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模型构建三步曲

合集下载

构建胜任力模型的基本流程

构建胜任力模型的基本流程

构建胜任力模型的基本流程
1. 现场调研:根据组织文化、企业价值观以及职位要求,明确需要构建胜任力模型的职位的职责内容和准则。

2. 胜任力分析:把职责内容重细分成若干个细项,利用现有的咨询资源和测试工具,对每个细项做一个定量化、客观化的胜任力分析。

3. 确定胜任力考核指标:根据胜任力分析,明确职位对应的每个胜任力项的胜任力等级要求及考核指标。

4. 确定胜任力的衡量标准:依据胜任力考核指标确定衡量标准,并模拟胜任力考核情景,以确定胜任力考核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 整合结果:梳理整合对应职位胜任力考核指标、考核标准及衡量标准,最终形成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第四章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胜任力研究是当代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20世纪70年代初,以麦克利兰〔McClelland〕为首的研究小组,在探讨卓越工作绩效的原因时,引发了一场以麦克利兰于1973年发表的“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为标志的“胜任力运动〞〔Competency Movement〕。

此后,胜任力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随即风行整个企业界,并延伸和扩展到人类效劳工作、专业技术等领域。

据相关资料统计,世界前500 强企业中已有过半数的企业在使用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开始广泛应用于美国等兴旺国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

至90年代,胜任力研究进一步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目前,胜任力模型在企业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并从一个培训需求识别辅助工具,慢慢开展成一工程标明确的开发性活动。

胜任力模型是21世纪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开展体系,胜任力模型正迅速成为本世纪工作开展、评价和业绩管理的标准。

第一节胜任力一、胜任力概述〔一〕胜任力的提出胜任力〔Competenc y〕来自拉丁语Competere,意思是适当的,它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行业协会,学徒通过跟随师傅学习而掌握一定的技能。

国内有人译作素质、能力、才能、胜任力、胜任特征等。

胜任力的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其概念的产生可追溯到“管理科学之父〞泰勒〔Taylor〕对科学管理的研究,当时称之为“管理胜任特征运动〞。

他认识到优秀员工和较差员工在完成工作时存在差异。

他建议通过时间和动作分析方法,分析人的职业活动,识别工作对操作和技能的要求,同时建立标准化操作方法,采用系统的培训和开展活动去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进而提高个人绩效。

20世纪70年代,泰勒理论根本被否认,传统的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学校的学术测验及等级分数等手段受到质疑。

在这种背景下,以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麦克莱兰〔David McClelland〕为首的研究小组受美国国务院事务局之托,寻找新的研究方法甄选情报信息官。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有三种: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工作分析法。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一:行为事件访谈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又叫BEI(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以获取有关被访者行为事件为主要目的,是揭示胜任特征的主要工具。

这种方法是目前在构建素质模型过程中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

它主要以目标岗位的任职者为访谈对象,通过对访谈对象的深入访谈,收集访谈对象在任职期间所做的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件描述,挖掘出影响目标岗位绩效的非常细节的行为。

之后对收集到的具体事件和行为进行汇总、分析、编码,然后在不同的被访谈群体(绩效优秀群体和绩效普通群体)之间进行对比,就可以找出目标岗位的核心素质。

但在实施的工程中,被访者可能会美化自己,有虚假信息,这时需要使用STAR 法来判断。

S-situation指事件发生的背景;T-task指事件发生时被访者需要完成的目标;A-action指被访者采取的行为及步骤;R-result指如果被访者能说出全部细节则认为是亲身经历过的。

STRA法是行为事件访谈法的必要补充。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二:问卷调查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被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其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

问卷一般由指导语、问题与回答方式、其他资料和编码四个部分组成。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在于它是从大量受众中收集数据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易于开展,经济;对日常活动干扰较小;产生的定量数据有利于分析;为受众保密,有利于得到诚实的回答。

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不能为受众提供灵活回答的空间;不能详细追问额外的信息。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三:工作分析法工作分析(Job Analysis)又称职位分析、岗位分析或职务分析,是指通过系统全面的信息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对某特定的工作职位作明确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工作需要有什么样的行为的过程。

胜任力模型构建三步曲

胜任力模型构建三步曲

胜任力模型构建三步曲胜任力模型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胜任力模型的分析和建立,可以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如招聘任用、培训、职业发展、薪酬、晋升、绩效评估等等。

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作,一般来讲,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分为构建胜任特征辞典、构建胜任力模型、人力素质测评与胜任力模型的检验修正等几个模块。

