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伦理本位”的自由观

合集下载

严复及其自由主义思想

严复及其自由主义思想

严复及其自由主义思想摘要:严复是“中国自由主义之父”,其自由主义思想离不开他的中西文化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

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包括物竞天择的进化论思想、“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自由观、个人服从于群体的自由思想。

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无疑具有积极的时代,但同时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关键词:严复;自由主义;思想一、严复的个人经历及其自由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严复,字几道、又陵,1854 年l月出生于福建侯官。

14岁那年父亲去世,致使整个家庭陷入贫寒之中。

1866年,为了不交伙食费并且每月还能得到四两银来补贴家用,严复考入了洋务派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

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严复在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海军并接受了洋务派“ 自强”、“求富”的思想。

1871年,十九岁的严复在军舰上实习六年。

1877 年他又被洋务派送往英国留学。

在英国期间,严复对英国繁荣的经济、文化及完善的社会制度感触颇深。

他由关注西方的科学技术扩展到积极探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法律和文化,据严复自己讲,他“尝入法廷,观其听狱,归邸数日,如有所失。

……谓英国与诸欧之所以富强,公理日伸,其端在此一事” [1]。

严复两年后回国,在福州船政学堂任教一年。

他应李鸿章之邀,于1880 年到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职,直到1900 年义和团将学堂毁坏。

正是严复二十年的北洋生活和两年的赴英留学经历,使他拥有良好的中西文化背景,为他翻译和介绍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自1840 年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应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清政府从19 世纪60 年代起实施“洋务运动”,建立一大批新式军用和民用企业,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寻求中国的富强之路。

然而,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号称当时亚洲第一海军的中国北洋水师惨败于小国日本,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从此,中国陷入了帝国主义的疯狂瓜分,中华民族的存亡面临最艰难的时刻。

甲午战争的失败促使中国的有识之士们认识到,仅仅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并不能使中国富强,应该寻找在根本上能够使中国强大的真理。

严复的自由思想

严复的自由思想

严复的自由思想1069211 刘美茜10社工2班摘要:本文比较了严复自由观与西方自由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中的集体观,并从中国传统伦理观中找到他之所以独特的依据,此外,阐释了其对激发民众救国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自由观,集体与个人,爱国引言:严复不仅是近代中国译介西方自由主义的第一人,也是批判西方自由主义的第一人。

他不是像顽固派一味否定自由主义,也不是盲目崇拜,不加思考。

他不断深化对西方自由主义的认识,同时结合中国的伦理传统,发展出较为成熟的自由主义思想。

1严复自由观与西方自由观的区别严复关注伦理本位中的“个体自由”问题,反对个体本位的自由观。

个人与群体是一对矛盾,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但是对于此,中西方看待它的方式却不同。

所以才有了张申府那句至理名言:“与人,个人与群,东西思想所由分,人生问题于此尽。

”[1[i]](P1)总的来说,在西方,个人是凌驾于集体之上的,个人是最重要的,国家,集体只是实现个体自由和幸福的载体。

而在中国,国家是大于个人的,个人是实现国家利益的一个小的部分,每个人须为国家的事业奋斗,要牺牲个体的利益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严复基于这样的伦理传统,反对西方将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认为国家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所以他的自由观是有着中国特色的。

2 严复自由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集体观他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最重要的不同就在于他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

他道出“两害相权,己轻群重”的至理名言,这个观点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集体观有相似之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个人是集体的一部分,当社会集体中每个成员能有机组合,就能实现集体利益的最大化,反之,则会阻碍集体的发展,即使是集体中最小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为实现集体利益服务,那么有可能其它部分所做的努力就可能都白费,所以个人对集体是很重要的。

然而,对个人而言,集体是个人生存的环境,每个人利用集体所提供的资源生存,发展。

无论是物质资源,还是人际支持,都是对个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严复“伦理本位”的自由观

严复“伦理本位”的自由观

严复“伦理本位”的自由观摘要:一些学者认为严复虽然是译介西方自由主义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个体本位的自由主义的理解还不到位。

然而,从严复抓住“个人与群”的关键问题,并道出“两害相权,己轻群重”的至理名言来看,他不仅从文化层面深刻理解了西方个体本位的自由主义,而且对它在中国社会传播的问题与危害有了警觉与担忧。

无论是引进还是批判西方自由主义,严复皆以中国的伦理文化为本位。

以中国文化为本位,便无所谓“积极的自由主义”或“消极的自由主义”,亦无所谓保守或激进。

关键词:严复;自由观;个人与群;伦理本位;中国文化本位严复不仅是近代中国译介西方自由主义的第一人,也是批判西方自由主义的第一人。

与那些将自由主义视为洪水猛兽的顽固派或对自由主义顶礼膜拜的西化派不同,严复以其学贯中西的学学术实力和严谨的思辨力,不断地深化着他对西方自由主义的认知,改变着他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他较成熟的自由观。

严复的自由观反映出的是中国伦理本位文化所能容忍与接受的自由意志,而非西方个体本位文化中原汁原味的自由意志。

概括说来,经过严复思想过滤过的“自由主义”,与形形色色西方自由主义的根本不同之处,就体现在处理“个人与群”的关系上。

一、提倡以富国强民为目的的、伦理本位的“个人自由”观最能代表严复自由观的著作,莫过于严译《群己权界论》。

[1]美国学者史华兹教授指出:严复的《群己权界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最明显的通过翻译阐明他自己观点的例子……假如说穆勒常以个人自由为目的本身,那么,严复则把个人自由变成一个促进“民智民德”以及达到国家目的的手段。

