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中的教学实践观
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现实困境。主体间性理论将交往 、 实践机制引入教 学过 程 ,为 高校 思 想政 治 理 论 课 教学 改 革 带 来 了 契机 。面对新 的社会发 展 形势 , 高 校思想 政 治理论 课教 学应 主动选 择 主体 间性 理 论 作 为基 础 ,通 过 构建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摆脱面临的困境 ,从而提 高思想 政治 理论课 教 学 的实效 性 。
近年来 ,不 少 学者 将 主 体 间性 理 论 引入 思 想 者 和受 教育 者 的有 效 沟通 和交 流 ,从 而增 强 思想 政 治 教育 研究 ,为 提高 思 想 政 治教 育 学 科 的科 学 政治 理论课 教学 的实效性 。 ( 一 ) 多主体 的 共 同参 与 性提 供 了重要 范 式 。高 校 思 想政 治 理 论课 是 进行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 教学 活动中 , 为
保 障思想 政 治教 育 目标 的实现 ,必 须 建立 一 套完 的积极 性 和主动 性 。
善 的通力合作 , 密切配合 的运行机制 。具备完善的 运 行 机制 ,是 使 思想 政 治理 论 课 实 践教 学 活 动各 参与主体明确 自身职责的基础 和保障 ,从而各参 与 主 体 增 强 参 与 实 践 教 学 活 动 的 自觉 性 和 自主
、
是主体 间性活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忽视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间性 的本质特征 ,忽视受 教 育者 的主体 性 ,造 成 思想 政 治 理 论课 教 学 实效 性不强的现实困境。在主体间性视域下 , 要求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引入交往 、 实践机制 , 通过多主体 的共 同参 与 , 开展 形式 多样 的 实践 教 学 , 实 现 教育
7 6
治理论课教学中, 才能成为主体 , 并且凭借实践教 学活动( 客体 ) 与教师形成“ 主体一客体一 主体” 的 主体 际关系 。只有 在活 动 中 , 学生 才能 与教师有 更 多 的沟通 、 对话 , 从 而促 进 双方思 想 品德 的提 升 。
实效性视域下思政课“主体间性”教学模式研究共10页word资料
实效性视域下思政课“主体间性”教学模式研究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思政课教育所担负的职责艰巨,实效却不尽人意。
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关键在教师。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教学改革团队为切实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实效性,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致力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在“主体间性”思想的启发指导下,探索出一种师生互为主体的全方位互动教学模式――“主体间性”教学模式。
1 “主体间性”教育的思想渊源及内涵“主体间性”教育研究始于21世纪初,在我国的教育研究中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兴起受到了时代哲学精神――“主体间性”思想的影响。
1.1 “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内涵“主体间性”思想是西方哲学中关于交往理念的核心范畴,肇始于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后由康德、黑格尔直至马克思、哈贝马斯扩展到社会学领域。
其中,尤以哈贝马斯所描述的“主体间性”最为典型,哈贝马斯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工具行为是主客体关系,而交往行为是“主体间性”行为。
“主体间性”又称为“共主体性”、“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主体间本位”等,是一种消解主客体对立的新主体哲学,是对“主体性”的扬弃和超越。
“主体性”是一种对象化行为,是在对象化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个体特征,强调的是主体对客体的认知与占有;而“主体间性”则是一种对话交往行为,是主体与主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交互主体”为中心的集体性特征,凸出主体间的和谐一致性,主体间在平等交往、主动对话、双向互动中达成“互识”、“共识”,进而发现自我、展示自我与发展自我,获得个人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
民主平等是主体间性的基础和前提,交往对话是主体间性的本质属性。
1.2 “主体间性”教育的基本特征把“主体间性”思想引入教育领域是教育的应有之意,“主体间性”思想的引入改变了人们对教育关系的认识,师生关系由过去的主客二元论、本体论角度发展到交往对话论角度。
主体间性理论视野下的教学意蕴
这一切 的理论根 源就是在教师 的脑海里有一 种传统 I 生成建构 , 弱化了老师 的 “ 满堂灌”, 调动学生多说 多 练 这些本 固有 的师生 主客二元思想 的困扰 ,认 为学生就是客 l , 也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 自主能动性 ,
真 的教学理念和实践 , 既是可能的更是必然的。
一
I 之为教师的本质属性何在 , 教师还能称为教师吗?教 l 师对学生什么也不做 , 任学生 自由 自主地 发展 , 学生
、
平等性和指导性共融
师生主体 间性 , 言说的是师生在人之为人 的特性 I 的学习就变成了学生的自 主学习, 那么就连师生关系 方面是一样的平等的。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精神 I 也将不复存在 了, 还能谈什 么师生关系的平等性?所
存 在 , 论教师还 是学生都是 知 、 、 和行 的统 一 : , 不 情 意 在特 定 的 教学 场 景 中 , 了 指导 性 才 能谈 平 等 性 , 以 有
体。 所以在人格上 , 教师和学生应该相互尊重 , 彼此理 I 当然平等性 的实现又使指导性作用发挥得更到位 , 更 解。 但是在 “ 客” 式的思想和理念影响下 , 主一 模 教师 l 准确 , 没有平等性的指导是盲 目的指导 , 没有指导性 在语言和行 为等方面 , 往往以话语强势和行为霸权群 l 的平等是不负责任的平等 。
而且 也 一定 程度 促 进 了 目标 的实 现 。 是 师 生 主客 模 ・ 但 规律 的现 象 , 堂搞 得 热 热 闹 闹 , 面火 爆 , 似 学 生 课 场 看
式 的根本指导思想不改变 , 要求师生的平等就如缘木 l 学习热情高 , 参与积极 , 看似师生朋友般地相处沟通 , 求 鱼。 一言蔽之 , 主体间性是师生平等的前提 , 是师生 l 但是教师往往也忘记了 自己是干什 么的, 因学生 占 也 走 向平等和谐的根本理论前提 , 而且这在理论上是 自 l 用了大量时间等方面的原 因, 际教学中大大弱化了 实
试论主体间性理论对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的启示
高
界, 世 界既 是我 的 , 又是你 的 、 他的, 自我 与他我通 过拥 有共 同世界 而形成 一个共 同体 。其次 , 主体 间性强 调主体 交往
过程 中的同一性 , 不可分 割性 。海 德格尔认 为主体 问性是 主
体与 主体之 间的共 在 , 是 我 与他人 之间 生存上 的联 系 , 是 我
代 西方主 流哲 学 , 费 希特 的“ 绝 对 自我 ” 、 莱 布尼 兹的 “ 单 子”