以下将针对这三大步骤对胜任力模型构建逐一展开介绍。

一、构建胜任特征辞典胜任特征辞典是提炼出的胜任特征的集合和胜任特征的分级描述记录,这些胜任特征对胜任力模型起到原料供应与测量尺度的作用;它可以看作为搭建胜任力模型的砖瓦以及测量胜任力模型的尺子。

有了原材料和尺子,就可以对不同岗位进行胜任特征的提取组合,并对各岗位的胜任特征要求进行级别评价。

举例来说,假如某一个岗位的胜任力模型中要求具备“客户服务导向”胜任特征,那么如何才算具备了“客户服务导向”特征呢?胜任特征辞典会把客户服务导向分为若干级,举例其中的两级:“能够对客户的问题给予基本的答复,但不刻意探究客户的根本需求或问题的原因”;“建立起客户足以信赖的顾问角色,热情、周到、想客户所想,深入了解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发掘客户深层次的需要”。

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客户服务导向”所表述的分级的意义了。

有些岗位较低级别的“客户服务导向”就足够满足工作需要了,比如前台;但有些岗位就需要较高级别的“客户服务导向”才能够满足工作要求,比如售后服务。

构建胜任特征辞典就是对胜任特征进行归纳甄选并对胜任特征进行分级的一个过程。

二、构建胜任力模型有了胜任特征词典,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就有了标准化的素材来源。

不同的岗位对胜任特征的要求往往是不同的,但大多数特征都包含在了胜任特征词典中。

在这个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岗位,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或者通过对熟悉该岗位的专家、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绩效突出的员工、外部咨询顾问等的综合研讨和评定,就可以提炼出胜任该岗位最需具备的胜任特征,从而确定该岗位的胜任力模型结构。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2)进行行为事件访谈
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BEI)是将工作分析中的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 验结合起来,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察技术 让被访者找出他们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 三件事情,进行详细描述,然后分析访谈内容, 通过对比担任某一任务角色的卓越成就者和表现 平平者体现出的特征差异,最终确定该任务角色 的胜任特征模型。行为事件访谈法是目前得到公 认的、建立胜任特征模型的最有效的方法,另外 的方法还有专家小组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
在McClelland博士的领导下,MCBER成为 国际公认的胜任力模型方法应用的权威机构。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MCBER与另外一家国 际知名的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公司HAYGROUP合 并,成为HAY/MCBER。从此,胜任力模型成 为HAYGROUP的支柱性服务内容之一。
2、什么是胜任力
McClelland于1973年发表了“测量胜任力
✓ 战略性人才规划 ✓ 人员甄选调配 ✓ 绩效管理 ✓ 薪酬管理 ✓ 培训开发 ✓ 职业生涯规划 ✓ 继任者计划
2、胜任力模型构建
行为事件访谈的五个步骤
2、胜任力模型构建
(1)梳理工作职责-以猎头顾问为例 A、猎头助理顾问职位描述 (a)职位目标
通过为客户提供寻访和筛选服务,为 公司获取利润,并通过公司质量体系 为客户及候选人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一级]做出指导:要给予充分的指导。提出的需求和要求明确、具 体。 行为示范: 给出非常具体的指导方向;清楚解释支持目标的原理/理论;提出 要求时提供清晰的目标和参数;检查员工是否知道对他们的期望。
[二级]有效分配任务:为了将个人从常规事物中解脱出来,以便进 行更有价值的或长远工作的考虑,有系统明确地分配常规工作细节。 在分配工作和从别人那里接受工作时要坚定而自信(如:对于不合 理的要求要勇于说“不”)。 行为示范: 为使个体可以从事其他工作,进行任务或责任分配;给别人完成常 规任务的自由,不乱加干涉;为避免个人或工作小组的超负荷劳动, 可以拒绝额外的任务分配;分配工作时,给予充分的自主。

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 流程

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 流程

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流程
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是一个用于评估和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的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流程:
定义项目成功标准:在建立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成功标准。

这通常包括项目按时完成率、成本控制在预算内、项目质量达标以及客户满意度等关键指标。

确定胜任力要素:根据项目成功标准,分析并确定项目经理所需具备的胜任力要素,如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建立胜任力模型:依据确定的胜任力要素,建立一个完整的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

该模型应包含每个要素的定义、行为指标和表现水平,以便评估和比较项目经理的能力。

评估项目经理能力:通过使用问卷调查、面试、360度反馈等方法收集数据,对现有项目经理的能力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为项目经理的培训和发展提供参考。

制定能力提升计划:根据评估结果,为项目经理制定个性化的能力提升计划。

计划应包括培训课程、实践项目和反馈机制等,以帮助项目经理提升其能力。

持续监控和反馈:在实施提升计划后,持续监控项目经理的能力变化,并定期进行反馈和调整。

这有助于确保项目经理的能力持续提升,并满足项目管理的需求。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建立一个有效的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为项目管理团队提供指导和支持,提升项目的成功率。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PPT课件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PPT课件