[[i]](P141)这一来自西方的、对严复自由观的“目的抑或手段”的质疑,使一些学者发现,原来严复的自由主义不仅与穆勒的自由主义大不相同,而且,在处理“个人与群”(个人与国家)的自由关系时,还是“大有问题”的。

于是,不少人开始步其后尘,比照穆勒的《论自由》文本以及包括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古典经济学在内的西方各色自由主义论,考察严复的自由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差异与差距;同时,又从中国文化传统中,追究严复“没有把个人自由作为目的”的“所以然”,甚至开始质疑严复“以富国强民为目的”的自由观的“现代意义”。

在中国最早最大的社会自由主义代表人物是谁

在中国最早最大的社会自由主义代表人物是谁

在中国最早最大的社会自由主义代表人物是谁你们有了解过在中国最早最大的自由主义代表人物是谁吗?让小编我来回答你们吧!店铺为大家分享知识。

中国最早的最大的自由主义的代表是严复。

人物介绍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

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

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生平经历1854年1月8日(咸丰三年十二月十日)严复出生于今福建候官县盖山镇阳岐村一中医世家。

1866年(同治五年)严复父亲病逝,学馆中辍,严复放弃走科举“正途”。

1867年(同治六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改名宗光,字又陵。

1871年(同治十年)福州船政学堂毕业,为该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先后在“建威”、“扬武”两舰实习5年。

1872年(同治十一年)取得选用道员资格,改名复,字几道。

1877年3月(光绪三年二月)赴英国学习海军,与出使英国大臣郭嵩焘结为忘年交。

1879年6月(光绪五年五月)毕业于伦敦格林威治的皇家海军学院(Royal Naval College),回国后,被聘为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教习。

1880年(光绪六年)到天津任北洋水师学堂所属驾驶学堂“洋文正教习”,学生中有后来因辛亥革命而出名的黎元洪。

1889年(光绪十五年)报捐同知衔,以知府选用,派为北洋水师学堂会办。

浅析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

浅析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

浅析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吴艳摘要:严复的的自由主义既不是完全的照搬西方的自由主义的思想,也不是类似康梁等人从本土思想文化传统中加以发挥创造出来的思想。

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是严复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严复从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来解释和定义自由主义。

关键词:严复自由主义反思一、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内涵严复最早引进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

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之中,自由主义具体说来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的内涵。

第一,自由主义意味着个人主义,具体包括本体论上的个人主义(即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坚持个人优先于社会而存在;社会和国家为保障个人的利益而存在),认识论上的个人主义(即在知识问题上,坚持知识是分裂的,真理掌握在每个单独存在的个体之中;真理又是相对的,个人相对而言又是无知的),伦理的个人主义(即不存在绝对的善和恶,善和恶是个人主观意向的产物)和宗教的个人主义(即个人与上帝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称信即义”,不需要教会和教士)。

第二,平等主义,即人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平等的义务,在具体操作中,包含着两对关系:政治上的平等主义与经济上的平等主义,形式上的平等主义与实质上的平等主义。

第三,崇尚民主,即自由民主制度是保证人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最有效的方式;自由主义所崇尚的民主是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自由主义的民主建立在多元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一元同质基础之上的,自由主义的民主是一种竞争和妥协的产物。

第四,道德向善主义,即坚持社会的任何制度和政治结构都具有变得更好的内在倾向和人们有力量促使其改善。

这是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基本界定。

一般认为,严复的自由主义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建立维护个人自由的法律和政治制度;第二,提倡经济上的放任自流;第三,提倡功利主义的伦理观;第四,提倡思想和言论自由。

①二、严复自由思想的发展脉络严复说:“吾未见其民之不自由者,其国可以自由也;其民之无权者,其国之可以有权也”。

②可见,他对“民权”和“自由”的重视程度没有高下之分。

浅析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

浅析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

浅析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严复作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严复是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奠基者,他第一次系统的把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介绍到中国,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改造。

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标签:严复;自由;论自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内忧外患的格局下,近代中国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有识之士希图从西方成功经验中寻求到救世良方。

严复作为中国“西学第一者”,认为中国贫弱的原因从伦理价值观方面追究,当归之于中国缺乏“自由”,他说:“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

斯二者,与中国理道初无异也。

顾彼行之而常通,吾行之而常病者,则自由不自由异耳。

”[1]基于这种认识,严复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将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较全面的介绍到中国,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改造,揭开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大幕,堪称中国自由主义的奠基人。

一、严复自由主义思想的渊源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具有典型的英伦特色,这与他两年留学英国的经历有关。

其中,西方经典著作约翰?穆勒的《论自由》是他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来源。

约翰·穆勒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也是功利主义的支持者。

在《论自由》中,约翰穆勒重点阐释了自由的重要性,并格外强调了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是它对整个人类的掠夺”[2]。

另外,他还极为重视个性自由,认为个人要充分运用这种自由来充实自身的价值。

约翰·穆勒的自由思想对严复影响极深,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就是在翻译约翰·穆勒《论自由》的基础上得以阐发的。

在古代中国,自由一词极少被谈起,或者说人们畏惧谈及自由,“顾竺旧者既惊怖其言,目为洪水猛兽之邪说;喜新者又恣肆泛滥,荡然不得其义之所归。

以二者之皆讥,则取旧译英人穆勒氏书,颜曰《群己权界论》”[3]。

严复在这里犀利地指出当时中国新旧人士对自由观念的误解,希望通过《群己权界论》的翻译向国人讲解自由主义。

论严复的新自由主义思想

论严复的新自由主义思想

论严复的新自由主义思想作者:李灏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14期摘要:严复是一百多年前代表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代名家,他在批判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新自由观,他的自由思想开启了一代之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值得我们认真挖掘和研究。

