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水的浮力 教案1(浙教版八上)

合集下载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年级科学上册1.3⽔的浮⼒教案浙教版(1)1.3 ⽔的浮⼒课题:⽔的浮⼒课型:教学⽬标1.认知⽬标:①确认⽔及其他液体对浸在其内的物体都会产⽣浮⼒的作⽤,确认空⽓也有浮⼒。

②理解阿基⽶德原理及数学表达式。

2.能⼒⽬标:①能通过实验的⽅法,探究浮⼒的⼤⼩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德原理。

②能⽤测⼒计测量浮⼒③能⽤阿基⽶德原理计算浮⼒。

教学重点:阿基⽶德原理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的⽅法,探究浮⼒的⼤⼩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德原理;教学准备:空矿泉⽔瓶、⽔槽、弹簧秤、铁块、铁架台、烧杯、⽔、酒精、⽓体浮⼒存在的实验仪器⼀套教学设计备注第⼀~⼆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件展⽰)情景⼀:泰坦尼克号----------⽔能载⾈,亦能覆⾈。

⽔为什么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特性?情景⼆:死海图⽚-----------死海不死在死海,⼈为什么⼜可以悠然⾃得地躺在⽔⾯上看报呢?(讲述)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起来研究这⼀⽅⾯的问题。

(⼆)新课教学(演⽰)静⽌漂浮在⽔中的⽊块(提问)⽇常⽣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浮在⽔⾯上?(学⽣举例回答)(演⽰)托在⼿中静⽌的⽊块,静⽌漂浮在⽔中的⽊块(分析⽊块的受⼒情况,通过类⽐学⽣猜测)静⽌漂浮在⽔中的⽊块(或其他物体)受到⼀个⽔对它施加的向上托的⼒---浮⼒。

(讲述)要想检验我们的猜想对不对,我们就要设计实验获取⼀些数据来证明。

请每⼀个⼩组在实验器材中选择合适的物体设计出可⾏的⽅案进⾏研究,并做好记录。

(学⽣设计实验感受或获得数据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实验1)图1-40研究⽔的浮⼒(交流、得出结论1)在⽔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

(演⽰)取⼀铁块投⼊⽔中,发现铁块沉⼊⽔底。

(进⼀步追问)在⽔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

那么,在⽔中会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浮⼒呢?(学⽣猜测)1.有 2.没有(讲述)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请同学们先选择出在⽔或者盐⽔中会下沉的物体设计实验来感受或者获取⼀些数据来证明我们的猜想。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章,主题为“水的浮力”。

详细内容包括:1. 浮力概念及其产生原因;2.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3. 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4. 浮沉条件的判断。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2.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能够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3. 掌握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浮沉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

难点:浮力方向的理解,浮力计算公式的应用,浮沉条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力计算器、物体密度表、液体密度表;2. 学具:直尺、计算器、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2)讨论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轮船、救生圈等。

2. 例题讲解(1)计算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3)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1)计算不同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根据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判断浮沉情况;(3)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浮沉现象。

4. 知识巩固(2)讨论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浮力概念、计算公式、浮沉条件;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计算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判断题:根据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判断浮沉情况;(3)应用题:解释生活中的浮沉现象。

2. 答案:(1)浮力 = 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密度× 重力加速度;(2)物体密度≤ 液体密度时,物体浮在液体表面;物体密度 > 液体密度时,物体沉入液体底部;(3)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浮力知识进行解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情况,对浮沉条件的判断是否准确;2. 拓展延伸:(1)研究其他液体中的浮力现象;(2)探讨浮力在船舶设计、救生设备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设计】《水的浮力》(第1课时)(科学浙教八上)

【教学设计】《水的浮力》(第1课时)(科学浙教八上)

《水的浮力》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属于浙教科学八上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3节《水的浮力》,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来了解浮力的额产生而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其中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能为后面学习物体的浮沉,浮力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而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是中学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过程与方法】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教学难点】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课前准备◆测力计、砝码、水槽、塑料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展示一张图片【教师活动】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为什么不会被淹死?那你们知道是谁让人浮在水面上吗?那水有一种托着它的力使他浮在水面上对吗?(得到同学的一致认可后,教师交代“浮力”那我们本节课就来研究“水的浮力”教师板书课题)【教师活动】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会在江河湖海中溺水身亡?下面我们讲学习浮力的特点二、引人新课【实验】教师用手把塑料瓶按在水底【提问】它还受到水的浮力吗?松开手,看到了什么?将旋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手会明显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瓶释放后,瓶将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范例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范例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以及浮力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浮力的概念,了解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学会运用浮力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模型,实验器材(如物体、液体、测量工具等)。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浮力演示器展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知识讲解:(1)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3)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上浮、悬浮、下沉。

