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形成和传播(说课稿)(物理教案)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波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波的形成和传播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波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波的形成和传播原理。
教学难点:1. 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2. 波的多普勒效应。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实验器材:绳波发生器、波传播演示器等。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的波现象,如海浪、声波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波?波有哪些特点?2. 探究波的定义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课件和实验,总结出波的定义和特点。
教师补充讲解,明确波的分类。
3. 学习波的形成和传播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绳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结合课件讲解,理解波的形成和传播原理。
4. 课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波的形成和传播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2. 学习波的干涉和衍射通过课件和实验,讲解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探究波的多普勒效应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波的多普勒效应,结合课件讲解,理解多普勒效应的原理。
4. 课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波的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知识。
三、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波的定义、特点、分类、形成和传播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
3. 课后练习:检验学生对波的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的掌握。
四、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波的形成和传播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波现象的实例,加深学生对波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总结波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描述波的形成和传播原理。
3. 解释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4. 阐述波的多普勒效应原理。
5. 结合生活实例,运用波的知识进行分析。
12.1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
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传播过程的特点;2、了解机械波的分类;3、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及其传播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分析沿绳传播的波,理解横波的形成是关键,要充分利用图解和模拟装置认识波的形成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传递能量和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个别和整体的关系,感受形象思维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波的形成过程的分析。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质点振动和波传播的关系。
教学方法:演示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用具:丝带、软绳、软弹簧、音叉、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演示]抖动丝带的一端,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在丝带上传播(激发兴趣,引出课题)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我们接触到一种广泛存在的运动形式——波动,请同学们再举出几个有关波的例子。
(学生举例,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大量生活实例中感触波的存在,增强感性认识。
)学生会列举水波、声波、无线电波、光波。
教师启发,大家听说过地震吗?学生会想到地震波。
水波、声波、地震波都是机械波,无线电波、光波都是电磁波。
这一章我们学习机械波的知识,以后还会学习电磁波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1、波的形成和传播[演示])绳子一端固定,手拿另一端水平拉直,上下抖动。
[现象]看到一列凸凹相间的波形(振动形式)向绳子的另一端传去,这就是机械波(给出学生波的直觉感受)。
在绳子上的任意一点系上一圈红布或者用红墨水涂上一圈(要让学生能明显观察到红色标志),手拿绳子一端上下振动。
[提问]同学们看到了有红色标志的点如何运动?会不会向绳的另一端移动?[现象]有红色标志的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上下振动,而不会向绳的另一端移动。
教师:既然沿波的传播方向各个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依次振动,又不迁移,那么机械波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一起分析波的形成原因。
[课件演示:波的形成与传播](1)可以将绳分成许多小部分,每一部分看作质点。
物理教案二: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物理教案二: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波的基本概念。
2.了解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的基本原理。
3.掌握机械波的传播公式和波速公式。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的基本原理。
2.掌握机械波的传播公式和波速公式。
三、教学内容1.机械波的基本概念机械波是由弹性介质传播的波,弹性介质是指能够变形后恢复原状的物质,如空气、水、金属等。
机械波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是指波动方向和能量传播方向相同的波,如声波。
横波是指波动方向和能量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如水波和光波。
机械波的特点是需要在物质中传播,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2.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的基本原理机械波的形成是由于物质中的粒子受到振动,从而使振源周围的粒子发生振动,引起机械波的产生。