客户导向
客户经理需要具备强烈的客户 服务意识,能够深入了解客户 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解决 方案。
沟通协调能力
客户经理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 协调能力,能够与不同层级的 客户和内部团队有效沟通,促
成业务合作。
案例二:某制造企业生产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总结词
生产技能、质量意识、团队协作能力
生产技能
生产岗位员工需要熟练掌握生产流程 和操作技能,能够高效地完成生产任 务。
组织发展与变革
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组织 了解其员工队伍的优势和 不足,从而制定针对性的 发展计划和变革策略。
个人职业规划
个人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 胜任力优势和不足,制定 更加合理的职业规划和发 展目标。
02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
定义: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 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是揭示胜任
实施步骤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1. 设计问卷,确定调查范围和内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2. 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3. 回收问卷,整理数据。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4.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观察法与专家评估法
定义:观察法是通过观察被试者的行为表现,对其胜任 力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专家评估法则是依靠专家的经 验和判断,对被试者的胜任力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1. 确定观察或评估对象。
绩效管理
绩效目标设定
基于胜任力模型,企业可以设定 更加明确的绩效目标,使员工清 楚了解自己在岗位上需要达到的
能力要求和绩效标准。
绩效考核
通过将员工的绩效表现与胜任力 模型相对照,可以对员工进行更 加公正、客观的绩效考核,从而 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方式

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方式

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方式1.3.1 行为事件访谈法1.行为事件访谈程序行为事件访谈法是目前在构建素质模型过程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开发。

它通过对绩优员工和一般员工的访谈,获取与高绩效有关的素质信息的方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调查技术,类似于绩效考核中的关键事件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主要以目标岗位的任职者为访谈对象,通过对访谈对象的深入访谈,收集访谈对象在任职期间所做的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件描述,挖掘出影响目标岗位绩效的细节性行为;然后,对收集到的具体事件和行为进行汇总、分析、编码;最后在不同的被访谈群体(绩效优秀群体和绩效普通群体)之间进行对比,找出目标岗位的核心素质。

行为事件访谈法的具体操作程序如图1-3所示。

开始了解被访谈者的背景,准备访谈提纲与录音设备访谈者进行自我介绍和访谈目的的介绍了解被访谈者的工作学习经验及具体内容借助STAR工具深入挖掘被访谈者的行为事件通过直接询问求证被访谈者所需特质设计结束语,对被访谈者表示感谢,并与其建立友好关系结束图1-3 行为事件访谈法操作程序图2.STAR工具在行为事件访谈中的应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访谈者的要求非常高。

在访谈过程中,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访谈者才能通过对访谈对象不断地有效追问,获得目标岗位相关的具体信息。

在进行行为事件访谈时,访谈者访谈的重点应是在过去确实的情境中采取的措施和行动方面,不应是假设性的答复或包含哲理性、抽象性及信仰性的行为。

因此,访谈者需借助STAR工具来深层次挖掘出具体的行为细节。

STAR工具主要有以下四个问题。

(1)S(situation):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境?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了这样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有谁参与?(2)T(task):您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标?(3)A(action):在那样的情境下,您当时心中的想法、感觉和想要采取的行为是什么?(4)R(result):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STAR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其关键点有以下六点。

建立胜任能力模型十步法

建立胜任能力模型十步法

胜任能力模型十步法胜任能力模型描述的是在组织中有效地充当一个角色所需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性格特征的特殊组合。

它被用作一种人力资源工具,来解决关于员工甄选、培训与开发、评估和继任计划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建模的过程中,要注意:第一,不仅要定义良好的绩效所必需的胜任能力,而且还要提供具体的范例来表现这种胜任能力。

第二,尽管一个人的内在性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固定不变的,但他的行为却可以被改变和指导。

所以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那些可以通过培训、辅导和其它开发手段来指导或者改变的具体的特定行为上面。

第三,尽管有些胜任力模型,在许多企业中是共同的,但是与这些胜任能力相关的行为表现在不同企业之间却有很大的差别,同样这些行为表现在同一企业的不同职位、不同工作及不同层级上,也是千差万别的。

