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4.09.30•【文号】环发[2004]138号•【施行日期】2004.09.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的通知(环发[2004]1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有关直属单位,双重领导科研院所,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为了加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体制改革,根据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局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了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

为了加强我局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现将重新修订的《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二00四年九月三十日附件: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以下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管理,促进重点实验室的持续健康发展,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环境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下称环保总局)建设重点实验室的目的是:促进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展创新性研究,解决环境保护的重大科技问题,为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与技术支持。

第四条环保总局根据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环境科技中长期规划,编制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通过组织申报或者招投标等形式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

第二章主要任务第五条承担国家环境保护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解决环境保护重大和关键性难题。

第六条建设与发展环境科学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建筑安装施工【发文字号】[86]国环字第003号【法宝提示】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6号)--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修正案》(发布日期:1999年7月8日实施日期:1999年7月8日)废止【发布部门】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已变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已变更)【发布日期】1986.03.26【实施日期】1986.03.26【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3月26日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联合发布[86]国环字第003号)第一条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加快治理原有的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工业、交通、水利、农林、商业、卫生、文教、科研、旅游、市政等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

第三条引进的建设项目(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的建设项目)除执行本办法外,还应当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执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凡改建、扩建和进行技术改造的工程,都必须对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同时进行治理。

建设项目建成后,其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和符合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负责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经济合同中有关环境保护内容的审查;负责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负责初步设计中环境保护篇章的审查及建设施工的检查;负责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负责环境保护设施运转和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

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发文单位: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发布日期:1981—5—11执行日期:1981—5-11为了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和基本建设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负责. 各级计委在审批基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任务书、选址报告和初步设计时,应与环境保护部门磋商,确保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其他经济和技术问题一并作出决定.编制年度基本建设计划,必须把环境保护设施所需的投资、设备、材料等与主体工程一起安排.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按照基本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的审批权限,相应地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条基本建设项目的确定,必须充分注意布局的合理性,使其对环境的有害影响缩小到最低的程度。

在现有的大城市和环境污染已经严重的地区,一般不新建、扩建大型的工业项目。

在城镇生活居住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和自然保护区,不准建设污染环境的企业,事业单位。

第三条基本建设项目必须充分注意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使其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到最少的程度。

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建成投产或使用后,其污染物的排放必须遵守国家或省、市、自治区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四条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必须在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基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查同意后,再编制建设项目的计划任务书.环境影响报告书经审查同意后,若建设项目的规模、主要产品方案、工艺技术或建设地址等有重大改变,应修改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报原审批机关同意。

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费用,由可行性研究费中支出(一九八一年的在建项目仍按现有资金来源解决)。

第五条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见附件。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问题的若干意见-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问题的若干意见-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问题的若干意见正文:----------------------------------------------------------------------------------------------------------------------------------------------------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问题的若干意见(1988年3月21日国家环保局)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1.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需要解释的条文《办法》中第四条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制度”。

如何判断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在此提出一个一般原则:凡属中型以上的建设项目,对厂区以外地区的基本环境要素(大气、水体、土壤、植物等)或特定环境保护区(如城镇、居民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疗养区、自然保护区、温泉、名胜古迹等)可能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不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不能判明影响程度者,都应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其余项目可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根据上述原则和实际情况制定。

2.关于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程序问题《办法》中第八条和第十三条已明确规定。

为了准确理解,在此重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一律由建设单位负责提出,报主管部门预审,再由预审部门提出预审意见转报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未经预审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环境保护部门不能审批。

为了简化手续,提高工作效率,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部门,可以通过参加预审会了解情况,协调解决问题,或预审、审批会议联合召开,不需再开审批会。

但少数特殊或情况复杂的建设项目不在此限。

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其预审工作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委负责。

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1999]177号

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1999]177号

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正文:----------------------------------------------------------------------------------------------------------------------------------------------------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为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条例》和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调国办发[1998]111号)的精神,防止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造成冲击,协调好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现就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要提高对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一方面要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步伐,制定和实施本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抓紧在具有自然生态系统代表性、典型性、未受破坏的地区,抢救性建立一批新的自然保护区;另一方面要强化对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区的统一监督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一切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冲击和破坏,确保实现国家跨世纪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目标。