机械波的传播是由于振源周围的粒子受力而发生位移,位移又传递给相邻的粒子,形成机械波的传播。
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系数有关。
传播速度越快,介质的密度越小,弹性系数越大。
3.机械波的传播公式和波速公式机械波的传播公式为:y = A sin(ωt - kx + φ),其中y为波的振幅,A为最大振幅,ω为角频率,k为波数,x为位置坐标,t为时间,φ为初相角。
机械波的波速公式为:v = fλ,其中v为波速,f为频率,λ为波长。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机械波的基本概念、形成和传播原理、传播公式和波速公式等。
2.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深入理解机械波的物理本质。
3.交互讨论: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加深对机械波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1.了解机械波的基本概念。
2.了解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的基本原理。
3.掌握机械波的传播公式和波速公式。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波的形成与传播教案
波的形成与传播教案波的形成与传播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深远影响。
本教案将从基本概念开始,介绍波的形成与传播的过程,并通过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一、引言波是一种能量传递的方式,它可以是机械波或电磁波。
无论是声音、光线还是地震,它们都是波的表现形式。
掌握波的形成和传播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二、波的基本概念1. 波的定义:波是一种能量在空间中传播的方式,它通过振动的方式将能量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2. 波的特性:波有振幅、波长、频率和速度等特性。
振幅是波的最大偏移量,波长是相邻两个相位相同的点之间的距离,频率是单位时间内波的周期性振动次数,速度是波的传播速度。
三、波的形成与传播1.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分为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于波的振动方向,典型代表是水波;纵波的传播方向与波的振动方向一致,典型代表是声波。
2. 电磁波的形成与传播:电磁波不需要介质传播,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典型代表是光波。
四、波的传播过程1. 反射:当波遇到障碍物或边界时,一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来,另一部分能量会继续传播。
反射的角度与入射角度相等。
2. 折射:当波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角度会发生偏折。
折射的程度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3. 干涉:当两个或多个波在同一位置相遇时,会发生叠加现象。
如果波的峰与波的峰相遇,会增强波的振幅,称为构成性干涉;如果波的峰与波的谷相遇,会减小波的振幅,称为破坏性干涉。
4. 衍射:当波通过一个小孔或绕过障碍物时,波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扩散到前方。
衍射的程度与波的波长和障碍物大小有关。
五、案例分析1. 声音的传播: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声音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原理。
2. 光的传播:以光的折射现象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介绍光的折射规律和实际应用,如折射望远镜和眼镜的原理。
波的形成和传播(物理教案)
原因:绳的各部分存在相互作用,在绳的一端发生振动时,会引起相邻部分发生振动,并依次引起更远的部分发生振动,于是振动逐渐传播开去,从总体上看形成凸凹相间的波.
,说明横波的形成:
开始向上运动.
开始向上运动.
回到平衡位置向下运动,质点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质点9开始运
横波、纵波可以同时存在,例如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波是自然界一种常见的运动.这一章学习机械波,要明确机械波产生的条件,并注意机械波和机械振动的联系和区别,有关机构波和机械振动的综合题是近几年高考常考的
.要正确理解波的形成,课本“横波的形成”的图示十分重要,其中含有大量的信息,今后的许多讨论都可以由此展开,应认真体会.如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获得地球内部的知
作业布置:
1.在以下各种波中,属于机械波的是
A.水波 B.光波 C.无线电波 D.地震波
2.如图10—1所示,a、b、c……为弹性绳中相邻间隔都相等的质点,
做简谐运动,当a点第一次向上到达最大位移处时,d点开始运动,试画出下列情况中绳的波形图:
(1)当a点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时;
(2)当a点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时.
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的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
〖2021年整理〗《物理12.1《波的形成和传播》新人教版选修3-4》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3
横
波 和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横垂波直的。特点: 波峰 波谷
纵
波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在一条直线上。
纵波的特点: 疏部 密部
波
动 1.区别
与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中许 多质点的集体运动.
振 2.联系
动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
振动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 象是振动,从构成介质的整体来看,所呈现的 现象是波动.
(3)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但有振动不 一定存在波动.
(4)波动是振动形式(信息)的传播过程.
课
堂 1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
练 所示的形状,对此时绳上A、B、C、D、E、F六个
〖2021年整理〗《物理12.1《波的形成和传播》新 人教版选修3-4》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3
观 察
演 示
波
的
形
•1.绳子各部分看成许多
成
质点组成,各部分之间存
和 传
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 •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 一个质点比前一个质点落
播
后一段时间,质点依次被
带动.
•3.振动的形式传播出去 形成波.
