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肢动脉的应用解剖

合集下载

解剖学下肢动脉

解剖学下肢动脉

第6页
解剖学下肢动脉
第7页
解剖学下肢动脉
第8页
股三角
组成:位于股前上1/3部、呈底边在上,尖 向下三角,下续收肌管。上界是腹股沟韧 带;外侧界为缝匠肌内缘;内侧界是长收 肌内侧缘。
内含股鞘、股管、股动脉、股静脉、股神 经、淋巴管、淋巴结及脂肪组织。
解剖学下肢动脉
第9页
解剖学下肢动脉
第10页
下肢动脉解剖
解剖学下肢动脉
第1页
下肢动脉解剖包含
股动脉 腘动脉 胫前动脉 胫后动脉 足动脉
解剖学下肢动脉
第2页
一、股动脉
起源:是髂外动脉延续,它在腹股沟韧带中 点后面起始,至入收肌管之前。
走行:在股三角内下行,穿入收肌管,出收 肌腱裂孔至腘窝,移行为腘动脉。
主要分支:
1、腹壁浅动脉:起自股动脉前壁,行向内上, 分布于腹前壁下部浅筋膜和皮肤。
解剖学下肢动脉
第4页
经股动脉后方行向内下方,沿途发出旋股 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及穿动脉,分布 于大腿肌及股骨,并参加髋周围网和膝关 节网组成。
6、膝降动脉:在收股管内自股动脉发出,经 缝匠肌及股薄肌之间至小腿内侧面上部, 分布于邻近肌肉和皮肤,并参加组成膝关 节网。
解剖学下肢动脉
第5页
解剖学下肢动脉
解剖学下肢动脉
第18页
四、胫后动脉
1、起源:在腘肌下缘发自腘动脉。
2、走行:胫后动脉于小腿后区浅肌层与深肌 层之间下行,经内踝后方转至足底,分为 足底内侧动脉、足底外侧动脉。
3、主要分支:旋腓骨动脉、腓动脉、营养动 脉、肌支、交通支、踝内支。
解剖学下肢动脉
第19页
解剖学下肢动脉
第20页
解剖学下肢动脉

人体解剖-肺循环的血管、头、颈、上肢的动脉

人体解剖-肺循环的血管、头、颈、上肢的动脉
肺循环的血管、 头、颈、上肢的动脉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精选ppt
1
系统解剖 肺循环的血管、头、颈、上肢的动脉
内容提要
肺循环的血管: 体循环动脉主干: 锁骨下动脉: 肱动脉: 尺动脉: 掌深弓:
体循环动脉概述: 头颈部的动脉: 腋动脉: 桡动脉: 掌浅弓:
进入课件
末页
精选ppt
2
系统解剖 肺循环的血管
返回
精选ppt
12
系统解剖 头颈部动脉
颈外动脉: 起始、行程: 主要分支:
颜面部、颅顶出血在 何部位进行止血
上页
下页
精选ppt
13
系统解剖 头颈部动脉
颈内动脉: 在颅外一般无分支, 由颈总动脉发出后、 垂直上升至颅底、 再经颈A管入颅腔, 分支分布于脑和视 器。
上页
下页
精选ppt
14
系统解剖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下图
返回
精选ppt
26
系统解剖 尺动脉(ulnar artery)
上图
返回
精选ppt
27
系统解剖 掌浅弓(superficial palmar arch)
构成: 桡A的掌浅支 尺A终末支 分支: 小指尺掌侧A(1支) 指掌侧总A(3支)→ 指掌侧固有A(6支)
上页
图片
下页
精选ppt
28
系统解剖 掌浅弓(superficial palmar arch)
上页
下页
精选ppt
5
系统解剖 体循环动脉主干
主动脉(aorta) 起始、行程: 分部: 主动脉弓上的一级分支: 重要结构: 主动脉小球
上页
图片