关键词:严复新自由思想创新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上,严复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是近代中国输入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领头人。

1895年,在《论世变之亟》中他就介绍了自由主义理论,在影响较大的《天演论》、《原富》、《法意》和《论自由》等译著中,我们都能看出其自由主义的理念。

但是,严复并不是西方自由主义的传声筒,他在译介和传播的过程中,结合了近代中国的国情,会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资源,对西方自由主义做出了不少创造性的诠释,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自由主义理论。

在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其开创性的作用和贡献尤其值得肯定。

一、严复自由主义思想产生的渊源严复在欧洲留学期间,正值西方资本主义全盛阶段,欧洲各国科技、经济发达,大思想家、大学问家辈出。

由于中西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巨大差距的刺激,素怀救国救民的严复,开始倾心西学,深入了解、研究英国社会和资产阶级理论家的著作,从具体内容上看,其理论渊源比较复杂,既有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影响,也有西方思想家的影响,如达尔文、斯密、赫胥黎以及孟德斯鸠等人的自由主义理念,而其影响最大者,首推约翰?穆勒的《On Liberty》﹙论自由﹚,其次为斯宾塞的思想。

1.约翰·穆勒的自由思想约翰·穆勒﹙1806—1873﹚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也是西方近代比较激进的自由主义思想家。

他的《论自由》一书,宣传极端功利主义政治观点,主张作为终极标准的功利,必须是以人类的永久利益为基础的,他强调个性在人类福利中的伟大价值。

为此,穆勒认为必须给自由主义划出一个合理合法的范围,既能够使个人的自由获得空前的发展与发挥,也要使个人自由不至于妨碍社会,妨碍他人。

近代历史人物论文-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命题之困境剖析

近代历史人物论文-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命题之困境剖析

近代历史人物论文-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命题之困境剖析摘要:严复提出的“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内含三个困境:终极目标上的全盘西化论、批判逻辑上的文明不可借鉴论和实现路径上的教育救国论。

该命题不仅与“统新故而视其通,中外而计其全”相矛盾,而且没能真正切中“中体西用”的要害,其原因在于严复的体用观有着其内在的缺陷。

关键词: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中体西用;困境“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是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在1895年提出的著名命题。

长期以来,学界对该命题多给予肯定,认为它理论深刻,切中“中体西用”论的要害,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然而学界没有注意到的是,该命题不仅在学理上存在缺陷,而且曾导致严复陷入严重的理论困境。

下面就此略陈管见,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一、终极目标上的全盘西化论就终极目标而言,“自由为体,民主为用”这个命题主张否定封建伦理纲常和君主专制,建立一个与之对立的由自由和民主构成的全新社会,具有全盘西化论的错误。

“自由为体”是以资产阶级的自由价值观为核心,否定纲常伦理等文化。

该命题的理据是:只有使人的自由权利得以切实保障,人的创造能力才会得以充分发挥,社会才能发展。

西方社会非常珍视自由,才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因而,“自由为体”是西方国家的基本特征和强盛的根源,也是中国应该仿行的方向。

然而,“自由为体”意味着对中国旧有文化的革命。

首先,“自由为体”否定了中国旧有文化的核心——纲常伦理。

在“自由为体”中,“自由”是人的自主,凸显人的主体性。

“自由云者,云由我作不过云由我作主,为所欲为云尔。

其字与受管为反对,不与受虐为反对。

”因而,这种自由与强调服从意识的纲常伦理根本对立。

“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

”其次,“自由为体”还将催生与旧有国民习俗迥异的新文化。

“自由既异,于是群异丛然而生。

粗举一二言之,贝0如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

试论严复自由观

试论严复自由观

其更是大量地引用中西对比从中国传统的归纳演 义出发来阐述西方的逻辑。严复提倡文化自由,他 在西学中译的过程中也大胆创新,认为中西思想应 融会贯通,他在翻译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时,采 取意译的自由发挥,并通过西学释义的方式来表达 自己的思想,他释义突破文字的禁锢但却不信马由 缰,他的自由体现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情况下进 行论述。鲁迅曾评价说,严复不是译,而是作了一 部《天演论》。“在这方面,《天演论》并不是个案,严 复 的 所 有 翻 译 著 作 都 遵 循 着‘ 作 ’代 译 的 方 式。”[4](p266)他通过国学的方式来阐释西方的义理,在 保留中国国学的成分上来宣扬西方的自由思想,使 国人更容易接受和通晓其义理。可以说,严复在翻 译上的中西会通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其开创了中国 近代翻译史上的革新,他提出信、达、雅的翻译宗旨 对后世影响很大,在其翻译的诸多著作中,我们都 能看到其以中学传统思想和方法对西方译作的后 期加工和整理,在这些译著中他的主观色彩很浓, 但这一过程也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使一些没 有接触过西方思想和文化的传统学者更容易接受。
· 98 ·
矣!岂可束缚驰骤于经式仪度之中,令其不得自 由、自化?”[1](p1118)严复的政治自由体系很大一部分是 其主观勾勒出来的一个理想化的政治体系,他看到 人有种统治阶级赋予中国 民众的自由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统治阶级的腐朽 是不会让这种民众自由得以实现。
的角度阐述自由的重要性,“夫所谓富强云者,质而 言之,不外利民云尔。然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 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 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反是且乱。顾彼民之 能 自 治 而 自 由 者 ,皆 其 力 、其 智 、其 德 诚 优 者 也。”[2](p27)严复认为一个国家的富强归根到底是民众 的自利自由,想要富国,先要利民,如何利民,需给 予其自由,自由是国家富强的根基,那么民众如何 得到这种自由,严复认识到了民智在自由中的重要 作用,同时也意识到自由必须有一个政治前提作保 障,于是他提出了政治的民主,在《〈原富〉按语》中 其主张民主之制,认为民主之制乃民智,是最深民 德之最优时事。民主制度是开启民智最好的时代 产物。严复揭穿清廷专制的假维新,他不认为这种 维新具有民主效用,在他的译著和按语评论中有大 量思想表达对民主政治的向往和对清廷的不满,他 指出:立宪民主应是“民权和军权,分立并用焉”“使 法立矣,而其循在或然或不然之数,是则专制之尤 者耳”。[2](p940)他特别提出思想言论应当自由,如果 以刑章加以干涉,“问则其治沦于专制,而国民之自 由无所矣。”[2](p973)他所推崇的自由又并不是一味的 放纵式的自由,而是在有所约束的政治规范中的自 由,自由与约束并存,民众在规范内自由,人民的自 由才能发挥。“纯乎治理而无自由,其社会无从发 达 ;即 纯 乎 自 由 而 无 自 理 ,其 社 会 且 不 得 安 居 ”。 [2] (p1279) 严 复 渴 望 统 治 阶 级 给 民 众 以 自 由 的 权 利,渴望通过民众自由来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 力,但其也过分地夸大了自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 用,他认识到政治自由需要一定的法制约束和民主 意识作为其基本运行的客观框架,却没有注意到当 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当时的中国还不具有实现这种 政治自由的大环境。