波 于远离波源的质点;
传
播
2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 而质点本身并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特
征 ①各质点振动周期相同
②各质点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时)
③各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3机械波通过向外传播机械振动的形式向外传递 能量和信息。
观 察 思考: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有什
么关系?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设计课题波的形成和传播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绳、弹簧、学生预习体验教材内容分析波动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模型,在现实生活中也能见到各种各样的波,学习波动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
设计理念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很难在学生心中建立科学模型,借助动画模拟和亲身感受,能让学生更好理解“波的形成和传播”。
通过赣教云教学通,能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有个更之直接的反馈。
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学习机械振动和受迫振动,为研究波的形成和传播打下了理论基础,有助于理解后一质点在前一质点的带动作用下运动形成的,但对波形成的原因和传播特点任是学生的难点。
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1、理解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是质点与质点间相互作用的过程2、知道横波、纵波、波峰、波谷、密部、疏部的概念3、知道“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4、理解波在传播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二、科学思维从研究某一质点的振动到研究多个质点同时又不同步的振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及机械波的特点,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交流、评估与反思的能力。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和仔细观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和共同协作的探索精神,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规律。
难点:波在传播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了波源的能量,但介质中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师生活动①观看一段人浪表演视频;②观看红旗迎风飘和带操表演图片;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视频和图片中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呢?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视频,联系生活实际,用具有视觉冲击的情境导入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引入新课。
教学环节(二)师生活动(1)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实验。
《波的形成和传播》示范教案
《波的形成和传播》示范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波的形成和传播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波动现象,使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1.2 教学目标(1)了解波的定义及分类;(2)掌握波的形成和传播条件;(3)学会用波动方程描述波的行为。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
第二章:波的分类和特点2.1 机械波2.1.1 定义: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2.1.2 分类:纵波和横波2.1.3 特点:纵波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相同,横波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
2.2 电磁波2.2.1 定义:电磁波是电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过程。
2.2.2 分类: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2.2.3 特点: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速度恒定为光速。
2.3 声波2.3.1 定义:声波是机械振动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过程。
2.3.2 特点:声波传播需要介质,速度随介质性质变化而变化。
第三章:波的形成和传播条件3.1 波的形成3.1.1 振源:振源是产生波动的源头,可以是简谐振动或非简谐振动。
3.1.2 介质:介质是波传播的媒介,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3.2 波的传播3.2.1 连续介质:连续介质是指介质中任意两点相互连接。
3.2.2 非连续介质:非连续介质是指介质中存在间断现象。
3.2.3 波的传播条件:波在介质中传播需满足连续性和波动方程。
第四章:波动方程及其性质4.1 简谐波的波动方程4.1.1 一维波动方程:y = Acos(kx ωt + φ)4.1.2 二维波动方程:u = Acos(kx ωt + φ)4.2 波动方程的性质4.2.1 波动方程中的各参数含义:A为振幅,k为波数,ω为角频率,φ为初相位。
4.2.2 波动方程的解:波动方程可以表示不同类型的波,如平面波、球面波等。
4.2.3 波动方程的变换:通过变换可以分析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波的形成和传播》示范教案
《波的形成和传播》示范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波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使学生掌握波的分类和常见的波的例子。
1.2 教学内容波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波的分类:机械波和电磁波。
常见的机械波:声波、水波等。
常见的电磁波:光波、无线电波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波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常见的波的例子。
1.4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水波、声波等,引导学生思考波的概念。
2. 讲解波的定义和基本特征:连续的波动,传播的能量或信息。
3. 讲解波的分类:机械波和电磁波。
4. 分析常见的机械波和电磁波的例子。
第二章:波的传播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波的传播原理。
使学生掌握波的传播速度和波长、频率的关系。
波的传播原理:波源的振动传递到波的各个点。
