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诊断学Diagnostics》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诊断学英文名称:Diagnostics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学分与学时:总学时162学时(理论课66学时,见习课96学时)学分 10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一)《诊断学》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
为适应新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办学规模的发展,适应21世纪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按照教育部、卫计委和全国高等医学建设研究会的要求,制定了本教学大纲。
(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体征、实验室诊断、心电图检查和病历书写,培养临床诊断思维。
其它部分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内容,供学生自学。
《诊断学》总教学时数为19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66学时,实验操作或临床见习96学时,但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适当调整。
(三)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接触临床,参与实践,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以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专业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逐步掌握疾病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培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强化医学人文精神,为以后学习临床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在临床专业见学和临床实习中不断强化。
(四)诊断学的要求1.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学会问诊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2.掌握典型病理体征的发生机制与临床意义,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体格检查的顺序与手法。
3.掌握实验诊断内容的基本理论、正常值、临床意义和应用指征。
4.熟悉心电图各波图形产生的基本原理;熟悉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初步掌握心电图各波图形特点及测量方法。
5.学会对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并逻辑推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掌握独立书写完整住院病历和做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中国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

中国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整合课程班)教学计划一、总体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能从事医学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
(二)总体培养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专门人才。
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初步达到临床医生的基本要求,为进入毕业后实践与专科教育奠定基础。
(二)专业培养要求.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人类疾病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
.预防医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英语达到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可阅读本专业的英文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修业年限五年。
四、课程设置(一)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二)主要专业课程(整合课程)人体形态科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局部解剖学、影像诊断学)、临床医学导论、细胞的化学与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整合人体生理学、遗传学和生殖发育生物学(遗传、胚胎、生殖)微生物、免疫与感染性疾病(微生物、寄生虫、免疫感染)、神经科学(神经解剖、组织、生化、生理、神经生物)、药理学基本原理、基础病理学、系统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内科)、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教学计划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方案(201611模板-与2013版相比,主要项目应有适度调整与优化)一、专业名称、代码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00201K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实践能力强,具备接受和获取继续医学教育的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和奉献精神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
三、培养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要求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4. 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5. 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6. 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 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 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9. 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0. 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1. 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12. 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二)知识要求1. 掌握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 掌握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
五年制临床医学课程安排

五年制临床医学课程安排摘要:一、课程概述二、培养目标三、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2.医学基础课程3.临床理论课程4.临床见习课程5.临床实习课程四、时间分配五、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六、教学基本要求正文:五年制临床医学课程是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计划而设置的,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较为全面,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课程概述五年制临床医学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临床理论课程、临床见习课程、临床实习课程。
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较为全面,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课程。
2.医学基础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预防医学等课程。
3.临床理论课程: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皮肤性病科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等课程。
4.临床见习课程:在附属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进行,包括门诊、病房、手术室等临床场所的见习。
5.临床实习课程:在附属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进行,包括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等不同层次的临床实习。
四、时间分配五年制临床医学课程的学时分配为:公共基础课程约占10%,医学基础课程约占40%,临床理论课程约占25%,临床见习课程约占15%,临床实习课程约占10%。
五、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主要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
