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

合集下载

家畜传染病课件: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家畜传染病课件: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第一章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要(学时)教材P7-18一、感(传)染和传染病 P7(15分钟)1、感染①定义: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动物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叫做感染。

感染涕度:从无症状到明显症状甚至死亡的不同程度临床表现。

②意义:感染是微生物赖以生存、延续种群的前提和形式,是传播的基础,是机体与微生物相互斗争的过程。

斗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决定着感染的结果。

病原体只有进入有易感性的动物机体,才能形成感染,易感性既缺乏免疫力或抵抗力。

有些动物体内则不适合病原体生长或可将其主动清除掉,这种特性叫做这些动物的抗感染免疫,从广义讲抗感染免疫可以是特异性的,同时也包括非特异性的。

是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可与后面的隐性感染加以比较。

2、传染病(1)定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且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病疾。

(传染性和流行性定义:P7,前者为个体间、后者为群体水平)(2)特征:病原体、传染性和流行性、机体特异性反应可测性(抗体及变态)、特异性免疫(抗性)(体液、细胞)、特征性表现(潜伏期、症状、病变、病程、流行过程和规律等)。

了解这些特点可将其与非传染病加以区别。

二、感染的类型及传染病的分类(与其相应的是传染病的类型)(30分钟)由于病原体与机体之间的斗争是错综复杂的,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感染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病原体的来源分外源性和内源性内源性感染和条件致病有相同点,但又不完全相同。

前者为病原菌,后者可为非病原菌。

2、按病原种类的多少分单纯、混合。

3、按先后分原发、继发☆4、按感染后的表现分显性、隐性、顿挫型和一过性。

(1)显性感染病原毒力强、数量多、机体抵抗力弱,感染后病原体不断生长、繁殖,并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临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它是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的斗争平衡被打破的过程。

(2)隐性感染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后定居于某一部位,虽能生长繁殖,但动物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过程的叫做隐性感染,这是一种病原体与机体处于暂时相对平衡的斗争状态。

01第一章 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讲课提纲

01第一章  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讲课提纲

第一章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PPT文稿)第一节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感染(infection):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感染梯度(gradient of infection):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后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从完全没有临床症状到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这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又称为感染梯度(gradient of infection)。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传染病的特性:1.传染病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特异的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6. 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第二节感染的类型和传染病的分类一、感染的类型1.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和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2.单纯感染(simple infection),混合感染(mixed infection)和继发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 3.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和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顿挫型和一过型感染4.局部感染(local infection)和全身感染(general infection)5.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6.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7.最急性、急性(acute infection)、亚急性(subacute infection)和慢性(chronic infection)感染8.病毒的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和慢病毒感染(slow virus infection)二、传染病的分类1、按病原体分类2、按动物种类分类3、按受侵害的主要器官或组织系统分类4、按病程长短分类5、按疾病的危害程度分类6、按疾病的来源分类7、其他分类国际兽疫局(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OIE listed diseases(diseases notifiable to the OIE)第三节传染病病程的发展阶段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

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PPT课件

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PPT课件

第三节 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一、潜伏期: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 时起,到疾病的症状开始出现为止。 潜伏期与动 物种属、品种、个体差异及病原体的种类、数量、 毒力、侵入途径和部位不同有关。
二、前驱期: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到特征性症 状出现之前。
三、 (症状) 明显期:特征性症状表现的时期。 是疾病发展的高峰阶段。
二、传染病的概念
1.传染病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 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 为传染病。
2.传染病的特征 传染病具有一些共同特性, 与其它疾病相区别,这些特性是:
(1)传染病是由特定的病原微生物 引起的 。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病原微生物 从病畜体内排出后,侵入另一有易感性的健畜体 内,引起同样症状的疾病--传染性;条件适宜时, 传染病在一定地区的易感动物群中蔓延散播--流行 性。
三、按感染的部位分为:
1.局部感染:侵入的病原被局限在一定部位生 长繁殖,引起一定局部病变的感染称为局部感染。
2.全身感染:侵入的病原冲破机体的防御屏障 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引起全身的感染。其表现 形式有:菌血症、病毒血症、毒血症、败血症、 脓毒症和脓毒败血症。

四、按临诊表现分为:
1.显性感染:表现该病临诊症状的感染。
隐性感染:侵入病原微生物定居某一部位, 虽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生长繁殖,但动物不呈现症 状,动物与病原之间的斗争处于暂时相对的平衡 状态,称为隐性感染。
不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不引起感 染过程,在多数情况下,动物体不适合侵入的病 原生长繁殖,或动物能迅速动员防御力量将侵入 者消灭,不出现可见症状,这种状态称为抗感染 免疫。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抵抗力) 称为有易感性。