下肢血管疾病超声诊断

下肢血管疾病超声诊断

程度分级
返流持续时间

Ⅰ级
1~2 s

Ⅱ级
2~3 s

Ⅲ级
4~6 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Ⅳ级
>6 s
原发性与继发性静脉瓣膜功能不 全鉴别要点
原发性
病史
大都有长期站立
或强体力劳动
浅静脉曲张
局限于下肢
内膜
光滑
瓣膜
活动正常
管腔内血栓
无血栓
挤压后管腔改变
消失
继发性 多有血栓史
范围广泛 增厚,毛糙 活动僵硬 可有残存血栓 血栓处不消失
彩超检查下肢血管临床意义
a . 彩超诊断下肢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是超声诊断 技术的重要发展,提高了下肢血管疾病的诊断水平。
b . 彩超能提供下肢血管的解剖及功能信息,可以观察血栓 病变的分布、内部回声、形态、血流情况,了解有无侧 支循环形成等,对疾病治疗非常重要。且彩超是一种非 创伤性检查,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1月12 日星期 四2时57 分43秒 02:57:4 312 Nov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2时57 分43秒 上午2 时57分0 2:57:43 20.11.1 2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0. 11.1220 .11.120 2:5702:57:430 2:57:43 Nov-20
c . 彩超应用不当,可出现漏诊/误诊,如血管位置太深/超 声仪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时,易漏诊;当声束与血流夹 角呈90度时,则无血流信号,易造成假阳性,因此它不 能完全代替下肢血管造影,两者应结合应用。

人体解剖 胸、腹、盆腔、下肢的动脉

人体解剖 胸、腹、盆腔、下肢的动脉

进入课件
末页
系统解剖
胸主动脉(thoracic aorta) aorta) 胸主动脉(
起始、行程: 起始、行程: 分支: 分支: 肋间后动脉(9对) 肋间后动脉( 壁支 肋下动脉(1对) 肋下动脉( ※ 膈上动脉(2~3支):分布于膈上面后部 膈上动脉(2~3支):分布于膈上面后部 支气管支(动脉) 支气管支(动脉) 脏支 心包支(动脉) 心包支(动脉) 食管支(动脉) 食管支(动脉)
上图 返回
系统解剖
髂内动脉(internal iliac artery) artery) 髂内动脉(
壁支: 壁支: 闭孔动脉:分布于髋关节、 闭孔动脉:分布于髋关节、大腿内侧肌群 臀上动脉:分布于臀中、小肌、 臀上动脉:分布于臀中、小肌、髋关节 臀下动脉:分布于臀大肌、臀部、 臀下动脉:分布于臀大肌、臀部、股后部皮肤 髂腰动脉:髂腰肌、 髂腰动脉:髂腰肌、盆腔后壁 骶外侧动脉: 骶外侧动脉:骶管内的结构
上页
下页
系统解剖
胫后动脉(posterior tibial artery) 胫后动脉( artery)
沿小腿后面浅、深层肌之间下行,经内踝后 沿小腿后面浅、深层肌之间下行, 方入足底,主要分支: 方入足底,主要分支: 腓动脉 足底内侧动脉 足底外侧动脉
上页
图片
下页
系统解剖
胫后动脉(posterior tibial artery) 胫后动脉( artery)
上页 图片 下页
系统解剖
胸主动脉(thoracic aorta) aorta) 胸主动脉(
返回
系统解剖
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 aorta) 腹主动脉(
起始、行程: 起始、行程: 分支: 分支: 腰动脉(4对) 腰动脉( 壁支 膈下动脉→ 膈下动脉→ 肾上腺上动脉 肾上腺中动脉:约L1高度发自腹主动脉 肾上腺中动脉: 成对的 肾动脉:在L1、2高度发自腹主动脉 肾动脉: 脏支 睾丸动脉(精索动脉)/卵巢动脉 睾丸动脉(精索动脉) 不成对的

