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变化

合集下载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变化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变化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变化化学《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课程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科学探究、⾝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科学探究1.删去的内容(1)在“科学探究”主题中的“空⽓中的⼆氧化碳的含量会改变吗”的探究。

(2)实验稿“活动与探究建议”中:①“观察在⽔中加⼊少量盐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和“⽤简单的⽅法将⾐料上沾有的油污等洗去”。

②“分离氯化钠固体与铁粉组成的混合物”。

③“⽤实验证明: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成了新的物质”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氯化铜溶液⽤⽯墨电极通电分解”2.教学要求降低的内容实验稿“活动与探究建议”中:(1)将“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空⽓中⼆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化”降低为“实验探究:呼出的⽓体中⼆氧化碳的相对含量与空⽓中⼆氧化碳的相对含量的差异”。

(2)将“当地农村常⽤化肥的鉴别”降低为“常⽤铵态氮肥的检验”。

(3)将“观察硫酸铜溶液(或⼆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快慢的影响”降低为“观察⼆氧化锰、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影响”。

(⼆)⾝边的化学物质1.教学要求降低的内容(1)“认识氧⽓能跟许多物质发⽣氧化反应”降低为“知道”。

(2)“会⽤酸碱指⽰剂(酚酞、⽯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法”降低为“了解”。

2.“内容标准”中对⼀些条⽬的学习要求表述得更明确:(1)“初步学会配制⼀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表述为“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表述为“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内容标准”中对⼀些条⽬的学习要求表述得更明确:(1)“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变为分别表述为“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和“知道⽆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

(2)“记住⼀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表述为“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1通过学习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

1通过学习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

1、通过学习《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解读,总结课标修订前和修订后对实验的要求有何变化。

新版课程内容变动如下:课程内容包括5个一级主题,19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

在“科学探究”中增加了“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二级主题。

本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其中第三方面“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增加为: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污染环境。

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如下要求为7个。

增加“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要求。

其中第四方面增加为:“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具体内容规定为: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

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校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安排和组织学生至少完成下列化学实验活动。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在“科学探究”主题下,增加“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二级主题。

认为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的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要求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至少完成下列8个化学实验活动。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5)燃烧的条件;(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

同时要求“化学实验应高度重视安全问题,避免污染环境。

调整“科学探究”的内容要求具体内容进一步细化,由 3 方面扩展到 4 方面。

增加了“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强化“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

对科学探究学习实例内容的修订删去了一些操作难度较大的实验,包括主题二(二)中的“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用简单的方法将衣料上沾有的油污等洗去”;主题三(一)中的“分离氯化钠固体与铁粉组成的混合物”;主题四(二)中的“用实验证明: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生成了新的物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氯化铜溶液用石墨电极通电分解;在加热条件下氢气与氧化铜反应”。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科学探究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五、化学与社会发展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第一部分前言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

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

专题讲座《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宋心琦(清华大学,教授)胡玉娇(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一、义务教育化学课标十年所取得的显著进展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 •义务教育化学课标十年所取得的显著进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颁布以来,对于全国的初中化学课程建设、教材研发、课堂教学、考试评价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教育部在2007年至2008年期间,针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大型问卷调查和系列座谈调研。

在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广大教师高度评价化学课程标准实施后带来的新变化:化学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科学探究已经走进初中课堂,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有所增强,化学学习评价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整体提升。

显著进展:(一)确立以科学素养培养和三维目标落实为特征的化学新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理念,具体包括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等。

课程标准将这些课程理念进一步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

(二)构建主题导向的三级三维课程内容结构,整合知识、过程和情境建立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和具体知识内容的三级内容框架;五大主题分别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5.为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实施课堂教学,在“课程内容”的相关主题中设置“可供选 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包括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 用的重大成就、化学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事件等。教师可利用这些素材来创设学习情景,生动地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认识化 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 重要作用。
1
第一部分 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 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 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化学在缓解 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 献。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 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 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 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 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 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 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 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二、课程基本理念 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 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 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2.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 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 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 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 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 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相信化学必将为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做出重大的贡献。 6.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要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要注 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重视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标准包括前言、课程且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四十部分。 1.依据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 思想,提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 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具体体现化学课程对学生科学素养 的要求,并据此制订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提出课程实施建议。 3.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映化学学科的 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以“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 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为主题,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这些内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修)