二、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条例》关于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管理的规定。

几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不得安排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内;需占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不得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体放标准;在自然保护区外围地带进行的项目建设,不得损害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

自然保护区内部未分区的,按核心区、缓冲区规定管理。

三、强化穿越自然保护区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经国家批准的交通、水利水电重点建设项目因悦自然条件限制,必需穿越自然保护区,特别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内时,应对自然保护区的内部功能区划或者范围、界线进行适当调整。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计科技[1992]2239号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计科技[1992]2239号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正文:----------------------------------------------------------------------------------------------------------------------------------------------------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1992年11月26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布计科技[1992]2239号)一、总则第一条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八个五年计划起,国家计委将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研究中心)。

为此,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研究中心是一种新型的科研开发实体,它的主要宗旨是将有市场价值的重要应用科研成果进行后续的工程化研究和系统集成;着力于开发科研成果转化为适合规模生产需要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增强产业实力,为我国经济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服务。

第三条依托于具有雄厚实力的科研院所、大学或企业建设的工程研究中心,其目的是探索科研与生产结合的有效形式和新的运行机制,加强科研成果向生产转化的薄弱环节,提高我国工业生产技术的开发和竞争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加速高科技产业化的进程。

第四条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1.持续不断地为规模生产提供成套的工程化研究成果;2.促进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3.积极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4.培养、吸引相关学科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5.为行业和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第五条工程研究中心应具备的主要特点是:1.以市场为导向,从事科研成果的工程化研究与开发;2.在组织上切实保证企业对工程研究中心的有效参与,在工程化研究的过程中与企业紧密结合;3.具有国内一流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和技术综合能力及相应的队伍;4.具有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工程评估的能力;5.具有科技成果向工业生产转化的工程化研究验证环境和能力,以保证科研成果向规模生产顺利延伸;6.面向市场和产业,向全社会开放。

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第十五号

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第十五号

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管理办法(1995年2月6日,国家环保局第十五号令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工程(以下简称“环境工程”)设计的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投资效益,改善环境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环境工程设计包括:(一)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电磁、放射性等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的工艺设计、非标准设备设计和相应的建构筑物等配套工程设计;(二)废物资源化工程设计;(三)环境生态工程设计。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环境工程设计业务的单位必须持有《环境工程设计证书》(以下简称《设计证书》),凭证从事环境工程设计。

第四条《设计证书》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

持有甲级《设计证书》的单位,可按《设计证书》规定的专业范围,在全国范围内承接环境工程设计项目。

持有乙级《设计证书》的单位,可按《设计证书》规定的专业范围和工程限额,在全国范围内承接相应的环境工程设计项目。

持有丙级《设计证书》的单位,可按《设计证书》规定的专业范围和工程限额,在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承接相应的环境工程设计项目。

第五条《设计证书》的专业范围,按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电磁、放射性等环境污染防治,废物资源化和生态保护进行行业分类。

第六条《设计证书》的分级标准和工程限额标准,适用本办法附件《环境工程设计证书分级和行业分类规则》的规定。

第七条《设计证书》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审查核发,并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申领《设计证书》的条件和程序第八条申领《设计证书》的单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符合国家规定,依照法定程序批准设立该单位的文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二)有稳定的组织机构和固定的办公、设计及试验场所;(三)符合所申请的《设计证书》级别和业务范围要求的条件。

第九条申领甲、乙级《设计证书》适用如下程序:(一)申请单位向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书面申请,领取《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申请表》一式三份,并按要求填写;(二)申请单位为国务院各部门直属单位的,应将填写的《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申请表》报其所属行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然后报国家环境保护局审核;其他申请单位应将填写的《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申请表》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然后报国家环境保护局审核;(三)国家环境保护局经过审查,对符合条件的,核发甲级或者乙级《设计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驳回申请,并造之理由。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计划委员会(已更名)•【公布日期】1986.03.26•【文号】•【施行日期】1986.03.26•【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建筑市场监管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6号)--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修正案》(发布日期:1999年7月8日实施日期:1999年7月8日)废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3月26日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联合发布)第一条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加快治理原有的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工业、交通、水利、农林、商业、卫生、文教、科研、旅游、市政等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

