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护理学)医院环境的消毒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清洁、消毒、灭菌(护理学基础课件)
(三)微波消毒灭菌法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其杀菌的作用原理,一为热 效应,所及之处产生分子内部剧烈运动,使物体里外 湿度迅速升高;二为综合效应,诸如化学效应、电 磁共振效应和场致力效应。 用于食物、餐具、医疗药品及耐热非金属材料器 械的消毒灭菌
(四)电离辐射灭菌法
电离辐射是利用了射线、伦琴射线或电子辐射能穿透物 品,杀死其中的微生物的低温灭菌方法,统称为电离辐 射
(一)热力消毒灭菌法
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 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 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 参数。
生物监测法:每周监测一次, 最有效的监测生物监测(嗜 热脂肪杆菌芽胞)。
化学监测法:包外、包内 化学指示物监测
B-D试验:每日开始灭菌运行 前进行B-D测试,B-D测试合格 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一)热力消毒灭菌法
四、化学消毒灭菌法
•定义:利用液体或气体的化学药物
渗透到菌体内,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繁殖或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作用原理
➢菌体蛋白凝固变性 ➢干扰细胞酶的活性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适用范围
不宜使用高温消毒、耐湿的物品。
四、化学消毒灭菌法
(一)化学消毒灭菌剂的使用原则
选择适当的消毒剂 严格掌握使用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方法 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挥发性药液加盖、定期检测,调整浓度 待消毒的物品必须洗刷干净、去除有机物,擦干后浸泡 浸泡物品应完全浸没,轴节分开、管腔充满消毒液 消毒液中不能放置纱布、棉花等物,以防吸附消毒液,降低消毒 效力 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气体消毒的物品待气 体散尽后使用,以防刺激组织
1、煮沸消毒前,物品必须刷洗干净。 2、物品完全侵没,空腔导管内预先灌水。器械的轴节及容器盖打开,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一、概述在医疗机构中,消毒隔离制度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健康的重要措施。
消毒隔离制度是指对医院内部环境、器械、设备等进行彻底的消毒清洁,同时对病人或病原体进行隔离,以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播。
消毒隔离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确保医院内部环境的清洁、安全,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消毒制度1. 对医院内部环境、器械、设备等进行消毒,实施消毒周期、消毒剂种类、消毒方法、消毒程序严格执行,确保医院内部环境清洁卫生。
2. 制定消毒计划,定期对医院内各科室、手术室、病房、护士站等进行消毒清洁,按照医院消毒标准和操作规程执行。
3. 消毒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消毒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遵守相关消毒规范,保障消毒工作的质量,确保消毒效果。
4. 医院应建立消毒记录,详细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人员、地点、消毒剂种类和浓度等信息,以便溯源追查。
5. 对医院内器械、设备、用品等进行分类管理,并采取消毒、灭菌等措施,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无菌。
6. 对医院内涉及传染病的场所、器械、设备等进行特殊消毒处理,确保防控传染病的有效性。
7. 大型医院还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控制和约束的工作,完善医院感染控制的工作机制。
三、隔离制度1. 对传染病患者、疑似感染者、病原体携带者等进行严格隔离,采取单间、隔离病房等措施,防止其与他人接触。
2. 隔离的范围应根据患者的感染性质和传播途径确定,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3. 隔离病房应符合医院隔离标准,包括通风良好、设施齐全、床位合理、医疗器械齐全、隔离间清洁卫生等。
4. 对隔离患者的护理人员应加强培训,掌握隔离患者的护理技能和知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5. 隔离患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病情进行监测,及时调整护理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6. 对隔离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污染物等进行专门处理,确保对环境的污染不会造成交叉感染。
医疫环境消毒实施方案
医疫环境消毒实施方案一、环境消毒的重要性。
医疫环境消毒是指对医疗机构内的各种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包括病房、手术室、诊疗室、洗手间、门把手、电梯按钮等。
这些地方是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因此对其进行定期的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医疫环境消毒的原则。
1.全面性,对医疗机构内的各个角落和物品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确保没有任何死角。
2.针对性,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物品特点,采用相应的消毒方法和药剂,确保消毒效果。
3.规范性,严格按照消毒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4.安全性,选择安全、有效的消毒药剂,严格控制消毒药剂的使用浓度和时间,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5.持续性,定期进行环境消毒,确保医疗机构内的环境始终保持清洁、卫生。
三、医疫环境消毒的实施方案。
1.选择合适的消毒药剂,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物品特点,选择适合的消毒药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等。
2.制定消毒操作规程,针对不同的环境和物品,制定详细的消毒操作规程,包括消毒药剂的使用方法、浓度、接触时间等。
3.培训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进行消毒操作培训,提高其对消毒工作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4.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医疗机构内的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医疗机构内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消毒知识宣传,提高大家对消毒工作的重视程度。
四、医疫环境消毒的效果评估。
1.定期抽样检测,定期对医疗机构内的环境进行抽样检测,评估消毒效果。
