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绿色材料与人类
苏教版七下生物教案第八章人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教学设计
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设计依据与构想】本课是第四单元第八章《人的生殖和发育》的第一节。
所以,本课的教学不仅要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还要做好整个单元和整个章节的导言,纳入到整个初中生物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里来,使学生能够建立起整体的知识框架,能够把人放在生物圈中去认识,进一步完善生态系统的概念,也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本节课虽然是以人为例来认识精卵结合孕育新生命的,但教师不要把学生的视野仅仅限制在人的生殖上,而是要通过认识人的生殖过程,来认识生物的有性生殖,认识物种延续的方式——生殖,为八年级上学期学习生物的生殖埋下伏笔。
端正学生的认知态度、揭开生殖知识的神秘面纱又是这节课成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对“人的生殖与发育”方面的话题很好奇,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又不能坦然面对,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尽量消除这些知识的神秘性,以科学的态度、巧妙的设计、坦然的教态,让学生能够像接受其他知识一样自然地接受这些知识。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说明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2.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受精过程。
3.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精子和卵子的形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视频资料观察受精过程后能用语言描述受精过程,训练学生获得信息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了解了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后,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懂得珍惜生命。
2.在了解了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过程后,让学生以新的视角来感受母爱,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和感恩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观察动物的卵子和精子。
3.描述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1.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2.描述受精过程。
课前准备1.男女生殖系统结构的挂图、模型或视频资料。
2.展示精子和卵子形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演示精子、卵子排出及受精过程的示意图或Flash动画演示课件。
《常考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用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正确的是A.用图甲所示操作配制银氨溶液B.用图乙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C.用图丙所示装置制取硝基苯D.用图丁所示装置进行石油分馏2.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下列与古籍记载对应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常见古籍记载化学知识A《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的能量低于水,冰变为水属于吸热反应B 《泉州府志》: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泥土有吸附作用,能将红糖变白糖。
C 《天工开物》: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
“相激火生”是指爆炸。
D 《本草纲目》: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石碱)……浣衣发面,甚获利也。
石碱具有碱性,遇酸产生气体。
3.光照条件下CO2经一系列催化反应后可转化为甲醇(CH3OH)。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醇可作为燃料B.该转化过程只需要CO2作为反应物C.催化剂是实现转化的关键D.该转化有助于工业废气中CO2的处理4.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和消毒剂B.铝可用作包装材料和建筑材料C.利用铝热反应可冶炼高熔点金属D.氢氧化铝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5.“ 能源分类相关图”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中的能源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是A.煤、石油、潮汐能B.氢能、生物质能、天然气C.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D.地热能、沼气、核能6.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N2B.H2C.CO2D.O27.化学是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造矢量发动机使用含铼(Re)合金材料,合金是纯净物B.“人造太阳”的核燃料是氘、氚,12H、13H互为同位素C.在人体中检测出了“微塑料”,说明白色污染危害严重D.制造芯片的工艺中,用氢氟酸腐蚀硅是化学变化8.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提高原子的利用率,使原料中所有的原子全部转化到产品中,实现“零排放”。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8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1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开发
应用体验 1.金属使用的发展历程如下:
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D )
A.金属越活泼被发现越早
B.金属发现的早晚与其在地壳中的含量有关
C.金属的化合价越高,被发现的越晚
D.金属越活泼,其金属单质越难冶炼
解析:由图可知,性质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使用年限越短。金
属发现的早晚与其在地壳中含量无关,越活泼的金属,发现的越晚,故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金属应用越来越广,但绝大多 数的金属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金属矿物中。那么,怎样 从金属矿物中得到金属呢?不同的金属冶炼方法是否相同呢?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 富的矿物资源、生物资源和药物资源,其经济价值可观,开发前景十分 诱人。
选D。
2.下列方法中,不能实现海水淡化的是
(C )
A.蒸馏法
B.电渗析法
C.过滤法
D.离子交换法
解析:过滤不能除去海水中可溶性盐,不能起到淡化海水目的,故
选C。
3.某同学设计了从海水中提取镁单质的四种方法,从化学原理和经
济效益角度分析,最可行的是
(D )
A.海水―Na―O→HMg(OH)2―电―解→Mg
3.微观分析·得规律。从海水中提取元素,图片记忆法固然重要, 但无论哪种元素的提取,首先都必须富集元素,然后进一步发生反应提 取。
4.火眼金睛·明辨析。正确辨析“二馏、二裂、二化”,即利用概 念,正确辨析分馏、干馏、裂化、裂解、气化、液化,注意其区别与联 系,加深对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应用的认识。
第3课时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了解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深圳新园学校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培优专题)
一、选择题1.抗疫居家期间,同学们在参与家务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化学知识无处不在。