第三条引进的建设项目(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的建设项目)除执行本办法外,还应当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执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凡改建、扩建和进行技术改造的工程,都必须对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同时进行治理。

建设项目建成后,其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和符合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负责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经济合同中有关环境保护内容的审查;负责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负责初步设计中环境保护篇章的审查及建设施工的检查;负责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负责环境保护设施运转和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

第六条各级计划、土地管理、基建、技改、银行、物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都应结合本规定将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纳入工作计划。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3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管理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3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管理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3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管理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1.22•【文号】环办函[2014]80号•【施行日期】2014.01.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标准正文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3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管理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4]80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关于开展2013年部门预算绩效评价试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4〕29号)和财政部有关要求,我部将于2014年1-3月开展2013年度财政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并将2013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管理”项目列为试点评价项目之一。

此次绩效评价结果将上报财政部,直接影响今后标准项目的申报和预算安排,请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配合完成好各项评价任务。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单位务必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6年第41号,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可在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hjbhbz/bzgl/index_1.htm查询)等环保标准工作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对本单位承担项目工作情况进行自查,对工作质量、内容、程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尽快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对于2013年新立项项目,凡是尚未按《办法》规定和计划要求开展开题论证工作的单位,务必于2014年1月30日前向我部提交开题论证材料,配合环境保护部标准所于2014年2月28日前完成开题论证工作。

二、请各项目承担单位确定本单位绩效评价工作负责人和联系人各一名(负责人必须为本单位领导),并将名单(附件3)于2014年1月23日前报环境保护部标准所备案。

三、请各项目承担单位认真填写各项表格(附件4),于2014年1月23日前将纸质文件(一式两份)及电子文件提交环境保护部标准所;2013年新立项项目需同时提交项目开题论证会纪要(扫描件),2013年已发布标准项目需同时提交项目专家审议会纪要(扫描件)。

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第十五

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第十五

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管理办法(1995年2月6日,国家环保局第十五号令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工程(以下简称“环境工程”)设计的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投资效益,改善环境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环境工程设计包括:(一)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电磁、放射性等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的工艺设计、非标准设备设计和相应的建构筑物等配套工程设计;(二)废物资源化工程设计;(三)环境生态工程设计。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环境工程设计业务的单位必须持有《环境工程设计证书》(以下简称《设计证书》),凭证从事环境工程设计。

第四条《设计证书》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

持有甲级《设计证书》的单位,可按《设计证书》规定的专业范围,在全国范围内承接环境工程设计项目。

持有乙级《设计证书》的单位,可按《设计证书》规定的专业范围和工程限额,在全国范围内承接相应的环境工程设计项目。

持有丙级《设计证书》的单位,可按《设计证书》规定的专业范围和工程限额,在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承接相应的环境工程设计项目。

第五条《设计证书》的专业范围,按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电磁、放射性等环境污染防治,废物资源化和生态保护进行行业分类。

第六条《设计证书》的分级标准和工程限额标准,适用本办法附件《环境工程设计证书分级和行业分类规则》的规定。

第七条《设计证书》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审查核发,并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申领《设计证书》的条件和程序第八条申领《设计证书》的单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符合国家规定,依照法定程序批准设立该单位的文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二)有稳定的组织机构和固定的办公、设计及试验场所;(三)符合所申请的《设计证书》级别和业务范围要求的条件。

第九条申领甲、乙级《设计证书》适用如下程序:(一)申请单位向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书面申请,领取《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申请表》一式三份,并按要求填写;(二)申请单位为国务院各部门直属单位的,应将填写的《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申请表》报其所属行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然后报国家环境保护局审核;其他申请单位应将填写的《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申请表》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然后报国家环境保护局审核;(三)国家环境保护局经过审查,对符合条件的,核发甲级或者乙级《设计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驳回申请,并造之理由。

