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任督二脉专家教您经络养生
经络养生宝课程笔记
---------------------------------------------------------------最新资料推荐------------------------------------------------------经络养生宝课程笔记经络养生宝课程笔记刮痧也是调经络,拔罐也是调经络,现在美容院的所有保健美体项目都是在疏通经络,那么什么是经络呢?经络的定义:内连脏腑,外连体表,运行气血的通道,称为经络。
什么是阴阳:世界万物都分两面,有正面就有反面。
男人为阳、女人为阴,积极、向上、温暖、明亮为阳,消极、向下、寒冷、黑暗为阴。
腹部为阴,背部为阳,下为阴,上为阳。
但是阴阳又没有绝对。
例如:我们把双腿做横向分叉,身体趴在床上,下颌挨在床上,双臂展开,在在接触床铺的面为阴,接触不到床铺的面为阳。
任督二脉:督脉:(阳)从会阴穴、睾丸经过臀部、经过脊椎,经过头部,一直到龈交。
任脉:(阴)起于会阴穴、经过腹部、经过胸前、一直到承浆穴。
胸前有个白线。
1 / 12督脉行气、任脉行血。
帮老公刮任脉,从承浆刮到耻骨,刮到 28 下就可以勃起。
任何外邪都是从膀胱经进入体内的。
偏头疼手麻 95%的几率得脑梗。
保护好脚、腰、头。
十二经络:手上 6 条经络三阳经和三阴经:阴面三阴经:第一条:与大拇指相连的一条是肺经第二条:与中指相连的一条是心包经第三条:与小指相连的一条是心经阳面三阳经:第一条:与食指相连的一条是大肠经第二条:与无名指相连的一条是三焦经第三条:与小指相连的一条为小肠经腿上面 6 条经络三阳经和三阴经阴面足三阴经:第一条:中骨往内旁开一大拇指为脾经第二条:与内踝骨相连的一条为肝经第三条:与脚后跟内窝相连为肾经阳面足三阳经:第一条:---------------------------------------------------------------最新资料推荐------------------------------------------------------ 中骨往外旁开一大拇指为胃经第二条:与外踝骨相连为胆经第三条:与外脚后跟窝相连为膀胱经五脏六腑相表里:所有脏腑一阴一阳为一对1、肺和大肠相表里2、心包和三焦相表里3、心和小肠相表里4、脾胃相表里5、肝胆相表里6、肾和膀胱相表里。
中医经脉养生: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值得收藏(内含穴位图)
中医经脉养生: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值得收藏(内含穴位图)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是行走于手臂内侧的一条重要经脉,属肺脏,中医认为肺为“娇脏”,这是因为肺通过口鼻直接与外界相通,易受侵邪,不耐寒热,肺的主要功能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使卫气散布全身,输送水分和血液。
主治疾病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胸痛、咯血等;五官疾病:如咽炎、鼻炎等;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疾病;如掌心热、上肢前外侧缘疼痛等。
重要穴位列缺、少商、太渊、鱼际为重要把保健穴位。
手阳明大肠经属阳明经,是气血很旺的经络,可以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大肠经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病,中医讲肺主皮毛,肺的浊气不能及时排出会直接通过大肠排泄,肺功能弱了,体内毒素会在大肠经瘀积主治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发热、咳嗽、头痛等;头面五官疾病:如面部痉挛、面瘫、甲状腺肿大、耳鸣、耳聋、鼻窦炎等;大肠功能疾病:如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等;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疾病:如手指手背肿痛、肩膀疼痛等。
重要穴位合谷、手三里、曲池为重要保健穴位。
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简称胃经,本经一侧45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胃经属于胃,络于脾,所以它和胃的关系最为密切,同时也和脾有关,胃经出现问题首先表现在消化功能上。
主治疾病胃肠疾病:如胃下垂、肠麻痹、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头面五官疾病:如头痛、牙痛、面神经麻痹、腮腺炎、眼疾等;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疾病:如胸痛、膝关节痛、下肢痿痹、偏瘫等。
重要穴位四白、大迎、下关、气舍为重要保健穴位。
足太阴脾经脾经是阴经,跟脏腑联系最密切,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
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前列腺炎等;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
重要穴位三阴交、血海、公孙、阴陵泉、地机为重要保健穴位。
任督二脉到底打通了什么
任督二脉到底“打通’了什么第一部分、任督二脉到底是什么一、任督二脉表述以人体正下方双腿间的会阴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经脉就是任脉;督脉则是由会阴穴(也有人说是长强穴)向后沿着脊椎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
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
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循环。
任督二脉在中医诊脉与道家导引养生上相当重要,同时也因武侠小说里渲染与夸张的描述,如可藉由武功高强之人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脉等,任督二脉一旦被打通,武功即突飞猛进,故也成为一般人最为熟知的气脉名称。
二、任督二脉的中医理论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
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
也就是说,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于任督两脉;相反的,若任督两脉气机旺盛,同样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正经脉,故曰:「任督通则百脉皆通」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其功能有: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
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
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三、道家的“打通”以道家导引养生的观点,所谓「通任督」也就是通三关(尾闾、夹脊、玉枕)、行「周天」运转之意。