2.患者感染率监测,监测医疗机构内患者的感染率,评估消毒效果。
3.医护人员健康状况监测,监测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评估消毒效果。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和效果评估,可以有效提高医疫环境的消毒工作质量,保障医疗机构内的环境卫生,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希望各医疗机构能够重视医疫环境消毒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共同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制度(精选7篇)
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制度(精选7篇)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制度(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制度1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制度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2、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气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灭菌。
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化学方法。
3、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
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4、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和婴儿温箱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于消毒物品柜内。
湿化瓶应为灭菌水,每日更换或消毒。
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气筏等可拆卸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
5、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执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6、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即时以含氯消毒剂消毒,消毒剂浓度按要求配制。
拖洗工具应有不同使用区域的标识,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
医院感染的消毒与灭菌措施
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法
优点
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法具有广谱、高效、穿透力强的优点,能够杀灭大多数细菌和 病毒,且对环境无害。
缺点
环氧乙烷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且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使用时需 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04 医院感染控制实践
手卫生规范
洗手设施
医院应在每个病房、手术室、实 验室等区域配备洗手设施,包括 洗手池、干手设备以及洗手液。
电离辐射消毒法
利用高能电磁辐射(如X射线和γ射线)破坏细菌和病毒的分子结构, 使其失去活性。这种方法可用于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毒。
过滤除菌法
利用物理方法(如机械过滤或静电吸附)去除空气或液体中的细菌和 病毒。这种方法常用于手术室和呼吸机的空气过滤。
化学消毒法
含氯消毒剂
如漂白粉、次氯酸钠等,具有广谱杀 菌作用,对细菌、病毒、真菌等都有 很好的杀灭作用。但需要注意其对人 体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03 灭菌措施
压力蒸汽灭菌法
优点
压力蒸汽灭菌法具有高效、广谱、低 毒的优点,能够杀灭大多数细菌和病 毒,且对环境无害。
缺点
压力蒸汽灭菌法需要高温高压的条件 ,对某些不耐高温的物品可能会造成 损坏。
干热灭菌法
优点
干热灭菌法对耐高温的物品具有较好的灭菌效果,且不会对物品造成损坏。
缺点
干热灭菌法的灭菌效果相对较差,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
醇类消毒剂
如乙醇、异丙醇等,对细菌和病毒有 较好的杀灭作用,且挥发性强,使用 方便。但同样需要注意其对皮肤的刺 激性和易燃性。
过氧化物消毒剂
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具有很强 的氧化能力,能迅速杀灭细菌和病毒 。但稳定性较差,易分解。
醛类消毒剂
护士工作中的院内感染防控与处理措施
护士工作中的院内感染防控与处理措施在医院工作的护士们承担着照顾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他们是医院中最直接与患者接触的人员。
然而,随着院内感染日益严重,护士们在工作中要时刻警惕感染风险,加强院内感染防控和处理措施,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一、加强院内环境清洁消毒工作。
医院是感染高发区,环境清洁消毒工作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首要保障。
护士们应当定期清洁消毒工作台、床位、仪器设备等,保持医疗环境的洁净。
二、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护士们要时刻保持双手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正确的手部消毒,避免病菌通过手部传播。
三、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在进行高风险操作时,护士们应当佩戴口罩、手套、隔离衣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自身不受感染,并避免传播病原体。
四、提高院内感染防控意识。
医院应当定期开展院内感染防控知识培训,让护士们了解院内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五、规范医疗废物处理。
护士们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医疗废物,正确处理医疗废物是防止院内感染的关键。
要严格按照规定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理医疗废物,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六、建立院内感染监测系统。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院内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医院内部进行感染监测,及时发现感染源和感染风险点,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避免院内感染的扩散。
七、加强患者隔离管理。
对于存在传染性的患者,护士们应当及时将其进行隔离,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感染在医院内传播。
八、定期进行环境监测。
医院应当定期对医疗环境进行空气、水质等相关指标的监测,确保医院环境符合卫生标准,避免院内感染源的存在。
九、加强医护人员健康监测。