3. 例题讲解:运用浮力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如物体浮在液体表面的原因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等。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计算物体的密度。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4. 浮力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铁块在水中会下沉,而在盐水中会上浮。

(2)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已知物体的体积和水的密度。

2. 答案:(1)铁块在水中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而在盐水中上浮是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

(2)浮力=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掌握情况,对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效果进行反思。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精品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精品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浮力精品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中深入探讨水浮力。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中关于浮力原理介绍,包括基米德原理、浮力计算以及物体沉浮条件等。

我们还将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物体沉浮条件,解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浮力计算公式运用,物体沉浮条件判断。

教学重点:基米德原理理解,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物体(如石头、木块等)、弹簧测力计、量筒、浮力计算公式卡片等。

2. 学具:学习笔记、教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浮力实验(如木块浮在水面上),引发学生对浮力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a. 讲解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浮力来源。

b. 探讨影响浮力大小因素,引导学生得出浮力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浮力计算公式运用,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浮力计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实验操作:a. 分组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浮力存在。

b.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物体沉浮条件。

六、板书设计1. 基米德原理2. 浮力计算公式:F浮= ρ液gV排3. 物体沉浮条件4. 例题及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

b. 判断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并说明原因。

2. 答案:见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掌握浮力相关知识。

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思考浮力在生活中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八年级科学上册1_3水的浮力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1_3水的浮力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

《水的浮力》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科学教材八年级(上)第一章第3节。

在生活中的水这一章里,前四节已经学习了谁的散布与分类、水的组成、密度、压强,本节学习的是水的另一个特性——水的浮力。

与弹力、重力、摩擦力等一样,浮力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对力有了初步的熟悉;另一方面,生活中与浮力有关的知识并非少见。

关于浮力的概念,学生较容易明白得,只是在生活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观点阻碍了学生对浮力的熟悉,如:“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等错误的观点,在教学中,都会有相应的探讨活动,纠正学生这些错误的熟悉,系统的学习水的浮力。

二、学情分析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学生关于浮力有必然的感性熟悉,能够举出一些物体受到浮力现象的例子。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会进行有效教学,幸免“零起点”。

对浮力概念的熟悉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为此,设计了一系列探讨活动来建构浮力的概念,层层递进,慢慢完善对浮力的熟悉。

探讨解决平常不曾留意却与自己生活比较切近的问题,让他们体验问题解决的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和探讨欲望,并培育他们多留意身旁事物。

整个教学进程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讨、试探,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实现课程目标,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活动形式。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术①明白漂浮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②明白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方向老是竖直向上的;③明白物体在空气中也会受到空气给它的浮力;④培育学生的实验操作技术、观看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进程与方式切躯体验知识的形成进程:提出问题→猜想(依照已经储蓄的知识体会)→搜集、分析证据→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以生活中常见现象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身旁科学的关注,激发学生的爱好;②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学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认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浮力的计算方法,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沉子,弹簧测力计,物体(如石块、木块等)。

2. 学具:每组一个浮力演示器,一个弹簧测力计,不同材质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如小船在水中漂浮)引入浮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浮力的定义,引导学生学习阿基米德原理。

3. 实践探究:a.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浮力。

b. 引导学生发现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即阿基米德原理。

4. 例题讲解: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物体的浮沉条件。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解答有关浮力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应用:介绍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力的计算方法4. 物体的浮沉条件5. 浮力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一个物体的浮力。

b. 解释为什么有些物体在水中浮起来,而有些物体沉下去。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a. 研究浮力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

b. 探讨浮力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水上运动器材、水下等。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水的浮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体验水及其他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知道气体也能产生浮力。

2.能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过程与方法:学会测量浮力,学会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二、教材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定律,主要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浮力的存在,提出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猜测,并自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具准备空矿泉水瓶,脸盆或水槽、弹簧秤;铁块,烧杯等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实验引入:取一个空矿泉水瓶,将瓶盖旋紧,放入水中,待瓶静止。