道书《太平经》认为,人的寿命极限为上寿一百二十岁,只要以导引内丹的训练,从「逆」的方向上夺天地之造化,凝练精、气、神,提高生命品质,就可挑战年寿极限。
通俗解释教你打通任督二脉
一、前言今天,我想从一个工程师的视角来谈谈中国传统的中医理论和养生学。
并希望能够籍此让大家重新认识一些传统中医的疗法、传统武术的功法、以及慢性疾病、神经性疾病的病因学说。
我敢说,我的一些发现是两千年来古今中外关于人体养生最具独创性的观点之一。
有人会问,你一个学机械的,凭什么谈论医学和养生?我只有一个回答:“久病自成良医。
”我从小体质虚弱,成年之后又不懂得煦养身体,曾经有四五年,每天下班后就坐在电脑面前,直到上床睡觉。
长时间的久坐和过度的耗费眼睛,加上平时又不爱运动,25岁一过,就明显的感觉到身体素质的下降,表现为眼睛容易干涩、颈椎疼痛,加上工作和生活的各种压力,精神和情志的抑郁,带来一系列毛病,诸如睡眠质量差、早醒,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差,心跳过速,血压不定期偏高,容易心慌气短,抑郁等等。
我相信,我所经历的这些症状,在如今的年轻人中并非个例,而是相当普遍的事情。
只不过,有些人体质好,则症状略轻,稍加调节,自然痊愈;有些人体质差,则比较重,非经医药,不能缓解,有些甚至连药物也难以治愈。
这些症状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是难以忍受的折磨,我当然也去过很多次医院。
说起就医的经历,每个人都有罄竹难书的血泪史。
不必说难以忍受的排队、化验、来回驱驰之苦,更不必说众目睽睽之下被问东问西、隐私泄露之羞,光是各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折磨反复、失望和打击,就已经比病痛本身更让人伤心难过了,与之相较,那些药之苦、针砭之痛,早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身体有如此之多的病痛,可是,每次体检,却一切正常,各项指标简直正确、健康得像教科书一样,正因为如此,我对西医的治疗理念深深的怀疑,每次去西医院,化验一堆的项目几乎就要排队耗费一天,有些结果甚至还要第二天才能拿到,而医生看到之后只有一句——“一切正常”,然后建议去另外的科室做进一步的检查。
而且可笑的是,很多西药根本就不是治病的,仅仅是缓解症状而已,我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咳嗽的很厉害,去医院看病,医生给开了一种德国进口的口服液,治疗咳嗽的症状确实有效,效果立竿见影,可是,药效一过咳嗽更加厉害,然后我仔细一看说明书,主要成分就是类似于**之类的镇静和麻醉剂,让我深感震惊。
中医培训教程之任督二脉及经外奇穴
阴阳互济
任督二脉在人体内呈环状,任脉主阴, 督脉主阳,二者相互衔接,形成了一 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具有阴阳互济的 作用。
调节气血
相互影响
任督二脉的功能相互影响,任脉的功 能状态会影响督脉,反之亦然。
任督二脉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 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经外奇穴介绍
03
经外奇穴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经外奇穴是指那些不在十四经脉上,但具有固定名称和位置,能够治疗某些特 定疾病的穴位。
缓解症状
对于一些慢性病或长期疼 痛的患者,通过刺激经外 奇穴可以缓解症状,提高 生活质量。
常见经外奇穴的定位与主治
太阳穴
印堂穴
鱼际穴
膝眼穴
位于颞部,主治头痛、 偏头痛、眩晕等。
位于两眉连线中点,主 治头痛、失眠、鼻炎等。
位于手拇指本节后凹陷 处,主治咳嗽、咽痛、
失音等。
位于膝关节屈侧凹陷处, 主治膝关节疼痛、活动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
总结词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阴阳两种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力量,而五行则可以解 释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了解阴阳五行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 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从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针刺后的护理与调养
休息与活动
针刺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饮食调理
适当调整饮食,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 性食品。
保暖措施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邪侵袭。
观察病情变化
在针刺后,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 情况,及时就医处理。
THANKS.
不利等。
任督二脉及经外奇穴
第二讲-任督二脉PPT课件
定位:前正中线,脐下3寸。
作用:培补元气,益肾调经。
主治:遗尿,尿频,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 经不调,带下,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
应用:中风脱证配神阙隔盐灸;虚劳羸瘦配足三里、脾俞、大肠 俞;月经不调(冲任不固)配三阴交、血海;阳萎、遗精配大 赫、肾俞、次髎;泄痢不止、五更泄(肾阳虚衰)配太溪、肾 俞。
【知识教学目标】
▪ 1.督脉、任脉的循行、主要病候、主治概要。
▪ 2.督脉、任脉常用的经穴。 需掌握的经穴
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水分、 下脘、中脘、膻中、天突、廉泉、 承浆。
督脉: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 哑门、风府、百会、上星、神庭、 素髎、水沟。
.
1
【能力培养目标】
▪ 1.准确在人体上找出督脉任脉的常用学 位。
操作: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针灸。
.
24
文献摘要
▪ 《普济》:针八分,得气即泻,泻后宜补之。 灸百壮。今附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 也……一切气疾,久不瘥皆灸之。
▪ 《图翼》:孕妇不可灸。
▪ 《图翼》:昔柳公度曰:吾养生无他术,但 不使元气佐喜怒,使气海常温尔。今人既不 能不以元气佐喜怒,若能时灸气海使温,亦 其次也。
用肉桂饼在中脘穴作隔药灸时,患者也出现了沿任脉 走向的感传现象。热感从中脘经脐下达阴部,向上沿 正中线直至咽喉部。
▪ 2. 一名受试者针刺中脘穴,感传循任脉上至天突,下
至曲骨及龟头。感传到达胸部时,受试者自觉胸部紧
迫,呼吸困难。压迫中庭穴后,中庭以上感传消失,
.
28
下脘 Xiawan RN10
▪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
上2寸。
▪ 作用:和中理气,消积化滞。
任督二脉之—任脉
任督二脉之—任脉在学习十二经脉前必须先学任督二脉,以任督二脉做基准进行找穴位。
一、任脉概述任脉属阴,督脉属阳。
督脉为诸阳之会, 督脉不能碰。
任脉是诸阴之会,无井荣俞经合之分。