开发胜任力模型的方法就是把焦点放在极其成功的员工实际所做的事情,最后的开发成果就是确定成功地完成或者担任一种特定角色所需的行为。

第一步:确定目标和范围。

1、确定要解决的商业需求:使生产力最大化,留住关键员工,吸引高级人才等。

2、确定模型所针对的工作、职能或者事业部。

3、确定开发胜任能力模型的方法:从零开始或者改造经过验证的胜任能力模型。

4、确定项目小组的成员。

第二步:清楚地说明实施的目标和标准,举例1、实施目标:到第二季度末,为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开发胜任力模型,可用于各人领域的培训与开发;2、实施标准:数据收集不打乱日常工作;领导可以看到这些胜任能力帮助高级行下管理人员取得成功;模型要能转化成一个360度的调查问卷;模型要保持长度和完整性间的平衡等。

第三步:1、建立行动计划表,计划要素为:行动步骤,资源要求,责任者,开始日期,完成日期。

2、进行潜在问题分析,包括识别潜在问题,判断发生概率及产生的影响,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明确预防的措施。

第四步:1、确定组织的绩效标准;2、确定哪些人达到、超过或者低于这些标准,从而确定采访和观察的范围。

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
素结构化组合 对胜任力的内容、水平高低及等级有明确的描述和界定 第一个胜任力模型是在McClelland 的指导下,为美国甄选
国外服务信息官而开发的
2021/10/10
11
胜任力模型构建思维步骤
2021/10/10
12
六、胜任力模型应用
胜任力模型是整个人力资
源管理框架中的关键环节,它将 企业战略与到整个人力资源管理 业务紧密连接,避免脱节。胜任 力模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 有效的工具,广泛应用于人力资 源管理的各个模块中,如员工招 聘、员工培训、员工发展、绩效 评估等。
目前才常用的胜任力词典已经有了50项通用胜任力,我们的依据就在与胜 任力词典的利用与了解!!!
2021/10/10
17
岗位职责分析:
• 人际理解力(IU) • 客户服务(CSO)
……
管理族
• 成就导向(ACH) • 主动性(INT)
……
帮助与 服务族
目标与 行动族
认知族
分级定义
A.-1-5 … B.-1-5 …
胜任力词典:
自1989年起,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McClelland)开始对200项工作所 涉及的胜任力进行研究,通过观察从事某项工作的绩优人员的行为及其结果, 发掘导致其绩优的明显特征。总共提练并形成了21项通用胜任力要项,构成 了胜任力辞典的基本内容。记录了大约760种行为特征。其中与360种行为 特征相关的21项素质,能够解释每个领域工作中80%以上的行为及结果。因 此,由这21项素质便构成了胜任力辞典的基本内容,并且每项胜任力都会由 对应的各种行为特征来加以阐释。
B、研究梳理岗位说明书,对8个岗位进行内部层级划分,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
并提炼企业职系通用胜任力和专业胜任力因子库;

销售人员胜任力模型

销售人员胜任力模型

销售人员胜任力模型身的困难,保持积极的态度,坚持完成工作任务。

销售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包括成就导向、团队合作、研究能力、主动性和应变能力等基本要素。

成就导向是指个人追求卓越、关注效率和标准,并愿意承担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是企业家精神中最重要的成份之一。

团队合作是指个人愿意与群体中的其他人协作完成任务,而不是单独或竞争方式从事工作。

研究能力是指个人积极获取和加工工作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提高工作技能。

主动性是指个人在工作中投入精力,发现和创造机会,并有计划地采取行动提高工作绩效、避免问题的发生或创造新的机遇。

应变能力是指个人在面对压力、挫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坚持完成工作任务。

以上基本要素被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是指个人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或达到某个优秀的标准;二级是指个人想方设法提高产品销售额或工作效率,并为自己设立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并为之付诸行动;三级是指个人在仔细权衡代价和利益、利与弊的基础上做出某种决策,为了使公司获得较大利益,甘愿冒险。

团队合作的评级描述包括愿意作为群体中的一个成员与其他人一起协作完成任务,愿意帮助工作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解决问题或无保留地将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传授给其他成员,主动与其他成员沟通并尊重他们的看法和意见,以及从其他同事中研究。

研究能力的评级描述包括深入了解市场行情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工作中,钻研资料以获得必备的工作知识或技能,以及愿意投入更多的努力去从事工作。

主动性的评级描述包括及时发现机遇或问题并快速采取行动,提前行动以创造机会或避免问题发生,以及在比较艰苦的情况下或巨大的压力下坚持工作并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压力。

应变能力的评级描述包括面对挫折时克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或保持情绪的稳定,以及在非常艰苦或不利的情况下克服外部和自身的困难,保持积极的态度,坚持完成工作任务。

总之,销售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包括多个基本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帮助个人在工作中更加出色地完成任务并提高工作绩效。