请大家思考:静止在水上的空矿泉水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些力的施力物体是谁?这些力有什么关系?讲述:重力与水对空矿泉水瓶的托力是一对平衡力。

有F托=G亲自体验:(可选择几位学生上台)用手把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你能感觉到这个力吗?将瓶释放后,瓶将如何运动,这说明了什么?生:能感觉到手被向上顶的力,将瓶释放后,瓶将竖直向上浮出水面,这说明水产生的这个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归纳:我们把水对物体产生的竖直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一、浮力的存在师:同学们,你平时有没有感受到过浮力的存在?生:轮船浮在水面上受到浮力,天鹅等动物能浮在水面也是受到浮力的缘故。

思考:除了在水中能浮起来的物体受到浮力之外,在水中要下沉的物体(石块、铁块等)它们是否也受到浮力呢?实验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器材:弹簧秤、铁块、水槽等实验过程:1.在空气中将铁块挂在弹簧秤下,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F=G铁2.托住悬挂在空气中的铁块,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弹簧秤读数变小 ,因为手对物体有向上托的力3.将铁块浸没在水下,记下弹簧秤的读数F拉弹簧秤读数变小,表明水对下沉的铁块也有一个向上托的力即浮力。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课《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以及浮力计算。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物质与力量》第三节《浮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及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沉子、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剪刀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浮力实验器材,包括浮沉子、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展示轮船、木筏等浮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2. 实践探索:(1)学生分组进行浮力实验,观察物体浮沉现象。

3. 知识讲解:(1)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2)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

(3)讲解物体浮沉条件,分析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条件4. 浮力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是什么,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一个物体受到的浮力。

(3)分析一个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等。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潜艇、热气球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

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
际的好教材,是中学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
学情 分析
从学生特点上来看, 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求 知欲和表现欲, 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思维 方式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学习障碍上来
看,一方面由于前概念会干扰学生的认识,另一方面,本 节内容较为抽象, 不便于理解, 所以要在教学中通过实验 和多媒体, 以感性认识为依托, 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 象性,以便学习理解和掌握。
用一个趣 味问题引入一 堂新课,能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并能
学生通过对阿基米德发现浮力的过程意识到科学来 源于生活。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学重点 教学
阿基米德关系的过
学难点 程
教学 准备
弹簧测力计、钩码、烧杯、脸盆、乒乓球、可乐瓶、 量筒、溢水杯
多媒体课件
设疑,引导
教法

与学法

充分利用生活中例子和实验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
《浮力》 这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一节内容
的学习是在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液体的压
教材 分析
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来了解浮力的产生而展开的。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 其中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 素和阿基米德原理, 能为后面学习物体的浮沉, 浮力的应
用奠定理论基础。 而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 生产技
生边动手边思考。
观察、小组讨论、实验探究
学 法
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认识浮力的实验, 参 加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 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 得到创新能力的
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确认水及其他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知道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

(2)能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实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2学情分析学生对于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举出一些物体受到浮力现象的例子。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有效教学。

对浮力概念的认识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为此,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活动来建构浮力的概念,层层递进,逐步完善对浮力的认识以及如何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让他们体验问题解决的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并培养他们多留心身边事物。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实现课程目标,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活动形式。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感受浮力的存在、方向及测量2、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教学难点探究阿基米德原理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一段动画:有一天,有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皮球,当他们玩得十分高兴时,不料皮球踢到院子中的大树旁,落进了树洞。

树洞很深,你们想什么方法帮助小朋友把球取出来呢?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引出课题——水的浮力。

活动2【活动】(二)展开探究,感受浮力的存在、方向和测量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机械的原理都和浮力有关。

同学们,你们能举些生活中浮力的例子吗?生:在大江中行驶的轮船、水面上漂着的木头、水中游动的鱼儿等等。

师: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有关浮力的例子,那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浮力吧!学生分组实验:每组的桌上都有一个旋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把它放入水槽中,用手向下按一按再抬一抬手,反复几次,手有什么感觉?每个同学都试一试。

1.3.1水的浮力第1课时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课件)八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

1.3.1水的浮力第1课时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课件)八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