所有的阴经就像河流一样流入大海(任脉)。
任督二脉交汇在嘴里,当舌抵上颚时任督二脉相通,乌龟是这样一直顶着,所以乌龟长寿。
当任督二脉相通时,头脑格外清醒。
气血的流注为后升前降,即从督脉升,任脉降,形成一个循环。
从人的侧面来看。
心产生的热量在肺的作用下,向下传输到小肠,小肠具有与心脏一样的速度和温度。
肾在小肠后,小肠的热量可将冰凉的肾水汽化,汽化后沿着督脉上升。
到了颈部,颈部有冷却功能,冷却到合适的温度后传入脑。
好的中医,不管用针灸还是处方,都可直达病位。
治疗方案要因时因地因人灵活运用。
八纲辨证:八纲是指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八纲的作用:诊断、治疗、判断治疗后好转or转坏、若不治结果如何。
中医有简单的原则,可应对很多未知的可能。
掌握好原则,可迎刃而解。
在以后的经络讲解中会穿插介绍中医的各种治疗法则。
二、任脉穴位1、任脉有24个穴位,起于会阴穴,男性位于睾丸下方与肛门中间,女性位于阴道和肛门之间。
道家练气,升起会阴。
2、腹寸法确定穴位的位置:不能按同身寸找任脉穴位。
要按独立的方法—腹寸法找穴位。
将神阙穴和曲骨穴之间的距离五等分,有四个区分点。
从下向上依次为曲骨穴、中极穴、关元穴、石门穴、阴交穴、神阙穴。
在石门和阴交的中间为气海穴。
曲骨穴:可针不可灸。
可治疗妇科、尿道炎等。
取穴原则:近取穴。
何谓近取穴?就是找病位周围的穴位,比如曲骨穴在小腹,那么妇科炎症等就可取穴曲骨。
不管虚实寒热,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即可。
平补平泻的手法:进针后左转右转左转右转,切不可一个方向转。
出现酸、麻、胀的感觉说明气到了。
针扎进后出现粉红色晕圈,说明人气色很好。
如果没出现,说明气虚。
中极穴:曲骨上一寸(不是具体的一寸,按上图的腹寸法找穴位),在膀胱的上方,为膀胱经募穴。
任督二脉
中南海老中医谈养生:任督二脉到底是啥大家对任督二脉的认识多半来自金庸的武侠小说。
金庸笔下的武林高手个个都打通了任督二脉,他们内力超群--一抬手,风卷落叶;一纵身,呼啸而去,好不令人羡慕。
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真正的任督二脉。
任脉在人体的前面,属阴;督脉在人体的后背,属阳。
任脉主导人体手足六阴经,"任"有担任、任养之意,任脉与全身所有阴经相连,凡精、血、津、液均由其主管,故有"阴脉之海"的称谓。
督脉主导手足六阳经,"督"有总督、总揽之意,督脉总督一身的阳脉,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有"阳脉之海"的称谓。
当十二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到任督二脉,任督二脉气机旺盛,则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条经脉,所以"任督通则百脉皆通"。
一天,北京一位姓王的局长来找我,见面就说:"胡教授啊!快帮帮我吧!我都快崩溃了!"这位局长面色憔悴,眼睛充满了血丝,一看就知道是睡眠不足。
"不要着急!坐下慢慢说。
"他坐下后对我说:"快半年了,头一直昏沉沉的,有时眼睛还发花,头、脖子、后背也都硬邦邦的。
去了不少医院,连积水潭医院也去了,拍了一大堆片子,都查不出原因,医生告诉我没病,回去吧!可是有没有病我自己清楚呀!""胡教授,最近这几天,我的后背不仅僵硬而且还有些麻木,晚上睡觉总觉得枕头不舒服,脖子放松不了,整宿睡不着觉,我都快疯了。
"听他述说完病情,我示意他静下来,别说话,给他把了把脉。
从脉象上看,他的肝火较旺,这容易导致头晕目眩,但后背僵硬又是怎么回事呢?我站起来,对这位局长说:"你坐好,我来按按你的后背和脖子,哪里僵硬,你告诉我。
"我一边按,他一边说,十几分钟后,一条线便明晰起来了,这不正是督脉的路线吗!这条线沿着督脉一丝不差地上升,并与足厥阴肝经的支脉交会于头顶。
养生必知,十二经络的走向图及生理功能,值得收藏
养生必知,十二经络的走向图及生理功能,值得收藏经络畅通全身轻松《黄帝内经》:“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人体有12条正经,外加任督二脉,一共14条经络。
人体的经络必须保持畅通,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和,百病丛生。
换句话说,经络既是人体的总控系统,又是预防疾病的医疗保健系统。
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如阳光,空气,水,电,磁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作用。
当人体加以按摩,温灸,光,电,磁等不同的物理刺激时,这些功能就会源源不断地输入人体,通过经络系统的传导,对五脏六腑的功能进行调整,使人体达到一种经络畅通,阴平阳秘的核心状态。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不是累了休息,而是有规律休息,大自然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法则的,如一年的节候规律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而人体的经络运行也是有一定的规律,每天的12个不同时辰,分别对应着12条经络,分别都有不同的运作时间,这就是所谓的经络子午流注。
1、手阳明大肠经(养生时间:早05~07点,最宜排便)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大肠经不通常见症状:牙痛、头痛、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桡侧的中点处,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部位,用力按压,缓解头痛。
生理功能打通大肠经可有效防治皮肤疾病可以帮助人体增加阳气把多余火气祛掉,有很好的通便效果主治疾病主要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感冒、支气管炎、发烧、头痛;头面部疾病的面神经炎、面瘫、耳鸣、耳聋;其他疾病的神经性皮肤炎、经脉所过的关节活动障碍。
主要穴位及作用商阳:位置食指指甲跟外侧作用便秘合谷:位置拇指、食指掌纹端作用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温溜(牙痛):位置拇指侧,腕横纹上四寸作用骨外旁此为聚阳气穴,可补阳气(如果虚寒体质可多灸,燥热时可刮痧泻火)急起的痘痘曲池:位置肘横纹外端点作用降血压的作用、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秘的效果,脏腑病。
任督二脉及十二经脉图-清晰版+蹲墙功打通任督二脉