六、教学基本要求1.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改变灌输式及在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注重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探索一套优化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自学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大纲

赣南医学院课程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分册赣南医学院教务处编二00六年六月目录1.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2.人体解剖学试验教学大纲3.生理学教学大纲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5.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6.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7.药理学教学大纲8.诊断学教学大纲9.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10.预防医学试验教学大纲11.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12.医学影像学(超生诊断)教学大纲13.中医学教学大纲14.传染病学教学大纲15.传染病学见习教学大纲16.皮肤病学教学大纲17.外科学教学大纲18.内科学教学大纲19.妇产科学教学大纲20.儿科学教学大纲21.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22.精神病学教学大纲2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24.耳鼻咽喉科试验教学大纲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大纲说明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学科。
做为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配布形式以及人体各部的层次结构、各器官的配布组合和位置毗邻关系的知识,掌握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目的与要求:(一)通过课堂讲授,实地解剖或标本观察,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三基)。
(二)在教学中,应该以形态与功能相关,局部与整体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进化发展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人体解剖学基本内容,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操作的能力;也要适当地联系临床。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同时,适当反映国内外有关最新科学进展。
本课程在教学中分为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两大体系,按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中枢神经解剖学三步进程施教。
系统解剖学与中枢神经解剖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局部解剖学以学生自主进行解剖为主,以切合本课程教学特点,力求教学内容的衔接呼应,授课方式的优势互补。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录“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 (1)“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4)“全科医学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4)“环境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5)“医用电子显微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6)“机能综合实验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2)“医学分子遗传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34)“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Medical Bioinformatics课程编号:BASM2017学时:32 学分:1.5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五、七年制,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先修课程: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网络基础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楚雍烈主编,《医用生物信息学概论》,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2]罗静初主编,《生物信息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性质:选修课目的:使学生学习、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先进理论知识和技术。
掌握信息时代彼此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医学知识必不可少的现代工具和技术手段。
二、教学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熟悉生物信息学的相关技术方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关键技术及常用软件。
2.考虑到生物信息学实践性很强的特点,结合生物医学实际,设计了一些实验供学生练习操作,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术。
要求学生熟悉生物信息学的常用网络技术方法,掌握网络技术基本要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绪论1.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产生背景2.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发展3.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重要性4.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第二章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信息学基础1.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2.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中的互联网基础知识第三章生物信息学的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1.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中的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知识2.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中的分子遗传学技术简介第四章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资源检索工具1.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资源的通用新检索工具2.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资源的专业搜索引擎3.综合运用搜索工具获得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第五章生物信息学的互联网浏览和文件传输1.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信息资源的网上浏览2.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信息资源的网上检索3.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信息资源的网上传输和交流4. 文档阅读和图像浏览第六章生物信息学的信息中心和数据库1. 生物信息学的重要信息中心2. 生物信息学的主要数据库第七章核酸序列比对分析1.核酸序列同源性分析2.酶切位点分析及物理图谱第八章生物信息学与核酸检测技术1.PCR 引物的设计与优化2.核酸杂交探针设计3.基因芯片与生物信息学第九章生物信息学与生物制药1.生物制药中的生物信息学2.核酸药物的设计第十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分析1. 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分析2.蛋白质基本结构与特性分析3. 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功能预测、功能域的判定第十一章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1. 基因组结构分析2.基因的定位3.电子克隆。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老年医学教学大纲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老年医学》课程教学大纲(20学时)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码:lnyx2、课程名称(英文):Geriatric Medicine3、课程类别:必修课4、学时/学分:20学时/ 1学分(理论20学时,实验0学时)5、先修课程:生物化学 生理学 解剖学 病理生理学 药理学 内科学 外总等6、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影像医学及口腔医学五年制本科生7、开课教研室:内科教研室8、开课系(部):临床医学系(二)课程性质、定位与作用)是预防和治疗与老年相关的疾病,最大程度地维持老年医学(Geriatric Medicine或恢复患者的功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学科。
