣溪沙》阅读题答案及赏析
《浣溪沙》阅读题答案及赏析《浣溪沙》阅读题答案及赏析浣溪沙赵令畤水满池塘花满枝。
乱香深里语黄鹂。
东风轻软弄帘帏。
日正长时春梦短,燕交飞处柳烟低。
玉窗红子斗棋时。
1.词上阕的景物描写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4分)2.词下阕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主人公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上阕通过描写春水、繁花、啼莺、东风等意象,表现了春光之美好,营造出美好的意境;交代抒情主人公春心萌动的诱因;以乐景衬托主人公的哀愁;写景由远及近,自然引出下阕对室内主人公的描写。
2.下阕通过做春梦、望飞燕、独斗棋三个生活细节,表现了主人公为相思之情所困的形象。
主人公相思之情难以排遣,白天做起了春梦,可惜春梦太短,很快醒来;向窗外望去,烟柳低垂处燕子双飞,又加深了内心的思念;百无聊赖,只好借斗棋来排遣相思之愁。
赏析此词以极其委婉、含蓄的手法抒写闺怨。
词中共包含六个画面,其中有四个画面是描摹春景的,另有两个画面是一般闺阁生活的掠影:一为做梦,一为下棋。
这六个画面完美、和谐地组合成一个特殊的意境,使此词具有词浅意深、语短情长的艺术魅力。
上片写女主人公被春光打动,心魂为之摇曳、陶醉。
“水满池塘花满枝”,是从视觉上观察到春天的到来的。
春水初涨,百花怒放,自然是春天特有的身姿和光彩。
“乱香深里语黄鹂”是从听觉和嗅觉上体味到春天的存在的。
花香而乱,说明是百花飘香。
“乱香深里”,即百花丛中。
黄鹂在飘香的百花丛中歌唱,这自然又是春天特有的气息和声音。
“东风轻软弄帘帏”,是从触觉上体察到春天的温柔的。
轻软的、多情的东风不时拂弄着帘帏,抚掠着女主人公的鬓发,这自然又是春天的温暖和柔情。
如此种种,无不撞击着女主人公的心扉,必然会使她产生细微而曲折的心理反应。
春天是青年男女播种和耕耘爱情的季节,她却是孤身一人,面对这撩人的春光,自然会触发对爱情的.向往或回忆,会感到怅惘。
词的下片写这个女子沉浸于相思之中。
“日正长时春梦短,燕交飞处柳烟低”,意思是说:既然春心已经萌动,那么只有到午梦中去会心上人,以疗爱情的饥渴,可是春梦又偏偏是那么短促,心上人杳无踪影,唯见春燕交飞,烟柳低垂。
《浣溪沙》阅读答案(15篇)
《浣溪沙》阅读答案(15篇)《浣溪沙》阅读答案(15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浣溪沙》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浣溪沙》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李清照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宝鸭:用宝石镶嵌的飞鸭状的头饰。
1.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意丰。
请赏析“绣面芙蓉一笑开”中“开”的妙处。
(5分)2.联系整首词的内容,请简要分析词中女主人公得形象。
(6分)参考答案1.“开”字既指芙蓉花开,又表示词中女主人公情窦初开。
以花喻人,相得益彰,形象生动。
2.全词描绘了一位美丽多情,对爱情大胆追求的少女形象。
词的上片以“绣面芙蓉”“斜飞宝鸭”刻画了女主人公的美丽外表,以“眼波才动”写出了少女美目流盼、情窦初开的神态;下片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少女的思念、幽怨与主动写信相约。
《浣溪沙》阅读答案2浣溪沙周邦彦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①。
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②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
又移日影上花梢。
[注]①江皋:江岸。
②凤团:是宁时一种名茶。
(1)前人评比第二句“颇含画意”,试作具体分析。
(3分)(2)本词抒情优雅细致。
请结合下片中的某个词语分析词人的思想情感。
(5分)赏析:春来涨潮,鱼游于水,如翔于天,拍打着柳桥而已。
云鸠形容墨云行雨,其色如鸠。
这又是一个妙手偶得的好辞。
上句写春水空明,此句写春江烟雨,一阴一晴,阴晴不定,正是春天的特征之一。
春从东来,东郊先得春信。
这又是词人下笔极细致有味之处。
下片二句,词境从江郊转为室内。
“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
”上句写自己沏茶。
凤团是宋时一种名茶。
春日人常渴睡,短梦也是常有的。
饮茶之意,在破睡提神。
句首虽下一个“闲”字,语似不经意,实则方才一饷短梦,竟大有难以遣除了却之愁,故须饮茶以消其一份梦后的惘然。
浣溪沙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浣溪沙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浣溪沙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篇一」感事【元】张昱雨过湖楼作晚寒,此心时暂酒边宽。
杞人唯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
鸿雁信从天上过,山河影在月中看。
洛阳桥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注】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江浙行省左丞相杨完者从张士诚手中夺得杭州,聘张昱入幕,官右司员外郎。
十八年(1358),张士诚重陷杭州,杨完者被杀,张昱从此不仕,流寓城中。
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一(1)雨过湖楼作晚寒中哪个字用得好?请找出并简要分析。
(3分)(2)诗歌首联中的此心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4分)(3)诗中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参考答案(1)寒字用得好。
(1分)既写出了西湖上一阵黄昏雨留下了寒意(1分),更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凄寒、悲凉(1分)。
(2)对国事的担忧和无可奈何,对家乡的思念(无家可归的感概),山河破碎的悲凉(有国难投的悲凉),心事无人理解的寂寞。
(3)诗中运用了两个典故是【杞人忧天】和【精卫填海】二(1)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请简要分析其用意。
(3分)(2)诗歌首联中的此心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概括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1)颔联运用了杞人忧天和精卫填海两个典故。
(1分)诗人先形容自己就像杞国人怕天塌下来一样,担心时局混乱,国事不稳;再反用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之意,抒发心中的无奈之情。
(1分)用典抒情,语言委婉含蓄,意蕴丰富而深沉。
(1分)(2)此心既含有对国事的担忧和无可奈何之情,又有无家可归的感慨和有国难投的悲凉之感,还含有心事无人理解的寂寞之情。