工程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工程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工程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进一步提升集团公司的整体环境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一条项目经理部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书记项目总工程师、安全总监、财务总监、副经理任副组长,项目各部室领导及工班长任组员。

项目经理部设安质环保部,配备专职环保员,工班设兼职环保员。

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第二条项目经理环境保护职责1、组织制定项目环境方针、目标、指标;2、为项目环境保护所需资源的配置,提供必要的人员、经费保障。

第三条项目总工程师环境保护职责1、组织进行环境调查,审批项目环境因素调查表、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目录、环境管理方案、应急预案及控制措施;2、组织、协调环境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理,负责环境保护投诉的处置。

第四条项目安质环保部职责1、项目开工前,负责从设计单位获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中水、气、声、影响分析结论要求及项目实际,组织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出项目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2、编制项目《环境因素调查表》、《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项目负责人审批后发布,并将项目重要环境因素告知相关方;3、识别并获取项目适用的国家及地方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摘录适用环境法律法规条款,编制项目《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目录》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批后发布;4、负责组织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及合规性评价,做好记录;5、结合程序文件及指导性环境管理方案、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项目实际,组织编制项目环境管理方案、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批后发布实施。

并组织评审、更新工作;7、组织对施工扬尘、场界噪声、施工污水等进行自检或委外检测,做好检测记录;8、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外部信息交流与沟通。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环发[2006]114号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环发[2006]114号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正文:----------------------------------------------------------------------------------------------------------------------------------------------------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7月28日以环发[2006]114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为环境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环境保护系统各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和辐射环境监测机构(以下统称环境监测机构)。

第三条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指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为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监督等内容。

第四条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监测工作的全过程。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具有领导和管理职责。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在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第六条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对本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负责。

应主动接受上级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并积极参加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研究、监测资质认证、持证上岗考核、质量管理评比评审、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工作,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第七条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有质量管理机构或质量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并具备必要的专用实验条件。

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一)负责监督管理本环境监测机构各类监测活动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切实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二)组织和开展质控考核、能力验证、比对、方法验证、质量监督、量值溯源及量值传递等质量管理工作,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三)负责本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的申报与日常管理,国家级和省级环境监测机构组织和实施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的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四)建立环境监测标准、技术规范和规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动态信息库;(五)组织和实施环境监测技术及质量管理的技术培训和交流;(六)组织开展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质量管理的监督与检查;(七)负责本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的信息汇总和工作总结;(八)参与环境污染事件、环境污染仲裁、用户投诉、环境纠纷案件、司法机构的委托监测等涉及争议的监测活动。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暂行管理办法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暂行管理办法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暂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组建与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化研究开发、转化科技成果方面的作用,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组建工程中心,旨在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缩短成果转化的周期。

同时,面向企业规模生产的实际需要,提高现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加速企业生产技术改造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为企业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供基本技术支撑。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结合人才分流、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科技工作运行机制,有重点地、分期分批地支持一批科技水平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科研机构,使之成为我国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攀登科学高峰,出成果,出人才的主力军。

第三条工程中心是主要依托于行业、领域科技实力雄厚的重点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或高等院校,拥有国内一流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的专业人才队伍,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能够提供多种综合性服务,与相关企业紧密联系,同时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科研开发实体。

第四条工程中心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一)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针对行业、领域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适合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技术装备,并不断地推出具有高增值效益的系列新产品。

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培训行业或领域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

同时,结合国外智力引进工作,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全方位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三)实行开放服务,接受国家、行业或部门、地方,以及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和试验任务,并为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号)《环境标准管理办法》已于1999年1月5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一九九九年四月一日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环境标准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环境标准的制定、实施及对实施环境标准的监督。

第三条为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制定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

第四条国家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执行。

国家环境标准发布后,相应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自行废止。

地方环境标准在颁布该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范围内执行。

第五条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环境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环境标准属于强制性环境标准,强制性环境标准必须执行。

强制性环境标准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环境标准。

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环境标准,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性环境标准引用,也必须强制执行。