严复:没有自由,就没有科学与民主

严复:没有自由,就没有科学与民主

严复:没有自由,就没有科学与民主严复最早提出自由的观念,他认为西方社会的本质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所谓科学与民主均来源于自由。

正是因为有了思想、学术的自由,才有了科学和科学精神;正是因为有了政治自由,才有了民主政治。

自由是西方社会的立国之本,而民主则是自由的外在表现,是实现、维护自由的方式和手段。

西方社会所表现出的生机、活力也是自由带来的。

大家看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把农民从人民公社的管制状态下,走向联产责任制的自由经济;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也就是自由经济,才有了今天丰衣足食的改革成果。

而思想、学术的自由,也正是回答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严复严复进一步说道,只有享有自由才是真正的、完全意义的人。

因此,对于人来说,自由是最宝贵的。

人民的自由,是上天赋予的,任何人不得侵犯。

提倡自由首先应该树立自由精神,而思想自由是自由之母。

思想自由则表现为言论的自由,其原则是,一不为古人所欺骗,二不为权势所屈服。

注意人的嘴巴不仅仅是用来吃饭的,还有表达思想的功能,过分强调思想统一、言论统一其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因为统治者今天能封人口,明天就能割人喉,后天就能灭人门。

他们认为,在当时的中国提倡自由,作为民智、民德的增进,都只有通过提倡自由来实现。

只有享有思想自由,人们才可能发现、坚持真理。

人们的不自由皆出于强制,人们无法对自己的善恶负责。

只有自由,人们才能对自己的言行有自觉的道德责任感,才能有高尚的道德。

西方近四百年的改革,社会的进步,都是受到“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的鼓舞,追求自由乃是西方进步的原动力。

美国自由女神像然而,自由是一个很容易被误解的概念。

自由传入中国后,不只有人作错误理解,更为专制卫道士利用这些误解攻击、反对自由。

严复说,自由不包括放纵和无所顾忌。

相反,它本身就包括了自觉的自我约束。

因为,人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如果每个人都自我放纵,没有约束,便会成为强权,与社会发生冲突。

这样,正常的社会秩序就无法建立。

浅谈严复对自由的理解以及自由与富强的关系

浅谈严复对自由的理解以及自由与富强的关系

浅谈严复对自由的理解以及自由与富强的关系
李伟娜
【期刊名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本文借助严复翻译的穆勒经典On Liberty<群己权界论>,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旨在对富强与严复对自由的理解这个问题进行再一次尝试性的分析.史华慈认为严复在翻译过程中根本上抹煞了穆勒的个人自由与把个人尊严视为终极价值的想法,而只是从国家的立场讨论取舍的问题.黄克武却认为严复了解穆勒对个人自由的强调,但不能接受穆勒主义中己重群轻的民主观.本文作者同意后者的观点,认为严复十分成功地将穆勒对尊重个性、个人尊严与个人自由的想法引进中国;但也创造性地把自由与国家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出"自由为体,富强为用"发展模式.【总页数】5页(P48-52)
【作者】李伟娜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9
【相关文献】
1.严复“自由—富强”政治伦理思想模式的时代局限与历史贡献 [J], 张胜利
2.严复自由观的法理解读——纪念严复译《法意》出版100周年 [J], 郭道晖
3.再论严复对自由学说的理解 [J], 陈国庆
4.个人自由和群体利益的关系——试析严复、梁启超群己关系看法的异同点 [J], 陈辉
5.富强甚或自由:严复“众治”思想中的硬核 [J], 杨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严复在《庄子》评语范文中的自由观

浅析严复在《庄子》评语范文中的自由观

浅析严复在《庄子》评语范文中的自由观焉,而天下治矣。

”自由、自化与“挽近欧西言治者所主张合。

凡国无论其为君主,为民主,其主治行政者,即帝王也。

为帝王者,共主治行政,凡可以听民自为自由者,应一切听其自为自由,而后国民得各尽其天职,各自奋于义务,而民生始有进化之可期”。

[6] 他评注《庄子》,进一步坚定了自由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权,认为自由是人的天性,是不可抗拒的物竞天演的原则。

