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猴子捞月亮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猴子捞月亮教案

幼儿园猴子捞月亮教案

幼儿园猴子捞月亮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猴子捞月亮传说;2.学习使用竹竿、细绳等工具;3.发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1.培养幼儿关注自然环境的兴趣;2.提升幼儿勇敢探索的自信心;3.培养幼儿体验与感受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猴子捞月亮传说1.分享猴子捞月亮的传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2.让幼儿通过互动问答、绘画等方式加深对传说的理解。

2.制作竹竿捞月亮1.观摩老师示范,介绍竹竿、细绳等工具的使用方法;2.让幼儿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猴子捞月亮”道具。

3.户外实践1.带领幼儿到户外进行实践活动;2.让幼儿在户外寻找月亮,并尝试使用“猴子捞月亮”道具捞取月亮。

4.情景创设1.在教室内复现猴子捞月亮的场景;2.让幼儿亲身扮演猴子,使用自己制作的“猴子捞月亮”道具,在模拟月亮的地方进行活动。

1.猴子捞月亮传说1.1 教师引入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通过介绍经典的传说故事猴子捞月亮来引入本节课。

1.2 让幼儿讲述故事可以利用互动问答、绘画等方式,让幼儿自行表达对猴子捞月亮的故事理解。

2.制作竹竿捞月亮2.1 观摩示范教师向幼儿介绍竹竿的制作方法与步骤,让幼儿通过观摩示范掌握制作要领。

2.2 动手制作教师分发竹竿、细绳等材料,让幼儿根据示范进行制作,体验制作过程中的快乐。

3.户外实践3.1 引导幼儿探索在户外的自然环境中,让幼儿寻找月亮,并一起讨论月亮的特点与形态。

3.2 让幼儿使用“猴子捞月亮”道具教师鼓励幼儿勇敢尝试使用自己制作的道具,协助幼儿捞取月亮。

4.情景创设4.1 创设月宫场景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布置一个简单的月宫场景,为幼儿营造真实的故事场景。

4.2 让幼儿扮演猴子教师引导幼儿扮演猴子,使用自己制作的“猴子捞月亮”道具,在模拟月亮的地方进行活动。

1.反思与总结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班级总结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以便更好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可以给予解决。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1.让幼儿认识到不同的文化差异,理解为什么会出现“猴子捞月亮”的故事;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和互动来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力;3.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猴子捞月亮》这个寓言故事,包括以下内容:1.故事简介;2.文化背景介绍;3.重点语言的解释和讲解;4.交流互动环节;5.反思环节。

教学过程1. 故事简介老师向幼儿们简单介绍《猴子捞月亮》这个故事,让幼儿们知道故事背景和情节。

2. 文化背景介绍介绍故事背景和其中的文化差异。

阐述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进而引导幼儿理解“猴子捞月亮”是怎么回事。

3. 重点语言的解释和讲解让幼儿了解并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重点词汇。

并且通过解释和讲解来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 交流互动环节结合故事内容与幼儿进行互动和交流。

可以让幼儿分组,给小组以时间自行讨论,然后互相交流小组成果,开展讨论活动,共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互相借鉴和启发。

5. 反思环节把学习后的感受和经验分享出来,让幼儿自己反思这堂课的收获和不足。

并引导幼儿总结学习内容,进行知识的巩固,避免知识的遗漏。

同时,也让幼儿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反思教学目标应满足幼儿的需要,增加幼儿对“猴子捞月亮”这个文化现象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和词汇的理解,同时让幼儿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

实际教学中,老师需要协助引导幼儿的思考、交流和总结,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故事的长度和难度;2.整堂课的交互互动应充分,避免单一的讲解和演示;3.在交流环节中,鼓励幼儿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4.在反思环节中,要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高幼儿的思考和自我评价能力。