老年医学与内科学专业的其他三级学科不同之处,在于以老年综合评估、多学科团队协作、中长期照护基地联网为特点,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多病老人、衰弱老人、高龄老人。
当今临床医学存在过度专业的现象,传统的以“各器官系统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非常不利于身患多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作为多学科交叉的老年医学应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认识到老年过程本身造成的生理改变,多种疾病的相互作用,社会支持系统、经济背景、生活环境、宗教精神生活等众多因素对老年人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以“病人为中心”制定个体化的、注重功能恢复的健康维护和疾病治疗方案。
中国是一个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的国家,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的行列,仅用了27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百年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中国老龄化问题的核心是老年健康,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大力发展老年医学和老年健康服务业,促进健康老龄化。
因此老年医学成为医疗卫生行业亟待大力发展和完善的学科体系,老年医学必将成为一门重要的临床医学课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老年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老年人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
在已经学习内科学和基础医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加深对老年人各器官、系统所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功能衰退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理念、人文精神理念、健康管理理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急诊医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必修专业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对急诊医学基础理论、急危重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思维方法、诊疗流程和抢救技术等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逻辑严密的临床思维能力,更好地了解急诊医学常见的急危重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诊断与鉴别诊断,急诊抢救治疗流程,同时尽可能针对病因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为学生将来在农村基层医院独立工作、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初步抢救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法,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兴趣,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紧密联系临床。
理论课以课堂授课为主,采取病例导入方法教学,结合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部分章节组织自学和课堂讨论。
适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讲授的同时,辅以视频、多媒体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实践课结合临床患者,学生问诊、查体并提出诊断,进行课堂讨论,教师总结;加强急救技术的培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评定标准本课程是考查课程。
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期末理论考试和平时成绩。
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评卷办法以试卷的标准答案为依据,统一阅卷;平时成绩占40%,其中考勤占10%、课后作业占10%、技能考核占20%。
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急诊与灾难医学,沈洪主编.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年.ISBN:9787117171441 参考书:急诊医学,李春盛主编.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年.ISBN:9787117179362内科学,葛均波徐永健主编.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年.ISBN: 9787117173148 外科学,陈孝平汪建平主编.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年.ISBN:9787117170222 六、课程各章节学时分配七、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一)理论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了解急诊医学概念、范畴,发生发展;急诊医学专业特点和急诊医学教学特点、方法。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外科学(供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试用)北京大学医学部二○○五年十月说明旨在提高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水平,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为教师授课、考核评估、学生自觉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自2004年9月起,教育处组织了医学部专业教学委员会有关专家、教师,对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五年制)教学大纲予以了全面、系统地修订、审核。
在本次大纲编写过程中,医学部专业教学委员会的专家和老师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使得大纲的内容较以前的版本更加充实。
在此,对有关参编人员的鼎立支持表示深深的敬意。
新版大纲重点突出、言简意赅,对于重点内容做较为详细的描述和介绍;大纲并结合目前疾病谱的变化,体现了当今医学领域的进展,适当地调整了授课内容与要求:增加了参考文献内容,简要地列出了重要的参考文献(包括中英文书刊、重要文献、某些指南或方法等的网址);体现出双语教学的要求。
新版临床医学专业临床阶段教学大纲将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教学纲领性资料,指导临床教学实施及考核。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新版的教学大纲还会存在着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在使用过程中提出改进的建议,以其在下次修订时改进。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2005年10月26日外科学教学大纲前言外科学是一门以手术作业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医学学科,分外科学冰川变化及外科专业课两大部分。
“外科学总论”是医学生学习外科学的基本课程。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牢固的无菌概念和无菌操作原则、学会结扎、切开、止血,缝合等外科基本操作、熟悉麻醉、复苏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掌握外科感染、创伤、水电解质平衡、输血、外科营养、休克、多器官司衰竭及器官移植等基本理论,为学习外科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外科学总论部分见专业基础课)普通外科颈部疾患一、要求掌握:1.颈部疾病的检查法;2.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原则;3.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的适应证与围手术期处理熟悉:1.甲状腺解剖生理。