“自夫物竟之烈,各求自存以厚生。

以鸟鼠之微,尚知高飞深穴以避赠戈熏之患。

人类之智,过鸟鼠也远矣!岂可束缚驰骤于经式仪度之中,令其不得自由、自化”[7]严复还表达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并且明确指出:挽近欧西平等、自由之旨,庄生往往发之,详玩其说,皆可见也。

[8] 严复在《庄子评语》中进一步持守了个人自由与国群自由的关系,他说:庄生《人世间》之论,固美矣。

虽然,尽其究竟,则所言者,期于乘物而道,托不得已以养中,终其天年而已。

顾吾闻之,人之生于世也,倪仰上下,所受于天地父母至多,非人类而莫与。

一个人的自由的实现,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提供“理想”的环境,一个自由的社会,才能有效地唤起人民的爱国忠诚,为社会尽心尽责。

辛亥革命后,面对混乱的局势,严复开始了对“自由”尤其是“民主”的反思,要求在国家危急时刻,人人“减损自由”,并对“多数民主”的负面效应表示深切的忧虑。

同时,在译介和传播的过程中,他还结合了近代中国的国情,会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资源,对西方自由主义做出了不少创造性的诠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由主义理论。

在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其开创性的作用和贡献尤其值得肯定。

注释:[1]欧阳哲生《严复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页。

[2]刘桂生等编:《严复思想新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页。

[3]王栻主编《严复集》第3册,第6页。

[4]《与熊纯如书》,王栻主编:《严复集》,第648页。

[5]《庄子评语》,王栻主编:《严复集》,第1119,1120页。

严复的自由观

严复的自由观
自由的意義:嚴復與中國自由主義的起源》 《自由的意義:嚴復與中國自由主義的起源》
黃克武(Max Ko-wu Huang) 近代史研究所 408頁,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 本書以嚴復翻譯約翰彌爾的《論自由》為中心,探 討中國自由主義的起源。作者認為嚴復的翻譯作品 顯示他一部份瞭解彌爾、一部分誤會彌爾,同時也 將固有理念投射到彌爾之上,再者,他還有意識地 批判彌爾的某些想法。本書企圖修正哈佛大學 Benjamin Schwartz 教 授 在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一書之中對嚴復思想的詮 釋。筆者不同意所謂在嚴復思想之中個人自 由是實現國家富強的手段,而不具有終極的價值。 拙著強調嚴復深受傳統「成己成物」、「明德新民」 等觀念的影響,是在群己平衡的前提下強調個人的 價值。這樣的思想傾向顯示他一方面對西方自由思 想有所了解,亦有所誤會,另一方面此一認識與他 強烈地肯定一個植根於傳統的自由社會之構想是交 織在一起的。因此嚴復的自由理念是將儒家理想和 西方自由的觀念結合在一起,是思想上的一個創見, 這一創見也蘊含了對西方自由主義的深刻批判。這 樣一來,嚴復不但是一個翻譯者,更是一個具有創 見並能高瞻遠矚的思想家。

严复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严复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严复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简介严复(1900-1995),中国近代教育家、文化名人,也是一位杂志编辑、翻译家和思想家。

在20世纪初,他在日本学习时接触到了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思想,深受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的影响。

严复的经济思想以自由主义为核心,主张市场经济、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权。

本文将介绍严复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并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经济自由主义认为,市场自由竞争是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个体的自由和私有财产权是保障经济繁荣的基础。

严复秉承这一理念,认为政府应该在经济活动中保持最小干预,并充分尊重个体的自由选择和市场规律的作用。

自由竞争严复主张建立公平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

他认为,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原则,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并刺激创新和进步。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个体自由和财产权严复强调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的重要性。

他认为,个体自由是经济自由的基础,个人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经济活动和职业。

此外,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可以激励个人努力工作并积累财富,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最小政府干预严复认为,政府应该在经济活动中保持最小干预。

他主张政府只应扮演一种监督和规范市场秩序的角色,而不应过多干预市场的自由运作。

他认为过多的政府干预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低效。

经济自由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严复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严复自由主义思想的几个重要影响方面。

市场经济改革严复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为中国市场经济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开始推行市场化经济体制,减少政府干预,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

这种改革政策与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有着相似之处,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私有企业的发展严复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为中国私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中,私营企业开始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

严复的自由观思想

严复的自由观思想

121当代思潮严复的自由观思想1840年之后,中国逐渐陷入内忧外患的格局之下,近代进步国人开始睁眼世界,由浅及深地向西方学习,众多有识之士渴望借鉴西方国家富强的经验,找到一副救中国的良方。

从西方留学归国的严复,把近代中国贫弱的原因归为缺失自由。

他说:“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

斯二者,与中国理道初无异也。

顾彼行之而常通,吾行之而常病者,则自由不自由异耳。

”因此,在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严复开始逐渐将西方的自由观思想比较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拉开了近代中国自由观思潮的序幕。

严复自由观思想的渊源可能在英国留学的原因,严复的自由观思想主要是受英国哲学家的影响,首推约翰·穆勒的自由观思想,再者是斯宾塞的思想。

约翰·穆勒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自由观思想家,同时还是功利主义的支持者。

在其《论自由》中,他主要论述了自由的重要性,强调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他说:“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是它对整个人类的掠夺。

”除此之外,他还相当重视个性自由,主张个人要充分运用这种个人自由来提升自身的价值。

约翰·穆勒的这种自由思想给了严复极深的影响,在翻译约翰·穆勒的《论自由》的基础上,严复也阐发了自己的自由观思想。

而在1840年以前的中国,“自由”一次是极少被提及的,甚至可以说人们畏惧谈及自由,“顾竺旧者既惊怖其言,目为洪水猛兽之邪说;喜新者又恣肆泛滥,荡然不得其义之所归。