情 感实 践的互 动和关 爱 . 是对 “ 单 子式 ” 主体 性 的超越 , 突破 了对“ 自我” 的固守 。 二、 主体 间性理 论对高职 思政课教 学实践改 革的启示 教育 系统要素 由教育 主体 、 介体、 客体组 成 。主体 主要 是指教 师 , 它是教 育实 践活动 主导 , 起着 对 整个 活动组 织功
效 低等现象 。因此 , 高职 院校思政课 教学要 不断跟 随时代发
展 的要求 , 适 应教育 境遇 的变 化 。 改 革 以教师 与课 堂理论 教 学 为 中心 的模 式 。 使 之走 出“ 灌输 ” 式 教育 的窘 境 , 走 向真正
“ 互 动式 ” 的 课 堂 教 学
一
与他人 对同一客 观对象 的认 同 。“ 世界 向来 已经总是 我和他
主体间性视野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研究
作者: 张志泉[1];蔡晨云[2]
作者机构: [1]湖南教育科学研究院;[2]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版物刊名: 当代教育科学
页码: 7-10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2期
主题词: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反思
摘要:主体间性是主体在思想与行为上为达成共同意愿而采取的一种协商与对话活动。
主体间性分为内主体间性与外主体间性。
内主体间性使个体理论不断生成、理性水平不断提升,而外主体间性促成了主体间共识的达成。
教育理论的发展是教育主体内主体间性与外主体间性不断达成与层次不断提升的结果。
同时也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在不同层面上互动的结果。
因此。
要使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面前彰显其生命力,则必须借助教育主体阅历与学习、探索与反思、叙事与创作、实践与思考在不同层面上达成主体间性。
使教育理论在主体间性的达成中动态生成与发展。
试论主体间性视域中的语文课堂教学
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 “ 没有土体问性 ,主体性的发扦往 程,其核心 目标是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而实现这~核
往 失去合 理件 ,出现过之 与 不及 的现 象 。反之 ,没彳土 体性 , 丁
心 日标 的 天键 是 真 建 平 等 民 主 、相 互 重 的新 型师 生 关
主 体 问性就 失 去 了存在 的根基 不断 发 展的 源泉 。 ”
实 践 的检 验 ,这 就逐 渐 形成 了主 体教 育思想 。主体 教 育思 想
史发展 的主 体 ,素质 教 育成 为 教 育政 策 的主 导价 值 取 向 ;2 题 ,人 f进 行 新的 理性 选择 ,经 过 许许 多 多教 育 作 者 教育 1 『 J “ 主体 性 ”发 展 到 “ 体 『性 ” ,突 … 了 “ 主 u J 人是 H的 ” ,体 要 求教 育J作 者 确 立 ‘ 代 的 教育 本 质观 ,这 就 是 :教 育 二 种现 现 出作 为 强大 生 命 力的 语文 课 堂在 发 展 巾的 不断 完 善 ,对 前 课堂 教 学 改革 具 有重 要 的启 迪 意 义 。
试 论 主 体 间性 视 域 中 的 语 文 课 堂教 学
O郝 晓 霞
误 主 改 革开 放 三 卜 年来 ,教 育观 念 的创 新 引领 着基 础 教 育 的 的是 ,这 种 观 点模 式导 致 一科t 解 ,使 教师 的 “ 导 ”作 用 改 革 ,针 对课 堂 教 学的 缺 陷进 行 的改 革也 风起 云涌 。 2 世 纪 凌 驾 于 学 生 的 “ 体 ”地 位 之 ,教 师 时 时 处 处 都 成 为 主 0 土 7 年 代 末到 8 年 代末 ,冲破 教育 的政 治化 ,确立 教 育为社 会 导 。这 必 然 使学 生 从属 于甚 至 时 时 处处 从属 于 教师 ,并 非真 O 0
主体教育理论_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主体教育理论_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引言: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旨在引导和培养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
近年来,主体教育理论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这一理论很好地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性。
然而,单纯强调个人主体性的教育模式容易忽略学习者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因此逐渐出现了主体间性的教育理论。
本文将探讨主体教育理论的演变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一、主体教育理论的主体性主体教育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将学习者视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改变者。
这一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构建和重建知识,通过主体性的学习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主体教育理论的出现对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了革新,强调了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倡导教育者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机会,以促进学习者的主体发展。
二、主体教育理论的不足尽管主体教育理论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性,但在过分强调个体主体性的同时,容易忽略学习者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构建知识。
个体主体性教育模式可能导致学习者过于自我中心,缺乏合作和共享的意识,从而限制了学习和发展的潜力。
三、主体间性的理论出现为了弥补主体教育理论的不足,主体间性的教育理论逐渐出现并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主体间性的教育理论强调了学习者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视学习为一种社会活动。
学习者通过与他人共同构建和分享知识,获得了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机会,实现了个人和集体的双向发展。
主体间性的教育理论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学习者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四、主体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主体教育理论的发展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首先,教育者应该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
其次,教育者应该创造有利于学习者主体性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适应学习者需求的教学方法。
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的支架式教学