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修)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解读
▲、解读《课标(2011年)》 (一)修订的依据和原则
1、依据 肯定课改方向 重视科学探究(突破口、有效途径) 关注化学与社会 减轻学习负担 2、原则 “不扩充内容,不提高要求” (个别降低)
2011年版课标修订要点
(二).修订版的三大特点
(1)保持原课标的基本结构:四大部分 (2)比原课标更凸显了: 完整性 严谨性 实践性 可操作性
元素化学知识
化学实验
删去的情景素材: 红墨水的纸上层析;服装干洗;制 造自来水管材料的变迁;照相底片 的感光;光化学烟雾等。
5、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具体指导
(1)教学建议(针对性、指导性)
(2)评价建议(增加4个例子,完善3个例子,
突出实践操作性)
(3)教材编写建议(针对性、教育功能)
(4)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建议(化学


调整“科学探究”的内容要求 对科学探究学习实例内容的修订 增加“活动与探究建议”内容 降低了一些内容标准的学习水平要求 进一步明确了内容标准 更新了主题的“学习情景素材” 重写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调整了教材编写建议的框架结构 调整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建议的框架结构
课程内容de构成

一级主题(5个)
四(二)
(表2)降低了实验探究建议的活动要求
主题 (单元) 二(一) 《实验稿》建议的实验活动 ④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 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 化 ②使用pH试纸测定唾液、食 醋、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 壤溶液等的酸碱性 ④当地农村常用化肥的鉴别 ②设计实验推断孔雀石(或碱 式碳酸铜)分解的产物 修订后的实验活动 ④实验探究:呼出的气体中二 氧化碳的相对含量与空气中二 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差异。 ②使用pH试纸检验唾液、食醋 、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壤 溶液等的酸碱性 ④常用铵态氮肥的检验 ②设计实验证明加热碱式碳酸 铜有新物质生成 ③观察二氧化锰、硫酸铜溶液 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影响

2011年化学课标解读

2011年化学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 标准(2011年版)》


马国
民乐二中理化教研组 良
▲一、解读《标准(2011年版)》
(一)修订的依据和原则
1.依据 肯定课改方向 重视科学探究(突破口、有效途径) 关注化学与社会 减轻学习负担(难度世界中偏上) 2.原则 “不扩充内容,不提高要求”(个别降 低)
(二)修订的具体内容
5.更新主题(单元)的“学习情境素材” (见下表:新增加的学习情境素材)
更新的视角 情景素材实例 自来水的生产工艺;宇航、潜 水的呼吸供氧;氮气的用途; 现代汽车、潜艇、宇宙飞船所 化学、技术与 用的合金材料的发展;氢能源 社会的联系 汽车;煤矿瓦斯爆炸的预防; 面粉厂的防爆措施;我国能源 消耗和化石燃料的分布;新型 陶瓷;二氧化硫排放与“酸 雨”。

关于三维目标的落实。其实知识本 质上是一种结果,而智慧主要表现 在过程之中,知识可以传授,但智 慧是无法传授的,如同幸福是不能 传授的一样。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其 实主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关于情感 态度价值观。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良好习惯、向上的精 神、创造的激情和社会责任感。
案例《爱护水资源》
元素化学知识
化学实验
删去的情景素材:红墨水 的纸上层析;服装干洗; 制造自来水管材料的变迁; 照相底片的感光;光化学 烟雾等。
5。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具体指导
(1)教学建议(针对性、指导性) (2)评价建议(增加4个例子,完善3 个例子,突出实践操作性) (3)教材编写建议 (4)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建议
1.弘扬化学课程的基本价值

⑴“导言”部分(发展、挑战、意义)
⑵“课程性质”部分(启蒙、基础、作用) ⑶“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增加三点)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

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二、课程基本理念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的认识陈晓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理念,具体包括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等。