下列劳动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选项家务劳动化学知识A餐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B使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白醋可溶解碳酸钙等沉淀C使用含NaClO的84消毒液拖地NaClO具有还原性D用温热的纯碱溶液擦拭有油污的灶台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A.A B.B C.C D.D2.下列有关烃及其衍生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煤的液化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液态烃及甲醇等含氧有机物C.石油裂解可以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D.煤干馏得到苯和甲苯,可以通过分馏,将它们分离出来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是无机化合物,天然气和石油是有机化合物B.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生产可降解塑料符合绿色化学原则C.现实生活中,化学腐蚀现象比电化学腐蚀现象更严重D.铅蓄电池属于一次电池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宜德青花瓷所用青料“苏麻离青”是一种低锰高铁类含钴矿石,在适当的火候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是一种天然有机材料B.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C.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D.Cu丝燃烧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卤素5.利用海水提取溴和镁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常利用电解熔融MgCl2冶炼金属镁B.工业溴中含少量Cl2,可用NaOH溶液除去C.富集溴元素过程中,空气吹出法利用了溴易挥发的性质D.若提取1mol工业溴,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44.8L的Cl26.金属材料的制造与使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
下列文物不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A.陕西西安秦兵马俑B.山西黄河大铁牛C.“曾侯乙”青铜编钟D.南昌“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金饼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瘦肉精可提高生猪的瘦肉量,我们应向养猪厂家大力推广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有利于节约资源C.化学家无法合成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与新材料D.银器久置后表面变暗,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反应8.如图是工业“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易流程示意图。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常见的工业废气
工厂尾气
主要成分
硫酸厂尾气
SO2、O2、N2等
硝酸厂尾气
NO、NO2、N2、O2等
高炉煤气 炼钢烟气
CO、CO2、N2等 Fe2O3烟尘、CO等
焦炉气
H2、CH4、CO、CO2、C2H4、N2等
处理方式 一般用氨水吸收 一般用NaOH溶液吸收
中)
素
死亡
PM2.5
直径小于或 等于2.5微 米颗粒物
污染空气,形成雾霾天气,增加交通事故,危害 人体健康
三、绿色化学
展
1、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也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思 想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减少 或消除产品在生产和应用中涉及的有害 化学物质,实现从源头减少或消除环境 污染。
三、绿色化学
展
【课堂练习】 5.下列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D.用SiO2制备高纯硅
【课堂练习】 6.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 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 100%。下列反应类型能体现“原子经济性”原则的 是( A ) ①置换反应 ②化合反应 ③分解反应 ④取代反 应 ⑤加成反应 ⑥加聚反应 ⑦酯化反应 A.②⑤⑥ B.②④⑤ C.只有⑥ D.只有⑥⑦
酸雨的形成及治理
• 1.硫酸型酸雨及治理
• (1)形成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治理:可在煤中添加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或氨水作为脱硫剂。反应原理如
初三化学第八章教学案
第八、九章学习目标双向细目表第1课时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能从组成上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通过实验探究有机化合物的特点;2.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3.能用某些实验方法从组成上辨别有机物;4.知道食物中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
【课前导学】1.人们把像葡萄糖这类含元素的化合物叫做,简称,如食品中的和;组成中不含碳的化合物一般叫做,如;但、和等少数含碳的化合物,由于它们的和跟无机化合物很相似,人们就将它们归入无机化合物。
2.填写物质的分类表,并各举一例:___________:()单质___________:()纯净物___________:()有机化合物:()物质______ 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 酸:_________碱:__________________ 盐:_________ 3.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水、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矿物质(无机盐),其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无机化合物。
【课堂探索】一、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整理与归纳1】1.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是指含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一般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2.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其次可能还含有氧、氮、氯、硫、磷等元素。
3.有些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含碳的化合物(因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仍属于无机化合物。
4.由于有机化合物在结构和组成上的特点,使其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1)碳原子之间的连接顺序和方式不同:直链状和环状,单键、双键、三键等。
注: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为。
(2)碳原子还能与其他元素的原子连接,如:CH3Cl,CH3Br等。
5.不同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很大。
《生态人类学》教学大纲
生态人类学Ecological Anthropology【课程编号】ZB2910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数】2【先修课程】人类学概论【学时数】36【适用专业】人类学、民族学一、教学目的、任务1.拓展学生的人类学视野;2.掌握生态人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3.了解人类学生态问题研究的学术前沿动态;4.培养良好的学术交流和演讲能力;5.培养生态人类学的学术研究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通读1~3部国内主要的生态人类学教材;2.精读生态人类学经典著作3部,并写出读书报告(每篇2000字以上);3.做一次主题演讲,时间10~20分钟;4.写一篇4000字以上的学期论文。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绪论 6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讨论2学时)主要内容:1.生态人类学的形成与发展2.人类学生态问题研究的理论溯源3.生态人类学的研究范围4.生态人类学研究的关键概念教学要求:1.了解生态人类学形成与发展的历程2.了解生态人类学研究的理论脉络3.了解生态人类学研究的学科定位与研究方法4.了解主要研究领域课堂讨论:1.生态化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2.生态化与现代化、工业化的关系(二)第二章生态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6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讨论2学时)主要内容:1.生态观念的起源与发展2.