5.其中,故事、文化背景介绍、语言的解释及讲解应统筹考虑,以便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同时达到教学目的。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复述故事中人物、结局和紧要情节;2. 学会使用“月亮”“捞”等词汇;3. 培育幼儿的语言表达本领和阅读本领;4. 提高幼儿的听说本领、思维本领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 一份《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书;2. 一张月亮的图片;3. 一份老师提前准备好的问题;4. 一个小盆或者薄片仿照“小井”的坑。

三、教学流程1. 热身游戏(5分钟)老师与幼儿一起玩“班级传球”游戏,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同时使幼儿们的身体活动起来。

2. 教学引入(10—15分钟)老师向幼儿呈现月亮的图片,然后询问他们谙习月亮和什么有关。

老师再引入故事《猴子捞月亮》,让孩子们通过故事了解更多月亮的学问。

老师再试图激发幼儿的古怪心,让他们猜想“捞月亮”是否可以成功。

3. 故事阅读与复述(10—15分钟)老师给每个孩子一本《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书并读给他们听。

然后,老师激励幼儿进行故事复述,并引导他们注意故事中的人物、情节以及结局。

4. 语言练习(10—15分钟)老师从故事中提取常用词汇,诸如:月亮、捞、水、天空等,并邀请幼儿一起大声朗读。

5. 写作拓展(10—15分钟)老师利用月亮的图片,让幼儿进行创作,让他们想象本身站在月亮上,并写下他们察看到的事物。

6. 游戏与手工(10—15分钟)这个有点难度,但可以尝试。

这个环节中,小班的孩子可以从猴子捞月亮的经过中,学习一种特别有趣味味的手工技能——在泡沫中捞东西。

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小盆或者薄片仿照“小井”的坑,然后放一些零散的物品到坑里,小孩子们大声说“我要捞出尺子、小熊、月亮”等名词,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手眼协调本领。

7. 结束语(5分钟)老师请孩子们再次回顾今日所学内容。

并激励幼儿通过语言表达或其他艺术形式呈现他们所学的内容。

最后,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激励幼儿保持古怪心,并连续探究学习。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的主题为《猴子捞月亮》,紧要目的是培育幼儿的听说本领、思维本领和想象力,同时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本领和阅读本领。

幼儿园大班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四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四篇)目录幼儿园大班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一幼儿园大班教案《玩活桌子》含反思二幼儿园大班教案《玩箩筐》三幼儿园大班教案《玫瑰花》含反思四幼儿园大班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一大班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遇事多动脑筋,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问题,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猴子捞月亮》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2、知道遇事多动脑筋;3、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问题。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重点难点重点体会猴子们捞月亮前的表现,这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活动准备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录音。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昨天是什么节日?”“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二、讲故事《猴子捞月亮》三、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提问:“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想各种办法)“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四、小实验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五、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六、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用孩子们喜欢听故事的形式开展,这样极大的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揭示故事所讲的道理时,我没有直接给孩子们说出答案,而是让孩子们自己悟出道理来。

大班主题猴子捞月亮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猴子捞月亮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猴子捞月亮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民间故事《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情节和寓意;2.培养幼儿对动物形象和自然景色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3.通过亲手制作猴子捞月亮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4.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猴子捞月亮》相关的图片或视频;2.纸张、彩笔,以及金、银色的纸或布条;3.黏合剂、剪刀和其他常规教具。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活动1.复习自然界月亮的相关知识,引起幼儿对月亮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2.播放《猴子捞月亮》的相关视频或展示相关的图画,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并了解故事情节。

第二步:分组讨论1.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位“猴子”,并交流猴子在故事中能完成的任务;2.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金、银色的纸或布条,用来制作猴子的捞月工具。

第三步:制作猴子捞月亮工具1.每个小组的孩子们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开始制作猴子的捞月工具;2.教师适时跟孩子们交流讨论,引导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制作出更有特色的捞月工具。

第四步:合理分工合作,完成捞月游戏1.每组的孩子们全体参与捞月游戏,大力合作,相互配合完成任务;2.教师鼓励孩子们在游戏中积极发掘和表现自己的特长,全方位发展幼儿的个性和能力。