国家环境保护局法规性文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令第2号

国家环境保护局法规性文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令第2号

国家环境保护局法规性文件管理办法正文:---------------------------------------------------------------------------------------------------------------------------------------------------- 国家环境保护局法规性文件管理办法(1990年3月12日国家环保局令第2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环境保护法规建设科学化和规范化,加强对环境保护法规性文件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保护法规性文件(以下简称法规)以颁布机关和效力等级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种:(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发布的为法律,包括法和条例;(二)由国务院批准发布的为行政法规,包括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办法和决定;(三)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或国家环境保护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委联合发布的为部门规章,包括规定和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环境保护局或国家环境保护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委联合组织拟定、送审与发布法规的过程。

本办法所称司(办)均为国家环境保护局机关职能机构。

第四条政策法规司归口管理法规的计划、起草、送审、备案、修正和废止工作,负责与上级机关、有关部委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法规制定和管理方面的联系。

第二章法规的拟定第五条政策法规司根据每一阶段环境保护的任务及重点,组织拟定环境保护的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检查实施情况。

第六条各司(办)应将本司(办)翌年准备起草或制定的法规填写立法申报表(见附件1),于每年10月底之前报政策法规司;政策法规司根据立法规划,进行综合平衡,拟定国家环境保护局的年度立法计划,经局领导审定,报国务院法制局。

国家环境保护局年度立法计划经批准后,印发各司(办)。

属于计划外急需拟定的法规,视经费等具体情况,经主管局长批准后,可作为年度立法计划的补充计划实施。

生态环境部关于同意国家环境保护燃煤低碳利用与重金属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通过验收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关于同意国家环境保护燃煤低碳利用与重金属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通过验收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关于同意国家环境保护燃煤低碳利用与重金属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通过验收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
•【公布日期】2023.08.27
•【文号】环科财函〔2023〕71号
•【施行日期】2023.08.2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其他规定
正文
关于同意国家环境保护燃煤低碳利用
与重金属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通过验收的通知
环科财函〔2023〕71号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经组织专家审核和研究,国家环境保护燃煤低碳利用与重金属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基本信息见附件)完成了《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

我部同意该工程技术中心通过验收。

请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加强对工程技术中心的指导与支持,强化运行管理与作用发挥。

请依托单位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突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中心对环境治理技术创新、环境管理和产业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附件: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基本信息
生态环境部
2023年8月27日附件
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基本信息
序号名称
工程技术中心
主任
依托单位
1
国家环境保护燃煤低碳利用与重金属
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赵永椿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保护部关于同意开展国家环境保护创面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工作的函

环境保护部关于同意开展国家环境保护创面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工作的函

环境保护部关于同意开展国家环境保护创面生态修复
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工作的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4.10.23
•【文号】环函[2014]231号
•【施行日期】2014.10.2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环境保护部关于同意开展国家环境保护创面生态修复工程技
术中心建设工作的函
(环函[2014]231号)
路域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你公司报送的《国家环境保护创面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已通过我部组织的专家论证。

经研究,同意以你公司为依托单位,与相关单位合作,建设国家环境保护创面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

在技术中心建设工作中,应根据各类建设工程所在区域生态系统的特点,以改善局部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目标,研发对工程创面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修复的实用技术,并通过实际工程加以应用。

技术中心建设期为两年。

请按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抓紧落实资金投入,关注和研究技术发展动态,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活动,提高技术创
新能力,按期完成技术中心的各项建设工作目标。

请按时向我部提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情况年度报告》,并及时报告建设期间的重大事项。

环境保护部
2014年10月23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1999]107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1999]107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正文:----------------------------------------------------------------------------------------------------------------------------------------------------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1999年4月21日)环发[1999]10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现对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建设项目的范围《条例》所称的“建设项目”是指:按固定资产投资方式进行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包括国有经济、城乡集体经济、联营、股份制、外资、港澳台投资、个体经济和其它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开发活动。

按计划管理体制,建设项目可分为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开发(包括开发区建设、新区建设、老区改造)和其他共四个部分的工程和设施建设。

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饮食娱乐服务性行业,也属《条例》管理范围。

二、关于审批权限《条例》规定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审批以下四种类型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1.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2.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3.国务院审批或国务院授权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在现阶段是指:总投资在2亿元人民币及以上,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审批或企业注册、申领执照的建设项目;4.建设项目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有争议的建设项目。