(2分)首联寒字语带双关,奠定全诗情感基调,既写出了西湖上一阵黄昏雨留下了寒意,更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凄寒、悲凉;颔联借典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和无奈,颈联托天上鸿雁、月中山河等意象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山河破碎的悲凉感慨,尾联一句反问,充分展露出诗人的心事无人理解的寂寞怅惘之情。
(3分)浣溪沙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篇二」黄庭坚《水调歌头》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①。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浣溪沙》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浣溪沙》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晏几道唱得红梅①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
遏云②声里送离觞。
才听便拼③衣袖湿,欲歌先倚黛眉长。
曲终敲损燕钗梁④。
[注]①“梅”,指歌曲《落梅花》《梅花引》之类,多述离情。
①《列子·汤问》载,秦青唱歌送薛谭,“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①“拼”,甘愿、不顾惜。
①韩偓《闺情》诗有“敲折玉钗歌转咽”之句。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首句是写一美丽动人的女子唱《落梅花》之类的曲儿送别离人,歌声甜美,字字飘香。
B.上片次句是说送行女子的歌声让柳枝桃叶都为之惊叹,羞涩得躲藏起来,用以反衬女子歌声的不同凡响,情感真挚动人。
C.下片写离人才听到歌声,便感情激荡,泪湿衣袖;歌唱时,女子那修长的眉眼,含情脉脉离人被歌声感染,以玉钗按节拍敲击,不觉敲损了钗梁。
D.先用通感的手法写歌曲的优美动人,从侧面衬托出悲离伤别的感伤;后用独特的细节来表现离情别绪,表达出离人凄绝之情,韵味悠长。
2.“曲终敲损燕钗梁”是这首词的精绝之笔,请赏析。
【答案】1.B2.①细节描写,离人被歌声感染,以玉钗按拍击节,情正浓时,歌曲却戛然而止,不觉敲损了钗梁,这就突出了歌者歌曲的美妙和离人的激赏爱恋之情。
②暗用典故,暗用韩偓的“敲折玉钗歌转咽”诗句,自然贴切。
③双关,曲终钗断,又含有“分钗”之意。
古人离别时有“分钗”以为纪念的习俗,“分钗”就是“分离”,曲终人别,敲损钗梁,表达出离人凄绝之情,使其韵味无穷。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B.“让柳枝桃叶都为之惊叹,羞涩得躲藏起来”错误,应是用其他歌女所唱的《杨柳枝》之类的曲子与这位好娘所唱的《梅花》曲进行对比。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陶醉曲中和节拍,情致敲断燕钗梁,细节描写,以玉钗按节拍敲击,不觉敲损了钗梁,用独特的细节来表现歌曲的美妙和离情别绪,表达出离人凄绝之情,韵味悠长。
晏殊《浣溪沙》阅读训练及答案
晏殊《浣溪沙》阅读训练及答案晏殊《浣溪沙》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一」引导语:晏殊的《浣溪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这首词的阅读训练。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试题】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和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答案】1.夕阳、落花、归雁。
2.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
3、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不要求面面俱到,学生能从某个角度作较深入赏析即可)4.诗歌借哪些意象抒发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
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其变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
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
词人在好鸟娇花中叹人生的虽美好,终将消亡。
但“似曾相识燕归来”寓意着消亡中又含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
5、“浣溪沙”是这首词的词牌名,请再写出两个你知道的词牌名:西江月、渔歌子。
6、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答:词人把酒听新词,意兴无穷,但是突然记起去年也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一样的天气,一样的亭台,一样的“一曲新词酒一杯”,于是感慨光阴的流逝,未免深深叹息。
7、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意蕴。
答:对仗工整:“无可奈何”“似曾相识”是情感的描摹;“花落去”“燕归来”是物象的对仗,是时间的有形流逝。
“无可奈何花落去”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似曾相识燕归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
《浣溪沙》阅读答案15篇
《浣溪沙》阅读答案《浣溪沙》阅读答案1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浣溪沙》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浣溪沙》阅读答案1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②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
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5分)2.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1)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
一场雨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
(2分)(2)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
收拾耦耕身,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熏,诗人自然是热爱这样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情感进一步深化。
(3分)2.(1)比喻。
光似泼气如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2)对偶。
日暖桑麻光似泼。
风来蒿艾气如熏两句形成工整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3)情景交融。