每天简单就能买通任督二脉之吉白夕凡创作气功博采众长, 功法中藏有众多的练功诀窍.蹲墙功就是诸多小诀窍、小功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是一种全身熬炼的便捷方法.据闻, 师傅要练此功时, 总是借故把身边的徒弟支走, 自己偷偷练, 由此可见蹲墙功受到练家的何等珍视.因此, 想进行气动健身及想长功夫的功友, 对蹲墙功切莫轻易视之.蹲墙首先从身形入手, 对比书本细扣全身各部.然后在身形正确的基础上, 逐渐加年夜练功强度, 蹲墙前要组场, 带着混元气蹲, 意念扶引形体放松.固然, 蹲墙使形体很紧张, 站庄是要放松的, 从概况上看, 二者之间有矛盾, 怎么协调还要靠自己.其实, 站庄与蹲墙其实不矛盾, 目的都在于松腰, 腰一松形气就整了, 神统帅形气的功能也就强了.这两种功都是智能气功的基础功.智能气功特别强调意识的作用, 主动运用意识, 强化形气功能.这两种功作为初练者来讲, 可先练站庄, 把内气练足了, 再练蹲墙就不累了.蹲墙重点在于周身中正, 含胸收腹, 上起时不要纯真的腿部用力, 否则容易引起两腿肌肉紧张.站庄时两腿松不下来就会累.蹲墙之重点是以百会带动, 上起意注天上之虚空, 下蹲意想地下之虚空, 同时要善于运用“化”的意识, 把全身的僵劲化开, 尤其是脊柱、脊柱两侧的神经、血管.平时我们不注意放松, 多年来造成僵劲充满, 要松腰就要把这些僵劲去失落.有些1、2岁的小孩子作蹲墙就很容易, 年夜人就不成, 关键就在僵劲去没去失落, 去不失落僵劲就达不到柔若无骨.所以在蹲墙的时候, 可以想自己的骨头没有了, 全身柔软放松、气充满在全身各处, 这样蹲墙才轻松一点, 否则蹲墙的时候脸红脖子粗, 就没有练功的味道了, 如此让气似乎慢慢的渗透到紧张的组织里, 逐渐的紧张和疼痛消失了, 将拙力、别扭、紧张、疼痛等转酿成气腾、自然、轻闲、舒适, 这样才华继续宁静的蹲下去.通过蹲墙引动气机升降, 用心体悟, 微妙自在其中, 总之要在松静上下功夫, 主动将意念锁定在运动过程中, 将意念和意念的作用统一起来.通过运动, 使体内气机自然旺盛起来, 并依照气的自然轨道运行, 使身体各部份的通透水平逐渐提高而不容易呈现偏差. 蹲墙功的功用本功的功法原理即通过任督二脉的修炼到达丹田气足圆活, 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 可牵扯到经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 从主动运动到主动运动, 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 而使肌肉、骨骼到达坚韧有弹性.就传统而言, 腰在人体中非常重要, 腰部放松、灵活、气血流通, 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 使人元气充分, 故古人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另一方面, 可保证腰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 故古人又有“力发于足, 主宰于腰, 行于四肢”的说法.相反, 若腰部不能放松, 弊端甚多.其一, 影响丹田蓄气, 阻滞背部气机上升, 轻则背部酸痛、板直、头晕, 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 甚至不能自控.其二, 影响命门之火对水液的蒸腾, 男性可呈现遗精、白浊, 甚至癃淋;女性则白带增多, 月经不调, 小便频数等.其三, 练动动者(尤其往复转身频繁者), 易使阴阳升降失衡, 浮阳上腾于面, 多呈满面红光而欠涵蓄, 甚至于中风(即半身不遂).那么怎么来松腰呢?而蹲墙功是全身的运动, 能调理周身气机, 所以对治疗全身各处的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练此功, 还能尽快排除各种练功反应、纠治因练功不得法而造成的种种不适.譬如, 改变自己意识里的好多不良工具.一个人意识乱了之后, 外面的工具很容易影响自己, 原本很简单的工具现在也变的很难了, 不是以前那种自由自在的了, 自己总想改变可总做不到, 所以非要通过这种艰苦的熬炼才华解决, 自己的问题不是外人能理解的. 蹲墙功的举措要领基本要领是:面壁而立, 两脚并拢, 重心落在前脚掌上, 两手自然下垂, 手心向内, 周身中正, 脚尖顶着墙根, 会阴上提, 两肩前扣, 含胸收腹;全身放松, 宁静片刻, 让思绪平和.然后腰向后放松, 身体缓缓下蹲, 下蹲时头不成后仰、不成倾斜, 要放松地下蹲, 腰后突下蹲.可守下丹田, 肩部放松前扣(向墙的方向前扣);尾闾前扣, 命门后突.注意后背脊柱要一节节卷着逐节放松往下蹲, 象猫儿一样, 弓着后背下蹲, 膝盖尽量不要超越脚尖等要求, 同时注意全身放松, 把注意力放在腰背部及尾闾部;完全蹲下后尾闾可用力前扣一下, 然后再缓缓上起;上起时, 注意用百会上领, 百会处好像有一根细线向上轻轻拽着脊柱逐节升起、抻动、拉直, 如此为一次.练功时只要使精神专一于形体举措,使之合度即可, 无其他特殊意念活动.初学者可以先在脚后跟垫本厚书, 这样可降低蹲墙的难度.可以每天把书撕失落几页, 渐至撕完, 蹲墙就慢慢合度了. 蹲墙的三个阶段将蹲墙功作为一个自力的小功法来熬炼, 根据其功夫条理由易到难, 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初始阶段.刚开始, 有很多人做不到完全合度, 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 确定两脚的姿势和距离.脚尖可以先离开墙, 离多远以尽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为度.如年纪年夜或行动不方便的同志, 可以两脚尖高开墙根, 两脚分开, 以降低难度.甚至还可抱住树、床架, 拉住门把手等支撑物往下蹲.一开始, 举措不标准没关系, 关键是要坚持.年轻的身体健康的同志, 则应尽量按标准的姿势蹲.刚开始时可能比力困难, 没等蹲下去, 就会往后倒, 碰到这种情况, 就要精神高度集中专一, 并加意念“一定胜利”.每次下蹲30个为一组, 每天蹲一组以上, 多多益善(现在有的同志一次或一天能蹲数百, 甚至上千个, 收益颇年夜).经过一段时间的熬炼, 随着周身各部气的充分, 尤其是脊柱、腰部松动水平的提高, 就能顺利下蹲、上起了.此时就应转入第二阶段的练习. 二、熟练阶段.此阶段在两脚并拢, 脚尖抵墙能完成蹲墙举措的基础上, 应注意“形松意充”,体会周身气机的升降开合, 同时增加蹲墙的次数和时间. 三、提高阶段.按标准姿势能轻松自如地完成整个举措后, 就不应再盲目追求数量(即蹲墙的次数), 而应加年夜难度, 提高质量.加年夜难度的方法如下:1、光脚蹲墙.光脚, 脚尖抵墙下蹲, 同穿鞋蹲墙的感觉年夜纷歧样.年夜年夜加强了对脊柱的抻拉作用.2、撑臂蹲墙.这在难度、力度上又加了码.蹲墙时, 两臂坚持左右手举成一字形, 立丁字掌.进一步还可以配合手指的分合.上起时, 年夜、小指分, 二、四指分;下蹲时, 二、四指合, 年夜、小指合.注意不要使手碰墙壁.练此式更有利于通透上肢.3、背手蹲墙.①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外, 置于腰部命门.经过撑臂蹲墙, 起落时身体平稳, 不会后仰, 就可以采用这种法子.②两臂置于面前时, 两小臂重叠, 两手互握对侧肘关节.这样做在蹲墙时还能起到很好的松肩作用.4、拳抵鼻尖蹲墙.蹲墙时, 可用一手握拳, 横置于鼻前, 用拳眼瞄准鼻尖.熟练后, 可加至两拳相接, 置鼻尖与墙壁之间, 下蹲上起.此举措难度较年夜, 但只要锲而不舍, 刻苦练习, 久之自然合度.5、蹲墙耗功.当蹲至年夜腿与空中平行时, 定住姿势不动, 看成站庄来练, 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若此时能在鼻尖前放置两拳, 刚效果会更好. 注意: 1、自始至终, 举措与呼吸必需协调一致, 即气吸至尽时下蹲究竟, 起立站直时气呼完, 意念守在下丹田处.2、自始至终鼻、膝、脚尖不能离开墙壁, 尤其是头部绝对不能向左右偏斜(即眼不能左右看), 否则使脊柱偏斜, 影响功效.3、呼吸在胸部不憋闷的前提下, 越慢越好. 应该说, 人的身体总要有通透不完全的现象, 在体内气机旺盛到一定水平, 就容易体察到这种欠亨畅的部份, 特别是意念分布的不均匀更加剧了这种气机冲击的强度而感觉疼痛, 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蹲墙的举措和打气有点象, 气太足了, 身体还消化不了时, 就先慢一点打气, 等气均匀了, 再打一下, 逐步通过运动主动打气, 用运动发生的高压通畅身体(实质上还是通过运动调动了意识力).不外, 身体的素质提高需要一个过程, 不能过激.如果想一下子蹲很多也不是什么难事, 比数量没有意义, 想体会出松的感觉也比力容易.关键是要坚持, 不要一暴十寒.一次蹲1000个容易, 每天蹲1000个, 就需要很年夜的韧力了. 