课程标准将这些课程理念进一步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

通过学习《2011年义务教育化学标准》,《2011年义务教育化学标准》对课程基本理念、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进行了修订,下面我就修订理念和课程具体内容修订谈谈我的认识。

一、对“课程的基本理念”的修订《标准(2011版)》将实验稿中的“基本理念”改成“课程的基本理念”,同样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但对个别地方进行了修改和调整。

如在“1”中将“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改成“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增加了“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在“3”中将“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改成“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在“4”中增加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5”中增加了“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等。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变化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变化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变化第一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变化(《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变化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出台,通过网上倾听专家的讲座和自学2011版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我觉的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因为课堂组织实施的基础是课堂教学设计把握课程标准、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及其逻辑结构、具体了解学生的基础与经验与认识发展规律,是进行教学设计、也是课堂教学组织实施的关键。

(二)努力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功因为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功是课堂教学组织实施的保证,新课程课堂教学组织实施的基本功,主要包括学习情景的创设,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有效学习等三个方面。

(三)实施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

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五个关系:即教与学、预设与生成、学习与练习,平时教学与总复习的关系。

1、首先要了解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建构体系。

2、要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科学最基础的核心内容。

3、要理解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教学内容的选编。

4、了解初中学生化学学科知识认识发展的规律。

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

知觉的产生以感觉的存在为前提,要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验、借助过去的经验或知识来学习。

知觉还受到各种心理特点如兴趣、需要、动机、情绪和态度等的影响。

初中学生学习动机不成熟,学习化学往往从好奇和直接兴趣出发,对枯燥乏味的内容、抽象的概念和化学符号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要考虑到学生的经验、兴趣和需要,注重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景,运用实验、图表、模型、影像资料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有趣易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

2011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2011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科学探究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五、化学与社会发展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第一部分前言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

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做科学——《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的一点解读

做科学——《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的一点解读

做科学——《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的一点解读摘要:引导学生从“听化学”向“做化学”转变,从“记化学”向“探究化学”转变。

学生只有通过“做化学”“探究化学”,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素养才有可能得到主动地发展。

关键词:做科学科学素养做化学科学探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基本理念有6点精辟的概述,其中第4点原文表述如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关理念的学说层出不穷,柏拉图的“理念说”就认为,事物不过是理念的“影子”或“摹本”。

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课程,极力凸显学科研究的思想和方法,积极倡导“做科学”,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创作理念影响下的一幅幅“摹本”。

1.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教学中,有些问题要引导学生提出,有些话要留给学生讲,有些事要让学生做。

这里的一“提”一“讲”一“做”,无处不蕴涵着机会,关键在于机会面前教师是否舍得给,学生能否把握得住。

拿课堂来说,教学内容从何而来?教材是当然的范本,在这里只想说明2点事实:一个事实是,“内容”并不是静态确定的,而必须是在动态的过程中获得的;另一个事实是,世上的全部事实,即不管是天上人间有的,又或是天使与魔鬼争论的东西,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对象,也就是说,成为教学内容。