下肢血管解剖

下肢血管解剖

下肢血管解剖人的下肢有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下肢的血管供应下肢所需要的血液,与全身的动静脉相连,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到肺,下肢的动脉血回流到心。

对于医学生来说,熟练了解下肢血管的解剖结构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下肢血管的解剖结构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的了解一下。

★一、下肢动脉(一)股动脉   股动脉是下肢动脉的主干,由髂外动脉延伸而来,经腹股沟中点的深面,通过股三角进入内收肌管。

在腹肌沟韧带稍下方,股动脉位置表浅,活体上可以触摸到其搏动,当下肢出血时,可以在此处将股动脉压迫进行止血。

股动脉在肢体分出股浅动脉和股深动脉。

股浅动脉是下肢最主要的供血动脉。

股深动脉是股动脉最大的分支,股深动脉又分出旋股外侧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

当股浅动脉出现闭塞和外伤时,肢体的供血主要靠股深动脉及其侧支循环。

股动脉是临床上最常应用和解剖的动脉,这其中有血管造影、各部位动脉腔内成型、血管支架、带膜支架的置入、下肢血管手术等。

临床上还用于股动脉穿刺和急救时压迫止血。

(二)腘动脉  是股动脉在腘窝的直接延续,位置较深。

当股骨髁上骨折时可能伤及腘动脉。

腘动脉是大腿和小腿血管连接的枢纽,在此部位侧支循环很少,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后常阻塞该动脉,造成急性动脉栓塞。

由于腘动脉是大腿和小腿动脉血管连接的枢纽,故腘动脉受伤后必须修复和重建。

(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   腘动脉通过腘窝后在小腿分出3根主要血管:胫前、胫后和腓动脉。

在腘窝下角,腘动脉通常分成两终末支,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胫后动脉主干经内踝后方进入足底,起始处发出腓动脉。

在肢体急、慢性缺血情况下,三条动脉通常是下肢动脉拱桥和静脉动脉脉化的吻合部位,而当3条动脉中有一根通畅,则意味着缺血肢体可以生存、恢复、缓解。

(四)足背动脉  胫前动脉移行为足背动脉。

行于足背内侧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经第1、2跖骨间隙至足底。

下肢血管的超声检查及正常声像图

下肢血管的超声检查及正常声像图
下肢血管的 超声检查与正常声像图
编辑制作:PWL1225
一、正常下肢动脉壁
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动脉就象大树根,在下行中不断分支,愈 分愈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平滑肌较发达,弹力纤维 较多,可随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而明显的搏动。
正常动脉三层膜结构:外膜、内中膜(IMT)、内膜。
外膜
内中膜 内膜
正常静脉Valsalva频谱
反流时间大于1s
右侧股浅静脉反流(频谱出现在基线以下)
41
八、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注意问题
挤压法:
挤压法是使远侧静脉血排空,快速放松, 近侧血向远侧倒流。
方法1: 站立位,嘱患者将被检查 下肢的大脚指用力后勾, 然后放松,观察频谱改变。 频谱反流诊断同乏氏法。
42
八、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注意问题
股总静脉频谱多普勒:
正常是随呼吸运动变化的单相血流(向心血流)。深吸气后屏气
(Valsalva试验)管腔内血流中断,无血流信号,或者出现极短暂的反
流。即在静脉瓣膜关闭的
瞬间,可以出现短暂的少
量反流,小于0.5秒。
CFV
若反流时间大于1秒,提 示静脉瓣功能不全。
正常:Valsalva试验股静脉内血流中断 异常:Valsalva试验静脉瓣反流1.2秒
六、下肢动脉超声检查与频谱
方股 向浅 。动
脉 向 下 走 行
RSFV RSFA
SFA
股浅动脉远段
22
六、下肢动脉超声检查与频谱
股浅动脉频谱:
多普勒流速曲线呈三 相波型,(相同于股 总动脉频谱)。
股浅动脉正常值:
内径
(mm)
内中膜厚(IMT) 收缩期峰值流速 舒张期反向流速峰值