课内小结

什么是浮力

浮力
和 阿
浮力的大小
基 浮力的产生原因


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
德 原 理
阿基米 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
题型归纳
【例1】如图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遨游的“天宫一号” B.航行的“辽宁号”
C.下潜的“蛟龙”号
D.上升的热气球
答案:A
题型归纳
【例2】如图所示,a、b是两个体积相同又能自由移动的物
浙教版八上第一章第3节 水的浮力 第1课时
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目标: 1. 了解液体及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会产生浮力的作用; 2. 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3. 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4. 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目录
一、新课引入
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
水,下列不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题型归纳
【例3】如图,弹簧测力计下挂一物体A,测力计示数4N, 则物体的质量为 kg;将物体A浸没在水中测力计的 示数为3N,则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N。
答案:0.4 ; 1
谢谢
那么,为什么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呢?
基础积累
二、浮力的产生原因
浮力产生原因: 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F上
左右、前后受到的液体压力相等而抵消(所处深
度相同)
F浮=F下 - F上
F下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一定都受到浮力作用吗?
基础积累
二、浮力的产生原因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浮力》。

教材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浮力概念、基米德原理以及浮力计算等方面展开。

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深入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浮力概念,掌握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好奇心,增强对科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概念、基米德原理、浮力计算。

难点:基米德原理理解及浮力计算公式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力计算公式卡片、例题解析PPT等。

2. 学具:实验器材(如物体、弹簧测力计、水等)、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浮力实验(如木块、铝块在水中浮沉),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 知识讲解:(1)讲解浮力概念,让学生理解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力。

(2)阐述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掌握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

(3)介绍浮力计算公式,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浮力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浮力,并计算其大小。

六、板书设计1. 浮力概念2. 基米德原理3. 浮力计算公式4. 例题解析5. 实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概念,并举例说明。

(2)简述基米德原理,并解释其意义。

①一个质量为200g物体在水中浮力;②一个体积为500cm³木块在水中浮力。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学生对浮力有更深入认识。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基米德原理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讨浮力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详细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探讨以及浮力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其解释物体浮沉现象。

2. 学会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探讨。

难点:浮力的计算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仪、物体浮沉实验器材、计算器等。

学具:直尺、弹簧测力计、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浮力演示仪,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却沉入水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 基本概念:讲解浮力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方向和大小。

3. 阿基米德原理: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阿基米德原理,并解释物体浮沉现象。

5. 浮力计算:讲解浮力计算公式,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浮力计算方法。

6. 实践应用:设计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方向和大小。

2. 阿基米德原理。

3. 物体浮沉条件。

4. 浮力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已知物体的质量、体积和液体密度。

答案:浮力 = 物体质量× 重力加速度液体密度× 物体体积× 重力加速度2. 作业题目:判断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已知物体的密度和体积。

答案:物体密度≤ 水的密度,物体浮;物体密度 > 水的密度,物体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浮沉条件掌握较好,但在浮力计算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讨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潜水装备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认知。

浙教版科学八上1.3《水的浮力》word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上1.3《水的浮力》word教案
通过这环节让学生知道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并且学会测量、计算浮力的大小。
探究浮力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老师让学生猜想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能够回答出多种因素。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由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来验证其中的某一个猜想,在探究实验过程中,由各个小组讨论之后,简明扼要地写出实验步骤,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确定实验方案,并进行探究实验。这里是学生能够想到的比较好的实验方案。最后得出的结论即为:浮力与排开水的体积和浸入液体的密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学情分析
从学生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思维方式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学习障碍上来看,一方面由于前概念会干扰学生的认识,另一方面,本节内容较为抽象,不便于理解,所以要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和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习理解和掌握。
布置作业
考虑到个体差异,我分别设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有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而选做题则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体现从“科学走向生活”和STS的教学理念,同时也为下节课做准备。
板书设计:
浮力
一、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教材分析
《浮力》这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来了解浮力的产生而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其中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能为后面学习物体的浮沉,浮力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而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是中学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

1.3水的浮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3水的浮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浮力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浮力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六、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梳理。
(2)密度计:密度计利用浮力来测量液体的密度,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来确定液体的密度。
(3)潜水艇:潜水艇通过控制水舱中的水量来改变自身的浮力,实现上浮和下沉。
(4)热气球:热气球通过加热空气来改变气球的浮力,实现上升和下降。
七、作业布置与反馈
七、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产生原因以及实际应用,我布置以下作业: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教材应包括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中关于水的浮力的相关内容,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包括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的图片、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实验视频、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图表等,以便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实验器材应包括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容器(如桶、盆等)、水、测量工具(如尺子、电子秤等)等。在实验前,教师应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以确保学生的安全。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教室可以被划分为几个小组讨论区,每个区域配备相应的桌椅和实验器材,以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同时,还需要设置一个实验操作台,用于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或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主题为“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涉及:浮力的定义、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浮沉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仪、物体浮沉实验器材、计算器。