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波的频率和波长无关。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c = λf,其中c为波速,λ为波长,f为频率。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波的传播原理。
采用公式推导法,讲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2.4 教学步骤1. 复习波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讲解波的传播原理:波源的振动传递到波的各个点。
3. 讲解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波的频率和波长无关。
4. 推导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公式:c = λf。
第三章:波的干涉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波的干涉现象。
使学生掌握波的干涉条件。
3.2 教学内容波的干涉现象:两个或多个波相遇产生的波的叠加。
波的干涉条件:相干波源,相干介质,恒定的相位差。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波的干涉现象。
采用实验演示法,展示波的干涉现象。
1. 复习波的传播原理。
2. 讲解波的干涉现象:两个或多个波相遇产生的波的叠加。
3. 讲解波的干涉条件:相干波源,相干介质,恒定的相位差。
4. 进行实验演示,展示波的干涉现象。
第四章:波的衍射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波的衍射现象。
使学生掌握波的衍射条件。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教案:波的形成和传播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波的形成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解决与波相关的问题,如波的速度、频率等计算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波的定义、性质和传播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2.难点:波的传播和形成过程中的原理解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看一段波浪拍岸的视频,并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波的形成和传播是如何发生的。
2.知识讲解(20分钟)(1)介绍波的定义和性质:波是能量传播的方式,具有传播速度、频率和波长等特性。
(2)分析波的形成过程:波的形成是由于互相作用的粒子产生能量传递。
如水波是由于风力使水颗粒上下移动而形成的。
(3)讲解波的传播过程:波在传播过程中,传播介质上的粒子会作周期性的振动,通过相邻粒子传递能量,形成连锁反应。
3.案例分析与解答(25分钟)提供几个与波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波的传播速度、频率等概念的计算方法。
4.实验探究(35分钟)安排一个小组实验,用弹簧和波浪机模拟波的传播过程。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观察和比较波的传播速度和波长的变化,进一步理解波的传播原理。
5.总结与拓展(15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波的形成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拓展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如机械波在空气、水、固体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频率的差异。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波的定义和性质,了解了波的形成和传播的原理。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深化了对波的理解。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波的分类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视频、知识讲解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对波的形成和传播原理的理解。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实验探究的环节不能够充分展开,下次课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波的形成和传播》示范教案
《波的形成和传播》示范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波动现象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如海浪、声波、光波等。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波的形成和传播的基本原理,掌握波动现象的基本特征和分析方法。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波的概念,掌握波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波动现象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3 教学内容1.3.1 波的定义与分类1.3.2 波的产生与传播条件1.3.3 波动现象的应用第二章: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2.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机械波的产生原理,掌握机械波的传播特点,了解机械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2.2 教学内容2.2.1 机械波的产生原理2.2.2 机械波的传播特点2.2.3 机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第三章:电磁波的形成和传播3.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电磁波的产生原理,掌握电磁波的传播特点,了解电磁波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3.2.1 电磁波的产生原理3.2.2 电磁波的传播特点3.2.3 电磁波的应用第四章:波动方程的建立与应用4.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波动方程的建立过程,掌握波动方程的求解方法,了解波动方程在分析波动现象中的应用。
4.2 教学内容4.2.1 波动方程的建立过程4.2.2 波动方程的求解方法4.2.3 波动方程在波动现象分析中的应用第五章:波动现象的观察与实验5.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波动现象,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进行波动现象的实验研究。
5.2 教学内容5.2.1 波动现象的观察方法5.2.2 波动实验的基本技能5.2.3 波动实验案例分析第六章:波的干涉6.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波的干涉现象,掌握干涉条件的判断,了解干涉现象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6.2 教学内容6.2.1 波的干涉现象6.2.2 干涉条件的判断6.2.3 干涉现象的应用第七章:波的衍射7.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波的衍射现象,掌握衍射条件的判断,了解衍射现象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波的形成和传播》示范教案