护士们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避免因自身健康问题而成为院内感染的传播源。
十、强化医院感染管控能力建设。
医院要加强感染科、感染预防控制科等相关机构建设,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管理水平,确保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制度「篇一」医务人员务必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
1、护理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齐、清洁、穿护士鞋;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
2、无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等按规定时间灭菌与更换消毒液。
3、手术室、产房、婴儿室、隔离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等应有严格的消毒制度,并遵照执行。
4、传染病人及保护性隔离病人所住的病室应定时进行消毒,所用的家具、器皿、被服、餐具等用具务必经过严格消毒后再用。
尽量使用一次性器械、物品,以便处理。
5、病区要求做到一床一套湿扫床,床头柜一桌一布,每次用后经消毒液浸泡后备用。
6、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用的拖把擦布,应严格区分(拖把应有明显标记)。
7、凡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均需经消毒液浸泡后送供应室清洗、消毒。
(浸泡时要求液面满过注射器,拉开注射器内栓,使注射器内吸有消毒液)。
8、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病人,都要实行床边及用具等隔离制度,做到病人一览表有标记。
9、病人住院时使用的生活用品如便盆、尿壶用后进行消毒;暖水瓶、脸盆、拖鞋等,出院后务必经消毒后,方可再使用。
10、病室冬季应每日清晨及下午打开气窗二次,每次15—30分钟进行通风,以持续空气清新。
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制度「篇二」一、医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与预防知识培训,为其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医务人员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二、医务人员上班应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进入手术室、产房应换专用鞋;不得穿工作衣随意出医院;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标准预防,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三、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室安置,同类感染病人可安置一室,特殊感染病人应单间隔离。
日常工作中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执行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五、治疗室应分清洁区、污染区,标识清楚,医务人员进入时应戴口罩、帽子;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2h,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h,并注明开启时间。
医院感染护理学
第八篇 医院感染护理学第一章 医院感染护理学绪论1.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世界卫生组织(WHO )提出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经检测和通过检测进行效果评价。
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候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3.外源性感染与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也称交叉感染,通常是指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如其他患者、病原携带者内源性感染 也称自身感染。
引起这类感染的微生物来自患者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包括虽从其他患者或周围环境中来的,但已在该患者身上定植的微生物第二章 医院感染微生物学原理1.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分布在人体的皮肤、黏膜与外界相通的各种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生殖泌尿道)等部位。
正常菌群绝大部分是厌氧菌。
2.人体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营养作用 在肠道可降解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有利于机体进一步吸收,同时亦可合成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 2、叶酸、泛酸及维生素K 等 免疫调节作用 能产生多种抗原定植抵抗力作用 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能产生过氧化氢,可杀死白喉杆菌和脑膜炎球菌3.原位菌群失调一度失调 这种失调可通过细菌定量检查得到反映二度失调 菌群内生理波动转变为病理波动。
多表现为慢性腹泻(肠炎)、肠功能紊乱及慢性咽喉炎、口腔炎、阴道炎等,临床常称为比例失调三度失调 原正常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少数菌种占决定性优势。
发生三度失调的原因常为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使大部分正常菌群消失,而代之以暂居菌或外袭菌,并大量繁殖而成为该部位的优势菌。
三度失调表现为急性重病症状,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等都可能成为三度失调的优势菌。
(医院感染护理学)消毒与灭菌
(医院感染护理学)消毒与灭菌考纲:消毒灭菌的概念一、消毒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二、灭菌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包括病原微生物及有害微生物,同时也包括非病原微生物及非有害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及真菌孢子。
三、消毒灭菌基本原则1.重复作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2.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本规范第十一章的规定。
(2012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4.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5.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医用物品的消毒与灭菌一、消毒作用水平根据消毒因子的适当剂量(浓度)或强度和作用时间对微生物的杀菌能力,可将其分为四个作用水平的消毒方法:1.灭菌水平2.高水平消毒3.中水平消毒4.低水平消毒1.灭菌水平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无菌保证水平。