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后至症 状出现前既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 狂犬病 – 猪瘟 – 口蹄疫等
•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在临诊症状消 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 猪气喘病 – 布鲁氏菌病等
• 健康病原携带者:是指过去没有患 过某中传染病但却能排出该种病原 体的动物。 – 巴氏杆菌病 – 沙门氏菌病 – 猪丹毒 – 马腺疫等 • 病原携带者存在间歇排毒的现象。
• 家畜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较为复杂,每种 传染病有其特定传播途径。或一种(如 皮肤霉菌病,虫媒病)或多种(如炭疽: 接触,饲料,饮水,土壤,空气,媒介 节肢动物)或不同病例不同传播途径。 掌握和了解传播途径有助于对现实的传 播途径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切断传播 途径,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 畜群的易感性(易感动物):
• 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 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 途径称为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可分两大 类:
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
• 预防家畜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之一——切 断传播途径
• 水平传播概念:传染病在群体 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 向平行传播 • 水平传播方式:
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经空气(飞沫,飞沫核,尘埃) 经污染的饲料和水 经污染的土壤 经活的媒介物 经使用的工具、器械
经空气传播
• 飞沫传染:经飞散于空气中带有病原体 的微细泡沫而散播的传染。如结核病, 猪喘气病,牛肺疫,猪流感,鸡传喉。 – 影响飞沫传播的因素:畜群密度大, 潮湿,阴暗,通风不良,飞沫传播 作用时间较长。 • 飞沫核:飞沫中的水分蒸发变干后,成 为蛋白质和细菌或病毒组成的飞沫核 • 尘埃传染:由病原体覆着的尘埃在空气 流动冲击下,在空气中飘扬,被易感动 物吸入而感染。主要有结核病、炭疽、 猪瘟。

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与规律

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与规律
后, 剩下的动物在一定时期内具备特异性免疫力 、 可 以不再感染此种传染病。免疫接种预防传染病 , 也是 这个 道理 。
的动物 , 只有能排 出病原体 , 才能发挥传染源作用 。 大多数传染病此 阶段不能排出病原体 ,少数传染病
此时可以排 出病原体。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 指疾病在 临床症状消失后体 内仍携带病原体 的动物。很多传
2 规律性
流行过程 的表现形式。传染病在流行过程 中, 根
据在一定时间 内发病率 的高低和传播范 围的大小 。 散发性发病数 目不 多 ,并且在较长的时间里只有个
染病这时已不 向外排出病原体 ,或排 出的病原体数 量很少 , 毒力很弱 , 传染性很 弱 , 但有些传染病此 时 仍能排 出具有感染性的病原体 , 如布鲁 氏菌病 、 猪气 喘病等。健康病原携带者 , 指没患某种传染病但体 内
性的动物有时可 以机械性地传播传染病 。人类有时 在工作生活活动 中可以机械性地传播动物传染 病 , 特别是兽医畜牧人员。从另一角度考虑 , 传播途径可
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2 大类 。 水平传播 , 传染病 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 间以水平形式横 向传播。以上 介绍 的间接接触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途径均属水 平
芽胞的细菌和猪丹毒杆菌等。经活的媒介物传播如
节肢动物是很多传染病 的重要传播媒介 。有些病原
体在传播媒介体 内要生长繁殖, 这样的传播媒介称为 生物性传播媒介 , 其实质上起到传染源的作用。而有
些病原体在传播媒介体 内不生长繁殖 ,这样 的传播 媒 介称 为 机械 性 传 播 媒介 。本 身对 某 种病 原 无 易 感
有局限性传播特征 , 并且流行规模较小。地方流行性 含有 2层含义 , 一是发病数稍超过散发性 , 二是带有

家畜疾病的传播与防控

家畜疾病的传播与防控

家畜疾病的传播与防控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养殖业的扩大规模,家畜疾病的传播和防控变得越来越重要。

家畜疾病的传播不仅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对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家畜疾病的传播和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家畜疾病的传播途径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家畜疾病的传播途径家畜疾病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其中主要包括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食物和饮水传播、昆虫和寄生虫传播等。

1. 直接接触传播家畜疾病可以通过动物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例如生病的动物与健康动物之间的接触,以及在饲养环境中共同生活的动物之间的接触。