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的支架式教学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的支架式教学是一种基于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从根本上探讨教学范式的结构构成,以及主体间性哲学的表现形式,以及主体间性哲学思想对教育的深刻影响。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发生在一种主体之间的交流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与老师及其同学的针对性的交流,汲取思想,融入知识,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本质的学习过程。
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的支架式教学的核心思想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期使教师和学生在这种互动作用中,利用教学资源构建一个支持学生学习发展的支架体系,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育目标。
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框架性学习、技术支持,以及相关讨论等活动来支持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框架性学习是指创设一种预先定好的学习框架,让学生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学习分析各种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路径。
而技术支持则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结合互联网的渠道,就学生的学习情况,安排相应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后,相关讨论,指的是教师创设一个便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与老师及其同学,进行有深度的思想交流,形成良性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的支架式教学,旨在通过设计合理的学习框架,促进学生思想交流,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实现学习的本质,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成果,逐一实现教学的目标。
它可以把学生的思想和技能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从教学过程中获得最大的学习收获,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主体间性视角下探讨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范例
陕西教育(高教)主体间性视角下探讨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范例王盈【摘要】从近代到现代,世界思想界发生了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主张思想的源头回归“生活世界”。
教育作为“共在”的人本真存在的一种方式,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交往行为,具有“主体间性”。
我们认为,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交往、对话、理解、共同行动的过程,应当以“探讨”代替“讲授”,取得在课堂中的基础性地位。
孔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的教学均是探讨式教学最伟大的实践范例。
【关键词】主体间性探讨式教学实践范例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主体”一词出自于拉丁语“subjectum”,意为“基础”“基质”,即其是一种作为依据和基质的中心存在。
主体性是西方近代哲学的核心概念,主体性原则的确立可追溯至古希腊哲学,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把古代思想界的视野从自然拉回到人自身。
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中世界神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这是人类主体性的一次大觉醒,同时也是近代主体性原则得以确立的必要条件。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以“我思”不容置疑的可靠性,把主体性原则确立为一切存在和真理的第一出发点。
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界立法”,实现了真理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把包括时间和空间在内的范畴统统归为主体思维的先验预设,并把主体原则确立为伦理和美学的第一原则。
黑格尔把世界和历史看作是“绝对精神”的自我演化,在思维之内达到了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至此,主体性被发展到极致。
而在现代思想家看来,主体性哲学面临致命的困境,一是认识论上的“唯我论”如何达到客观的外在世界?二是绝对主体性将导致实践领域内的“人类中心论”。
主体间性的思想探索之门首先由胡塞尔打开。
依靠主体间性的概念,胡塞尔的先验自我意识开始过渡到“他人”。
此后,海德格尔、哈贝马斯、伽达默尔、马丁·布伯、雅斯贝尔斯和马塞尔在社会学、认识论、存在论等各个领域把主体间性理论进一步深化。
在认识论领域,主体间性关涉知识的客观普遍性问题;在社会学、伦理学领域,主体间性关涉主体间关系以及主体价值观念的统一性问题;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则关涉主体和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主体参与型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尝试
主体参与型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尝试主体参与型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尝试语文是人类思维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作为一门学科,其教学方法一直备受关注。
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解读文本、讲解语法和技巧,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
然而,这种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未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为了改进这一现状,主体参与型语文课堂教学被提出并逐渐应用。
这种教学思路的核心观点是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充当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通过参与,经验和主动探索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个体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主体参与型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进化教育理论。