6-建立胜任力模型

6-建立胜任力模型

建立胜任力模型我们讲过,人才画像有冰山上和冰山下两部分,运用在胜任力描述上,它是一个怎样的工具呢?给大家展示一下,这是一个核心胜任力的样本。

一个人的胜任力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专业化。

什么是专业化呢?比如在客服岗位上,需要客服具备的能力,如会操作 Office 文档、会写 PPT 等;在技术岗位上,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比如掌握几种开发语言、具备商业思维等。

这种专业能力,由专业岗位上的主管来编写,因为他们最清楚需要哪些专业能力。

目前,大部分公司只写到这一层,没有其他内容了。

然而,其实下面还有两层很重要的内容。

第二层是职业化,也叫核心能力。

第一层是专业能力,第二层是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中,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很重要。

在公司中,岗位间有很多沟通协调工作,即便从事专业工作,也需要与外部门协调沟通。

产品经理、技术人员、服务人员、销售人员更是如此。

所以,这是一种核心能力。

还有其他核心能力,即不论在哪个岗位上,都需要具备的能力,比如说服力、影响力、学习能力、结果导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有了这些核心能力,即便岗位发生变化,只要这个人学习能力强、沟通能力好,换岗后也能很快学会适应。

所以,这些能力是核心的、通用的能力。

第二层通常由公司的高管和 HR 共同编写。

公司招人,不仅是为当下招,也是为未来招。

我们招聘的人,要能至少陪公司再发展几年,所以需要具备这些核心能力,这也为人才流动提供了良好基础。

如果一个人只具备岗位专业能力,而通用能力缺失,比如学习能力不足,那么将其调到其他岗位,可能就无法胜任。

因此,招聘时就要拟定好这些能力。

第三层是个性特质。

能够做到前面两层的公司已经寥寥无几,90%多的公司只有专业能力,很多小企业连胜任力都没有,完全是口头表述,连书面内容都没有。

而做到第三层个性特质的公司,更是少之又少,95%的公司没有这一层内容。

个性特质的背后是价值观。

比如,某大厂有自己的价值观,基于此形成了相应的个性特质。

在公司几千人规模时,对人才个性特质的要求是诚信、进取、坚韧、适应变化、使命驱动、乐于合作等。

胜任力模型的建立与运用

胜任力模型的建立与运用

胜任力模型的建立与运用胜任力模型是用于评估和提升员工胜任力的工具,通过定义和量化员工所需的技能、知识和行为特征,帮助组织确定和发展最佳员工素质和表现。

胜任力模型的建立和运用有助于组织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能力和潜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招聘、岗位匹配、绩效评估和培训发展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1.确定目标:明确建立胜任力模型的目的和预期结果。

这可能包括提高员工表现、减少员工流失、促进员工发展等。

2.收集数据: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综述、员工访谈、问卷调查等,收集员工在特定岗位成功所需的技能、知识和行为特征。

3.分析数据: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具有统计显著性的胜任力要素和子要素。

这些可以是与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等。

4.开发胜任力模型:将确定的胜任力要素和子要素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框架。

这个框架可以包括不同层级的胜任力特征,如核心胜任力、职业胜任力等。

5.验证和修订:通过与员工、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反馈,验证和修订胜任力模型。

这可以通过文献回顾、焦点小组讨论、工作流程审查等方法来完成。

1.招聘和选拔:根据胜任力模型,制定岗位要求和招聘标准,帮助组织招聘适合岗位的人才。

通过借助面试、测评等工具,评估候选人的胜任力。

2.岗位匹配:将胜任力模型与员工进行匹配,确定他们在岗位上的适应度,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计划。

3.绩效评估:将胜任力模型作为绩效评估的基础,通过衡量员工在各个胜任力子要素上的表现,来评估员工的绩效水平。

4.培训和发展:根据胜任力模型,制定员工的培训和发展计划。

通过培训,提升员工在一些胜任力要素和子要素上的能力水平。

5.职业发展:员工可以根据胜任力模型,了解自己在不同胜任力要素上的发展潜力,帮助他们规划和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胜任力模型应该是针对特定组织和岗位设计的。

不同组织和岗位所需的胜任力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建立和运用胜任力模型时,需要考虑特定的上下文和背景。