达到灭菌水平常用的方法包括热力灭菌、辐射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采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化学灭菌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灭菌的方法。
2.高水平消毒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3.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
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附、氯己定碘等)、醇类和氯己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医院感染的定义及医院的消毒、灭菌
医院感染的定义及医院的消毒、灭菌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或者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在医院中,消毒和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医院感染的定义及医院的消毒、灭菌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1.1 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接受治疗或者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的感染。
1.2 医院感染的危害:医院感染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1.3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加强医院环境清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使用抗生素等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二、医院的消毒2.1 消毒的定义:消毒是指使用化学物质或者物理方法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2.2 消毒的对象:医院中的器械、设备、床铺、地面等都需要进行定期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2.3 消毒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化学消毒、高温蒸汽消毒、紫外线消毒等,不同的物品和场所需要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
三、医院的灭菌3.1 灭菌的定义:灭菌是指将器械、设备等物品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孢子等全部杀灭的过程。
3.2 灭菌的重要性:在手术、产房等特殊场所,灭菌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任何微生物的残留都可能导致感染。
3.3 灭菌方法: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化学气体灭菌等,不同的器械和设备需要选择适合的灭菌方法。
四、医院感染的控制4.1 医院感染监测: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4.2 医院感染培训:医院员工应接受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3 医院感染报告: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医院感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五、医院感染的预防5.1 加强环境清洁:医院应定期对病房、手术室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卫生资格-371妇产科护理-章节练习-医院感染护理学-医院环境的消毒(共11题)
-卫生资格-371妇产科护理-章节练习-医院感染护理学-医院环境的消毒(共11题)1.特殊感染手术后,手术间空气消毒的主要方法是解析:特殊感染手术后,用 40%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每 100m 用 40%甲醛 200ml+高锰酸钾 100g),故选 C。
答案:( C )A.紫外线照射B.乳酸熏蒸C.甲醛熏蒸D.电子灭菌灯照射E.消毒液喷雾2.病室温度过高时使患者解析:病室温度过高时使患者烦躁,病室温度过低,缺乏动力。
答案:( A )A.烦躁B.闷热,尿液排泄增加C.黏膜干燥,咽痛D.肌肉紧张E.头晕,疲倦3.通风的目的与哪项无关解析:通风的目的与避免噪音的刺激无关。
答案:( C )A.调节室内温湿度B.降低微生物密度C.避免噪音的刺激D.使患者心情舒畅E.增加室内空气中含氧量4.为保持病室安静应解析:为保持病室安静应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做到"四轻"。
白天病区环境噪音标准在 35~40dB.答案:( A )A.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做到"四轻"B.白天病区环境噪音标准在 35~50dBC.两人交谈的最佳距离是 3mD.病室安装隔音罩E.病区多种花草、树木,减少噪音5.根据国际标准,病区的声音强度宜控制在多少分贝解析:根据国际标准,病区的声音强度宜控制在 35~40 分贝。
答案:( E )A.15~20B.25~30C.30~35D.40~45E.35~406.换药室地面上溅有病人血液,应解析:当地面被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以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洗工具先消毒、再洗净。
答案:( D )A.用干拖把拖净B.用湿拖把拖净C.用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把洗净D.用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把先消毒、再洗净E.用含氯消毒剂拖洗,然后将拖把丢弃。
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
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在医疗环境中,医院感染是一种严重的问题。
它不仅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还有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为了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医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见的医院感染护理措施,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它们。
1.规范手卫生手是最常见的病菌传播途径之一。
医务人员应该经常进行手卫生,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处理污染物品后、打开或关闭扶手等活动后。
手卫生包括正确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合适的洗手液。
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包括湿手、涂抹肥皂或洗手液、揉搓至少20秒、冲洗并用干净毛巾擦干双手。
此外,医务人员还应避免戴手套代替手卫生,并定期修剪并保持干燥的指甲。
2.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应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等。