《波的形成和传播》示范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波的形成和传播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2 教学目标1. 理解波的概念;2. 掌握波的分类;3. 了解波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第二章:波的概念2.1 教学内容2.1.1 波的定义波是能量在空间或介质中传播的过程,通常表现为振动形式的能量传递。
2.1.2 波的特性1. 振幅:波的最大偏离量;2. 周期:波形重复的时间;3. 波长: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4. 频率:单位时间内波的周期数。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3 教学活动2.3.1 讲解波的定义和特性;2.3.2 演示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2.3.3 学生分组讨论波的特性及生活中的实例。
2.4 作业布置课后思考题:1. 波的定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 波的特性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三章:波的分类3.1 教学内容3.1.1 机械波1. 纵波: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2. 横波: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
3.1.2 电磁波1. 无线电波;2. 微波;3. 红外线;4. 可见光;5. 紫外线;6. X射线;7. γ射线。
3.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3 教学活动3.3.1 讲解机械波和电磁波的分类及特点;3.3.2 演示机械波和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3.3.3 学生分组讨论机械波和电磁波的区别及生活中的实例。
3.4 作业布置课后思考题:1. 机械波和电磁波有什么区别?2.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机械波和电磁波。
第四章:波的产生和传播条件4.1 教学内容4.1.1 波的产生条件1. 振源:产生振动的源头;2. 介质:波传播的媒介。
4.1.2 波的传播条件1. 连续介质:介质连续且性质均匀;2. 有限振动幅度:波的振幅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减小;3. 能量守恒:波传播过程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教案——波的形成与传播
波的形成与传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2.知道什么是横波、波峰。
波谷。
3.知道什么是纵波,疏部、密部。
4.知道“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式时也传
递了能量。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一丝不苟做实验的品质,进而培养学生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互相团结、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1.抖动丝带的一端,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在丝带上传播。
3.让学生举出相关波的例子。
学生活动:举例(水波、声波、无线电波、光波、地震波)
教师活动:水波、声波、地震波——机械波;无线电波、光波——电磁波
(二)进入新课
教师活动:1.振动的传播称为机械波,简称为波。
2.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绳上和弹簧上的波在绳和弹簧
上传播,水波在水面传播,声波在空气中传播。
3.介质——波借以传播的物质。
(绳、弹簧、水、空气)
课堂总结。
波的形成和传播(说课稿)(物理教案)
波的形成和传播(说课稿)雁江区保和中学:李忠骏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波的形成和传播》是高二物理第十章《机械波》的第一节内容,它研究的是质点的振动在连续介质中传播的过程,由于其运动形式相对复杂、形成过程较抽象。
因此,是本章的难点内容之一。
因为理解机械波要用到以前学过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且是对前半部分机械振动的进一步深化和应用,又为以后学习电磁振荡、电磁波、光波作下铺垫,故这部分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发展学生智力有着特殊的意义。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②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的传播过程的特征;明确波传播的是能量和振动形式,而不是质点;③知道横波、纵波的概念及波峰、波谷、疏部、密部的定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观察、推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探究物理过程及其规律,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3.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1)重点: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2)难点: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3)疑点: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向外迁移。
(4)关键点:建立振动与波的联系。
波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细节不容易体现出来,学生不易掌握。
学生的抽象思维、推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较差。
二、学情分析及处理对策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运动学的基本知识及质点振动的特点和规律,但尚未涉及波的知识。
因此,本节课从研究质点的振动出发,去掌握波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新知识。
通过初中和高一物理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但抽象思维、推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较差。
因此,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计算机模拟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动态过程,来进一步提高学生这几个方面的能力。
三、教法设想:1、实验法:物理实验具有形象、生动、有趣、极易调动学生积极性,化抽象为具体之功效,所以本节课采用实验法,利于从人的听觉和视觉同时强化刺激,增加感性认识(学生准备器材:长绳),使学生对波有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案-波的形成和传播
學校:實驗高中學科:物理編寫人:李以磊審稿人:劉雲濤《12.1 波的形成和傳播》一、教材分析《12.1 波的形成和傳播》是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3-4第十二章第一節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機械波的形成過程,機械波的分類,可以說課程內容比較簡單。