他强调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而非仅仅注重于纸上得来的知识。
相应地,主体参与型教学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主体参与型语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我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我选择了一些与他们生活和成长息息相关的文本,如古诗、童话故事、历史故事等。
这些内容着眼于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愿望去学习。
其次,我将学生的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中。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鼓励学生通过模仿、创作和表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比如通过写日记、演讲、小组讨论等形式。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我还大胆尝试了一些游戏化教学的方法。
通过引入游戏元素,我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我设计了一个以诗歌朗诵为主题的游戏,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演练来提高自己的朗诵技巧。
这样的游戏化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增加学习的乐趣。
此外,我也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合作。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让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拓宽自己的思维。
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下中小学教研文化探析
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下中小学教研文化探析1. 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下的中小学教研文化概述。
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下的中小学教研文化是一种以主体间性哲学观念为基础,以中小学教育研究为对象,以跨学科研究方法为手段,探索教育研究中主体间性的理论和实践的学术文化。
它将主体间性哲学观念融入到中小学教育研究中,构建一种新的学术文化,以深入探讨教育研究中的主体间性问题。
它强调以主体间性的视角来探索教育研究中的主体间性关系,以及主体间性关系如何影响教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它还强调以主体间性的视角来探索教育研究中的主体间性问题,以及如何构建一种新的学术文化,以深入探讨教育研究中的主体间性问题。
此外,它还注重以主体间性的视角来探索教育研究中的主体间性关系,以及如何构建一种新的学术文化,以推动教育研究的发展。
2. 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下的中小学教研文化的理论基础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下的中小学教研文化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哲学思想理论,二是教育学理论。
其中,哲学思想理论主要包括爱德华·马尔库斯的“主体间性”理论,这是一种把主体和客体、个体和社会、自我和他人等概念结合起来的理论,它指出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主体的发展是建立在客体的基础上的。
此外,教育学理论还包括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的社会性”理论,这一理论指出,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过程,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因此,在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下,中小学教研文化应以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3. 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下的中小学教研文化的实践研究实践研究是探索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下中小学教研文化的有效方式。
在这种视野下,主体间性哲学的核心是“主体间的关系”,即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协作关系。
新课程教学中的主体间性论
新课程教学中的主体间性论在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教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课程教学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例如改变了教学的整体框架,突出了新的课程评价形式,以及强调了学习者的参与性。
与教学改革相关的相互交流,尤其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体间性,也已成为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和探讨当前新课程教学中的主体间性论,以便为课程教学活动提供一个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
主体间性是指相互联系并活动于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学习者之间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政策,2002)。
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中,它主要体现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传递(Fazio & Schempp,2009),这意味着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得以以反馈形式来反映学习情况,其根本是一种主体间关系,而这种关系对学生的学习也具有重要作用。
新型课程教学模式中,主体间性不仅仅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
它不仅涉及学习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涉及他们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如社会文化环境。
比如,当课程中涉及到文化或历史等客观事实时,教师应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运用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诚实地尊重学生想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学生进行真正的对话,探究学生回答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去思考和发现客观事实,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教师还要尊重学习者在社会环境中的复杂度,以求在课程教学中尊重不同的社会背景,勇于对抗有时会潜藏在课程教学中的任何偏见或歧视。