手套能够有效阻隔病原体的接触,但使用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医务人员还应根据情况选择适当的口罩和护目镜,以防止呼吸道和眼部受到感染。
同时,防护服可以保护医务人员的皮肤免受污染物的接触,但在脱下时需注意正确的顺序和方法,避免二次污染。
3.控制医疗器械的使用医疗器械是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医院应该建立严格的医疗器械使用和消毒规范。
医务人员在使用器械前应详细了解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使用完毕后,应将器械丢弃到指定的容器中,而不是随意丢弃到普通垃圾桶中。
对于需要多次使用的器械,必须进行高温高压或化学消毒,确保彻底去除病原菌。
4.保持医疗环境的清洁医院的环境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医疗场所和设备应经常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包括地面、墙壁、家具、门把手、开关和空调风口等。
特别是在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和产房等高风险区域,清洁和消毒工作应更为频繁和严格。
此外,在患者出院后,应进行终末清洁,以去除残留的病原体。
5.控制患者的隔离与流行病学调查对于患者感染的病例,医院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病原体在患者和其他人之间的传播。
医院环境与医疗设备清洁消毒要求
医院环境与医疗设备清洁消毒要求在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清洁消毒方面,严格的要求和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医院是病人康复的地方,同时也是各种病菌病毒滋生的场所,因此保持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清洁消毒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清洁消毒的重要性、常见清洁消毒方法、清洁消毒要求和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探讨。
一、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清洁消毒的重要性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清洁消毒对于防止交叉感染、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医院环境中,患者和医护人员密切接触,各种病原体容易传播,如果医院环境缺乏清洁消毒措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而医疗设备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设备的清洁消毒不彻底会导致交叉感染,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清洁消毒至关重要,对医院的正常运转和医疗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常见清洁消毒方法1. 物理清洁:物理清洁是指利用物理方法去除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表面的污垢和病原体。
常见的物理清洁方法包括擦拭、刷洗、冲洗等,通过机械作用去除污垢,是清洁消毒的第一步。
2. 化学清洁:化学清洁是指使用化学药剂去除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表面的病原体。
常见的化学清洁方法包括消毒液、酒精、过氧化氢等,这些化学药剂能够有效灭菌除垢,是清洁消毒的重要手段。
3. 热力消毒:热力消毒是指利用高温对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进行消毒的方法。
常见的热力消毒方法包括高温蒸汽消毒、干热消毒等,高温能够有效地灭菌,是清洁消毒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清洁消毒要求和标准1. 医院环境清洁消毒要求•每日对医院环境进行全面清洁,包括地面、墙面、家具等。
•定期对空气进行消毒处理,保持空气清新。
•对医院环境中易污染的区域进行重点清洁,如手术室、输液室等。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2. 医疗设备清洁消毒要求•医疗设备每次使用前后都要进行清洁消毒。
•医疗设备的清洁消毒应该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全面消毒和定期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安全。
医院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在现代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病人就诊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医院感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医院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医院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是为了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医院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医院感染科消毒制度医院感染科消毒制度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目的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消毒措施,有效防止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医院感染科消毒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气消毒:医院感染科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空气消毒可以采用紫外线消毒灯、臭氧发生器等设备,定期对手术室、病房、门诊等部位进行空气消毒处理,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2. 物体表面消毒:医院感染科要定期对医疗设备、器械、工具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物体表面消毒可以采用酒精、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对各类器械、工具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病人就诊的安全和健康。
3. 液体消毒:医院感染科要定期对医疗用品、药品、饮用水等液体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细菌、病毒等污染物的传播。
液体消毒可以采用紫外线灭菌、高温消毒等方式,对液体进行消毒处理,保障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4. 医疗废物处理:医院感染科要定期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避免污染环境和传播病原体。
医疗废物处理包括医疗废物的收集、消毒、处理和处置,确保医疗废物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二、医院感染科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科隔离制度是为了防止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的感染传播,保护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医院感染科隔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感染患者隔离:医院感染科要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处理,将其独立安置在特定的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区,避免感染传播。