以二者之皆讥,则取旧译英人穆勒氏书,颜曰《群己权界论》。

”故而严复希望通过翻译《群己权界论》来改变中国新旧人士对“自由”的误解,向国人讲解正确的自由观。

斯宾塞也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特别推崇进化论,他认为:丁学文(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摘 要:鸦片战争后,有志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企图从西方自由国家的成功途中寻得一条挽救中国民族危亡的良策。

严复便是这些寻求真理之士的代表。

论严复的自由民主观

论严复的自由民主观

论严复的自由民主观论严复的自由民主观作者:政右经左2009-05-16 07:59 星期六晴□刘慧娟一、批判“中体西用”,提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在严复进化论基础上,人们认识到中国之法可以变,必须变。

但究竟如何变,有诸多不同观点,有“中体西用”论、“西体中用”论、“中体中用”论等等,其中“中体西用”论在洋务派官僚推动下,在中国社会产生很大影响,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思想主流。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论旨在借西方的船坚炮利和工艺技术来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地位,他们在中国大量引进外国先进设备,开办军用民用工厂,企图以此来转劣势为优势。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西方的生产技术军事设备并没有改变中国灭亡的悲惨命运,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便是一个血的见证。

李鸿章消耗大量经费苦心经营的水师不堪一击,功亏一篑,有洋枪洋炮的中国政府仍然腐败无能,回天无力。

正如严复所说:朝廷办工厂、兴矿务、建铁道、练海军、造轮船、办学堂……这些项目在西洋固然是富强之基。

在中国却有如“淮橘为枳,若存若亡,不能实收其效。

”名为“西学为用”。

实际上是“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

”因此,严复斥笑:“中体西用”论为风马牛不相及:“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

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二者不可合而为一。

西方富强之秘诀并非是“汽机兵械之伦”,这些“皆其形下之粗迹”,其“命脉”在于“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

即科学与民主,“撕二者,与中国理道初无异也。

顾彼行之而常通,吾行之而常病者,则自由不自由异耳。

”在此思想基础上,严复针锋相对地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为立国精神、变法之原则与途径。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论表明,严复的自由思想远比其他改良派人物乃至一些革命派人物彻底得多。

其思想的彻底性和深刻性体现在:严复并未将近现代最具有吸引力的“民主”视为西方国家致富致强的根本,而是将民主与自由联系起来,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民主只是自由在政治领域的一种表现,只有自由才是最根本的。

根据材料概括严复的基本认识

根据材料概括严复的基本认识

根据材料概括严复的基本认识严复是17世纪中国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被誉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在他的文献《爱莲说》中,体现了严复独特的人生观、美学观以及政治理念。

下面将从47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严复的基本认识。

一、严复强调人生的自由选择和主动性,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二、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是随波逐流。

三、严复提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主张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四、他强调坚持真理,追求知识和智慧,认为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严复主张独立思考,不盲目从众,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判断力。

六、在美学观上,严复认为人应该追求高尚的审美情趣,崇尚含蓄、典雅的艺术表现形式。

七、他倡导对自然和人文界的生态环境负责,主张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八、严复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九、他主张尊重和理解他人,不轻易批评和指责他人,要善待他人。

十、严复强调艺术和文化的重要性,认为艺术是人类精神的滋养和表达。

十一、他提倡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认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发展的有力动力。

十二、严复倡导自由思想,反对迷信和偏见,主张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十三、他鼓励人们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不轻言放弃,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十四、严复认为政治应当以民本为本,政府应当执政为民,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的首要任务。

十五、他强调法治和民主,主张建立规范的法治社会和民主政治制度。

十六、严复主张政府要加强民主监督,让人民参与政治决策,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十七、他认为政府应当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为人民谋幸福是政府的责任。

十八、严复反对腐败和权力滥用,主张建立廉洁政府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十九、他提倡公平正义,要求政府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

二十、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应当以和平共处为基础,主张和平发展和国际合作。

严复的人权思想-杜钢建.doc

严复的人权思想-杜钢建.doc

严复的人权思想/杜钢建-四、自由与法治自由是法律上的自由,同时自由又只有在法治状态下才能获得。

这是历代追求自由人权的进步思想家们得到的共识。

主张法治、反对人治,这在先秦时期便早已成为法家的理论原则。

但法家的立场,非为自由而实为专制。

严复主张法治反对人治是为了维护自由而反对专制主义。

严复的法治论是其个人本位主义的自由论在法律领域的发挥。

他关于自由与法治关系的深刻认识来自他对中西法制状态的比较研究。

?中国封建社会不能说没有法制。

数千年来历代法律规章汗牛充栋,积久益富。

但是,中国封建法制是同自由相悖的。

当它遇上近代西方国家的自由主义法制时,便立即显露出其专制落后和愚昧野蛮的性质。

将中法与西法相比较,严复认为西法在“有法”与“无法”两方面都优越于中国封建法制。

从其自由平等方面看,近代西方国家“君不甚尊,民不甚贱”,资产阶级民主优越于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这是“无法之胜”。