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出现3.中国的生态现代化进程教学要求:1.了解关于生态文明概念起源的主要观点2.了解现当代生态现代化的主要进程3.了解生态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课堂讨论:1.中国的生态现代化2.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进程(三)第三章活动和生业适应 3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讨论1学时)主要内容:1.人类的进化和生态2.农耕生活3.畜牧生活4.人为的自然、人类的自然教学要求:1.了解人类和自然的关系2.了解生态观念的变迁课堂讨论:1.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生态概念的变迁2.生态概念的地域性差异问题(四)第四章能量与营养 3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讨论1学时)主要内容:1.前言2.能量论3.食物和营养教学要求:1.了解人类集团的能量流2.了解各民族能量流的不同特征课堂讨论:1.能量和营养对人类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2.食物获取方式对各民族文化的影响(五)第五章身体与环境 3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讨论1学时)主要内容:1.环境和身体的研究2.人类的进化和共同的特征3.地理差异和人种差异教学要求:1.个体研究的意义2.了解各民族身体的差异受地理生态的影响课堂讨论:1.生态文化的多元化与文明冲突问题2.生态对民族精神的影响(六)第六章宗教与生态 3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讨论1学时)主要内容:1.生态、宗教、行为方式2.狩猎者与猎物之间的生态关系教学要求:1.了解宗教禁忌有关食物与生态的主要理论2.了解宗教对生态化发展的影响课堂讨论:1.各民族中有关生态的内容2.宗教禁忌对生态的保护作用(七)第七章环境问题与人类学 6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课程讨论2学时)主要内容:1.当代生态问题2.生态生活的负性反应3.生态化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教学要求:1.了解当代生态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2.了解生态生活可能存在的负性反应3.了解生态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课堂讨论:1.当代生态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生态化的社会后果2.生态化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八)第八章资源与所属 3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讨论1学时)主要内容:1.资源所属与生态人类学2.资源与所属的文化论3.对资源所属的研究实例教学要求:1.了解资源与文化的冲突2.了解资源的使用与文化的关系课堂讨论:1.日本的猎手海豚行为2.资源所属问题(九)第九章环境与人口 3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讨论1学时)主要内容:1.环境应对与人口指标2.人口密度与人口支持力3.人口增长与人口迁移教学要求:1.了解人口与环境的关系2.了解生态对人口的制约课堂讨论:1.人口发展的未来2.人口迁徙的趋势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教学重点:生态人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教学难点:现代化过程中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教学方法:讲授法、参与式、互动探究式教学法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方式为考查。
米依林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100字
米依林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100字米依林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100字1寒假里,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之超级动物宝贝这本书。
《十万个为什么》让我对大自然的有了初步了解,有了探索其中的兴趣。
因为它让我在很多有趣的事情中了解、探索了自然奥秘,比如:长颈鹿的个头那么高,脖子有两三米长,它是怎样在水池中饮水的呢真让人不敢想象。
而这一切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它们想喝水时,必须把两条前腿大幅度地叉开,或者直接跪在池边,这种姿势对长颈鹿来说,维持很久的时间也是很难的,所以它每喝一口水,都要站着休息一下,反复这种动作也实在太不容易了,为减少这种麻烦,长颈鹿已养成了耐渴的习惯,它们一般喝的水比其他动物要少。
还有狼的眼睛为什么是绿的,小猫的胡子有什么用我决定,从现在开始,好好读书,多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米依林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100字2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对我的感悟很大,这本书的内容是各种各样的科普知识,它点燃了我的童心,升起了我对科学的热情,满足了我们对知识的渴望,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了丰富的知识,充实了我们的头脑。
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地球上为什么有用不完的氧气是因为我们呼吸消耗的氧气是可以再生的。
绿色植物的叶片通过阳光制造养分的时候会产生氧气,所以,地球上的氧气不会短缺。
夏天为什么特别热因为夏天太阳在我们的头顶上,太阳光笔直地照射不来,它的光线经过空气来到地面的路程短,把地面烤得火辣辣的,所以我们就感到特别热。
读了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明白了知识是需要你去发现它的,只有发现了知识,你才能明白更多的东西。
米依林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100字3我过8岁生日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作为生日礼物,我非常喜欢。
我一吃完饭就开始兴致勃勃地钻进书房看着这套书籍,里面的每一个科学知识都引我入胜:电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因特网,还有照相机的秘密等等。
看完整本书,其中有一篇科学知识十分好看,令我印象深刻,看了一遍又一遍。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示范课教学课件【高中化学】
技术手段
生产 应用
源头
全部转化
100%
四、绿色化学
3.绿色化学示意图
4.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遵循的三原则(3R原则) 、 和 。
减量化
再利用
再循环
四、绿色化学
(1)“绿色化学”就是污染后有效治理的化学思想( )(2)“绿色化学”就是指在化工生产中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 )(3)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把CO、NO催化生成N2和CO2,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
无害化
减量化 资源化
二、化学与环境保护
(1)化学工作者进行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可有可无,有污染治理就行(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NOx、SO2为次生污染物( )(3)“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
×
×
【判断正误】
提示 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是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治理的基础,非常必要。
解析 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会加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
√
三、课堂检测
2.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必须重视处理“白色污染”。该“白色污染”指的是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C.聚氯乙烯等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材料
解析 白色污染是指聚氯乙烯等塑料垃圾,难以降解,在颜色上不一定为白色,题中白色烟尘、粉末以及白色建筑材料都不属于白色污染,分别为粉尘污染和建筑垃圾。
【理解应用】
四、绿色化学
试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原子利用率为: ×100%,试计算两种方法的原子利用率,方法一为________%,方法二为________%。
四、绿色化学