本節是對前面知識的提升,又是後面波動知識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①知道直線上機械波的形成過程②知道什麼是橫波,波峰和波谷③知道什麼是縱波,密部和疏部④知道“機械振動在介質中傳播,形成機械波”,知道波在傳播運動形式的同時也傳遞了能量2、能力目標:①培養學生進行科學探索的能力②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歸納的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波動現象的研究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機械波的形成過程及傳播規律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四、學情分析我們的學生屬於平行分班,沒有實驗班,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實驗水準有差距。
而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很多的有關波的知識和現象,在初中已經學過諸如聲波之類的波的知識,但是那時候的知識過於感性和膚淺,通過高中的學習會把知識落實的更加科學和深刻。
五、教學方法實驗探索和多媒體輔助教學六、教具和課前準備1絲帶、波動演示箱、水準懸掛的長彈簧、音叉2、學生準備:把導學案的課前預習內容做完整並且核對答案。
3、教師的準備:多媒體課件製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後延伸拓展學案,還有教具的準備。
七、課時安排:1課時八、教學過程(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演示]抖動絲帶的一端,產生一列凹凸相間的波在絲帶上傳播(激發興趣,引出課題)在這個簡單的例子中,我們接觸到一種廣泛存在的運動形式——波動,請同學們再舉出幾個有關波的例子。
(學生舉例,活躍氣氛;讓學生在大量生活實例中感觸波的存在,增強感性認識。
)學生會列舉水波、聲波、無線電波、光波。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_终结(物理教案)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播放录像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波动现象,通过思考讨论,能够提出所要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通过游戏的体验、实验的观察,体会从现象中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3、通过观察实验与多媒体课件比较横波与纵波的异同,学习观察辨析、归纳总结的方法
【板书】一、波的形成
波的形成条件:波源
提问:刚才我们看到绸带形成的波的波源是什么呢?
引导:那么是否有了波源就一定会产生波呢?刚才的游戏我们看到,当最后大家把挽着的胳膊放下,再闭上眼睛,重复之前的过程,却不会形成人浪。这时有波源在运动,可是却没有波动形成,这是为什么呢?
这说明要使波产生,仅有波源一个条件是不够的,还需要什么条件呢?下面我们通过声波的例子来探究一下。
(二)能力层面
高二的学生通过初中、高中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从现象中观察分析能力与实验能力,但是对波传播过程这种较复杂的运动形式进行抽象的思维和空间的想象仍有较大困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波的产生的两个条件:振源与介质
2、认识到波传播的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不随波迁移
3、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信息
答:一种起伏的波动。
情景激学
二、新课教学
1.波的形成(15分钟)
讲述:刚才我们看到了奥运会上的“活字印刷”表演形成波浪,下面我们找同学来一起做个游戏,来模拟一下人浪。
游戏“人浪的形成”
(1)10名同学手挽手站成一排,闭上眼睛,让旁边的一名的同学每隔2s蹲下站起一次。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感受做动作。
(2)睁开眼睛,观察自己的运动状况和大家整体的运动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了互动与实践,将实验和多媒体演示相结合、将知识应用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力争体现“由生活到物理,由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波的形成和传播 说课稿 教学设计 教案
波的形成和传播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②知道什么是横波,波峰和波谷③知道什么是纵波,密部和疏部④知道“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索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四、教具丝带、波动演示箱、水平悬挂的长弹簧、音叉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演示]抖动丝带的一端,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在丝带上传播(激发兴趣,引出课题)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我们接触到一种广泛存在的运动形式——波动,请同学们再举出几个有关波的例子。
(学生举例,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大量生活实例中感触波的存在,增强感性认识。
)学生会列举水波、声波、无线电波、光波。
教师启发,大家听说过地震吗?学生会想到地震波。
水波、声波、地震波都是机械波,无线电波、光波都是电磁波。
这一章我们学习机械波的知识,以后还会学习电磁波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现在学习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
【板书】一、波的形成和传播[演示]拨动水平悬挂的柔软长弹簧一端,产生一列疏密相间的波沿弹簧传播;[演示]敲击音叉,听到声音,这是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指明,虽然眼睛看不到波形,但它客观存在,也是疏密相间的波形)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波产生的条件:①波源,②介质。
(为研究波的形成奠定基础)波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波形?波传播的是什么呢?(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板书】实验探索发放“探索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的实验报告,进行实验探索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索波的形成原因和传播规律实验(一),学生分组实验:每两人一条丝带(60cm左右),观察丝带上凹凸相间的波。
实验步骤:(1)、将丝带一端用手指按在桌面上,手持另一端沿水平桌面抖动,在丝带上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向另一端传播。
说课《波的形成与传播》
教学难点
波的传播特点
教材
学情
目标
方法
程序
板书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表面上认识波 在理论上不了解
认知困难
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与实验能力 对波进行抽象和空间的想象仍有困难
教材
学情
目标
方法
程序