这里给各位一个诀窍, 可以帮手年夜家在数量上和感觉上有个突飞猛进, 但对工夫有什么好处.窍门很简单:先实验一下你一刻不竭地蹲(闭眼、姿势正确、呼吸匀细长、速率约为1个/3秒), 看你最多能蹲几个, 一般约为30个;正式开始, 每蹲30个, 停下来, 双手敷于肚脐, 静养30秒(2-3个呼吸长), 再开始蹲30个, 再静养, 不竭循环;静养时注意意守丹田, 每次静养后再蹲时, 体会腰部都比前一主要有所松动.每停一次, 城市愈加松动(腰部), 感觉是愈加轻松, 很多人就会兴趣昂然, 愈蹲愈高兴, 一致可以到达数百个.警告:不成一下就到达很年夜的数字, 最好以比力小的数字为基数, 逐渐增加.一般日常生活比力繁杂, 在时间很少的情况下, 量力而行, 可以见缝插针, 随处练习, 每次花个3-5分钟, 蹲几十个, 效果也不错, 最重要的就是蹲完后静养收气. 心得体会:一、蹲墙的关键环节组场蹲墙--事半功倍的练法首先应明了蹲墙的主要功用是:松腰、松胯、垂尾间, 调整气机使之平衡, 练周身的整体性.组场时先要调整身形:脚尖抵墙, 全身放松, 肌肉和肌健松驰不绷劲, 重点体会脊柱和腰部的放松;用百会把身体领起来, 似乎整个人晃晃悠悠吊在半空中, 腿和脚好像感觉不到身体的重量.然后意想身体周围及体内都是蓝蓝的虚空, 体内外是一个整体.调整身形要和调神结合在一起, 从而使精神处于集中、安详、矜重、稳重的状态.调神时意念一定要放到天地之间.要进入悠悠自在、恍恍惚惚的意境, 这样身体容易放松、内外气能很好地融通.蹲墙之前认真组场, 这样练起来就比力轻松, 不累, 很容易进入气功态. 正确的身形引导气机正常运行蹲墙头要正, 要有百会悬领的意念, 下颏回收.两耳根、年夜椎也要有向上领的意念;这样做既可减轻腿部的力量, 又可防止鼻子与墙的摩擦.尾闾要下垂, 像有个工具坠着.上起, 意念多在上面, 但还要照顾到尾闾, 稍加前扣的意念, 同时还要提会阴, 这样命门就自然地向后放松了;下落, 意念多放在尾闾, 要注意由尾闾拉着整个脊柱下蹲, 不要用腰压下去, 腰部尽量向后放松.但头部、耳根、年夜椎还要有上领的意念.这样上拉下坠, 姿势就基本正确了, 不会有身体向左或向右偏的毛病举措了.开始练蹲墙, 感觉气在背部升不上去, 有疼胀感.只要把下颏收住了, 注意下颏回收, 经过几天的练习, 气就通了过去,不适感就会消失.蹲墙早期, 有的人未注意年夜椎上拔, 气没能很好地上升滋养年夜脑, 故神较疲乏, 上课爱打瞌睡.后期, 调整了姿势与意念, 头部气明显充分, 上课就不会打瞌睡了.蹲墙, 切忌只求数量忽视质量, 下蹲时如果尾闾扣得不够, 重心掌握不稳,至使脊柱左右摆动, 时间长了会造成体内气机不服衡.另外, 两腿必需均匀用力, 这样才华使体内气机平衡.要使两腿均匀用力, 首先两脚内侧并拢所成的直线必需与墙垂直;然后, 在蹲墙过程中, 注意用百会领着, 始终坚持身体的中正, 既不往左偏, 也不往右偏.如果感觉到身体偏向某一边了, 可以用领百会来调整.两脚掌要平铺于地, 使整个脚掌能均匀受力.刚开始蹲墙时, 也许重心会落在脚后跟, 且偏于脚外侧或脚内侧;这样蹲的时间长了, 往往感到受力的部位发麻、发木.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受力轻的部位加重意念.这样, 不受力的部位就逐渐受力了, 原来受力过重的部位也不发麻发木了.姿势的正确与否, 哪怕只有细微的分歧对功效的影响也会相当年夜.每次蹲墙, 只要认真地做到了尾闾下垂, 百会上领, 年夜椎上拔, 马上就能明显感到整个脊柱的牵拉.尾闾下垂主要牵动腰椎, 年夜椎上拔则是牵动胸推, 只有按要求做, 才华对整个脊柱起作用, 进而影响全身气机的变动.还有些人未注意两膝并拢, 从而下蹲相对轻松;可是加以重视后, 难度虽然较以前加年夜了一些, 但一定会感觉骶髂关节被牵动了.练功时,手的位置对强度与功效也有很年夜影响.当手与墙或腿接触时, 难度顿减, 脱离接触后, 腰肌所受的力随即增强.至于手臂面前或撑臂, 腰、腿所需的力气则更年夜. 运用意识是关键要练好蹲墙功, 首先要从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刚开始, 年夜多是主动地蹲墙, 只想如何把腰松开, 意念过多集中在腰部, 忽略了全身的整体协调性, 意念贯注不进形体里面, 蹲得满身是汗, 两腿酸疼, 但收效不年夜.这样练, 蹲至年夜腿平时易后坐(后倒坐到地上);若蹲下不倒, 起时也易后仰坐倒.当注意了百会、尾闾和腰部三个部位的配合后, 这种情形获得了改变.腰部不单获得了相应的放松, 同时气在身中也能上下贯通.渐渐地, 就能够开始调整练功意识了, 开始注重“神形偏重”第一步“神念形”的熬炼.首先就用意念使自己和气场紧密合在一起, 脑子里一发“蹲”的命令, 就往下蹲, 一发“起”的命令就往上起, 指令非常明确.然后意念集中到整个脊柱上, 随着蹲墙举措的一起一落, 每个脊柱也随之一开一合, 再后来, 把意念集中到腰椎那儿, 内视着腰椎的一开一合, 以加强松腰的效果.这样主动运用意识后, 蹲墙不再觉得累了, 一起一落轻飘飘的, 每天都有新进步.在蹲墙有一定基础后, 可以意念集中在体内, 下蹲时用神光看着脊柱往下落, 耳朵听着里面的动态, 用形象思维想着腰椎被拉松开;起时看着听着全身的气机变动.随着体察的深入, 杂念也很少了, 气向体内渗透得也深了.这样做, 神和形就结合得紧密了, 杂念不容易出来.“神念形”还有利于举措的准确、合度.在蹲墙时, 如果跑神, 身体就不容易坚持合度;反之, 意念如果能始终注意着自己的身体, 就会控制身体不致变形.蹲墙的关键是使平时不容易运动的腰部的肌肉、韧带获得抻拉, 使之气血充分, 从而到达松腰的目的.如果姿势不正确, 势必延误或阻碍松腰目的的实现.所以“神念形”在蹲墙中的运用, 不单强化了神意的熬炼, 而且增进了形体和气机的变动, 加速了松腰过程.另外, 在蹲墙过程中, 应适当注意运用形象思维.下蹲时, 要坚持周身气机的整体性, 配合意念调整虚实, 把意念放在年夜脚趾, 这样上起下蹲时易坚持周身气机的整体, 意想身体内晦气于气机生发的工具都通过脚心散到地下虚空;上起时想像虚空的灵阳之气呼地一下贯通全身, 渗透到每个细胞中, 并加“把脊柱抻拉直”的意念.意念要照顾到腰椎及其韧带、腰两侧肌肉, 也可以贯注到背部整个脊柱、韧带、肌肉, 这样可使腰部及背部放松得更好, 取得最佳效果.依照上述要求蹲墙, 体会着背部一点点地抻拉开, 就感觉到气在向里渗透, 气感越来越明显, 周身内外都被气包裹着, 越蹲越轻松, 头脑也越来越清明.特别需要说明的是, 在蹲墙时, 意识里不能有墙.要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进入面前无墙、四周都是空荡荡的状态, 这时, 你也许会突兀地停一下, 此时, 很容易体会到一种虚无的境像--整个的身形和周围的空间融为一体了……坚持15天、每天蹲30-100个吃好睡好, 如你想看看你身体健康的水平在开练之前看看你手上指甲盖上的半月痕吧, 祝福你胜利!!。
任督二脉
任督二脉中医称任督二脉是脊柱打通是指坐如钟站如松2012-05-2712:14:53来源:现代快报有1000人参与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3(3)核心提示: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鼓吹打通任督二脉可治病,对于此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说最初的督脉是人们对脊柱的认识,所谓打通任督二脉就是“坐如钟站如松”。
5月23日,甘肃省卫生厅官网挂出“甘肃省医务人员练真气40余人打通任督二脉”的消息,引发了一系列争议。
5月25日,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再次通过微博,表达支持真气运行学在甘肃全省推广的决心,称愿意牺牲自己的政治前途,“换来”甘肃中医的发展和患者受益。
任督二脉究竟在人体中有什么作用?究竟“打通任督二脉”一说如何而来,对人体健康又会产生什么影响?昨天(5月26日),记者采访了我国研究督脉26年的针灸科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张建斌。