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课程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课程教学大纲外科学(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腹壁外科部分课程课程基本要求第三十五章腹外疝(一熟悉1、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鉴别要点2、腹股沟疝手术修补的基本原则(二掌握1、腹股沟区的解剖,包括腹股沟管,直疝三角和股管等部位的解剖2、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急诊手术处理原则(三了解1、腹外疝的概念,病因,病理和类型2、股疝的概念,鉴别诊断及手术修补原则第三十六章腹部损伤(一熟悉1、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二掌握外伤性肝、脾、腹膜后血肿和肠破裂的鉴别诊断(三了解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因和诊断步骤第三十七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一熟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断,病因及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二掌握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病理生理(三了解腹腔脓肿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第三十八章胃十二指肠疾病(一熟悉1、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大出血,疤痕性幽门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2、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适应症3、胃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胃癌的诊断,治疗原则(二掌握1、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理2、胃大部切除手术的生理学依据3、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特点1、手术方法及其选择和手术并发症2、胃癌分期及胃癌手术的根治程度第三十九章小肠疾病(一熟悉1、急性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肠梗阻的病因、分类、病理和病理生理(二掌握(三了解1、肠道炎性疾病的外科治疗2、小肠肿瘤、肠息肉和息肉病的诊断治疗第四十章阑尾疾病(一熟悉1、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和临床分类2、急性阑尾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二掌握特殊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三了解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第四十一章结、直肠肛管疾病(一熟悉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的诊断和治疗(二掌握结肠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直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手术原则(三了解直肠、肛管的解剖和检查方法第四十二章肝疾病(一熟悉1、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2、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二掌握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三了解1、肝脓肿的病因2、肝脏的良性肿瘤第四十三章门静脉高压症(一熟悉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原则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三了解1、三腔管使用方法,手术方法的选择2、Budd-Chiari综合症第四十四章胆道疾病(一熟悉1、急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2、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二掌握1、胆石症和胆囊炎,胆管炎的病因,病理2、胆石症胆总管探查的指征,拔除T管的指征及注意事项3、胆道蛔虫病的诊断和正确处理(三了解1、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3、肝外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第四十五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自学第四十六章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自学第四十七章胰腺疾病(一熟悉急性胰腺炎(特别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二掌握胰头癌、壶腹部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三了解1、慢性胰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第四十八章脾疾病自学第四十九章腹主动脉瘤和肢体动脉瘤自学第五十章周围血管和淋巴疾病(一熟悉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2、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3、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二掌握1、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各种检查方法和治疗2、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三了解1、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检查及治疗2、雷诺综合症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第三十五章腹外疝(一讲授1、腹外疝的概念和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2、腹股沟区的解剖,包括腹股沟管,直疝三角和股管等部位的解剖3、腹股沟手术修补的基本原则和各种修补法的适应症4、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急诊手术处理原则5、腹外疝的病因,病理和类型6、股疝的概念,鉴别诊断及手术修补原则(二见习1、通过病例示范,掌握腹股沟疝的典型体征和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2、通过疝的修补手术示范,熟悉腹股沟区的解剖、腹股沟疝手术修补的基本原则和各种修补法的适应症(三自学1、切口疝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2、脐疝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3、白线疝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第三十六章腹部损伤(一讲授1、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因2、开放性损伤与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表现、特征,早期诊断方法,腹腔诊断性穿刺和诊断性灌洗3、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早期诊断、治疗原则、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的选择4、肝、脾、胰破裂和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处理方法5、腹膜后血肿的临床表现特点(二见习1、病例示范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早期诊断、治疗原则、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的选择2、病例示范肝、脾、胰破裂和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处理方法3、病例示范放性损伤与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表现、特征,早期诊断方法4、病例示范腹腔诊断性穿刺和诊断性灌洗的目的、指征和注意事项(三自学第三十七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一讲授1、腹膜的解剖和生理2、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3、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断、鉴别诊断4、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选择(非手术疗法,手术的原则和处理方法5、腹腔脓肿的治疗(二见习病例示教: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脓肿(三自学第三十八章胃十二指肠疾病(一讲授1、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特点2、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大出血3、疤痕性幽门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4、胃大部切除手术的生理学依据5、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原则6、胃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胃癌的诊断及治疗原则7、胃癌分期及胃癌手术的根治程度(二见习3、病历示范: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病穿孔、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幽门梗阻和胃癌的病例,结合化验检查、某线片,胃镜检查照片,病理标本进行分析,讨论4、胃部手术:胃大部切除术的手术操作(三自学1、胃十二指肠的解剖生理概要2、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理3、胃癌的病因第三十九章小肠疾病(一讲授1、肠梗阻的病因、分类、病理和病理生理2、肠梗阻,特别是急性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3、肠道炎性疾病的外科治疗4、小肠肿瘤、肠息肉和息肉病的诊断治疗(二见习1、病例示范,结合病史、体检、典型的某线片,讨论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三自学1、肠道的解剖生理概要2、肠道炎性疾病的病因、病理第四十章阑尾疾病(—讲授1、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和临床分类2、