三、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程序1.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建设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类管理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另发)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以委托或招标方式确定评价单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4]137号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有关直属单位、双重领导科研院所,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为了推动高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解决重大环境科技问题,适应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科技体制改革,我局有重点地开展了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我局工程技术中心的作用,加强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现将重新修订的《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二○○四年九月三十日主题词:环保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通知抄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教育部。

附件: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称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与运行管理,促进工程技术中心的持续健康发展,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技术中心是国家组织重大环境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聚集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组织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

工程技术中心应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为宗旨。

第三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下称环保总局)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目的是:解决环境保护重大科技问题,促进环保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第四条环保总局根据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国家环境科技中长期规划,编制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规划;通过组织申报或者招投标等形式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规划。

第二章主要任务第五条研究开发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对具有市场价值的重要环境科研成果进行工程化开发和系统集成,推进其产业化。

第六条建立环境保护新技术试点工程或示范工程,发挥对行业的技术扩散、辐射作用。

第七条进行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第八条培养环境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第九条参与相关领域环保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制定,承担相关的工程技术评估和工程化验证,向环保总局提交相关领域技术发展报告,向社会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第十条接受环保总局委托,为国家环境管理、监督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第三章申报条件及报批程序第十一条凡从事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高新企业单位法人可申请建设工程技术中心。

第十二条申请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单位应该具备下列条件:1.申报专业技术领域符合国家环境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环保总局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规划。

2.申报专业技术在国内领先并具有影响力,拥有一定数量的专利技术和重要的科技成果。

3.拥有工艺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的基本设备和条件,有环境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的业绩。

4.具有本领域的相关资质和基本工作条件,能够对相关领域环境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评估。

5.具有进行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培养和培训高水平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6.拥有结构合理的环境工程技术开发、设计、试验的专业技术队伍,具有良好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相关制度,后勤保障得力。

7.拥有较雄厚的科研资产和经济实力,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有资金保障。

第十三条报批程序1.符合申报范围及条件的单位,可自愿填报《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申请书》(以下称《申请书》,编制提纲见附件一)。

环保总局直属科研院所可直接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和环保总局双重领导的科研院所、国家有关部门直属单位、高等院校要通过主管部门上报环保总局;省、自治区、直辖市或重点城市环境科研院所或高新企业要通过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审查后择优上报环保总局。

2.环保总局对受理的《申请书》进行初审、现场考察和筛选,提出审查意见和初步立项计划。

3.根据初步立项计划,申报单位编制《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称《可行性报告》,编制提纲见附件二)。

环保总局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论证委员会中应以相关领域技术人员为主,论证委员会提出论证意见。

4.通过论证的《可行性报告》,经环保总局批准,申报单位按《可行性报告》组织实施。

5.申报单位在申报时应明确该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管理的依托单位。

第四章建设与验收第十四条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期限一般为两年。

第十五条为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单位应建立领导小组,负责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工作。

第十六条工程技术中心在建设过程中,若需对原计划进行实质性调整,须上报环保总局,必要时组织专家重新论证,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十七条环保总局对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定期进行检查,适时处理建设中的问题。

对于组织建设不力或科技开发方向发生重大变化者,应及时通知依托单位调整或终止计划的执行。

第十八条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资金主要以依托单位自筹、地方或上级主管部门补助为主,环保总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予以支持。

第十九条依托单位按计划完成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任务后,应编写《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总结报告》等验收文件,由主管部门向环保总局提出验收申请。

第二十条环保总局组织验收委员会按照验收提纲(附件三)进行验收。

通过验收的工程技术中心,环保总局予以命名授牌。

第二十一条对不能按期进行验收或者未通过验收的工程技术中心,环保总局根据实际情况责成依托单位采取措施限期进行整改或者终止建设。

第五章运行与管理第二十二条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指导管理工程技术中心工作,环保总局有关司(局)参与指导工程技术中心的相关业务,依托单位具体负责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