人体存在“任督二脉”吗甘肃卫生厅的通稿称:“经过9天的培训,学员们……感受了真气在任督二脉中运行的经过,体验了中医博大精深的神奇,证明了经络学说的存在,对中医产生了信心。
”那么人体存不存在“任督二脉”?张建斌说,任脉和督脉都是古代医者对人体一定认识的表述。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任脉和督脉的理论就建立了。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好几个地方提到了“任督二脉”。
确切地说,最初的督脉是人们对脊柱的认识,任脉是对女性怀孕以后一些生理变化的认识,最终逐渐演绎到男性。
比如为什么男性长胡子,女性不长胡子,古代医者用男女之间任脉气血的差别来阐释。
这种理论所蕴含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现代临床事实,只不过表述的方法不一样,所应用的语言和术语不同。
可以说,古人对任脉和督脉的认识有着深厚的临床基础和实践基础。
在理论化之后,任督二脉的概念逐渐抽象。
督脉变成了人体背后的一条正中线,一共有29个穴位,任脉则成为人体前面的正中线,包括着24个穴位。
“任脉”最初是指“妊”张建斌介绍,从文字方面来说,“督脉”除了正中以外还涉及到两边,比如“督查”这个词,也暗合着“督脉”的意思,就是站在正中间,往两边看的意思。
任督二脉穴位快速记忆的方法口诀
任督二脉穴位快速记忆的方法口诀任督二脉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经络之一,它们分布在人体的前后正中线上,起到调节气血运行的作用。
掌握任督二脉的穴位是中医学学习的基础,但由于穴位众多,记忆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
下面将介绍一种快速记忆任督二脉穴位的方法口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任督二脉的起始和走向。
任脉起于会阴,向上行至舌下,再沿督脉上行至头顶。
督脉起于会阴,向上行至脑后,再沿任脉下行至舌下。
根据这个走向,我们可以将任督二脉的穴位分为三个部分:会阴部分、躯干部分和头部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会阴部分的穴位。
会阴部分包括两个穴位,分别是“关元”和“气海”。
关元位于下腹部,是任脉的起始穴位;气海位于下腹部的中央,是督脉的起始穴位。
我们可以用“关元气海,会阴两开”来记忆这两个穴位。
然后,我们来学习躯干部分的穴位。
躯干部分包括六个穴位,分别是“曲骨”、“中极”、“神道”、“膻中”、“气海”和“至阳”。
曲骨位于胸骨下缘,是任脉的第一穴位;中极位于胸骨中央,是任脉的第二穴位;神道位于胸骨上缘,是任脉的第三穴位;膻中位于胸骨中央,是督脉的第一穴位;气海位于胸骨下缘,是督脉的第二穴位;至阳位于胸骨上缘,是督脉的第三穴位。
我们可以用“曲骨中极,神道膻中,气海至阳”来记忆这六个穴位。
最后,我们来学习头部部分的穴位。
头部部分包括六个穴位,分别是“百会”、“印堂”、“神庭”、“睛明”、“承浆”和“脑户”。
百会位于头顶的中央,是任脉的第一穴位;印堂位于眉毛中央,是任脉的第二穴位;神庭位于头顶的后部,是任脉的第三穴位;睛明位于眉毛上方,是督脉的第一穴位;承浆位于头顶的后部,是督脉的第二穴位;脑户位于头顶的前部,是督脉的第三穴位。
我们可以用“百会印堂,神庭睛明,承浆脑户”来记忆这六个穴位。
通过以上的口诀,我们可以快速记忆任督二脉的穴位。
当然,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穴位,我们还需要进行反复的学习和实践。
希望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到你,加深对任督二脉穴位的记忆,提高中医学的学习效果。
(古图)任督二脉高清图与十二经络图解
(古图)任督二脉高清图与十二经络图解文字详解十二正经一、十二正经运行方向及规律:1、运行方向。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2、循行规律:手之三阴胸走手,手之三阳手走头,足之三阳头走足,足之三阴足走腹。
阳经会于头,阴经会胸腹。
手阳、阴经会于手,足阳、阴经会于足。
3、阴经,阳经在手、臂、足、腿上的运行规律是:内侧:手、足太阳在前(大指向前),少阴在后,厥阳在中间。
外侧:手、足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间。
4、阳经中只有胃经在腹部有其经络,因胃经是脾的作用之所在,把营养贯通前后。
二、十二正经运行顺序、流注、表里及其属性(一)、十二正经的运行顺序及经络起始1、十二正经的运行顺序及经络,起始于手太阴肺经。
是十二经第一个开始运行的经络。
其原因是:1)在十二经中,只有肺经是起自于上、中、下三焦,走至大拇指少商穴,是全身之气集中起来开始运转的。
2)肺经运行时间是寅时(3~5时),3~4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4~5点是光明即将到来的时候。
古人把寅时当作一天的开始,十二经的运行是从寅时手太阴肺经开始的。
手太阴肺经于手阳明大肠经同属金,大肠经属阳金,肺经属阴金,这两经相互表里,相互制约。
从治病的角度来说若肺上有火,要泻大肠以治肺,若大肠非常软弱、滑肠不留谷、泄泻、便溏就要泻肺阴,点列缺、合谷,从阴上治阴,从阳上治阳。
一天最好的时辰是四个:子、午、卯、酉。
2、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7时)开始运行,卯时是生时,起于商阳终于迎香。
肺滋润了大肠,大肠生肾水,从大肠补肾水,这是中医的理论。
老年人体虚血压高不能补人参,补不进去,要想强肾,怎么补?从大肠经补,大肠是阳金,金生水,阴金生阳水,治疗膀胱的病要从肺经去治。
3、足阳明胃经辰时(7~9时)运行,大家看上面的运行表:太阳对太阳,阳明对阳明,少阴对少阴,厥阳对厥阳,太阳对太阳,少阴对少阴,是非常规律的。
任督二脉
任督二脉一、图一督脉督炁脉起于长强穴,经过腰俞,腰阳关,命门,至阳,身柱,陶道,大枢,哑门,风府,脑户,百会,天目,神庭等穴到人中穴止,进入任脉,如图所示,人中穴的里边就是切牙孔也就是天池穴。
督脉的实质:就是后背从上到下,皮里肉外的那条白线。
中枢椎体没有毛病,四肢没有毛病,脏腑没有毛病,督脉就能运行,如果有毛病督脉就不能运行!任脉主全身之前的炁脉,督脉主全身背后的炁脉,任脉二脉通畅说明身体无大碍。
二、图二督脉的实质督脉的实质就是后背部的皮里肉外的那一条白线:这一条白线从长强穴一直到人中穴止。
在正常的情况下督炁脉从长强穴一直上升到头顶,到头顶的过程中,从穴位不断的清除浊病炁,炁到头顶时,炁已经变得很晴朗了,就是最好的精炁了。
如果中枢神经或者是脏腑有病的话,督炁脉就不通了,这是为什么?因为脏腑有病,其实就是中枢神经有病了,也就是大脑有病了,大脑不共给营养给脏腑,也就是胃经升炁脉上不到头上去,能源断了能行吗!?这时的督炁脉也就不通了。
这时您就是会开脉,也是开不开的!不许把脏腑的病治好了,中枢神经通畅了,这时的督炁脉才能打开。
肛门炁脉也必须打开,任督二脉才能通畅,为什么?这是因为肛门处于任督二脉的交接处,如果肛门不好、会阴穴不开,任督二脉也是开不了,必须把肛门处理好,使他能顺利的、通畅的通过炁!这样才能实现任督二脉畅通无阻。
三、图三任脉任脉(如图所示)任脉由承浆穴起,由胸前正中下,一直到肝脐,再往下走到肛门,经过肛门到长强穴,接督脉。
肚脐有很大的吸力,它的吸力将头上的病浊炁引向下方,向肚脐靠近,就在这个路上有很多病浊炁由穴位排出体外,好炁留下继续向下走,到小腹部,再到阴部两段,绕过阴部到肛门被肛门吸入,再到长强穴入督脉。
任督二脉是环流的。
任督二脉的环流看任督二脉的流通的情况而定,流通的好,任督二脉就通畅,流通的不好就不通畅,大部分人是不通畅的,一般的人是不怎么通畅的,有病的人任督二脉根本就不通畅!一般都认为我们的任督二脉是通的,这是错的。