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3、特殊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4、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二)见习1、病例示范:结合病史,体检等,讨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阑尾切除的操作步骤(三)自学1、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2、阑尾炎的解剖、生理学基础3、异位阑尾炎第四十一章结、直肠与肛管疾病(一)讲授1、直肠、肛管的解剖和检查方法2、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3、肛瘘的形成,分类和治疗方法4、痔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5、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6、结肠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7、直肠癌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综合治疗原则(二)见习1、病例示范,学习直肠指检方法2、示范肛旁脓肿、肛瘘、痔、直肠癌3、通过病例示范,结合病史、体检、典型的某线片,讨论结肠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三)自学1、肛管直肠的解剖2、直肠脱垂3、便秘4、结肠癌的病因,病理第四十二章肝疾病(一)讲授1、肝脓肿的病因2、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3、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4、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二)见习1、病例示范或病案讨论,结合病史、体征和B超、CT或核磁共振成像,配合病理标本或幻灯片,讨论原发性肝癌,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2、病例示范或病案讨论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三)自学1、肝脏的生理、解剖概要2、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3、肝脏良性肿瘤第四十三章门静脉高压症(一)讲授1、门静脉的解剖概要2、门静脉高压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3、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二)见习1、病例示范,结合病史、体征、典型某线片,讨论门静脉高压症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2、示范三腔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三)自学1、Budd-Chiari综合征第四十四章胆道疾病(一)讲授1、胆石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3、胆道系统感染的病因、病理4、慢性胆囊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5、胆道蛔虫的发病原理,转归、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6、肝外胆管癌的病因、诊断和治疗7、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8、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二)见习1、通过病例示范,结合病史、体检、典型某线片等,讨论胆石症或急性胆囊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2、病例示范和示教,熟悉胆石症作胆总管探查的指征及拔除T管的指征(三)自学1、胆道解剖生理概要2、胆道良性肿瘤,胆囊癌第四十五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自学第四十六章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自学第四十七章胰腺疾病(一)讲授1、急性胰腺炎(特别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2、胰头癌壶腹部癌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二)见习1、通过病例示范和病案讨论,结合病史,体征,化验检查,某线片及其他特殊检查,讨论外科阻塞性黄疸的诊断,鉴别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法2、病例示范和病案讨论,结合病史,体征,化验检查,某线片及其他特殊检查,讨论掌握急性胰腺炎(特别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外科综合治疗(三)自学1、胰腺的解剖生理概要2、胰腺囊肿3、胰腺内分泌肿瘤第四十八章脾疾病自学第四十九章动脉瘤自学第五十章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一)讲授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病理,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2、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动脉栓塞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3、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临床表现、检查和诊断、并发症的防治,非手术和手术疗法的适应症,以及手术的基本要求4、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二)见习1、病例示范:下肢静脉曲张的检查方法2、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三)自学1、周围血管病的共性临床表现和一般性检查方法2、动脉瘤和损伤性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3、雷诺综合症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4、下肢象皮肿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
临床医学五年制法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五年制法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0105课程名称:法医学英文名称:Forensic Medicine开课学期:学年第二学期学时/学分:30/ 3课程类型:必修开课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选用教材:法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王保捷2001年9月第3版主要参考书:法医学科学出版社张益鹄2003年4月实用法医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郭景元1984年10月法医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祝家镇主编 1998年10月临床法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宋嗣荣主编 1999年6月法医毒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光照主编 1998年9月法医物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吴梅筠主编 2001年1月执笔人:卢英强宣兆艳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法医学》课程,在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死后尸体现象的形态及发生发展规律;对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电击伤、急死、中毒等临床表现的认识,掌握各种暴力性死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各种生物性检材DNA 多态性分析,科学评估生物检材的检验结果;医疗事故发生原因、预防措施等。
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法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了解鉴定人和证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掌握在临床工作中维护患者和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同时,根据五年制临床医学学生的特点,我们还就本学科的新发展和新成就做相应的讲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将教学内容附加在问题、案例及幻灯画面上,并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医学内容,给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由教师给予评价、引导和讲解,并辅以实验、讲座及案例讨论,使学生充分掌握法医学内容,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目的与要求】1.掌握法医学的定义。
2.熟悉法医学的任务。
3.了解法医学与医学的关系、现场勘验、尸体剖验、物证检验、活体检验和书证审查的内容,法医学的分科及法医学鉴定书的书写及法医学史。
临床医学5年制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5年制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总2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三、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及病例图片演示第一篇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X线的特性和成像原理。