第二十三条工程技术中心应当在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的指导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行有偿服务取得经济效益,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应当利用各种形式,对研究开发的科技成果和优势技术进行推广,保证工程技术中心的正常运行和顺利发展。

第二十四条环保总局在可能的条件下,对工程技术中心的重大环境科技活动和成果产业化初期工作,给予支持。

第二十五条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由依托单位推荐,征得环保总局同意后,由依托单位聘任;工程技术中心应成立管理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均由依托单位聘任,每届任期三年。

第二十六条管理委员会是工程技术中心的决策机构,负责审议其重大事项,由与工程技术中心直接利益相关的单位代表、专家和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组成。

第二十七条技术委员会是工程技术中心的技术咨询机构,负责工程技术中心重大技术问题的审议,由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组成。

第二十八条工程技术中心应是独立的技术开发实体,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工程技术中心应进行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参照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人员、财务、资产、考核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第二十九条工程技术中心的内部机构应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设置,应特别重视市场调查和经营人员的配备。

第三十条依托单位每年应当向环保总局报送工程技术中心工作总结,向环保总局通报有关重大的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

第三十一条工程技术中心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环保总局鼓励支持一些高规格的技术交流活动和高水平的合作项目。

第三十二条环保总局每隔3年对工程技术中心的运行情况及绩效进行评估。

对于取得突出成绩者给予表彰,对于管理不善者责成限期改进,对于整改后经评估仍不合格者,取消其工程技术中心称号。

第六章附则第三十三条工程技术中心命名统一为“国家环境保护XXX工程技术中心”,英文名称为:“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enter for XXX”。

各工程技术中心可据此按照批复文件刻制印章。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原《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规则(试行)》同时废止。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附件一:《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申请书》编制提纲一、工程技术中心名称、依托单位、主管部门、联系方式二、项目背景与必要性1.在国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国内外本领域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3.国内本领域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本中心拟解决的关键工程技术问题三、依托单位概况和现有基础条件1.依托单位概况2.具备的建设条件3.学科带头人与研发队伍情况四、工程技术中心的主要任务与目标1.主要研究开发方向2.主要功能与任务3.近中期目标及发展战略与思路五、建设方案与投资估算1.工程技术中心的机构设置与职能2.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提名及情况3.工程技术中心的运行机制4.建设地点、内容、规模与方案5.各依托单位所能提供的配套与支撑条件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六、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初步分析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八、依托单位意见九、行业或地方主管部门意见附件二:《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一、工程技术中心名称、依托单位、主管部门、联系方式二、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国内外及同行单位在相关领域研究开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四、依托单位在本领域的技术优势和现有基础条件1.技术骨干与研发队伍情况2.储备的重要科技成果3.已有的实验仪器设备4.示范工程或试验基地情况5.能提供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的经费和配套支撑条件五、工程技术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1.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2.近中期目标及发展战略与思路六、建设的主要内容1.总体设计、结构和布局2.组织机构、人员及人才培养3.规章制度与运行机制4.建设规模与装备5.建设周期与进度6.经费预算、资金筹措和使用七、环境影响评价、安全卫生与消防八、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管理委员会主任、技术委员会主任的提名及其基本情况九、依托单位意见(保障条件与经费配套等的承诺)十、行业或地方主管部门意见十一、专家论证意见十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复意见附件三: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验收提纲一、验收对象已经列入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计划,并且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申请验收的工程技术中心。

二、验收依据1.《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2.环保总局批准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文件;3.环保总局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4.建设过程中各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有关文件。

三、验收内容(一)建设计划执行情况及其所形成的能力1.拥有技术研究开发的基本用房及安全、环保、消防等配套设施;2.已经形成预期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化验证能力仪器设备到位、支撑条件保证、工程化试验条件具备;3.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4.合理的人员规模、结构;5.建设经费状况合理合法,财务账目清楚。

(二)建设期的主要业绩1.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工程建设任务;2.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近期主要研究开发任务;3.承担了重大科技研究开发任务;4.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5.为国家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服务;向社会提供了技术培训、咨询和服务;6.基本实现了经济良性循环,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