(2)试从反应物、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生产工艺,原子经济性反应,催化剂选择性等角度分析两方法的优劣。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件)-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
化学与环境保护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1 化学与环境保护
1. 环境质量监测的意义
通过对污染物的 存在形态 、含量 进行分析和测定,为控制 和 消除 污染提供 可靠的数据,是进行 环境质量评价 和 污染治理 的基础。
2. 化学与“三废”污染
(1)“三废”污染:是指工业生产中产生 的 废气 、 废水和 废渣对环境的污染。
源回收利用两个目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考与讨论】
第9 页
(1)含硫氧化物和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 雨的主要物质。工业上常利用它们与一些 物质发生反应加以控制、消除和回收利用。 请举例说明这些方法所依据的化学反应和 反应类型。 (2)含氮、磷元素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入 河流、湖泊和近海水域,会出现水华、赤 潮等水体污染问题。你认为在城市和农村 出现的这种水体污染各有什么特点?请查 阅资料,了解有关的污染及治理情况,并 与同学交流。
【归纳和总结】
六大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环境问题 主要污染物
主要危害
酸雨(雨水 SO2及氮氧化物 pH<5.6) (NOx)
土壤酸化、水源污染、建筑物被腐蚀等
温室效应 CO2、CH4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水位上升,陆地面积减小
氟氯代烃、氮 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多,给人类健康 臭氧空洞
氧化物(NOx) 及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危害
5.下列物质的制备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C) A.制取Cu(NO 3 ) 2 :CuO+2HNO 3 =Cu(NO3 )2 +H2O B.制取CuSO 4 :Cu+2H2SO4 (浓)=CuSO 4 +SO2 ↑+2H2O C.制取氯乙烷:CH2=CH2+HCl→CH2Cl-CH 3 D.制取溴苯:C6H6 +Br 2 →C6H5Br+HBr
高中化学必修二 新教材同步讲义 第八章 章末整合 重点突破
章末整合重点突破1.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化学品的合理使用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1.(2023·浙江6月选考,3)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化铁属于弱电解质B.氯化铁溶液可腐蚀覆铜板C.氯化铁可由铁与氯气反应制得D.氯化铁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答案 A解析氯化铁能完全电离出铁离子和氯离子,属于强电解质,A错误;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可用来蚀刻覆铜板,B正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氯气与铁单质加热生成氯化铁,C正确。
2.(2022·全国甲卷,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B.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棉花、麻和蚕丝均为碳水化合物D.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答案 D解析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与盐酸混合,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两者不能混合使用,A错误;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SO2、氮氧化物等,B 错误;棉花、麻来源于植物,主要成分均是纤维素,为碳水化合物,但蚕丝来源于动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是碳水化合物,C错误;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分子凝结成了小水珠,形成“云雾”效果,D正确。
3.(2022·天津,1)近年我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成就。
对相关成就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理解错误的是()A.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淀粉是一种单糖B.中国“深海一号”平台成功实现从深海中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混合物C.我国实现了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的规模化制备,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以硅树脂为基体的自供电软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硅树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答案 A4.(2022·湖南,1)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C.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答案 D解析“石胆能化铁为铜”指的是铁可以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发生了化学变化,A 不符合题意;“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是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和水为原料,制取纯碱,副产氯化铵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是利用液态CO2汽化吸热导致环境温度下降,从而使水结冰,属于物理变化,D符合题意。
【高中化学】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我国近海海域海水中一些元素含量普遍超标,富营养化十分严重,经常发生“赤
潮”现象。下列生活用品中能引起“赤潮”的是( B )
A.肥皂
B.含磷洗涤剂
C.加酶洗衣粉
D.化妆品
随堂演练
3.下列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 )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D.用SiO2制备高纯硅 4.“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据此,由单质 镁制硝酸镁的下列4个方案中,可行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 C )
随堂演练
5.活性炭联合脱硫脱硝技术(AC)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在较低的温 度下,将废气中的SO2、NOx通过一系列反应生成铵盐,从而变废为宝,其工作示意 图如下所示:
(2)吸收塔加入NH3后,可脱除废气中的NO、NO2,写出NO和NO2分别和NH3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__4_N__H_3_+__6_N__O_=_=_=_5_N__2+__6_H__2_O__、_8_N__H_3_+__6_N_O__2_=_=_=_7_N_2_+__1_2_H__2O____。
知识梳理
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往往含有复杂的成分,任意排放会导致土壤和 水体的污染,必须经过多步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化学与环境保护
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物理法
盐析法 吸附法 萃取法 液膜分离技术 气提及蒸馏气提法
沉淀法 氧化还原法 离子交换法
生物法
活性污泥法 生物硫化床法 酶制剂处理法
方法二:2CH2==CH2+O2―A→g 2
2× 44 2× 44
×100%
≈ 100%
试 (1)回已答知下原列子问利题用:率为:期望产物总质量 ×100%,试计算两种方法的原子利用 生成物的总质量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案)第一章:绿色植物的基本特征1.1 植物的细胞结构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掌握植物细胞的特殊结构,如叶绿体、中央液泡等。
1.2 植物的器官学习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了解各个器官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光合作用的原理与过程2.1 光合作用的定义解释光合作用的概念,即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2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6CO2 + 6H2O + 光能→C6H12O6 + 6O2。