第五步:展示活动成果1.全体成员在自己的小组内积极展示所完成的作品,并对创意和团队能力进行表扬;2.班级内优秀成果进行汇总展示,强化幼儿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利用《猴子捞月亮》故事寓教于乐,使得幼儿更好地了解月亮、动物和自然景色,并且通过亲手制作捞月工具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

值得反思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孩子有些胆怯,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下一步应加强与孩子们的沟通和交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活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想法尝试新的方法。

此外,教师的带领和组织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故事中的核心内容,并能进行简单的表述;2.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涉及到的语言句式,并能够运用到日常交流中;3.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愿,积极参与讨论。

二、教学准备1.《猴子捞月亮》的动画片或故事书籍;2.PPT或黑板、白板;3.学生听说练习的相关教具(如绘本、卡片等);4.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首先,老师可以简单地询问学生“月亮”是什么,孩子可能会给出各种有趣的答案。

然后教师介绍今天要讲的故事——《猴子捞月亮》。

2. 故事阅读与讲解(10分钟)老师齐读整段,再请一些学生来单独读或选择几位学生表演角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然后,老师可以边讲故事边进行讲解,解释诸如“捞”、“月亮”、“井”、“太阳”、“时间”等生词或习语的含义。

共同关注和探究故事的核心内容和寓意。

3. 情景模拟(15分钟)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理解故事,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情景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例如“小猴子捞月亮的场景”,并引导学生用故事中的句式进行对话。

4. 反思并小组讨论(20分钟)在做完模拟情景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情景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例如:•你认为小猴子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江边的人,你会怎样劝小猴子?•你觉得如果换成其他物品,小猴子也会去捞吗?为什么?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这些问题,并且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位代表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思考和表达能力,并且也可以培养学生在集体中进行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 归纳和总结(10分钟)最后,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保证学生掌握故事中的语言句式和相关词汇,同时让学生深入思考故事的寓意。

四、生活应用学生在课外可以进行口头表达,例如讲述故事及相关启示,分享在生活中发现的月亮,发挥自己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五、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教师应该要把握好讲故事的力度,不能让学生觉得无聊,也不要让学生觉得太过简单,要尤为关注如何在故事中注入生动活泼的内容和关键语言点。

猴子捞月幼儿园教案

猴子捞月幼儿园教案

猴子捞月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寓言故事《猴子捞月》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们理解孩子天真无邪和爱玩的本性,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词汇和表达技巧,讲述自己的感受和观察。

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锻炼其小肌肉协调能力和持久力,掌握简单的手工技巧。

4.增强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为以后的阅读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1.寓言故事《猴子捞月》2.手工制作“猴子捞月”道具三、教学过程1. 寓言故事《猴子捞月》1.介绍故事背景和主人公,通过图片等方式引起幼儿兴趣。

2.讲述故事情节,着重介绍猴子捞月的场景和思想,引导幼儿思考猴子为什么会捞月。

3.询问幼儿们的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4.通过故事启发幼儿探究知足常乐的道理,让幼儿明白追求虚无的物质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5.提问并总结。

2. 手工制作“猴子捞月”道具1.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包括纸杯、剪刀、颜料等。

2.示范制作方法,让幼儿们跟着自己的节奏进行手工创作。

3.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发挥创意,自由涂鸦、粘贴、装饰,制作自己的“猴子捞月”道具。

4.指导幼儿按照故事情节摆放道具,帮助他们回想和理解故事情节。

5.总结制作过程,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创作体验。

四、教学反思通过制作“猴子捞月”道具,可以让幼儿亲手体验故事情节,进一步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增强其自信心和自主性。

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创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相关课程内容,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幼儿园中班教案《猴子捞月》含反思-幼儿园体育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猴子捞月》含反思-幼儿园体育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猴子捞月》含反思1. 教案简述1.1 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典故故事《猴子捞月》。