下肢动脉三相波解释

下肢动脉三相波解释

下肢动脉三相波解释下肢动脉三相波解释引言:下肢动脉三相波是一种重要的医学现象,它反映了下肢血液供应的状态。

理解下肢动脉三相波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诊断和评估下肢血液供应不足的病因。

本文将深入探讨下肢动脉三相波,包括其定义、产生机制以及临床应用。

目录:1. 下肢动脉三相波的定义2. 下肢动脉三相波的产生机制3. 下肢动脉三相波的临床应用4. 个人观点和理解5. 总结与回顾1. 下肢动脉三相波的定义下肢动脉三相波是指在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图中观察到的三个特征性波,分别是舒张期波、收缩期波和顶峰期波。

这三个波代表了下肢动脉血液供应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在正常情况下,下肢动脉三相波呈现明显的连续性和规律性。

2. 下肢动脉三相波的产生机制下肢动脉三相波的产生机制涉及到下肢血流动力学和血管自动调节机制。

在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图上观察到的三个波与下肢肌肉的收缩和松弛状态密切相关。

具体而言,舒张期波在肌肉松弛阶段出现,收缩期波在肌肉收缩阶段出现,而顶峰期波则是血液进入肌肉的最高峰值。

这种动态的变化反映了下肢肌肉活动对血液供应的需求。

3. 下肢动脉三相波的临床应用下肢动脉三相波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评估下肢血液供应功能的方法。

通过观察下肢动脉三相波的形态和时间关系的变化,医生可以判断血管狭窄或闭塞等病变。

下肢动脉三相波还可以用于评估下肢血管手术的效果,例如搭桥术或支架置入术后的动脉重建情况。

4.个人观点和理解对我个人而言,下肢动脉三相波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它不仅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也关乎到人体生理学中血液供应的重要调节机制。

通过对下肢动脉三相波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肌肉活动与血液供应之间的密切关系。

我也认为下肢动脉三相波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临床工具,它有助于医生对下肢血管病变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诊断。

5. 总结与回顾本文详细介绍了下肢动脉三相波的定义、产生机制以及临床应用。

腹部及下肢血管解剖(动脉)

腹部及下肢血管解剖(动脉)
血管搭桥手术
利用自体血管或人造血管连接病变血 管两端,绕过病变部位,恢复血流, 适用于动脉阻塞性疾病。
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事件 风险。
降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脂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延缓血 管疾病进展。
血管扩张剂
如硝苯地平等,用于扩张狭窄的血管,改善血流灌注,缓解症状。
04
临床应用
血管疾病的诊断
血管造影检查
通过向血管内注射造影剂,利用X 线检查设备观察血管形态,诊断 血管狭窄、阻塞等病变。
超声检查
利用高频超声探头对血管进行无 创检查,可检测血管内血流速度 、血管壁厚度及是否存在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
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
动脉内膜剥脱术
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的动脉内膜,恢复 血管通畅,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 的血管狭窄。
正确的解剖知识有助于医生准确地诊 断血管疾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了解血管的分布和特点可以帮助医生 预测疾病可能影响的区域,从而更好 地规划治疗方案。
02
腹部动脉解剖
腹主动脉
01
02
03
位置
腹主动脉是人体最主要的 主动脉之一,位于腹腔内, 脊柱前方。
功能
腹主动脉负责向腹部脏器 和下肢输送血液,是维持 人体生命的重要血管之一。
05
总结
重点回顾
01
02
03
04
腹主动脉
作为腹部和下肢的主要动脉, 负责供应肠道、肾脏、肾上腺
等器官的血液。
下肢动脉
包括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腘 动脉等,负责为腿部提供血液