2.3 光合作用的阶段学习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反应物、产物等。
第三章:绿色植物的生长与发育3.1 植物的生长学习植物生长的原因,如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等。
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如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等。
3.2 植物的发育掌握植物发育的过程,如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形成等。
学习植物的生殖方式,如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第四章:绿色植物的适应与环境4.1 植物的适应性学习植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如干旱、盐碱、低温等。
了解植物的适应性特征,如根系发达、叶片形态变化等。
4.2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探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植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植物对土壤改良的作用等。
第五章:绿色植物的利用与保护5.1 植物的利用学习植物在食品、药品、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了解植物在传统文化和艺术中的重要性。
5.2 植物的保护强调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如保护森林、湿地、植物园等。
学习保护植物的方法和措施,如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等。
第六章:植物的分类与系统6.1 植物的分类依据了解植物分类的基本依据,如形态特征、生殖方式等。
学习植物分类的等级系统,如门、纲、目、科、属、种等。
6.2 植物的分类方法掌握植物分类的方法,如观察形态特征、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等。
学习植物分类的常用工具和资料,如植物检索表、植物志等。
绿色制造概念和知识汇总
绿色制造概念和知识汇总第一章绿色制造概述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问题:环境、资源、人口。
绿色制造的定义:绿色制造是--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兵士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绿色制造内涵的广义性表现为:(1)绿色制造中的制造”涉及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2)绿色制造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3)绿色制造涉及的领域包括三部分:①制造问题;②环境保护问题;③资源优化利用问题;(4)绿色制造是一种充分考虑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一种现代制造模式。
绿色制造的意义、必要性:(1 )绿色制造是实施制造业环境污染源头控制的关键途径,是21世纪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绿色制造是21世纪国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3)绿色制造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4)绿色制造技术将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解决制造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的两大途径:末端治理和源头控制。
可持续发展”定义(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 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明显特征:三度”。
必须能表达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度、持续度、协调度。
产业生态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系统科学分支。
它从局部、地区、和全球三个层次。
上系统地研究产品、工艺、产业部门和经济部门中的能力流动和物质流动,其焦点是研究在降低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这一问题方面,产业界所发挥的作用。
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原材料采掘、原材料生产、产品设计制造、产品储运、销售使用,直到最后废弃处置的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第二章绿色制造理论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三度”理论:(1)发展度(数量维):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程度。
(2)持续度(时间维):是从时间,上去把握发展度,强调人类长远发展的需要,强调了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
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
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学交流能力。
)消化腺(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2)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3)肠腺——分泌肠液,肠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梳理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脑发育、产生语言、最后进化成人类。
3.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
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人的生殖1.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生殖器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外生殖器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生殖器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外生殖器:即外阴(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精子:雄性生殖细胞,较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智慧树导出答案
智慧树导出答案【第一章】1【单选题】(5分) 创造的基础是(c)a. 智能因素b. 非智能因素c. 科学知识d. 精神人格2【单选题】(5分)创造是指人们首创或改进某种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的活动。
我们可以将人类的创造分为第一创造性和第二创造性,下列属于第二创造性的是(c)。
a.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 勾股定理c. led显示屏d. 四大发明3【单选题】(5分)人类社会在我们的不断创造中快速发展,那么我们不断实现各种突破性的创造的根本动因是(b)。
a. 创造性动机b. 创造性市场需求c. 创造性犯罪行为d. 创造性目标4【单选题】(5分)创新方法的三阶段不包括(d )。
a. 尝试法b. 纠错法c. 头脑风暴法d. 疑点法5【多选题】(5分)赫曼全脑模型包括(abcd)思维类型。
a. 逻辑型b. 空想型c. 表现型d. 纪律型【第二章】1【单选题】(5分后)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经说道过:一个成功者和一个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并不是科学知识和经验,而是(b)。
a. 人脉b. 思维方式c. 个人素质d. 能力2【单选题】(5分后)爱迪生确认鱼雷形状时,既未并作任何调查也未经任何排序,当即明确提出一种别人意想不到的办法,这注重彰显了创造性思维的(d)特征。
a. 内容上的综合性b. 视角上的灵活性c. 对传统的突破性d. 程序上的非逻辑性3【单选题】(5分后)在自学时,虽然也碰到过稍微繁杂的数学问题、物理问题,但多数情况下就是把相似的问题当作套用,也因为这样往往缺少深入细致思索,引致解题犯规。
这属(c)思维定式。
a. 权威型b. 习惯型c. 直线型d. 从众型4【单选题】(5分后)有的人讨厌跟别人唱对台戏,人家说道东,他偏往西,不好赌气,费和了不好小力气,跑了许多弯路还不愿转头。
这属(c)思维定势。
a. 从众型b. 习惯型c. 偏执型d. 局限型5【多选题】(5分后)技术创新思维的特征主要存有(abcde)。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第三节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2.在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最符合绿色化学观念的是 哪种反应?