科学认识任督二脉专家教您经络养生
科学认识任督二脉专家教您经络养生作者:王艳来源:《健康博览》 2012年第7期文/ 王艳本刊记者被访专家/ 林咸明主任医师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专家档案:林咸明,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副院长、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医院)副院长,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针灸推拿学)后备学科带头人,首批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
近日,甘肃省卫生厅官网关于41 名医务人员经过9 天培训,打通任督二脉的报道引起了民众关于任督二脉的热议,有迷恋武侠的网友憧憬道:“这么牛的能打通任督二脉?为什么不普及开来?让我们所有的人都能飞檐走壁!那时候我们就是世界强国了。
”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随后在其微博上回应。
他表示,人们从小受武侠小说的误导,认为打通任督二脉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此大家对通过练习“真气运行学”打通“任督二脉”提出质疑可以理解。
但从中医上来讲,打通任督二脉只是让气血更加通畅,并不是什么武功绝学。
那么,“任督二脉”是否真实存在?“打通任督二脉”到底会对人体起到怎样的作用?能否通过B 超、CT、核磁共振等检测出来?本刊记者采访了浙江中医药大学副院长林咸明教授。
任督二脉确实存在中医认为:任督二脉的确存在。
任督二脉是中医“经络”学说的一部分,“经”是以神经体液为主的传导系统,“脉”是以血管为主的循环及运输系统,“络”则以小血管及微循环为主。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任督二脉为阴阳诸经之纲领。
任脉,下起会阴穴,沿腹内向上经前正中线到达咽喉部,再向上环绕口唇,经面部至承浆穴。
因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
督脉,下起长强穴,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至龈交。
因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阳脉之海”。
任督二脉是各经脉中最重要的两条,人体所有的穴位皆围绕着这两条经脉转。
任脉和督脉的走向及作用_任脉督脉位置
任脉和督脉的走向及作用_任脉督脉位置分享:任脉督脉 根据中医理论,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
2012年5月,甘肃省卫生厅官网关于41名医务人员经过10天培训,打通任督二脉的报道引起了民众关于任督二脉的热议。
别名任督二脉、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属性奇经八脉定义 任督二脉以人体正下方双腿间的会阴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经脉就是任脉;督脉则是由会阴穴(也有人说是长强穴)向后沿着脊椎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
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
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循环。
任督二脉在中医诊脉与道家导引养生上相当重要,同时也因武侠小说里渲染与夸张的描述,如可藉由武功高强之人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脉等,任督二脉一旦被贯通,武功即突飞猛进,故也成为一般人最为熟知的气脉名称。
来源 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
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
也就是说,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于任督两脉;相反的,若任督两脉气机旺盛,同样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正经脉,故曰:「任督通则百脉皆通」。
中医理论 脉络定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其功能: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
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科学认识任督二脉专家教您经络养生科学认识任督二脉专家教您经络养生专家档案:
林咸明,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副院长、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医院)副院长,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针灸推拿学)后备学科带头人,首批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
近日,甘肃省卫生厅官网关于 41 名医务人员经过 9 天培训,打通任督二脉的报道引起了民众关于任督二脉的热议,有迷恋武侠的网友憧憬道:
这么牛的能打通任督二脉?为什么不普及开来?让我们所有的人都能飞檐走壁!那时候我们就是世界强国了。
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随后在其微博上回应。
他表示,人们从小受武侠小说的误导,认为打通任督二脉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此大家对通过练习真气运行学打通任督二脉提出质疑可以理解。
但从中医上来讲,打通任督二脉只是让气血更加通畅,并不是什么武功绝学。
那么,任督二脉是否真实存在?打通任督二脉到底会对人体起到怎样的作用?能否通过 B 超、 CT、核磁共振等检测出来?本刊记者采访了浙江中医药大学副院长林咸明教授。
任督二脉确实存在中医认为:
1/ 7
任督二脉的确存在。
任督二脉是中医经络学说的一部分,经是以神经体液为主的传导系统,脉是以血管为主的循环及运输系统,络则以小血管及微循环为主。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任督二脉为阴阳诸经之纲领。
任脉,下起会阴穴,沿腹内向上经前正中线到达咽喉部,再向上环绕口唇,经面部至承浆穴。
因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
督脉,下起长强穴,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至龈交。
因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
阳脉之海。
任督二脉是各经脉中最重要的两条,人体所有的穴位皆围绕着这两条经脉转。
任脉主外,通大脑,全身的神经皆是任脉;任脉主气、血、力,任脉为从头到脚涵盖全身的神经网络;督脉主能量,向大脑提供所需的养料和氧气,通五脏六腑。
根据古代中医医书记载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