从其“官工兵商法制之明备”方面看,“人知其职,不督而办”,“进退作息,皆有常节”,法制体系和内容完备,这是“有法之胜”。

[35]实际上,严复所谓“无法之胜”也是有法之胜的表现。

确切地说,“无法之胜”应该改称“大法之胜”。

正是宪法等国家法保障了自由平等得以实现的大局。

西法与中法相比较,最大的差异就在于自由不自由方面。

西法以自由为本,自由精神举国称颂;中法则以专制为本,不论宽政苛政“大抵皆以奴虏待吾民”。

[36]中国几千年封建法制不过是奴役制度而已。

严复从中法西法比较中认识到,只讲任法还是不够的。

有法未必就有自由。

古代法家人物都讲任法。

“然则秦固有法,而自今观之,若为专制之尤者。

”[37]法家人物所言督责之法,直刑而已,在法的概念上,严复十分注意将孟德斯鸠所言之法与中国古代法家所言之法区别开来。

法家所言之法是为驱迫束缚臣民的。

且国民超乎法之上,可以以意用法易法,不受法律约束。

“夫如是,虽有法,亦适成专制而已。

”[38]孟德斯鸠所言之法,则是“治国之经制”,其特点在于“上下所为,皆有所束”。

严复思想主张总结

严复思想主张总结

严复思想主张总结严复(1906-1995),字风华,号灵峰,山东平度人,是中国近现代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化名人。

他被誉为“史界泰斗,文化名宿”。

严复提出的主张主要有以下几点:重视传统文化,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重视独立的思考能力,主张实事求是;反对盲从和模仿,强调自主独立的道德选择;关注国家命运,呼吁国家独立、自强;重视自由平等的价值观,主张民主法治;反对崇洋媚外,强调自强不息;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教育普及。

首先,严复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他认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根基,应该传承和发扬。

他反对唯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思潮,强调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主张在传承中创新,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持。

其次,严复主张实事求是和独立思考。

他反对墨守成规和盲从模仿,主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他认为人民应当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求真实和进步。

第三,严复关注国家的命运,呼吁国家独立、自强。

他深刻认识到国家的独立和强盛对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至关重要。

他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侵略,呼吁国人团结起来,为国家的独立与强大而努力。

第四,严复重视自由平等的价值观,主张民主法治。

他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主张建立一个公正、平等和法治的社会制度。

他反对封建主义的霸权和特权,主张人民的参与和平等的权利。

第五,严复坚决反对崇洋媚外,强调自强不息。

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庞大而深沉,拥有丰厚的思想资源,应该充分发掘和挖掘。

他批评那些盲目追求西方文化的人,强调中国应该坚守自己的文化根基,实现自己的民族复兴。

最后,严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教育普及。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主张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他号召全社会重视教育,普及教育,让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总体而言,严复是一位倡导传统文化与创新的思想家,他的主张体现了对民族的关怀和对国家发展的呼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一些学者认为严复虽然是译介西方自由主义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个体本位的自由主义的理解还不到位。

然而,从严复抓住“个人与群”的关键问题,并道出“两害相权,己轻群重”的至理名言来看,他不仅从文化层面深刻理解了西方个体本位的自由主义,而且对它在中国社会传播的问题与危害有了警觉与担忧。

无论是引进还是批判西方自由主义,严复皆以中国的伦理文化为本位。

以中国文化为本位,便无所谓“积极的自由主义”或“消极的自由主义”,亦无所谓保守或激进。

关键词:严复;自由观;个人与群;伦理本位;中国文化本位
严复不仅是近代中国译介西方自由主义的第一人,也是批判西方自由主义的第一人。

与那些将自由主义视为洪水猛兽的顽固派或对自由主义顶礼膜拜的西化派不同,严复以其学贯中西的学学术实力和严谨的思辨力,不断地深化着他对西方自由主义的认知,改变着他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他较成熟的自由观。

严复的自由观反映出的是中国伦理本位文化所能容忍与接受的自由意志,而非西方个体本位文化中原汁原味的自由意志。

概括说来,经过严复思想过滤过的“自由主义”,与形形色色西方自由主义的根本不同之处,就体现在处理“个人与群”的关系上。

一、提倡以富国强民为目的的、伦理本位的“个人自由”观
最能代表严复自由观的著作,莫过于严译《群己权界论》。

[1]美国学者史华兹教授指出:
严复的《群己权界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最明显的通过翻译阐明他自己观点的例子……假如说穆勒常以个人自由为目的本身,那么,严复则把个人自由变成一个促进“民智民德”以及达到国家目的的手段。

[[i]](p141)
这一来自西方的、对严复自由观的“目的抑或手段”的质疑,使一些学者发现,原来严复的自由主义不仅与穆勒的自由主义大不相同,而且,在处理“个人与群”(个人与国家)的自由关系时,还是“大有问题”的。

于是,不少人开始步其后尘,比照穆勒的《论自由》文本以及包括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古典经济学在内的西方各色自由主义论,考察严复的自由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差异与差距;同时,又从中国文化传统中,追究严复“没有把个人自由作为目的”的“所以然”,甚至开始质疑严复“以富国强民为目的”的自由观的“现代意义”。

综其要,大抵认为严复在救亡的威胁下“大声疾呼舍己为群,己轻群重,重视‘国群自繇’,这样一来他的思想虽然不具有集体主义的色彩,也肯定个人自由具有的终极意义,却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李泽厚所说的‘救亡压倒启蒙’的特色,而忽略了强调群体的观点对个人自由可能会有的威胁”[[ii]](p250),即在他“企图建立一种环绕着‘积极自由’的民主观念”时,却“没有注意到积极自由有偏向专制的危险”[2](墨子刻序,pvii)。

更鲜明的一种观点是:
严复的自由主义所服务的目的,一开始就偏离了斯密为其自由主义经济学所所规定的目的。

自由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致力于增加个人的普遍幸福,而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却只用自由主义来追求国家的强盛,把自由主义以个人的幸福为目的变成了以国家的富强为目的。