岗位胜任力模型搭建技巧

岗位胜任力模型搭建技巧

……
6 、对岗位胜任力进行等级划分及 型行为描 述
岗位胜任力模型建立流
不在 作,
示 例
《招聘经理人》
•••
•• •
••
••



程第三步: 关键岗位能力模型建立1 、 关键岗位能力的重要性排序• 调查内容: 岗位任职者及上下级对提炼的岗位能力及所对应的典型行为的认可程度和 对各项能力重要性的看法• 调查对象: 关键岗位的任职人员及上下级2 、 确定胜任关键岗位时各项能力的等级要求2 、验证该模型的准确与否
岗位胜任力模型建立流
《招聘经理人》
位•
程 第二步: 职族能力模型建立1 、 标杆人员与一般人员的差异
思维方式及技能 有所不同
岗位胜任力模型建立流
《招聘经理人》
• 你对当时的情况有何反应 ? 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 请描述你在整个事件中 承 担的角色。• 你当时首先做了什么 ? 在 处理整个事件的过程中,都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步 骤?
• 企业文化• 规章制度• 工作流程• 产品知识
• 不同岗位要求• 能胜任该岗位
专业知识
胜任力五度模型
《招聘经理人》
1 、 知识
• 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的基本素质 , 比如沟通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 , 这类均属于通用型能力 ,每个岗位均需要该类能力
• 提供产品和服务时所需的知识和技巧 。不同职位序列和岗位序列 ,对于 专业性的能力需求不同 。 比如计划规划能力、质量监控能力、市场开拓 能力、客户分析能力等
•••
最碰 获, 内外的关注企业运营的财务及关键业务 指 标 , 据此分析 、发现企业运行 中的 关键问题面善 势, 来将
……
……
……

胜任力模型实践报告

胜任力模型实践报告

胜任力模型实验报告——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一、行为事件访谈法1、BEI访谈法是指以获取有关被访者行为事件为主要目的的访谈方法。

BEI访谈法关心的是被访者“如何表现的”以及“采取了哪些行动”,这是BEI访谈法和其他访谈法的最大区别。

通常情况下,访谈者应该避免充当:情况调查员、医生、学者、算命先生、推销员这五种角色。

2、STAR法STAR法将一个事件分为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四个部分,包括了事件发生的北京;事件发生时被访者要完成的任务及目标;被访者为了完成任务采取了哪些行为以及步骤;被访者当时行为的结果STAR法假设,如果被访者能够描述某个事件的全部细节,则认为这个事件是被访者亲身经历过的,反之则不是。

将STAR法融入BEI访谈法,可以获取更细致的信息,来判断被访者陈述的事件的真实性,只有两者一起使用才能获得BEI访谈法的理想效果。

3、方法总结根据视频:(1)先向被访者提问一些教简单浅显的问题,如工作内容,一天的工作流程等,让被访者尽快的融入到访谈的氛围中来。

(2)要求被访者举出成功的案例,对案例的细节进行追问,例如是否记得变更过什么内容,客户提出要求时你都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以此来检验被访者回答的真实性并且引导被访者说出成功的关键哪个因素(3)让被访者提供另外两个工作中常遇到的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成功案例,引导被访者说出自己觉得满意与不满意的地方。

(4)基于以上的案例与描述,问被访者觉得一个优秀的测试人员需要什么样的特点。

这段视频中,访谈者层层深入的挖掘被访者的胜任力素质,循序渐进的访谈更容易得到相对准确的答案,而且访谈者通过细节也证实了事件的真伪。

其中访谈者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事件重新描述,以免造成错误的答案。

根据案例:(1)在选取被访者的时候要注意措辞和各公司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2)要事先与各部门充分沟通,切忌照搬书本内容,需要考虑公司内部运作的问题。

(3)从访谈结果提到的行为中抽取一些素质,分别归类,然后对这些素质进行验证。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麦克里兰等人开创的古典建模法(行为事件访谈法)仍然是最常用也是最精准的建模方法,它最适用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但是经过将近40年的应用与发展,衍生了多种方法或工具对古典建模法进行补充。

本章中,我们将以古典建模法为主体,在古典建模法之前加入了“企业战略气质分析”,然后介绍作为辅助的其他工具。

企业的核心胜任力模型是对企业全体人员的胜任力要求,它是企业的战略、愿景与价值观在每个人身上的体现。

领导者胜任力模型是对企业高层领导者的胜任力要求,这种要求超越了岗位、专业乃至单个职能,它主要是反映企业宏观运营对高层领导者的胜任力要求。

利用古典建模法来构建核心胜任力模型和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反而不太精准,因为高层领导者的人数相对较少,难以达到样本数量的要求。

所以,在古典建模法之前加入“战略气质分析”,目的是为核心胜任力模型、领导者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打下基础,主要是从战略的角度来构建核心胜任力模型和领导者胜任力模型。

然后借助其他辅助工具对模型进行验证。

企业战略气质分析企业战略模式分析迈克·波特在其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三种通用的竞争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是通过降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是自己的产品成本低于竞争对手,以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的竞争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努力在产品设计、工艺、品牌和服务等方面创造与竞争者相比具有显著的独特之处以获得竞争优势。