这种传播途径是最为常见和直接的方式之一。

2. 空气传播某些家畜疾病可以通过空气中的病原体传播。

当生病的动物打喷嚏、咳嗽或呼吸时,会释放出病原体,其他动物吸入这些空气中的病原体后,也可能感染上相同的疾病。

3. 食物和饮水传播许多病原体可以通过食物和饮水传播。

如果动物饮用被污染的水源,或者进食了受感染的饲料、草料或食物残渣,都有可能感染上疾病。

这是一种常见的传播途径,尤其是在集约化养殖场中。

4. 昆虫和寄生虫传播一些家畜疾病可以通过昆虫和寄生虫传播,这类传播途径被称为生物媒介传播。

例如,蜱虫可以传播伯氏杆菌病,蚊子可以传播疟疾。

二、家畜疾病的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防止家畜疾病的传播,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防控措施:1. 强化养殖管理加强养殖管理是控制家畜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这包括定期对家畜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

此外,定期清理和消毒饲养环境,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也能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

2. 加强动物检疫动物检疫是控制疾病跨境传播的重要措施。

加强对进出口动物的检疫工作,特别是对疫区动物的检疫,能够有效防止疾病的传入和扩散。

3. 定期排查疫情定期排查家畜疫情是及早发现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家畜进行定期的体检和病原学检测,能够发现潜在的疾病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兽医传染病学:家畜传染病学总论

兽医传染病学:家畜传染病学总论

兽医传染病学:家畜传染病学总论一、引言兽医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预防和控制的科学。

在家畜养殖业中,传染病对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以及产品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家畜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流行特点、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家畜养殖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家畜传染病的病因及传播途径1.病因家畜传染病的病因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

这些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后,破坏动物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2.传播途径家畜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垂直传播等。

直接接触传播是指患病动物与健康动物直接接触,如交配、哺乳等;间接接触传播是指健康动物接触患病动物排泄物、分泌物、尸体等污染物;空气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食物传播是指动物摄入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食物或饮水;垂直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母体传给胎儿或新生儿。

三、家畜传染病的流行特点1.季节性家畜传染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如冬季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夏季易发生肠道传染病等。

2.周期性家畜传染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如猪瘟、口蹄疫等疾病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出现一次大流行。

3.地域性家畜传染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如某些传染病在特定地区高发。

4.群发性家畜传染病的流行往往呈现群发性,如一个养殖场内的动物短时间内大量发病。

四、家畜传染病的诊断方法1.临床诊断通过观察患病动物的症状、体征,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对疾病进行初步诊断。

2.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包括病原体分离、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以及对动物体内抗体的检测,可以确诊家畜传染病。

五、家畜传染病的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家畜传染病的基础。

养殖户应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合理饲养,增强动物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第一章家畜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过程

第一章家畜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过程

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参考资料
重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难点: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主要方法 通过传染病流行的三个要素学习,谈谈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的主要方法
[1]吴清民。兽医传染病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2]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费恩阁。动物传染病学,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鸡传染性贫血、禽脑脊髓炎、鸡包涵体性肝炎、产蛋下降综合症等等。
经产道传播:经孕畜产道通过子宫颈口到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的感染;胎儿经过 通过讲授影
产道时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而感染。大肠杆、葡萄球、沙门氏。禽通过卵壳。 响畜禽群易
1.3 畜禽群易感性(20 分钟)
感性的因素
易感性是指动物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有没有免疫力或对病原体易感的程度。
毒感染。
五、传染病的发展阶段(10 分钟)
潜伏期:由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至疾病的临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的
这段时间。
重点讲解潜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伏期的流行
确定检疫期限的依据;推算感染日期的依据;分析流行过程的长短的依据;判断所有病 病学意义
例是否有共同的传播媒介与传染源;确定群体紧急接种后观察期限的依据;解除封锁的
控制:排泄物、污物、污染环境、物体和尸体的处理。
经媒介动物传播:非本动物和人类也可传播畜禽传染病。包括:
节肢动物:虻类、蚊、蝇、库蠓、蜱
野生动物:狐、狼、吸血蝙蝠传播狂犬病;鼠类传播沙门氏菌病、钩病、布病、伪
狂犬病;野鸭传播鸭瘟、禽流感;机械性=乌鸦传播炭疽、鼠类传播口蹄疫、猪瘟
等。
人:饲养人员与兽医的手、衣服、鞋底沾的染病原体;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格;患人
由特定病原微生物所引起。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耐过 及特征

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第一章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一、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 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病原微生物在其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以某些动物的机体 作为生长繁殖的场所,过寄生生活,并不断侵入新的寄生机体,亦即不断传播的特性。