板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波的形成条件 理解波的传播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播放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动画模拟物理过程等培养学生热 爱物理、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材
学情
目标
方法
程序
板书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实验法、演示法
学法:
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教材
学情
目标
方法
程序
板书
教学程序设计
设计思路:
调动学习欲望,获得感性认识——引导认识波 的形成条件——通过分步讲解,得出波传播的 特点
教材
学情
目标
方法
程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板书
教学程序设计
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 激 发 探 索 知 识 的 欲 望
教材
学情
目标
方法
程序
板书
教学程序设计
举例说明 感性认识
教材
学情
目标
方法
程序
板书
教学程序设计
演示实验
波形成的条件:波源
教材
学情
目标
方法
程序
板书
教学程序设计
举例: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波形成的另一个条件:介质
波动演示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的形成和传播
(说课稿)
雁江区保和中学:李忠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波的形成和传播》是高二物理第十章《机械波》的第一节内容,它研究的是质点的振动在连续介质中传播的过程,由于其运动形式相对复杂、形成过程较抽象。
因此,是本章的难点内容之一。
因为理解机械波要用到以前学过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且是对前半部分机械振动的进一步深化和应用,又为以后学习电磁振荡、电磁波、光波作下铺垫,故这部分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发展学生智力有着特殊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
②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的传播过程的特征;明确波传播的是能量和振动形式,而不是质点;
③知道横波、纵波的概念及波峰、波谷、疏部、密部的定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观察、推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探究物理过程及其规律,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3.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
(1)重点: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2)难点: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3)疑点: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向外迁移。
(4)关键点:建立振动与波的联系。
波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细节不容易体现出来,学生不易掌握。
学生的抽象思维、推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较差。
二、学情分析及处理对策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运动学的基本知识及质点振动的特点和规律,但尚未涉及波的知识。
因此,本节课从研究质点的振动出发,去掌握波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新知识。
通过初中和高一物理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但抽象思维、推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较差。
因此,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计算机模拟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动态过程,来进一步提高学生这几个方面的能力。
三、教法设想:
1、实验法:物理实验具有形象、生动、有趣、极易调动学生积极性,化抽象为具体之功效,所以本节课采用实验法,利于从人的听觉和
视觉同时强化刺激,增加感性认识(学生准备器材:长绳),使学生对波有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计算机模拟辅助教学:由于波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细节不容易体现出来,学生不易掌握。
因此采用计算机模拟辅助教学,通过CAI课件模拟物理过程的方法进行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使学生获得较直观的信息;
3、讲解法:本节课是新授课,所以由教师对新教材作系统概括,重点深入的启发性讲解。
4、谈话法:在展示图片和动画的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激发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
四、学法指导:
本节课主要采用“指导——自主学习法”,通过课件和实验,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讨论,使学生懂得通过观察、推理达到接受知识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
五、教学程序设计:
引入新课(3分钟)
1.在生活中,我们用一滴水滴入平静的水面,会看到水面上荡起圈圈涟漪,起伏不平的波纹向四周传播出去,形成水波。
(展示水波图片)
2.挂在旗杆上的红旗随风飘动。
(展示红旗飘动动画)
3.运动员表演长绸舞。
(展示长绸舞动画)
4.远处发生地震,激起的地震波传来后,会引起地面的振动。
上述现象,都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波的情形。
前面我们学习过的机械振动是描述单个质点的运动形式。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由大量质点构成的弹性介质的整体的一种运动形式——机械波。
那么,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呢?波是怎么形成的呢?引入课题。
[板书]: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
运用图片、动画新颖的刺激和设置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指向新学习的课题,使心理活动集中于所要掌握的内容,保证学习的效率。
新课教学(28分钟)
1、(展示动画)绳子形成波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得出:
机械波就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板书]:一、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2、提出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板书]:二、产生条件: 1、振源; 2、介质。
3、(展示动画)利用计算机模拟演示波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
设问:绳可以分成许多小部分,每一部分看作质点,那么
(1)每个质点如何运动?