清新、蓬勃的田野景色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每点2分,术语1分,分析1分。
另外答夸张、视觉嗅觉结合,分析合理也可以得分)【解析】1.试题分析:解答此题,最好能根据自己平时对作者的了解,再结合诗句大意进行分析。
要注意作者在诗句中所选用的意象,比如软草、平莎、新、轻沙、走马、无尘、日暖、气如薰等词语,揣测诗人心情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主要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对词的下阕进行赏析。
比如,光似泼气如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日暖桑麻光似泼。
古诗词《浣溪沙》的阅读理解训练习题及答案
古诗词《浣溪沙》的阅读理解训练习题及答案 浣溪纱 ①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
②被酒:醉酒。
③赌书泼 茶:用李清照 、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6. (1) 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4 分) 答: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2 分) 答: 参考答案: 6.(1)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
(2 分)既有 直接描写, 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
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 继而以萧瑟的“黄叶”、 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 渲染 怀念之苦。
(2 分,意思对即可) (2)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
往日的幸福未能珍 惜, 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 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
(1 分) 这一句字字含泪, 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
(1 分) [古诗词 《浣溪沙 》的阅读理解训练习题及答案 ]相关文章:
1/5
2/5
3/5
4/5
5/5
。
《浣溪沙》练习题及赏析
《浣溪沙》练习题及赏析《浣溪沙》练习题及赏析引言:《浣溪沙》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浣溪沙》练习题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浣溪沙[清]纳兰性德一半残阳下小楼,珠帘斜控软金钩。
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
【《浣溪沙》练习题】1.这首词上片描写了怎样一幅图景?(4分)2.这首词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试作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夕阳西下,小楼染上晚霞,珠帘斜挂在门窗,柔软的金钩弯曲下垂。
词人倚在栏杆上,心绪无聊,无法控制心中的忧愁。
2.上片感情基调是低沉的,无论是夕阳还是小楼,既无情绪也控制不了忧愁,这是抑。
下片,美少女忽然出现,是那么潇洒,那么风流,使原来低沉的气氛一扫而光,这是扬。
通过先抑后扬手法的运用,塑造了少女的娇羞美丽形象。
注释①斜控:斜斜地垂挂。
控,下垂、弯曲貌。
②倚阑句:意谓倚靠着阑杆,心绪无聊,,又不能控制心中的'忧愁。
③盈盈:谓仪态美好。
此处代指仪态美好之人。
盈,与“赢”同,容貌之意。
《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译文黄昏时分,你登上狭狭的小楼。
夕阳被你娇小的步子挤下了山,留下栏杆一排,珠帘一条,飞鸟一双。
你就这样静静地伫立。
左边的鞋印才黄昏,右边的鞋印已深夜。
你的愁,很芳香。
它让你又一次数错了,懒惰的分分秒秒。
终于,你骑一匹小马出城。
怀中的兰佩,温软,如满月的光辉。
他看你时,你也想看他。
但是,你却莞尔回头。
【《浣溪沙》赏析】纳兰词总的来说都过于伤情悲切。
当然,也有些明快的篇章,虽然为数极少,却是难得的亮色。
比如这阕清新可人的《浣溪沙》。
上片情语出之于景语,写女子意兴阑珊之貌。
首句点明时间是黄昏,正是夕阳西下时分,朱帘斜斜地垂挂在软软的金钩上,一副颇无心情的懒散样子。
“倚阑无绪不能愁”是说这位女子倚靠着阑杆,心绪无聊,而又不能控制心中的忧愁。
此三句以简洁省净之笔墨描摹了一幅傍晚时分深闺女子倚栏怀远图,为下阕骑马出游做好铺垫。
《浣溪沙》阅读答案15篇
《浣溪沙》阅读答案《浣溪沙》阅读答案15篇现如今,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浣溪沙》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浣溪沙》阅读答案1浣溪沙①苏轼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②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注]①此词为苏轼在徐州谢雨道中作。
谢雨,旱后喜雨而去谢神。
②捋青捣麨: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制成干粮。
12.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层层”和“光”写出久旱之后喜降甘霖,农作物长势茂盛的景象。
B. 写未进村落就先闻到煮茧香气,旨在说明蚕茧气味独特,香远益清。
C. “络丝娘”本为虫名,鸣声如机杼,颇为动听,此处借以指缫丝女。
D. “抬醉眼”写村中老人为庆贺丰收而醉酒,表现了农人的质朴乐观。
E. 尾句写作者询问叶黄豆熟还要多久,流露他对农人生活的关切之情。
13. 这首词富有农村生活气息,作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2. BD 13. ①选择典型的景、物、人、事来表现。
如麻叶、豆叶、络丝娘、煮茧等都颇具农村风情。
②采用视觉、嗅觉、听觉等相结合的描写手法,多角度立体呈现农村田园风光。
③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了“隔篱娇语”“捋青捣麨”等生活细节,富有农村情味。
【解析】【12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晏殊《浣溪沙》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三)5篇
晏殊《浣溪沙》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三)5篇第一篇:晏殊《浣溪沙》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三)(一)诗歌赏析(8~9题,3分)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8.全诗的思绪都围绕“_____”字来抒写。