在新课程教学中,主体间性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它也反应了一种新的课程教学理念。
通过增强主体间性,课程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与学的过程,更多的是一种学习者之间及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一种尊重和探索学习者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系。
因此,强调主体间性的教学也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会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而不是把学习者作为空壳的学习者,被老师的知识以简单的方式填充。
新课程教学中的主体间性是当前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仅体现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体现在学生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交流。
主体间性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
主体间性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摘要]将哲学视域下的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使师生和谐共处,共同推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从主体间性的内涵审视,可发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教师主体性发挥不充分、学生主体性缺失、课堂互动交流不足等问题,建议教师应更新观念,做好学生的“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对话,以不断提高教学品质。
[关键字]主体间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路径引言近代以来,主体间性理论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并逐渐在教育领域得到发展。
该理论强调主体间是平等交流互动的关系。
语文课堂不是教师作为单独主体的活动,而是其与学生共同交流、分享的活动,因此,对“主体间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究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实为必要。
一、主体间性的内涵“主体间性”一词于20世纪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此后国内外学者对“主体间性”展开了深入研究。
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对“主体间性”进行了自己的解读。
学者郭湛认为“主体间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它超出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
[1]有的学者认为,主体间性是建立在主体性之上的概念,主要研究两个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可以说“主体间性”是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的,强调双方都具有主体性,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相互尊重和理解以及沟通的交往对话关系。
[3]在教育领域,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育教学的过程,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个体,双方应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教与学关系在实践中的发展。
二、主体间性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师主体性发挥不充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无法很好地发挥主体性。
一些教师对语文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不会自由选取、组织教材的材料,在教学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而是盲目地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授课,从而把自己变成了教材复述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中的教学实践观
[摘要]文章在对主体间性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中教学实践观的深刻变革,进而对主体间性交往的教学意义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主体间性理论教学实践观师生交往
[作者简介]刘佳琦(1982- ),女,内蒙古牙克石人,防灾科技学院教务处教学建设科科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及教育管理。
(河北廊坊 0652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91-01
一、主体间性理论概述
针对笛卡尔孤独的“我思”,胡塞尔的主体间性导致了“为我论”或“自我论”的危机。
“为我论”或者“自我论”的观点认为,现象学必须从“自我”走向“他人”,从“我”走向“我们”,从单数走向复数,从“单个主体”的“先验现象学”走向“复数主体”的“交互主体性现象学”。
胡塞尔重视自我与他人之间在认识上的关联,而海德格尔则想以“存在论”取代“认识论”,他更关心“自我”与“他人”在生存上的联系,认为主体间性的存在依赖于人的生存本身,因为“存在的世界是共同的世界”。
“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
他人的在世界之内的自在存在就是共同此在。
“此在”自己本来就是共同存在。
“此在”本质上是“共在”。
所以,“此在”不可能单独、孤立地存在,“共在在生存论上规定着此在。
此在之
独在也是在世界中共在”。
存在主义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雅斯贝尔斯从交往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我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才能存在着”。
维特根斯坦通过分析语言的性质和特性,反对私人语言,坚持语言的社会性,集中反映了他对个人主体的反对,倡导多元主体的存在。
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联结着人与自然的“主—客”关系和人与人的“主—主”关系,构成“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因此主体间性是以共同客体的改造而达成的主体间的内在关联。
二、教学实践观从“对象化活动”到“主体间性交往”的转变