2.学会模仿猴子捞月的动作,提高肢体协调性。

3.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增强集体合作能力。

1.2 教学重点1.学习并掌握猴子捞月的动作。

2.提高肢体协调性。

1.3 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

2.提高集体合作能力。

1.4 师生角色1.教师:引导与组织活动,示范动作,引发幼儿兴趣,激励幼儿表现。

2.幼儿:参与活动,积极表现。

1.5 学情分析中班幼儿具有好奇心、好动、求知欲强的特点,课堂教学需要考虑这些特点。

采用动作游戏方式,增添游戏趣味性和参与性,可以引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身体协调性和集体合作交流能力的发展。

2. 教学步骤2.1 热身活动(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身体放松操,如:拉伸、转动、摇摆等,让幼儿逐渐进入状态。

2.2 正式活动(20分钟)1.教师介绍《猴子捞月》的故事及相关传统文化。

2.示范并讲解《猴子捞月》的动作要领,让幼儿模仿动作。

3.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团队比赛。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多个猴子捞月的动作,完成后比赛最快的团队获胜。

2.3 活动总结(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课堂学习内容,回答问题,总结课堂收获。

2.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点评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加油。

3. 教学反思3.1 教学优点1.教案结合传统文化和动作游戏,让幼儿感受到学习快乐。

2.比赛方式增强了幼儿兴趣,提高了幼儿集体合作能力。

3.教案简洁明了,方便教师组织指导。

3.2 教学缺点1.教学时间有限,线上教学无法很好地传达动作要领。

2.教学资源条件限制,无法为幼儿提供更多资源支持。

3.3 教学改进1.打造更多线上活动内容,满足幼儿线上学习需求。

2.在活动中增加大量声音、乐器等既能抓住孩子的眼球,还能够让幼儿联系到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4. 总结《猴子捞月》是一种传统文化,通过动作游戏的方式教授,既方便了幼儿快速学习及掌握,又让幼儿能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乐趣和珍贵。

中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

中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

中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中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中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篇一目标:1、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2、知道遇事多动脑筋;3、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问题。

准备: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录音。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昨天是什么节日?”“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二、讲故事《猴子捞月亮》三、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提问:“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想各种办法)“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四、小实验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五、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六、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七、布置任务,要求幼儿: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记半个月月亮日记,观察月亮圆缺变化。

中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中猴子捞不到月亮的原因,感受寓言故事的乐趣。

2、观察并了解物体在水中成像的现象。

3、知道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办法。

【活动准备】1、一串毛绒小猴玩具、每组一盆水、一个手电筒。

2、《猴子捞月亮》故事挂图、《猴子捞月亮》的动画故事。

【活动过程】1、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一物象人又象狗,爬竿上树是能手,擅长模仿人动作,家里没有山中有。

(猴)教师出示一毛绒小猴玩具,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请幼儿欣赏《猴子捞月亮》故事,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1)猴子们在水里发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月亮捞上来了吗?他们的心情怎样?(2)分析猴子们为什么没有捞上月亮来,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猴子? :(发散幼儿思维:这是一群笨拙的猴子、敢于尝试的猴子、顽皮的猴子、不爱动脑筋的猴子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

活动目标一、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切明白得故情形节;二、明白遇事多动脑筋;3、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下列问题。

4、能认真倾听故事,明白得要紧的故情形节。

五、通过观看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重点难点重点体会猴子们捞月亮前的表现,这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活动预备一、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录音。

二、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活动进程一、谈话,引发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昨天是什么节日?”“你是如何过中秋节的?”“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二、讲故事《猴子捞月亮》三、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方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提问:“你猜猜他们是如何捞月亮的?“(想各类方法)“月亮捞上来了吗?什么缘故捞不上来?”四、小实验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看,“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常,“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五、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猴子在井里发觉了什么?”“它们用什么方式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什么缘故捞不到?”“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听了那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六、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用小孩们喜爱听故事的形式开展,如此极大的激发了小孩的学习爱好。