提示:化合反应能将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到产物 中,没有副产品生成,原子利用率达 100%,符合绿色化学 的观念。
在年轻人的颈项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事业心这颗灿烂的宝珠。
为了防止水华、赤潮现象的发生,一要少用或不用含氮、磷
洗涤剂,合理施用化肥,适量向水产养殖区投放饲料等;二要对
产生的含氮、磷的废水以及固体废弃物做科学合理的处理。
1.环境保护 (1)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 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 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2)环境保护的任务 ①环境质量监测:对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含量等进行分 析和测定,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 ②治理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③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杜绝污染物的排 放,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2.原子经济性 原子经济性的概念认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 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如完全 的加成反应:A+B===C),达到零排放。原子经济性可用原 子利用率来衡量,其定义可表示为原子利用率= 期望产物的总质量 生成物的总质量 ×100%。经济性的反应有两个显著优点: 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料,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的 排放。
3.以乙烯为原料生产环氧乙烷,工艺Ⅰ——氯代乙醇法: ①CH2CH2+Cl2+H2OClCH2CH2OH+HCl
②2ClCH2CH2OH + Ca(OH)2―→
2H2O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8章 第3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含解析
第八章第三节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案[23]基础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冶金厂废水的pH为4.5,含超标10倍的Pb2+。
该厂处理废水的下列设计中,比较合理的是(D)A.用离子交换法除去Pb2+B.在废水中加硫酸,生成PbSO4沉淀C.在废水中加NaOH,调节pH到11.0,使Pb2+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D.在废水中加石灰,调节pH到11.0,使Pb2+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解析:用离子交换法费用高,不经济,A不选;用H2SO4会引入H+,pH下降,B不选;用NaOH使碱性增强,且费用高,不选C;石灰价格便宜,且能达到处理效果,选D。
2.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提高原子利用率。
原子利用率表示目标产物的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比。
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C)3.下列有关“绿色化学”及“绿色食品”的描述均正确的组合是(A)①“绿色化学”是指绝对无污染的化学过程②“绿色化学”是指依靠绿色植物来完成的化学过程③“绿色化学”是没有或尽可能少污染的化学过程④“绿色化学”是人们理想中的化学过程,无法实现⑤治理工业“三废”属于“绿色化学”范畴⑥合理施用农药属于“绿色化学”⑦加强环境监测属于“绿色化学”过程⑧开发利用氢能源属于“绿色化学”⑨富含叶绿素的食品属于“绿色食品”⑩新鲜的蔬菜属于“绿色食品”⑥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属于“绿色食品”⑩贴有“绿色”防伪标志的食品属于“绿色食品”A.③⑧⑪B.①②③⑤⑥⑧⑩C.②⑥⑦⑨D.④解析:①~⑧是对绿色化学的叙述。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强调最理想的原料经济性原则和污染物的零排放。
所以①中的“绝对无污染”、②中的“依靠绿色植物”、④中的“无法实现”、⑤中的“治理三废”、⑥中的“合理施用农药”、⑦中的“加强环境监测”等内容都是错误的或不属于绿色化学范畴,③、⑧正确。
⑨~⑫是对绿色食品的描述,只有⑪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材料与人类绿色材料又称为化学生态环境材料,是指在原料采集、产品制造、使用或再循环利用以及废物处理等环节中与化学生态环境相和谐或能共存并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材料;它既要具备净化环境(对环境无化学污染)的功能,又要具备化学吸附功能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功能。
对绿色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是21世纪伟大的化学工程之一;是保证人类通向安全和健康的必由之路;是21世纪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基础。
绿色材料主要包括绿色能源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循环材料和绿色净化材料。