平常心对待打通任督二脉林教授介绍:
---------------------------------------------------------------最新资料推荐------------------------------------------------------ 是否打通任督二脉有不同的概念标准,普通读者应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科学对待,理性应对。
★中医认为:
正常人的任督二脉本身就是通的从中医学来看,正常人体的任督二脉本来就是通的,只要是个健康的人,这些经脉都是通的,如果不通,人就生病了。
因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人体各项机能正常,经络就是通的,任督二脉自然也是通的。
★气功学认为打通任督二脉后,人能自主控制气血流通从气功所说的小周天来看,打通任督二脉也不是非常难的事情,经过运功练习,的确可以使本身就通畅的任督二脉得到更好的运行,就是人的气血能在任督二脉中自由行走,形成一个循环。
打通任督二脉,也就是达成了阴阳平衡,使人体感觉气血更加通畅,但是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体验不同,控制气血运行的体会不同,只能说是一种感觉,没法用医疗器械判断。
打通任督二脉的主要功效在于促进循环,属于养生保健功能中的一种,如报道中学员所说疾患明显减轻或痊愈是不合理的。
★文学中的想象不能当真打通任督二脉之所以让大家觉得这么玄乎,是在于以往武侠小说中虚幻的概念,让人联想到金庸小说中高深奇异的武功绝学,因而觉得夸张神奇,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就能产生像武侠小说中那种脱胎换骨和力大无穷的奇效。
3/ 7
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神秘,与此相关的传说,是作家有意识的想象。
这是人们头脑中对任督二脉功能夸张的想法,但是文学作品中的想象不能当真。
所以如果说打通任督二脉有奇效,不吃药就能包治百病就明显夸大效果了。
据了解真气运行法创始人李少波本身就是一名中医,李少波推广真气运行时,明确表示这种方法只是众多养生方法之一,人们可以选择练习,他本人在世的时候,也从未宣传过练习真气运行法就可以包治百病。
打通经脉治疗疾病是中医常用的疗法中医有许多神奇的地方,其中一个就是对经络的认识,针灸和按摩都是基于经络学。
学习中医经络理论、修炼养生功法,的确可以畅通经气,缓解劳损、亚健康等症状,主要作用是在保健,对质的病变起效很难。
另外,中医讲究一人一方、一人一法,治疗方法因人而异,不能过度渲染,更不能神化,否则对大众会带来误导。
在中医学针灸里,经常涉及到任督二脉的穴位,比如治疗妇科的不孕不育等疾病,都从任脉上的穴位着手。
任脉主阴,督脉主阳,使用针灸穴位疗法或用药后,人会有症状缓解改善。
一般来说,这就是经脉通了。
在调理亚健康或者治疗高血压等广泛性疾病时,也经常涉及
---------------------------------------------------------------最新资料推荐------------------------------------------------------ 到通任督的情况。
身体一些妇科病、失眠、颈椎、腰椎、消化道功能紊乱等方面的疾病都可以通过气血运行表现在穴位上,中医根据这些穴位表现出来的疾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以起调节作用。
当然治疗效果也看穴位配位和医生水平。
经络养生保健方面比如刮痧、捏脊、足疗等,可以防病,强身壮体,调节或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抗病能力。
专家教你运用经络养生任脉上的常用保健穴位有神阙、关元、气海等,神阙即肚脐处,有健脾、补气、活络、安心神的功效。
关元在脐下 3 寸处,主治小便不通、小便频数、遗尿、遗精、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月经过多等。
气海在脐下1. 5 寸,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疝气、遗尿、泄泻、便秘、水肿等。
另外,常被人提及的足三里则在足阳明胃经上,它位于腿部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
足三里是个保健穴,此穴主治:
胃病、腰痛、腹泻、痢疾、便秘、头痛、眩晕,下肢瘫痪,半身不遂,膝胫酸痛,消化系统疾病。
经常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它,可健脾壮胃,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进饮食的尽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体的免疫
5/ 7
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办公室一族最适合叩打足三里穴。
另外,古人习惯以艾灸此穴来防胃病、呕吐、腹泻、痢疾、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癫狂等神志病。
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疾病,林教授指出了一些简单易行的保健方法。
高血压:
夏季情绪容易激动,高血压患者更要预防情绪激动,血压骤升。
一旦发生意外,可掐压手掌心横纹中第二三掌指关节后掌骨间的劳营穴,可使血压下降。
平时可坚持按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心的地方,每天可以坚持烫脚,烫完脚之后按揉脚心涌泉穴,每只脚按摩 3~5 分钟,轮流3 次,可以补肾阴,从而达到降血压的效果。
还可以揉曲池穴降血压,先用右手再换左手先后按揉肘关节处曲池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 32 拍,可清热、降血压。
失眠:
由于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失眠症,而他们又很少有时间去医院接受专业治疗,这时候按摩穴位就可派上用场了。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失眠的原因主要为脏腑机能紊乱,尤其是心的温阳功能与肾的滋阴功能不能协调、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等,改善失眠症状。
---------------------------------------------------------------最新资料推荐------------------------------------------------------ 睡前半小时以耳朵上方神门穴为中心把耳朵搓热,每只耳朵按摩 3~5 分钟,轮流 3 次。
另外,晚上洗脚过后,以拇指按揉足心涌泉穴各 90 次,有强肾调肝安眠作用。
紧张性头痛:
现在人生活工作学习压力大,经常出现紧张性头痛。
对此,可按揉头后风池穴、耳尖上方的耳尖穴。
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颈部耳后发际下凹窝内,主治感冒、头痛、头晕、耳鸣等。
林教授提醒,中医讲究阴阳平衡,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自己进行按摩保健前最好到正规医院请教专科医生,辨清个人体质,认识常见保健穴位的具体位置,体验专业医生按摩的力度和手法,以便更好地进行自我保健。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