集中化战略是指在选定的目标市场上,正确成本领先或实现差别化,以建立相对的竞争优势。

根据迈克·波特的战略划分,可以衍生出三种比较通俗易懂的价值创造模式(见表2-1)。

第一种是产品领先型,这种价值创造模式是以产品的创新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为导向,其经营的重要目标在于充当市场的领袖。

第二种是高效运作型,以严格的程序化、供应链管理来提高客户获得产品与服务的效率。

第三种是客户亲密型,这种企业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效率、服务速度等来赢得竞争优势。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案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案
1.成就与行动族,具体包括 4 个素质要素:成就动机、主动性、对品质、次序和精确度 的重视、信息采集、收集意识和能力。
2.帮助与服务族,具体包括 2 个要素:人际理解能力、客户服务导向。
3.冲击与影响族,具体包括 3 个要素:影响力、关系建立能力、组织认知能力 4.管理族,具体包括 4 个要素:培养他人意识与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团队领导能力, 命令/果断性
该模型还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对员工及从事该职位的 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可以作为制订培训规划的依据和 信息源。 解释二
我们常说的胜任力模型通常指的是能力素质模型(有不同说 法)。素质又叫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成就卓越与成就 一般的人区别开来的深层特征。 解释三
折叠
在一个组织中,不同岗位的职务所要求员工具备的胜任力内 容和水平是不同的;在不同组织和不同行业中,相同的或类似工 作岗位上,员工的胜任力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把担任某 一个特定的任务角色所必须具备的胜任力总和称为"胜任力模型 "(competency model)。
建立基于胜任力的评估机制
对目标的完成、绩效的提高和能力的评估,可以帮助市场类员工完成目标,完善自我, 以及了解自身在公司中的事业发展机会。对能力的评估通常包括:员工的服务营销能力和素 质优劣势;员工的潜在能力和发展趋势怎样?员工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和经验才能满足岗位所 明确的条件?要采取何种培训才能弥补员工经验和能力的不足?通过使用评价中心等方式, 对员工的能力素质进行评估,以充分了解员工的能力状态,分析妨碍员工获得更好绩效的能
二、将胜任能力模型融会到业绩管理体系当中,以此保证人员能够得到有关同胜任工 作息息相关的行为与技巧的指导和反馈。结果是,新雇佣的人员能够更快地实现最大生产力, 并且离职率也会相应降低。

胜任力模型构建三步曲

胜任力模型构建三步曲

胜任力模型构建三步曲胜任力模型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胜任力模型的分析和建立,可以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如招聘任用、培训、职业发展、薪酬、晋升、绩效评估等等。

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作,一般来讲,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分为构建胜任特征辞典、构建胜任力模型、人力素质测评与胜任力模型的检验修正等几个模块。

以下将针对这三大步骤对胜任力模型构建逐一展开介绍。

一、构建胜任特征辞典胜任特征辞典是提炼出的胜任特征的集合和胜任特征的分级描述记录,这些胜任特征对胜任力模型起到原料供应与测量尺度的作用;它可以看作为搭建胜任力模型的砖瓦以及测量胜任力模型的尺子。

有了原材料和尺子,就可以对不同岗位进行胜任特征的提取组合,并对各岗位的胜任特征要求进行级别评价。

举例来说,假如某一个岗位的胜任力模型中要求具备“客户服务导向”胜任特征,那么如何才算具备了“客户服务导向”特征呢?胜任特征辞典会把客户服务导向分为若干级,举例其中的两级:“能够对客户的问题给予基本的答复,但不刻意探究客户的根本需求或问题的原因”;“建立起客户足以信赖的顾问角色,热情、周到、想客户所想,深入了解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发掘客户深层次的需要”。

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客户服务导向”所表述的分级的意义了。

有些岗位较低级别的“客户服务导向”就足够满足工作需要了,比如前台;但有些岗位就需要较高级别的“客户服务导向”才能够满足工作要求,比如售后服务。

构建胜任特征辞典就是对胜任特征进行归纳甄选并对胜任特征进行分级的一个过程。

二、构建胜任力模型有了胜任特征词典,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就有了标准化的素材来源。

不同的岗位对胜任特征的要求往往是不同的,但大多数特征都包含在了胜任特征词典中。

在这个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岗位,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或者通过对熟悉该岗位的专家、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绩效突出的员工、外部咨询顾问等的综合研讨和评定,就可以提炼出胜任该岗位最需具备的胜任特征,从而确定该岗位的胜任力模型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胜任力模型构建三步曲
公文易文秘资源网佚名2008-10-9 22:21:49我要投稿添加到百度搜藏
胜任力模型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胜任力模型的分析和建立,可以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如招聘任用、培训、职业发展、薪酬、晋升、绩效评估等等
胜任力模型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胜任力模型的分析和建立,可以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如招聘任用、培训、职业发展、薪酬、晋升、绩效评估等等。