1 绿色能源材料绿色能源,是指洁净的能源(释放出能量或能量转化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化学污染)。
1.1 风能喜怒无常的风(即空气流动),撒起野来不得了,轻则飞沙走石、推波逐浪,重则拔树倒房、倾船覆舟。
其实,平时的风却给人类做着诸多好事:象耕云播雨、调节气温、传播花粉、扬帆行船、吹动风车(产生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等等。
风蕴藏着极大的能量,地球表面风的能量,估计为 1.3×1012kW,其中人类可利用的风能约有2×1010kW。
我国有可利用的风能约1.6×108至2.53×108kW,像浙江舟山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风能库。
1.2 太阳能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和热相当于多大的能量呢?据科学家估算,太阳放射出的能量其功率约 3.8×1024kW,然而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接受了其中的1/(2×109),尽管如此,却能使大气保持温暖,风生云涌、电闪雷鸣、江河奔流、万物生长。
太阳像现在这样连续不断地发光和热,已经有50亿年的历史了。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并且对环境无化学污染的能源,因此,针对目前“温室效应”日益严重的状况,尽可能地利用太阳能,不失为一种造福人类的绝妙方法。
例如,太阳能发电,方兴未艾。
据有关资料报道,在21世纪到来之际,一枚名副其实的太空“盗日者”――巨型人造太阳能卫星,将由美国科学家研制成功,它会环绕地球轨道运行,收集太阳能,并且把能量发射到美国纽约州北部的接收天线场,供应整个纽约市所需的电力。
有关专家对人造太阳能卫星评价很高,他们认为,按照目前人类进步和科技社会的发展态势,2025年左右,将有约100枚“盗日者”人造太阳能卫星,高悬在地球上空的轨道,届时,这些对环境无化学污染的电(绿色)能源,将会对人类做出前所未有的贡献。
应该指出,像水能(包括波浪能、潮汐能等)、地热能(包括火山能等)、生物质能等等,都是大自然赐给人类对环境无化学污染的绿色能源。
这些绿色能源能量储量丰富,而科学地利用这些绿色能源,可长久地为人类生活、社会生产服务。
1.3 热电材料(绿色能源材料的一种)合金热电材料是重要的热电(温差发电)材料之一,被广泛地应用在测量温度方面,这便是大家熟知的热电偶(温差电偶)不同金属组合而成的热电偶适合于不同的温差范围。
热电材料还被广泛地用于加热、制冷和发电等,尤其是在发电方面的研究倍受人们的重视。
虽然热电材料(温差)发电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然而在某些场合,如高山作业、极地考察、宇宙探测等,在其他能源无法使用的情况下,热电材料(温差)发电长时间地提供大功率能源就显示出其独特的功能。
它结构简单,无需转动部件,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寿命长,对环境无化学污染,真可谓是上好的绿色能源材料。
脲醛树脂= 甲醛+ 尿素2 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是指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建筑材料。
从其物理和化学性能角度讲,要满足强度和耐化学腐蚀的要求;从原料来源角度讲,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绿色土地资源的破坏;从耗能角度讲,要具有节约能源的功能;从环境保护角度讲,要具有净化(对环境无化学污染)功能,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
然而,目前世界上的建筑材料(砖、瓦、石、砂等墙体材料和水泥等),其原料是来源于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土地;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等的堆放占用着大片土地,既造成土地的浪费又造成环境的恶化,这一恶性循环的结果,最终将使人类毁灭自己!考虑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研究、开发和利用绿色建筑材料迫在眉睫。
例如,日本化学科学家自知其国土小、人口密集、且又是地震多发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高科技合成化学纤维建筑的研究。
他们以高强度碳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和普通沥青纤维为原料,通过特定的化学方法研制成了超高强度的建筑材料(特种化学纤维制成),并用这种材料成功地建造了两幢高达42层的大厦。
日本大成建设公司的化学科学家更是设计了面向21世纪的超高建筑,称之为“XSEED400”,其建筑高度达4×103m,甚至超过了日本的富士山。
可以想象,像这样高的建筑,如果离开有这种特种化学纤维制造的建筑材料,那么其稳固性是很难保证的。
塑木材料3 绿色循环材料绿色循环材料,是利用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制造的、可再生循环制备和使用的材料,如再生纸、再生塑料、再生金属以及再循环利用混凝土等。
绿色循环材料具备:可多次重复循环使用;废弃物(垃圾)可做再生资源;废弃物的处理消耗能量少;废弃物的处理对环境不产生化学污染等特点。
化学科技工作者正在积极探索废弃物的处理、转化及综合利用的途径,改革旧工艺,探索无化学污染或低排放的“绿色”新工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面对当前垃圾资源与日俱增长的天然资源日渐枯竭的严峻现实,人类已开始自觉和不自觉地投入垃圾处理技术的研究。
许多国家根据本国垃圾中有机成分含量高的特点,用垃圾生产高能燃料、复合肥料和进行发电等。
垃圾资源开发处理系列化和垃圾资源综合利用多元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范围内垃圾处理和综合回收利用的新趋势。