对象化活动是个人主体性的生成机制,反映主客体的“占有”关系,表现为单一主体对客体的占有,因此在单一的对象化活动产生的是个人主体性,交往活动是主体间性的生成机制。
在社会系统中,主体与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主体之间通过相互关系的联结而达成的互识、共识、理解和融合。
对象化的实践观深深影响和支配着对“教学实践”的认识。
对象化的教学实践观把教育活动从人与人的关系简化成为人与物的关系,异化了教育中的生命个体,使得受教育者没有独立发展的空间,总是成为教育者的支配、改造和控制的对象。
从“对象化活动”到“主体间性交往”这个教学实践观的根本变革,其现实意义在于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合作的过程,其表现为在这平等的交往中消除了孤独的、鲁滨逊式的个人主体的异化状态,而走向“共生”“共在”的主体间性。
只有主体间性的存在才能使得交往的双方作为真正的自由的“人”而存在。
三、主体间性交往的教学意义
教学领域中的主体间性交往有四个要素: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客体、教学活动的媒介和教学活动的外部情境。
第一,教学活动的主体。
“主体是人”,这里主要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包括个体和群体。
第二,教学活动的客体。
这里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所共同面对的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主要指以课程和教材为典型代表的教育教学内容。
第三,教学活动的媒介。
主要指教育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工具和手段,包括言语符号系统、非言语符号系统、教具、教学设备等。
第四,教学活动的外部情境。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它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成败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在课堂这个特殊的“小社会”里还存在着特殊的社会组织——班级和小组,这些都是确保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外部情境。
教学中的主体间性交往是“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的有机统一:一是教学活动主客体结成的对象性的“主体—客体”关系,发生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象性活动,所表现的是教学活动主体在处理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对象性关系中彰显的功能特性,具体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个体主体性品质;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与主体(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共同的教学客体为中介,形成的主体间性交往关系——“主体—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教学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融合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和谐共生的主体间性,或叫做共在主体性品质。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教学中的主体间性交往用下图表示。
教学领域中的主体间性交往与建立在“主体—客体”传统认识论哲学基础之上的教育教学活动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多极教学主体性。
主体间性教学交往与传统的教学活动相比,就不再是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之间两边摆动的抽象过程,而是对现实教育教学活动中多极教育教学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反映,是以共同的教学客体为中介的一种师生之间交往、对话和理解的过程。
多极教学主体性意味着教学主体的主体性不仅包含在与教学客体的对象化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主体性,也包括相对于其他教学主体而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特性——主体间性。
2.教学主体的独特性。
不同的教学主体在年龄和性别上存在差异,而且在知识、经历、能力、爱好、需求、个性等方面都千差万别。
这导致他们视角、价值取向不同,从而形成了互补性和异质性,也为教学领域中发生主体间性交往提供了现实基础。
正是因为教学主体的差异性和异质性,交流和对话才得以发生和进行,并突破各自原有认识和理解的局限,达到一种新视界。
3.教学客体中介性。
教学客体中介性指在主体间性的交往中,任何客体都要通过客体而达到另一极主体,另一极主体才是交往实践活动的终界。
客体中介性,既使客体成为多极主体的共同对象,又使它成为产生主体间性交往的必要条件。
教学客体不能脱离教学主体而独立存在,也不是仅仅对教学主体来说的孤独生成以及单一“主体—客体”关系的建构,而是多极教学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和
主体间的交往关系的媒介。
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客体不是孤独的自身终界,也不是特定教学主体与客体的对象化活动的终界,而是在教学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中成为中介,最终形成“主体—客体—主体”的基本结构。
4.个人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
在教学中,主体间性交往所包含的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以及教学主体与教学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而是彼此相关的统一体。
任何教学主体对教学客体的认识和改造,都会受到其他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之间对象化活动的影响。
在认识和改造共同的教学客体时,教学主体间就发生了交往关系。
因此,在本质上,教育教学活动是由多级教学主体在对共同的教学客体的认识和改造过程
中形成的交往关系——“主体—客体—主体”,是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的对象性关系和教学主体之间的主体间交往关系的有机结合,或者简单的说就是个人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冯建军.走向类主体——当代社会人的转型与教育变革[j].教育研究,2005(1).
[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3]涂成林.现象学——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萨特[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4](日)香山健一.为了自由的教育改革——从划一主义到多
样化的选择[m].刘晓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6]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