学具:直尺、量筒、弹簧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浮力演示仪,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2. 例题讲解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

引入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物体浮沉的条件。

通过实例计算,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知识拓展讨论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探讨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如密度计的制作原理。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条件4. 浮力的计算方法5. 浮力的实际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为什么船舶能浮在水面上?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已知物体的质量、体积和水的密度。

举例说明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船舶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排开的水体积等于船舶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的水的重量,与船舶的重量相等,所以船舶能浮在水面上。

浮力计算公式:F浮= ρ水× g × V排,其中ρ水为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排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浮力(一)学习目标1.认识水及其他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2.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课堂学习设计[课前准备]1.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和小木块的密度应如何测定?[答] 测小石块的密度可用排液法,具体方法是:先用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 ,然后用量筒装适量水,水的体积为V1,再将小石块用细线扎住浸在量筒中的水中,读出水和石块总体积V2,根据密度公式得ρ石=12V V m - 测小木块的密度应用助沉法,具体方法是:先用天平称出小木块质量m ,然后用量筒装适量水,测出水和助沉的石块或铁块的体积V 1,再将木块和铁块或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出总体积V 2,则有ρ木=12V V m - 2.测小石块和小木块密度的方法为什么不同?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答] 是由于它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比较有所不同造成的。

石块密度比水大,自己能沉在水中,而木块密度比水小,必须用石块或铁块等来帮助它浸没在水中,所以具体测定方法有所不同。

[科学探究]一、浮力的存在1.实验:将旋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手会感觉到 有一个力将手往上推 ,将瓶释放后,瓶将 上浮最后浮在水面上 。

[结论] 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

2.实验: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秤下,记下弹簧秤读数,再将钩码浸入水中,记下弹簧秤的读数,会发现 钩码浸入水中后,弹簧秤读数变小了 。

[结论] 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

不仅是水,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3.实验证明:气体也会产生浮力。

二、浮力的测量——阿基米德原理1.浮力的感觉。

[提问] 当你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你会有什么感觉?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当我们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会有一种变轻的感觉,好像有一种力将人托起,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浴缸中的水面比原来升高了。

这说明人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并且受到的浮力可能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2.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关系。

(1)提出问题: 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2)建立假设: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成正比。

(3)设计实验:①实验器材:弹簧秤、烧杯、水、量筒、溢杯、物块。

②实验步骤:a.在溢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杯的出水口下;b. 将物块悬挂在弹簧秤上,用弹簧秤测出物块的重G;c. 将物块浸没在溢杯的水中,读出弹簧秤的读数F;d.将溢杯溢出的水注入量筒内,测出它的体积V排水;e.将上述数据填入下面的实验记录表中:(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F浮=G排水=ρ水gV排水(关系式)。

3.上述关系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它也适用于其他的液体。

(1)阿基米德原理的文字表达: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数字表达式: F 浮=G 排液=ρ液gV 排液 ;(3)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4.对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的几个注意问题:(1)公式中的ρ液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

(2)公式中的V 排液是物体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而不是液体的总体积,也不是物体的体积。

当物体完全浸入(即浸没)液体中时,V排液恰好等于物体本身的体积V 物;当物体只部分浸入液体中时,V 排液<V 物。

(3)浮力大小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直接关系。

(4)ρ液的单位只能是 千克/米3 ,V 排液的单位只能是 米3 。

[典型例题解析][例1] 将质量是2.34千克的钢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钢块的密度为7.8 ×103千克/米3)[解析] 由于钢块浸没在水中,故V 排水=V 钢。

因此可以先根据钢块质量,计算出钢块的体积,即算出钢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然后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解。

V 排水=V 钢=钢钢ρm =33/108.734.2米千克千克⨯=3×10—4米3 F 浮=G 排水=ρ水gV 排水=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3.0×10—4米3=2.94牛 [答] 钢块受到的浮力为2.94牛。

[例2] 一只铁球在空气中重3.12牛,全部浸没在水中重为2.5牛,问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ρ铁=7.8×103千克/米3)[解析] 这类题有多种解法。

解法一:比较密度。

先计算出铁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再计算出排开水的体积,即为球的体积,从而求出球的密度ρ球,再与铁的密度ρ铁相比较,就可知球是否空心。