在揭露故事所讲的道理时,我没有直接给小孩们说出答案,而是让小孩们自己悟出道理来。

专门是小组进行实验这一环节,幼儿高兴得不得了,对“水中成像”也有了深刻的熟悉。

幼儿园中班教案《猴子捞月》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猴子捞月》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猴子捞月》含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幼儿园中班的一节语言课,主要教授的是一则寓言故事——《猴子捞月》,旨在通过绘本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学习故事《猴子捞月》,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2.通过绘本图片,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力;3.学习掌握相关语言表达,培养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介绍故事《猴子捞月》的背景和梗概;2.演示绘本图片,让幼儿有更直观的体验;3.给出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并表达。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材,介绍故事背景1. 教师导入教材,介绍故事《猴子捞月》的背景和梗概。

教师:“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是《猴子捞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月亮在哪里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故事。

”2. 相关问题教师:“在这个故事中,猴子为什么想要捞月亮呢?月亮到底在哪里?”第二步:用绘本图片让幼儿了解故事教师:“下面,我给大家演示绘本图片,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猴子捞月的故事。

”1. 展示绘本图片教师:(展示绘本图片并讲解)“这里是猴子想要捞月亮的地方,月亮真的很圆很大哦!”2. 相关问题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喜欢月亮吗?你们有没有想过去捞月亮呢?”第三步:引导幼儿思考并表达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小朋友们,你们可以试着模仿猴子捞月的动作,并告诉老师,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捞月亮?”1. 模仿动作教师:“现在我来模仿一下猴子捞月的动作,你们来跟我一起做。

”(教师模拟猴子够月亮的姿势,学生模仿猴子的动作。

)2. 相关问题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去捞月亮呢?那月亮为什么会在天上呢?”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了解了故事《猴子捞月》的背景和梗概,并通过绘本图片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故事的内容。

同时,幼儿们也通过学习了解了月亮和猴子捞月的一些道理和寓意,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本次教学中,教师注重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表达,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表达观点,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猴子捞月教案幼儿园

猴子捞月教案幼儿园

猴子捞月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情节,领会其中的道理。

2.能够正确模仿猴子的动作,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PPT、图片、猴子捞月的道具(亮片、剪刀、彩色纸,木棒等)。

2.资源:猴子捞月故事图片、音乐。

三、教学步骤:1.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一些小游戏,如跑圈、做操等,热身准备。

2.介绍故事(5分钟)教师向幼儿们介绍《猴子捞月》这个故事,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情节。

同时,播放相应的故事音乐,让幼儿能够进入故事的氛围当中。

3.讲故事(10分钟)教师讲述《猴子捞月》的故事情节,并根据故事情节展示相应的图片,让幼儿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

4.引导讨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如:猴子为什么想捞月?猴子是怎样捞月的?为什么最后月亮消失了?等问题。

5.制作道具(15分钟)教师向幼儿们展示准备好的猴子捞月道具,并给予幼儿们相关的材料,如亮片、剪刀、彩色纸,让幼儿们制作属于自己的猴子捞月工具。

教师要引导幼儿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不同的款式和形状。

6.模仿游戏(15分钟)教师向幼儿们展示猴子捞月的动作,并让幼儿们模仿猴子的动作,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让幼儿们感受到猴子捞月的乐趣。

7.想象与创作(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们围绕猴子捞月的故事情节展开想象与创作。

可以让幼儿们自由绘画,编写新的故事情节,或者进行角色扮演等,让幼儿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8.教学总结(5分钟)教师对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猴子捞月故事中的道理,并给予幼儿们积极的评价。

同时,鼓励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勇于尝试,勇往直前。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案设计,幼儿能够通过参与制作猴子捞月道具、模仿游戏和想象与创作等活动,进一步理解故事的情节和道理。

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发,能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通过互动式的教学,能够让幼儿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猴子捞月亮

幼儿园大班教案猴子捞月亮

幼儿园大班教案猴子捞月亮
1.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童谣《猴子捞月亮》;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
4.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内容
•童谣《猴子捞月亮》的学习和演唱;
•实物、图片和视频介绍月亮;
•制作猴子捞月亮手工。