血管变异
部分人群的血管解剖存在变异 ,如迷走肾动脉、副肾动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汇入。
6、指掌侧固有动脉 为指掌侧总动脉 的分支。分布至2~5指的相对缘。
36
手的动脉简要记忆
◎ 以桡动脉为主形成掌深弓 ◎ 以尺动脉为主形成掌浅弓 ◎ 从掌深弓分出掌心动脉(3个) ◎ 从掌浅弓发出指掌侧总动脉(3个) ◎ 从指掌侧总动脉发出指掌侧固有动
37
手 的 动 脉
38
表1 上肢近侧部的动脉
2、腕背侧支 起自豌豆骨的上方,与 桡动脉的掌背侧支吻合。
3、掌深支 多为两支,与桡动脉吻合 形成掌深弓。
4、掌浅弓 是以尺动脉为主的动脉弓, 1/3的掌浅弓仅有尺动脉形成;1/3的掌浅35
拇主要动脉或正中动脉形成。
5、指掌侧总动脉共3条 3条动脉起自 掌浅弓的凸面,沿第2~4掌骨隙下行,在 掌指关节处,每条掌指侧总动脉分为2支 指掌侧固有动脉。其远侧由相应的掌心动
6、旋肱后动脉 起始高度与旋肱前1动3
穿四边孔,绕肱骨外斜颈后面,与旋肱前 动脉吻合,分布于三角肌和肩关节。
------------------ -
♣ 胸肩峰动脉多数起自腋动脉第一段 (64.53%)或第二段(35.46%) ------------------