而自由主义在直接服务于国家的强盛的目标上远不是最有效的手段,这样自由主义不得不让位于其他更有效服务于国家富强的主义。

[[iii]]
更极端的一种说法是:近代以来中国自由主义者们对西方自由主义的这种“偏离”,不仅代表着西方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失落”甚至是失败,也导致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专制集权思想及其社会势力的死灰复燃,不仅是“救亡压倒启蒙”,而且是“革命取代改良”,进而是“专制
战胜民主”。

[2]
在众多中国学者仍把自由主义视为富国强民的手段,或者把富国强民当作引进西方自由主义的最终目的时,史华兹教授以西方学者的眼光,敏锐地发现了严复的“自由主义”(其实也是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自由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根本的不同点。

尽管在对严复的“自由主义”的价值判断上,史华兹教授又难免陷入西方文化的云雾中,未能准确把握严复“自由主义”的中国文化内涵,但对于广大“身在此山中”的中国学者而言,这一发现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然而,却很少有人比照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探究严复“把个人自由置于国富民强大前提之下”在中国文化传统上的“所以然”;更少有人反思一下严复以及以严复为代表的大多数中国人,可不可能认同并实行穆勒那种“把个人自由主义作为目的”的个体本位自由观。

事实上,史华兹教授在用西方人的眼光审视严复的“自由主义”时,一方面指出了严复“自由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的最大不同之处;另一方面,也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场上,对中国式的自由主义提出了一个“伪问题”——根据波普尔的“证伪学说”,不能证伪的命题决非“科学命题”,而指责严复“没有把个人自由作为目的本身”,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显然是无法证伪的“伪命题”。

因为在中国伦理本位文化传统中,个人与群的关系从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用严复的话说:
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

中国理道与西法自由最相似者,曰恕,曰絜矩。

然谓之相似则可,谓之真同则大不可也。

何则?中国恕与絜矩,专以待人及物而言。

而西人自由,则于及物之中,而实寓所以存我者也。

[[iv]](p2-3)
也就是说,在个体本位文化中,个人生存的前提条件就是“个人自由”,凡是侵害个人自由的“斯为逆天理,贼人道”。

故在西方,“侵人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4](p3)。

但对于中国人的“自由意志”而言,在家国同构、伦理本位的文化体系中,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存之道”,所谓“一枯俱枯,一荣俱荣”,就是指中国人大大小小、圈圈相套的血缘拟血缘群体的生存与繁衍模式。

所以,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没有比以大大小小的圈子构成的群体本位文化生存的“自由”更可贵的自由了。

故中国文化曰恕,曰絜矩,提倡“张公百忍”,无论用今天的西化了的自由观来看多么“不人道”,却是实实在在地运行了数千年的中国式的“仁道”——中国人的生存之道。

正如中国谚语所说:“人有人道,蛇有蛇道”,“和尚有和尚的经,强盗有强盗的理”。

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各有各的特质,生发之道也就各不相同,怎能硬将乌蓬船划到铁轨上去行驶呢?起码,在近代以前的中国人观念中,没有因此而产生过强烈的“不自由”的感觉。

用金岳霖的逻辑分析来看,在自由意志与因果关系的关系上,其实存在着诸多的“可能性”。

自由与不自由,实在是一种活的感觉,一种因人而异、因时因地而异、因文化而异的感觉。

就是我们把传统中国人都看做“有自由意志”但“受到现实环境约束”的,也还存在着“不觉得不自由,也不觉得自由”、“觉得自由”和“觉得不自由”三种关系(可能性)[[v]](p125-136);更何况,在一个提倡着“恕”与“絜矩”的文化中,个人与个人之间,原本就不存在西方人那种建立在个体本位之上,彼此对立、彼此竞争的紧张关系。

没有了文化层面的“群己对立”,又何来“己重群轻”或“群己并重”?如果站在中国文化本位立场上看,当中国人民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之时,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生命受到威胁,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化传统面临被西方文化殖民的危机。

在这样一个大格局下,富国强民、寻求中国文化传统的穷变通久,不正是每一个中国人理所当然梦寐以求的“个人自由”吗?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为谋求民族独立与解放而展示出的强大凝聚力与抗争力,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站在这样一条历史主线上来看严复,他从一开始向西方寻求的,就是包括自由在内的那些能激发起中华民族内在活力、凝聚力与抗争力的异质文化因素,而不是西方文化本身。

历史地看,在个体本位文化传统的西方,对自由的追求,必须“以个人的自由为目的”;而在伦理本位文化传统的中国,“个人的自由”与国富民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追求民族的独立与自由与追求个人的独立与自由,大抵不存在着彼此对立、彼此竞争的紧张关系。

所以,严复以及以严复为代表的大多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自由”观,不仅从一开始就是以富国强民为目的的,而且始终立足于中国文化伦理本位,本着为民造福的宗旨,为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而着想的。

只不过此自由非彼自由,此幸福非彼幸福而已。

对于那些站在非中国伦理文化本位立场上的人而言,子非严复,焉知严复们“自由主义”的根本目的不是“致力于增加个人的普遍幸福”?更何况,严复在研究了西方各国的不同政体之后,早就认识到:“知民之自由与否,与政府之仁暴,乃绝然两事矣”[4](p1284);甚至在自由与幸福之间,亦没有等号:“以自由为幸福,有时而然,而自由为灾害者,亦有时而然。

”[4](p1288)故而,我才将严复的“自由主义”观概括为:提倡以富国强民为目的的、伦理本位的“个体自由”观。

这也正是中国的“自由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的根本不同之处。

[2] 此类观点,网上多见,以年轻学者为主,间有年龄老而思想新的学术前辈亦不甘寂寞,热烈呼应。

唯因多见,故不举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