(2)为什么前一个质点的运动会带动后一个质点的运动?
(3)各质点的运动有何区别和联系?
(4)当振动传到第7个质点时,其余各点的位置如何?
(5)当振动传到第13个质点时,其余各点的位置如何?并标出振动方向。
[板书]:三、形成过程;每个质点的振动都会带动周围质点振动,从而使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开来。
(6)在形成凹凸相间的波传播过程中,媒质有向外传播吗?实际传播的是什么?
4、(学生小实验):学生用手抖动绳子,形成绳波。
如果不再抖动,则原位的质点很快平静下来。
它说明波动是伴随着能量传播的,要使波持续的传播,必须不断地给振源提供能量。
5、(展示冰山在水波中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冰山的状态,从而得出波的传播特征。
[板书]:四、机械波的特点:
1.介质中各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作往复运动——振动。
2.各质点并不随波向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3.各质点在振动时有时间上的先后。
4.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
6、学生活动:(展示大型团体操的动画)让学生进行波的模拟演示。
7、利用计算机模拟演示横波和纵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种机械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的关系有何不同?
接着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47页“横波和纵波”这一小节。
[板书]:五、波的分类
1、横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凹凸相间的波形——波峰,波谷)
2、纵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疏密相间的波形——疏部,密部)
•用实验法,利于从人的听觉和视觉同时强化刺激,增加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波有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波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细节不容易体现出来,学生不易掌握。
因此采用动画,通过课件模拟物理过程的方法进行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
•通过提问,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景”,能引导学生联系、分析、综合、概括,从而获得新知识。
巩固练习(6分钟)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有机械波就有机械振动;(2)有机械振动就有机械波;
(3)没有机械振动就没有机械波;(4)没有机械波就没有机械振动;
(5)没有媒质就没有机械波;(6)有媒质就有机械波。
2、如图是某时刻某一横波的波形,质点
3、11在波峰,质点7在波谷,已知质点9的振动方向向上,则:(1)此横波的传播方向是___。
(2)此时质点5的振动方向是__。
(3)质点2和3比较,___先回到
平衡位置。
(4)经过T/4质点12的振动方向是___。
(5)请用虚线画出再过3T/4的波形。
练习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有利于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物理规律的应用。
如:练习1能巩固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练习2能加深对波的产生过程的理解,加强振动和波的联系。
课堂小结(3分钟)
1.只有振动才有可能引起波动。
2.只有通过介质,才能由局部的振动引起全局的波动。
3.每一局部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住复运动——振动。
4.每一局部并不随波向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5.每一局部的振动在时间上有先后。
6.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它是一种振动形式,又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根据“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知识的巩固应在头脑中建立新的联系以后立即进行。
所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对问题研究的方法做出评价,思考描述波动与振动的物理量有什么不同。
布置作业(1分钟)
1、阅读本节内容,预习第二节“波的图象”。
2、作业:优化设计第十章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同步测控。
做作业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有利于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物理规律的应用。
学生看书、做作业(4分钟)
六、板书设计:
把教材的重点和要点的提纲或词语板书出来,易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形成清晰的、强烈的印象,促进理解,突出重点和要点。
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
(四)机械波的特点:1.介质中各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作往复运动——振动。
2.各质点并不随波向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3.各质点在振动时有时间上的先后。
4.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
(五)波的分类
1、横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凹凸相间的波形——波峰,波谷)
2、纵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疏密相间的波形——疏部,密部)
(一)机械波:机械波振
动在介质中的传
播。
(二)产生条件:
1、振源
2、介质
(三)形成过程:每个质
点的振动都会带
动周围质点振动,
从而使振动在介
质中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