一个化学方程式甚或是学生做的白日梦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

梦中收获的成果还真有过。

那天,凯库勒在邮车上打瞌睡时就领悟到了苯的化学结构,但这也只能凭借一时灵感给化学史增添一小片梦幻般的云彩。

现实当中,我们还是需要随时随地睁大眼睛,到处去寻找那些物质世界放飞出来的理想。

在20世纪30年代,教育家陈鹤琴在《怎样做一个理想的教师》中谈到:在这环境里,尽可研究一年四季的东西,不一定按照书本的内容呆板地去教学。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四(一) ②设计实验推断 ②设计实验证明 孔雀石(或碱式 加热碱式碳酸铜 碳酸铜)分解的 有新物质生成。 产物 。 ③观察硫酸铜溶 ③观察二氧化锰、 液(或二氧化锰) 硫酸铜溶液对过 对过氧化氢分解 氧化氢分解反应 反应快慢的影响。 的影响。
四(一)
⑸增加少量的“活动与探究建议”,加 强实验的针对性
二(四) ②使用pH试纸 ②使用pH试纸 使用pH试纸 使用pH试纸 测定唾液、食醋、 检验唾液、食醋、 果汁、肥皂水、 果汁、肥皂水、 雨水和土壤溶液 雨水和土壤溶液 等的酸碱性。 等的酸碱性。 ④当地农村常用 ④常用铵态氮肥 化肥的鉴别。 的检验。
二(四)
主题(单元) 《标准(实验 《标准(2011 标准( 标准( 主题(单元) 年版)》 稿)》 年版)
现代“双基” 现代“双基”的涵义
要为公民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要为公民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 而 不仅仅是升入高一级学校。 不仅仅是升入高一级学校 。 这些基础 应包括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应包括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 方法 等。 要为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奠定基 不仅有就业职能, 础 。 不仅有就业职能 , 还应有社会交 合作、忍耐挫折等能力。 往、合作、忍耐挫折等能力。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 准(2011年版)》解读 (2011年版)
背景——“十年课改” 一、背景——“十年课改”的反思
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 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 年教育部印发的 程改革纲要(试行) 为标志, 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开 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即学 界普遍认为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共中央、 )。中共中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共中央、国务 院于2010 2010年 月印发了《 院于2010年7月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完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

(完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第一部分前言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二、课程基本理念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2.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2011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2011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科学探究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五、化学与社会发展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第一部分前言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

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变化
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出台,通过网上倾听专家的讲座和自学2011版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我觉的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因为课堂组织实施的基础是课堂教学设计
把握课程标准、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及其逻辑结构、具体了解学生的基础与经验与认识发展规律,是进行教学设计、也是课堂教学组织实施的关键。

(二)努力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功
因为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功是课堂教学组织实施的保证,新课程课堂教学组织实施的基本功,主要包括学习情景的创设,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有效学习等三个方面。

(三)实施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

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五个关系:即教与学、预设与生成、学习与练习,平时教学与总复习的关系。

1、首先要了解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建构体系。

2、要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科学最基础的核心内容。

3、要理解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教学内容的选编。

4、了解初中学生化学学科知识认识发展的规律。

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

知觉的产生以感觉的存在为前提,要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验、借助过去的经验或知识来学习。

知觉还受到各种心理特点如兴趣、需要、动机、情绪和态度等的影响。

初中学生学习动机不成熟,学习化学往往从好奇和直接兴趣出发,对枯燥乏味的内容、抽象的概念和化学符号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要考虑到学生的经验、兴趣和需要,注重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景,运用实验、图表、模型、影像资料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有趣易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

课堂教学的组织不是由教师单方面传授教学内容,应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化学课程一开场,就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学实验,为什么要进行化学实验,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怎样运用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但是,如果只是靠教师讲解实验的重要性和要求,作一些实验演示、表演,学生还是难以理解实验的功能和重要性、也不会明白亲自动手实验、观察的必要。

这样的化学实验启蒙,难以收到效果。

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动手做几个简单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实验的作用和动手实验的乐趣,效果就会好的多。

例如,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己从未见过的镁条做几个简单的实验,通过实验来了解镁的一些性质和变化:镁像铁那样有银白色的光泽,可以弯折,能导电传热,又可以和沸水作用,可以被食醋溶解、可以点燃能发出强光……,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不仅了解了镁的性质知识,而且初步经历、了解了什么是化学实验,怎样作实验,会体会到通过实验可以了解了自己原来不了解的物质,认识了某些物质变化之间(如导电传热与燃烧)的本质区别。

化学实验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引发、发展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创设学习情景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动手实验,运用实验手段,探究未知的实验现象和数据,运用比较实验,区分不同的物质和变化,学会从获得现象和数据中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得出实,更深刻地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获得对知识本质的准确理解。

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作用。

化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绝对不能忽视学生的动手实验。

此外,要重视通过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发展和进步,看到学习的成效,看到自己的个性特长达到发展,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逐步转变为内在的需要。

5、有效的设计与组织化学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所选择的素材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有助于解决认识发展的难点、突破关键;让学生从自然、生产、生活实际中学习化学,把化学知识运用与认识、解决自然、生产、生活实际中的简单化学问题。

以上所提到的问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设计合理的练习,最重要的是加强实验教学,多让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