掌握自然对比与人工对比的概念及方法2、熟悉CT原理、CT的图像特点、临床应用及限度3、熟悉不同成像方法的选择和综合应用4、了解USG、CT、MRI及DSA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5、了解影像诊断的原则、步骤及正确选择应用教学内容第一章X线成像1、重点讲授X线的特性与成像原理及X线图像特点2、X线检查技术:简述普通检查和特殊检查,重点讲解造影检查。
3、简单介绍X线的临床应用和X线检查中的防护4、简述DR成像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5、简单介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原理与临床应用第二章计算机体层成像1、简述CT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2、重点介绍CT图像特点3、简述CT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第三章超声成像(自学)第四章磁共振成像1、简述MR成像原理2、重点介绍MR的图像特点及MR的临床应用第五章不同成像的观察、分析及综合应用1、重点介绍X线,CT成像的观察与分析原则2、简述医学影像学征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3、简述不同成像方法的优选和综合应用第六章 PACS与信息放射学简述PACS原理及应用和信息放射学第二篇:骨骼与肌肉系统目的要求1、了解骨、关节的检查技术。
2、熟悉骨、关节的正常X线表现。
3、掌握骨、关节基本病变的概念及其X线表现。
4、掌握骨关节外伤、脊柱结核、骨巨细胞瘤、骨肉瘤、转移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以及良恶性骨肿瘤的X线鉴别诊断。
掌握脊柱结核与脊柱骨折的鉴别诊断。
6、熟悉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的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
7、熟悉椎间盘突出的MRI表现8、了解骨与关节CT及MRI表现教学内容:概述:骨、关节及邻近的肌肉有良好的自然对比,疾病较多,X线检查的准确性较高,是骨、关节疾病理想的诊断方法,应用广泛。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其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对于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医学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一、教学目标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结合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和医学专业的特点,明确培养目标。
例如,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的医学人才,能够独立诊断和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具备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学内容的规定。
临床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医学的各个领域,如内科、外科、妇产科等。
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根据医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实践的要求,明确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并确定其教学顺序和重点。
例如,在内科学的教学中,应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和实习等,仍然是临床医学教学的主要方式。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方法,如网络教学、远程教育和模拟实验等,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
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
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明确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式。
教学评价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的考核,以及教学活动的反馈和改进。
在教学评价中,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不仅要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考核其临床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医学教育能力等。
同时,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实验报告、病例讨论和临床技能考核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1.叙述腰腿痛的分类和病因诊断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3.试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
4.颈椎病的临床分类有哪些?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目的要求:
1.掌握骨或关节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化脓性关节炎的病理、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3.了解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理、诊断、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上肢骨关节损伤
目的要求:
1.熟悉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
2.了解上肢各关节脱误特点和治疗
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见习:0.5学时
授课内容:
1.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肩关节脱位的分类和临床特点、处理原则
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见习0.5学时
授课内容:
1.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2.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诊断及治疗原则
3.化脓性关节炎的病理、诊断及治疗原则
自学内容:化脓性脊椎炎,局限性骨脓肿,硬化性骨髓炎,创伤后骨髓炎
见习内容:示范典型病例,并配合影象学检查
见习内容:
典型病例示范、配合X线片、多媒体等,并结合具体操作如半月板损伤的检查、骨折的手法复位等
思考题:
1.试述股骨颈骨折的Garden分型及其处理原则
2.试述髋关节脱位诊断和复位方法
3.股骨干骨折的移位特点是什么?
4.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脊柱及骨盆骨折
目的要求:
见习内容:
典型病例及X线片示范,结合幻灯、多媒体,介绍典型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常用治疗方法如骨折复位牵引、石膏绷带包扎等的操作示范
思考题:
1.叙述不同的骨折分类方法
2.骨折的特有体征是什么?
3.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4.试述骨折的愈合过程和影响因素
5.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处理原则
自学内容:
1.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和前臂双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2.肩锁关节、肘关节脱位和桡骨小头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
见习内容:
结合X片进行典型病例示范
结合幻灯或多媒体示范一些具体治疗操作
思考题:
1.试述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分类及治疗原则
2.肱骨髁上骨折的分类有哪些?
3.试述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骨折端移位特点及处理原则
教学时数:讲课:3学时;见习:1学时
讲课内容:
1.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和骨折段移位
2.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常见并发症
3.骨折愈合过程及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4.骨折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5.骨折延迟连接、不连接和畸形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学内容:
1.骨折的变化、固定和功能锻炼
2.开放性骨折与关节损伤的处理
5.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表现
自学内容:
1.良性骨肿瘤:骨瘤、骨样骨瘤、软骨瘤
2.原发性恶性骨肿瘤:软骨肉瘤、骨纤维肉瘤
3.骨的瘤样病损
见习内容:
示范典型病例,并结合X线片及幻灯,了解良性及恶性骨肿瘤的临床表现及体征,两者之间的鉴别
思考题:试述骨肿瘤的分类及指导治疗的外科分期
3.骨盆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并发症
自学内容:
1.脊髓损伤的治疗
2.骨盆骨折的治疗
见习内容:示范脊椎及骨盆骨折典型病例,配合X线片、多媒体等
思考题:
1.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2.何谓"脊髓震荡"及"截瘫指数"?