在采用各种合理方法处理垃圾的同时,更有价值的是对垃圾进行回收,这种回收主要包括材料和能源的回收。
其中材料回收主要是根据垃圾的物理性能,研究和发展机械化、自动化分选垃圾技术。
像利用磁吸法回收废铁;利用振动弹跳法分选软、硬物质;利用旋风分离等方法分离密度不同的物质等。
能源回收是根据日前可燃性垃圾的不断增加,不少国家把它作为能源资源,一般是通过3个途径来利用:①作为辅助燃料代替低硫煤使用;②在焚化炉内焚化,利用其燃烧时产生的热能生产水蒸气和发电;③高温干馏(隔绝空气)产生气体和残渣,气体可做燃料,残渣冷却后形成的玻璃体(无氧条件下的该干馏产品,分子内能高),可做化学原料循环使用。
这种方法比高温焚化垃圾产生可供利用的能源更多、回收的材料更多,也不污染空气,发展前景相当乐观。
因此,目前在对垃圾进行科学合理使用焚烧法的同时,化学科技工作者正在积极研究无害化处理、长期受益的良性循环轨道的垃圾处理方法,它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
然而,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有一种名为分选发酵法垃圾处理方法,其处理工艺比较符合我国实际。
该方法是基于我国城市垃圾主要以厨房垃圾为主的特点,先将回收垃圾经重力分选。
然后将吹出少量纸塑后剩下的主要部分经过滚筒筛分,筛下少量炉灰后,剩下大部分剩残动植物等有机肥料送入发酵池进行发酵,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发酵过程),再经过化学法调控pH等一系列步骤和一定的时间,即可产生供人们用做照明、燃料等日常生活所需的沼气。
待沼气释放完时,虑出池中发酵液直接用做农家肥;在将剩下的残渣经晒干、粉碎,制成颗粒状复合肥。
这正是我国对城市垃圾作为生产沼气和复合肥等材料的宝贵原料的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
再如,以高纯度、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化学防护衣,用于恶劣环境中可阻隔有毒害化学品对人身心的侵害。
该产品可以完全回收再生,也可以焚烧处理,而对环境无化学污染,是绿色(循环)材料的一个典范。
TiO2(改性)淀粉絮凝剂4 绿色净化材料绿色净化材料,是指能分离、分解或吸收废气、废液而不给环境造成化学污染的材料。
众所周知,随国际社会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猛增,水,这一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已面临严重危机。
早在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得哥尔摩召开国际环境会议,许多国家的代表在会上都提到城市用水严重污染和严重短缺的问题。
会议纪要中也写到:“遍及世界的许多地区,由于工业膨胀和每人消费量的提高,需水量已增加到超过天然来源的境地……”。
有资料报道:西欧最大的河流――全长1320km的莱茵河,由于沿岸各国化学污染物的排入,已成为“欧洲最大的下水道”,河水变成红褐色,鱼、虾类等淡水生物大量死亡;美国号称“百川之父”的密西西比河,其流域面积达美国大陆的1/4,也处于化学污染的危机之中;被俄罗斯人称作“母亲河”的伏尔加河,几乎接受了该国一半的污水。
再看发展中国家,也不能乐观:南美洲拥有世界上第一长度和第一大水量的亚马逊河,化学污染相当严重;被印度人敬为“圣河”的恒河,曾因受到化学污染而导致几万人患黄疸病而致死不少人命;被我国称为“母亲河”的黄河,近年来严重缺水发生阶段性干枯而断流,造成沿河两岸的城市(像山东省的济南、济阳、滨州等)严重缺水。
再有资料报道,地球表面的70.8%被水覆盖,总水量达1.356×109km3,然而被水覆盖的地球表面中97.2%是浩瀚的海洋,而陆地水面只占2.8%,其中淡水更少的可怜,只占0.64%。
通过上面的数据报道来看,人们遇到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一方面,地球上的水并不少,但绝大多数是又苦、又咸、又涩的海水;另一方面,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源却越来越少。
怎么办?科学社会的发展,已使人类有了改造大自然的能力,人们不能看着水而大喊没有水,向海水要淡水!这正是从根本上解决水危机的唯一出路。
无锡太湖水污染,蓝藻,海洋,赤潮其实,海水淡化早就是人类重视的一项技术,如今已有多种海水淡化的方法,像多极闪蒸法、电渗析法、溶剂萃取法、冷冻法等,然而这些传统的海水淡化法耗能较大。
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去除混浊物装置、物质的前处理设备、高压泵、反渗透装置、后处理设备、浓缩水能量回收器等。
其中最核心的装置就是反渗透装置,而这个装置中最关键的部件就是反渗透膜(绿色净化材料之一)。
反渗透膜是一种非对称膜,由厚度为0.1um-0.3um的皮层(致密层)和提供强度的多孔支撑层(厚为100um-300um)所构成,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复合膜。
在使用时,皮层应向高压一侧放置,否则就起不到盐――水分离作用。
简单地讲,反渗透膜的表面有这样的特性:它能有选择地在上面吸附一层水分子,而把盐远远地排斥开。
反渗透膜上还有许多很细小的孔,在反渗透压强作用下,那层水分子就通过这些小孔流向淡水一边。
盐水中的水分子会不断地补充到该膜表面上,并不断地通过小孔流向淡水一边,而盐则被据之于“门”外。
上世纪80年代,人类成功地研制出这种绿色净化材料,它透水量大,除盐率高达99%,且耗能低,是一种很理想的绿色净化材料。
再如,自1996年5月以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与我国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联合开展贵金属及稀土材料复合的汽车尾气净化剂(绿色净化材料之一)的研制,可以预想,在不远的将来就可以解决“因汽车尾气排放而污染环境、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这一世界性棘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