(1分)9.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答案:(一)诗歌赏析(8~9题,3分)8.(1分)独9.(2分)B(诗人写的并不是对燕子归来的情景似曾相识,是对人事变迁,时光易逝的感叹!)第二篇:浣溪沙晏殊练习答案1.去年天气、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来2.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3.面对美好事物的流逝,作者表现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4、夕阳落花归燕感时伤春以景传情5、两句话(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2)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感情浓郁,(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千古奇偶)。
6、抒发了词人民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7、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孤寂伤感无可奈何花落去9、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
落寞,孤独无可奈何花落去10、通过暮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的变化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之情1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1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
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主题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此词既有伤春惜时之意,又含感慨抒怀之情。
词的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全词语言通俗流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赏析
“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酣之乐。
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
“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春景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
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此句中蕴含着一种景物依旧
2
而人事皆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哀婉的伤今之情。
“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
“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知其难返的细腻心态,伤别之情尤甚。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缠绵哀感,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宛如天成,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花开花落、时光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哀怨,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在此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
此二句在怅惋中却蕴含着人生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我们都无力挽转,但消逝的同时却伴有美好事物的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期盼那份熟悉的美好能暖心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即写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
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情绪低沉,含着淡淡的哀愁。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深藏哲理,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
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题库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答: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
所以说似曾相似。
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2
3
3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
在哪里?
答: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小园香径独徘徊"句中一个"独"字表达出诗人内心什么样的情感?
答:落寞、孤独
4、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你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新"与"旧"对比;("去"与"来"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与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
("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
5、理解性默写:
(1)表现作者怅然若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小园香径独徘徊
(2)本词中被后人传唱引用来表达思人之情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夕阳西下几时回
(3)本词中被后人誉为天然奇偶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本词中表现作者盎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之志,又含蓄地表达作者感伤怀旧之意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
答: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