3.骨盆骨折的并发症有哪些?
周围神经损伤
目的要求:了解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
目的要求:
1.熟悉手外伤的现场急救原则
2.了解手外伤的损伤原因检查方法
3.了解断肢(指)再植的概念
教学时数:讲课:1学时
授课内容:手部常见损伤原因
手外伤的检查及现场急救原则
自学内容:断肢(指)再植的概念、急救与适应症
思考题:
1.手外伤的损伤原因和创伤特点有哪些?
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 见习:0.5学时
授课内容:
1.骨关节结核概论: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脊柱结核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3.脊柱结核并发截瘫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自学内容:髋、膝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见习内容:示范骨关节结核的典型体征及检查方法,配合影象学检查
1.髋关节脱位的分类、诊断与治疗原则
2.股骨颈和转子间骨折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
3.股骨干骨折的病因与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
4.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5.膝关节韧带损伤
自学内容:
1.髌骨骨折和脱位
2.胫骨平台骨折
3.踝部骨折和扭伤
4.跟骨和足部骨折
自学内容:
1.复习周围神经的组织解剖,神经损伤的分类、诊断和治疗
2.上、下肢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自学
思考题:上、下肢各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临床特征有哪些?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目的要求:
1.熟悉常见的慢性损伤的分类、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了解狭窄性腱鞘炎、腱鞘囊肿
思考题:
1.叙述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演变过程
2.化脓性关节炎的病理分期和鉴别诊断有哪些?
3.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理和临床特征是什么?
骨与关节结核
目的要求:
1.掌握骨关节结核的病理演变、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脊柱结核的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手术指征
3.了解髋关节和膝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了解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及骨肉瘤的临床表现、X线诊断和治疗原则
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 见习:1学时
授课内容:
1.骨肿瘤概论: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外科分期
2.良性骨组织肿瘤(骨软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原则
4.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教学时数:讲课:3学时;见习:1学时
授课内容:
1.腰腿痛的病因和分类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颈椎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自学内容:
1.腰腿痛的解剖生理概要
2.腰腿痛的疼痛性质和压痛点
3.颈肩痛的解剖生理概要
见习内容:典型病例示教、检查方法和影象学检查
思考题:
1.试述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分类和临床特点
2.狭窄性腱鞘炎主要指哪些疾病?临床特点是什么?
3.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4.股骨头骨软骨病的病理和临床特征是什么?
腰腿痛和颈肩痛
目的要求:
1.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分型、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
2.熟悉腰腿痛及颈肩痛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肱骨外上髁炎、肩关节周围炎
3.骨头骨软骨病的临床特征
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
授课内容:
1.常见的慢性损伤的分类、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重点介绍疾病:狭窄性腱鞘炎、腱鞘囊肿
肱骨外上髁炎、肩关节周围炎
3.软骨的慢性损伤
自学内容:
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滑囊炎、骨的慢性损伤、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
2.手外伤时,要全面检查哪些项目
3.什么叫完全性断肢和不完全性断肢?
下肢骨、关节损伤
目的要求:
1.掌握股骨颈骨折的分类和诊断
2.熟悉髋关节脱位的分类、诊断与治疗原则
3.了解股骨干骨折的分类
4.了解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
教学时数:讲课:3学时;见习:0.5学时
授课内容:
自学内容:
1.强直性脊柱炎
2.大关节病
见习内容:临床病例示教,读片,强调非化脓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
思考题:
1.叙述骨关节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是哪些?
运动系统畸形
目的要求:了解常见的运动系统畸形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教学时数:讲课:1学时
教学内容:
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大纲
骨科
骨折概论
目的要求:
1.掌握骨折的定义和分类、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
2.熟悉骨折的愈合过程和影响因素
3.熟悉骨折的急救及治疗原则
4.了解开放性骨折的分类处理特点
5.了解骨折延迟连接、不连接和畸形愈合的概念
1.熟悉胸腰椎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2.熟悉骨盆骨折的分类、并发症和处理原则
3.了解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见习:0.5学时
授课内容:
1.脊柱骨折(胸腰椎骨折、颈椎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2.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
思考题:
1.叙述骨关节结核的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2.脊柱结核病理分类和诊断有哪些?
3.寒性脓肿的形成和临床特点是什么?
非化脓性关节炎
目的要求:了解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