感染患者隔离可以采用单人病房、负压隔离室等方式,确保感染患者与其他病人、医护人员之间的隔离。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三篇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三篇篇一: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1、康威达药片(以每片500作参考):1片药片+1000ml水=500mg/L。
1片药片+500ml水=1000mg/L;2、金属康威达液(10000mg/L):1份原液+9份水=1000mg/L;3、消毒液配置后均应测定浓度,以实际测定浓度为准。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管理制度一、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
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二、手术室内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均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应有明显标记;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各区设施、家具等用物应分别定位放置。
三、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衣、裤、戴帽、戴口罩、换鞋,并要求严格遵守入室规则。
室内人员应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四、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谈话。
严格执行手术室参观制度,每台手术参观人员不超过二人,参观者不得离手术台太近或太高,距离应≥30cm。
五、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必须穿手术衣、裤、袜套、戴帽。
六、无菌与污染手术分室进行;如接台手术应先行无菌手术,后行污染手术。
连台手术之间。
手术人员应更换手术衣并执行外科手消毒,地面和用物均用消毒液擦拭,空气用空气消毒机消毒。
七、手术器械及用品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30×25 cm,金属包重量不超过7kg。
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kg。
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标签填写完整(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失效期、签名)。
包布干净无破损。
运载物品的推车应洁污分开,车轮应每次清洁。
八、对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一律不予承认,必须拆除包装重新予以清洗再打包高压灭菌,同时还必须有生物监测,急诊病人等不及生物监测结果的,可在爬行卡变色符合要求后先放行,如生物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及时与医生沟通,使用抗菌药物弥补。
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范文
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范文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防止传染病在医疗机构内扩散,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
感染消毒隔离制度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其遵循的原则包括预防感染、控制传播、消灭病原微生物和隔离患者。
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感染控制政策与制度、医疗环境消毒、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措施、患者隔离管理等方面。
首先,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的重点是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的措施包括医院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政策与制度,明确医护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定期开展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建立科学的感染监测与报告系统,加强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保证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此外,医院还应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制定感染控制专门规章制度,建立感染控制档案,指导并评价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落实情况。
医院还应定期对医疗设施、医疗器械进行评估,确保医疗环境安全可靠。
其次,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中医疗环境消毒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医疗环境消毒分为常规清洁和定期消毒两个阶段。
常规清洁主要是指医院日常对医疗环境进行清洁,包括地面、墙面、台面、护栏、门把手等常接触的部位,确保医疗环境整洁、无菌。
定期消毒则是指医院按照一定的时间频率对医疗环境进行消毒灭菌处理,避免病原微生物在医疗环境中滋生传播。
医院应根据医疗环境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消毒方案,选择合适的消毒药剂和消毒设备,确保医疗环境消毒效果达标。
第三,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中医疗废物处理是关键的一环。
医院每天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有害化学品废物、一般垃圾等。
医院应根据医疗废物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感染性废物应采用专门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措施,确保病原微生物不能通过医疗废物传播。
对有害化学品废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收集、专人专用处理,避免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对一般垃圾也应进行分类收集,可回收的垃圾应妥善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基础护理--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清洁、消毒和灭菌
果好,为什么 ?
4.紫外线用于空气消毒有效距离及时 间各为多少?其注意事项是什么?
5.酒精、新洁尔灭、过氧乙酸、漂白粉 福尔马林、戊二醛等杀菌的作用原理 及性能是什么 ?
6.你是怎样掌握煮沸消毒和浸泡消毒的 方法?
7.如何保护玻璃、搪瓷、橡胶类物品?