3. 教学步骤
3.1 导入环节
教师在幼儿面前出示月亮、星星等图片或视频,让幼儿感受月亮的美丽和神奇。

3.2 学习童谣
教师播放《猴子捞月亮》的音频或现场演唱,让幼儿跟着节奏唱,并解释童谣
的意义。

尽量让幼儿理解其中的比喻和象征,如“月亮是水中的珍珠”、“水中的倒
影是猴子”。

3.3 制作手工
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胶纸的使用方法,让幼儿制作猴子捞月亮手工。

教师可以
提供相关材料和指导,并在制作过程中逐一指导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尽力完成。

3.4 结束环节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手工的制作过程以及感受,并鼓励他们谈谈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4. 教学反思
经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幼儿对月亮的认知有所提高,同时也体验到了制作手工
的乐趣。

幼儿在学习童谣的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文化的了解也更加丰富。

在下次教学中,我将结合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更好的指导和教学。

猴子捞月亮

猴子捞月亮

猴子捞月亮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2、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游戏,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活动流程:
1、以猜迷语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月亮)
2、教师讲述故事《猴子捞月亮》。

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并让幼儿讨论:
(1)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2)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3、接着欣赏故事,教师进行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怎么叫的?
(3)大猴子跑来一看什么反应?老猴子呢?
(4)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
(5)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
(6)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分小组进行小实验《水中成像》。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5、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遇事应该多动脑筋、认真思考。

6、完整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活动延伸:让幼儿阅读用书,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幼儿园猴子捞月教案

幼儿园猴子捞月教案

幼儿园猴子捞月教案【篇一:猴子捞月教案】坤敬公立华侨学校教师备课表课本名称:《汉语》2014年度第2学期年级:六年级填写日期:2014年12月12日授课教师:樊宇芳【篇二:《猴子捞月亮》教学设计】《猴子捞月》教学设计吴桥县第一幼儿园徐艳玲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2、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游戏,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3、有关猴子捞月的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1、以猜迷语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月亮)2、教师讲述故事《猴子捞月亮》。

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并让幼儿讨论:(1)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2)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3、接着欣赏故事,教师进行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怎么叫的?(3)大猴子跑来一看什么反应?老猴子呢?(4)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5)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6)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4、《水中成像》。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5、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遇事应该多动脑筋、认真思考。

6、完整欣赏配乐、配图故事《猴子捞月亮》。

【篇三:幼儿园大班下教案】主题二科学放大镜次主题一光彩大世界教学活动一:神奇的玻璃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

2、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1、凸透镜2、《神奇的玻璃》挂图、故事磁带、幼儿用书活动过程:1、以谈话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猴子捞月教案

猴子捞月教案

猴子捞月教案【猴子捞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猴子捞月》的基本情节。

(2)掌握寓言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3)学会通过寓言故事体会到人们对于追求不可能的事物的愚蠢行为的警示和教训。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珍惜现实生活,不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理性对待成功和失败。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寓言故事《猴子捞月》的基本情节。

(2)寓言故事的主题和教训。

2.难点: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主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1)你知道什么是寓言故事吗?(2)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2.讲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10分钟)通过阅读或讲解,介绍寓言故事《猴子捞月》的基本情节:(1)讲述故事中发生的事件和主要人物。

(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寓意和主旨。

3.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和教训(15分钟)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为什么猴子会想要捞月?(2)猴子捞月的行为有没有可能实现?为什么?(3)你觉得猴子捞月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4.讨论寓言故事的主题和教训(15分钟)结合学生的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教训:(1)寓言故事的主题是什么?(2)我们从故事中得到了什么教训?5.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20分钟)学生分组,完成以下任务:(1)选择一个寓言故事(可以是现有的,也可以自创)。

(2)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主旨。

(3)根据寓意和主旨,编写小结,并分享给全班。

6.复习与总结(10分钟)通过复习和总结,巩固学生对寓言故事《猴子捞月》的理解:(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轮流复述故事的基本情节。