这 样其物种才能保持下来,否则就会被消灭。

而家畜为了自卫形成了各种防御机能以对抗病 原微生物的侵犯。

在感染过程中,动物机体和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影响下不断相互 作用与相互斗争,其结果由于双方力量的对比和相互作用的条件不同而表现不同的形式。

当病原微生物具有相当的毒力和数量,而机体的抵抗力相对地比较弱时,病原体侵入 动物体后可不断生长繁殖并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动物体在临诊上出现一定的症状,这一 过程就称为显性感染。

如果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定居在某一部位,虽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生长 繁殖,但动物不呈现任何症状,亦即动物与病原体之间的斗争处于暂时的、相对的平衡状 态,这种状态称为隐性感染。

处于这种情况下的动物称为带菌者。

健康带菌是隐性感染的 结果,但隐性感染是否造成带菌现象须视具体情况而定。

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体不一定引起感染过程。

在多数情况下,动物体的身体条件不适 合于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动物体能迅速动员防御力量将该侵入者消灭,从而不 出现可见的病理变化和临诊症状,这种状态就称为抗感染免疫。

换句话说,抗感染免疫就 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亦即没有 抵抗力)称为有易感性。

病原微生物只有侵入有易感性的机体才能引起感染过程。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 传染病。

传染病的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亦具有一些共同特性,根据这些特性可与其他非 传染病相区别。

这些特性是:1.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致病 性微生物存在,如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没有猪瘟病毒就不会发生猪瘟。