消毒(disinfection)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 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灭菌(sterilization)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 微生物的过程,使之达到无菌程度。 包括物品上的一切致病和非致病微生 物,包括细菌芽胞。
一、消毒灭菌的方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病原微生物, 使之清除或杀灭。
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所污染的病原微生 物,选择合适的化学消毒灭菌剂。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及浸泡时间。
3.被消毒的物品必须洗净、擦干,充分与 消毒液接触。
4.挥发性药品要加盖,定期测比重 。
5.浸泡过的物品,使用前需用蒸馏水或 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以免药液刺激人 体组织。
(四)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特点是消毒时锅内压力大, 温度 高,消毒效果好,只需4-5min就可消毒 好物品,2min就可以杀死各种微生物。
流通蒸气灭菌法
流通蒸气为100℃,一般细菌在 30min可被杀死, 但不能杀死芽胞。
[干热灭菌法]
1.干烤法 利用烤箱的高热空气进行灭菌。
大多数的物品在160℃,经过2h 可以杀死 细菌繁殖体及芽胞,一般细菌 繁殖体在干 热80-100℃经1h可被杀灭。
2.燃烧法(烧灼和焚烧) 是一种最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法。
院感消杀方案
院感消杀方案1. 引言院感(院内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新的或加重的感染。
院感的发生对患者和医疗机构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做好院感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其中,消杀工作是预防院感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院感消杀方案,以帮助医疗机构提高院感的预防和控制水平。
2. 院感消杀方案的目标院感消杀方案的目标是通过适当的杀菌、灭菌和消毒措施,减少医疗机构内细菌和病原体的传播,降低院感的发生率。
具体目标包括:•降低手术室、病房等高风险区域的污染水平•能够有效杀灭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适用于不同场所和器械的消杀需求•确保消杀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效果评估3. 院感消杀方案的要点3.1 手卫生有效的手卫生是预防院感的基础。
医务人员应按照正确的手卫生程序进行操作,包括:1.使用洗手液或洗手皂和水彻底清洗双手,确保液体和肥皂进入所有皮肤表面。
洗手时间应不少于20秒。
2.使用合适的手消毒剂,根据剂量要求涂抹于干燥的手上,并按摩至手干燥。
3.手套的正确使用,包括穿戴和脱除手套时的注意事项。
3.2 表面清洁和消毒表面清洁和消毒是提供清洁、安全环境的关键步骤。
具体要求如下:•使用合适的清洁剂清洁表面,并确保清洁剂充分覆盖整个表面。
•根据需要使用适当的消毒剂,例如含氯消毒剂或酒精消毒剂。
选择和使用消毒剂时应根据具体的杀菌和消毒需求进行。
•根据消毒剂的要求,放置充足的接触时间,并按照要求进行擦拭或冲洗。
3.3 环境净化院内环境净化是保持空气质量良好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环境净化的要点:•定期清洁空调过滤器和排气扇,防止细菌和真菌滋生。
•强制禁烟,并加强检查以确保房间内的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新鲜空气流通。
3.4 医疗器械消毒正确的医疗器械消毒是院感防控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常见器械消毒的要点:•根据器械类型和使用范围,选择适合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
•根据消毒剂的要求,正确使用消毒设备和工具进行消毒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护理学)医院环境的消毒
考纲:
医院空气净化
一、医院环境的分类及空气卫生学标准
1.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如洁净骨髓移植病房),新建与改建验收时、更换高效过滤器后、日常监测时,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应符合GB 50333的要求[≤5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2.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3.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分钟·直径9cm平皿)。
二、医院不同区域空气的净化方法
1.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只能采用空气洁净技术;
2.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可选用下列方法净化空气:
(1)通风:
①自然通风,应根据季节、室外风力和气温,适时进行通风;
②机械通风,通过安装通风设备,利用风机、排风扇等运转产生的动力,使空气流动。
(2)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3)空气洁净技术;
(4)空气消毒器:适用于有人状态下的室内空气消毒。
①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消毒器由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可以有效杀灭进入消毒器空气中的微生物,并有效地滤除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②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采用静电吸附和过滤材料,消除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