14
腋 窝
15
腋 鞘
16
锁骨下动脉、腋动脉及其 分枝
3、食指桡侧动脉 起自掌深弓,多数 起自拇主要动脉。它沿食(示)指桡侧缘向
下至食指末端。
4、掌深弓 由桡动脉的终末部与尺动 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
约平腕掌关节,高于掌浅弓1~2cm。 (三)手部的尺侧支
1、腕掌侧支 腕掌支与桡动脉的腕掌34
吻合,接受来自骨间前动脉的分支,在腕 部
形成腕掌弓。
搏的部位。
28
五、尺动脉
(一)起源
尺动脉是肱动脉的终末支之一,比桡 动脉稍粗大。
(二)走行
尺动脉先经旋前圆肌深面行向内下方,
再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下行,经
豌豆骨桡侧至手掌,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
成掌浅弓。
29
尺动脉沿途分支分布于邻近的前臂群 肌,参与构成肘关节网。
30
前 臂 前 侧 的 动 脉 间 隙
起始处的附近,续为腋动脉。
◆ 左锁骨下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位于3、4胸椎水平,左 颈总动脉起始后的后面,沿颈部方向上升, 弯向外侧,跨过前斜角肌的后方,之后走
行同右锁骨下动脉。 4
(三)锁骨下动脉分段 以前斜角肌为界将锁下动脉分为3段:
● 第1段:位于前斜角肌内侧 ● 第2段:位于前斜角肌后方 ● 第3段:位于前斜角肌外侧
12
3、胸外侧动脉 发自腋动脉第2段,
小肌后面下行,分布前锯肌、胸大肌和胸 小肌,女性分支至乳房的外侧部位。
4、肩胛下动脉 为较粗的短干,在肩 胛下肌的下缘附近起自腋动脉第3段,向 后下行,分布背阔肌、前锯肌和肩部肌。
5、旋肱前动脉 细小,起自腋动脉第 3段,向外绕肱骨外斜颈前面,与旋肱后 动脉吻合,分布于邻近的肌和肩关节。
25
肱 动 脉 分 枝
26
四、桡动脉
(一)起源
桡动脉是肱动脉的终枝之一。
(二)走行
先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继而在
肱桡肌与桡侧屈肌腱之间下行,在桡骨茎
突的下方经拇长展肌和拇短肌的深面至手
背,穿第1掌骨间隙进入手掌,与尺动脉
掌深支吻合成掌深弓。
27
(三)主要分枝 桡动脉沿途分支分布于邻近的前臂肌 和手肌,参与肘关节网的构成。桡动脉下 端在桡侧屈肌腱外侧位置表浅,是触摸脉
前面 观
17
腋 动 脉 分 段
18
腋 动 脉 与 肱 动 脉
19
腋 静 脉 与 肱 静 脉
20
三、肱动脉
(一)起源
肱动脉是腋动脉的延续,在大圆肌肌 腱下缘续于腋动脉,中止于肘下1cm。
(二)走行
肱动脉沿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
在肱骨的内侧,逐渐移至肱骨的前方,行
至肘窝,平桡骨颈高度分为桡动脉和尺动
(二)走行
腋动脉与臂神经丛伴行,由腋鞘包绕。 腋动脉前方有胸小肌覆盖。以胸小肌为界
将腋动脉分为3段:
11
● 第1段:自第1肋骨外侧缘至胸小肌
● 第2段:位于胸小肌后方 ● 第3段:自胸小肌下缘至大圆肌和背
阔肌的下缘。
(三)腋动脉的主要分枝
1、胸上动脉 起于腋动脉第1段,分 布于第1、2肋间隙。
2、胸肩峰动脉 起自腋动脉第1段, 分布于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和肩关节。
31
上 肢 动 脉 的 主 干
32
六、手的动脉 (一)起源
手的动脉是桡动脉和尺动脉远侧分支, 与骨间后动脉吻合。
(二)手的桡侧分支
1、掌浅支 位于鱼际处,与尺动脉终 末部吻合,构成掌浅弓。
2、腕背侧支 桡动脉的腕背支和骨间
33
前、后动脉吻合形成掌背动脉沿第2、3、
间背侧肌下行,分成指背侧支至手指。
★ 斜角肌 位于颈部的斜角肌分为: ☆ 前斜角肌 位于胸锁乳头肌的深面5,
于第1肋骨的前斜角肌结节。 ☆ 中斜角肌 位于前斜角肌的后方, 起自第3~7颈椎横突的后结节,止于第1肋
骨上面中部。
☆ 后斜角肌 位于中斜角肌后方,起 自第4~6颈椎横突的后结节,止于第2肋骨
外侧面中部。
(四)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枝
上肢的动脉解 剖
1
上肢的动脉解剖包 括
♣ 锁骨下动脉
♣腋 动 脉
♣肱 动 脉
♣桡 动 脉
♣尺 动 脉
♣ 手的动脉
2
一、锁骨下动脉 (一)起源
▲ 右锁骨下动脉 右锁骨下动脉起自右头臂干,是头臂
干的分枝。 ▲ 左锁骨下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起自主动脉弓。 (二)部位与走行
3
右锁骨下动脉位于胸锁关节的后方, 向上走行通过前斜角肌的后方,然后水平 稍向下至第1肋骨的外缘,约在胸上动脉
脉。
21
1、肱深动脉 在大圆肌的稍下方起自 肱动脉,穿经肱骨肌管,至肱骨下端外侧 延续为桡侧副动脉,沿途分支分布于三角
肌、肱三头肌和肱骨。 2、已如上述,肱动脉在桡骨颈高度分
为桡动脉和尺动脉。
22
()
肱 动 脉 原 位
23
腋、 肱 动 脉 和 肘 关 节 动 脉 网
24
肱 动 脉 上 下 解 剖
动脉
起源
行径 ①

胸廓内动 脉
锁骨下动 脉的下面
下降,向前内侧倾斜, 经锁骨胸骨端和肋软骨
左、右锁骨下动脉的分枝和血管名称6
同的。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枝: ■ 椎动脉
■ 胸廓内动脉 ■ 甲状颈干 ■ 肋颈干
■ 肩胛背动脉
7
前面 观
锁骨下动脉、腋动脉及其分

8
前面 观
胸肌筋膜、锁胸筋膜和腋肋筋 9 膜
胸 锁、 肩 胛 连 接 标 志
10
二、腋动脉 (一)起源
腋动脉是锁骨下动脉的延续,在第1肋 外侧缘处续接锁骨下动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