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作,一般来讲,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分为构建胜任特征辞典、构建胜任力模型、人力素质测评与胜任力模型的检验修正等几个模块。

以下将针对这三大步骤对胜任力模型构建逐一展开介绍。

一、构建胜任特征辞典
胜任特征辞典是提炼出的胜任特征的集合和胜任特征的分级描述记录,这些胜任特征对胜任力模型起到原料供应与测量尺度的作用;它可以看作为搭建胜任力模型的砖瓦以及测量胜任力模型的尺子。

有了原材料和尺子,就可以对不同岗位进行胜任特征的提取组合,并对各岗位的胜任特征要求进行级别评价。

举例来说,假如某一个岗位的胜任力模型中要求具备“客户服务导向”胜任特征,那么如何才算具备了“客户服务导向”特征呢?胜任特征辞典会把客户服务导向分为若干级,举例其中的两级:“能够对客户的问题给予基本的答复,但不刻意探究客户的根本需求或问题的原因”:“建立起客户足以信赖的顾问角色,热情、周到、想客户所想,深入了解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发掘客户深层次的需要”。

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客户服务导向”所表述的分级的意义了。

有些岗位较低级别的“客户服务导向”就足够满足工作需要了,比如前台;但有些岗位就需要较高级别的“客户服务导向”才能够满足工作要求,比如售后服务。

构建胜任特征辞典就是对胜任特征进行归纳甄选并对胜任特征进行分级的一个过程。

二、构建胜任力模型
有了胜任特征词典,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就有了标准化的素材来源。

不同的岗位对胜任特征的要求往往是不同的,但大多数特征都包含在了胜任特征词典中。

在这个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岗位,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或者通过对熟悉该岗位的专家、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绩效突出的员工、外部咨询顾问等的综合研讨和评定,就可以提炼出胜任该岗位最需具备的胜任特征,从而确定该岗位的胜任力模型结构。

确定胜任力模型结构后,需要确定胜任程度。

胜任程度一般按照基本满足岗位胜任要求、满足岗位胜任要求、高度满足岗位要求等三个层级确定胜任力模型中各个胜任特征级别的组合。

举例来说,假如市场营销岗位的胜任力模型由:成就意愿、主动性、信息获取能力、人力理解力、客户服务导向、团队合作、自信、专业知识技能八项胜任特征组成,那么对于市场营销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可能如下表所示:
(注:该岗位胜任力模型仅为示例,不代表该岗位真实的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一旦建立,就可以按照胜任特征辞典的分级标准对该岗位上的人员进行人力素质测评,并对号入座。

同时,胜任力模型本身就是一个标准,根据对任职人员的测评,分析差距,个人方面可以确定个人努力方向,企业方面可以根据群体差异确定培训重点。

三、人力素质测评与胜任力模型的检验修正
胜任力模型建立起来以后,下一步的工作是人力素质测评,即对目前在岗人员按照岗位胜任力模型进行个人胜任特征的测评,以确定在岗人员的胜任程度。

目前人力素质测评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比如知识测试、职业倾向测试、性格测试、行为面试、主题演讲、内部专家组评估、上下级评估等等。

实际的测试往往会采用一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来进行。

这些方法中相对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行为面试法,与被测评人的真实胜任特征的相关度可以达到0.48-0.61.但是行为面试法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往往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面试官进行,这种测评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受到一定局限。

企业中可行的一种测评方法是采用内部专家组评估的方法进行。

这种测评方法是通过内部专家和熟悉被测评者的上下同级同事共同进行360度测评得出的,具有比较高的可靠性。

一般来讲,胜任力模型经过胜任特征辞典的设计、模型的建立、人力素质测评这三个环节获得的结果已经可以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中了。

但是,完整的胜任力模型构建流程至此还未算结束,接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胜任力模型的检验和修正过程。

胜任力模型的建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种种环境因素的干扰,对模型的检验以及修正是不可或缺的。

另外,企业战略的变化、组织结构的调整、岗位职责的变化都会引起胜任力模型的变化,也需要进行调整。

胜任力模型的调整最后还可能反馈到对胜任特征辞典的调整。

综上所述,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企业通过建立胜任力模型,可以更加有效的根据差距找出员工培训需求,更加有效促进员工关注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以实现绩效,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