(2)学生共同总结寓言故事的主题和教训。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活动,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寓言故事《猴子捞月》的寓意和教训,认识到追求不可能的事物是愚蠢的行为,学会理性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大班科学教案:猴子捞月亮

大班科学教案:猴子捞月亮

大班科学教案:猴子捞月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知道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和变化。

2.理解猴子捞月亮的故事背后的科学道理。

教学准备1.故事书:《猴子捞月亮》。

2.抽纸、针、大盆。

3.模拟月球和地球的球形物体。

4.讲义:《月球和地球的运动》。

教学步骤1.利用模拟月球和地球的球形物体展示月球和地球的运动。

–将一颗球作为地球,另一颗小一点的球作为月球。

–让学生观察地球和月球的运动状态,理解月球和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

2.通过故事《猴子捞月亮》介绍月亮的变化。

–用故事中猴子的行为“捞月亮”引出月亮的变化。

–通过讲述故事情节,让学生理解月亮的形状和变化。

3.利用针、抽纸和大盆模拟猴子捞月亮过程。

–将纸张插在针的中央,使之呈现弯曲的形态。

–把针对准大盆水面,引导学生体验猴子捞月亮的过程。

–利用这个过程,让学生理解月亮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4.认识月球的形态和变化。

–利用讲义《月球和地球的运动》介绍月球的形态和变化。

–让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月球的各个阶段和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要通过故事、模拟和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和变化,同时也了解了月球和地球的运动方式和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通俗易懂,操作简便,参与度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兴趣。

同时,通过不同的引导和提问,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探究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和掌握。

但同时需要注意,教学路线和步骤要清晰明确,方便学生理解和消化,而且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猴子捞月教案

猴子捞月教案

猴子捞月教案教案标题: 猴子捞月教案一. 教学目标:- 理解并能够解释寓言故事《猴子捞月》的寓意及教育意义。

- 能够运用故事中的教训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问题和面对挑战。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教学内容:1. 寓言故事理解及分析:- 让学生读寓言故事《猴子捞月》。

- 分析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 探讨故事寓意及主题。

2. 寓言故事相关讨论和活动:- 引导学生探讨故事中的教训和启示,以及这些教训如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再述寓言故事。

3. 创意活动和任务:-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重新演绎故事,或以故事为蓝本创作相关短剧。

- 学生使用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创作故事情节中的场景或其他相关形象。

三. 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 引导学生回顾并提问他们对寓言故事的了解程度,为故事讲解和分析做铺垫。

2. 故事讲解和分析:- 教师向学生朗读故事《猴子捞月》,并解释故事中的一些生词和词组。

-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主题及可引申的教育意义。

- 教师适时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故事结构。

3. 小组讨论和分享:-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的教训和启示。

- 每个小组派代表陈述小组的讨论结果。

- 教师主持整个讨论过程,鼓励学生不同观点的交流和互动。

4. 创意活动和任务:-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或短剧创作,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

- 学生使用艺术形式来表达他们对故事场景,故事人物或其他相关形象的想法。

四. 教学评估:-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展示的主动参与程度。

- 学生的角色扮演或短剧创作的表现和创意。

- 学生使用艺术表达的作品质量和创造力。

五. 拓展练习和延伸活动:- 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研究其他寓言故事,并进行类似的讨论和创作活动。

- 学生可以通过写一篇作文,分享他们对《猴子捞月》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猴子捞月亮教案
幼儿园猴子捞月亮教案
目标:
1、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2、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3、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问题。

准备:
1、配乐故事《幼儿园猴子捞月亮教案》录音。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昨天是什么节日?”
“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二、讲故事《幼儿园猴子捞月亮教案》
三、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提问:
“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想各种办法)
“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四、小实验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五、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
“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欣赏配乐故事《幼儿园猴子捞月亮教案》。

七、布置任务,要求幼儿: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记半个月月亮日记,观察月亮圆缺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