项目一 动物疫病的传染和流行过程

项目一 动物疫病的传染和流行过程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畜禽疫病防治
畜禽疫病











子项目一 畜禽传染病的传染和流行过程
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 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 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一、畜禽传染病的传染过程
(一)感染
病原微生物侵人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 生长、繁殖,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这一过程称为感染。
4、相关资料调查
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基本情况; 人们生产和生活活动以及流动的基本 情况和特点; 动物防疫检疫机构的工作情况,当地有关人员 对疫情的看法等。
二、调查的主要方法
1、询问调查:最主要的方法。 2、现场观察:进一步验证和补充询问调查。 3、实验室检查:包括病原学、血清学等。 4、生物统计学方法:统计疫情。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 1 吸取宿主的营养 2 机械性损伤 3 引入其它病原体引起继发感染 4 毒素作用
(二)宿主的防御适应能力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变态反应
(三)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
1、完全清除 2、带虫免疫 3、机体发病
四、寄生虫的感染与流行规律
(一)动物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感染来源 感染途径 易感动物
(二)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1、疫源地 具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
地区。 疫源地具有传播,扩散病原体的客观条件和实
际危险,对周围造成威胁,因此应严加控制。
疫源地的范围
每个传染源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 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 地称为疫点。 若干疫源地连成片并且范围较大时称疫区。
畜共患传染病等。
3.按畜禽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源性病原微生物: 抵抗力很强,能在土壤中长时
间存活,往往通过污染的土壤传染 发病。
虫媒病毒病: 主要靠吸血昆虫媒介传播的一类
病毒性传染病。
(2)垂直传播
传染病通过卵子、胎盘、产道等途径 由母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
三、易感动物(畜群易感性)
对病原微生物有易感性的动物
指动物抵抗力的反面,即动物对病 原的易感性。群体易感性由易感个体的 比例构成,易感动物的比率和密度与疫 病流行的程度直线相关。
局部感染:动物抵抗力较强,病原局限于一
定部位增殖引起病变 。
5、按典型否分:
典型、非典型。
6、按良性程度分:
良性感染(病死率低) 恶性感染(病死率高)
7、按病程长短分
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
8、病毒持续性感染:
动物处于长期病毒感染状态; 慢病毒感染: 动物感染病毒后缓慢发展, 最后常引起死亡。
(二)传染病分类
1.按病原分类:病毒病、细菌病 2.按动物种类分类:各种动物、多种动物、
人兽共患 3.按感染器官或组织系统分类 4.按病程长短分类 5.按危害程度分:我国分三类,
国际兽医局分A、B两类 6.按疾病来源分类:外来病、地方病、
自然疫源病
第三节、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潜伏期 前驱期 明显(发病)期 转归期
易感性
主要由病原的数量、毒力和动物群 体抵抗力因素两方面因素构成
易感性之动物群体因素
1、畜群内在因素:不同种属、不同品系 —动物先天性免疫力 2、畜群外在因素:饲料营养水平、畜禽生活
第二节、感染类型和传染病分类
(一)感染类型
1、按来源分: 外源性感染:病原从体外侵入动物引起感染; 内源性感染:当动物体质下降,体内存在的
病原生长引起感染。
2、按病原种类分
单一感染:由一种病原引起的感染; 混合感染:由两种及以上病原引起的染; 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感染一种病原后由
于动物抵抗力下降又感染其它病原。前 者为原发感染,后者为继发感染。
一般以系统定位感染的疫病,以 该系统感染和排出;
而全身感染的疫病,因病原的组
织泛嗜性,可经多途径排出和入侵。
(二)传播方式
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1)水平传播:
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 形式横向平衡传播;
A.直接接触传播:
在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 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舐咬等) 引起的传播方式;
二、传播途径和方式
(一)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重新侵入易
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包括病原排出途径、外界停留位置
和侵入门户。
不同的病原体寄居不同的组织器官,决
定了病原体侵入和离开动物体的途径, 以及在外界停留的位置,如喘气病:呼 吸道寄居,经呼吸道侵入和排出,主要 停留于飞沫与尘埃中;又如仔猪黄痢, 消化道感染,经消化道侵入和排出,停 留于粪便及其污染物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前驱期
从发病出现症状起至特征症状出 现前,为疾病征兆阶段;
3、明显期
疾病高峰期,特征症状逐步出现,具诊 断价值,也是疾病传播最严重时期;
4、转归期
疾病进一步发展,或恶化致动物死 亡,或抵抗力增强逐渐康复,症状 渐减,病变渐消,功能渐恢复,但 在一定时间内带菌(毒),应注意。
思考 题
1.动物感染与否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内源性感染的发生条件是什么?
3、按临床表现分:
显性、隐性、消散型(一过型)、顿挫型、 温和型;
消散型感染:开始症状较轻,特征症状末
出现即行恢复;
顿挫型感染:开始症状较重,但特征症状
末出现即行恢复;
4、按感染部位分:
全身感染:动物抵抗力较低,病原冲破机体
的防御屏障,向全身扩展,引起全身症状, 有菌血症、病毒血症、毒血症、败血症、 脓血症、脓毒败血症表现。
在疫病控制上有何指导意义?
家畜传染病的 流行过程
第四节、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从个体感染发展到群体发病的过程亦
即传染病的流行,病原从感染的个体排出, 循一定的途径,传至另一易感的个体感染 发病,如此反复,一传十,十传百,即成 流行。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为 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缺一不可。
一、传染来源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多数疫病,在康复期都 有为期不等数量不等的带菌(毒)、排菌(毒) 现象;
(3)健康带菌(毒)者:指未患病但体内携带有 并能排出病原的动物,多见内源性感染“条件 性”病原,如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丹 毒杆菌等;
传染来源
可通过自身的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 病原,但以感染部位相关的途径排出为 主,全身性感染可多途径排出。
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
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 第一节、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的共同特征(与非传染病区别):
1、由病原微生物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引起; 2、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被感染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免疫学诊断); 4、耐过动物获得特异性免疫(免疫预防); 5、有潜伏期和特征临床表现。 6、有流行规律
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 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
动物机体。
传染来源包括
1、患病动物:发病期动物一般排出的病原最多, 是重要的传染源;
2、病原携带者:指外表无症状,但体内携带并能 排出病原的动物。其病原排出一般不及患病动物, 但因其外表无症状,故为危险的潜在传染源;
健康病原携带者包括
(1)潜伏期动物:多数疫病,在潜伏期、康复期 都有为期不等数量不等的带菌(毒)、排菌 (毒)现象;
1、潜伏期
由病原侵入机体定居增殖至动物出现 临床症状止
(1)不同疾病潜伏期差异较大,同一疫病不同个体病例 亦差异,因病原数量、毒力、个体、环境、状况等致。
(2)潜伏期短——急性病,较急、重,传播快;潜伏期 长——较轻缓,病况、流行差异大;
(3)潜伏期动物可排菌(毒),应注意; (4)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指导疫情分析和防疫措施制定
狂犬病为典型,以此为主要传播方式的 病例不多;
该方式以一个传给一个为特点,有明显 的传播链。
B.间接接触传播
在媒介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 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感染的方式。
大多数病例是以间接接触方式传播
传播媒介
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给易感动物的 各种外界因素
常见的传播媒介
飞沫、尘埃:经空气传播; 污染的饲料、饮水; 土壤传播; 活的传播媒介体: 非本动物、人、昆虫、 野生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