(5)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适用于无人状态下室内空气的消毒。
紫外线灯采取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
安装时紫外线灯(30W紫外线灯,在1.0m处的强度>70μW/cm2)应≥1.5W/m3,照射时间≥30分钟。
注意事项:
①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0%~80%(体积,比)乙醇棉球擦拭一次。
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
②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
温度<20℃或>40℃时,或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③室内有人时不应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3.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注射室、治疗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可选用下列方法净化
空气:
(1)上述方法均可采用。
(2)化学消毒:适用于无人状态下的室内空气消毒。
1)超低容量喷雾法:是将消毒液雾化成20μm以下的微小粒子,在空气中均匀喷雾,使之与空气中微生物颗粒充分接触,以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
消毒方法:采用3%过氧化氢、5000mg/L过氧乙酸、500mg/L二氧化氯等消毒液,按照20~30ml/m3的用量加入到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中,接通电源,即可进行喷雾消毒。
消毒前关好门窗,喷雾时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由里向外,先表面后空间,循序渐进的顺序依次均匀喷雾。
作用时间:过氧化氢、二氧化氯为30~60分钟,过氧乙酸为1小时。
消毒完毕,打开门窗彻底通风。
注意事项:喷雾时消毒人员应作好个人防护,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必要时戴防毒面罩,穿防护服。
喷雾前应将室内易腐蚀的仪器设备,如监护仪、显示器等物品盖好。
2)熏蒸法:利用化学消毒剂具有的挥发性,在一定空间内通过加热或其他方法使其挥发达到空气消毒。
采用0.5%~1.0%(5000~10000mg/L)过氧乙酸水溶液(1g/m3)或二氧化氯(10~20mg/m3),加热蒸发或加激活剂;
或采用臭氧(20mg/m3)熏蒸消毒。
消毒剂用量、消毒时间、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消毒前应关闭门窗,消毒完毕,打开门窗彻底通风。
注意事项:消毒时房间的温度和湿度应适宜。
盛放消毒液的容器应耐腐蚀,大小适宜。
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环境清洁消毒的原则和方法包括:
1.一般的环境以清洁为主,如有医疗机构血渍、体液、粪便等物污染,或其他特殊地点可加用消毒方法。
消毒剂的选择和浓度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2.环境应定期清扫,随时保持环境清洁、干净。
3.清洁的程序遵循从洁到污的原则。
清扫病人房间应先一般病人房间,后感染病人房间。
4.采用湿布拖把清洁,避免灰尘飞扬。
5.病人房间家具清洁做到一人一桌一巾。
6.清扫和拖地时使用的水和拖把应注意更换和清洗。
7.水桶、拖布、抹布用后应洗净、消毒、晾干。
例题
关于医院环境的清洁消毒原则,错误的是
A.容易环境以清洁为主,如有血渍、体液、粪便等物污染可加用消毒方法
B.环境应定期清扫,随时保持清洁、干净
C.清洁的程序应遵循从污到洁的方法
D.采用湿布拖把清洁,避免灰尘飞扬
E.病人房间家具清洁做到一人一桌一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环境清洁消毒的原则和方法包括:①一般的环境以清洁为主,如有医疗机构血渍、体液、粪便等物污染,或其他特殊地点可加用消毒方法。
消毒剂的选择和浓度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②环境应定期清扫,随时保持环境清洁、干净;③清洁的程序遵循从洁到污的原则。
清扫病人房间应
先一般病人房间,后感染病人房间;④采用湿布拖把清洁,避免灰尘飞扬;⑤病人房间家具清洁做到一人一桌一巾;⑥清扫和拖地时使用的水和拖把应注意更换和清洗;⑦水桶、拖布、抹布用后应洗净、消毒、晾干。
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日常监测时,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A.≤6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B.≤5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C.≤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D.≤3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E.≤2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如洁净骨髓移植病房),新建与改建验收时、更换高效过滤器后、日常监测时,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应符合GB 50333的要求[≤5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下列有关紫外线消毒的方法,错误的是
A.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病室时,不得有人在室内;不能离开病室者,应适当遮盖
B.照射时间应少于20min
C.用于治疗室台面的消毒时,应将紫外线灯置于台面上方1m处
D.当病室内湿度过大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E.用于病室内空气消毒的紫外线灯,可吸顶安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紫外线灯照射时间一般均应大于30min。
不属于Ⅱ类环境的是
A.产房
B.注射室
C.婴儿室
D.手术室
E.烧伤病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