F 浮=G —G '=3.12牛—2.5牛=0.62牛V 排水=gF 水浮ρ=千克牛米千克牛/8.9/100.162.033⨯⨯ =6.3×10—5米3ρ球=球铁V m =35103.6/8.912.3米千克牛牛-⨯⨯=5.05×103千克/米3因为ρ球<ρ铁,所以此球是空心铁球。

解法二:比较重力。

先由浮力知识求出铁球排开水的体积,然后求出具有这样体积的铁球的 重力,把这个重力与铁球的实际重力相比,如果大于实际重力则为空心。

F 浮=G —G '=ρ水gV 排水 V 排水=gG G ∙'-水ρ=0.63×10—4米3 G =m 铁g =ρ铁gV 排水=4.82牛>3.12牛所以是空心的。

解法三:比较体积。

先根据铁球在空气中的重力和铁的密度,求出有此重力的实心铁球应有的体积V 应,然后由浮力求出铁球的实际体积,再比较这两个体积,即能判定铁球是否空心。

V 应=g G铁ρ=0.4×10-4米3V 实=V 排水=0.63×10-4米3因为V 实>V 应,所以此铁球是空心的。

[答] 此球是空心的。

[课内练习]1.阿基米德原理可用公式F 浮=ρgV 表示,式中ρ是 液体的密度 ,V 是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浮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上的 。

2.弹簧秤的下端挂着一只装满水的薄塑料袋(袋本身体积和重力不计),秤的读数为20牛,若将它完全浸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F 浮= 20 牛,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0 牛。

3.如图1一23所示为一平底试管,长为l 1,横截面积为S ,倒扣并漂浮在水面上,其露出水面的长度为l 2,进入管内的水柱长为l 3,水的密度为ρ,则试管受到的浮力为. ( D )A.ρgSl 1B.ρgS(l 1—l 2)C.ρgSl 2D.ρgS(l 1—l 2—l 3)4.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后,有52的体积露出水面。

求该木块受到的浮力。

[解] V 木=10-3米3V 排水=6×10-4米3F 浮=ρ水gV 排水=5.88牛[课时小结]重点:1.浮力的存在。

2.浮力的概念和公式。

3.有关浮力的简单计算。

难点:1.对浮力测量的探究。

2.对浮力概念和公式的理解。

课外同步训练[基础过关]1.水下6米深处有一条体积为300厘米3的鱼,它受到的浮力为 2.94 牛,这条鱼若再向上游5米,则它受到的浮力将 不变 。

(假设鱼本身体积不变)2.下列有关阿基米德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就是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力B.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所减轻的重C.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体积和液体密度及常数g 的乘积D.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3.如图1—24所示是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装置图,请对实际步骤作出补充说明:(1)甲步骤:向溢杯中 注满水 。

(2)乙步骤:在空气中先称出物体重力G ,然后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秤的示数G ',两次示数之差(G —G ')是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

(3)丙步骤:两次弹簧秤示数之差(F 1—F 2)测出的是 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

比较(2)(3)两次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向上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 等于 物体排出的液体的重力。

4.质量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ρ铜>ρ铁>ρ铝)分别浸没在水中,三只球受到的浮力 ( A )A.铝球所受的浮力最大B.铁球所受的浮力最大C.铜球所受的浮力最大D.三只球所受浮力一样大5.有一个边长为L 的立方体木块,放入水中时有41L 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ρ木。

[答] ρ木=0.75×103千克/米3[深化提高]6.一石块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得示数为G ,浸没在水中(ρ1)时示数为G 1,浸没在密度为ρ2的液体中示数为G 2,则ρ2的值为 ( A ) A.112ρ∙--G G G G B. 221ρ∙--G G G G C. 121ρ∙--G G G G D. 112ρ∙--G G G G 7.一体积为0.1分米3的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下,若将此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弹簧秤示数为6.8牛,求此金属块所受的浮力和金属块的重力及密度。

(取g =10牛/千克)[解] V 排=V 物=0.1分米3=1.0×10-4米3F 浮=ρ水gV 排=1.0 ×103千克/米3×10牛/千克×1.0×10-4米3=1牛 所以G 物=6.8牛+1牛=7.8牛m 物=g G 物=千克牛牛/108.7=0.78千克ρ物=物物V m =341078.0米千克 = 7.8×103千克/米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